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河南专用)课件:11 与朱元思书.pptx (共13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1 与朱元思书 (共43张PPT)
写作目的:《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 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 的赞赏,而且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触。
内容: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写山都突出了山 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表达方式: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 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
表达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 之情。
不同之处
内容:《三峡》在写景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 写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
体裁:《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 骈体文。
颜色。(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 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 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 无二。
青白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湍急的江流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比箭还快 指飞奔的马
译文: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
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 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 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绝。
长久不断地叫
译文: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绿而密的 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 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竞 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 座山峰。泉水冲击山石,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 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 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走近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 (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吴均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如《与 施从事书》《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等, 表现出作者流连山水的生活情趣,风格简淡清 新,是历来传诵的骈文名作。
内容: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写山都突出了山 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表达方式: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 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
表达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 之情。
不同之处
内容:《三峡》在写景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 写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
体裁:《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 骈体文。
颜色。(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 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 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 无二。
青白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湍急的江流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比箭还快 指飞奔的马
译文: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
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 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 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绝。
长久不断地叫
译文: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绿而密的 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 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竞 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 座山峰。泉水冲击山石,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 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 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走近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 (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吴均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如《与 施从事书》《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等, 表现出作者流连山水的生活情趣,风格简淡清 新,是历来传诵的骈文名作。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1与朱元思书课件PPT
0 7
di
er zhang jie
第二章 节
教学分析
2.1 教法分析 三段式教学法=尝试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形
因
循
分
势
材
序
层
新
施
渐
兼
颖
教
进
顾
0 9
di sa zhang jie
第 三n 章 节
学法分析
从读书中来学到探索发现 从动手中来学到更多能力
3.1 学法指导
从问题中来学到思考质疑
从读中学、问中学、动中学、练中学 来达到 乐学、 会学、 善学、 志学的 目的, 以便更 好的提 高和巩 固自身 的能力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1 5
4.4 自主学习
使传授知识 和培养能力 融为一体, 扩展练习学 生能力
本着专业基础课 为专业课服务的 原则,贯穿“够 用、必需”的思 想
1 6
4.5 合作探究
• 输入描观点文字输入描观点文 字
• 输入描观点文字输入描观点文 字
• 输入描观点文字输入描观点文 • 字输入描观点文字输入描观点文
•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生难字
缥碧( piǎo ) 轩邈( xuān miǎo ) 嘤嘤( yīnɡ )
急湍( tuān ) 泠泠( línɡ ) 鸢飞( yuān )
戾天( lì ) 窥谷( kuī )
经纶( lún )
◆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 窥谷忘反( 通“返”,返回 )
朱
水 急湍甚箭——水急
元 分写
高山寒树——树奇
思 书
奇 负势轩邈——山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PPT优秀课件
3.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明确: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出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两句,作者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明确:“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明确:“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两岸,这样既交代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5)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明确: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千形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个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力,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4.师生共同品味课文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明确:“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融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广阔,令人神清气爽。(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明确: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看似平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词语背后的准确,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明确:“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明确:“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两岸,这样既交代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5)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明确: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千形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个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力,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4.师生共同品味课文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明确:“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融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广阔,令人神清气爽。(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明确: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看似平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词语背后的准确,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 (共35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显得 ,进而
。一个简单的“寒”
字却包含了这么多意思,作者用词之精,令人赞
叹。
⑷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运用拟人,“负、竞、轩、邈、争、指”等字,
把原本 的崇山峻岭 了,似乎仍在生长变
化中,赋予它们以
。
⑸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反。
表现了作者对
对
• 5.山之奇——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根据 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山的特点。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好像 飞奔的马。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 出一派寒意。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 互相之间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 峰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问题探究
1、找出第一段中写景、叙事和抒 情的语句。
①写景:风烟俱净,天山一色。 ②叙事: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③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 景色的特征?
