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刍议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做好演示试验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做好演示实验摘要: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
初中化学教学中处理好演示实验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准确处理、合理拓展演示实验,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化学、探究化学,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关键词:演示实验、实验观察能力、明显的正确的现象正文: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习研究化学的基础,为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
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更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的显著特点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其中演示实验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我们这些化学教师在课时紧、课程内容又比较繁重的情况下,处理好演示实验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会学生观察演示实验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目标是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去达成的。
化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也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才能逐渐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问题的科学素养。
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首先要学会观察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抓住实验观察的目的和重点。
比如新教材的第一节课就有关于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的演示实验,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化学实验都是热情高涨,但若不对他们作一定的观察指导,还是“外行”的他们只能看个热闹。
所以每次在做实验前,我会先让学生阅读一遍材料,引导他们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比如“夏天”、“刺激性气味变得浓烈了”、“碳酸氢铵变少了”、“没有密封”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学生自然会对碳酸氢铵的消失产生自己的推想,这样带着问题来观察这个实验,实验观察的目的性就得到了强化。
同时,实验前有关材料的阅读分析,也能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增强对问题猜想的科学性和实验设计的针对性。
在应试遇到探究题时,也能减少盲目猜想、不知如何实验的情况。
浅谈化学课演示实验
浅谈化学课演示实验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因此,课堂上运用演示实验教学是很重要的,演示实验可以把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形象,便于学生掌握理解,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极为有益。
关键词:化学教学演示实验意义一、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有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理论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所以教师应该通过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教师在选择演示实验时,要选择具有现象鲜明而又能说明问题的实验,如在实验中有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沉淀生成、物质溶解、热量变化、发热发光、燃烧爆炸等鲜明现象的实验。
在浓硫酸的特性这一节中,如果只讲浓硫酸的脱水性就是它能把含有c、h、o三元素的化合物中的h、o原子按水的比例脱出来,使之发生炭化,同学们听起来觉得比较抽象、枯燥。
如果教师做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把适量的浓硫酸滴加到盛蔗糖的烧杯中搅拌,学生就可以观察到蔗糖由白色逐渐变黑,疏松,体积膨胀,此过程中反应的现象很明显,主要是因为蔗糖的分子式为c 6h12o6硫酸后,浓硫酸使其脱水变成了c,所以蔗糖由白色变成了黑色。
通过这一直观鲜明的实验现象,学生就容易理解浓硫酸的脱水性了,这样也就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化学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综合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的能力。
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可以通过鲜明的化学现象,揭示出物质发生反应的规律,但有时学生对实验现象往往是无目的地去观察,导致对实验现象不理解和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这就要求老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抓住鲜明的现象进行启发诱导,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给予提示讲解,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把隐藏在实验现象背后的本质揭示出来,由观察现象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系统性、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初中化学试验课教学刍议
初中化学试验课教学刍议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要通过激发学生参与化学试验的兴趣、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水平。
切实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试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激发学生参与化学试验的兴趣1、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现象具备的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化学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物质之间形状、颜色的变化,光、气味、温度的改变,加强化学教学实验,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化学奥秘的强烈求知欲。
例如在演示氢氧化亚铁的实验中,看到试管中物质的颜色有一系列的变化,从白色、灰绿色到红褐色。
学生很快就被这个奇异的现象吸引住了,纷纷开始讨论。
这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引导他们,分析最后红褐色的物质可能会是什么,它与我们学到过的哪个物质的颜色是一样的问题,让学习能层层递进,以便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物质的变化很感兴趣,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演示实验,而且很期望自己有一个能动手操作的机会。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授课过程应适当地加入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方案、动手操作而得出结论。
[中学化学]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刍议
[中学化学]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刍议教员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停止的化学实验——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清楚,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
经过演示实验,不只可以使先生比拟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先生了解正确运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进程,以便日后独立停止实验时能运用或容易学会运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停止正确的实验操作。
因此,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腕之一。
从演示实验的目的看,可以把演示实验分红教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验证或稳固所学知识的演示实验及指点性演示实验三种类型。
一、教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这是以让先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停止的演示实验,通常是边讲边演示。
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特殊到普通的学习进程。
