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化学计算题基本计算方法与推断题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推断题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推断题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推断题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推断题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运用相关化学知识来进行问题的解答和推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推断题,下面对其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氧化还原反应(简称氧化反应)推断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或其他含氧化合物反应的过程。

在推断中,我们通常需要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氧化态变化以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来判断推断的结果。

例如,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以推断出锌是化学活泼的金属。

2. 酸碱反应推断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相互作用产生盐和水的过程。

在推断中,我们需要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以及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来进行推断。

例如,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推断出苯酚具有酸性。

3. 化合价与化合物性质推断化合价是化学中元素的化学组合方式与其化合物性质之间的联系。

在推断中,我们通过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来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学组合方式,进而推断出一些化合物的性质。

例如,氟化钙溶于水会生成氟离子和钙离子,从而推断出氟离子的化合价为-1。

4. 化学式计算与化合物性质推断化学式计算是指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的摩尔比关系计算出化学式的过程。

在推断中,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式计算来推断化合物的性质。

例如,已知氯气和溴水可以生成氢氯酸和氢溴酸,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化学式,推断出氯气中含有氯原子,溴水中含有溴原子。

5. 温度变化与反应性质推断温度变化是化学反应进行过程中反应热效应产生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推断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的温度变化来推断反应的性质。

例如,放热反应往往伴随着温度的升高,放热反应会使温度降低。

6. 气体的生成与性质推断在化学实验中,生成气体是常见的反应现象之一。

通过观察气体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等性质来进行推断。

例如,氯酸钠和氯化银反应生成氯气,可以通过氯气的颜色和气味来推断生成气体为氯气。

高一化学计算题型总结归纳

高一化学计算题型总结归纳

高一化学计算题型总结归纳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其中计算题型是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计算题型进行总结归纳,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和实例,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化学计算题。

一、摩尔计算题摩尔计算是化学计算中最基础的一种题型,涉及到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比、摩尔体积等。

解题时需要根据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M = m/n,其中M为摩尔质量,m为质量,n为物质的摩尔数。

以下是一个实例:实例1:计算化合物A(CH2)5OH的摩尔质量。

解析:根据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需要计算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摩尔质量,并将其累加。

摩尔质量C = 12.01 g/mol,H = 1.008 g/mol,O = 16.00 g/mol。

化合物A(CH2)5OH的摩尔质量 = 12.01 × 1 + 1.008 × 6 + 16.00 × 1 =60.15 g/mol。

二、溶液计算题溶液计算是指根据溶液的体积、浓度等信息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浓度或溶度的题型。

解题时需要掌握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摩尔关系以及浓度计算公式。

以下是一个实例:实例2:已知有100 mL浓度为0.1 mol/L的硝酸银溶液,求其中硝酸银的质量。

解析:根据浓度的计算公式c = n/V,其中c为浓度,n为溶质的摩尔数,V为溶液的体积。

硝酸银的摩尔质量为107.87 g/mol。

硝酸银的摩尔数n = c × V = 0.1 mol/L × 0.1 L = 0.01 mol。

硝酸银的质量 = n ×摩尔质量 = 0.01 mol × 107.87 g/mol = 1.08 g。

三、配位化学计算题配位化学计算题是指根据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数、化学计量比等信息计算配位反应中的物质质量、摩尔比等题型。

解题时需要了解配位化合物中配体和中心离子的摩尔关系以及配位数等概念。

以下是一个实例:实例3:已知配位化合物[Fe(C2O4)3]3-的分子式为[Fe(C2O4)3(H2O)3],求其中含有的Fe2+离子的摩尔数。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归纳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归纳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归纳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归纳: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化学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化学计算,我们可以推导出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等实验数据,帮助我们解决化学实验和理论问题。

下面将对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一、摩尔计算1. 摩尔的定义:一个摩尔的物质包含6.02×10^23个基本粒子,通常用符号mol表示。

2. 摩尔质量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mol。

计算公式为:摩尔质量 = 质量/物质的量。

3. 摩尔浓度计算: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物质的摩尔数。

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 = 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4. 摩尔配比计算: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数关系,可以推导出反应物质的摩尔比,从而实现实验中物质的定量使用。

二、质量计算1. 反应质量计算: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推导出反应物质的质量关系。

根据化学平衡的原理,可以计算出反应物的输入质量以及生成物的产量。

2. 溶液配制计算:通过溶质的摩尔质量和溶液的摩尔浓度,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所需溶质的质量。

3. 蒸汽压计算:通过物质的分子量和温度,可以计算出其在一定温度下的蒸汽压大小。

4. 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根据熟悉的气体状态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的摩尔体积。

三、体积计算1. 溶液体积计算:通过摩尔浓度和溶质的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所需配制溶液的体积。

2. 气体气体体积计算:通过气体的温度、压强以及摩尔体积,可以计算出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变化规律。

3. 气体密度计算:通过气体的分子量和标况下的气体密度,可以计算出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的密度。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的归纳总结。

熟练掌握这些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和理论分析的运用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能够认真掌握这些计算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

高中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

中学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化学计算题是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比拟头痛的一类题目,也是同学们在测验和考试中最难得分的一类题,能选用最相宜的方法精确而快速地解决计算题,对于提高学习成果,增加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那么,解题方法有哪些呢?今日给同学总结了以下14种!1.商余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于解答有机物(尤其是烃类)知道分子量后求出其分子式的一类题目。

对于烃类,由于烷烃通式为Cn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烷烃基通式为CnH2n+1,分子量为14n+1,烯烃及环烷烃通式为CnH2n,分子量为14n,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nH2n-1,分子量为14n-1,炔烃及二烯烃通式为Cn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nH2n-3,分子量为14n-3,所以可以将确定有机物的分子量减去含氧官能团的式量后,差值除以14(烃类干脆除14),那么最大的商为含碳的原子数(即n值),余数代入上述分子量通式,符合的就是其所属的类别。

[例1]某直链一元醇14克能与金属钠完全反响,生成0.2克氢气,那么此醇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A、6个B、7个C、8个D、9个由于一元醇只含一个-OH,每mol醇只能转换出molH2,由生成0.2克H2推断出14克醇应有0.2mol,所以其摩尔质量为73克/摩,分子量为73,扣除羟基式量17后,剩余55,除以14,最大商为3,余为13,不合理,应取商为4,余为-1,代入分子量通式,应为4个碳的烯烃基或环烷基,结合“直链”,从而推断其同分异构体数目为6个.、2.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依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而这个平均值必需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换言之,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确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判定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高一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高一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高一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高一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1.守恒法:包括原子个数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法、质量守恒法等。

2.极值法:从问题的极端去考虑、去推理、判断,使问题得到解决。

3.讨论法:当题中含有不确定的因素时,对每一种可能情况进展的讨论。

4.量量关系法:利用量物质与未知量物质之间的关系来解题。

5.数形结合法:将复杂或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形象的图形互为浸透、互相补充。

6.差量法:运用前后量的差,根据方程式中的计量数的关系直接求解。

7.定量问题定性化;8.近似估算;9.运用整体思维,化繁为简;10.利用图象解题等等。

11.注意解题标准格式,这方面主要是指要带单位运算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的标准格式。

