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减数分裂

合集下载

减数分裂知识点

减数分裂知识点

减数分裂知识点减数分裂(meiotic division)是指有性生殖过程中,配子(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减少一半,与有丝分裂(mitotic division)不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数目并未改变染色体数量。

减数分裂是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重要阶段,它分为两个连续的阶段:第一次减数分裂(meiosis I)和第二次减数分裂(meiosis II)。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阶段的具体过程。

第一次减数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是最主要的一次分裂。

在减数分裂开始之前,细胞需要经过DNA复制过程,这样每条染色体上的DNA 都会被复制一次,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第一次减数分裂发生在两个连续的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减数分裂的前期,染色体开始变得可见,并且配对成为一对。

对于每对染色体,其中一个来自于母亲,另一个来自于父亲。

这个对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叫做联会(synapsis)。

在联会的过程中,有丝管网络(microtubule network)在染色体上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叫做联会亚巴(synaptic complex)。

这个亚巴帮助染色体配对,并保持着它们的位置。

接下来,在减数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继续配对并形成一个重要的结构叫作茎(bivalent)。

茎由两个配对的染色体组成,并通过联会亚巴来连接。

这个结构允许染色体之间的交换DNA的片段,这个过程叫作交叉互换(crossing over)。

交叉互换的结果是,每个配对染色体上的两条DNA链变得不同,这增加了遗传多样性。

在减数分裂的后期,染色体在茎的连结点上分离,但仍然相连。

在这个阶段,染色体的线粒体膨胀,形成了两个染色体的结构,叫作发丝体(chiasmata)。

这个膨胀体帮助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末期分离。

在减数分裂的末期,染色体最终分离,形成两个新的细胞,这两个细胞都含有一半的染色体数目。

这两个细胞称为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整套不同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染色单体数目变 化 同源染色体行为
可能发生的变异
意义
体细胞
复制一次分裂一次 2 2n→4n→2n 2n→4n→2n
0→4n→0
不联会、无四分体形成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有丝分裂使生物在个体发育 中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之间 维持遗传性状的稳定
原始生殖细胞
复制一次分裂二次
1或4
2n→n→2n→n
2n→4n→2n→n
[N]
[N]
次级卵母细胞
着丝点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
极体 卵细胞
[N]
[N]
三:减数分裂过程中几 个规律性变化曲线图
4n
染色体数 DNA分子数
染色单体数
2n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时期

减 数 分 裂 过 程 图 解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分裂细胞类型
细胞分裂次数
子细胞数目
染色体数目变 化 DNA 分 子 数 变 化
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二个AaBb的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C、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N个AaBb的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D、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个AaBb的精原细胞可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E、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二个AaBb的精原细胞可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F、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N个AaBb的精原细胞可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G、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个AaBb的卵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H、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二个AaBb的卵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I、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N个AaBb的卵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J、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个AaBb的卵原细胞可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K、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二个AaBb的卵原细胞可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H、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N个AaBb的卵原细胞可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减数分裂图解课件

减数分裂图解课件
植物研究
利用植物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研究,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植物 细胞的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基因的定位与分离
基因定位
通过对减数分裂相关基因进行定位和克隆,研究其结构和功能,进一步了解减数 分裂的分子机制。
基因分离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遗传学方法分离与减数分裂相关的基因,研究其表达和调 控减数分裂过程的作用。
04
减数分裂与遗传学
基因重组与多样化
基因重组是减数分裂的一个重 要产物,它通过重新组合遗传 物质,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来 源。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 分体时期和后期阶段,为后代 提供了多种遗传变异。
基因重组可以增加物种的适应 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环 境变化。
染色体异常与疾病关系
染色体异常是指染色体数目或结 构异常引起的遗传疾病。
减数分裂发生时期
减数分裂主要发生在个体发育的特定阶段,即从原始生殖 细胞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进行多次分裂,最终形成配子中的染 色体数目只有亲本细胞的一半。
减数分裂生物学意义
减数分裂是生物遗传变异和多样性的重要基础之一。
通过减数分裂,生物可以在保持染色体数目稳定的同时,增加遗传物质的多样性 ,从而实现物种的进化与适应。
结构
联会复合体是由多个同源染色体间的配对区域构成的一种特殊结构,每个配 对区域包含两个同源染色单体的一端。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与染色体分离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离,并分别 进入两个子细胞。
染色体分离
着丝粒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被拉向两极,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只有 一组染色体,这一过程称为染色体分离。

