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个代表读后感
党员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这是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的开篇,仅仅是这个简短的开篇就把我深深的震撼了。
马克思把新生的共产主义思想比作“幽灵”,共产主义的传播被称之为“游荡”。
我从这字里行间看出共产主义者对旧势力的讽刺与不屑,看出了共产主义者的谦逊与低姿态,他们不会冠冕堂皇的标榜自己,炫耀自己,他们从不说自己是救世主,他们只会说“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人们,联合起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我想如果没有这样一本宣言,没有这样一种思想,那些在乱世里苦苦思索救国之道的仁人志士们仍然眉头紧皱,中国结束不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
有压迫就一定有反抗,在战乱与硝烟的年代里,社会只能缓慢的进步甚至是退步。
真正造福人类的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吗?不是,有人用火药肆意扩张,有人把它当成观赏的玩意,有人用指南针横跨大洋,测世界版图,有人却只能用它看风水,当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被风沙吞没的时候,谁还记得它当初的风采?再恢弘的建筑,几千年后,不是黄土一抔,就是仅供后人欣赏。
只有这薄薄的一册宣言,是真正造福人类的东西,它是古蜀的都江堰,是秦的长城,当一切被时间冲刷的消失殆尽的时候,只有它还熠熠发光!《共产党宣言》通篇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
《宣言》不仅全面系统地剖析了资本主义诞生、发展到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而且也预测了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
我党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是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运用、创新和发展。
今天我们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重读《共产党宣言》,仍会获得颇多教益。
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
这个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
共产党员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员宣言读后感半个多世纪以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57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的先进思想,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浓缩了157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显示着中国共产党84年奋斗发展的辉煌。
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这部慕名以久的著作,我感慨很深。
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共产党宣言》正文分为四个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它明确指出迄今一切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各自的特点,继而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
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当时的新兴阶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
宣言详细的概括了资产阶级的起源,发展,用辩证的观点指出了资产阶级起的积极作用,包括反对封建,追求自由,开拓世界市场,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同时也指出,资本主义其固有的缺陷和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把财产重新聚集在少数人手中,它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而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对立阶级,也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先进性,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他们的存在同时开始的;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因为他们没有生产资料;他们通过机器化大工业和历次革命活动的到了锻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其革命的目的必然是为了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最终解放全人类。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每次拿起《毛泽东选集》,都会被伟人毛泽东那朴实的文风和字里行间透出的果断刚毅的风范所折服。
毛泽东的人格魅力、领导风采、丰功伟绩……时时萦绕在耳边、浮现在眼前,重重地震撼我的心灵。
一、打造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我在阅读《毛选》中的文章时,民主的群众观时时刻刻在文字间跳跃,这是一种内化的思想的体现。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
”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又再次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
”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在“是不是真心实意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是不是拥有热爱人民的思想和感情”、“是不是真心实意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等这些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上过不了关,也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大公无私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是全心全意的,是处处装着人民、事事想着人民的。
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一位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校长,也需要一位为人民服务的校长。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时刻刻都要把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放在第一位。
每遇学校的重大决策就先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一切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广大教职员工的创造,虚心向他们学习,倾听教职工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意愿,集中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发挥群众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更好地带领广大教职工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学校在设计、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时,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广泛调研,了解教师们缺什么、急什么、想什么、盼什么,并反复进行比较、鉴别和论证,使多数人的意见得到体现和表达,使决策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后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后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这一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成果为指导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是对过去几十年中国发展的总结和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然而,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发展。
同时,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改革开放,只有不断推进改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此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动人民全面发展。
只有让人民得到更多实惠、享受更多权益,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正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强社会建设,推进法治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等。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思想。
它的提出为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读后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后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九个坚持、十四个坚持、十四个坚决维护”重大战略部署,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阅读有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深深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具体实践,是由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创新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宝贵财富。
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支持。
同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在具体的实践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合作倡议,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同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社会正在不断向着更加公平、正义、法治、文明、和谐的方向迈进。
总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和实践,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更加响亮的声音。