12.注意分步作答。

每年国家考试中心的评分标准都是分步计分,往往分步计分之和不等于总分。

13.注意有效数字的取用近年来有效数字的取用越来越重视,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引起注意。

14.价配平法当化学方程式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较难确定时,通常采用0价配平法,所选配平标准可以是反响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15.万能配平法万能配平法所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只是原子个数守恒,化合价的升降总值不一定相等,因此不一定正确,虽然中学阶段很少遇到这样的化学方程式,但在最后进展化合价升降总值是否相等的验证,还是必要的。

16.合并配平法关键是找出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的两种物质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常用方法有〔1〕通过某种物质的分子中原子间的数量关系,确定其他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数量关系。

〔2〕通过电荷守恒等方法确定其他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数量关系。

17.拆分配平法合适氧化剂和复原剂是同一种物质,且氧化产物和复原产物也是同一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其配平技巧是将氧化复原剂〔或氧化复原产物〕根据需要进展合理拆分。

拓展阅读:高考化学选择题有什么解题技巧 1、列举特例、速排选项高考选择题往往考察一般规律中的特殊情况,这就要求考生熟悉特例,对于一些概念判断、命题式判断正误类题目,假如从正面不能直接作出判断,可以列举反例、特例,迅速判断选项正误。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总结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化学计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通过化学计算,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或化学反应方程式来推导出一些未知的化学量,进而解决化学实验和理论问题。

下面将总结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

一、摩尔计算在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个基本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计算是指根据物质的摩尔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计算。

摩尔计算最常见的应用是计算物质的质量、体积、浓度等。

例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比,从而确定生成物的摩尔量;或者根据物质的摩尔量和摩尔质量计算质量之间的关系等。

二、质量计算质量计算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计算方法。

根据物质的质量和化学式来计算摩尔数或质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通过质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物质的摩尔量,从而确定生成物的质量;或者通过已知的摩尔量计算出物质的质量等。

三、体积计算在溶液稀释、气体体积比计算等化学实验中,体积计算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通过体积计算可以了解不同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或者根据气体体积的变化来推导出化学反应的结果。

例如,根据浓度计算出一定体积溶液所含的溶质的质量;或者通过气体体积比计算出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压力等。

四、浓度计算浓度计算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计算方法。

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与溶剂的体积之比。

通过浓度计算可以推导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质的摩尔数等重要信息。

例如,通过浓度计算出一定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摩尔量,从而进一步计算出质量等。

通过以上四种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和理论问题,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在高考化学中,常见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包括:摩尔计算、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配合物计算、燃烧分析计算、酸碱滴定计算、晶体计算和电化学计算。

1.摩尔计算:根据给定物质的摩尔质量以及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计算其他相关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计算公式为n=m/M,其中n表示摩尔数,m表示质量,M表示摩尔质量。

2.浓度计算:根据溶质溶液中的质量或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

计算公式为C=n/V或C=m/V,其中C表示浓度,n表示溶质的摩尔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m表示溶质的质量。

3.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和物质的电价,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数、质量或体积。

根据氧化还原半反应的电子数差异推导出反应物的摩尔比例。

4.配合物计算:根据配位化合物的配合比例和物质的摩尔或质量来计算其他相关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根据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解析出其中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摩尔比例关系。

5.燃烧分析计算:根据化合物的燃烧产物的摩尔或质量,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摩尔或质量的含量。

根据燃烧产物的摩尔比例或质量比例,得出化合物中元素的比例关系。

6.酸碱滴定计算:根据滴定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和滴定剂的摩尔浓度,计算待测物质的摩尔浓度或质量。

根据滴定反应的摩尔比例或质量比例,推导出待测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7.晶体计算:根据晶体结构和晶体的摩尔质量,计算晶体中各元素的摩尔数或质量。

根据晶体结构的化学式,分析出晶体中各元素的比例关系。

8.电化学计算:根据电化学反应的电荷数、电位差和摩尔浓度等参数,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数、电量或浓度。

根据电化学反应的电量比例或摩尔比例,推导出反应物质的摩尔数或浓度。

以上是高考化学中常见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

这些方法基于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和物质的计量关系,通过推导和计算来解决具体的题目。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到不同的题目中。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归纳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归纳