减数分裂课件

减数分裂课件
细胞变化
细胞质分裂成两部分,每部分含有一套完整的染色体组。接着,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 质分成四个子细胞。最后,子细胞逐渐分离并独立发育。
04
减数分裂过程中异常现象及影 响
非整倍体产生原因及后果
原因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分离或后期姐 妹染色单体提前分离,导致子细胞中染 色体数目异常。
VS
要点一
数据记录整理
要点二
结果分析方法
在观察过程中,记录不同阶段的细胞数量和特征,整理成 表格或图表,方便后续分析。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如计算各阶段细胞 的比例、分析染色体行为等,以揭示减数分裂的规律和特 点。
06
减数分裂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 用价值
遗传育种中人工控制杂交优势利用
优质品种选育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
间期
染色体进行复制,形成姐妹染色 单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
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形成次级性母细胞 。
减数第二次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子细 胞,形成四个单倍体的生殖细胞。
02
减数第一次分裂详解
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与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配对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 之间会发生配对,形成四分体结构。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 会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课件
目 录
• 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 • 减数第一次分裂详解 • 减数第二次分裂详解 • 减数分裂过程中异常现象及影响 • 实验观察与数据分析方法 • 减数分裂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01
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
减数分裂定义及作用
减数分裂定义
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染色体复 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 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的染 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分裂知识点

减数分裂知识点

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半。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概念分析:范围:有性生殖生物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2.生殖细胞:是多细胞生物体内能繁殖后代的细胞的总称,包括从原始生殖细胞直到最终已分化的生殖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产生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早期细胞,特殊体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包括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

精原细胞可以由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转化而来。

4.成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又称为配子。

同源染色体:细胞中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叫做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配对联会现象。

(例外的情况:性染色体,X与Y)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联会是一种过程。

(此时染色体已经完成复制,每条染色体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四分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四分体是联会之后的结果。

四分体的个数=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姐妹染色单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两只手,一个手掌掌为一个染色体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精子的形成过程包括:间期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又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间期是独立出来的,并不包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之中。

10.精子形成过程示意图:体细胞(染色体数:2n)有丝分裂细胞分化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变形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11.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减数分裂的各个口诀

减数分裂的各个口诀

减数分裂的各个口诀
减数分裂是一种数学计算方法,它通过将一个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来简化计算过程。

以下是减数分裂的口诀:
1. 减数分裂,一分为二:
减数大的个位要借,个位小于被减数保留。

2. 减数分裂,十位注意:
十位借十位,十位小于个位要借上百位。

3. 减数分裂,百位难借:
百位小于十位要借千位。

4. 减数分裂,千位保留:
千位大于百位,千位不能借。

这些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更加顺利和准确。

根据口诀的指导,我们可以先从个位开始判断是否需要借位,然后逐位借位,最后保留各位数,并完成减法运算。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如何辨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1、看染色体的数目:单数的话一定是减数 看染色体的数目: 分裂. 分裂. • 2、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的话一定是减 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数分裂 . • 3、若出现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 若出现四分体, 赤道板两侧就一定是减数分裂. 赤道板两侧就一定是减数分裂. • 4、没有以上情况出现就是有丝分裂. 没有以上情况出现就是有丝分裂.
•谢谢观看
减数分裂的过程
• 减数分裂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 • •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进行染色体和DNA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 DNA的复制 间期:进行染色体和DNA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 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联会. 四分体。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 形成四分体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 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上( 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上(或同源染 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端)。 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端) •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 细胞两极 • 末期:细胞一分为二, 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极体和 次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
减数分裂
• 一、概念: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 概念: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 • 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 • 结果: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结果: • 原始生殖细胞(性原细胞) 生殖细胞 配子) 原始生殖细胞(性原细胞) 生殖细胞(配子 配子) • 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 精子 • • 卵原细胞 卵细胞

