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照明设计》课程标准
《家居空间设计》课程标准

《家居空间设计》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 学 分:5 总 学 时:80 适用专业:室内设计 一、前 言 (一) 课程性质 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居室空间的设计理念、知识、方法、程序和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工艺流程等方面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从“理论——实训——创作一体化”教学中,基本掌握居室空间设计最新的设计理念、知识、方法、技术、工艺,获得家装设计企业中绘图员和设计师就业岗位上应具有的家居空间设计能力。
在充分的家装市场调研和分析后,学生能综合运用学过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完成系列化居室空间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使设计的图纸规范、标准,达到投标要求,设计方案具有独创性、潮流性和易实施性。
2、前导和后续课程图1:前导及后续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1、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相关课程设计本课程以家装设计公司中,学生应具备的制图员或室内设计员岗位能力为培养重点,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来确定教学内容,并根据家装户型的大小进前导课程室内设计制图 室内设计表现 室内设计原理 家具设计后续课程家居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设计 材料与施工行课程教学单元的分类设计。
2、以“项目”工作流程来组织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家装设计项目的既定任务,进行实践教学,使工作项目流程与实践技能过程相结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家装设计的流程和基本方法。
3、采用“理论—实训—创作”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该课程以培养具有先进设计理念、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教学指导方针,把项目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并侧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养成,来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程注重吸纳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并在动态整合优化课程内容中,采用适应“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方法、手段及考评策略来完善教学。
4、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根据家居市场需求及设计教学认知规律,校企合作中可对课程进行相应的策划与安排,共同制定与时俱进的课程教学大纲,并规划好配套的课程实施标准。
102150《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标准(已审核)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102150参考学时: 90学分: 5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2013年 1月修订一、适用专业该课程使用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
二、开课时间第 3 学期。
三、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2、教学任务本课程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设计基础能力和设计相关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
它主要对室内设计的理论和设计实践进行整体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和分类,掌握室内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设计方法。
是一门集空间、色彩、照明、材料、风格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是现代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体现;同时是学习装潢艺术设计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掌握各类室内空间的设计方法和总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虚心、好学的品质;2)培养学生注意身边事物的观察的行为;3)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积累;4)培养学生发散性想象思维;5)培养学生视觉想象力和表现力。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3)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作业精神;4)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5)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性格。
6)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室内设计的理论,熟悉室内设计的发展过程与趋势,室内设计的流派及了解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2)掌握室内设计与使用功能,室内设计与精神功能的分析方法;3)熟悉人体工程学的知识,理解室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4)掌握室内陈设的知识,了解陈设在设计中的作用、定位及配置方法;5)掌握照片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了解在设计中独立进行合理室内照片设计。
6)掌握室内色彩设计的基础知识,熟悉室内色彩的作用、协调与对比等方法,了解色彩在设计中灵活运用。
7)能根据室内设计的基本方法、室内创新设计的基本意识,运用室内布局、室内照片、室内材料、室内绿化等设计元素,完成相关室内设计方案;8)能根据居室的设计特色,针对业主的工作性质、年龄特征、家庭成员、习惯爱好等特征运用家具设计相关理论知识完成平面布局图、吊顶平面图、剖立面图、详图、效果图。
《室内空间设计》课程标准

《室内空间设计》课程标准课时数:80课时学分:8 考核方式:考试一、课程定位室内空间设计是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室内设计原理,室内界面组织处理及材料、施工、工艺、照明、色彩、织物、家具、绿化等内容以及室内设计施工图和效果图的学习和绘制能力,使其具备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室内工程监理、装饰工程造价等相关行业工作的必备技能。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应在学完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之后学习本课程。
室内空间设计与其他专业课程在内容上虽有一些交叉,但是,室内空间设计主要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研究有关室内空间设计的方法和策划的路径的问题。
