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生态旅游规划编制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群工作部_企业报告(业主版)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群工作部_企业报告(业主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fec01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d.png)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TOP2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 员会党群工作部编纂高新区历史 文化丛书项目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 员会党群工作部编纂高新区历史 文化丛书项目
山东黄氏印务有限 公司
山东黄氏印务有限 公司
119.9 19.9
2022-08-15 2022-08-15
(10)图书馆与档案馆(1)
目标单位: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群工
作部
报告时间:
2023-02-18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供应 商、代理机构、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招标采购行为分析,为目标单位招标采购管理、采购效率 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目标单位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快速了解目 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竞争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单位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198.7
2022-09-01
TOP2
党群工作部 2022 年市级创新创 山 东 中 科 先 进 技 术 业大赛项目(深圳赛区赛事服务) 有限公司
98.6
2022-09-01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3)文艺创作与表演(2)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济南高新区中国网宣传服务项目 山东百科广告文化
成交公示
传媒有限公司
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4b9b847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8.png)
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编制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对于抓住和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全区现代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十五”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区位优势,融入省会经济,按照“一带两区”发展布局,实施“农业稳区、工业强区、三产旺区、开放兴区”发展战略,强化“四个突出”工作重点,全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开创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91.7亿元,是2000年的2.14 倍,年均增长16.5 %。
其中第一产业18.3亿元,是2000年的1.32倍,年均增长5.6 %;第二产业269.9亿元,是2000年的2.19倍,年均增长16.9%;第三产业103.5亿元,是2000年的2.46倍,年均增长19.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是2000年的2.41倍,年均增长19.2%。
“十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5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8倍。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8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0元,年均分别增长10.9%和11.2%,城乡居民吃穿用住行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
全区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7.8:68.8:23.4调整为4.7:68.9:26.4。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都市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全区经济作物面积达47.5万亩,粮经作物比例由“九五”末的6:4调整为5.5:4.5。
设施农业、花木、林果、奶牛四大产业规模膨胀,效益提高。
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
![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e5042e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d.png)
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是针对济南市南部山区的保护和发展进行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规划旨在充分发挥南部山区的资源优势,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南部山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一、背景介绍济南市南部山区地处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地势较为复杂,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优美。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部山区面临着资源破坏、生态退化、土地利用不合理等问题。
为了保护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制定一项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势在必行。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保护与发展规划,实现南部山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 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恢复。
(2)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动南部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综合协调原则: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协调解决南部山区发展中的矛盾问题。
(4) 公众参与原则:注重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促进公众参与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
三、重点任务1. 生态环境保护任务:(1) 加强水资源保护:建设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加强水污染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推进森林资源保护: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加强森林防火、防灾工作,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
(3)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严格控制非法占用土地行为,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推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2. 经济发展任务:(1) 发展生态农业:推动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2) 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特色产业,提升南部山区的经济价值。