பைடு நூலகம்

•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减数分裂》课件

《减数分裂》课件

实验操作过程
01
3.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 结构。
02
4. 记录观察结果,包括细胞分裂 的过程和特点。
实验操作过程
01
注意事项
02
03
04
1. 确保实验材料新鲜,避免 使用已经死亡或老化的细胞。
2. 在染色过程中,要控制染 色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以免
影响观察结果。
3.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要选 择适当的放大倍数和视野,以 便全面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半。
配子形成
03
经过染色体分离,最终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一种是含有X染色
体的雌配子,另一种是含有Y染色体的雄配子。
04
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之一,它涉及到配子(精子 和卵细胞)的形成,这些配子携带着父母双方的遗传信息, 通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为新个体。
05
减数分裂的实验研究
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实验材料 植物或动物生殖细胞
显微镜
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染色剂
显微镜
实验设备
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恒温培养箱 离心机 摇床
实验操作过程
01
实验步骤
02
1. 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如植物或动物生殖细胞。
2. 对细胞进行固定和染色,以便观察。
03
在这个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最终形成 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原来母细 胞的一半。
减数分裂的意义
减数分裂是生物遗传和进化过程中的 重要环节,对于维持物种遗传的稳定 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减数分裂也是生物生殖和繁殖的重要 过程,对于维持生物种群的稳定和繁 衍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的减数分裂

细胞的减数分裂
后期II
前期II 中期II
末期II
1、细线期 2、偶线期 3、粗线期 4、双线期 5、终变期 6、中期I 7、后期I 8、末期I 9、前期II 10、中期II 11、后期II 12、末期II
减数分裂过程
1.粗线期
2.终变期
3.中期Ⅰ

4.后期Ⅰ

5. 末期Ⅰ 6.分裂间期
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前期Ⅱ
8.中期Ⅱ

(三)减数分裂的意义
1.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一个性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子细胞,其染色体数只
有体细胞的一半,经过受精形成合子时,染色体又恢复了原来 的2n水平,从而保证了子代于亲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三)减数分裂的意义
2.为子代的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利于进化: 后期I同源染色体的成员移向两极是随机的,非同源染
色体的组合式自由的。
非姊妹染色单体交叉与片断交换
1.减数第一次分裂 (2)中期I:核膜、核仁消失, 着丝粒不分裂。 (3)后期I:同源染色体分离, 向两极移动,染色体减半 。 (4)末期I :核膜、核仁重现。
中期I
后期I 末期I
(一)减数分裂的过程
2.减数第二次分裂 (1)前期II:每条染色体含2条姊妹染色 单体,染色体数是n 。 (2)中期II: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 板上。 (3)后期II:着丝粒纵裂,姊妹染色单体 向两极移动。 (4)末期II:核膜重新形成。
细胞的减数分裂
•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是 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包括两次连续的 核分裂,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因而在形成 的四个子细胞核中,每个核只含有单倍数的 染色体,即染色体数减少一半.
三、细胞的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各时期图

减数分裂各时期图

DN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减数分裂后期I:同源染色体分 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后期II:染色体着丝 点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后期I和II:DN数量 减半,染色体数量不变
减数分裂后期I和II:染色体形 态和数目不变,DN数量减半
05 减数分裂末期
末期特征
染色体数目减半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质分裂情况
细胞质分裂:细胞质中的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等物质进行分裂,形成 两个子细胞
细胞质分裂过程:细胞质中的细胞 器、细胞质基质等物质进行分裂, 形成两个子细胞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细胞质分裂方式:细胞质中的细胞 器、细胞质基质等物质进行分裂, 形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质分裂结果:细胞质中的细胞 器、细胞质基质等物质进行分裂, 形成两个子细胞
DN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减数分裂末期,DN数量减半
染色体数量不变,但每条染色 体上的DN数量减半
染色体数量不变,但每条染色 体上的DN数量减半
染色体数量不变,但每条染色 体上的DN数量减半
06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 比较
染色体变化比较
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单倍体 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不变,形成二倍体 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含有一半的染色体 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含有全部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包括两 个阶段:减数第 一次分裂和减数 第二次分裂
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两次,最 终产生四个单倍体 生殖细胞

生物必修2减数分裂

生物必修2减数分裂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 → 表现型)
5、 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杂交育种
方法:杂交
原理:基因重组
优缺点:方法简便,但要较长年限选择才可获得。
2、导医学实践:
例: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D控制),母亲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致病基因p控制),问: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2、染色体组:
(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① 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任意一种染色体条数
答案:①ddpp DdPp ddPp ②3/8, 1/8, 1/8, 3/8
四、性别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伴性遗传
1、XY型性别决定方式:
染色体组成(n对):
雄性:n-1对常染色体 + 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 + XX

(完整版)减数分裂课件

(完整版)减数分裂课件

(完整版)减数分裂课件•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减数第一次分裂详细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详细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变化规律探讨目•减数分裂异常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探讨•实验方法与技术应用于减数分裂研究录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01定义及生物学意义定义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其结果是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精子和卵细胞),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生物学意义通过减数分裂,生物体实现了遗传物质的重组和分配,增加了遗传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基础。