化学计算题是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比较头痛的一类题目,也是他们在测验和考试中最难得分的一类题目,能选用最合适的方法准确而快速地解决计算题,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选用合适的方法解计算题,不但可以缩短解题的时间,还有助于减小计算过程中的运算量,尽可能地降低运算过程中出错的机会;例如下题,有两种不同的解法,相比之下,不难看出选取合适方法的重要性:例130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与克铜片反应,当铜片全部反应完毕后;共收集到气体升则该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A、9mol/LB、8mol/LC、5mol/LD、10mol/L解法一:因为题目中无指明硝酸是浓或稀,所以产物不能确定,根据铜与硝酸反应的两个方程式:1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可以设参与反应1的Cu为xmol,则反应生成的NO气体为xmol,反应消耗的硝酸为xmol,再设参与反应2的Cu为ymol,则反应生成的NO2气体为2ymol,反应消耗的硝酸为4ymol,从而可以列出方程组:x+y×64=,x+2y×=,求得x=,y=,则所耗硝酸为x+4y=,其浓度为mol/L,在8-9之间,只能选A;解法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铜片只与硝酸完全反应生成Cu2+,则产物应为硝酸铜,且其物质的量与原来的铜片一样,均为mol=,从产物的化学式CuNO32可以看出,参与复分解反应提供NO3-的HNO3有2×=摩;而反应的气态产物,无论是NO还是NO2,每一个分子都含有一个N原子,则气体分子总数就相当于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的摩尔数,所以每消耗一摩HNO3都产生气体可以是NO或NO2甚至是两者的混合物,现有气体,即有摩HNO3参与了氧化还原反应,故所耗硝酸为+=摩,其浓度为mol/L,在8-9之间,只能选A;从以上两种方法可以看出,本题是选择题,只要求出结果便可,不论方式及解题规范,而此题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否熟练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第二种方法运用了守恒法,所以运算量要少得多,也不需要先将化学方程式列出,配平,从而大大缩短了解题时间,更避免了因不知按哪一个方程式来求硝酸所导致的恐慌.再看下题:例2在一个6升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X气和2升Y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气+3Y气2Q气+nR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 的浓度减小,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A、3B、4C、5D、6解法一:抓住“X浓度减少”,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等于体积比,可分别列出各物质的始态,变量和终态:4X + 3Y 2Q + nR始态3L 2L 0 0变量- ×3L=1L - ×1L= L + ×1L= L + ×1L= L终态3-1=2L 2- == L 0+ = L 0+ = L由以上关系式可知,平衡后终态混和气体的体积为2+ + + L即L,按题意“混和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即-5=5×5%,求得n=6;解法二:选用差量法,按题意“混和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即混和气体的体积增加了2+3×5%=,根据方程式,4X+3Y只能生成2Q+nR,即每4体积X反应,总体积改变量为2+n-4+3=n-5,现有×3L=1L的X反应,即总体积改变量为1L× =,从而求出n=6;解法三:抓住“混和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得出反应由X+Y开始时,平衡必定先向右移,生成了Q和R之后,压强增大,说明正反应肯定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则反应方程式中X与Y的系数之和必小于Q与R的系数之和,所以4+3<2+n,得出n>5,在四个选项中只有D中n=6符合要求,为应选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化学平衡的内容;解法一是遵循化学平衡规律,按步就班的规范做法,虽然肯定能算出正确答案,但没有把握住“选择题,不问过程,只要结果”的特点,当作一道计算题来做,普通学生也起码要用5分钟完成,花的时间较多;解法二运用了差量法,以含n的体积变量差量来建立等式,能快速算出了的值,但还是未能充分利用选择题的“选择”特点,用时要1分钟左右;解法三对平衡移动与体积变化的关系理解透彻,不用半分钟就可得出唯一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在计算过程中针对题目特点选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往往有助于减少运算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及出错的机会,达到快速,准确解题的效果,而运用较多的解题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商余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于解答有机物尤其是烃类知道分子量后求出其分子式的一类题目;对于烃类,由于烷烃通式为C n 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烷烃基通式为C n H2n+1,分子量为14n+1,烯烃及环烷烃通式为C n H2n,分子量为14n,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 n H2n-1,分子量为14n-1,炔烃及二烯烃通式为C n 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 n H2n-3,分子量为14n-3,所以可以将已知有机物的分子量减去含氧官能团的式量后,差值除以14烃类直接除14,则最大的商为含碳的原子数即n值,余数代入上述分子量通式,符合的就是其所属的类别; 例3某直链一元醇14克能与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克氢气,则此醇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A、6个B、7个C、8个D、9个由于一元醇只含一个-OH,每mol醇只能转换出molH2,由生成克H2推断出14克醇应有,所以其摩尔质量为72克/摩,分子量为72,扣除羟基式量17后,剩余55,除以14,最大商为3,余为13,不合理,应取商为4,余为-1,代入分子量通式,应为4个碳的烯烃基或环烷基,结合“直链”,从而推断其同分异构体数目为6个.2.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而这个平均值必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换言之,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例4将两种金属单质混合物13g,加到足量稀硫酸中,共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这两种金属可能是A.Zn和Fe B.Al和Zn C.Al和Mg D.Mg和Cu将混合物当作一种金属来看,因为是足量稀硫酸,13克金属全部反应生成的摩尔气体全部是氢气,也就是说,这种金属每放出1摩尔氢气需26克,如果全部是+2价的金属,其平均原子量为26,则组成混合物的+2价金属,其原子量一个大于26,一个小于26.代入选项,在置换出氢气的反应中,显+2价的有Zn,原子量为65,Fe原子量为56,Mg原子量为24,但对于Al,由于在反应中显+3价,要置换出1mol氢气,只要18克Al便够,可看作+2价时其原子量为=18,同样假如有+1价的Na参与反应时,将它看作+2价时其原子量为23×2=46,对于Cu,因为它不能置换出H2,所以可看作原子量为无穷大,从而得到A中两种金属原子量均大于26,C中两种金属原子量均小于26,所以A、C都不符合要求,B中Al的原子量比26小,Zn比26大,D 中Mg原子量比26小,Cu原子量比26大,故B,D为应选答案;3.极限法:极限法与平均值法刚好相反,这种方法也适合定性或定量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将混合物看作是只含其中一种组分A,即其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为100%极大时,另一组分B对应的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就为0%极小,可以求出此组分A的某个物理量的值N1,用相同的方法可求出混合物只含B不含A时的同一物理量的值N2,而混合物的这个物理量N平是平均值,必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A,B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即N1<N 平<N2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例54个同学同时分析一个由KCl和KBr组成的混合物,他们各取克样品配成水溶液,加入足够HNO3后再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沉淀的质量如下列四个选项所示,其中数据合理的是A.B.C.D.本题如按通常解法,混合物中含KCl和KBr,可以有无限多种组成方式,则求出的数据也有多种可能性,要验证数据是否合理,必须将四个选项代入,看是否有解,也就相当于要做四题的计算题,所花时间非常多;使用极限法,设克全部为KCl,根据KCl-AgCl,每克KCl可生成克AgCl,则可得沉淀为×=克,为最大值,同样可求得当混合物全部为KBr时,每119克的KBr可得沉淀188克,所以应得沉淀为119×188=克,为最小值,则介于两者之间的数值就符合要求,故只能选B C;4.估算法:化学题尤其是选择题中所涉及的计算,所要考查的是化学知识,而不是运算技能,所以当中的计算的量应当是较小的,通常都不需计出确切值,可结合题目中的条件对运算结果的数值进行估计,符合要求的便可选取;例6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温度℃0 10 20 30 40溶解度克/100克水A.0-10℃B.10-20℃C.20-30℃D.30-40℃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结晶与溶质溶解度及溶液饱和度的关系;溶液析出晶体,意味着溶液的浓度超出了当前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浓度,根据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溶解度+100克水×100%=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如果将各个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代入,比较其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与22%的大小,可得出结果,但运算量太大,不符合选择题的特点;从表上可知,该盐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可以反过来将22%的溶液当成某温度时的饱和溶液,只要温度低于该温度,就会析出晶体;代入溶解度/溶解度+100克水×100%=22%,可得:溶解度×78=100×22,即溶解度=2200/78,除法运算麻烦,运用估算,应介于25与30之间,此溶解度只能在30-40℃中,故选D;5.差量法:对于在反应过程中有涉及物质的量,浓度,微粒个数,体积,质量等差量变化的一个具体的反应,运用差量变化的数值有助于快捷准确地建立定量关系,从而排除干扰,迅速解题,甚至于一些因条件不足而无法解决的题目也迎刃而解.例7在1升浓度为C摩/升的弱酸HA溶液中,HA,H+和A-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C摩,则HA的电离度是A.n×100% B.n/2×100%C.n-1×100% D.n%根据电离度的概念,只需求出已电离的HA的物质的量,然后将这个值与HA的总量1升×C 摩/升=C摩相除,其百分数就是HA的电离度.要求已电离的HA的物质的量,可根据HAH++A-,由于原有弱酸为1升×C摩/升=C摩,设电离度为X,则电离出的HA的物质的量为XC 摩,即电离出的H+和A-也分别为CXmol,溶液中未电离的HA就为C-CXmol,所以HA,H+,A-的物质的量之和为C-CX+CX+CX摩,即C+CX摩=nC摩,从而可得出1+X=n,所以X的值为n-1,取百分数故选C.本题中涉及的微粒数较易混淆,采用差量法有助于迅速解题:根据HA的电离式,每一个HA电离后生成一个H+和一个A-,即微粒数增大一,现在微粒数由原来的C摩变为nC摩,增大了n-1C摩,立即可知有n-1C摩HA发生电离,则电离度为n-1C摩/C摩=n-1,更快地选出C项答案.6.代入法.将所有选项可某个特殊物质逐一代入原题来求出正确结果,这原本是解选择题中最无奈时才采用的方法,但只要恰当地结合题目所给条件,缩窄要代入的范围,也可以运用代入的方法迅速解题.例8某种烷烃11克完全燃烧,需标准状况下氧气28L,这种烷烃的分子式是A.C5H12 B.C4H10 C.C3H8 D.C2H6因为是烷烃,组成为CnH2n+2,分子量为14n+2,即每14n+2克烃完全燃烧生成n摩CO2和n+1摩H2O,便要耗去n+n+1/2即3n/2+1/2摩O2,现有烷烃11克,氧气为28/=5/4摩,其比值为44:5,将选项中的四个n值代入14n+2: 因为是烷烃,组成为C n H2n+2,分子量为14n+2,即每14n+2克烃完全燃烧生成n摩CO2和n+1摩H2O,便要耗去n+n+1/2即3n/2+1/2摩O2,现有烷烃11克,氧气为28/=5/4摩,其比值为44:5,将选项中的四个n值代入14n+2:3n2+1/2 ,不需解方程便可迅速得知n=3为应选答案.7.