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应用》word版

合集下载

免疫学应用

免疫学应用

直接法
间接法
补体法
双标记法
结合相
游离相
ELISA
间接法
夹心法
竞争法
二、免疫细胞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 1、细胞表面标志检测 2来自细胞功能检测 3、细胞因子检测
常用的免疫细胞表面标志检测技术
一、免疫标记检测 1、荧光抗体法 、 2、酶免疫检测法 、 3、免疫金银染色法 、 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CDC)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 ) 三、E花环形成试验 花环形成试验
细菌学诊断
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
标本采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标本采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根据致病菌在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 根据致病菌在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 采取不同标本。 采取不同标本。 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 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否则在培养时应 加入拮抗剂。 加入拮抗剂。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 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 送检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保存方式。 送检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保存方式。
细胞因子检测的特点
1、免疫原性较弱 2、样品含量低 3、样品具有时效性 4、生物效应特异性差
细胞因子检测的方法
1、免疫标记技术检测——抗原性测定 、免疫标记技术检测 抗原性测定
2、细胞生物学方法检测——生物活性测定 、细胞生物学方法检测 生物活性测定
3、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mRNA表达测定 、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 表达测定
免疫学应用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检验教研室
邓阳勇
第一节
免疫学诊断
一、抗原抗体的检测 二、淋巴细胞的检测

免疫学应用

免疫学应用

❖ 5.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项: ❖ ①疫苗的质量:正规厂家生产、不过期,封口完整。 ❖ ②疫苗的保存与运输:按规定条件保存与运输。 ❖ ③疫苗的稀释与及时使用:器械消毒、按标准稀释、
及时使用。 ❖ ④选择适当的免疫途径: ❖ ⑤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 ⑥免疫剂量、接种次数及时间间隔: ❖ ⑦疫苗的型别与疫病型别的一致性: ❖ ⑧药物的干扰: ❖ ⑨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一节 免疫诊断与检测 免疫学在兽医学的应用主要在病原微生物及其 相关产物的检测与疾病防治多个方面。 一、免疫血清学技术的应用 1. 疾病诊断 用免疫血清学技术通过检测相应抗 原、抗体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等进行诊断。 2. 生物活性物质的超微定量 动物激素、维生素 等,在体内含量极微,但在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 中起重要作用,可通过分析测定这些微量物质含 量及变化,研究机体各种生理功能(如生长、生殖 等)。
一、天然被动免疫 新生动物通过母体胎盘、初乳或卵黄从母体获得
某种特异性抗体,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 称为天然被动免疫。天然被动免疫在免疫防治中具 有重要意义。由于动物在生长发育的早期(如胎儿 和幼龄动物),免疫系统还不够健全,对病原体感 染的抵抗力较弱,此时可通过获得母源抗体增强免 疫力,以保证早期的健康生长发育。
由于这些物质含量极低,常规方法不能准确测出。 用放射免疫测定和酶免疫技术已能精确测出ng(109g)或pg(10-12g)/mL水平的物质,已成为测定动植 物、昆虫体中微量激素及其他活性物质,研究动 物生殖、植物生理和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 3. 物种鉴定 各种生物之间的差异都可表现在抗原 性不同,物种种源越远,抗原性差异越大,可用 区分抗原性的血清学反应,进行包括微生物在内 的物种鉴定、物种的分类等。
(3)代谢产物和亚单位疫苗 代谢产物疫苗,如毒素、酶等都可制成疫苗,破 伤风毒素、白喉毒素、肉毒毒素、致病性大肠杆 菌肠毒素,经甲醛灭活后制成的类毒素有好的免 疫原性,可作为主动免疫制剂。 亚单位疫苗是将病毒的衣壳蛋白与核酸分开、除 去核酸用提纯的蛋白质衣壳制成的疫苗。此类苗 保含有病毒的抗原成分,无核酸,因而无不良反 应,使用安全,效果较好。猪口蹄疫、伪狂犬病、 狂犬病等亚单位疫苗已有成功的试验报道。亚单 位疫苗由于制备困难,价格昂贵。

