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思考题和习题解答第三章

合集下载

物理光学第三章课后作业解答

物理光学第三章课后作业解答
解:(1) 对于右边,由于1.50<1.62>1.50,因此入射 光小角度入射时,从空隙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 的光程差有半波损失,即
2nh
2
当 h=0时, ,因此右边中央条纹为暗条纹。
2
(2) 对于左边,由于1.50< 1.62 < 1.75 ,因此入射光小 角度入射时,从空隙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的光程差 无半波损失,即
IP 3.4I1 0.85 I0 4I1
5(P119) 在杨氏实验装置中,两小孔的间距为0.5mm, 光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当以折射率为1.60的透明 薄片贴住小孔 S2 时,发现屏上的条纹移动了1cm,试 确定该薄片的厚度。
解:
(n 1)l 0.6l l
0.6
yd 1 0.05 0.001cm
解: (1)
n1 sin1 n2 sin2
2
arcsin
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 300 1.5
19.470
2n2hcos2 / 2 m
m 21.5hcos19.470 / 2 / 200
(2)
2 300
2n2hcos2 m
m 2 0.005 cos300 / 122
14(P120) 如图所示,平板玻璃由两部分组成(冕牌玻 璃n=1.50,火石玻璃n=1.75),平凸透镜用冕牌玻璃制 成,其间隙充满二硫化碳(n=1.62),这时牛顿环是何 形状?
y D
d
15 1.5cm
10
D 1.5mm
d
1.5d 1.5 0.45 0.58μm
D 1150
k=2 k=1 k=0 k=-1 k=-2
8(P119) 一波长为0.55m的绿光入射到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求离双缝2m远处的观察屏上干涉条纹的 间距。若双缝间距增加到2mm,条纹间距又是多少?

工程光学基础教程 习题答案(完整)

工程光学基础教程 习题答案(完整)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1. 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 =3810⨯m/s ,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石(n=2.417)等介质中的光速。

解:则当光在水中,n=1.333时,v=2.25 m/s, 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时,v=1.99 m/s, 当光在火石玻璃中,n =1.65时,v=1.82 m/s , 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时,v=1.97 m/s ,当光在金刚石中,n=2.417时,v=1.24 m/s 。

2. 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 屏上成一60mm 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 ,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 ,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所以x=300mm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

3. 一厚度为200mm 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 =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 的金属片。

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的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的最小直径应为多少?2211sin sin I n I n = 66666.01sin 22==n I745356.066666.01cos 22=-=I1mm I 1=90︒n 1 n 2200mmL I 2 x88.178745356.066666.0*200*2002===tgI xmm x L 77.35812=+=4.光纤芯的折射率为1n ,包层的折射率为2n ,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0n ,求光纤的数值孔径(即10sin I n ,其中1I 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 n 0sinI 1=n 2sinI 2 (1)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内传播,则有:(2)由(1)式和(2)式联立得到n 0 .5. 一束平行细光束入射到一半径r=30mm 、折射率n=1.5的玻璃球上,求其会聚点的位置。

《光学》答案(吴强版)

《光学》答案(吴强版)
又由等光程原理得 r
f nAD f n(r cos f )
r
f (1 n) 1 n cos
1-4 解:参看课本 P 16 图 1-13 考 虑 三 角 形 PSC , 有 PS ( x1 R) R 2( x1 R) R cos
l1

l


1 const 2n sin
所以,
1

l2
2
2

1
l1
l2
带相关参数得未知波长为
6429

2n 2.73 107 m
2-14 设相邻两条纹对应的高度差为 h , h
h 则 sin l
D L tan L sin
(1)由于
d 0.5mm
所以,
d dc 0 . 4 3 6 8 mm
故屏上看不到干涉条纹。
(2) 由 得
l
பைடு நூலகம்db

, 代
d 0.5*103 m, b 0.25*103 m
l 22.849cm
所以,
l l R 2.89cm
2-13 解:
l

2n sin
从而得出:
cos 0 0, 或 sin 0 0
所以,
3 0, , ,
2 2
满足以上条件的角度为实际光线。 1-3 解: 由题意知,经过镜具 的出射光为平行光, 又由折射定律得,
M r S
N
MN // AC
则有