关系式法.对于多步反应,可根据各种的关系主要是化学方程式,守恒等,列出对应的关系式,快速地在要求的物质的数量与题目给出物质的数量之间建立定量关系,从而免除了涉及中间过程的大量运算,不但节约了运算时间,还避免了运算出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最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例9一定量的铁粉和9克硫粉混合加热,待其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共收集得9克水,求加入的铁粉质量为A.14g B.42g C.56g D.28g因为题目中无指明铁粉的量,所以铁粉可能是过量,也可能是不足,则与硫粉反应后,加入过量盐酸时生成的气体就有多种可能:或者只有H2S铁全部转变为FeS2,或者是既有H2S又有H2铁除了生成FeS2外还有剩余,所以只凭硫粉质量和生成的水的质量,不易建立方程求解.根据各步反应的定量关系,列出关系式:1Fe--FeS铁守恒--H2S硫守恒--H2O氢守恒,2Fe--H2化学方程式--H2O氢定恒,从而得知,无论铁参与了哪一个反应,每1个铁都最终生成了1个H2O,所以迅速得出铁的物质的量就是水的物质的量,根本与硫无关,所以应有铁为9/18=摩,即28克.8.比较法.已知一个有机物的分子式,根据题目的要求去计算相关的量例如同分异构体,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结构,反应方程式的系数比等,经常要用到结构比较法,其关键是要对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了解透彻,将相关的官能团的位置,性质熟练掌握,代入对应的条件中进行确定.例10分子式为C12H12的烃,结构式为,若萘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则萘环上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A.9种B.10种C.11种D.12种本题是求萘环上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需考虑官能团异构和碳链异构,只求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如按通常做法,将四个溴原子逐个代入萘环上的氢的位置,便可数出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但由于数量多,结构比较十分困难,很易错数,漏数.抓住题目所给条件--二溴代物有9种,分析所给有机物峁固氐不难看出,萘环上只有六个氢原子可以被溴取代,也就是说,每取代四个氢原子,就肯定剩下两个氢原子未取代,根据"二溴代物有9种"这一提示,即萘环上只取两个氢原子的不同组合有9种,即意味着取四个氢原子进行取代的不同组合就有9种,所以根本不需逐个代,迅速推知萘环上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就有9种.9.残基法.这是求解有机物分子结构简式或结构式中最常用的方法.一个有机物的分子式算出后,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构,要最后确定其结构,可先将已知的官能团包括烃基的式量或所含原子数扣除,剩下的式量或原子数就是属于残余的基团,再讨论其可能构成便快捷得多.例11某有机物克完全燃烧后生成下二氧化碳和克水,该有机物的蒸气对一氧化碳的相对密度是2,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如果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并且此有机物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混合后加热产生红色沉淀,试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因为该有机物的蒸气对一氧化碳的相对密度为2,所以其分子量是CO的2倍,即56,而克有机物就是摩,完全燃烧生成为摩,克水为摩,故分子式中含3个碳,4个氢,则每摩分子中含氧为56-3×12-4×1=16克,分子式中只有1个氧,从而确定分子式是C3H4O.根据该有机物能发生斐林反应,证明其中有-CHO,从C3H4O中扣除-CHO,残基为-C2H3,能使溴水褪色,则有不饱和键,按其组成,只可能为-CH=CH2,所以该有机物结构就为H2C=CH-CHO;10.守恒法.物质在参加反应时,化合价升降的总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各物质中所含的每一种原子的总数,各种微粒所带的电荷总和等等,都必须守恒.所以守恒是解计算题时建立等量关系的依据,守恒法往往穿插在其它方法中同时使用,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基础,利用守恒法可以很快建立等量关系,达到速算效果.例12已知某强氧化剂ROOH2+能被硫酸钠还原到较低价态,如果还原含×10-3molROOH2+的溶液到低价态,需L的亚硫酸钠溶液,那么R元素的最终价态为A.+3 B.+2 C.+1 D.-1因为在ROOH2-中,R的化合价为+3价,它被亚硫酸钠还原的同时,亚硫酸钠被氧化只能得硫酸钠,硫的化合价升高了2价,根据×10-3molROOH2-与12mlוL-1=的亚硫酸钠完全反应,亚硫酸钠共升×2=价,则依照升降价守恒,×10-3molROOH2-共降也是价,所以每摩尔ROOH2-降了2价,R原为+3价,必须降为+1价,故不需配平方程式可直接选C;11.规律法: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理量往往是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的,这些数量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应规律,表现为通式或公式,包括有机物分子通式,燃烧耗氧通式,化学反应通式,化学方程式,各物理量定义式,各物理量相互转化关系式等,甚至于从实践中自己总结的通式也可充分利用.熟练利用各种通式和公式,可大幅度减低运算时间和运算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3120℃时,1体积某烃和4体积O2混和,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不变,该烃分子式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不可能是A、1B、2C、3D、4本题是有机物燃烧规律应用的典型,由于烃的类别不确定,氧是否过量又未知,如果单纯将含碳由1至4的各种烃的分子式代入燃烧方程,运算量大而且未必将所有可能性都找得出.应用有机物的燃烧通式,设该烃为C X H Y,其完全燃烧方程式为:C X H Y+X+Y/4O2==XCO2+Y/2H2O,因为反应前后温度都是120℃,所以H2O为气态,要计体积,在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就相当于摩尔比,则无论O2是否过量,每1体积C X H Y只与X+Y/4体积O2反应,生成X体积CO2和Y/2体积水蒸气,体积变量肯定为1-Y/4,只与分子式中氢原子数量有关.按题意,由于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即1-Y/4=0,立刻得到分子式为C X H4,此时再将四个选项中的碳原子数目代入,CH4为甲烷,C2H4为乙烯,C3H4为丙炔,只有C4H4不可能.12.排除法.选择型计算题最主要的特点是,四个选项中肯定有正确答案,只要将不正确的答案剔除,剩余的便是应选答案.利用这一点,针对数据的特殊性,可运用将不可能的数据排除的方法,不直接求解而得到正确选项,尤其是单选题,这一方法更加有效.例14取相同体积的KI,Na2S,FeBr2三种溶液,分别通入氯气,反应都完全时,三种溶液所消耗氯气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同,则KI,Na2S,FeBr2三种溶液的摩尔浓度之比是A、1∶1∶2B、1∶2∶3C、6∶3∶2D、2∶1∶3本题当然可用将氯气与各物质反应的关系式写出,按照氯气用量相等得到各物质摩尔数,从而求出其浓度之比的方法来解,但要进行一定量的运算,没有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殊性.根据四个选项中KI和FeBr2的比例或Na2S和FeBr2的比例均不相同这一特点,只要求出其中一个比值,已经可得出正确选项.因KI与Cl2反应产物为I2,即两反应物mol比为2∶1,FeBr2与Cl2反应产物为Fe3+和Br2,即两反应物mol比为2∶3,可化简为∶1,当Cl2用量相同时,则KI与FeBr2之比为2∶即3∶1, A、B、D中比例不符合,予以排除,只有C为应选项.如果取Na2S与FeBr2来算,同理也可得出相同结果.本题还可进一步加快解题速度,抓住KI,Na2S,FeBr2三者结构特点--等量物质与Cl2反应时,FeBr2需耗最多Cl2.换言之,当Cl2的量相等时,参与反应的FeBr2的量最少,所以等体积的溶液中,其浓度最小,在四个选项中,也只有C符合要求,为应选答案.13.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是专门用来计算溶液浓缩及稀释,混合气体的平均组成,混合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混合物中某种成分的质量分数等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使用方法为:组分A的物理量a 差量c-b平均物理量c质量,浓度,体积,质量分数等组分B的物理量b 差量a-c则混合物中所含A和B的比值为c-b:a-c,至于浓缩,可看作是原溶液A中减少了质量分数为0%的水B,而稀释则是增加了质量分数为100%的溶质B,得到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例15有A克15%的NaNO3溶液,欲使其质量分数变为30%,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溶剂的1/2B.蒸发掉A/2克的溶剂C.加入3A/14克NaNO3D.加入3A/20克NaNO3根据十字交叉法,溶液由15%变为30%差量为15%,增大溶液质量分数可有两个方法:1加入溶质,要使100%的NaNO3变为30%,差量为70%,所以加入的质量与原溶液质量之比为15:70,即要3A/14克.2蒸发减少溶剂,要使0%的溶剂变为30%,差量为30%,所以蒸发的溶剂的质量与原溶液质量之比为15%:30%,即要蒸发A/2克.如果设未知数来求解本题,需要做两次计算题,则所花时间要多得多.14.拆分法.将题目所提供的数值或物质的结构,化学式进行适当分拆,成为相互关联的几个部分,可以便于建立等量关系或进行比较,将运算简化.这种方法最适用于有机物的结构比较与残基法相似,同一物质参与多种反应,以及关于化学平衡或讨论型的计算题.例16将各为摩的下列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最少的是A.甲酸B.甲醛C.乙醛D.甲酸甲酯这是关于有机物的燃烧耗氧量的计算,因为是等摩尔的物质,完全可用燃烧通式求出每一个选项耗氧的摩尔数,但本题只需要定量比较各个物质耗氧量的多少,不用求出确切值,故此可应用拆分法:甲酸结构简式为HCOOH,可拆为H2O+CO,燃烧时办只有CO耗氧,甲醛为HCHO,可拆为H2O+C,比甲酸少了一个O,则等摩尔燃烧过程中生成相同数量的CO2和H2O 时,耗多一个O.同理可将乙醛CH3CHO拆为H2O+C2H2,比甲酸多一个CH2,少一个O,耗氧量必定大于甲酸,甲酸甲酯HCOOCH3拆为2H2O+C2,比乙醛少了H2,耗氧量必定少,所以可知等量物质燃烧时乙醛耗氧最多.当然,解题方法并不仅局限于以上14种,还有各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经验方法,各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在众多的方法中,无论使用哪一种,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抓住题目中的明确提示,例如差值,守恒关系,反应规律,选项的数字特点,结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并结合通式,化学方程式,定义式,关系式等,确定应选的方法.二.使用各种解题方法时,一定要将相关的量的关系搞清楚,尤其是差量,守恒,关系式等不要弄错,也不能凭空捏造,以免适得其反,弄巧反拙.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后盾,解题时应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入手,在分析题目条件上找方法,一时未能找到巧解方法,先从最基本方法求解,按步就班,再从中发掘速算方法.四.在解题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多种解题方法结合一齐同时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例17有一块铁铝合金,溶于足量盐酸中,再用足量KOH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使之完全变成红色粉末,经称量,发现该红色粉末和原合金质量恰好相等,则合金中铝的含量为A.70% B.% C.% D.30%本题是求混合金属的组成,只有一个"红色粉末与原合金质量相等"的条件,用普通方法不能迅速解题.根据化学方程式,因为铝经两步处理后已在过滤时除去,可用铁守恒建立关系式:Fe~FeCl2~FeOH2~FeOH3~ Fe2O3,再由质量相等的条件,得合金中铝+铁的质量=氧化铁的质量=铁+氧的质量,从而可知,铝的含量相当于氧化铁中氧的含量,根据质量分数的公式,可求出其含量为:3×16/2×56+3×16×100%=30%.解题中同时运用了关系式法,公式法,守恒法等.综上所述,"时间就是分数,效率就是成绩",要想解题过程迅速准确,必须针对题目的特点,选取最有效的解题方法,甚至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减少运算量,增强运算准确率的效果,从而取得更多的主动权,才能在测试中获取更佳的成绩.。