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学的应用
➢ 2.每个人的白细胞能够识别HLA,区分自己和非己。 ➢ 3.正常情况下,白细胞不攻击自身细胞。 ➢ 4. 如果将别人的组织或器官移植过来,就能识别HLA不同而发起攻击。 ➢ 5.除了同卵双胞胎外,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器官移植的关键:取决于供体与受体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研究表明,HLA的相似度达到50%以上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18
(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及希望)
如何保证供体器官公平合理地分配给器官坏死的患者?
病情紧急程度和供受者匹配程度
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 (八)》明确禁止人体器官买卖,增加了“器 官买卖罪”; 同年,《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和《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管理办法(试行)》 发布; 2013年,我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 正式启用。
为什么器官捐献的人很少呢?
1. 中国传统思想的伦理困境。 2 .脑死亡器官捐献,需要家属同意去掉呼吸机等支持系统,达
到了脑心双死亡的状态。 3.心死亡器官捐献,心跳停止后,器官容易缺血,仅在短时内
(约15分钟)符合捐献标准。 4.离体器官保存时限短:心脏5小时,肝12小时,胰腺和肾脏分
别为20小时和24小时以内。
第4章 免疫调节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问题探讨
某同学在流感开始大规模流行前接种了流感疫苗,可是没 过一两个月,她患流感了;而她听说接种过一次麻疹疫苗, 终生就不会得麻疹了她对此很困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讨论:为什么注射的流感疫苗没起到预防作用呢?
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该同学注射的流感疫 苗所预防的流感与她所患的流感可能不是同一个 类型的、所以没有起到预防作用。

高中生物《免疫学的应用》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

高中生物《免疫学的应用》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

↓重点知识:一、疫苗(1)定义(2)种类:灭活病原体、减毒病原体、DNA疫苗等二、器官移植(1)定义(2)条件:配型(供体与受体的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免疫抑制剂(3)面临的问题:免疫排斥、供体器官短缺三、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预防人工主动免疫:注射抗原(菌苗、疫苗、类毒素)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体(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2)免疫诊断检测病原体、肿瘤标志物(3)免疫治疗免疫增强疗法免疫抑制疗法问答:1. 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答案】因为辅助性T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它被攻击之后免疫系统就将处于瘫痪状态、不能有效地清除病原体或癌变的细胞,所以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2. 在进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为什么都要先进行配型,即检查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呢?【答案】因为辅助性T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它被攻击之后免疫系统就将处于瘫痪状态、不能有效地清除病原体或癌变的细胞,所以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3. 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有何优点?【答案】因为辅助性T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它被攻击之后免疫系统就将处于瘫痪状态、不能有效地清除病原体或癌变的细胞,所以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4. 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

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因而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答案】需要在用免疫抑制剂药物与预防感染之间寻求平衡,并尽量使运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避免接触病原体、或通过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精品课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

二、教学重点(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之间的关系。

第16章免疫学应用共89页

第16章免疫学应用共89页
3.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direct 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
4. 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test)
1.直接凝集
• Qualitative agglutination test(定性凝集实验)
– Ag or Ab
+

• Applications – Blood typing(血型测定)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基于Ag-Ab反应的检测方法 • 第二节 免疫细胞的检测 • 第三节 免疫分子的检测 • 第四节 免疫学预防
第一节 基于Ag-Ab反应的检测方法
抗原-抗体反应:指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外发
生高度特异性结合反应。由于实验所用的抗体存 在于血清中,故又称血清学反应(serological reaction)
抗体分子上一个抗 原结合点与对应的 抗原决定基之间的 结合能力
亲合力(avidity)
一个抗体分子与 整个抗原分子间 的结合强度
Avidity
•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binding between an Ag with many determinants and multivalent Abs
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性:若两种抗原
分子有一个或数个相同(或相似)的决定基, 则针对一种抗原的抗血清可与另一种抗原发生 反应。
(二)抗原-抗体结合的带现象与可见性
结合价: 天然抗原分子表面一般含多种抗原决定基,可与 多个抗体分子结合,为多价。单体形式的抗体分 子有两个Fab段,能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决定基, 为两价。
前带现象(prozone)和后带现象(postzone) Ab过剩和Ag过剩