(3) 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基础设施建设任务:(1) 完善交通网络:加快南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便利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d2b114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9.png)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8.13•【字号】鲁政办发〔2022〕13号•【施行日期】2022.08.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鲁政办发〔2022〕13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8月13日目录第一章高点定位擘画未来之城新蓝图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机遇挑战第三节总体要求第四节战略定位第五节发展目标第二章拥河而兴构建科学合理空间新格局第一节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第二节完善城市功能布局第三节促进产城河融合发展第三章生态优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典范第一节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第二节推进黄河滩区综合整治第三节扎实开展环境综合治理第四节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第四章四水四定探索量水而行发展新模式第一节强化水资源供应保障第二节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第三节提升水资源管理效能第五章面向未来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第一节增强科技创新实力第二节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第三节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第四节培育一流创新生态第六章聚焦赋能构筑现代产业新体系第一节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第二节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第三节打造数字转型引擎第四节构筑优质产业生态第七章以人为本打造绿色智慧宜居新城区第一节建设绿色低碳新城第二节建设数字智慧新城第三节建设品质宜居新城第四节建设安全韧性新城第五节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第八章内通外联建设高水平开放合作新门户第一节强化区域协同发展第二节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第三节搭建经贸合作平台第四节构建开放开发体系第九章传承弘扬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第一节充分展示特色文化魅力第二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效第三节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第十章共同富裕建设幸福黄河新家园第一节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第二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四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第十一章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发展新动力第一节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第二节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第三节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第十二章凝心聚力健全规划实施新机制第一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二节完善协调推进机制第三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第四节强化规划监督评估第十三章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与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协调性分析第二节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第三节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以济南市为例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以济南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650bf5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6.png)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以济南市为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膨胀、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成为城市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重大阻碍。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在城市规划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济南城市规划已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以更好的进行城市规划提供可借鉴性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规划;低碳理论;现状问题;实践探索一、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根本,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要素和自然资源,同时也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社会和文明也取得了非常高速的发展。
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过度建设和开发对于现代城市的生态系统构成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威胁,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也在不断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与此同时,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严重的交通问题、城市的污染严重等等。
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了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如城市的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型城市规划也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
二、济南市生态规划的现状及问题1、济南低碳发展现状在经济发展方面,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济南作为省会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着众多的高校、科研单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吸引着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具备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
济南结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发展,将发展总部经济作为济南经济发展模式的切入点,以中央商务区、金融服务区规划建设为龙头,大力培植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低碳经济发展基地,同时依托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业设计基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此提高中心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产业发展方面,济南市政府抓住建设“济南都市圈新能源汽车基地”和“济南都市圈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的机遇,紧密结合实际,大力发展低碳交通。
在政策措施方面,济南市政府确定了加快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措施,现有出租汽车淘汰更新时,将按比例使用纯电动车。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含规划图)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含规划图)](https://img.taocdn.com/s3/m/e5717825b0717fd5370cdc11.png)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第一章总则第1条 2000年国务院批复的《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在一定时期内对指导济南的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济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等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省会济南各项事业步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济南市的行政区划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济南市人民政府适时提出了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申请。