高中化学计算题技巧

高中化学计算题技巧

高中化学计算题技巧化学计算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掌握化学计算的技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答问题,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下面我将就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进行详细介绍。

一、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在解化学计算题时,首先需要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平衡反应中物质的物质量守恒,可以根据平衡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建立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平衡方程式的系数,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量的比例关系。

在计算题中,我们需要根据方程式的平衡进行计算,并且注意单位换算的问题。

二、溶液浓度的计算在溶液的计算中,我们常见的是溶液浓度的计算。

溶液的浓度包括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多种表示方法。

在解题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浓度表示方法,并将已知条件转化为计算所需的单位。

在计算浓度时,需要注意溶质的物质量和溶剂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以及摩尔浓度和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计算题中常见的一种类型,需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量关系,进行反应物质的计算。

在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时,需要注意电子的转移,以及电子数和物质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平衡氧化还原方程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物质量关系,从而进行计算。

四、气体的计算气体的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原理进行计算。

在计算气体的问题时,需要注意气体的物态方程、理想气体的体积比和物质量比的概念。

在解答气体问题时,应根据给定条件计算所求物质的物质量、体积或摩尔数,从而得出最终结果。

五、热化学计算热化学计算是化学计算题中涉及热量变化的内容,需要根据反应的放热、吸热情况,计算反应热量。

在解热化学计算问题时,需要注意热量与物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热量的正负关系。

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可以计算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情况,从而解答热化学计算题。

六、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我们通过以下实例进行具体分析:【实例】已知在氧气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硫的氧化数为+6,氢的氧化数为+1,在化学方程式中硫酸和硫酸氢钠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请计算硫酸氢钠溶液中含有的硫酸质量百分数。

高考化学计算题4种常用方法总结

高考化学计算题4种常用方法总结

高考化学计算题4种常用方法总结一、假设法所谓假设法,就是假设具有某一条件,推得一个结论,将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对比,进行合理判断,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1、极端假设法主要应用:(1)判断混合物的组成。