f
A D
C
r cos f AD A D rc o s f
2

光学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光的干涉1、波长为nm 500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cm 022.0的双缝上,在距离cm 180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为nm 700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又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解:由条纹间距公式λd r y y y j j 01=-=∆+ 得cm 328.0818.0146.1cm146.1573.02cm818.0409.02cm573.010700022.0180cm 409.010500022.018021222202221022172027101=-=-=∆=⨯===⨯===⨯⨯==∆=⨯⨯==∆--y y y drj y d rj y d r y d r y j λλλλ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nm 640,两狭缝间距为mm 4.0,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cm 50.试求:(1)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条纹之间的距离;(2)若p 点离中央亮条纹为mm 1.0,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3)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解:(1)由公式λd r y 0=∆ 得λd r y 0=∆ =cm 100.8104.64.05025--⨯=⨯⨯(2)由课本第20页图1-2的几何关系可知52100.01sin tan 0.040.810cm 50y r r d d dr θθ--≈≈===⨯521522()0.8106.4104r r πππϕλ--∆=-=⨯⨯=⨯(3) 由公式2222121212cos 4cos 2I A A A A A ϕϕ∆=++∆= 得8536.042224cos 18cos 0cos 421cos 2cos42cos 422202212212020=+=+==︒⋅=∆∆==πππϕϕA A A A I I pp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6×10-7m .解:未加玻璃片时,1S 、2S 到P 点的光程差,由公式2rϕπλ∆∆=可知为 Δr =215252r r λπλπ-=⨯⨯=现在1S 发出的光束途中插入玻璃片时,P 点的光程差为()210022r r h nh λλϕππ'--+=∆=⨯=⎡⎤⎣⎦所以玻璃片的厚度为421510610cm 10.5r r h n λλ--====⨯-4. 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狭缝上.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解:6050050010 1.250.2r y d λ-∆==⨯⨯=m m122I I = 22122A A =12A A =7. 试求能产生红光(λ=700nm)的二级反射干涉条纹的肥皂膜厚度.已知肥皂膜折射率为1.33,且平行光与发向成30°角入射.解:根据题意222(210)2710nmd n j d λ-=+∴===8. 透镜表面通常镀一层如MgF 2(n=1.38)一类的透明物质薄膜,目的是利用干涉来降低玻璃表面的反射.为了使透镜在可见光谱的中心波长(550nm )处产生极小的反射,则镀层必须有多厚? 解:可以认为光是沿垂直方向入射的。

物理光学第3章习题解答

物理光学第3章习题解答

式中Z1 ka,Z 2 kb。对于衍射场中心,Z1 Z 2 0,
相应的强度为
a 4 b 4 a 2b 2 2 2 2 ( I r )0 4C C (a b ) 2 4 4
2
当 b a / 2时
2 a (1) ( I r )0 C a 2
a J1 (ka ) 2
利用贝塞尔函数表解上式,得到
ka Z1 3.144
因此,第一个零点的角半径为
3.144 0.51 2 a a
a 左图中,实线表示的是b 的圆环的衍射强度曲线。 2
半径为a的圆孔的强度曲线如虚线所示。
18.一台显微镜的数值孔径为0.85,问: (1)它用于波长 400nm 时的最小分辨距离是多少? (2)若利用油浸物镜使数值孔径增大到1.45,分辨率提高了多少倍? (3)显微镜的放大率应设计成多大?(设人眼的最小分辨率为1 ) 【解】
【解】
为使波长600nm的二级谱线的衍射角 30 ,光栅栅距d 必须满足
m 2 600 106 mm d 2.4 103 mm sin sin 30
据(2),应选择d 尽量小,故
d 2.4 103 mm
据(3),光栅缝宽
d 2.4 103 mm 0.8 103 mm 3 3
(1) P点的亮暗取决于圆孔包含的波带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假设波带数目不大)。当平行光入射时,波带数
2 D / 2 (1.3mm) 2 j 3 r0 r0 (563.3 106 mm)(103 mm)
2
故P点是亮点。
(2)当P点向前移近圆孔时,相应的波带数增加;波带数增大 为4时,P点变为暗点。

姚启钧光学第三章答案

姚启钧光学第三章答案

1. 证:设两个均匀介质的分界面是平面,它们的折射率为n 1和n 2。

光线通过第一介质中指定的A 点后到达同一介质中指定的B 点。

为了确定实际光线的路径,通过A,B 两点作平面垂直于界面,O O ′是他们的交线,则实际 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点C 就可由费马原理来确定(如右图)。

(1) 反正法:如果有一点C ′位于线外,则对应于C ′,必可在O O ′线上找到它的垂足C ′′.由于C A ′>C A ′′,B C ′>B C ′′,故光谱B C A ′总是大于光程B C A ′′而非极小值,这就违背了费马原理,故入射面和反射面在同一平面内得证。

(2) 在图中建立坐oxy 标系,则指定点A,B 的坐标分别为(y x 11,)和(yx 22,),未知点C 的坐标为(0,x )。

C 点在B A ′′,之间是,光程必小于C 点在B A ′′以外的相应光程,即x xx 21<<,于是光程ACB 为:x x n y x x n CB n AC n ACB n 21121221111)()(+−++−=+=根据费马原理,它应取极小值,即:()()()()()(12222211212111−′=+−−−+−−=AC C A n y x x x x n y x x x x n ACB n dx dQ i i 11=′,∴0)(1=ACB n dx d取的是极值,符合费马原理。