•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本文所写景色 的总体特征,全文都围绕着“奇”和“异” 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3、第一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在 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清澈。
湍急的江流。 湍,急流。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于箭, 意思是比
箭还快
动词活用为名 词,飞奔的马
译文:
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 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 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 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 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 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3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冲击 拟声词, 美丽的 水声清越 互相和鸣
韵。 和谐的声音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清越的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 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则千转不
穷,猿则百叫无绝。
同“啭”,鸟婉转 尽 地叫。这里指蝉鸣。
断,停
蝉儿久久地婉转,不停地吟唱,猿猴也接连不断地鸣叫。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耐寒而常绿的树 凭借 争着
笔直地指向
轩:高。邈:远。形作动,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两岸高山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山峦)凭借高峻地势,争着向 上,仿佛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争高似的笔直指向 天空,形成千百座山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
富春江的美,激发了无数文人雅士的豪情,他们留下了 许多吟咏的佳句。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
(宋)苏轼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李桓
理解性默写: 写江上泛舟的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历来优秀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可从作者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 中,领略到作者的志趣和情怀。请找出这样的语句并作点评。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此句。“鸢飞戾天者”和 “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作者★触景生情,侧面表现富春江奇山异水的魅力,表达对追 逐名利之人的鄙视;含蓄表达作者爱慕自然、归隐山林的高洁 志趣。(主旨)
与朱元思书
韵。 和谐的声音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清越的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 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则千转不
穷,猿则百叫无绝。
同“啭”,鸟婉转 尽 地叫。这里指蝉鸣。
断,停
蝉儿久久地婉转,不停地吟唱,猿猴也接连不断地鸣叫。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耐寒而常绿的树 凭借 争着
笔直地指向
轩:高。邈:远。形作动,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两岸高山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山峦)凭借高峻地势,争着向 上,仿佛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争高似的笔直指向 天空,形成千百座山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
富春江的美,激发了无数文人雅士的豪情,他们留下了 许多吟咏的佳句。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
(宋)苏轼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李桓
理解性默写: 写江上泛舟的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历来优秀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可从作者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 中,领略到作者的志趣和情怀。请找出这样的语句并作点评。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此句。“鸢飞戾天者”和 “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作者★触景生情,侧面表现富春江奇山异水的魅力,表达对追 逐名利之人的鄙视;含蓄表达作者爱慕自然、归隐山林的高洁 志趣。(主旨)
与朱元思书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 (共35张PPT)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好像 飞奔的马。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 出一派寒意。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 互相之间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 峰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书---书信,一种文体。本文是一篇骈体文, 讲究对仗和声律,多用偶句,少用散句。 本文是 作者写给友人书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 富春江的秋景。 1.这封信写得美不美?和你平时收到的信有没有 不同?
这封书信和 。
。 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
作者简介: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
,
,千百成峰。
显得 ,进而
。一个简单的“寒”
字却包含了这么多意思,作者用词之精,令人赞
叹。
⑷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运用拟人,“负、竞、轩、邈、争、指”等字,
把原本 的崇山峻岭 了,似乎仍在生长变
化中,赋予它们以
。
⑸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反。
表现了作者对
对
• 5.山之奇——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根据 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山的特点。
1、运用总分的写作结构。
2、写水清运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 法;写水湍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3、写山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运用拟人 对偶的修辞;运用动静结合;正侧面相结合 的方法,突出了山的高和美。
4、借景抒情。
5、运用骈句和散句相结合的句式。
练习
1、填空题
《与朱元思书》选自《 艺文》类,聚作者 。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好像 飞奔的马。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 出一派寒意。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 互相之间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 峰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书---书信,一种文体。本文是一篇骈体文, 讲究对仗和声律,多用偶句,少用散句。 本文是 作者写给友人书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 富春江的秋景。 1.这封信写得美不美?和你平时收到的信有没有 不同?