把混合物看成由某组分构成的纯净物进行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讨论。

(2)判断可逆反应中某个量的关系。

把可逆反应看作向左或向右进行到底的情况。

(3)判断可逆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变化。

把可逆反应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单一反应。

(4)判断生成物的组成。

把多个平行反应看作单一反应。

2、状态假设法状态假设法是指在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虚拟出能方便解题的中间状态,并以此为中介,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思维方法。

该方法常在化学平衡的计算中使用。

3、过程假设法过程假设法是指将复杂的变化过程假设为(或等效为)若干个简单的、便于分析和比较的过程,考虑等效状态的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求解的方法。

该方法在等效平衡的计算中使用概率非常高。

4、变向假设法变向假设法指在解题时根据需要改变研究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进而迁移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二、关系式法在多步反应中,关系式法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

正确书写关系式是用关系式法解化学计算题的前提。

1、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关系式特点:在多步反应中,上一步反应的产物即是下一步反应的反应物。

2、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叠加找关系适用于多步连续反应或循环反应。

方法:将其中几个有关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适当变形(改变化学计量数),然后相加,消去中间产物,即得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差量法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其解题步骤如下:(1)分析题意:分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引起差值的原因。

(2)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分析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之间是否存在比例关系,以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溶液的浓度等概念,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中的常见计算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质量计算、物质的量计算、摩尔质量计算和溶液的浓度计算。

一、质量计算1. 质量百分比计算质量百分比是指某种元素在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比例,计算方法为:质量百分比 = (某种元素的质量 / 化合物或混合物的总质量) × 100%2. 化合物的化学式根据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可以推导出其化学式。

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各元素的质量,例如质量百分比为50%的元素质量为50g;- 计算元素的物质的量,通过元素的质量除以摩尔质量,例如50g 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为50g/摩尔质量;- 确定元素的摩尔比例,以最小的物质的量除以最小物质的量为1,得出其他元素的物质的量比例;- 根据元素的摩尔比例推导出化学式。

二、物质的量计算1.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物质的量 = 质量 / 物质的摩尔质量2. 物质的量与体积的关系在液体和气体的计算中,物质的量与体积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物质的量 = 体积 / 摩尔体积三、摩尔质量计算1. 摩尔质量的概念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计量单位为g/mol。

2. 计算方法要计算摩尔质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确定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查找元素的原子质量表,获取各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即为化学物质的摩尔质量。

四、溶液的浓度计算1.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百分比、摩尔浓度等。

2. 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浓度单位,计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例如:- 质量百分比浓度 = (溶质质量 / 溶液总质量) × 100%- 摩尔浓度 = 物质的量 / 溶液的体积以上是高中化学化学计算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法归纳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法归纳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法归纳计算方法原理差质量差利用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求解量法体积差利用气体物质在反应前后的体积差量求解质量从宏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守恒①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整个溶液呈中性,所电荷以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量必定相等。

②在守守恒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恒与生成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相等。

法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得电子总数等电子于失电子总数,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经过两极守恒的电子数必然相等。

原子反应前原子总数等于反应后产物以各种形式守恒存在的总数粒子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关守恒数必然相等。

系对循环反应(前一反应的某一产物,在参加后式方程式续反应后,又再生成,使反应循环下去)将方法叠加程式相加,消去循环项。

平均即用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平式量物质成分或含量均平均摩电反应中平均转移 1mol 电子所需混杂物的质量,值子质量其值介于两组分之间法平均在混杂物的计算中,可以把平均组成作为中说明依照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 。

利用该法要点有两点:①弄清差量的原因;②弄清差量与什么量成比率。

是巧妙选择化学式或溶液中某两种数(如正负化合价总数、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或几个连续(或平行)的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离子、原子、电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依照。

是计算中用来表示已知量与未知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

是一种将数学平均原理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

它依照数学原理是:两个数A1和A2的平均值 A, A 介于 A1和 A2之间。

应用于混杂物的解析(定量、定性),常用的技巧:十字交织组成介,以此谈论可能的组成法。

是把所研究的对象或过程变化经过假设,推到常用于求有关存在“极限值”的计算题,理想的极限值,使因果关系变得十分明显,从如某些化学平衡的计算,平行反应的计算,极值法而得出正确的判断,也许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混杂物的计算等。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给学生)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给学生)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给学生高中化学计算练习一、【基本方法】计算方法质量守恒原理从宏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①在电解质溶液中,因整个溶液呈中性,所以阴、阳离子说明是巧妙选择化学式或溶液中某两种数(如正负化合价总数、阴阳离子实例所带的电荷总量必须相等。

例1二、【易错指津】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计算时,一是准确判断新给物质的化合价,二是如原子团中某原子个数不为1时,要乘以原子个数。

2.根据化学反应,利用气体物质的量推算容器压强时,不要将固体物质的量也计算在内。

3.对一些特殊反应,如浓H2SO4、浓HNO3、浓HC随反应进行浓度在减少,导致反应情况改变,不能只从理论上计算。

三、【典型例题】1.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229,完全反应后,则此反应中守电荷守恒例2恒②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与生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或几例3法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相等。

个连续(或平行)的方程式前后某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在原电池微粒(如离子、原子、电子)的物例4电子守恒和电解池中通过两极的电子数必然相等。

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依据。

例5原子守恒反应前原子总数等于反应后产物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总数质量差利用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求解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例6差的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量论差量”。

利用该法关键有两点:①法体积差利用气体物质在反应前后的体积差量求解弄清差量原因;②弄清差量与什么例7量成比例。

是把所研究的对象或过程变化通过假设,推到理想的极限常用于求有关存在“极限值”的计极值法值,使因果关系变得十分明显,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或者算题,如某些化学平衡的计算,平例8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的极限问题求解。

行反应的计算,混合物的计算等。

平平均式量即用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判断物质成分或含是将数学平均原理应用于化学计算量的解题方法。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高考化学推断题分为无机推断题和有机推断题,那么推断题有什么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高考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无机推断题1.限定范围推断:主要适用于气体或离子的推断,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现象(或必要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解题关键:①审明题意,明确范围,注意题目所给的限定条件;②紧扣现象,正确判断;③要注意数据对推断结论的影响。

2.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不定范围推断: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推断。

该题目的主要特点是:依据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确定有关的物质。

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试题形式来看,有叙述型、图表型等。

解题关键:见题后先迅速浏览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扫描,自然地在头脑中产生一个关于该题所涉及知识范围等方面的整体印象,然后从题中找出特殊现象或特殊性质的描述,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进而全面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

3.给出微粒结构等的微粒(或元素)推断题。

解题关键:①熟记元素符号,直接导出;②掌握几种关系,列式导出;③利用排布规律,逐层导出;④弄清带电原因,分析导出;⑤抓住元素特征,综合导出;⑥根据量的关系,计算导出。

:4.给出混合物可能组成的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

解题关键:解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一般是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从其中一种来推知另一种(顺推或逆推),或找出现象明显、易于推断的一种物质,然后左右展开;有时需试探求解,最后验证。