本门课程强调对室内空间设计的方法的教学和实训,主要培养专业学生在环境设计公司从事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技能。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室内空间设计的类型及范围、设计基础知识、色彩设计、灯光设计等商业空间的综合知识,掌握家居、办公、餐饮和娱乐等专题室内空间设计的方法和原则,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建立科学的室内空间设计新观念,掌握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知识前沿。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从理论-方法-应用三个方向讲解效果图表现的理论方向及表现技巧。
具有正确表现设计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艺术的感知力和鉴赏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创新设计手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独立的接单、设计制作及施工管理的全部过程,并具备能适应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需要的潜能。
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具体的真实案例、项目来进行授课,该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二、课程教学目标《室内空间设计》课程,要求学生能运用AUTOCAD、FHOTOSHOP、3DMAX等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和手绘表达出居住以及商业空间设计的创意思想,具体完成家装、商业空间平面布局、地面材质、吊顶造型、室内立面和大样图等设计内容的一套图纸。
要求制图规范,效果表现能很好地体现设计意图。
在授课过程中应讲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分布,穿插一部分中国风水常识,重点是加入课程思政,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建筑室内设计》课程标准教案建议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建筑室内设计》课程标准-教案建议-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
2. 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元素,如空间、色彩、材料、照明和家具等。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室内设计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基本概念与原则1.1 室内设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室内设计原则:功能、美观、舒适、安全、环保等2. 室内设计基本元素2.1 空间组织与划分2.2 色彩搭配与心理效应2.3 材料选择与应用2.4 照明设计原理与效果2.5 家具布局与造型3. 创新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3.1 设计创新的重要性3.2 审美观念的培养与拓展3.3 案例分析与模仿创作4. 室内设计实践4.1 设计流程与步骤4.2 设计方案的表达与沟通4.3 设计方案的评价与修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与模仿。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提高设计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5. 审美鉴赏法:欣赏优秀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室内设计教材。
2. 图片素材:收集各类室内设计作品图片,用于教学示例和欣赏。
3. 设计软件:如AutoCAD、SketchUp、3ds Max等,用于实践操作。
4.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优秀室内设计项目,了解实际应用。
5.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的作品质量。
3. 期末考试:设置理论考试和设计实践考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64课时,其中理论讲授32课时,实践操作20课时,参观考察8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室内设计基本概念与原则第9-16课时:室内设计基本元素第17-24课时:创新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第25-32课时:室内设计实践第33-40课时:设计软件操作与应用第41-48课时:参观考察与案例分析第49-64课时:期末设计实践与考核七、教学进度计划1. 第1-2周:室内设计基本概念与原则1.1 室内设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室内设计原则:功能、美观、舒适、安全、环保等2. 第3-4周:室内设计基本元素2.1 空间组织与划分2.2 色彩搭配与心理效应2.3 材料选择与应用2.4 照明设计原理与效果2.5 家具布局与造型3. 第5-6周:创新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3.1 设计创新的重要性3.2 审美观念的培养与拓展3.3 案例分析与模仿创作4. 第7-8周:室内设计实践4.1 设计流程与步骤4.2 设计方案的表达与沟通4.3 设计方案的评价与修改5. 第9-10周:设计软件操作与应用5.1 AutoCAD基本操作5.2 SketchUp基本操作5.3 3ds Max基本操作6. 第11-12周:参观考察与案例分析6.1 参观优秀室内设计项目6.2 分析实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7. 第13-16周:期末设计实践与考核7.1 完成期末设计课题7.2 提交设计作品7.3 期末考试:理论考试和设计实践考试八、教学措施1.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习积极性。
《室内设计》课程标准

《室内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室内设计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学分:(6)学分参考学时:总学时:(114)学时,(40)理论,(74)查阅资料适用对象:建筑装饰专业(一)前言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建筑装饰专业群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室内设计原理,室内界面组织处理及材料、施工、工艺、照明、色彩、织物、家具、绿化等内容以及室内设计施工图和效果图的学习和绘制能力,使其具备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室内工程监理、装饰工程造价等相关行业工作的必备技能。
先修课程:建筑美学、建筑工程设计软件、建筑装饰构造、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等。
后续课程:室内设计工程案例。
1.2 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基本理念:1.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结合案例教学,将室内设计基本理论、工程图样的识读技能、绘图技能等融入每一个单元任务中,以达到理实一体化,学做一体化。