根据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建规函[2003]255号)的精神,编制《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第2条本规划为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及各项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区各项规划的制定和县(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须遵循本规划。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按照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注重市域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注重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的要求;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促进城市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4条规划原则⑴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好济南与区域、城市与周围县(市)的关系,优化人口、资源、空间布局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⑵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资源保护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自然保护区、山林绿地水系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制,创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
⑶坚持公平和谐的原则。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合理布局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特别关注弱势群体需求,倡导公众参与,实现区域公平、城乡公平、个体公平和代际公平。
济南市总规文本含规划图
![济南市总规文本含规划图](https://img.taocdn.com/s3/m/d522e18c647d27284a735148.png)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第一章总则第1条 2000年国务院批复的《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在一定时期内对指导济南的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济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等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省会济南各项事业步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济南市的行政区划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济南市人民政府适时提出了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申请。
根据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建规函[2003]255号)的精神,编制《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第2条本规划为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及各项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区各项规划的制定和县(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须遵循本规划。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按照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注重市域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注重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的要求;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促进城市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4条规划原则⑴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好济南与区域、城市与周围县(市)的关系,优化人口、资源、空间布局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⑵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资源保护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自然保护区、山林绿地水系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制,创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
⑶坚持公平和谐的原则。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合理布局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特别关注弱势群体需求,倡导公众参与,实现区域公平、城乡公平、个体公平和代际公平。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5f7d8e7376baf1ffd4fad1f.png)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修订稿)202x年11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国家、山东省、济南市所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园林绿化规划(xx年—202x年)》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和深化调整而成。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xx.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xx.12.26)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xx.4.28)4、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xx.8.1)5、国家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6、国家行业标准《城市分类标准》7、《山东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xx.7.2)8、鲁建发《关于印发(试行)的通知》(xx.1.8)9、《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xx年—202x年)》10、《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xx年—202x年)》11、《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园林绿化规划(xx年—202x年)》第四条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市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为济南市全部行政辖区,面积8227平方公里。
市区为济南市行政五区,面积2119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以古城区及商埠区为核心,东至机场路,西至玉符河,南至分水岭及崔马庄,北至黄河及济青高速公路,面积526平方公里,是绿地系统规划的重点范围。
第五条规划期限与城市规模本规划适用规划期为202x—202x年,其中:近期为202x—202x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198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86平方公里。