我深感荣幸和自豪,也深感责任和使命重大。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应当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美好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引领下,我们的国家将持续前行,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作贡献。
创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读后感
《创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观后感创新,永远是党和人民群众不变的话题。
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我们都需要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在思想上,我们需要在科学的理论上做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恩格斯曾经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的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它具有时代的性,需要随着时代和潮流不断的被创新,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然,我们在思想上也要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不能一味盲从,能够淘汰陈旧的观点,创造与时俱进符合现代的观念。
思想理论上的创新应该能够概括总结当今思想认识和实践的成果,能够针对当今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
这样才是发展的理论。
在行动上,我们需要依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003年的非典让我们受到了重创,十年之后,当我们抵抗禽流感的来袭时,我们从容了很多,能够及时控制疫情,这便是科学不断发展的成果。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2006年青藏铁路的正式通车。
这可以说是难度最高的一条铁路,除了要克服海拔高的因素外,更不能在建造的过程中破坏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但是,在建造铁路时,保护高原动物植被不受惊扰和破坏,严格保证江水不受污染。
青藏铁路完全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穿越可可西里时有没有给栖息在那里的动物带来惊扰。
这真正做到了在不断发展科学的同时做到了“可持续发展”。
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也是迅猛的,从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到还在太空漫游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我们在十年间从把人送上天空到宇航员能够出仓活动,这每一个举动都是重大突破。
坚持科学发展是把我们国家送上强大的必由之路。
作为党的积极分子,在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的基础上,纠正自己的行为举止,不断完善自己。
坚持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展现祖国生机勃勃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个代表读后感(共4篇)
三个代表读后感(共4篇)第1篇:三个傻子读后感三个傻子读后感《三个傻瓜》这部电影讲述了兰彻,法涵,莱具三个“傻瓜”的大学生活。
有喜有忧,既幽默又沉重……导演在这部影片中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做我们想做的事,还是做别人要我们做的事?借助这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导演强烈地抨击了摧残人性的应试教育制度,揭示了填鸭式教育下抹杀人性,让无数学生沦落为只知道竞争,只会赚钱的丧失了快乐与自主思考能力的工具的罪恶事实!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是别人要我们做的事?初看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觉得很简单,但未必做得到。
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在这个充满竞争、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感受都是微不足道的,换句话说,我们被太多的东西牵制着,金钱,工作,亲情,友情……我们越来越难做出符合自己主观感受的决定!就如同电影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所说的:我们拥有自由的空气,为什么不能自由的呼吸?拿电影里“病毒”的二女儿做例子吧,她从小就做着父亲希望她做的事情,按着父亲的意愿长大——好好读书,做个医生,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久而久之,她甚至麻木到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而更恐怖的是,她不是一个个案,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中国,像她这样的人随处可见!朝着长辈们为我们规划好的生命轨迹前进,我们甚至不知道怎样寻找自己的方向!在国内,现在的孩子甚至还没有出生就被父母们放在了一条看不见的起跑线上——胎教,学英语,学奥数,学钢琴,学画画……有谁问过他们到底喜欢什么?!!然后,甚至从幼儿园开始,他们就要与其他孩子们竞争,上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上重点大学,考公务员,当官发财……这些父辈们的期望是多么的美好,而这些美好期望的寄托者又是多么的悲哀啊……在这个既定的轨道上行驶的孩子们,稍有偏离轨道的,就会被父母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又强制性地押回了原来的轨道,所有的改变都是那么的单薄无力……孩子们不断地被灌输着那个唯一的“未来”,一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就会就会视为另类,被视为没有前途的人,于是他们渐渐地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丧失了创造力,放弃了抗争,放弃了对自己命运,自己未来的主动权,沦为一个个“风光的奴隶”!我记得中国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在《鲁豫有约》中说过,如果中国的孩子都变成了“听话”的孩子,那么中华民族就变成了一个听话的民族!可是,当我们成为了公务员,官员,医生,律师,证券分析师时,自己又在哪里?电影中的法涵一直想做一个摄影师,却硬着头皮学习自己一点都不喜欢的工程学,只是因为那是父母的希望,正如同我们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所谓的目的地,到头来却发现原来自己不喜欢它……可悲的是,麻木的人多了,那些少数几个保有生命的主动权的人就显得很另类,如电影里的兰彻。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读后感【精选资料】
我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邓小平同志在这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讲话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作了十分精辟的论断。
一个是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一个是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这两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点。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因此,中国人民只有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才能在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的历史大潮中使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远远超过资本主义。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就会实现。
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础上,力求为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这是我们现阶段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和分水岭。
社会主义国家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的,虽然在社会的初级阶段提出了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但先富起来的少数人有带动后富起来的多数人共同富裕的任务。
国家在发展生产力,解决部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困难问题时会不断地制定出鼓励和扶持的政策。
我们相信,用不了多长的时间,我国的贫困人口数就会越来越少,而达到和超过小康生活水平的人口就会越来越多,我国的贫困和落后的状况就会不断地彻底地得到解决。
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理想就会明确地由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光荣地承担起来。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模式,是人类最进步、最文明、最高级的理想境界,但是,它必须建立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社会的集体的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极大地高尚的基础之上。
我们现在所进行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始终不渝地坚定而有效地以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要快出多少倍地去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们相信,再过五十年、一百年,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赶上、甚至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三个代表读后感