教员在演示时,先讲述实验原理、条件及本卷须知;领先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教员再经过说话启示先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停止解释,引导其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讲〝铵离子的检验〞时,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区分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实验,然后总结得出检验铵离子的普通方法。
为此在末尾演示实验之前,要突出强调铵盐能跟碱起反响放出氨气(讲铵盐性质时学过的)。
实验进程中,要引导先生观察湿润的白色石蕊试纸接近装有铵盐(氯化铵和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混合液的试管口时,试纸颜色的变化,能闻到什么气息,然后由先生依据实验现象或结果来回答,并由教员加以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像这样经过演示实验来停止新知识的教学,就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压服力,使先生容易了解和记忆所取得的新知识。
运用教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停止教学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①在演示实验时,先生并未掌握有关实验的实际知识,在没有实际的指点下,先生观察实验时往往会疏忽掉最关键的内容。
因此,教员要无看法地引导先生留意实验的条件、环节和实验的主要结果(亦即通知先生观察什么、如何去观察),使先生能看懂实验,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理性阶段。
精彩的引入 成功的基石——刍议高中化学课堂的引入
和 动 机 的理 念 。
二、 引入 的 方 法
课堂 引入有 多种方法 , 但无 定法 。常 用的方 法有 以
下几种 。
1 . 实验 引入 法。实验 引入 是指 教 师利 用化 学 实验 引入新课 。实验中出现的有趣现 象 , 可 以最大 限度地激
发学生学 习化 学 的兴趣 和强 烈 的好奇 心 。北 京 十二 中 的赵虹华 老师在一 次全 国优 质课 中讲 授 “ 原 电池 ” 这节 课 时用的是橘子电池作为引入 。 【 实验 1 】 把两 根 电极插入 同一瓣 橘 子 中, 接 上 电流 表, 观察是否有电流 。 【 实验 2 】 把两根 电极 插入 不 同的两瓣 橘子 ( 两瓣 分 离) , 观察是否有 电流 。 【 实验 3 】 把两 根 电极插入 不 同的两瓣 橘子 , 再用 一 根吸管 ( 内有 KC 1 溶 液与琼 脂) 把两瓣橘 子连起来 , 观察
化学演示实验的探究教学尝试
化学演示实验的探究教学尝试化学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本文将探讨化学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并结合实例分析在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化学演示实验的使用方法1.引起兴趣化学演示实验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例如,可以通过放大显微镜观察普通人眼无法看见的微观粒子,或者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都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
2.加深理解化学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
例如,在教学中展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变化,让学生亲眼见证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物质的转化等基本概念。
3.创造氛围化学演示实验可以为教学创造轻松、活跃的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化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中设置小组竞赛环节,通过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化学演示实验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爱好。
1.气体的颜色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气体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但是,由于气体本身无法看见,学生很难理解气体的颜色变化。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气体颜色实验这一方式展示气体的基本特性。
例如,利用压缩空气制成的氧气球,让学生亲眼见证氧气从无色变为蓝色的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气体颜色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酸碱指示剂实验酸和碱是化学教学中的基础知识点,但很多学生很难理解酸碱的强度与颜色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实验进行演示。
例如,加入酸碱指示剂于酸碱溶液中,让学生亲眼见证指示剂颜色随酸碱溶液的强度而变化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酸碱的强度与颜色的基本概念。
3.金属活动性实验金属的活动性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但很多学生很难理解金属活动性之间的顺序。
浅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策略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化学知识理解和应用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的效果。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浅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策略。
注重实验前的知识引入。
在进行实验演示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讲解、讨论或者展示相关实物,引入相关的化学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适当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讲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溶解在水中可以导电的物质和不能导电的物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区别,引导学生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注重实验过程的展示。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充分展示实验过程,并借助适当的语言和形象化的展示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从中总结实验规律或者结论。
在演示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将盛有酸性溶液的容器和盛有碱性溶液的容器分别加入酸碱指示剂,然后慢慢将两种溶液混合,引导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并从中引导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性质。
注重实验后的讨论和归纳。
在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归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内容。
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和观察现象,理解实验结果,并通过学生的发言和讨论,提出一些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在讲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时,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观察金属和非金属的导电性、延展性等特点,并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金属和非金属的共性和区别。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策略应在实验前注重知识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展示实验过程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实验后注重讨论和归纳,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策略,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浅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策略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通过直观的观察过程和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的学习和理解。
如何更好地进行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并使之达到较好的效果,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三方面对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策略进行浅谈。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化学演示实验是一种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方法,既是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是实践操作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讲解实验原理的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在实验操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注重安全操作。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原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强调观察与分析的能力培养。
