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实验原理与方法知识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抗旱生理指标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主要内容 1.植物的抗旱性及其生理机制(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干旱对作物的影响,作物抗旱性的生理生化指标)2.植物抗旱性生理指标的测定(含水量,渗透调节物质,保护性物质)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降雨量少。全球每年平均降水量800mm,我国为630mm,比全球的平均数约少20%。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全年降水的60%~80%集中在6~9月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4%,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
3.6%,人口占45.3%,集中了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等基地和全国6
4.1%的耕地,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
3.季节性干旱发生极为频繁且较为严重。我国南方湿润地区也往往会遇到比较严重的干旱,如长江中下游地区,1959年为“空梅”,1978年“梅雨”提前结束,1994年也几乎为“空梅”,结果都形成了特大旱灾。干旱既具有季节性又具有随机性,总的来说,华南多秋冬旱或冬春旱,个别年份有秋、冬、春连旱,夏旱很少;两广北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为伏旱,春旱极少;淮河以北地区以春旱或春夏连旱居多,夏旱次之,个别年有春、夏、秋连旱;西南地区多冬、春旱,川西北地区多春、夏旱,川东地区多伏、秋旱,西北地区一般常年干旱。4.河流径流量逐年变小。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北方许多河流下游径流量快速减少,如黄河下游多次发生断流,潮白河中下游的密云水库入库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从60~70年代年平均来水量l2亿m3,减少至90年代的9亿m3,1999~2003年年均来水量仅为1.69亿。
5.水污染更加剧水资源短缺。全国90%的废、污水未经处理或虽处理未达标就直接排放。11%的河流水质低于农田灌溉标准,75%的湖泊受到污染。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6.水资源浪费严重。全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91m3,是发达国家的l0倍以上,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40%,而发达国家已达75%~8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而发达国家为0.7~0.8。
水资源状况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我国每年用水总量为5000亿m3,农业用水占70%,而农业用水中90%是灌溉用水。预计到2030年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到1760m3,逼近国际公认的1700m3的严重缺水警戒线。我国每年缺水约为300~400亿m3,农田受旱面积约为1~3亿hm2,因缺水全国每年少生产粮食700~800亿kg。
旱灾类型:土壤干旱、大气干旱和生理干旱
土壤干旱:在长期无雨或少雨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少,土壤颗粒对水分的吸收力加大,植物根系难以从土壤中吸收到足够的水分来补偿蒸腾的消耗.造成植株体内水分收支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植物生长受抑制,甚至枯死。
大气干旱:空气干燥、大气蒸发力强促使植物蒸腾过快,根系从土壤吸收的水分难以补偿,水分收支失衡而造成的危害。
生理干旱:是由于土壤环境条件不良,使根系的生理活动遇到障碍,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而发生的危害。例如作物被淹根系缺氧不能正常吸收水分而发生萎蔫;盐碱地常因幼苗根系渗透压低于土境溶液而不能吸收水分。
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
1.自由基积累和膜脂过氧化
干旱环境中,O2— 和H2O2大量产生,膜脂过氧化加剧,细胞膜的完整性被破坏。
抗旱性强的品种比抗旱性较弱的品种O2— 等活性氧产生速率低。
在严重渗透胁迫下细胞膜的伤害,植物体内活性氧产生和清除的平衡遭到破坏,从而使膜上的空隙变大,离子大量外泄,细胞代谢紊乱,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活性氧(AOS)增加;AOS包括O2-,.OH,H2O2和1O2。在正常的代谢过程中,植物体内AOS的产生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
2.生长受抑制:生长受抑制是作物对干旱最明显的生理效应。水分胁迫对细胞分裂、分化和体积扩大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时期土壤干旱对植株新叶出生、叶片扩展、分蘖能力、株高伸长、地上干物质积累、穗长等都有抑制作用。
3.物质代谢紊乱
光合作用受阻:植株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系数减少;叶绿素降解加剧,含量降低;气孔关闭;内部生理生化机制受到影响等。
氮代谢紊乱: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会因硝酸积累过多而发生毒害作用,这是因为在干旱条件下,参与NO3—同化的关键酶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的缘故。干旱导致水解酶活性增加,从而使蛋白质降解,可溶性氮含量增加。
呼吸作用发生改变:轻度干旱使作物叶、茎及整株呼吸速率升高,而后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旱作植株代谢差、衰老快。
气孔调节
第一线防御系统:当空气湿度下降,保卫细胞及其附近表皮细胞直接向大气蒸发水分,引起气孔关闭此时叶子其他部位并未发生水分亏缺
第二线防御系统:当叶子水势降至某一阈值时,引起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散失并有助于叶子水势恢复。叶子水势增加,则气孔再次开放
渗透调节
渗透调节机理(脯蛋白,酰胺,游离氨基酸)
1.渗透调节物质作为渗压剂,进行渗透调节;
2.渗透调节物质可能作为溶剂,代替水参与生化反应;
3.渗透调节物质在水分胁迫下与蛋白质疏水表面结合,将疏水表面转化成亲水表面,使更多的水分子结合在疏水区域,稳定疏水表面。
激素调节
干旱时ABA的变化:逆境促进胞内ABA水平升高,提高植物的抗性。
(1)减少膜伤害(2)减少自由基对膜的破坏(3)促进渗透物质积累(4)减少水分丢失抗氧化防御系统
(1)保护酶体系
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线粒体内膜呼吸链是植物体内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重要来源。抗逆性强的植物在逆境下SOD活性降低幅度小或保持相对稳定,避免或减轻了活性氧引起的伤害。
B、过氧化物酶(POD):H2O2使卡尔文循环中的酶失活。高等植物叶绿体内H2O2的清除是由具有较高活性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E(Asb-POD)经抗坏血酸循环分解来完成的。
C、过氧化氢酶(CAT):主要存在于过氧化体中,负责过氧化体中H2O2的清除。
(2)抗氧化物质(非酶促体系)
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维生素E(VE)、类胡萝卜素(Car)、巯基乙醇(MSH)、甘露醇等。AsA可以还原O2-,清除·OH,猝灭1 O2及歧化H2O2,从而使植物体内的活性氧维持在较低范围内。GSH减轻脂质过氧化造成的损伤,亦可通过与AsA 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