2.将工程图样识读教学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3.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1)学习过程评价(2)学习成果评价(3)学习态度评价(二)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1)运用室内设计艺术流派风格进行专卖店设计;(2)能灵活运用室内空间设计原理进行办公空间设计;(3)能运用光环境原理进行营业厅室内设计;(4)能运用艺术设计原理进行展览馆设计;(5)会使用陈设设计原理进行图书馆设计;(6)能运用色彩与照明设计原理进行舞厅设计;(7)能理解当代室内设计发展趋势。
2.知识目标:(1)了解室内设计概论;(2)掌握室内设计艺术风格一;(3)掌握室内设计与其相关学科;(4)掌握室内空间的构成;(5)掌握室内设计的艺术规律(6)掌握室内陈设设计;(7)掌握室内色彩与照明设计;(8)掌握当代室内设计发展趋势。
3.情感目标:(1)“敬”通过所学的室内设计本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白“设计构思”是工程师的语言,从而使学生的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产生一种“敬”的情感。
(2)“畏”让学生明白室内设计表达的错误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一种“畏”的情感。
《室内设计》课程标准

《室内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环艺专业的专业核心性质的课程,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设计基础能力和设计相关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室内设计的理论和设计实践进行整体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和分类,掌握室内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设计方法,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居住空间设计的能力与创作的表达。
并结合电脑制图软件精确的表达出来。
并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其前期必修课有为艺术设计专业解决共性问题的构成,效果图表现等课程。
其前期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本课程中有着极大地应用价值,起着指导作用。
其起直接作用的后续课程有:办公空间设计(室内设计实训),模型制作实训等课程。
2.课程目标●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室内装饰工程方案设计、方案表现等核心知识和技能,并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能胜任室内设计、装饰工程施工等企业的方案设计、图纸制作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技术知识目标:1、掌握室内设计的理论,熟悉室内设计的发展过程与趋势,室内设计的流派。
了解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2、掌握室内设计与使用功能,室内设计与精神功能的分析方法。
理解室内设计与建筑技术的关系及室内设计的民族风格与地区特点。
3、熟悉人体工程学的知识,理解室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
4、了解家具的发展,熟悉家具与室内环境的关系,了解家具在设计中的合理配置方法。
5、掌握室内陈设的知识,了解陈设在设计中的配置方法。
6、掌握照明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了解在设计中独立进行合理室内照明设计。
7、了解室内装修的内容,并能在设计中独立进行室内装修设计及能在设计中合理的选择造型元素。
8、掌握室内色彩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室内色彩的作用、协调与对比等方法,了解色彩在设计中灵活运用职业能力目标:职业素质目标1、能够运用室内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居室空间设计的能力。
室内照明标准

室内照明标准室内照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照明环境不仅可以提高生活和工作的舒适度,还可以保护我们的视力健康。
因此,制定合理的室内照明标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室内照明标准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对于不同功能的室内空间,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活动来确定合适的照明标准。
比如,在办公室和学习空间,我们需要充足的明亮度来保证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因此,这些空间的照明标准应该相对较高。
而在休息室和卧室,我们则更注重舒适度和温馨感,因此,可以适当降低照明标准,采用柔和的光线。
其次,对于照明设备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LED灯具因其节能、环保、寿命长等优点,已经成为了室内照明的主流选择。
而在特定的场合,如艺术展览、餐厅等地方,还可以选择色温可调的灯具,以营造出更加舒适的氛围。
此外,还需要注意避免使用低品质的灯具,以免对视力造成伤害。
另外,光照的均匀性也是室内照明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强或过弱的光线都会对我们的视力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合理布置灯具,保证光线的均匀分布。
在办公室等工作场所,还需要注意避免灯光的闪烁和眩光,以免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影响。
最后,室内照明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因素。
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们需要选择节能型的灯具,并合理利用自然光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通过合理规划照明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室内照明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空间的功能需求、灯具的选择、光照的均匀性以及节能环保等因素。
只有合理的照明标准才能为我们营造出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大家对室内照明标准的重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带来更多的舒适和便利。
室内照明设计课程标准

《室照明设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50957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44总学分:2开课学期:第三学期所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课程标准主撰人:宝滨课程标准审核人:庄伟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是环境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根据不同的空间类型和功能要求,利用自然照明和人工照明,在各种室类型中创造出能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照明环境。
二、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建筑装饰行业企业常用工作项目和工作岗位能力需求情况设置的。