这封书信和 。
。 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
作者简介: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
,
,千百成峰。
显得 ,进而
。一个简单的“寒”
字却包含了这么多意思,作者用词之精,令人赞
叹。
⑷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运用拟人,“负、竞、轩、邈、争、指”等字,
把原本 的崇山峻岭 了,似乎仍在生长变
化中,赋予它们以
。
⑸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反。
表现了作者对
对
• 5.山之奇——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根据 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山的特点。
1、运用总分的写作结构。
2、写水清运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 法;写水湍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3、写山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运用拟人 对偶的修辞;运用动静结合;正侧面相结合 的方法,突出了山的高和美。
4、借景抒情。
5、运用骈句和散句相结合的句式。
练习
1、填空题
《与朱元思书》选自《 艺文》类,聚作者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1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件 (共25张PPT)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宋·苏轼)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
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2.仔细品味作者的情趣,比较其与“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积极入世态度,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消极遁世态度有何不同。 这是一种对自然的崇尚,对自由和谐的向往,对欢乐 生命的礼赞。它比前者少了份严肃,多了份潇洒,比 后者少了份悲观,多了份开朗,因而更具有了一份常 人的心态,也就更容易使人接受并感到亲切。
• 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 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清、急 )
二、问题:本文在写景顺序、详略处理和动 静结合方面有何特点?请做简要说明。
• 本文在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 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 观景习惯,奈理清楚。
• 本文详略处理适宜,动静结分相得益彰。 详写“山”,略写“水”。写山水动静结 合而又有变化。写“水”详写静态,略写 动态;写“山”详写动态,略写静态。
• 四、问题:在独学的基础上,找出全文的中心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归纳出本文的主题。
• 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本文通过对富春江奇特秀丽的山水 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无比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归隐遁 世的思想。
熟读此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 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属于什么文体? 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 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学习目标
1.掌握并积累相关文言实词和虚词,读通大 意。
2.体味清新精美的语言,体验富春江的美丽 风光,学习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2.仔细品味作者的情趣,比较其与“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积极入世态度,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消极遁世态度有何不同。 这是一种对自然的崇尚,对自由和谐的向往,对欢乐 生命的礼赞。它比前者少了份严肃,多了份潇洒,比 后者少了份悲观,多了份开朗,因而更具有了一份常 人的心态,也就更容易使人接受并感到亲切。
• 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 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清、急 )
二、问题:本文在写景顺序、详略处理和动 静结合方面有何特点?请做简要说明。
• 本文在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 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 观景习惯,奈理清楚。
• 本文详略处理适宜,动静结分相得益彰。 详写“山”,略写“水”。写山水动静结 合而又有变化。写“水”详写静态,略写 动态;写“山”详写动态,略写静态。
• 四、问题:在独学的基础上,找出全文的中心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归纳出本文的主题。
• 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本文通过对富春江奇特秀丽的山水 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无比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归隐遁 世的思想。
熟读此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 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属于什么文体? 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 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学习目标
1.掌握并积累相关文言实词和虚词,读通大 意。
2.体味清新精美的语言,体验富春江的美丽 风光,学习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八年级语文上册 11 与朱元思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7
1.阅读第一段,思考:总领全文山水特 征的是哪一句?
写景:
风烟俱净, 天山一色。 隐山之“奇”
叙事: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暗水之“异”
抒情: 奇山异水, 山水总体特点 天下独绝。
8
2、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 来写水和山的?
水之清 静
异水
水之急 动
夸张、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比喻
山之高峻 以动写静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作动)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作动)
3、一词多义:天 负下势独竞绝上((绝向妙上)),,百横叫柯不上绝蔽((停上止面))
5
4、古今异义: 古义
一百许里:
左右
蝉则千转不穷: 穷尽
经纶世务者: 治理
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今义
允许,许多 贫穷 政治规划 奔跑
6
本文是作者为友人描绘的 富春江的奇异山水,那么开 头写景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奇山
山之幽静 以声衬静
9
赏析品味--意境美
1、请找出文中描写 “水”的语句,思考:文章从哪些角度来 写水之“异”的?水“异”在何处?
