于《月球之谜》教案设计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9篇)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9篇)《月球之谜》优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通过自主学习查找资料,认识月球,了解月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播放介绍有关月亮的科普短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月亮上到底是怎样一个世界呢?它还有哪些秘密呢?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分小组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4、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四、小组合作,探究感悟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⑴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⑴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⑴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⑴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五、拓展延伸,鼓励质疑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3、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六、作业布置根据自己了解和收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手抄报。
《月球之谜》优质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和课文提到的有关月球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依据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月球之谜》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2、为学生印发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
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
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提出自读要求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组内交流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全班交流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4篇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4篇月球之谜教案篇一【课前准备】1.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月球之谜教案

月球之谜教案《月球之谜》优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引入(课件)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探索它的奥秘吧!二、遐想引入第1段1、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2、不光是你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对这颗神秘的星球都充满了美好的遐想,人们会遐想些什么呢?和我们想的一样吗?齐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2段和资料袋1、引入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正是有了这些美好的遐想,人类才会不断去探索。
1969年7月20日这一天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座“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准备好了吗?2、指导朗读(1)当我们首次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请大家找一找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哪个地方在介绍?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抽读)你具体地说出了月球上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2)刚才你汇报的时候说到月球上的景色十分奇异。
(3)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说——你为什么觉得奇异吗?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说——怎么就觉得奇异了呢?月球与地球上的景色截然不同,真是奇特呀!(4)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的想象简直太不一样了,你们想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吗?(5)月球上的景色太不可思议了,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给地球上的人吧!(齐读)3、是啊,当我们的宇航员坐上宇宙飞船登上月球,都被这奇异的景色吸引住了。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7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7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美称、诗句。
教学重、难点:1、了解月球是什么样的世界?课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2、通过利用资料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cai课件学生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1、猜谜语。
师:听覃老师说,302班的同学特别会猜谜语,老师出个谜语来考考大家,你们可要仔细听哦!“有时圆又圆,有时弯又弯,有时晚上出来了,有时晚上看不见?” (生猜)2、交流有关月亮的称呼,诗词。
师:同学★.COM★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来了。
月亮在天文学上又叫“月球”(板书:月球)它还有很多美称,有谁能告诉大家?(生答)(师及时鼓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关于月亮的不朽诗篇,谁来说说(生答)3、揭题,齐读课题师:诗人笔下的月亮各有不同,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索月球的奥秘。
(板书:之谜)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师:请同学们翻开书9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师:★ (指名读——男声读——女生读)③谈遐想。
师:望着这迷人的月色,你会有哪些美好的遐想呢?(指名说)播放人类遐想的内容,边看教师边解说。
三、观看课件,读文寻谜1、同位对读,说说知道了什么?师:这是人们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呢?那我们就从书中找找答案,同桌对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生答,读相关的语句。
结合学生回答学习资料袋。
分男,女读第二自然段。
2、看月球照片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已经感受到了探索月球奥秘的欲望,为了奖励同学们的出色表现,老师★第四自然段:玉米和水藻生长进行对比(师相机板书)分组读这段第六自然段:年龄大(师相机板书)分角色读师:是呀,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多么令人费解呀!3、大胆想象,猜谜师:你对哪个谜最感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呀?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它们进行一下自己的猜想,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呢!(指名说)师:你们的想象真大胆,不过,这些猜想都要通过科学依据来证实。