三个代表读后感篇一:三个代表读后感总结读《江泽民“三个代表”》有感【摘录】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篇目之六———发展要有新思路文中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发展要有新思路.我们必须抓紧做好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一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改革的推进既积极又稳妥.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必须大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我们必须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尽力缩小同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推进科技进步,关键要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科技实力的中心环节.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我们在世界科技领域中的位置.科技创新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发展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能够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种优势的创新机制,形成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培育一个争相创新的氛围,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才干.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就会更加拥护我们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充满信心地投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也就能够日益巩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切实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并抓紧解决好粮食安全,水资源和油气资源问题.发展农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我们必须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考虑,从应付世界上的突发事件考虑,从为子孙后代考虑,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会】:通过学习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篇目之六—发展要有新思路,我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是与时俱进,不断演变的,发展要有创新.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社会在发展中不断前进,而发展观也是在与时俱进,不断演变的.传统的狭义的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财富增长,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观简单地把国内生产总值(GDP)视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与繁荣的主要标志,把经济建设为中心,误以为是以GDP为中心.随着人类进入从工业社会向生态化,知识化和信息化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发展观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一种新的广义的科学发展观逐渐形成.这种新的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调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质量有实质性提高,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和谐地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既要有量的增长,又要有质的提高,结构的优化.既是物质的发展,又是精神的发展,既满足基本需要,也追求高级需要.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崭新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要全面发展;二要协调与可持续.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即子孙后代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资源与空间.当今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发展要有新思路,经济发展更是如此.我们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为做到这几点,国家主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则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加快建设现代化,其难点在西部地区.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只有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入小康社会.从以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走的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这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弊端:资源浪费很严得,环境破坏得很严重.黄土高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以前的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变成了现在的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的同时不破坏资源,不破坏下一代的生活环.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三个代表”的内涵,与时俱进.在实际工作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带动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战胜困难.实践“三个代表”,核心是“先进”,关键在素质.作为一名学生党员,首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各种矛盾和现象,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要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技能,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创造一流的业绩, 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诚实践者 .篇二:《三个代表思想》读书笔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读书报告题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书笔记姓名:杨红丽学号:2040305院系:法政学院专业:历史系年级:20级指导教师:李肖峰二〇一三年十月河北北方学院读书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读书笔记2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切实加强党的建设问题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一个重要思想:”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
论三个代表 读后感
《论“三个代表”》读后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根据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自身建设实际,在深刻作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精辟论断和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坚持“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根本宗旨、根本任务的进中体现,是在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要求。
在《论“三个代表”》一书中,江泽民同志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并深入探讨了如何将“三个代表”贯彻到工作中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是深刻的,是我们党理论建设的重大成果,对于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江泽民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作出了卓越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正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引导下,中国进一步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前沿进行文化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出现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
历史越往前发展,就越会显示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江泽民同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审时度势的领导才能,与时俱进的政治勇气和励精图治的工作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卓著的功勋,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尤其是他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心魄。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这部慕名以久的著作,我感慨很深。
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无论资产阶级如何变化,从资产阶级的本质出发分析当今世界的形势,才能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清楚事情的本来面。
新世纪新阶段,重读《共产党宣言》,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使我们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宣告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理论的正式诞生。
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共产党宣言》还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
《共产党宣言》批判当时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对空想社会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共产党宣言》阐述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为党的最近目的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的之间的联系。
《共产党宣言》最后庄严宣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并发出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正文分为四个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共产党宣言》无疑堪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峰,成为20 世纪初中国思想理论界讨论的热门文献。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更加重视对《宣言》的学习,并且将其同中国当时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创造出与中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得中国共产党由以夺取政权为中心任务的“革命党”,成长为以改革发展为中心任务的“执政党”。