其总体思路是,组建由校具有双师素质的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共同构成的课程团队,深入企业调研岗位工作,确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工作容,和企业共同开发与职业标准、专业标准及行业企业规模高度对接的课程标准,编制课程实施方案,共同开发项目导向式教材,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真实项目为中心组织课程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课程设计以办公空间设计项目中常见的接待区设计、总经理办公室设计、会议室设计、开敞办公区设计等为实训项目和子项目,并在每个子项目中按照工作流程划分各个任务。
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整个过程以试点形式进行,逐步凝练成果,总结和完善课程实施效果,并进行课程推广。
三、课程目标1.通过解析实际案例,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容及学习方法,室照明的发展及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关联。
2.要求:掌握室照明设计课程的专业基础容。
3.容与方法:实际案例解析、室照明研究的意义、照明设计的基本认识、照明设计的依据、未来的设计趋势等,主要应用案例分析及授导教学法。
4.考核方法及标准—要求学生在该模块结束后进行课程实训规划,分析该课程实训结束后会达到的程度和目标。
室内照明设计标准

室内照明设计标准室内照明设计是室内装饰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室内照明的功能需求,更是为了营造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
因此,室内照明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室内照明效果的最佳化。
本文将从照明设计的角度,探讨室内照明设计的标准。
首先,室内照明设计需要考虑的是照明的亮度。
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和使用需求,照明的亮度应当有所差异。
比如,在客厅和卧室等休闲区域,照明亮度可以适当降低,以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而在厨房和书房等工作区域,照明亮度则需要相对较高,以确保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其次,室内照明设计还需要考虑照明的色温。
不同的色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因此在室内照明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色温。
比如,在休闲区域可以选择较为温暖的色温,如暖白光,以营造舒适的氛围;而在工作区域则可以选择较为明亮的色温,如自然白光,以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室内照明设计还需要考虑照明的色彩。
不同的色彩会对室内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慎重选择。
比如,在装饰艺术品的照明设计中,可以选择色彩鲜艳、明亮的灯具,以突出艺术品的特色;而在休闲区域的照明设计中,则可以选择柔和、温馨的色彩,以营造舒适的氛围。
最后,室内照明设计还需要考虑照明的布局和灯具的选择。
根据室内空间的布局和功能需求,需要合理布置灯具,以确保整个空间都能得到良好的照明。
同时,在选择灯具时,需要考虑其外观与整体装饰风格的搭配,以确保照明效果与装饰风格的统一。
总而言之,室内照明设计是室内装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照明的功能需求,更是为了营造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
因此,在进行室内照明设计时,需要考虑照明的亮度、色温、色彩以及灯具的布局和选择,以确保最佳的照明效果。
室内照明设计标准

室内照明设计标准室内照明设计是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提高室内空间的舒适度和美感,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在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因此,室内照明设计标准的制定和遵循对于室内设计师和业主来说都至关重要。
首先,室内照明设计标准需要考虑的是照明的亮度和色彩。
在不同的功能区域,对于照明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客厅和餐厅这样的休闲区域,需要柔和舒适的照明,而在厨房和书房这样的工作区域,则需要明亮而均匀的照明。
此外,色彩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暖色调的灯光可以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而冷色调的灯光则更适合工作和学习的场所。
其次,室内照明设计标准还需要考虑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布局。
在选择照明设备时,需要考虑到灯具的功率、光效、色温等参数,以及与室内装饰风格的匹配度。
同时,在布局上,要根据室内空间的结构和功能来合理安排灯具的位置和数量,以确保整个空间得到充分的照明覆盖,同时避免出现阴暗和光线过强的情况。
此外,室内照明设计标准还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节能和环保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因此,在照明设计中,应当选择节能灯具,并合理利用自然光资源,减少对电力资源的消耗,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最后,室内照明设计标准还需要考虑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
通过智能化的照明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灯光亮度、色温的调节,以及定时开关、遥控调节等功能,从而提高照明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总之,室内照明设计标准是室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提升室内空间的舒适度和美感,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在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因此,设计师和业主在进行室内照明设计时,务必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照明效果的最佳化和室内空间的整体美感。
室内照明标准

室内照明标准
室内照明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至关重要。
良好的照明设计不仅可以提高
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制定室内照明标准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舒适至关重要。
首先,室内照明应该充分考虑人们的视觉需求。
在不同的场所和环境下,人们
对照明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办公室和学习区域,需要充足的光线来保障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而在休息区域,需要柔和舒适的光线来营造轻松舒适的氛围。
因此,室内照明标准应该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用途来进行具体规定。
其次,室内照明标准还应该考虑能源的节约和环保。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资