DNA 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细胞适度生长。

间期前期Ⅰ中期Ⅰ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和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准备分离。

030201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后期Ⅰ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

末期Ⅰ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

前期Ⅱ03末期Ⅱ细胞分裂为四个子细胞,形成配子。

01中期Ⅱ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02后期Ⅱ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

染色体行为与遗传物质传递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历了复制、联会、交叉互换、分离和自由组合等复杂行为,确保了遗传物质的准确传递和重新组合。

遗传物质传递通过减数分裂,亲代的遗传物质被分配到子代配子中,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重组。

这为生物体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提供了基础。

同时,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异和重组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减数第一次分裂详细解析02前期I:染色体凝集和联会现象染色体凝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开始凝集,变得粗短,这是为了准备进行联会。

联会现象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这个过程称为联会。

联会是减数分裂的重要特征,确保了遗传物质的正确分配。

中期I: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四分体排列在中期I,四分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准备进行分裂。

此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四分体的结构和数量。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初级精母 细胞 间期
初级精母 细胞 前期
减一前期特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
出现四分体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 中期
初级精 母细胞
初级精 母细胞
前期
中期
减一中期特点:各对同源染色体着 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 后期
减一后期特点:
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具体过程:
间期 前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后期 末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
染色体复制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减一间期的特点:
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体积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DNA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减数分裂
第一课时
知识回顾
间期
分裂前期
分裂末期
分裂后期
分裂中期
分裂后期
魏斯曼的预测: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 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 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 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减数分裂(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一、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 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 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 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 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 一半。
联会
四分体
初级精母细胞 有 丝 分 裂 细 胞 分 化
体细胞
精子
精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总结:精子形成的过程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对象:进行的生物。

(2)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

(3)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一)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1、场所:人和哺乳动物的2、精原细胞(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由有丝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3、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特点:精原细胞的体积,染色体,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构成,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连接。

结果:精原细胞—————→(2)、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特征:前期:联会形成(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常出现交叉互换)。

相关的概念:a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和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另一条来自。

b联会:两两配对的现象。

c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条染色单体。

(一个四分体中有个着丝点、条染色体、个DNA分子,染色单体,即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细胞中的每个极只得到各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

结果:初级精母细胞—————→(3)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特征:前期:染色体不再复制,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分裂, 分离成为两条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结果:2个次级精母细胞—————→(4)、变形阶段:精细胞——→(呈蝌蚪状,头部含有细胞核,尾长能摆动)(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场所:人和哺乳动物的2、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①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

②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

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极体也分裂为两个。

总结: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和三个。

(三)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比较项目不同点相同点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产生部位细胞质分裂方式有无变形分裂结果(四)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图表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表:(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 、DNA 分子数为2N)2、请画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曲线图(1)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比较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不同点母细胞类型细胞分裂次数同源染色体行为子细胞数目子细胞类型最终子细胞染色体数相同点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主要分裂时期图像识别:1、一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细胞、卵细胞极体前、中期后期染色体数DNA分子数二看细胞中有没有同源染色体:如果没有同源染色体,则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三看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若出现联会、四分体、着丝点位于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若无上述特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
间I DNA复制
同源染色体联会 列队 四分体
前I
中I
同源染色体分离
后I
末I
哇,染色体果然减半啦!
短暂
DNA不复制
间II
前II
中II
后II
末II
过程同有丝分裂
几个重要概念: 几个重要概念:
1、同源染色体
2、联会
3、单倍体(n) ,二倍体(2n);
4、交叉、互换
5、同源染色体分离 人的体细胞染色体 6、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小结
1 减数分裂过程和意义,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2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变化 3 同源染色体、联会的概念 4 减数分裂中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5 精子和卵子形成过程的区别及各细胞名称
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也会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减数分裂的特点:
连续两次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DNA只复制一次 子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产生4个单倍体的子细胞 子细胞基因组合大为丰富
同源染色体配对:配对后还发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染色体交换 和基因重组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
第3节 减数分裂 节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它仅仅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生 的过程中。亲代细胞( 殖器官内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亲代细胞(原始 生殖细胞)复制一次, 几乎)连续分裂两次,从而得到四个遗传物质 生殖细胞)复制一次,却(几乎)连续分裂两次,从而得到四个遗传物质 减半的子细胞 子细胞, 性细胞或称配子。 或称配子 减半的子细胞,即性细胞或称配子。 减数分裂产生有单倍染色体的精子和卵。受精作用产生有二倍染色体的受 精卵。 意义: 意义:保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也保证了生物遗传性状 的相对稳定。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