免疫学应用(课件)

免疫学应用(课件)
免疫学应用
免疫预防:利用各 种生物或非生物制 剂来建立机体的免 疫应答,以达到预 防疾病的目的。
用免疫学原理, 防病、治病所 采取的措施
免疫治疗:应用免 疫学原理,针对疾 病的发生机制,增 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以达到治疗目的所 采取的措施。

自然
自然主动免疫:自然感染

免疫
自然被动免疫: IgG通过胎盘、初乳SIgA
较好,维持3-5年甚至更长时间
较小,但有毒力回复突变
3.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品
✓抗毒素:外/类毒素→马→Ab ✓人丙种球蛋白:血浆和胎盘丙种球蛋白 ✓细胞因子
✓单抗/基因工程抗体
人工被动免疫注意事项
提示
✓注意防止超敏反应 ✓早期和足量 ✓不滥用丙球
被动免疫不能激活免疫系 统,故不能产生记忆反应, 其保护作用是短暂的。
6个月 乙肝疫苗(第3针)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乙肝疫苗(第2针)
三价脊灰疫苗(初服) 三价脊灰疫苗(复服),百白破(第 1针)
8个月 1.5岁
4岁
麻疹疫苗(初种)
三价脊灰疫苗(加服),百白破 (加强)
三价脊灰疫苗(加服),麻疹疫苗 (复种)
4个月
三价脊灰疫苗(复服),百白破(第 2针)
7岁
BCG(复种),麻疹疫苗(复种), 百白破(加强)
4 .新型疫苗
1)亚单位疫苗:提取有效免疫原成分。如HA、NA,HBSAg 2)合成肽疫苗:人工合成抗原肽。 3)基因工程疫苗
编码免疫原基因→载体→体内 ↓
酵母菌、大肠杆菌(体外培养)
如:重组抗原疫苗、重组载体疫苗、DNA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
5.计划免疫 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年龄

第十章免疫学的应用

第十章免疫学的应用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 犬瘟热/腺病毒/传染性肝炎/副流感/细小病毒 钩端螺旋体六联苗。 特点:一针防多种病,节约人力、物力 注意:疫苗不能任意混合注射,可能互相干扰。
9/11/2019
17
5.亚单位疫苗——提取细菌或病毒结构中 的有效抗原+佐剂
例如:猪大肠杆菌菌毛K88苗 禽巴氏杆菌微荚膜苗
9/11/2019
3
二、免疫诊断与检测的应用
(一)用于家畜传染病的检疫
1.用血清学方法诊断疫病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敏感性来诊断疾病。
用已知抗原诊断液,检查患病动物血清中是否存在 有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借以诊断传染病。亦可用已 知诊断血清或标记抗体,检查动物体内及排泄物中 是否存在特异性抗原,用以检查病原体的存在。常 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沉淀反应、凝集反应、补体 结合反应和中和反应等。
9/11/2019
14
2.死苗(灭活苗、灭能苗)
研制:选择毒力强、免疫原性好的毒株大量培养, 加0.4%左右甲醛灭活,保留免疫原性+佐剂。
特点: (1)研制时间较短,安全,可常温保存。 (2)免疫原性较差,只产生体液免疫,效果比
弱毒疫苗差。 (3)用量较大,须加入适当的佐剂。
9/11/2019
15
9/11/2019
24
1.滴鼻与点眼
免疫效果较好,仅用于接种弱毒疫苗,可直 接刺激眼底哈德腺和结膜下弥散淋巴组织。 另外还可刺激鼻、咽、口腔黏膜和扁桃体等, 产生局部免疫。据报道,在新城疫免疫中, 滴鼻和点眼产生的抗体效价比饮水接种高4倍, 而且免疫期也长。但该方法比较麻烦,费劳 力,因而对大群鸡免疫很困难。
9/11/2019
22
8、免疫血清
概念:用已知病原免疫动物制备的高效价抗血 清。