源的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在制定室内照明标准时,应该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和光源,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同时,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来减少光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另外,室内照明标准还应该注意照明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良好的照明设计不仅
可以提高人们的舒适感,还可以减少眼睛疲劳和视觉损伤。
在制定室内照明标准时,应该考虑光线的亮度、颜色和均匀度,避免出现眩光和阴影。
此外,还应该合理规划照明设备的位置和布局,避免在行走和活动时造成意外伤害。
总的来说,室内照明标准应该综合考虑人们的视觉需求、能源节约、舒适性和
安全性等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标准制定,才能够实现室内照明的最佳效果,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
希望未来在室内照明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3D max)》课程标准

《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3D max)》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1、课程对应的岗位及任务本课程是面向的是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室内设计方向室内效果图制作员、设计师助理、室内设计师的专业技术岗位,属于职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建模”+“灯光”+“材质”+“渲染”四大模块,重点通过实践,学会效果图制作流程,通过模型创建,灯光添加,材质使用,最后渲染出符合客户和设计师设计要求的效果图。
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面向的是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开设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开设该课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效进行效果图绘制,培养学生成为室内制图员的职业能力,为今后成为设计师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该专业课对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3、课程地位本课程属于岗位基本能力形成阶段的职业基础课程,后续有职业素质能力形成阶段的家具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职业岗位专业课程,本课程的开设,可以增强学生的设计交流能力,研究空间造型能力,推敲设计方案能力等。
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重要的知识拓展、能力扩充的作用;本课程的开设,还对增进学生职业素质和扩大求职范围有直接好处。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思路,是在本课程的能力目标指导下,将常见室内设计效果图的制作内容进行解析、分项,按照先分述、再总述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
课堂理论讲解跟案例实训交替进行,教学内容完成之后,从校外合作对口单位处,选择一项适当的实际设计任务作为载体,进行最终课题考核,从而保证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和专业发展水平相吻合。
举例:考核内容要点:在正确理解图纸的基础上和限定时间内,合理(熟练)使用(运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完成技法类的命题要求,根据计算机效果图的绘图方法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3D max完成计算机效果图的绘制;要求绘制的电脑效果图画面完整,透视准确,布局合理,材料得当,照明科学,画面整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范题:某家装空间客厅设计效果图,根据图纸,在3D max中制作成彩色效果图。
《照明系统安装与维修》课标-

《照明系统安装与维修》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全日制中职教育层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技能方向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其前修课程是《电工技术基础》,后续课程是《楼宇安防系统装调》。
三、参考学时72学时四、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照明线路设备安装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沟通、合作的品质,为学生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职业知识(1)了解照明线路的基本知识,识读电气照明平面图。
(2)掌握室内配线方式、安装要求及步骤。
(3)了解照明方式与照明种类,掌握选择导线、开关、熔断器等器件的方法,以及照明线路的保护及照明配电方式。
(4)掌握配电图纸的识读方法。
2.职业技能:(1)安全用电。
(2)能安装简单的照明线路,并会检测和处理常见故障。
(3)能完成室内配线的施工,并进行竣工检查与试验。
(4)能进行照明配电装置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3.职业素养:(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规范和道德。
(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品质。
(3)培养良好的自主能力和计划能力。
(4)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
五、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以企业岗位现场操作所需要具备的技能为主线,充分体现以技术为主线的职教特色;实行项目式教学组合,每个项目均贴近企业岗位现场生产实际,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在完成项目制作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掌握技术,提升能力;贯彻在“评价中学习”的理念,积极推行过程性、形成性评价,考评标准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注重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原则。
六、课程教学项目七、项目教学设计项目一基本照明线路的安装:任务二:识读电气照明平面图项目二室内配线的安装项目三照明配电系统::任务五:照明配电装置的运行与管理项目四配电图纸的识读任务一:识读高级住宅配电线路图任务二:识读多层住宅照明线路图八.评价与考核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室内设计》课程标准

《室内设计》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适用专业:平面设计专业总学时:84理论学时:20实践学时:64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家装设计派学生学习完3dsmax基础建模AutoCAD基础绘图PhotoShop 图形处理等软件后开设的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通过一套完整的室内效果图的设计,使用学生从谈单到现场测量,再在AUtOCad软件中绘制墙体结构图、平面布局图,再导入到3Dsmax中绘制墙体、阳台、推拉门、电视墙、天花板、地板、踢脚线等、最后合并各家具模型到场景中来,以及各模型材质的赋予、场景中灯光的设置再到渲染输出,最后是在PhotOShOP软件中进行后期处理,得到一个完整的效果图,使学生掌握室内效果设计的制作流程。