(多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5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5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
掌握“悬挂、奥秘”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月球课件2、月球资料库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
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瞧—-课件出示月亮清幽皎洁图。
2、师: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向往和疑问。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写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的诗句。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3、学生说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4、师: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能干,能背出这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和句子。
月亮离我们那么遥远,可又和我们的生活这么密切联系,它藏着多少秘密呀!多年来,人们都想把月球探悉清楚,可它总又给我们带来新的秘密!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生:(齐读课题)“月球之谜”!师:今天我们也实施登月计划,去探索月球,愿意吗?二、读课文,理解词语1、师:昨天晚上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家读课文,并且要求同学们读课文时做到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2、学生齐读课文3、师:老师仔细听了同学们读课文,觉得读的不错,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看来大家登月的第一步走得不错。
但还有一些小障碍妨碍了我们对月球的探索---大家对文中的词语都了解了吗?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小组里交流你弄不明白的词语,小组里能帮助理解的就在小组里解决。
不能解决的就将不明白的词语写在纸条上,等会我们依靠大家的力量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4、小组内交流5、学生提交纸条6、同学们不理解的词语有:师归纳板书学生不理解的词语。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8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8篇)《月球之谜》教案设计篇一教学内容《22月球之谜》第一课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93页)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8个二类字。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掌握本课14个生字,会认8个二类字。
(2)用“出谜-解谜”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8个二类字。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课本,练习本教师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太阳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它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今天,让我们再来认识另一个与地球关系密切的星球――月球。
2、板书课题,出示图片。
(22月球)3、这个月球爷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谜,让我们大家探索、研究,大家喜欢吗?板书剩余课题。
(之谜)4、现在,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课题“22月球之谜”。
二、初读课文。
1、现在大家带着屏幕上的两个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①画出生字词,并自由读几遍。
②标出自然段。
2、下面请同学们跟教师一起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
三、学习生字。
1、学习需要认会的8个二类字。
①月球爷爷给我们带来了第一个谜,请大家看屏幕――(屏幕出示8个需要认会的二类字)。
②请同学们先试着读一读,看能不能认识这些生字。
③小组内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快速地、准确地认识这些生字。
④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指导。
⑤游戏:送小兔回家。
2、学习需要写会的14个生字。
①第一个谜同学们研究的特别好,月球爷爷很高兴,又为我们出了第二个谜,大家请看――(屏幕出示14个需要学会的生字)。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精品4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篇8【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月球之迷的兴趣。
【板书】奇异月球之谜〈〉探索费解【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观看月亮的图片:1、教师描述浩月当空的美境。
2、提问:望着它,你会想到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传说,或者有关月亮知识呢?3、学生自由说。
(评价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后的提示和课后资料袋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习)二、导入第二自然段学习,感受月球景色奇异1、教师描述:月球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和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吗?人们总想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
2、播放课件图片:阿波罗号登月。
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当我们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4、激发想象,交流:理解“荒漠、奇异”。
⑴学生自由回答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景色。
⑵提问:什么样的地方可以称荒漠?(强调课文中荒漠指没有水,没有生命的月球。
)⑶请一位孩子起来为我们读一读这句话,其他孩子静静地听,体会体会月球上的“荒漠”。
⑷提问:课文第二自然段用了哪个词语,概括出了月球上景色的特点?(板书:奇异)⑸提问:月球上的景色,让你觉得最奇、最异的是什么?学法提示:如果我们能向刚才那位孩子,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带着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再仔细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相信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读书时,可以在词语下打上圆点,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
⑹学生再次自渎课文第二自然段,交流读书感受。
(借助登月图片引导学生体会月球天空和表面景色的奇异)⑺指导朗读,师述: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时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
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有感情的读一读,练一练吧。