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Meiosis)范围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是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

过程减数分裂是由相继的两次分裂组成的,分别称为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

在这两次分裂之间一般有一很短的间期,不进行DNA合成,从而也不发生染色体复制。

由于细胞核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所以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分裂Ⅰ前期比较复杂,减数分裂的许多特殊过程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因是第一次分裂的前期通常称为前期Ⅰ。

它又细分为:①细线期,染色质已集缩成细长的线状结构,每条染色体通过附着板与核膜相连,局部可见念珠状小节称为染色粒。

一般认为染色粒是染色线紧密地螺旋折叠的结果。

此期核的体积增大,核仁也较大。

②合线期亦称偶线期,是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时期。

这种配对称为联会。

每对中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雌性和雄性生殖细胞,它们在形态和遗传结构上是相似的。

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一般是从靠近核膜的一端开始,有时在染色体全长的若干点上也同时进行联会。

配对是靠两条同源染色体间沿长轴形成的联会线复合体实现的。

配对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称二价体。

由于联会,细胞中的染色体由2n条单价体成为n条二价体,虽然DNA含量未变,但数目看起来减少了一半。

③粗线期,染色体明显缩短变粗。

因此,在一些染色体数不多的生物,此时可以看出细胞中有几个二价体。

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结合紧密,只在局部位置上有时可分辨出是两条染色体。

在有些植物,例如玉米,此期二价体的着丝粒、染色粒、异染色质区和核仁组织区都可以看清,因此利用这些特征和染色体长度可做核型分析。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精子形成部位: 睾丸
曲细精管中有大量 原始雄性生殖细胞 (即精原细胞), 其染色体数目和 体细胞相同。
输精管
精原细胞:精巢中 的原始生殖细胞。 每个精原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目与体细 胞的相同。
哺乳动物睾丸示意图
back
3、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
减 数 分 裂 前 的 间 期
体精 复原 制细 ,胞 成的 初体 级积 经增 母大 细, 胞染 色
减 数 分 裂 第 一 次 分 裂 前 期
四同 分源 体染 色 体 联 会 , 形 成
同源染色体 联会 四分体 非同源染色体
B a
b A
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亲的 精子,另一条来自母亲的卵细胞,能够 联会的一对染色体。叫“同源染色体”。 如A与a、B与b。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 对的现象,称为同源染色体“联会”。
精子 ( N)
卵细胞
受精卵 (2N)
子代个体 (2N)
一、减数分裂概述
• 1、定义: • 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 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 2、特点: •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 3、结果: •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了一半。 • 4、时期: • 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 过程中。
A a Bb
A a Bb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其实都已经 过复制,共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将一 结构称为“四分体”。
back 练习
减 数 分 裂 第 一 次 分 裂 中 期
中各 央对 同 源 染 色 体 排 列 在 赤 道 板 的 初级精母细胞
减 数 分 裂 第 一 次 分 裂 后 期
向同 在 细源 纺 胞染 垂 的色 丝 两体 的 极彼 牵 移此 引 动分 下 离, ,配 分对 别的

减数分裂【精华版】

减数分裂【精华版】

减 数 分 裂
卵 子 的 形 成 过 程
练习二
例3、(上海1996高考)雌蛙的卵巢中有初级卵 母细胞6000个,从理论上计算,经减数分裂所生成的 卵细胞和极体数分别是: ( B ) A.6000和6000 C.6000和24000 B.6000和18000 D.12000和12000
对于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
卵原细胞
复制 染色体 2n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 体分离 2n 着丝粒
初级卵母细胞
分裂
极体
着丝粒
极体
分裂
次级卵母细胞
n
卵细胞
2n n
1个卵原细胞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间期: 1个初级卵母细胞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1个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1个卵细胞+3个第二极体
1 2
4
3
1与3是一对 同源 染色体;
1与2是一对非同源染色体; 1与5是一对相同的染色体。
5 6 7
8
2条染色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 4个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时,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 单体之间相对应的部位 常常会发生交叉与互换
有关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四分体的计算
1)一个四分体=一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 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2)四分体的数目=1/2体细胞=同源染色 体的对数=生殖细胞 (书本82页 数一数有几条染色体?有几个四 分体?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在中央为中期,染色体移向两极为后期;
其次判断分裂方式
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
奇偶数 偶数: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三看”