二、课程任务与教学目标(一)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装饰行业的工作要求,掌握装饰设计的工作流程,为进入装饰装修行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专业技能目标:①掌握3DsMax基本工具的使用、三维建模的方法及技巧、贴图和材质的使用及技巧、灯光的使用、掌握效果图的输入、输出方式及要求;②掌握单击建模法进行室内效果设计的全流程。
③掌握装饰效果设计必需的三个软件AUtoCad、3dsMaX∖PhotoShoP之间的相辅相成的作用。
④掌握效果设计与制作全过程:量房一设计施工图一建模一合并模型一赋材质一灯光的设置一渲染输出一后期处理。
2.方法能力目标:赏析经典作品的制作方法、强化建模技能、积累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持久动力、鼓励创新思维,树立独特风格、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3.社会能力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具有较强的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4.职业能力目标:鉴于在室内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本课程侧重于建筑设计方向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拓展就业渠道。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模块一施工图的绘制(一)教学目标通过一套完整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的学习,掌握施工图和平面布局图的绘制。
《建筑室内设计》课程标准教案建议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建筑室内设计》课程标准-教案建议-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方法,掌握室内设计的流程和技巧,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室内设计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室内设计在建筑环境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具备分析和解决室内环境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室内设计实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方法。
2. 掌握室内设计的流程和技巧。
3.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分析和解决室内环境问题的能力。
5. 培养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室内设计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室内设计基本概念:室内设计的定义、室内设计师的职责等。
2. 设计原则:人体工程学、色彩学、材料学、照明设计等。
3. 设计方法:设计流程、设计技巧、设计风格等。
4. 室内设计案例分析:国内外优秀室内设计案例解析。
5. 室内设计实践:实际案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优秀室内设计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实践操作:学生实际操作案例,培养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设计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5. 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展示,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成绩:学生实际操作案例的成绩。
3.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室内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权威、实用的室内设计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案例资料:收集国内外优秀室内设计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设计软件:学习室内设计相关软件,如AutoCAD、SketchUp、Photoshop 等。
4.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优秀的室内设计项目,增强实践体验。
5. 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设计网站、论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交流平台。
室内设计课程标准

《室内设计》课程标准目录一、课程说明 (1)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1)三、课程设计思路 (1)四、课程教学目标 (1)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2)六、实施建议 (7)《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性质与任务创建中职《室内设计》“职业化项目课程”,实现本课程教学资源行业共享。
三、课程设计思路以创建“职业化课程"为目标,按照“模块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共建”的模式,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理念,组建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定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模式,有效的组织教学,对《室内设计》课程进行职业化教学设计;将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和教学条件作为课程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树立以课程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和要素的全面发展观,积极而有效地促进《室内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本课程教学资源行业共享的目标。
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并为每一模块确定应知应会目标以及应知应会目标的鉴定标准和方式.四、课程教学目标(一)素质目标手绘设计的设计者把设计与艺术完美结合,对设计主题进行直接性创作。
(二)知识目标1、了解室内装饰设计风格与流派分析;2、掌握室内功能区合理的分析设计;3、熟悉室内照明设计与绿化配置;4、了解室内设计构造、材料、家具设计;5、掌握室内方案创新能力和项目方案汇报的流程及思路;(三)能力目标1、会按照业主的要求及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进行室内空间方案设计;2、会按规定正确绘制室内平面图、效果图、并制作方案文本;3、会按设计方案的要求空间布局、家具陈设、绿化布置、灯饰照明等施工环节;4、能正确及时处理方案设计及施工时出现的各种非正常情况,处理与业主沟通过程中的问题;五、课程内容与要求1、以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岗位职责为中心点,把《室内设计》划分为二个教学模板,将课程的能力目标转换成典型的工作任务来确定课程学习项目,开展教学活动。
2、按照艺术设计岗位的业务实际,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整合依据,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即学习项目,使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一致。