缥碧-- 色
千丈-- 深
见底-- 清
游鱼 细石
净
湍 --急 浪 -- 猛
( 静态、正侧面: 清澈)
( 动态: 湍急) 10
赏析品味--意境美
2、请找出文中描写 “山”的语句,思考:文章是从哪些角 度来写山之“奇”的?
历代文人墨客对富春江美景的赞美:
唐代韦庄称富春江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 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1.阅读第一段,思考:总领全文山水特 征的是哪一句?
写景:
风烟俱净, 天山一色。 隐山之“奇”
叙事: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暗水之“异”
抒情: 奇山异水, 山水总体特点 天下独绝。
8
2、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 来写水和山的?
水之清 静
异水
水之急 动
夸张、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比喻
山之高峻 以动写静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作动)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作动)
3、一词多义:天 负下势独竞绝上((绝向妙上)),,百横叫柯不上绝蔽((停上止面))
5
4、古今异义: 古义
一百许里:
左右
蝉则千转不穷: 穷尽
经纶世务者: 治理
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今义
允许,许多 贫穷 政治规划 奔跑
6
本文是作者为友人描绘的 富春江的奇异山水,那么开 头写景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奇山
山之幽静 以声衬静
9
赏析品味--意境美
1、请找出文中描写 “水”的语句,思考:文章从哪些角度来 写水之“异”的?水“异”在何处?
缥碧-- 色
千丈-- 深
见底-- 清
游鱼 细石
净
湍 --急 浪 -- 猛
( 静态、正侧面: 清澈)
( 动态: 湍急) 10
赏析品味--意境美
2、请找出文中描写 “山”的语句,思考:文章是从哪些角 度来写山之“奇”的?
历代文人墨客对富春江美景的赞美:
唐代韦庄称富春江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 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1与朱元思书 1.ppt
23
作业:
1、背诵《与朱元思书》。 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 绍富春江的景色,作为本课所 放录像的解说词。
24
10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详细分析课11 文
小结:这是文章第一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 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指烟雾。
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
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6
• 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目的是 什么?
主要采用描写表达方式,表现了山川的景色, 突出了富春江水之清澈和两岸夹山之高峻。
• 分析讨论本文的写景顺序。
17
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请从这两方 面入手圈出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
从视觉来写:
一”从幅这听①天个“清壮觉“风气阔来泉烟朗背写水俱景,:激净上明石,来快,天描秀泠山写丽共,的泠色景就作”色勾响,,勒;作而出好者且了鸟不将一相仅富个为春广鸣江阔我,放的们嘤在空描嘤间“绘境出天 界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人云的雄奇
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
以生命和动感。
18
与朱 元思 书
视觉 听觉
水皆缥碧 游鱼细石 高山寒树 横柯疏条 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 蝉转不穷 猿叫无绝
奇山 异水
19
作者流露出怎 样的感情?从 那些句子中可 看出来?
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 都侧重写山,突出了山势高峻。其中 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作业:
1、背诵《与朱元思书》。 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 绍富春江的景色,作为本课所 放录像的解说词。
24
10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详细分析课11 文
小结:这是文章第一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 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指烟雾。
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
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6
• 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目的是 什么?
主要采用描写表达方式,表现了山川的景色, 突出了富春江水之清澈和两岸夹山之高峻。
• 分析讨论本文的写景顺序。
17
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请从这两方 面入手圈出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
从视觉来写:
一”从幅这听①天个“清壮觉“风气阔来泉烟朗背写水俱景,:激净上明石,来快,天描秀泠山写丽共,的泠色景就作”色勾响,,勒;作而出好者且了鸟不将一相仅富个为春广鸣江阔我,放的们嘤在空描嘤间“绘境出天 界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人云的雄奇
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
以生命和动感。
18
与朱 元思 书
视觉 听觉
水皆缥碧 游鱼细石 高山寒树 横柯疏条 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 蝉转不穷 猿叫无绝
奇山 异水
19
作者流露出怎 样的感情?从 那些句子中可 看出来?