远期为202x—202x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05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宗旨,美化城市景观、方便群众游憩为目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把大环境绿化与城市绿化相结合,大力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充分利用山、泉、湖、河、城等自然环境要素,突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特色,严格保护和合理开发历史文化名胜和自然景观,形成融山、泉、湖、河、城为一体的,具有泉城特色的现代化园林城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含规划图)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含规划图)](https://img.taocdn.com/s3/m/5cb34d6677232f60dccca117.png)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第一章总则第1条 2000年国务院批复的《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在一定时期内对指导济南的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济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等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省会济南各项事业步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济南市的行政区划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济南市人民政府适时提出了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申请。
根据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建规函[2003]255号)的精神,编制《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第2条本规划为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及各项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区各项规划的制定和县(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须遵循本规划。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按照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注重市域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注重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的要求;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促进城市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4条规划原则⑴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好济南与区域、城市与周围县(市)的关系,优化人口、资源、空间布局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⑵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资源保护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自然保护区、山林绿地水系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制,创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
⑶坚持公平和谐的原则。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合理布局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特别关注弱势群体需求,倡导公众参与,实现区域公平、城乡公平、个体公平和代际公平。
济南大涧沟国土规划方案
![济南大涧沟国土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6f2b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8.png)
济南大涧沟国土规划方案引言大涧沟位于中国济南市历城区,地处山东省中部,是济南市的重要自然资源和风景名胜区之一。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大涧沟的土地资源、提升其景观观赏价值,济南市政府制定了《济南大涧沟国土规划方案》。
1. 规划目标本国土规划方案的目标是:科学、合理、安全、可持续地发展大涧沟,提升其生态环境质量,完善交通网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 规划原则本规划方案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和修复大涧沟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景观的质量。
- 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平衡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之间的关系。
- 公众参与原则:充分考虑当地居民和游客的需求和意见,促进社会参与和共享。
- 规划协调原则:协调各个相关部门的利益,促进合作与发展。
3. 规划内容3.1 生态保护与修复- 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限制开发活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加强对大涧沟内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 修复受损区域,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地质量。
3.2 交通网络改善- 完善交通设施,提升交通网络的流动性和便捷性,改善大涧沟与周边地区的连接。
- 建设公路、桥梁和隧道等基础设施,提升道路通达性。
- 推广绿色出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交通方式。
3.3 旅游业发展- 制定旅游区规划,利用大涧沟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资源,发展特色旅游项目。
- 建设景区设施,提升游客体验,增加旅游项目的吸引力。
- 引进旅游投资,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3.4 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建设医疗机构、学校、公园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 加强城市管理,保障社会安全,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4. 实施措施4.1 法规政策支持- 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大涧沟国土规划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 明确责任主体,加强规划的实施和监督管理。
4.2 技术支持- 集聚专业团队,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保障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6581d383968011ca3009176.png)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修订稿)2000年11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国家、山东省、济南市所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园林绿化规划(1996年—2010年)》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和深化调整而成。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6.4.28)4、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8.1)5、国家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6、国家行业标准《城市分类标准》7、《山东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1999.7.2)8、鲁建发《关于印发<山东省城市规划编制技术纲要>(试行)的通知》(1994.1.8)9、《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994年—2010年)》10、《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11、《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园林绿化规划(1996年—2010年)》第四条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市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为济南市全部行政辖区,面积8227平方公里。
市区为济南市行政五区,面积2119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以古城区及商埠区为核心,东至机场路,西至玉符河,南至分水岭及崔马庄,北至黄河及济青高速公路,面积526平方公里,是绿地系统规划的重点范围。
第五条规划期限与城市规模本规划适用规划期为2000—2010年,其中:近期为2000—2005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198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86平方公里。