8免疫学应用精选全文完整版

8免疫学应用精选全文完整版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毒素、 丙种球蛋白
一、人工主动免疫使用的生物制品
1、疫苗 (1)灭活疫苗(死疫苗):狂犬病疫苗、
伤寒疫苗、、霍乱疫苗、百日咳疫苗等 (2)减毒活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脊
髓灰质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两者比较 P98表8-2 (3)基因工程疫苗或DNA重组疫苗 2、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
二、人工被动免疫使用的生物制品
1、抗毒素 用类毒素多次免疫动物(通常选择马)所 制备的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 喉抗毒素
2、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正常人血浆丙种球蛋白(IgG、IgM) 产妇胎盘丙种球蛋白(IgG)
单选题
1、下列属于死疫苗的是 D ❖ A.卡介苗 B.麻疹疫苗 C.脊髓灰质炎疫苗 ❖ D.百日咳疫苗 பைடு நூலகம்.破伤风类毒素 2、脊髓灰质炎疫苗是 A ❖ A.活疫苗 B.死疫苗 C.亚单位疫苗 ❖ D.基因工程疫苗 E.合成肽疫苗 3、人工自动免疫的最大优点是 B ❖ A.免疫出现快 B.免疫力维持时间长 C.制
剂好保存 D.注射剂量少 E.副作用少
第八章 免疫应用
❖目标要求:
❖掌握:人工自动免疫及人工被动免疫概念 ❖熟悉:人工自动免疫及人工被动免疫区别、
常用的生物制品
第一节 免疫预防
自然主动免疫: 感染
特异性免 疫的形成
主动免疫 (抗原 )
被动免疫 (抗体)
二者比较 P97表8-1
人工主动免疫: 接种疫苗、类毒素
自然被动免疫:初乳、母亲的IgG通 过胎盘输给胎儿

免疫学在生物学医学药学等领域的一项应用并简述该应用的基本原理精编WORD版

免疫学在生物学医学药学等领域的一项应用并简述该应用的基本原理精编WORD版

免疫学在生物学医学药学等领域的一项应用并简述该应用的基本原理精编WORD版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对抗外来有害物质和感染的免疫系统的科学,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药学等领域。

以下是其中一项应用,流式细胞术,以及其基本原理的简述。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一种通过光学方法对大量细胞进行快速分析,同时获取细胞表面或内部特征的技术。

它利用单个细胞抛射出的光线散射及特定荧光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可以对大量样本进行快速分析和筛选。

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单个细胞以单个细胞为基本单位进行检测和分析。

当细胞流经依次通过激光器、准直器、光学滤光片、光学透镜、单光电倍增管或光电二极管等光学元件的细胞管道时,激光器会照射光线到细胞上,细胞所反射、散射和透射的光信号被光学元件捕获。

这些信号包括耀斑光信号(forward scatter,FSC)、散射光信号(side scatter,SSC)和荧光光信号(fluorescence signal),提供了细胞形态、大小、复杂度、亲疏水性以及荧光标记物的静态或动态信息。

在流式细胞术中,细胞可以通过不同的荧光标记物进行标记,以便分析特定的细胞、蛋白质、细胞器或核酸。

这些标记物可以是抗体(分子靶向标记,如表面标记物的检测),染色剂、荧光蛋白(分子功能标记,如功能性标记物的检测),或与特定分子结合的小分子荧光探针。

通过选择不同波长的激光器和使用特定的光学滤光片,不同荧光标记物可以同时进行多色荧光检测,从而可以同时获得多个参数的信息。

流式细胞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物学领域,流式细胞术常用于表征细胞表面标记物表达情况,如免疫表型分析。

通过使用特定抗体的荧光标记,可以鉴定和定量不同类型的细胞亚群,研究细胞状态的变化,寻找细胞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等。