《减数分裂》ppt课件

《减数分裂》ppt课件

02
减数分裂的生物学基础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01
02
细胞周期的概念及阶段划分
有丝分裂的过程与特点和作用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与去向
染色体与遗传物质
01
02
03
04
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及结 构特征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 据
基因的概念及与DNA的 关系
染色体的遗传规律与变 异
DNA复制与基因表达
精子的获能
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称 为精子获能。
卵子的准备
卵子在受精前需经历一系列的准备过程,包 括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等。
受精过程
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 程称为受精。
合子的形成
受精卵经过一系列发育变化,最终形成具有 全能性的合子。
05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遗传物质的重组与分离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四分体的形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 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 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交叉互换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是生物变异的来源 之一。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
探讨生物育种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如转基因作物、动物克隆等 ,并分析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初级卵母细胞的形成
01
卵原细胞经过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体积增大,成为初级卵
母细胞。
第一次减数分裂
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5、终变期 (diakinnesis stage)
CM
特点: 1)Chr——高度螺旋化——短、粗r末端、Chr互换了片段。
7
中期I
中心体
纺锤体
特点: 1)四分体排列形成赤道板, 2)纺锤体与Chr着丝粒盘连接
8
后期I
特点: 1)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离律C学基础) 2)同源Chr随机分配到子C (自由组合律C
2)tetrad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可见 交叉(crossing-over),染色体重组-基因重 组,互换的C学基础。
3)合成的DNA为P-DNA,以单链修复形式合
成,又称DNA修复形式合成,与chr中DNA重
组有关。
5
4、双线期( Dipleoid stage)
NO
交叉端化
特点: 1)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并分离。 2)互换后的染色体之间仍存交叉—交叉端化。 3)初级卵母细胞普遍发生rRNA Gene扩增— 灯刷染色体(Lampbruse chr),chr伸出大 量的侧环以增加RNA转录单位。
3
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由联会复合体 连接。
偶线期合成的DNA称Z-DNA,单一序 列,G-C含量高,使同源染色体精确配对。
2)联会的结果,每对染色体形成一个 二价体。
3)同源染色体以端粒附着于核膜上,呈 花束状。
4
3、粗线期 ( Pachytene stage)
NO
四分体
特点:
1)二价体→四分体(tetrad)
2)染色体已复制,但看不到双重性; 3)染色体端粒开始与核膜附着斑相连;
核仁
核膜
2
2、 偶线期(zygotene stage) NO
二价体 特点: 1)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联会,指在
二价体相同部位准确配对的过程。 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
是指大小、形态结构相同,一条来自 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
12
减数分裂II
中期II:各二 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13
后期II: 二分体着丝粒纵裂,形成染色单体,移向两 极。
14
末期II: 各单分体到达两极,形成两个(四个)子细
胞。
15
减数分裂Ⅱ
前期II:核仁、核膜消失,每个C中 有n个二分体。
中期II:各二 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II:二分体着丝粒纵裂,形成染 色单体,移向两极。
学基础)
9
末期I
NO
特点: 1)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 2)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3)核仁、核膜重新出现。
10
减数分裂II
减数分裂I完成后,经过暂短的间期(或不经 过间期),不经染色体复制而进入减II。
减数分裂II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相似)
11
减数分裂II
前期II: 核仁、核膜消失,每个C中有n个二分体。
减数分裂Ⅰ
前期Ⅰ:分五段(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
双线期、终变期)
中期Ⅰ:四分体排列形成赤道板,纺锤 丝与着丝粒相连并朝向两极。
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离律) 同源染色体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 去(自由组合律)
末期Ⅰ:染色体达两极,膜、仁重新出 现,形成两个子细胞(N)。
1
减数分裂前期I
1、 细线期(leptotene stage) 特点: 1)染色质—螺旋化—染色体(呈细丝状);
末期II:个单分体到达两极,形成两 个(四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动画 16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17
减数分裂的意义
保持物种的稳定性: 2n——n——2n 染色体分离与随机分配——不同生殖细胞,
223=8388608种组合。 互换——Gene重组,有利于DNA修复,基
因组的稳定性,增加了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 成的差异,增加了遗传物质的组合——遗传 物质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 Meiosis中,体现了分离律(后期I)、自由 组合律(后期I)、互换(粗线期)的细胞学 基础。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