故问题得证。

2.(1)证:如图所示,有位于主光轴上的一个物点S 发出的光束经薄透镜折射后成一个明亮的实象点S ′。

由于球面AC 是由S 点发出的光波的一个波面,而球面DB 是会聚于S ′的球面波的一个波面,固而SB SC =, B S D S ′=′.又Q光程FD EF n CE CEFD ++=,而光程AB n AB =。

根据费马原理,它们都应该取极值或恒定值,这些连续分布的实际光线,在近轴条件下其光程都取极大值或极小值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可能性是取恒定值,即它们的光程却相等。

光学工程课后答案

光学工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3、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 屏上成一60mm 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 ,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 ,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所以x=300mm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

4、一厚度为200mm 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 =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 的金属片。

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的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的最小直径应为多少?8、.芯的折2n ,10sin I n ,其中1I 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n0sinI1=n2sinI2(1)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内传播,则有:(2)由(1)式和(2)式联立得到n0.16、一束平行细光束入射到一半径r=30mm、折射率n=1.5的玻璃球上,求其会聚点的位置。

如果在凸面镀反射膜,其会聚点应在何处?如果在凹面镀反射膜,则反射光束在玻璃中的会聚点又在何处?反射光束经前表面折射后,会聚点又在何处?说明各会聚点的虚实。

解:该题可以应用单个折射面的高斯公式来解决,设凸面为第一面,凹面为第二面。

(1)首先考虑光束射入玻璃球第一面时的状态,使用高斯公式:会聚点位于第二面后15mm 处。

(2)将第一面镀膜,就相当于凸面镜像位于第一面的右侧,只是延长线的交点,因此是虚像。

还可以用β正负判断:(3)光线经过第一面折射:, 虚像第二面镀膜,则:得到:(4)在经过第一面折射物像相反为虚像。

18、一直径为400mm,折射率为1.5的玻璃球中有两个小气泡,一个位于球心,另一个位于1/2半径处。

沿两气泡连线方向在球两边观察,问看到的气泡在何处?如果在水中观察,看到的气泡又在何处?解:设一个气泡在中心处,另一个在第二面和中心之间。

光学-第三章习题优秀PPT

光学-第三章习题优秀PPT

Г正负对系统影响,如果是正的, 物镜为负透镜,像距为负?目镜
受物镜阻挡。
又 1 1 1 l l f物
l f物 l l f物
将此式代
入上式得:f
物 =
l
4
f目 l 4 f目

4 25(100)=91m 100 4 25
m
15
即物镜的焦距是91mm。
讨论问题 高云峰
求目镜视放
大率:目=
250=10 f目
望远系统的特点:
1、望远系统的垂轴放大率、轴向放大率都与共轭面的位 置无关,入射光线可以看作是从一定高度的任意物平面上
发出,也就是与物像的远近无关。
2、视放大率与角放大率相等,感觉目标与我们的距离近 了,也就是视角被放大了
问题1、望远镜将物体放大了,大的物体感觉近。
问题2、望远镜将物体成像在物镜的焦平面上,我们看 到的是前移了的像。
Δα
6
5、显微镜目镜的放大率Г=10×,它的焦距等于多 少?设物镜的放大率为40×,求显微镜的总倍率。
解:目镜的放大率为
目=
250 f目
=10
f目=25m m
又 总=物 • 目
总= 4010= 400
即目镜的焦距为25mm,显微镜总放大率为400倍。
放大镜和显微镜目镜的视放大率均为正,显微镜的物 镜垂直放大率是负值。
SD 1 1 1 l 1
注意符号,这里是-1
3
3、假定用眼睛直接观察敌人的坦克时,可以在400m
的距离上看清坦克上的编号,如果要求距离2km也能看 清,问应使用几倍的望远镜?
解:眼睛直接观察的最小视角为:
tg =0.0003(rad ) y
l 如果观察2km处的同一个物体,则视角为:

光学思考题和习题解答第三章

光学思考题和习题解答第三章

光学思考题和习题解答第三章第三章思考题部分暂时略去4、⼲涉条纹产⽣在⼀定的空间内,称为定域深度;因此⽤⽬镜看到地是属于定域深度范围的⼲涉条纹。

5、(1)等厚⼲涉条纹的定义就是指薄膜表⾯沿等厚线分布的⼲涉条纹,光程差等于i nh L cos 2=?,可见只有当光线近似垂直⼊射时,光程差只与厚度有关,从⽽⼲涉强度也近似地仅与⾼度有关,这时的⼲涉条纹是沿等厚线分布的等厚条纹。