此外,通过测量荧光蛋白的表达水平,还可以研究细胞内分子的激活、定位和运动。

流式细胞术还可以配合细胞分选(cell sorting)技术,将特定亚群的细胞分离出来,用于后续研究。

免疫学应用-PPT课件精选全文

免疫学应用-PPT课件精选全文
将PHA注射于受试者前臂屈侧皮内, 6-12小时后局部出现红斑硬结,24-48 小时达高峰,即为阳性反应,常用于检 测细胞免疫水平。
祝愿 同学 们前 程似 锦!
免疫标记技术:——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荧光直接法
免疫荧光间接法
免疫标记技术:——免疫酶技术
1、包被抗体 洗
1、包被抗原 洗
2、加抗原 洗
2、加抗体 洗
3、加酶标抗体 洗
3、加酶标抗球 蛋白

4、加底物显色 ELISA双抗体夹心法
4、加底物显色 ELISA间接法
免疫标记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法(RIA)
细胞免疫检测——T细胞亚群测定
用间接荧光法 检测CD4和CD8 T细胞
CD4/CD8正常 比值为1.7-2.0左 右。
细胞免疫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B细胞的检测
B细胞数量的检测 (1)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的检测:SmIg是 B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因此是鉴定B细胞的可 靠指标。用抗SmIg抗体,借助直接免疫荧光法 或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
(2)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针对B细胞表面抗 原(CDl9、CD20、CD21、CD22等)的特异性 单克隆抗体,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对B细胞进 行鉴定和计数。
B细胞功能测定
B细胞增生试验 原理与T细胞增生试验相同; 但刺激物主要为美洲商陆(PWM)、富
含SPA的金葡菌、细菌脂多糖等。
体内免疫学检测
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是将放射性核 素分析的灵敏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结 合的测定技术。具有灵敏、精确、特异性高、 易规范化及自动化等优点的一种先进的免疫 标记技术。
免疫标记技术:—金免疫技术(金标法)

免疫学应用

免疫学应用
二十一、二十二章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细胞功能测定
西安交通大学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系 刘如意
一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原理
密度梯度离心, 利用密度为1.077±0.001g/L 淋巴细胞分层 液(聚蔗糖-泛影葡胺)
试剂和材料
125-250U/ml 4 ℃下保存 2、淋巴细胞分离液 市售 20 ℃密度应为 1.077±0.001g/L 3、Hanks或PBS,PH7.2-7.4 4、完全RPMI-1640培养液 5、2%台盼蓝染液
5
细胞毒试验(51Cr释放法)示意图
花环形成分离法 原理 T细胞表面有绵羊红细胞受体,可与 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花环 绵羊红细胞用2-氨基乙基异硫脲溴化物 (AET)或神经氨酸酶(NM)处理,可提高 花环形成的效果和稳定性
2
Isolation of lymphocytes subpopulations-rosetting

(2) 加等 量NS
(1) 抗凝 静脉血
(3) 混匀后,缓 慢加于分离液上
(4) 密度梯度离心
血浆 PBMC 分离液 PMN RBC
注意事项
1 严格无菌操作 2 操作应轻柔,细胞悬液应充分混匀 3 淋巴细胞分层液应4℃避光保存,取出后 待温度升至室温使用 4 如须保存血浆作他用,则不能稀释血液 5 离心最适温度18~20℃ 6 分离组织中的单个核细胞也可采用上法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可分3H-TdR掺入法、形态学方法及MTT比 色法
2
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4 淋巴因诱导的细胞增殖反应 如 IL-4→B细胞,IL-2→T细胞
3
影响细胞增殖反应的因素 ⑴细胞应保持高活性, ⑵可溶性抗原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时,常需一 定数量的抗原呈递细胞 ⑶不同的刺激原有不同的刺激剂量 ⑷严格无菌操作