化学演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特点和规律,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培养他们的实验思维和科学态度。
通过观察与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注意启发与引导的方法运用。
化学演示实验是一种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个特点,采取启发与引导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逐步建立起知识的框架和思维模式。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实验设计和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通过启发与引导的方法运用,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观察与分析的能力培养,注意启发与引导的方法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演示实验教学设计原则刍议
小洞 , 带玻璃尖 嘴的导 管从瓶 口向瓶 中通入 氢气 , 用 过 段时 间 , 依稀看 到小洞 的上方有一 屡 白烟 , 时迅速 这 拿走 导管并 从小洞 点燃该 装置 , 听到很 响 的爆 鸣声 , 会 而且半截 矿泉 水瓶 被 高 高地 弹起 , 但是 对师 生 没有 危
瓶, 截取瓶的下半部分 , 倒扣在实验 桌上 , 在瓶底戳一个
纸接触” 以使形成 的结论顺 理成章 。 , 再例如 , 人教版下册教材 P l 将金 属 ( 、 ) l, 铝 铜 分别 浸入硫 酸铜溶液 、 硝酸银溶 液 中进行 实验 , 照金 属活 按 泼性顺序理论 , 应该铝与硫 酸铜 反应 的速率 大于铜与硝 酸银反应 的速率 , 而实际做实验 的时候往往看不 到上述 效果 。主要原因是未将铝表 面致 密的氧化膜 除尽( 用砂 纸不容易擦掉) 所以在上述 实验前 , , 应充分考虑 到这一
演示实验时 , 应作适 当的改进 : 了课 本上的实验外 , 除 还 要做一个对 比实验 :将二 氧化碳 与干燥 的蓝 色石蕊试 “
化学演示实验的不安全 因素 , 远远超过 了其他学科 的演示实验 , 如实验 一旦发 生事 故 , 其影响是非 常大的。 虽 然如此 , 较危 险 的演 示实验还 是非做 不可的 , 不但要 做, 而且必须要保证做成 功 。怎样才能保证成 功?笔者 认 为, 在实验前 要全面 考虑好各 种危险 因素 , 计好完 设 备 的实验方案 , 操作 时要规 范、 密 。例如 , 严 人教版教材 P 5最 轻的气体 》 6《 这个拓展性课题 , 每次上到这一课 , 很 多教师在做这个 爆炸 实验时都 很担 心。笔者在做 演示 实验之 前 , 在实 验室反复 尝试 , 最后 选择一个空 矿泉水
化学演示实验的探究教学尝试
化学演示实验的探究教学尝试化学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原理和现象,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利用化学演示实验,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分析和实验中体会化学知识的乐趣。
本文将围绕化学演示实验的探究教学尝试展开讨论,希望可以给广大化学教师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实验设计1.选题在进行化学演示实验的探究教学时,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些适合的实验题目。
这些实验题目既要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又要有观赏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现象,比如酸碱中和、气体的性质、颜料的制备等等。
2.实验材料选择好实验题目之后,我们需要准备好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的准备要充分,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材料的选择要尽量简单易得,以方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验操作。
我们还需要保证实验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3.实验步骤在设计化学演示实验的探究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实验步骤的设计。
实验步骤要简单易懂,务必做到主次分明,避免繁琐的操作流程。
我们还要注重实验现象的呈现,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现象。
4.实验记录和分析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记录下实验操作的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
通过记录和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的过程和原理,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方法1.示范引导在进行化学演示实验的探究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示范引导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
2.师生互动在进行化学演示实验的探究教学时,我们要注重师生互动。
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进行探究和讨论。
通过师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三、教学效果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化学演示实验的探究教学,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刍议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观”与“察”
刍 议 中 学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中 的 观 " “ ’ “ 与 察 ’
陈仰 来
( 溪县凤城中学 , 建 安溪 安 福 32 0 ) 6 4 0
摘 要 :中学化 学演 示 实验 有 着 独 特 的教 育 与教 学功 能 , 文章 利 用演 示 实验 引导 学 生 对 实验 进 行 全 面 、 系统 、 细致 、 深入 的观 察 . “ ” 从 观 获得 的 感 性 材料 “ ” 察 出事 物 变 化 的 本 质 , 迪 启 学 生 思 维 . 学 生在 知 识 上 和 能 力 上 得 到 同步提 高 , 而培 养 使 从
观 察 能 力 和 良 好 的 思 维 品 质
中 学 化 学课 堂教 学 中 , 示 实 验 有 着 重 要 的 、 演 独特 的教 育 和 教 学 功 能 , 不 但 能 够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养学 生严 谨 它 培 的认 知 态 度 和 科 学 的学 习 方 法 , 而且 能 够 激 活 学 生 思 维 , 为 思 维 品质 的培 养 提 供 生 动 的场 景 。 示 实 验 对 学 生 的 直接 要 演 求 是 进 行 全 面 、 统 、 致 、 入 的 观 察 , 观 察 ” 仅 仅 要 系 细 深 “ 不 “ ” “ 觉 ” 验现 象 , 要 “ ” 看 或 感 实 不 察 出事 物 变 化 的 本 质 。 观 ” “ 是 利 用 人 的 感 觉 器 官去 感 知 ( 、 、 、 等 ) 验 的表 面 现 象 , 视 知 嗅 触 实 而“ ” 是在“ ” 察 则 观 的基 础 上 对 实 验 现 象 进 行 分 析 、 合 、 理 综 推
样 的 动 画 演 示 可 使 枯 燥 乏 味 的 知 识 变 得 生 动 活 泼 . 大 大 增 强 结 构 化 学 的趣 味 性 。
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
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刍议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能为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提供感性认识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下面结合我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谈谈化学实验课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设计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这时候往往是化学课的高潮所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思维很活跃,学生通过学习一些疑问已经解决,但同时又会产生或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学生在探究新问题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都会反馈出来,甚至争论不休。
此时,教师只要给以恰当的诱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开展热烈的讨论、认真思考、质疑辩难,使探究更深入,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学的学习态度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教师只是适当的加以操作安全指导。
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可以有多种方式,如查资料、询问调查、设计和制作、设计实验、观察和测量等。
在探究实验课上,往往以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研讨等自主探究活动为主,并辅以其他方法。
由于课堂实验探究,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因此多采用互助合作的小组方式开展,以5-7人一个小组为宜。
小组内既要有明确分工也要有相互合作。
首先应该根据探究任务,共同讨论确定实验方案然后按照分工,有人做实验,有人填写实验报告,有人归纳总结等等,总之,学生是探究实验课活动的主体。