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 都侧重写山,突出了山势高峻。其中 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35张PPT)(优质版推荐)(2024版)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__________,因为_______ ,更_________ 。总之,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
一幅山水写意
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 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自探提示
学而不疑则怠,疑而不探则空
读懂课文
疏通文意。要求:逐字翻译,灵活成句;字字正确,语句通顺;句意要与文意一致。方法: 1、两看一查(看课文、看注释、查工具书)。 2、小组合作讨论、互译。 3、不能解决的地方问老师。
解疑合探: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高山)凭依着地势争着向上,彼此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他那追逐功名利禄之心。
预设问题(自探提纲)
1、翻译课文、疏通文意。2、文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分别有何特点?怎样抓特点写景的?3、作者写本文想表达什么的?
请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纲,朗读课文,圈点批注,概括总结,不确定的问题留待合探解决。 自探提纲 1、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2、文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分别有何特点?怎样抓特点写景的? 3、作者写本文想表达什么的?
将你的自学效果放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将你在自学过程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
当堂训练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1)任意东西(2)水皆缥碧(3)经纶世务者(4)窥谷忘反(5)横柯上蔽(6)皆生寒树
一幅山水写意
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 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自探提示
学而不疑则怠,疑而不探则空
读懂课文
疏通文意。要求:逐字翻译,灵活成句;字字正确,语句通顺;句意要与文意一致。方法: 1、两看一查(看课文、看注释、查工具书)。 2、小组合作讨论、互译。 3、不能解决的地方问老师。
解疑合探: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高山)凭依着地势争着向上,彼此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他那追逐功名利禄之心。
预设问题(自探提纲)
1、翻译课文、疏通文意。2、文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分别有何特点?怎样抓特点写景的?3、作者写本文想表达什么的?
请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纲,朗读课文,圈点批注,概括总结,不确定的问题留待合探解决。 自探提纲 1、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2、文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分别有何特点?怎样抓特点写景的? 3、作者写本文想表达什么的?
将你的自学效果放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将你在自学过程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
当堂训练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1)任意东西(2)水皆缥碧(3)经纶世务者(4)窥谷忘反(5)横柯上蔽(6)皆生寒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与朱元思书》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与朱元思书》 课件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 见底。游 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 碍。湍急 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忘反。
东西
西。
今义:指物品。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
许
例: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古义:本文指飞奔的马。例:猛浪若奔。
奔
今义:奔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与朱元思书》 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与朱元思书》 课件
一词多义。
上 负势竞上(向上
)
横柯上蔽(在上边
)
无 直视无碍 (没有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与朱元思书》 课件
山中杂诗吴均(南朝·梁)
•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与朱元思书》 课件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吴均(南朝·梁)
•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好学有俊才,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
• 吴均善于写作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 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
骈体文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
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 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 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 。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 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 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与朱元思书》 课件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 (都) • 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失。
10疏条交映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PPT课件
精析:写峰上树木枝繁叶茂,长势葱郁,给人以欣 欣向荣的感觉。以此结束全文,余韵无穷。
段解:具体描绘山之奇。
2020.7.13
14
再一次领会本文
• 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出同样的颜色。(我乘船)随着江 流漂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 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 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动的鱼和细小的 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