但实际上光程差还与倾⾓有关,从⽽等光程的轨迹与⾼度和折射⾓都有关,条纹必然偏离等厚线。

因此⼀般说来,薄膜表⾯的⼲涉条纹并不是等厚条纹。

等厚条纹只是⼀种在特定实验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6、对于单⾊点光源⽽⾔,由于相⼲长度⽐较长,1、2或者3、4两个界⾯的反射光是可以⼲涉形成⼲涉条纹的。

实际上,通常的光源是⾯光源,不同点光源产⽣的⼲涉条纹错位从⽽影响衬⽐度,若两个界⾯的厚度⼤,错位⽐较明显,因⽽衬⽐度差;有两个界⾯的厚度⼩,错位才⼩,因⽽衬⽐度才⽐较⼤。

7、根据空间相⼲性的要求,为提⾼条纹的衬⽐度,应限制光源的宽度。

点光源照明时,衬⽐度最⾼。

但⽤⾁眼直接观察薄膜表⾯的⼲涉条纹时,由于眼睛瞳孔对光束截⾯的限制,只能接收来⾃扩展光源上⼀部分点光源的反射线,从⽽限制了光源的有效宽度。

因此,决定视场中条纹衬⽐度的不是扩展光源的实际宽度,⽽是被瞳孔所限制的有效宽度。

只有进⼊瞳孔的反射光的⼲涉条纹才能被眼睛看到。

透过真孔⽐较容易看到⼲涉条纹,原因在于真孔进⼀步限制扩展光源的有效宽度,从⽽提⾼了观察区域的衬⽐度。

8、窗玻璃表⾯是扩展光源产⽣的⼲涉条纹的⾮相⼲叠加。

由于不同点光源产⽣的⼲涉条纹产⽣错位,折射⾓不同的两个点光源在上下表⾯同⼀点产⽣光程差,两个光程差的差异等于i i nh L d sin 2)(=?δ,这个差异与厚度有关,厚度越⼤,⼲涉条纹错位造成的条纹衬⽐度下降越严重;⼤到⼀定程度时,⼲涉条纹看不见。

11、出现⼤约三个亮纹,相邻亮纹的⾼度差为半个波长,故厚度差约为22λ?。

光学第三章几何光学

光学第三章几何光学
2、c —— 光速
联系光与电磁波
3、λ ——光波长
是否趋近于零 区分几何光学与波动光
学 4、χ ——介质的电极化率
其对光场响应是线性与非线性区分线性 与非线性光学
费马原理
一、费马原理:光在指定的两点间传播时,
实际的光程总是一个极值。其数学表达式为:
B nds 极值(极大值、极小值或恒定值) A
射光束都是单心光束的成像。这也是我们
着重研究的情况。
3、物、像与人眼
问题:

这里的像就是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
像吗?人眼能否区分物与像?
结论:
对人眼来所,物与像都是进入瞳孔的发
射光束的顶点。物、像、虚像人眼不能分辨。
但对于像,其光束有一定的限制,必须在特定
的范围才能观察到。
光在平面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光学纤维 棱镜
第 三 章 几 何 光 学
三角形孔夫琅禾费衍射图像
本章内容
光线的概念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费马原理 光束 实象和虚像 平面反射和折射,棱镜的最小偏向角,光
学纤维 光在球面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符号法则 近轴物点近轴光线成像的条件 薄透镜 理想光具组的基点和基面
光线的概念、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B
或: nds 0 A
或:t 1
B
nds 0
ccA
二、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与费马原理
1、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或费马原理都可以 作为几何光学出发点,从而建立几何光学内容 体系。 2、由费马原理可以推导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 定律。 (1)、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
S
1
l = ([ - r)2 +(r - s)2 + (2 - r)( r - s)cos ] 2

光学课程:第三章部分习题解答

光学课程:第三章部分习题解答

111
解:第一次通过L1时
p1 p f
p 5.6cm
L1
L2
p1 14cm
Q.
通过L2 平面时
n p2 p n
5.6cm 10cm p 14 10 4cm p2 6cm
通过L2 曲面反射:
1 1 11 p3 p2 12
p3 3cm
再通过L2 平面时:
p4
p3
n n
2cm
11 1
d=23cm,若不改变筒长,则应该配焦距为
多少的物镜?改装后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为多
少?
解: M p0
fo fe
p0 0.25 M 250
d fo fe
250 (22 fe ) 25 fe
fe 2cm
望远镜 f´0与Fe 重合 fo d fe 21cm
M fo 0.21 10.5 fe 0.02
n
1.5 1 R
1 2R
f1
n 1
2R
f1
n 1
1.5 1
3R
2
n
r
n
11.5 R
1 2r
2R
f2
n 2
1 1
2r
2r
f2
n 2
3r
d f1 f2 R r 3R 3r 2r 2R
xH
f1d 12
2R(R r) R 2(r R)
xH
f2d 12
2r(R r) r 2(r R)
8 一个等曲率的双凸透镜,放在水面上 (n=1.33),两球面的曲率半径均为3cm,中 心厚度为2cm,玻璃的折射率为1.50,在透镜 下4cm处有一物点Q,试分别算出两曲面的光 焦度,并计算最后在空气中象点的位置。