⑻播放月球景色的课件,师述:你们想亲眼看看月球上奇异的景色吗?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课文《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课文《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细心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6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篇一教材简析:《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科普的文章,课文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较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探索的愿望。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二是要抓住“谜”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本文列举的只是几个关于月球的不解之谜,对于学生来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在学习此类文章时,我认为应大胆地引入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去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估计、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
3.培养学生根据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优秀14篇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优秀14篇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
山草香整理了14篇《月球之谜》教案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月球的有关资料,能就资料进行交流并提出问题,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以及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激发探索宇宙奥妙的兴[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月球的相关资料。
学生:收集月球的相关资料,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二创设情境,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索月球之谜吧!2昨天,我们望着高高悬挂在夜空的月亮谈了许多美好的遐想,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
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把我们的思绪再次带到那无限的遐想中去吧!(课件出示,)二、品读课文、引导探究。
1、出示课件,认识月球。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迷惑呀。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首次登上了月球,大家想不想登上月球去看看呢?让我们随"阿波罗号"登上月球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月球的概况)看这就是月球,和你想象中的月球一样吗?2、扎实训练、指导朗读。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想一想:自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世界?(2)谈一谈:生介绍月球上的景色,师引导学生概括月球上的景色。
(4)说一说:语言文字地训练(用"没有。
语文教案:《月球之谜》

语文教案:《月球之谜》《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探索奥秘,是人类的天性,因为每个正常的人都有求知欲。
从某种意义上说,“谜”是推动人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动力。
让孩子们从小就心中有“谜”,试图去解开这些“谜”,这本身就是一个孕育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因此,本教学设计力图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把“谜”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使怎样才能把“谜”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呢?语文课有语文的方式,那就是:引导孩子在与文本、文化和客观世界的对话中,去敞亮,去点染。
教材分析《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
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全文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丛生。
开篇从“遐想”入手,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首写“谜”。
接着写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以及开展的实验,看似在“揭密”,其实,处处生“谜”,用一个自然段的省略号,留下无穷无尽的“谜”。
正因为如此,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
因此,这是一篇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统一的要求以及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2.过程与方法运用想象、资料交流、质疑等各种方法,强化学生对月球魅力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同学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同学们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教学难点因为月球对于人类来说是充满神秘色彩的,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而且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在月球上久留,只能从月球上采集一些标本或做一些简单的实验。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精选6篇)

⑴现在请同学们用心地再一次去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课文提到了月球的哪些谜?
⑵随交流出示: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
读出了困惑的语气,你好象在对着月亮发问呢?这是人们站在地球上产生的月球之谜。
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通过创设情境,引发遐想,读中感受月球的魅力神秘,读中引导发现问题,激发对月球探索的愿望。
【学习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掌握“悬挂、遐想、奥秘”等词语。指导书写“临、奥”等。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3、能提出一些不懂的问题和大家讨论。
(是呀,这又怎能不令人费解,这就是月球带给人类的谜。谁还想读?)
4、出示:
再看看用植物做的实验的结果:
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指名读。一旦”读得真好。继续交流。多么令人费解!讲得好,相信你读得好。看到这样的实验结果,你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句式对这种实验结果产生的谜提出来。
四、板块二
自主探究令人费解的未解之谜。
1、人类登上了月球,看到了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在实验与探索中产生了这些未解之谜──引读:
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