它犹如一盏明灯,为无产阶级发展及其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明了科学的行动方向,一定程度上说来,是《共产党宣言》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胜利。
另外,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上,它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党建思想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党的建设也已经在推翻封建主义等三座大山的革命之路上经历了九十一载的光辉岁月,历史一页上记录了数不清的成功案例,成为后来继承革命先烈意志的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借鉴的榜样。
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新中国的建立,再到国家富足强盛,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踩着《共产党宣言》所蕴藏的理论基石,一步一步地将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得以完美落实。
每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正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正是这样的指导思想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和影响力,而民族凝聚力也同时得以增强,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这也使我们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好的政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寄托者。
《共产党宣言》不仅为我们描绘出未来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而且明晰地指出实现共产主义, 达到和谐社会的正确路径。
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 人类的历史被看作神秘的“天意”或臆造的“绝对观念”的产物,而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物质活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两句话是对《共产党宣言》的印象。
《共产党宣言》诞生于1848年2月,全文共分为四章: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这是一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部纲领性文件,被视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它的诞生就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亮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道路。
初读《共产党宣言》是在大学本科时,这次重新读过《共产党宣言》的全文,仍然感受到了强大的真理的力量:第一,认真学习和掌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具有先进性的根本标志。
我们党是靠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
第二,向楷模学习,做无愧于时代的共产党员。
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先进共产党员的典范,从我做起,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时代对每个共产党员提出的要求。
第三,深刻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层次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有潜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能否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能否自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发奋学习、刻苦实践、锤炼品德,做先进生产力的推进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做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决定着我们能否担当起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
第四,认真学习和掌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任何一个政党,无论实力多强、资格多老、执政时间多长,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保守僵化、不思进取,其创造力就会衰竭,生命力就要停止。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一如既往地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1848年2月24日,《共产党宣言》,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历史文献之一,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得里希·恩格斯完成并发表于伦敦。
时至今日,《共产党宣言》已经诞生160余年,但它对我们无产阶级,对我们共产主义的指导作用,仍然和160年前一样,意义深远。
这份文件最初也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党纲,为该组织的目的和程序。
《共产党宣言》同样鼓励着无产者联合起来发动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并最终建立一个无阶级的社会。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一切社会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他的诞生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
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注意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在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阐明了不断革命、工农联盟、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而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胜利的设想,探索出了一条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推到新的阶段。
《共产党宣言》刚刚发表时,中国正处于于晚清的动荡时期,存在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死而不僵,外敌的侵入,内乱的发生,使旧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此时,《共产党宣言》犹如黑暗中的光辉,黎明前的曙光,指引着当时有些盲目的国人走向正轨——推翻封建主义,建立共产主义。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这是我第一次看《共产党宣言》,虽然是第一次看,但经过仔细的阅读,我感觉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文章中表明出的鲜明的观点、严谨的体系、紧密的结构以及生动的叙述。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两句话都十分让我热血沸腾,深深地表达了对无产阶级的地位的不满。
《共产党宣言》写于一八四八年的二月,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和最后一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这四章都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系统、严密,同时也循序渐进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就像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道路。
我总结了几点《共产党宣言》所坚持的基本思想。
恩格斯在1883年和1888年曾先后在《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和英文版序言中指出,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主要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了解了《共产党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对于分析社会历史,分析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分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对于坚持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都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是马克思主义应当坚持的。
我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时俱进,敏锐地把握时代、形势和实践的新变动,以新的实践为基础,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毛选读后感
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后,我的一些理解这学期,由于课程学习的要求,我算是比较完整地读完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虽说以前也翻阅过几次,但每回只是简单地浏览一下目录,迟迟不敢翻开主页。
因为以前听的太多,尤其是历史书,很多时候都把毛泽东的思想神话了,他的著作也就跟着神圣化了起来。
所以这种观念常常作祟,《毛泽东选集》也就成了束之高阁的东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相比之下,更愿意通过与之相关人写的或回忆的传记性书籍来间接了解毛泽东以及他的思想。
后来尝试着读着一部分,被他通俗幽默的写作风格吸引住了,被他那朴实的文风和字里行间透出的果断刚毅的风范所折服。
这才有了读下去的动力。
但由于当时知识阅历的局限,认识还很肤浅,较多地被书中的例子故事情节吸引,不能深刻体会每篇我文章的思想精髓。
如今再次翻开这部著作,静静品读文章中的每个文字,感受到的是比书本更厚重的东西——毛泽东同志大半生的思想结晶,以及一篇篇文章背后蕴含的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
毛泽东先生的文笔清爽不输胡适、犀利不逊鲁迅,以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特有的政治洞察力,完成了一篇篇清晰透彻,鞭辟入里的文章。
文章中,他总是能抓住时下的主要矛盾,原则问题不让步,凡事讲求方法、调研的重要性,并对战略战术灵活运用,最终取得胜利。
随着书本中纸张的滑动,思绪也沿着伟人的思维轨迹进入那段历史,和作者一起思考和探寻党和民族国家未来的出路。
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加深对红色革命的认识,提升了自己的爱国热情。