远期为2006—2010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05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宗旨,美化城市景观、方便群众游憩为目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把大环境绿化与城市绿化相结合,大力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充分利用山、泉、湖、河、城等自然环境要素,突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特色,严格保护和合理开发历史文化名胜和自然景观,形成融山、泉、湖、河、城为一体的,具有泉城特色的现代化园林城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旅游规划案例分析
![旅游规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e9453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c.png)
旅游规划案例分析旅游规划案例分析旅游策划作为策划的一种,就是依据旅游市场的需求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和旅游地的资源优势,对该旅游地的旅游项目进行定向、定位的过程,也就是对旅游产品的研制、发展、优化的过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旅游规划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济南市长清区乡村旅游总体规划1独特优势(1)六大独特优势:交通,文化,区位,路网,生态;(2)五大发展基础:政府高度支持,产业品牌效益好,资源丰富,客源广,有龙头景区。
2核心问题以传统农家乐为主,业态不丰富,产品创新不足。
传统龙头景区带动力有限。
3破解之道借助其绝佳的区位、巨大的客源市场,依托其良好的种植基础和规模化、品质化的种植园区。
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土地流转政策,注入休闲、养生、艺术等创意元素,促使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
围绕“庄园经济”的.开发理念,走出一条产业带动型的现代乡村庄园主题化、集群式发展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4总体定位以庄园经济为开发理念,以产业依托型的现代乡村庄园主题化、集群式发展为路径,旨在建立乡村庄园旅游发展模式的先导区与示范区、山东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
5空间布局一环、一心、五组团。
一个乡野游憩环、一个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五大功能性组团-------“禅茶一味”宗教养生休闲族源、“洞香果韵”品质乡村度假组团、“孝德礼归”历史文化感悟组团、“泉城绿野”都市农业展示组团、“中药花田”康体保健理疗组团。
6旅游产品体系(1)乡村美食产品茶主题美食(万德镇万商茶园基地)、中医药养生宴(扁鹊故里养生庄园)、美酒宴(711私家洞藏酒庄)、百花宴(油菜花田艺术庄园)、百果宴(樱海画廊庄园、杏花溪庄园、桃花福地养生庄园)、槐花宴(贾庄村)、爽口蔬菜宴(泉城农业公园、南城绿野庄园)、素斋养生宴(灵岩寺村)、农家美食(十道乡味)、泉水宴(泉家乐)。
(2)乡村住宿产品民宿:民宿:泉水主题(泉家乐)、佛教主题(“禅茶一味”文化养生庄园、灵岩禅居)、中医药主题(扁鹊故里养生庄园、双泉庄村)、花卉主题(油菜花田艺术庄园、杏花溪庄园)、长城主题(齐长城客栈、长城人家)。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f835f0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4.png)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2.10•【字号】济政办字〔2022〕 3号•【施行日期】2022.0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济政办字〔2022〕 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济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2月10日济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健康济南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和健康需求,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山东省全民健身条例》规定,按照《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强省会”战略重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发展机制,提高全民健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丰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全国特色体育名城和新时代现代化体育强市相适应的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群众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体质进一步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2%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领先全省平均水平。
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更加完善,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全面开放。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规定的通知-济政办字〔2020〕5号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规定的通知-济政办字〔2020〕5号](https://img.taocdn.com/s3/m/0465543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2.png)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规定的通知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规定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济南市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规定》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年2月23日济南市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专项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工作,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和管理效能,建立“全市一张图”的专项规划数据平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济南市城乡规划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专项规划,是指市域范围内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涉及国土空间利用的各类规划,包括教育、文化、体育、旅游、交通、市政设施、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社会福利、消防、人防、防震减灾、城市更新、给水、排水、供电、电信、供热、燃气、绿化、林业、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环境保护、防洪等专项规划。
第三条行业主管部门为专项规划组织编制主体。
市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区县政府(含代管镇、街道的功能区管理机构)配合提供所需基础资料,并全程参与专项规划编制。
第四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确定下一年度全市专项规划编制计划,明确编制内容、经费额度、经费来源、进度安排,报市政府批准后统一下达编制任务,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确需启动编制但未列入年度计划的专项规划,由组织编制主体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向市政府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组织编制。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济政办字〔2019〕61号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济政办字〔2019〕61号](https://img.taocdn.com/s3/m/85a7e5e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5.png)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为深入推进我市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进一步提升建设用地综合利用水平,根据原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国土资发〔2016〕147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节约集约用地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意见》(鲁政办字〔2019〕90号)、《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落实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发〔2018〕32号)等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适用范围城镇低效建设用地是指位于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权属清晰且不存在争议的存量建设用地。