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2、你对哪一个未解之谜最感兴趣,多读几遍。把你最感兴趣的谜读给你的同桌伙伴听听,或者和同桌讨论讨论你的想法: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球之谜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

月球之谜的教学设计月球之谜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月球之谜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月球之谜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看图说话:师:先请同学们来看这样一幅画,你看到了什么?媒体出示图片配乐。
学生说。
看到如此美妙的情景,你想到了些什么?学生说。
老师把你们所想到的用一个词来概括──遐想(板书:遐想)师:在黑暗的夜空中,出现的那一轮月亮是那么迷人,引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出示句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你能来读读这几句话吗?──自己练──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好它?(自言自语,充满想象)──生说──指读。
2、揭题:月亮是那么清幽,那么神秘,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这轮明月,总会激起无限的遐想。
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
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
二、自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要据老师的要求,自己来读读课文。
要求: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划出生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找一找,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谜”?学生自读。
反馈:1、出示词语: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估计、年龄、神秘、探索(小老师领读──齐读)2、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我们请一个小组开小火车读。
其他同学仔细听,老师等会要请他评一评。
3、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评读。
课文月球之谜教案(优秀10篇)

课文月球之谜教案(优秀10篇)《月球之谜》语文教案篇一一、导入新课1、交流描写月亮的诗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图片)沉浸在这优美的月色中,遥望这轮明月,你想到了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生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生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3: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白。
2、揭示课题:师评价:真棒!月亮也叫月球,它是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去探索它的奥秘吧!板书:月球之谜。
3、解题:师:谁来说说你对“谜“的理解?生1:不理解的,不知道答案的。
师:我们把它叫做“疑问”或“疑惑”,月球之谜就是生:对月球的疑惑师:真会思考!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课题。
4、齐读课题。
师:读课题有讲究,要让别人知道文章写的是月球的什么?(生齐读)师:还得让别人知道写的是谁的谜?(生再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走向学生注意倾听)2、检查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师:读完了课文,相信下面的词语肯定难不倒你!谁来读给大家听?(1)指一生读。
师评价:读的正确,声音洪亮(2)指另一生读。
师评价:太棒了,值得学习!(3)全班齐读。
3、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要求写的生字)师: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你认为哪个字在写的时候容易出错?你怎样提醒大家?生1:“奥”,是上下结构,上面那一部分不堵口。
生2:“藻”是上下结构,千万不要写成了左右结构。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今天老师引导大家重点学习“幕”“藻”的写法。
(课件出示“幕”“藻”)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1)师在田字格中范写(2)学生练写,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4、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生:我知道了月球上有很多奥秘。
《月球之谜》教案

《月球之谜》教案月球之谜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二、学习生字:1、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悬不要读成xiànxián;遐不要读成jiǎ;努不要读成lǔ;藻不要读成zhǎo。
2、在写字指导中,幕字下边不要写成土,还要注意与慕区别字形;临左边不要写成竖心旁,右下角不要多一竖;奥上半部不封口。
三、学习课文:(一)第一自然段1、学生读句子,想象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的景象。
2、利用泡泡进行学习: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美丽的月亮是多么迷人呀!谁愿意读读这句话?指名读,语气要轻柔舒缓,读出皓月当空的优美景象。
(二)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月球的荒凉1、请同学们读读第2自然段,读后想想:为什么说月球的景色十分奇异?2、让学生感受月球是一片荒漠。
有语气地朗读本段。
(三)学习36自然段,了解三种难解之谜。
默读36自然段,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这个谜有什么地方让人难以理解?谜之一: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谜之二: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
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谜之三: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上曾经有过火山活动。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6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 6 篇】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
我精心为您带来了《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6 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凸显“以人为本” 、“以读为本”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1、知识目标: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理解“夜幕降临、悬挂、奥秘、估计、探索、遐想、令人费解”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几种未解之谜。
2、能力目标:能够有声有色的朗读课文;能够根据掌握的材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大胆推测、合理想象。
积累一些与月亮相关的诗句。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意识。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几种未解之谜。
以读导学。
powerpoint 简易课件。
资料卡 (每小组 1 份) 。
1 课时1、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2、拼读课后一、二类字,并能口头组出文中词语,分析自己认为难写字的结构1 遍。