5.给出物质间转化关系的代码型推断题。

解题关键:此类推断题的特点是用代号表示各物质的转化关系,要求破译出各物质的分子式或名称等,看起来较复杂,其实在解题时,只要挖掘题眼,顺藤摸瓜,便可一举攻克。

6.给出物质范围的表格型推断题。

解题关键:列表分析,对号入座;直观明快,谨防漏解。

高考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有机推断题有机推断和合成题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反应条件的选择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应用水平,又能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可与所给信息紧密结合,要求迁移应用,因此成为高考的热点。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

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关系式法所谓关系式法,就是根据化学概念、物质组成、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进行计算。

利用关系式的解题,可使运算过程大为简化。

其中包括守恒法。

所谓“守恒”就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

运用守恒法解题可避免在纷纭复杂的解题背景中寻找关系式,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例1、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水2.8%、含K2CO337.3%取1g该样品投入25mL2mol/L的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1.0mol/LKOH溶液30.8mL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的质量为多少?【解析】本题化学反应复杂,数字处理烦琐,所发生的化学反应:KOH+HCl=KCl+H2O K2CO3+2HCl=2KCl+H2O+CO2↑若根据反应通过所给出的量计算非常繁琐。

但若根据Cl—守恒,便可以看出:蒸发溶液所得KCl固体中的Cl—,全部来自盐酸中的Cl-,即:生成的n(KCl)=n(HCl)=0.025L×2mol/L m(KCl)=0.025L×2mol/L×74.5g/mol=3.725g例2、将纯铁丝5.21g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在加热条件下,用2.53gKNO3去氧化溶液中Fe2+,待反应后剩余的Fe2+离子尚需12mL0.3mol/L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则KNO3被还原后的产物为()A、N2B、NOC、NO2D、NH4NO3【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Fe2+变为Fe3+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NO3-和MnO4-得电子的总数设n为KNO3的还原产物中N的化合价,则(5.21g÷56g/moL)×(3-2)=0.012L×0.3mol/L×(7-2)+(2.53g÷101g/mol)×(5-n)解得n=3故KNO3的还原产物为NO。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打印版)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打印版)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打印版)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掌握解题方法对于学生提升化学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解题能力。

1. 梳理题意在解决化学计算题之前,首先需仔细阅读题目,理清题意。

特别关注题目中提到的物质、性质、条件、计算量等。

可以标注、划线或做简单的注释,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2. 明确所需求解的量在理清题意后,需要明确需要求解的量。

化学计算题常涉及摩尔质量、摩尔比、物质的量、摩尔浓度等。

将问题的核心数值抽取出来,并确认需要使用哪些公式进行计算。

3. 单位换算和计算公式单位换算在化学计算中经常出现,特别是涉及物质的量、浓度等。

需要熟悉常用的单位换算关系,并将数值一致转换为所需的单位。

另外,不同类型的计算题目会涉及不同的计算公式,需要掌握各类常见的化学计算公式。

4. 解题步骤解题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列出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量。

- 第二步,进行单位换算,确保所有数值的单位一致。

- 第三步,根据所需求解的量,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 第四步,代入已知条件的数值,并进行计算。

- 第五步,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5. 练和实践化学计算需要通过大量的练和实践来提升。

建议学生多做化学计算题,并在解答后仔细分析解题步骤和思路。

通过不断的练和实践,掌握解题方法,并培养自己的计算能力。

6. 注意事项在解决化学计算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单位换算,确保单位一致。

- 注意计算公式的选择和正确代入已知条件。

- 注意使用计算器和表格等辅助工具,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 注意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避免低级错误。

结论掌握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梳理题意、明确求解量、掌握单位换算和计算公式、遵循解题步骤、进行练和实践以及注意事项,学生可以提升化学计算的能力,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含例题解析)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含例题解析)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含例题解析)1、守恒法多数计算题是以化学反应为依据,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微观粒子、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变化关系,又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电荷数、电子得失数、微粒个数都是守恒的。

在有关的多步反应、并行反应、混合物的综合计算等问题中,如能巧用这些守恒规律,可使难度较大和计算过程繁杂的题目达到解题思路简明、方法简单、步骤简化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质量守恒法例1把过量的铁粉加入到FeCl3和CuCl2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不溶物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

求混合物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解析:设混合物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x,FeCl3物质的量为yFe+CuCl2=Cu+FeCl2Fe+2FeCl3=3FeCl2xmol xmol xmol y/2mol ymol反应后所得不溶物为铜粉和过量的铁粉。

按题意,反应中与FeCl3和CuCl2反应而消耗的铁粉的质量与置换出铜粉的质量相等。

按此等量关系用代数法求解。

56(x+y/2)=64x∴x:y=2:7(2)摩尔守恒法这是利用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反应前物质的量等于转化为各种产物中所含该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例2(1994年高考24题)38.4m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10—3molB、1.6×10—3molC、2.2×10—3molD、2.4×10—3mol解析:此题的隐含条件是“随着铜与硝酸反应,硝酸越来越稀,因而产生的气体有NO2和NO”。

根据N原子守恒(不考虑NO2聚合成N2O4)有:nHNO3=nCu(NO3)2+nNO2+nNO=nCu×2+n总气体=[(38.4×10—3)/64]×2+(22.4×10—3)/22.4=2.2×10—3(mol)应选C。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是学习化学必须经过的阶段。

高中化学共分为三个层面,不同层面的化学知识都有不同的难度和深度。

推断题是高中化学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主要考察学生对已有化学知识的运用和推理能力。

本文将从推断题的概念入手,讲解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

一、推断题的概念推断题是指通过对已知化学知识的推理和分析,得出对未知化学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定义的一种题型。

推断题是高中化学考试中比较难的一道题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以及对化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因此,针对推断题,学生需要系统地积累化学知识并灵活运用。

二、推断题的应用推断题主要是在化学实验中进行的,通过出现的反应现象以及一些已知因素,解释实验结果是推断题的一个主要应用。

例如,给定两种溶液A和B,需要推断其中一种溶液中是否存在离子的情况。

通过对溶液A和溶液B的颜色以及其他反应现象的观察,得出结论。

三、推断题的知识点1.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推断题中考察和运用的重要知识点。

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的一种体现,学生需要通过化学反应的现象来判断化合物的性质。

例如,如果在化学实验中出现了气体的释放,那么就可以推断在该实验中参与反应的物质一定是可以产生气体的。

2.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实验中非常常见的反应类型,因此也是推断题中的重要知识点。

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比例下发生化学反应,将酸和碱中和到中性的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pH值,因为不同的pH条件下反应的确切物质种类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3.化学方程式的解析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解析和平衡是理解实验现象和解释化学现象的重要的基础。

在化学实验和推断题中,学生需要能够正确地解析化学方程式和判断平衡反应条件,以此推断反应物和生成物。

对于存在酸碱中和的反应,学生还需要对酸碱中和的平衡反应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4.解析离子反应解析离子反应也是推断题中的常考知识点。

解析离子反应是指酸碱或盐溶液中存在可解离的离子,当加入其他溶液时,其中的反应反映出解离离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计算题基本计算方法与推动总结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蓝色:CuSO4•5H2O、Cu(OH)2、含Cu2+ 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绿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紫黑色:KMnO4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HCl有臭鸡蛋气味:H2S产生酸雾:HCl、HNO3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③红褐色沉淀:Fe(OH)3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4. 燃烧时的主要现象①在氧气中:硫——蓝紫色火焰;铁——火星四射;木炭——发白光。