城镇低效用地由各区县政府(含代管镇、街道的功能区管理机构,下同)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综合效益评估后认定,具体包括以下6种类型:(一)不符合现有国家产业政策、安全、环保、能耗等要求的产业用地;(二)各区县政府通过亩均综合效益评价认定为低效的产业用地;(三)布局散乱、利用粗放,不符合《山东省建设用地控制标准(2019年)》要求的存量建设用地;(四)土地利用强度低,不符合城市规划功能定位和要求的存量建设用地;(五)已建成但利用不充分或闲置的公共建筑等涉及的存量建设用地;(六)各区县政府认定的其他低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
依法认定的闲置土地以及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历史遗留建设用地等,不列入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范围。
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探析
![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3a3eb284254b35eefd3492.png)
TRADE周宏丽,高文智,王乐,霍梦莹(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摘要:济南南部山区是济南市的大靠山,但近年来南部山区的游客越来越多,而南部山区目前可提供的服务和旅游的配套设施达不到发展速度,所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现分析了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开发人文旅游资源;经营者应加强景区管理与规划;提高居民参与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改进服务管理方式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南部山区;资源开发;景区规划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18)09-0156-02收稿日期:2018-06-13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KYYWF-0912)作者简介:周宏丽(1983-),女,黑龙江肇东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高文智(1979-),男,河北沧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王乐(1988-),女,黑龙江绥化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霍梦莹(1994-),女,山东章丘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地理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成为一种时尚,而新兴的生态旅游成为旅游模式的领头羊。
人们厌倦了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开始对乡村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
济南南部山区正是济南市一片可以让人们洗去城市里的喧嚣,获得内心祥和的乐土,在南部山区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一、发展现状济南市的南部山区,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14个行政村,67万人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境内沟壑纵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风景优美。
该区域是一个湿度不足的半湿润气候区。
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是济南的省府后花园和泉水的命脉。
南部山区主要属于台山隆起的地质构造。
北翼呈平缓单斜构造,位于丘陵区。
南部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水文景观类和景观建筑最受游客的喜欢。
济南南部山区是济南的生态屏障。
该区森林面积大、覆盖率高,空气负离子较高,景区众多,风景秀丽,生态环境优越。
全域旅游规划方案-更新版
![全域旅游规划方案-更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24ac5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e.png)
全域旅游规划方案一、背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
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15.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63万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当前的旅游业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同质化严重、景点资源过度开发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全域旅游规划应运而生。
二、全域旅游规划的概念全域旅游规划是指将一个地区各种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实现全方位、全领域、全产业链的旅游发展。
全域旅游规划的核心是旅游资源的整合,将旅游业从景区单点突破向区域全面提升。
全域旅游规划的目的是达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业与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实践中,全域旅游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三、全域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1.旅游资源整合全域旅游规划的核心是旅游资源的整合,主要包括景区、旅游路线、文化资源、特色小镇、民俗风情等。
通过整合,可以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形成旅游业“1+1>2”的效果。
2.旅游业态转型在全域旅游规划中,旅游业态转型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变革,实现从传统景区业态向多元化旅游业态转变,旅游业方可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持续发展。
3.旅游交通优化旅游交通优化涉及到旅游路线设计和交通配套设施建设。
对交通设施进行优化,能够方便游客的出行,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景区交通拥堵的问题。
4.旅游环境治理全域旅游规划中,旅游环境治理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通过规划和整治,改善旅游环境,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旅游形象,同时也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5.旅游营销策略旅游营销策略是旅游业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通过对旅游业市场调研,制定相应的旅游营销策略,能够提高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从而助力全域旅游的有效推广和落地。
四、全域旅游规划的实践案例1.重庆市全域旅游规划重庆市的全域旅游规划以“旅游+体育”为主要发展方向,推动旅游与体育等多领域融合发展,追求优质、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经历。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aafcf55a02768e9950e7381f.png)
市域生态系统和空间管制
市域生态功能区划 全市划分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区、中心城城市建设区、山前平原 农业区、黄河沿岸湿地保育区、北部平原农林区 5 个生态功能区。 1、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区:通过退耕还林、荒山绿化、小流域治理、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矿山开采区恢复治理、水资源调控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 公园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资源涵养能力,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废水和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 通过生态农业、生态小城镇、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建设,提高可持 续发展能力。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相关 法律、法规; 2、《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等上位规划; 3、《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等区域发展战略; 4、国家、省、市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规划期限 2011 年—2020 年。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 1、市域:济南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 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济阳县、商河县和平阴县,面积 8177 平方公里。 2、中心城:东至东巨野河,西至南大沙河以东(归德镇界),南 至南部双尖山、兴隆山一带山体及济莱高速公路,北至黄河及济青高 速公路,面积 1022 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即济南市区,包括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 区、历城区和长清区的全部,面积 3257 平方公里。