光学教程第3章_参考答案

光学教程第3章_参考答案

3.1 证明反射定律符合费马原理。

证明:设两个均匀介质的分界面是平面,它们的折射率为n 1和n 2。

光线通过第一介质中指定的A 点后到达同一介质中指定的B 点。

为了确定实际光线的路径,通过A,B 两点作平面垂直于界面,'OO 是它们的交线,则实际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点C 就可由费马原理来确定,如下图所示。

(1)反证法:如果有一点'C 位于线外,则对应于'C ,必可在'OO 线上找到它的垂足''C .由于''AC 'AC >,''BC 'BC >,故光线B AC'总是大于光程B ''AC 而非极小值,这就违背了费马原理,故入射面和反射面在同一平面内得证。

(2)在图中建立坐XOY 坐标系,则指定点A,B 的坐标分别为(x1,y1)和(x2,y2),未知点C 的坐标为(x ,0)。

C 点是在'A 、'B 之间的,光程必小于C 点在''B A 以外的相应光程,即21v x x <<,于是光程ACB 为y x x n y x x n CB n AC n ACB n 2211221221111)()(+-++-=+=根据费马原理,它应取极小值,即0)(1=n dxd0)sin (sin )()()()()()(21112222211212111=-='-'=+---+--=i i n B C C A n y x x x x n y x x x x n ACB n dx d 所以当11'i i =,取的是极值,符合费马原理。

3.2 根据费马原理可以导出在近轴条件下,从物点发出并会聚倒像点的所有光线的光程都相等。

由此导出薄透镜的物象公式。

解:略3.3 眼睛E 和物体PQ 之间有一块折射率为1.5的玻璃平板(见题3.3图),平板的厚度d 为30cm 。

高等光学教程-第3章参考答案

高等光学教程-第3章参考答案
2 2
2
3.4 设玻璃基底的折射率为 1.5,入射光的波长 633nm (1)若在基底上镀制折射率为 2.0 的单层膜,覆盖层为空气。求光正入射时能给出最大 反射率和最小反射率的膜层几何厚度、 求最小不为 0 的几何厚度值。 求相应的最大反射率和 最小反射率 R 的值。 (2)若在基底上镀制折射率为 1.4 的单层膜,覆盖层为空气。求光正入射时能给出最大 反射率和最小反射率的膜层几何厚度、 求最小不为 0 的几何厚度值。 求相应的最大反射率和 最小反射率 R 的值。 解答:参考教材中图 3-5 及相关内容 (1)当 (2m 1) 2 ,或者说当膜层的光学厚度为 n 2 h ( 2m 1) 0 4 时, cos 2 0 , 其中 m 0 , 1 , 2 , ,几何厚度 h
r12 t1t1 1
(P3.2-1) (P3.2-2)
设入射光的振幅为 1 ,不考虑介质对光波的吸收,图 P3.2 中所示各反射光的振幅
3
S1 , S 2 , S 3 , 依次为 S1 r1 ,
r2 , S 2 t1t1
r1r22 , …… S 3 t1t1
(P3.2-3)
0
2n 2
158.25 nm ,
n1 n3 R n n 4% 3 1
n1 n3 m0 (2) n 2 h m ,h ,令 m 1 , h 226.07 nm,最大反射率 R n n 4% 2 2n 2 3 1



(P3.2-7)
当光束反射次数足够多时,利用无穷递减等比级数求和公式及(P3.2-1)和(P3.2-2) 式求得
r
1 r1 r2 e 2 j

《应用光学基础》思考题部分参考解答

《应用光学基础》思考题部分参考解答

《应用光学基础》思考题部分参考解答《应用光学基础》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和成像概念1-1 (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例子:影子的形成。

应用:射击瞄准。

实验证明:小孔成像。

(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例子:两束手电灯光照到一起。

应用:舞台灯光照明;无影灯。

实验证明:两束光(或两条光线)相交。

(3)光的反射定律:例子:照镜子;水面上的景物倒影。

应用:制镜;汽车上的倒车镜;光纤通讯。

实验证明:平面镜成像;球面反射镜成像。

(4)光的折射定律:例子:插入水中的筷子出现弯折且变短;水池中的鱼看起来要比实际的位置浅。

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望远镜等实验证明:光的全反射;透镜成像;用三棱镜作光的色散。