《建筑室内设计》课程标准-教案建议-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建筑室内设计》课程标准-教案建议-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
2. 掌握室内设计的空间组织、功能布局、材料选择和色彩搭配等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室内设计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室内设计基本概念:室内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室内设计原则:功能优先、舒适美观、安全环保、创新独特、经济合理。
3. 室内设计流程:设计前期、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施工监理。
4. 空间组织:空间形态、空间关系、空间利用。
5. 功能布局:人体工程学、行为心理、功能分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流程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室内设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设计原则。
3. 实践教学法:学生动手进行室内设计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成绩:设计方案质量、设计图纸表达能力。
3. 期末考试:理论知识测试、设计案例分析。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室内设计原理》、《室内设计手册》等教材。
2. 图片资料:收集各类室内设计案例图片,用于教学演示和分析。
3. 设计软件:AutoCAD、SketchUp、Photoshop等设计软件。
4. 参观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室内设计展览、施工现场等,增加实践经验。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2. 教学计划:课时1-4:室内设计基本概念与原则课时5-8:室内设计流程与空间组织课时9-12:功能布局与材料选择课时13-16:色彩搭配与照明设计课时17-20:家具与装饰品搭配课时21-24:设计软件操作与实践课时25-28:案例分析与讨论课时29-32:设计方案与成果展示七、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资料:确保教学所需教材和参考资料已准备充足。
室内照明设计标准

室内照明设计标准室内照明设计是室内空间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视觉舒适度和工作、生活的质量。
因此,制定和遵守室内照明设计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室内照明设计应当遵循的标准是光照度标准。
根据不同的室内功能空间,确定合理的光照度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对于办公室、学习室等工作场所,光照度应当达到一定的标准以保障工作效率和视觉健康;而对于休息室、卧室等生活场所,光照度则应当柔和舒适,以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
其次,室内照明设计还应当符合色温标准。
色温是指光源的冷暖程度,不同的色温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在室内照明设计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功能空间选择适宜的色温。
比如,在办公室和学习室中,选择较高的色温能够提高警觉性和注意力;而在休息室和卧室中,选择较低的色温则能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此外,室内照明设计还需符合照明均匀性标准。
照明均匀性是指室内空间中光线的分布均匀程度。
在设计过程中,应当避免出现强烈的光线不均匀现象,以免造成视觉疲劳和不适感。
通过合理的灯具布局和光线设计,可以有效保障室内照明的均匀性。
最后,室内照明设计还需考虑节能环保标准。
在当今社会,节能环保已成为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
因此,在室内照明设计中,应当选择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并合理利用自然光资源,以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室内照明设计标准是室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遵循光照度、色温、照明均匀性和节能环保等标准,可以确保室内空间的舒适性、实用性和环保性。
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这些标准,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环保的室内生活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室内照明设计
学分:4
计划学时:72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1.前言
1.1课程性质
《室内照明设计》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拓展课,它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是学生将来直接用于生产实践的实用技术,本课程构建于《LED照明灯具质量认证与检测》、《LED照明灯具设计与组装》等课程的基础上,围绕照明光源与灯具的特性,种类,选择与应用,以及不同场景照明设计的标准与方法等内容,本着企业需求组织教学内容,为进行室内照明设计提供技能训练,为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室内照明设计,以及室内照明检测等方面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今后的就业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内容的组织安排上遵循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配以丰富的实训内容,以“理实一体”的方式进行展开,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当中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工学结合、设计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施,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室内照明设计的标准与要求,学习LED光源与灯具的特性,种类与选择方法,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并且学会室内照度的测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相关国际国内标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LED 照明设计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2具体目标
2.2.1知识目标
(1) 能了解光度学与色度学的基本知识;
(2) 能掌握室内照明光源与灯具的特性,种类,以及选择与应用;
(3) 能理解室内照明设计的目的,要求,原则与方法;
(4) 能利用相关辅助软件进行室内照明设计。
2.2.2能力目标
(1)能根据工作任务需要使用各种信息媒体,独立收集资料;
(2)能根据工作任务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3)能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室内照明设计的计划与实施;