济南市彩虹湖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济南市彩虹湖生态公园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24d8f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8.png)
济南市彩虹湖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付飞营;刘传文【摘要】Urban ecological park, with ecology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traditional city park and theme park as the foundation, is the new city park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continuation of city cultural history.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is made for Jinan City Rainbow Lake Park with "landscape ecology" as the design concep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ecological priority, mass participation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with "one axis and two line, three zone" as the overall layout, planning to form a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axis, two rest and entertainment plazas, and three functional areas for sports fitness, entertainment and leisure experience. Joe Guancao complex layer structure of plant community landscape planning is put forward to create an urban ecological park with comprehensive function,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trong regional culture.%城市生态公园是以生态学为指导思想,以传统城市公园与主题公园为基础,建立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公园以“景观生态”为设计理念,以生态优先、群众参与性以及体现地域特色为设计原则,以“一轴两线、三区”为总体规划布局,对济南市彩虹湖公园进行生态规划设计,规划形成了一条环湖文化景观轴,两个休息娱乐广场,以及体育健身区、娱乐活动区、休闲体验区三大功能区域,提出了乔灌草复层植物群落结构的植物景观规划,营造一个功能全面、生态良好、具有浓厚地域文化氛围的城市生态公园.【期刊名称】《山东建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26)006【总页数】5页(P575-578,591)【关键词】生态公园;规划设计;地域文化【作者】付飞营;刘传文【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1;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0 引言建设城市生态公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现代城市绿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生态旅游规划项目项目编号:JN《济南市生态旅游规划》编制一、采购人:济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二、项目名称:济南市生态旅游规划三、投标人资格要求:1、具有旅游规划设计丙级及其以上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
2、拥有一批有实践经验的国内外旅游、市场营销、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建筑景观、道路交通、环保、园林、地理等相关专家参与规划编制。
3、规划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应对济南市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济南市生态旅游发展有一定的研究,并对国内外生态旅游有深入的研究。
4、能够在中标后2个月内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济南市生态旅游规划项目说明及任务书1、项目背景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西部,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会展和科教中心。
对接山东省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形势,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升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建成旅游强省的意见》的要求,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态旅游不断增长的需求,为此,济南市旅游局组织编制生态旅游规划。
2、规划范围本规划区域为济南市全域,位于北纬36°40′,东经117°00′,山东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与西南部的聊城、北部的德州和滨州、东部的淄博、南部的泰安和莱芜交界。
规划区域总面积约8177.21平方公里,包含6个市辖区、3个县、1个县级市,其中市辖区为市中区、历下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下辖县为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下辖县级市为章丘市。
3、内容济南市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梳理生态旅游资源,合理确定济南市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功能和市场等精准定位,确定生态旅游产业体系的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构建生态旅游的休闲、观光、度假产品体系,策划重点项目,完成重点项目的设计构想。
保护和培育生态旅游产业环境,实现特色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
制定生态旅游资源的风貌控制规划,梳理道路交通及游线组织,提出项目建设时序规划、投入产出分析、管理与运营等保障实施。
3、济南市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技术方法与深度要求1)编写规划所引用的资料和数据来源必须可靠、详实、广泛。
2)数据采集应有足够的样本量和调查频度,结论的精度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旅游规划要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依托较前沿的理论,采用当前国内外通行的规划方法和手段。
4)本规划为济南市全域生态旅游规划总体规划,规划成果应达到《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及招标文件要求,重点旅游项目部分需达到详细规划深度(详见《旅游规划通则》)。
规划设计要求: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符合国家、省、市发展条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济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战略、原则及要求。
4、济南市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共15年.其中:近期:2016---2020年;中期:2021---2025年;远期:2026---2030年。