2020.7.13
15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轻快)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舒
缓)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惊
叹)......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
箭,猛浪/若奔。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
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020.7.13
8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 (我乘船)随着江流漂荡,时而向东,时 而向西。 精析:写出了作者放舟江上,赏玩风景,陶醉于美 好景色之中的那种自由洒脱的情怀。
2020.7.13
9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水,(是) 天下独一无二的。 精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结构上,统领全篇; 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丽山水的赞叹之情。 段解: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领起下文。
2020.7.13
3
生难字
嘤(yīng) 急湍(tuān) 泠泠(líng) 鸢飞戾天(yuān)(lì)
缥碧(piǎo) 轩邈(xuān miǎo) 横柯(kē) 经纶([lún)
段解:具体描绘山之奇。
2020.7.13
14
再一次领会本文
• 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出同样的颜色。(我乘船)随着江 流漂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 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 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动的鱼和细小的 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
2020.7.13
15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轻快)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舒
缓)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惊
叹)......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
箭,猛浪/若奔。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
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020.7.13
8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 (我乘船)随着江流漂荡,时而向东,时 而向西。 精析:写出了作者放舟江上,赏玩风景,陶醉于美 好景色之中的那种自由洒脱的情怀。
2020.7.13
9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水,(是) 天下独一无二的。 精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结构上,统领全篇; 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丽山水的赞叹之情。 段解: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领起下文。
2020.7.13
3
生难字
嘤(yīng) 急湍(tuān) 泠泠(líng) 鸢飞戾天(yuān)(lì)
缥碧(piǎo) 轩邈(xuān miǎo) 横柯(kē) 经纶([lún)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2 与朱元思书(共13张PPT)
(2)经.纶.世务者
古义: 筹划、治理
今义:整理蚕丝,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
(3)鸢飞戾.天者
古义: 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4)窥.谷忘反
古义: 观赏
今义: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4.词类活用
(1)任意东.西.(名词作动词, 向东或向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 往高处伸展;往远处伸展
)
(3)负势竞上.(名词作动词, 向上
骈文 骈文又称“骈体文”,是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文体。 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称“四六文”。骈文的主要特点是以偶句为主,讲究 对仗。声韵上,讲究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唐以后,由于韩愈、 柳宗元提倡“古文”,骈体文的主导地位渐渐被取代。
1.读准字音
缥.碧( piǎo ) 泠.泠作响( línɡ ) 鸢.飞戾.天( yuān lì ) 千转.不穷( zhuàn ) 窥.谷( kuī )
轩.邈.( xuān miǎo )
嘤.嘤成韵( yīnɡ
)
经纶.( lún )
横柯.( kē )
2.重点词语
(1)天山共.色.(
同样的颜色
)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约数
)
(3)水皆缥.碧.( 青白色
)
(4)泉水激.石( 冲击,撞击
)
(5)鸢飞戾.天者( 至、到达
)
(6)经.纶.世务者( 筹划、治理
)
(4)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作状语, 在上面 )
(5)猛浪若奔.(动词作名词, 指飞奔的马
)
5.文中写富春江的山水“天下独绝”,“独绝”在哪里?
古义: 筹划、治理
今义:整理蚕丝,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
(3)鸢飞戾.天者
古义: 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4)窥.谷忘反
古义: 观赏
今义: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4.词类活用
(1)任意东.西.(名词作动词, 向东或向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 往高处伸展;往远处伸展
)
(3)负势竞上.(名词作动词, 向上
骈文 骈文又称“骈体文”,是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文体。 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称“四六文”。骈文的主要特点是以偶句为主,讲究 对仗。声韵上,讲究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唐以后,由于韩愈、 柳宗元提倡“古文”,骈体文的主导地位渐渐被取代。
1.读准字音
缥.碧( piǎo ) 泠.泠作响( línɡ ) 鸢.飞戾.天( yuān lì ) 千转.不穷( zhuàn ) 窥.谷( kuī )
轩.邈.( xuān miǎo )
嘤.嘤成韵( yīnɡ
)
经纶.( lún )
横柯.( kē )
2.重点词语
(1)天山共.色.(
同样的颜色
)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约数
)
(3)水皆缥.碧.( 青白色
)
(4)泉水激.石( 冲击,撞击
)
(5)鸢飞戾.天者( 至、到达
)
(6)经.纶.世务者( 筹划、治理
)
(4)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作状语, 在上面 )
(5)猛浪若奔.(动词作名词, 指飞奔的马
)
5.文中写富春江的山水“天下独绝”,“独绝”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