(4)能从所给的参考资料中筛选出工作任务所需的核心资料;
(5)具有举一反三、进行迁移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室内照明设计新技术的能力。
2.2.3素质目标
(1)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和协商;
(2)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能主动参与到工作中去;
(3)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态度和观点;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按照劳动保护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开展工作;
(5)具有身心健康,承受压力,快乐生活,不断进取的思想、态度和观点。
3.课程内容与要求
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1.推荐教材
《室内照明设计》闻晓菁,朱瑛化学工业出版社2.推荐参考书
《室内照明设计》马丽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4.2教学建议
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平时成绩:60%
最终作品:40%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或指导用书
2.教学材料:学习任务书、学习记录单、引导文、岗位实训指导书等
3.网络资源
4.5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1.师资要求
(1) 具备丰富的照明设计知识,特别是LED照明设计相关知识。
(2) 熟悉室内照明产品的特性,种类,选择与应用。
(3) 熟悉国内外相关照明标准与要求。
(4) 熟练掌握室内照明设计的方法与软件操作。
(5)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环保意识。
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
为保证学生项目、任务的实施与完成,本课程必须在多媒体教室和机房完成教学过程,学习场地、设施的具体要求:
(1)多媒体教室,包含以下设备:
电脑,投影仪,黑板。
(2)机房,包含以下设备:
每个学生一台电脑,相关软件。
4.6其它说明
《照明系统智能控制》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照明系统智能控制
学分:4
计划学时:72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半导体照明方向
1.前言
1.1课程性质
《照明系统智能控制》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它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是学生将来直接用于生产实践的实用技术,本课程构建于《LED照明灯具质量认证与检测》、《LED照明灯具设计与组装》等课程的基础上,围绕照明系统智能控制的原理与方法,以及不同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搭建与软件编程等内容,本着企业需求组织教学内容,为进行智能照明系统设计提供技能训练,为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搭建与软件调试等方面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今后的就业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内容的组织安排上遵循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配以丰富的实训内容,以“理实一体”的方式进行展开,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当中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工学结合、设计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施,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照明系统智能控制的标准与要求,学习控制系统的硬件的搭建,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并且能进行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相关国际国内标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LED智能照明系统设计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2具体目标
2.2.1知识目标
(1) 能了解照明系统智能控制的基本知识;
(2) 能进行控制系统硬件的选择与搭建;
(3) 能进行控制系统软件的编程与调试;
(4) 能进行故障分析与排除。
2.2.2能力目标
(1)能根据工作任务需要使用各种信息媒体,独立收集资料;
(2)能根据工作任务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3)能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智能控制系统;
(4)能从所给的参考资料中筛选出工作任务所需的核心资料;
(5)具有举一反三、进行迁移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照明系统智能控制新技术的能力。
2.2.3素质目标
(1)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和协商;
(2)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能主动参与到工作中去;
(3)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态度和观点;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按照劳动保护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开展工作;
(5)具有身心健康,承受压力,快乐生活,不断进取的思想、态度和观点。
3.课程内容与要求
4.实施建议
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1.推荐教材
《LED驱动与智能控制》孟治国化学工业出版社
2.推荐参考书
《LED驱动电路设计》黄智伟电子工业出版社
4.2教学建议
平时成绩:30%
期中考试:20%
期末考试:50%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或指导用书
2.教学材料:学习任务书、学习记录单、引导文、岗位实训指导书等
3.网络资源
4.5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1.师资要求
(1) 具备丰富的照明智能控制的相关知识。
(2) 熟悉照明智能控制的相关标准与协议。
(3) 熟悉不同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搭建。
(4) 熟悉不同智能控制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
(5)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环保意识。
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
为保证学生项目、任务的实施与完成,本课程必须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完成教学过程,学习场地、设施的具体要求:
(1)多媒体教室,包含以下设备:
电脑,投影仪,黑板。
(2)实训室,包含以下设备:
192控制台,DALI主机,DALI LED驱动器,DALI触摸开关,DALI旋转开关。
4.6其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