5、编制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旅游规划通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山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济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6、应重点考虑和解决的关键问题用科学分析方法,定量与定性地剖析济南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优势与制约因素,并综合论证预测济南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产业规模,以及与相关规划密切衔接,提出生态旅游主题形象和发展战略,确定该村旅游业发展产业目标及阶段性任务。
结合国内外著名生态旅游区的发展经验,分析济南市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该类旅游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明确济南市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方向、特色与主要内容,使济南市成为独具特色、高品位、大客流、高收益的生态旅游强区,并以此确定旅游开发建设目标。
确立济南市生态旅游发展建设目标,明确济南在生态旅游市场拓展中的切入点、制定充分发挥优势的旅游宣传促销策略以及旅游发展的战略,分析规划区域的客源市场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及其他结构,确立客源市场近期拓展的重点以及规划期内不同市场的目标,包括稳定主要客源地和客源群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根据济南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发展潜力,明确如何该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包括优先发展的区域、资源、产品、启动的市场区域和对象群体。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济南市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问题,提出合理措施;科学地提炼出优先开发的重点旅游资源(产品)和关键节点,准确地给出优先建设哪些项目和设施(明确发展重点和开发序列)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示济南市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和功能,既能广泛吸引游客,又能有效保护旅游资源,使济南生态旅游业能够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根据济南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出济南市生态旅游业要素结构、空间布局及供给要素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生态旅游产业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创新体系,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区(点)的通达条件,加快旅游景区(点)供水、供电、通信和公厕、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科学利用节庆会展资源。
根据济南市生态旅游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加快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方案,包括直接、间接和延伸三个层面,构建济南市生态旅游发展保障体系。
充分挖掘济南生态旅游资源,明确城市生态旅游项目建设重点及乡村生态旅游开发重点。
确立新建的配套旅游功能的政策策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进济南生态旅游跨越式发展。
利用济南生态旅游的现有资源,提出深入开发特色旅游项目的具体策略。
根据国家旅游的有关法规和政策,提出济南市生态旅游规划政策保障体系的实施框架和具体内容,特别是推进旅游法治环境建设,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7、规划主要内容1)规划总纲2)发展背景分析3)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4)规划思路5)空间布局6)重点项目策划7)市场营销规划8)旅游服务系统规划9)环境与风貌保护规划10)保障系统构建规划11)旅游效益分析9、规划成果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件、技术附件。
投标人需提供成果文件(文本、说明、其它资料等)四套,并提交电子版一份包括成果文件及可供汇报的PPT文本。
1)规划文本要求规划文本是对以上所提及的规划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对规划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论证和分析。
规划文本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济南市生态旅游发展环境分析济南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评价济南市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济南市生态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济南市生态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济南市生态旅游接待设施规划济南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济南市生态旅游环境规划济南市生态旅游商品开发规划济南市生态旅游产业实施的保障体系最终成果为经过专家评审通过并认可的《济南市生态旅游规划》文本(含附件),具体形式和要求如下:(1)文本包括综合文本和简缩文本(含有关图件),提供综合文本,简缩文本。
(2)文本成果电子版母盘(包括综合文本、简缩文本和有关图件),提供光盘。
2)规划图件要求旅游资源分布图,标准0#、A3彩图;地理位置及旅游区位交通图,标准0#、A3彩图;旅游客源市场划分图,标准0#、A3彩图;旅游交通图,标准0#、A3彩图;旅游空间要素格局图,标准0#、A3彩图;旅游及功能分区图,标准0#、A3彩图;旅游产品规划图,标准0#、A3彩图;游览路线规划图,标准0#、A3彩图。
重点项目平面设计或效果图(若干)3)其他(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济南市生态旅游规划纲要PPT文件济南市生态旅游规划使用说明书其它基础资料10、工作进度安排及质量要求本规划编制工作应在2017年5月30 前完成,分六个阶段进行,即:1、2017年2月至3月中旬:通过招投标(邀标)确定规划编制单位;2、2017年3月中旬-3月下旬:中标单位实地考察调研,编制规划初稿,征求意见;3、2017年5月10日前完成济南市生态旅游规划大纲。
4、2017年5月25 日前完成济南市生态旅游规划初评送审稿并提交评审。
5、2017年5 月10 日前完成济南市生态旅游规划最终送审稿并提交评审。
6、2017年 5月30 日前完成评审意见修改,向济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提交项目最终成果。
注:此时间安排仅提供参考,具体时间安排由投标人根据规定的工期拟定。
11、现场工作时间要求项目组长及项目组国内成员现场工作时间要求(1)项目组长在济南市生态旅游资源考察现场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
(2)项目组国内成员在济南市生态旅游资源考察现场工作时间合计不低于200个工作日。
4)设计周期:60个日历日。
5)投标有效期:投标文件递交截止之日起,投标有效期为90个日历天。
在投标有效期内,投标方所有与本项目有关的资料不得外借、复制、转让给第三方。
12、评标方法:本项目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标。
本项目预算价为10万元整。
投标单位报价如超出或等于预算价的按无效报价处理,如所有投标报价均超出预算价的本项目按废标处理。
由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初步评审后,对经初步评审合格有效的投标文件,按各项评分因素的汇总得分乘以相应项目所占的权重,得出评标总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
评标总得分=F1×A1+ F2×A2+……+ Fn×An其中:F1、F2 ……Fn 分别为各项评分因素的汇总得分; A1 、A2 ……An分别为各项评分因素所占的权重( A1+A2 +……+An =1)。
各项评分因素满分为100分。
详细如下:(1)投标报价(满分100,占权重30%):投标人报价得分=(评标基准价/投标人报价)×30%×100 注解:评标基准价的确定由各投标单位的所有有效报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基准价。
以经过初步评审确认的投标人的最终报价与评标基准价相比,投标报价等于评标基准价得满分,每高于1%扣0.4分,每低于1%扣0.2分扣完为止(注:计算分值涉及小数的用插入法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非价格因素平均得分计算出各评标委员会成员对某一特定投标人非价格因素评分的汇总得分,去掉一个最高汇总得分和一个最低汇总得分后,计算出该投标人的“非价格因素汇总得分平均分值”。
(3)投标人综合情况得分价格因素得分与非价格因素平均分值之和即为该投标人的评标总得分,总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
附表济南市生态旅游规划投标文件评分表注:1、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按四舍五入原则)2、获得最高评标总得分的投标人将被推荐为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3、如果投标人综合得分相同,按下列顺序排列以确定将被推荐为合格中标候选人:(1)投标价低的;(2)技术评估得分高的;(3)售后服务承诺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