1-2 否。

这是因为光线在棱镜斜面上的入射角I2 = 45°,小于此时的临界角I m= 62.46°。

1-3小孔离物体有90cm远。

1-4此并不矛盾,这是因为光在弯曲的光学纤维中是按光的全反射现象传播的,而在光的全反射现象中,光在光学纤维内部仍按光的直线传播定律传播。

第二章平面成像2-1 略。

2-2 以35°的入射角入射。

2-3 二面镜的夹角为60°。

2-4 双平面镜夹角88.88°。

2-5 平面镜的倾斜角度为0.1°。

2-6 实际水深为4/3 m。

2-7 平板应正、反转过0.25rad的角度。

2-8 (1)I = 55.59°;(2)δm = 51.18°。

2-9 光楔的最大折射角应为2°4′4〞。

2-10 略。

第三章球面成像3-1 该棒长l′= 80mm。

3-2l = -4.55 mm,D = 4.27 mm。

3-3最后会聚点在玻璃球后面l2′= 15 mm (或离球心45 mm的右侧)处。

3-4l2′=7.5cm。

3-5l2′= -105.96 mm(即位于第一面前97.96mm处),y′= 14.04mm。

3-6n = 1.5,r = 7.5 mm(或r = -7.5 mm)。

光学教程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总47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第一章 光的干涉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 7011180500100.4090.022r y cm d λ-∆==⨯⨯= 改用2700nm λ= 7022180700100.5730.022r y cm d λ-∆==⨯⨯= 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 21220.328y y y cm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7050640100.080.04r y cm d λ-∆==⨯⨯= ⑵由光程差公式210sin yr r d dr δθ=-== 0224y dr πππϕδλλ∆==⋅= ⑶中央点强度:204I A =P 点光强为:221cos 4I A π⎛⎫=+ ⎪⎝⎭012(10.8542I I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

已知光波长为7610m -⨯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 ()15n d λ-= ()7645561061061010.5d m cm n λ---==⨯⨯=⨯=⨯-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

光学(吴强版)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光学(吴强版)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λ0 λ = ( 2 k + 1) 0 2 2
k = 0,1, 2,3, L
利用上述关系,将分别取 k=1、2、3、4,可以算出在 400~ 700nm 范围内,干涉 增强的光为 :
k =3 k =4
干涉相消的光为:
λ0 = 594(nm) λ0 = 424.3(nm)
k =3
λ0 = 495(nm)
2-23 为了测量一精密螺距,可用此螺栓来移动迈克耳孙干涉仪中的一面反射镜。已知螺栓 旋转一周后视场中移过 2023 条干涉条纹,求螺栓的螺距,所用光波的波长为 546nm.。 解:设螺距为 ∆h ,螺栓旋转一周后产生的额外光程差值
∆l = 2∆h = ∆k λ
所以: ∆h =
∆k λ 2023× 5460× 10-10 = =0. 552 × 10−3 ( m ) 2 2
r=
所以,第 5 和第 15 级暗环的直径分别为
kRλ n
D5 =
0.7 1.33 1.7 1.33
= 0.607(mm)
D15 = λ2 r2 = = 2e= ∆λ R
= 1.474(mm)
2-18
l0 = ∆lmax
λ2 R r= = ∆λ
2-20
(4000 ×10 )
2 × 10
−10 2 −10
D λ 1.0 × 6328 × 10−10 ⋅ = = 4.75 × 10−4 (m) −3 d n 1.0 ×10 ×1.33
2-2 在杨氏干涉装置中, 双缝至屏幕的垂直距离为 2.00m. 测得第 10 级干涉亮纹 至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为 3.44cm,双缝间距为 0.342mm , 试求光源的单色光波 长. 解:在杨氏干涉装置中,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为 : x δ = d sin θ = d D 根据出现亮条纹的条件 δ = ± kλ0 ,对第 10 级亮条纹, k 取 10,于是有:

光学第三章习题解答

光学第三章习题解答

f r
f 2r, n 1 代入上式得
n
f n
2rn

2n 2
n n n n
s s
f r 2r r
3.11 有一折射率为1.5,半径为4cm的玻璃球, 物体在距球表面6cm处,求:(1)物所成的像到球 心之间的距离;(2)像的横向放大率。
解:将r 50 cm ,s 50 cm ,n 1, n 1.33 代入 球面折射的物象公式 得
n n n n s s r
s

n
n n
n

1 1 1.33
1.33

50cm
r s 50 50
(鱼的表观位置仍在原处)
由横向放大率公式得
n s 1.33 (50) 1.33
i10 arcsin(1.6 sin 2119 arcsin(0.5816) 3534
3.5 下图所示的是一种恒偏向棱镜,它相当于一
个30°- 60°- 90°棱镜和一个45°- 45°- 90°
棱镜按图示方式组合在一起。白光沿i方向入射,旋
转棱镜改变θ1,从而使任意一种波长的光可以依次
重合,故眼睛距玻璃片的距离x为
s s 24 cm
2
3.10 欲使由无穷远发出的近轴光线通过透明 球体并成像在右半球面的顶点处,问此透明体的 折射率为多少?
解: 由球面折射成象可知
当P 时 象方焦距为
n n´
f n n r n n

n f n
s1( 21s)
1 f

1s 6s

1160154 5s303115.5(c11m5)

光学教程第三四章答案

光学教程第三四章答案

1. 证:设两个均匀介质的分界面是平面,它们的折射率为n 1和n2。

光线通过第一介质中指定的A 点后到达同一介质中指定的B 点。

为了确定实际光线的路径,通过A,B 两点作平面垂直于界面,O O '是他们的交线,则实际 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点C 就可由费马原理来确定(如右图)。

(1)反正法:如果有一点C '位于线外,则对应于C ',必可在O O '线上找到它的垂足C ''.由于C A >C A ,B C >B C ,故光谱B C A '总是大于光程B C A ''而非极小值,这就违背了费马原理,故入射面和反射面在同一平面内得证。

(2)在图中建立坐oxy 标系,则指定点A,B 的坐标分别为(y x 11,)和(y x22,),未知点C 的坐标为(0,x )。

C 点在B A '',之间是,光程必小于C 点在B A ''以外的相应光程,即xx x 21<<,于是光程ACB为:y x x n y x x n n n n 2211221221111)()(+-++-=+=根据费马原理,它应取极小值,即:i i 11=',∴0)(1=ACB n dxd取的是极值,符合费马原理。

故问题得证。

0)sin (sin )()()()()()(21112222211212111=-='-'=+---+--=i i n CB B C AC C A n y x x x x n y x x x x n ACB n dx d2.(1)证:如图所示,有位于主光轴上的一个物点S 发出的光束 经薄透镜折射后成一个明亮的实象点S '。

由于球面AC 是由S 点 发出的光波的一个波面,而球面DB 是会聚于S '的球面波的一个 波面,固而SB SC =,BS D S '='.又光程FD EF n CE CEFD ++=,而光程AB n A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思考题部分暂时略去
4、干涉条纹产生在一定的空间内,称为定域深度;因此用目镜看到地是属于定域深度范围的干涉条纹。

5、(1)等厚干涉条纹的定义就是指薄膜表面沿等厚线分布的干涉条纹,光程差等于
i nh L cos 2=∆,可见只有当光线近似垂直入射时,光程差只与厚度有关,从而干涉强度也近似地仅与高度有关,这时的干涉条纹是沿等厚线分布的等厚条纹。

但实际上光程差还与倾角有关,从而等光程的轨迹与高度和折射角都有关,条纹必然偏离等厚线。

因此一般说来,薄膜表面的干涉条纹并不是等厚条纹。

等厚条纹只是一种在特定实验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6、对于单色点光源而言,由于相干长度比较长,1、2或者3、4两个界面的反射光是可以干涉形成干涉条纹的。

实际上,通常的光源是面光源,不同点光源产生的干涉条纹错位从而影响衬比度,若两个界面的厚度大,错位比较明显,因而衬比度差;有两个界面的厚度小,错位才小,因而衬比度才比较大。

7、根据空间相干性的要求,为提高条纹的衬比度,应限制光源的宽度。

点光源照明时,衬比度最高。

但用肉眼直接观察薄膜表面的干涉条纹时,由于眼睛瞳孔对光束截面的限制,只能接收来自扩展光源上一部分点光源的反射线,从而限制了光源的有效宽度。

因此,决定视场中条纹衬比度的不是扩展光源的实际宽度,而是被瞳孔所限制的有效宽度。

只有进入瞳孔的反射光的干涉条纹才能被眼睛看到。

透过真孔比较容易看到干涉条纹,原因在于真孔进一步限制扩展光源的有效宽度,从而提高了观察区域的衬比度。

8、窗玻璃表面是扩展光源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非相干叠加。

由于不同点光源产生的干涉条纹产生错位,折射角不同的两个点光源在上下表面同一点产生光程差,两个光程差的差异等于i i nh L d sin 2)(=∆δ,这个差异与厚度有关,厚度越大,干涉条纹错位造成的条纹衬比度下降越严重;大到一定程度时,干涉条纹看不见。