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学的应用

(7)疫苗的型别与疫病型别的一致性
• 有些传染病的病原有多种血清型,并且 各血清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对于这些 传染病的预防就需要对型免疫或使用多 价苗
(8) 药物的干扰
• 使用活菌苗前后10d不得使用抗生素及其 他抗菌药,活菌苗和活病毒苗不能随意混 合使用
(9) 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免疫接种时,应注意被免疫动物的年龄、体 质和特殊的生理时期(如怀孕和产蛋期)
(二)免疫血清 (三)诊断液
二、免疫诊断与免疫防治
• 免疫诊断
• 免疫防治
(4) 选择适当的免疫途径
• 接种途径:滴鼻、点眼、刺种、皮下或肌 肉注射、饮水、气雾、滴肛或 擦肛等
注意:应根据疫苗的类型、疫病特点及免疫 程序来选择每次的接种途径,一般应以疫 苗使用说明为准
(5)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 无统一的免疫程序
注意: 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由于 影响免疫的因素很多,免疫程序应根据疫病 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及规律、畜禽的用途( 种用、肉用或蛋用)、年龄、母源抗体水平 和饲养条件,以及使用疫苗的种类、性质、 免疫途径等方面的因素制定
(1) 疫苗的质量
疫苗应购国家批准的生物制品厂家的疫苗
购买及使用前检查是否过期,并剔除破损、 封口不严及物理性状(色泽、外观、透明度、有 无异物等)与说明不符者
(2) 疫苗的保存和运输
疫苗种类
保存环境
灭活苗(死苗)
非冻干活菌苗 (湿苗)
冻干的弱毒、弱 菌苗
马立克病疫苗
2~15℃的阴暗 环境中
4~8℃冰箱中
不能冻 结保存
冷冻保存,温度越低越好
液氮罐中


保存温度应 保持稳定, 不能波动太 大,若反复 冻融,能造 成病毒、细 菌的大量死 亡

免疫学的应用(讲义)(原卷版)

免疫学的应用(讲义)(原卷版)

4.4 免疫学的应用知识点1:疫苗 ★★☆1. 定义:通常是用 的或 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 作用:接种疫苗后,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3. 特点: 、 。

【微点拨】➢ 疫苗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

一般情况下,引起免疫反应的并不是整个病原体,而是病原体所罕有的抗原。

因此,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质、多糖荚膜)及其产物制备疫苗。

【典例1】 (2023•通许县三模)如表是5种新冠疫苗,其中S 蛋白是新冠病毒识别并感染靶细胞的重要蛋白,可作为抗原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并应答。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类型研发策略 灭活疫苗 新冠病毒经培养、增殖,用理化方法灭活后制成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利用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携带S 蛋白基因,制成疫苗。

接种后,S 蛋白基因启动表达亚单位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体外合成•S 蛋白,制成疫苗 核酸疫苗 将编码S 蛋白的核酸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制成疫苗。

接种后,在人体内产生S 蛋白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利用减毒流感病毒作为载体,携带S 蛋白基因,并在载体病毒表面表达S 蛋白,制成疫苗A .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自身不含S 蛋白抗原B .亚单位疫苗通常不引发细胞免疫C.腺病毒载体疫苗在制备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D.核酸疫苗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变式1】(2023•南江县模拟)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疗狂犬咬人方,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

后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崔知悌在《纂要方》、王焘在《外台秘要》里也都有类似记载。

这种方法其实是世界上最早的疫苗雏形。

下列关于疫苗的说法,错误的是()A.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B.“糖丸爷爷”顾方舟研制的“糖丸”——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可以通过口服接种C.接种疫苗后,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患有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接种疫苗【变式2】(2023春•皮山县校级期末)检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免疫方式分别是()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知识点2:器官移植★☆☆1.定义: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作器官移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免疫学应用【学习建议】本章内容介绍了如何应用免疫学理论和技术进行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如超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肿瘤、器官移植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学习本章内容需掌握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基本概念、特点、区别、用途、获得方式及常用制剂。

熟悉应用人工免疫时的注意事项。

了解免疫学检测的常用方法种类和用途。

【知识结构图】【一、免疫学预防(一)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二)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三)用于免疫预防的生物制剂二、免疫治疗(一)免疫调节剂(二)免疫抑制剂三、免疫学检测法(一)抗原抗体的体外检测法(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三)淋巴细胞的鉴定及其功能检测1.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检测2.B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检测【概念简释】1.自然免疫:指机体通过自然方式获得的免疫力,包括自然自动免疫和自然被动免疫。