探究实验课建构的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善于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在整个课堂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和任务,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分析、表达和交流。
这种活动方式既不同于教师的演示实验,也不同于简单的学生分组实验,而是突出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实验、合作交流的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的过程。
这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实践和创新的能力等,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刍议
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刍议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关注,有许多学校甚至还弱化了这门课程的内容安排。
对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自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许多教师开始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就现状而言,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仍属比较薄弱的环节,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重点仍在于深入理解其设立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032-02一、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1、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未落到实处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等。
长久以来,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难以真正完善学生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此外,我们发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还有如下现象:某些学生在实验前已填好实验报告;实验过程中忽略一些细微现象与反常现象,甚至视而不见。
这严重影响到学生实验相关能力与正确科学态度的培养,如果再这样下去,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就只会成为理论上的幻想。
2、教师缺乏热情,学生实验目的不明确当前,部分高中仅将化学实验看作是高考的一部分,关注理论知识,忽略实验教学的真正意义,教师对实验教学缺乏热情,学生实验目的不是很明确。
有些教师甚至将实验课作为放松手段,不备课,而且教学中很少针对实验设置问题,更不用谈改进实验教学了。
一些学生实验前没有预习习惯,在实验中不严谨、不规范、不动脑,实验完成后不记录实验结果。
3、老师传统理念和新课程理念存在矛盾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
只有通过实验课程学生的科学素质才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提升。
化学实验通过亲手操作及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爱好,使学生更快更易的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及化学技能,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检验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刍议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化学实验——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
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日后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或容易学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
因此,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
从演示实验的目的看,可以把演示实验分成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验证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演示实验及指导性演示实验三种类型。
一、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这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边讲边演示。
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
教师在演示时,先讲述实验原理、条件及注意事项;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教师再通过谈话启发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其得出正确的结论。
使用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并未掌握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实验时往往会忽略掉最关键的内容。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条件、环节和实验的主要结果(亦即告诉学生观察什么、如何去观察),使学生能看懂实验,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感性阶段。
②在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做出结论,应通过谈话启发学生自己去做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例如,在前述有关铵盐检验的实验中,当学生观察到“试纸变蓝,有刺激性氨味”时,应启发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理性阶段。
③应要求学生用文字或图表把实验的结论记录下来,或结合指导学生读书把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做上记号或摘录下来以巩固知识。
二、验证巩固所学知识的演示实验这是以验证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讲授完新知识以后进行的实验。
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
教师讲课时,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结合使用各种直观教具讲授新知识,待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再进行有关的演示实验以验证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例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先结合有关氧气制取与收集的挂图,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原理与收集方法,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先具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课堂现场演示实验室制取及收集氧气的过程。
使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进一步加深印象,提高当堂课的巩固率。
又如,介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时,先通过复习碱的概念,指出氢氧化钙是一种碱,应具有碱的通性——使指示示剂变色,然后再演示把紫色的石蕊试液及无色的酚酞试液分别滴加到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中,让学生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以验证刚刚学习到的事实。
使用这种演示实验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演示实验前,因学生对有关内容已有初步的印象,所以教师在演示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初步掌握的知识来观察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同时应该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即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
②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在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除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外,能否用排空气法收集?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证明收集到的是氧气?③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要敦促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
如在演示氢氧化钙溶液与指示剂作用时,当学生观察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蓝色,而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红色”后,让其解释该现象,指出该现象所证实的问题。
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三、指导性的演示实验这是指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