11、出现大约三个亮纹,相邻亮纹的高度差为半个波长,故厚度差约为22λ⨯。

13、薄膜表面的光程差为i nh L cos 2=∆,相位差为i nh cos 22λπ
ϕ=∆,厚度、折射角和
波长不同,相位差不同。

不同波长产生不同颜色的干涉条纹。

22、F-P 干涉仪的可分辨最小波长间隔为R
R k -=∆1πλλ,由干涉级别、反射率决定。

自由光谱范围就是相邻级别不同波长条纹不重叠的光谱范围。

不同波长λλλλ∆+=', 的两束光入射到F-P 干涉仪上,则它们在不同角度产生同心圆形的干涉条纹,对于同一级别,波长长的干涉圆环的直径小于波长短的,但当波长的间隔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发生不同波长在在相同位置产生干涉条纹的现象,即满足')1(cos 2λλ-==k k i nh k ,这时自由波长范围为'1111'λλλλλλλk
k k k =-=--=-=∆。

考虑小角度的情况:由于小角度时h h h k k nh i nh k 22',/2,2cos 22λλλλλλ≈=
∆=∴=≈。

厚度大,自由光谱范围小
部分习题解答与思路
8、解:
(1)虚线所在的三角形区域为叠加区;
(2)设s 到1s 的光程为1g ;s 到2s 由于成像,1g ,2g 交点处,分别经过1L 和2L 的两条光线的光程差为零
,叠加后为极大强度;其他在虚线上的叠加点的光程差为22)2/(2r d -,其中r 为叠加
点到光轴的距离;若满足 2,1,0,)2/(222==-k k r d k
λ,将出现上述亮度的周期性出现;呈现同心的半圆环状分布; 2,1,0,)2/()2/(22=-=k k d r k λ
(3) 1s 和2s 的距离d 可以分别通过求两个像点的位置差而获得;
9、解:(1)上移;(2)利用公式0λN l nl =-可以获得折射率;
10、解法与第9题类似;
11、解:应用公式,00λd
R b ≤
,可以获得双缝间隔d ;
24、解:应用公式,2/0λN d =∆,可以算得;
25、解:应用公式,;2,2/211λλλλλ=+∆=N 可以算得两个波长;
26、解:应用公式,2/0λN d =∆,可以算得;
27、解:精度为20/0λ;一次测量长度量程为λλ∆=∆2/2max L ;
28、解:(1);1,;2=∆===∆t N N
d t νλυ可以求得;;2λνυ= (2)Hz 50;2==νλ
νυ,可以求得速度;
(3)两个波长对应的频率分别为2211/2,/2λυνλυν==;拍频为21ννν-=∆
29、解:依据非单色谱线宽度公式:R
R k k -=∆1πλλ。

k 的值可以通过公式0,2cos 2≈=≈k k i k nh i nh λ求得;已经知道95.0=R
30、解:已经知道,500,0.1nm cm h ==λ依据公式k k k i nh λ=cos 2,不同的入射角对应不同的亮纹级次,所以分别对中央亮环和第十级亮环,有
中央亮环:λk nh i nh k ==2cos 2;(1)
第十级亮环:λ10cos 2k i nh k =;(2)
两式相减,得到1010,10)()cos 1(2k k k k i nh k >=-=- λλ,通过该式子可以求得k i ,它的两倍就是角直径。

31、解:
(1) 依据公式0,2cos 2==≈k k i k nh i nh λ,可以求得中心亮环的级次k ;
(2) 依据公式某一级的半角宽度公式98.0;180/,1sin 2==-=∆R i R R i nh i k k k ππλ

(3) 依据色分辨本领公式R R k k -=∆1πλλ可以求得;根据公式 R
R k k -=∆1πλλ,其中k 为中心亮环的级次,因为中心亮纹的k 级次最高,可以求得可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k 满足)(0,2cos 2中心亮纹===k k i k nh i nh λ。

(4) 依据频率间隔nh
c 2=∆ν,然后用可见光的频率范围Hz 1414105.7~104⨯⨯,用频率间隔除以ν∆,可以计算谱线条数。

(5) 依据纵模间隔公式nh
c 2=∆ν,h 的改变将引起ν∆产生一个微小变化,对该式子两边求微分,得h
h nh c δνδ2)(=∆;
32、解:
(1) 依据公式0,2cos 2==≈k k i k nh i nh λ,可以求得,/2k nh =λ但波长必须满足
,760/2380<=<k nh λ可以求得合适的k ,再计算可能的波长值;
(2) 依据公式R
R k k -=∆1πλλ可以求得相应的每个波长值可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