3、朗读“资料袋”内容和老师提供的资料卡各 2 遍。
4、搜集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每人至少 3 个 (句) ,记在课本上。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现在,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句古诗词,请同学们读一读。
【自己读;指名读 (引导学生要读出诗的特有的味道) 。
】小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些诗句中都描写到了什么景物?那么你能说说月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引生交流。
】揭示课题好,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月亮有关的课文,它的题目叫《月球之谜》 (板书,请大家伸出食指,和我一起来书空“球” 、“谜” ,重点指导该字的笔顺和第 8 笔名称。
) 请大家齐读课题。
引生质疑读贵有疑。
读课文时如果我们能够读出问题,就说明我们读得有深度,会思考。
课文月球之谜教案5篇

课文月球之谜教案5篇设计理念表达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表达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教育理念。
目前同学的主体学习地位受到肯定束缚,结合实际状况确定总体设计思路,翻开同学的思路,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要充足发挥每个同学的潜能,培育同学独立考虑、勇于探究的精神,同学只有兴趣盎然,才能在学习中迸发动身明的火花。
公开课教案必需依样画葫芦,以问题为载体,以同学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根底,让同学自已去经受探究的过程,并充足表达自已的观点,真正表达了课堂教学由同学的学习行为生成的特点,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美丽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妙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自身的魅力,而且也和其次段中月面的荒芜形成比照;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奇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慨句,强化了月球的神奇;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奇”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照应,同时激起同学探究的愿望。
教材说明《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
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学问,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同学通过对这个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学问,培育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究的精神。
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熟悉月球,了解月球,争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育同学喜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前预备1、教师预备:课件、图片、生字卡片。
2、同学预备:概念图作品、学习网站、梦想画、神话传奇。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过程师:上课。
生:(起立)上课语:小语文,语文课,大家一起来上课。
语文课,小语文,欢乐语文伴同俺。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世界上有很多新颖的东西,教师这里也有,看前面的图画,谁能告知俺她是谁?她和谁在一起?预备做什么呢?(出示课件)生:嫦娥,还有玉兔。
师:那她们预备做什么呢?要去哪呢?生:月宫。
师:那月宫是哪啊?生:月亮。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精选15篇)《月球之谜》篇1【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字词教学,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
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
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读要求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⑴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月球之谜》教案设计Design of teaching plan for the mystery of the moon
于《月球之谜》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欣赏《春江花月夜》,师范读导入:
出示: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
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1)自由读。
理解“悬挂”“遐想”。
朗读指导。
(2)交流你知道哪些与月亮有关的诗歌。
(3)皓月当空,又曾引起你对月亮的哪些感受和想法呢?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2课,板书:月球之谜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读准生字,遇到带拼音的新词多读几遍。
2、交流反馈:
奥秘、努力、荒漠、细菌、水藻、一项研究、估计
(1)请自由读一读词语。
指名读
(2)你对哪个词的理解有困惑?看图理解“水藻”。
3、请再一次朗读课文,思考:月球是个()的世界。
交流板书:奇异荒漠令人费解
三、板块一:自主学习月球奇异、荒漠的世界。
出示: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行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月球是一片荒漠。
1、自由读,说说有什么感受。
2、联系课文的句子说说“荒漠”是什么意思?读出月球的荒漠。
3、指名读。
点击荒漠图。
男女分读。
4、读到这里,有什么疑问吗?出示“地球——月球——太阳”三个星球的关系。
5、再去看看课后的'资料袋,你又获取了哪些知识?
6、我们在地球上看月亮那么美好,其实上去一看:引读。
这更使人产生了无数无数的谜,更使人充满好奇心去探索。
7、出示: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交流资料,进一步体会人类付出了哪些努力?朗读指导。
8、播放录象: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情景。
四、板块二:自主探究令人费解的未解之谜。
1、出示: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指导朗读。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和同桌讨论讨论。
交流板书:尘土奇异、年龄、火山活动。
3、从这个省略号中你发现了什么?
(是呀,月球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疑问,无穷的思考,
无穷的探索。
下节课就结合你们查阅的资料,继续探索月球的奥秘。
)
五、书写指导:
临、奥
六、课外作业:
1、登陆《月亮网站》或者《天文探索》,查阅你所最关
注的问题。
2、搜集摘录描写月亮的诗句。
教学反思:
在第6段后,第7段之前,有这样一个部分,有个省略号。
这个省略号很特殊,他自成一段,应该不算作为一个自然段。
孩子们的眼睛很亮,看到这个特殊的省略号,就提出了问题?是啊,这个省略号为什么要自然成段呢?我是这样理解的,
从3到6段都是讲在月球上出现的谜,这几个自然段之间是并列的关系,这个省略号就是为了表明在这些谜之外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并且也都是并列的关系,所以用了省略号作为一个自然段。
如果放在第6段的后面就变成了在月球年龄上这个问题上还有话没有说完。
这是作为并列还是从属的问题。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