由于时间、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以及思考的方向略有不同,《毛选》中折射出的许多深奥的道理,我现在还不能有更透彻的认识,但他在自己生活的年代结合革命工作中的特点生动精辟地将这些理论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受益匪浅!第一卷第一篇文章就是毛泽东所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这篇文章是在党内出现左右倾主义的背景下完成的。
“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两种倾向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完成的一部伟大的作品,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准。
这部宣言从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和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这四个方面以历史为纵线、以世界为横线,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论述,代表各国共产党人,公开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以此对抗了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
这部宣言露骨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无耻罪行,揭露了社会上压迫与被压迫的现象及其不合理性,有力地回击了各反动派对共产党人的攻击。
最后,这部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并告诉我们共产主义是我们不可抵挡的潮流。
“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
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
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
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
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这是摘自《共产党宣言》的一段话,犀利直白的说出资产阶级的恶劣。
它让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失了敬畏;让我们在人与人交往中失了冷暖;让我们在美德面前失了尊重;让我们在信仰面前失了思想;更让我们在生活面前失了自由。
资产阶级打破了封建,却又造了一个牢笼。
毋庸置疑,工业发展带来了资本,但发展的迅速让欧洲旧世纪的一起流失的太快,失去的是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如果说当时的资产阶级是剥削者,那无产阶级就是被剥削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三个代表》文献-读后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一重要思想有着重要的时代背景和实践依据,有必须科学回答的基本问题,有核心内容和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进一步说,是因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科学的总结、全面和创造性的回答。
早在1990年,江泽民同志就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
邓小平同志已经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
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
我们希望,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都要把心思用在这里,经过实践,集思广益,继续把这篇大文章作好。
”之后,他进一步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江泽民同志曾说,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他10年
来想得最多的两个问题。
20xx年6月,他在谈到“三个代表”时说,“我提出这个问题,是经过了长时期思考的。
”想得最多、长时期思考的结果,归结起来就是“三个代表”。
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既统一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又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本文来自文秘网。
江泽民同志多次从党的建设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但都是从研究和解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出发来进行阐述的,是从党如何更好地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来进行阐述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全局性和科学性。
这一点,需要我们认真体会和准确把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
江泽民同志在阐述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时曾经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话。
他说:“这种一脉相承就是既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是我们共产党人不断继承、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真理的统一体。
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
只有坚持这样做,理论才能真正顺
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
”我们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也完全应该这样理解。
这里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邓小平理论的一脉相承的关系。
对这一点,江泽民同志讲得很清楚:“我们始终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一点丝毫不能动摇。
同时,我们也必须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不断为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
”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必须毫不动摇、始终不渝地高举。
他指出,“党中央所要求的‘高举’,必须是紧密结合各自的实际,真正把邓小平理论全面正确地学习领会好,积极认真地贯彻落实好,不断取得工作的新成绩,不断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只在口头上喊,认识上不提高,行动上不落实,这不是真正的‘高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事业。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但是今后的路具体怎么走,要靠我们自己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新的认识。
“只有这样去,才能创造性地继承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才能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
这是对待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态度,也是邓小平同志期望于我们的。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邓小平理论一样,来自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从回答的基本问题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作出了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牢固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使我们党和全国人民有了根本指导思想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二是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的理论创新意义,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进行理论概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把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3月4日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在参加两会的军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胡主席讲话中提出的“八荣八耻”,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组织全军官兵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对于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指导意义。
代表、委员们在
发言中一致认为,胡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作为社会的先进群体,军队在贯彻落实胡主席重要讲话,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上,应该走在前列。
陈章元代表认为,青年官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引导,使青年官兵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头脑中深深扎根并成为行为道德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高尚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了冲击。
方庆灵代表说,胡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我们要以此经常对照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田绍奇代表说,胡主席提出并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当前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
值取向产生了影响。
张世刚代表认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是非十分明确,对青年官兵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守志代表说,当前,我们的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胡主席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非常及时。
我们必须在关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关注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