②在空气中:镁带——耀眼的白光;红磷——“白烟”;硫、氢气——淡蓝色火焰;CO、CH4——蓝色火焰5、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SO2 + 2KOH = K2SO3 + H2OH2SO3 + 2KOH = K2SO3 + 2H2OSO3 + 2NaOH = Na2SO4 + H2O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O2 + H2O = H2CO3 SO2 + H2O = H2SO3SO3 + H2O = H2SO4 N2O5 + H2O = 2HNO3(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6.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①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uO + 2HCl = CuCl2 + H2OCu(OH)2 + 2HCl = CuCl2 + 2H2OCaO + 2HCl = CaCl2 + H2OCa(OH)2 + 2HCl = CaCl2 + 2H2O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Mg(OH)2 MgO + H2O Cu(OH)2 CuO + H2O2Fe(OH)3 Fe2O3 + 3H2O 2Al(OH)3 Al2O3 + 3H2O1.差值法当反应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发生变化时或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密度、物质的量、体积等发生变化时可用差量法计算。

(1)体积差[练习1] 常温下盛有20mL的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在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16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分别是多少?若在上述大试管中缓缓通入O2,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残留2mL气体,则通入O2体积可能为多少mL?【解答】2223NO 323121v 2v 436y 20614NO x y NO H O HNO NO mL x xmL x mLmL+=+∆=∆===-=设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是,的体积是理论体积差实际体积差答:略。

223223222316NO 2mL 4NO+3O +2H O=4HNO NO,14NO 4NO+3O +2H O=4HNO 431410.5O NO 4NO+3O +2H O=4HNO 4316214mL mL xx mLmL y y mL=-=由上小题可以确定剩余气体均为,通入氧气后仍有气体剩余①若剩余气体是那么有参加反应②若剩余气体是,那么有16参加反应答:略。

(2)质量差[练习2] 将10.000g 氯化钠、溴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中,通入氯气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高温高压),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为9.813g 。

若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并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的沉淀经干燥后质量为0.721g ,求原混合物中各化合物的质量。

【解答】223223g,,.10O 74.59.81311944.50.1871190.51000.7211110.8100.50.88.7x y g z g x y z NaCl NaCl NaClKBr Cl KCl Na CO KClCaCl CaCl CaC x y z y y g z z gx g ++=⎫⎧⎧⎪⎪⎪+−−−−→+−−−−−→⎬⎨⎨⎪⎪⎪⎭⎩⎩++=-=====--=灼烧蒸干过滤沉淀干燥设:氯化钠 溴化钾氯化钙①②①②:答:略。

【练习3】将一定量的Na 投入246gt ℃时的水中,得到t ℃时312g 饱和NaOH 溶液,计算t ℃时NaOH 的溶解度。

【解答】22Na ,N N 2Na 22463680244312246666912012031210062.5x m H O NaOH H m g xym gx g y g mm m g +=+↑∆=∆=-====+=设:投入的质量为生成aOH 的质量为y,t ℃时aOH 的溶解度为。

答:略。

(3)其他差值[练习4] 在一定条件下,NO 跟NH 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N 2和H 2O 。

现有NO 和NH 3的混合物1.2mol ,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若经还原得到的N 2比经氧化得到的N 2多1.4g 。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以上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原反应混合物中NO 与NH 3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解答】3222323223(1)6456(2)6342.64566456(m140.30.20.250.3(m 1.4NO NH N H Omol NO mol Nmol NH mol NNO NH N H Ogg NO NH+=++=+-∆=-∆=∴根据化学方程式还原成,氧化成还原氧化)=1mol还原氧化)=0.05mol0.3+0.2=0.5<1.2n()=0.3mol n() =0.7mol30.8NO mol n NH或n()=() =0.2mol答:略。

2.守恒法(1)质量守恒包含两项内容: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反应前后某原子的质量不变。

[练习1] 密度为1.1g/cm3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直到沉淀完全为止。

已知沉淀的质量和原盐酸的质量相等,求原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本题的分析方法如下,即可将AgCl的式量看做原盐酸的质量。

333373()100%25.4%143.510001000 1.1/25.4%()7.65/36.5/AgNO HCl AgCl HNOgHClgcm g cmc HCl mol LM g molωρω+=+=⨯=⨯⨯⨯⨯===答:略。

[练习2] 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求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

【解答】Y a,M X+2Y=R+2M22291.6 4.4b 3.6 6.4169a b a a b ⨯===设反应过程中消耗的质量是消耗的质量是b 解得答:略。

[练习3] 金属A 和非金属B 可以直接化合生成化合物AB 。

甲、乙、丙三人分别做A 和B 化合生成AB 的实验,每人所用A 和B 的质量互不相同,但A 和B 的总质量都是9g 。

甲用7gA 和2gB 充分反应后制得AB6g ;乙用4gA 和5gB 充分反应后制得AB6g ;丙制得AB4.44g 。

试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丙用了多少gA 和多少gB ? 【解答】在这里我们先来列一张表格以便于直观表达题意。

A B 234264.442.961.482.96 1.48 4.449A B 1.489 1.487.52A B 2.969 2.96 6.04A B AB xyx y y g x g x gy g+===+=<==-===-=由表中数据不难发现4gA 和2gB 恰好能完全反应生成6gAB.假设丙同学的实验中消耗的质量x ,消耗 的质量y 假定最简反应式如下:所以情况有两种①过量,正好②正好,过量(2)原子守恒系列反应中某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变。

以此为基础可求出与该原子(或原子团)相关连的某些物质的数量(如质量或物质的量)。

[练习4] 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0g 合金溶于80mL13.5mol/L 的浓HNO 3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体6.72L (标况),并测得溶液的c(H +)=1.0mol/L 。

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80mL ,计算:(1)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

(2)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

【解答】(1)NO 6.72(NO )0.322.4x x n mol ==假设硝酸被还原后的气体是硝酸被还原前后氮原子守恒所以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也是0.3mol(2)323,6410830C A C 213.50.080.0810.30.70.30.10.1108(A )100%30%30a b a b a b a b ω+=+=⨯-⨯-==⎧⎨=⎩⨯=⨯=设:合金中铜的物质的量是银的物质的量是①u 和g 与浓硝酸反应后的产物分别是u(NO )和AgNO 根据反应前后电子守恒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3mol 于是得到做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②联立①②:解得g 答:略。

(3)其他差值[练习5] NaHCO 3和Na 2CO 3的混合物10g ,溶于水制成200mL 溶液,其中c(Na +)=0.50mol/L 。

若将10g 的这种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变为止,请你计算出加热后减少的质量。

【解答】3232222232N (N )0.5/0.20.1mol ()0.05mol 100.05106 4.7aHCO Na CO CO H O CO H O n a mol L L n Na CO m g +=++=⨯==∴∆=-⨯=加热后减少的质量必是和的质量∵加热后答:略。

(3)电荷守恒 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即:阳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等于阴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