例如,在学生上分组实验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而迅速地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避免在实验方法或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方面出现大错误,教师一般都要先进行部分实验的演示。
例如,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分组实验时,教师应先进行示范性演示,以指导学生准确、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并掌握操作的关键点。
进行这种演示实验时,教师还应注意讲清操作要领。
例如,在演示“托盘天平的使用”时,要向学生说明“天平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拆掉托盘下的胶衬,然后调整零点……”等等,以便教师的演示示范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正确、合理地使用演示实验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要做到这一点还需注意以下几个原则:①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即演示过程中,教师的操作要合乎规程,做到准确、规范,使学生在观看教师的演示后能了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②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演示前,教师应做认真充分的准备,选择效果最佳、结果最佳的实验方案,要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实验达到准确的预期结果。
③实验过程的全局性。
演示过程中,教师既要认真实验,又要注意讲清实验的原理和步骤;既要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观察与思考同步进行,紧密结合,达到启智养能的目的。
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化学实验——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
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日后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或容易学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
因此,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
从演示实验的目的看,可以把演示实验分成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验证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演示实验及指导性演示实验三种类型。
一、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这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边讲边演示。
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
教师在演示时,先讲述实验原理、条件及注意事项;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教师再通过谈话启发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其得出正确的结论。
使用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并未掌握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实验时往往会忽略掉最关键的内容。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条件、环节和实验的主要结果(亦即告诉学生观察什么、如何去观察),使学生能看懂实验,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感性阶段。
②在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做出结论,应通过谈话启发学生自己去做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例如,在前述有关铵盐检验的实验中,当学生观察到“试纸变蓝,有刺激性氨味”时,应启发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理性阶段。
③应要求学生用文字或图表把实验的结论记录下来,或结合指导学生读书把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做上记号或摘录下来以巩固知识。
二、验证巩固所学知识的演示实验这是以验证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讲授完新知识以后进行的实验。
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
教师讲课时,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结合使用各种直观教具讲授新知识,待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再进行有关的演示实验以验证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例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先结合有关氧气制取与收集的挂图,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原理与收集方法,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先具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课堂现场演示实验室制取及收集氧气的过程。
使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进一步加深印象,提高当堂课的巩固率。
又如,介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时,先通过复习碱的概念,指出氢氧化钙是一种碱,应具有碱的通性——使指示示剂变色,然后再演示把紫色的石蕊试液及无色的酚酞试液分别滴加到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中,让学生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以验证刚刚学习到的事实。
使用这种演示实验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演示实验前,因学生对有关内容已有初步的印象,所以教师在演示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初步掌握的知识来观察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同时应该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即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
②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在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除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外,能否用排空气法收集?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证明收集到的是氧气?③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要敦促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
如在演示氢氧化钙溶液与指示剂作用时,当学生观察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蓝色,而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红色”后,让其解释该现象,指出该现象所证实的问题。
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三、指导性的演示实验这是指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
例如,在学生上分组实验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而迅速地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避免在实验方法或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方面出现大错误,教师一般都要先进行部分实验的演示。
例如,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分组实验时,教师应先进行示范性演示,以指导学生准确、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并掌握操作的关键点。
进行这种演示实验时,教师还应注意讲清操作要领。
例如,在演示“托盘天平的使用”时,要向学生说明“天平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拆掉托盘下的胶衬,然后调整零点……”等等,以便教师的演示示范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正确、合理地使用演示实验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要做到这一点还需注意以下几个原则:①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即演示过程中,教师的操作要合乎规程,做到准确、规范,使学生在观看教师的演示后能了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②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演示前,教师应做认真充分的准备,选择效果最佳、结果最佳的实验方案,要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实验达到准确的预期结果。
③实验过程的全局性。
演示过程中,教师既要认真实验,又要注意讲清实验的原理和步骤;既要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观察与思考同步进行,紧密结合,达到启智养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