机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后所自主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称为自然自动免疫。

机体在胚胎期和婴儿期通过胎盘和母乳获得的来自母体的免疫力称为自然被动免疫。

2.人工免疫:机体通过人工接种疫苗、类毒素或注射抗毒素、免疫效应细胞等物质所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式称为人工免疫。

人工免疫包括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通常用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

3.主动免疫(自动免疫):机体本身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建立的免疫。

主动免疫的获得方式包括天然自动免疫和人工自动免疫。

前者是通过隐性感染或患传染病后获得;后者是通过人工给予疫苗、类毒素后获得。

4.被动免疫:机体直接接受他人或动物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效应物质而立即获得的特异性免疫力。

被动免疫包括天然(自然)被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前者是指母体内的抗体通过胎盘或初乳传递给胎儿或新生儿,使之被动获得免疫力。

后者是将制备好的免疫物质如抗毒素、抗病毒血清等直接注入机体,使之被动获得某种特异性免疫力。

5.人工自动免疫:是指给机体接种疫苗、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的特异性抵抗力。

人工自动免疫可长期、有效地预防传染病发生,但产生作用较慢。

6.人工被动免疫:是直接给机体注入免疫应答产物如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免疫治疗,但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

7.生物制品:用于人工免疫和免疫诊断的生物制剂的总称,包括疫苗、类毒素、抗毒素、小分子免疫肽如转移因子、胸腺肽、细胞因子、免疫效应细胞、以及用于免疫诊断的制剂如诊断菌液、诊断血清等。

8.疫苗:由病原微生物或其抗原成分制备的人工自动免疫制剂统称为疫苗,包括由细菌制备的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等制备的疫苗。

根据疫苗所用的微生物制品的性状及制备方式,又可将疫苗分为活疫苗、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等不同类型。

9.活疫苗:采用毒力高度减弱或基本无毒的病原体株制备的疫苗,如碳疽菌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

10.死疫苗:选用抗原性强的病原体标准株人工培养,经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灭活后制备的疫苗。

如狂犬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等。

11.亚单位疫苗:提取病原体中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有效免疫原成分制备的疫苗。

亚单位疫苗的优点是不含病原体核酸成分,避免了某些病毒的致癌危险。

亚单位疫苗可以通过化学试剂裂解病原体提取有效成分制备,也可通过基因重组方法制备,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制备的乙肝亚单位疫苗就是用基因重组方法制备的,因此也是基因工程疫苗。

12.合成疫苗:用人工合成的多肽抗原(含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抗原成分)连接在适当载体和佐剂上制备的疫苗。

优点是可大量人工合成,避免了有些病毒不能人工培养制备疫苗的缺憾。

13.自身疫苗:从病灶中分离病原体,经处理制备成死疫苗后再给患者自身进行多次皮下注射,用于治疗反复发作、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慢性化脓性感染,如葡萄球菌引起的慢性、顽固性感染。

14.类毒素:细菌外毒素经0.4%甲醛处理后,毒性消失而仍保留抗原性,称为类毒素。

类毒素用于人工自动免疫,预防以外毒素为主要致病物质的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如白喉、破伤风、肉毒中毒等。

15.抗毒素:是细菌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可以中和外毒素对机体的毒性作用。

机体通过患传染病如白喉或接种类毒素均可产生抗毒素。

将类毒素给动物多次注射可刺激动物产生抗毒素,将该动物血清纯化提取相应抗体制备的免疫血清可用于人工被动免疫。

16.胎盘球蛋白和血浆丙种球蛋白:分别由健康产妇胎盘血和正常人血浆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备,含大量免疫球蛋白,可非特异性增强机体免疫力。

17.免疫调节剂:是能增强、促进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一类生物或非生物制剂。

免疫调节剂通常不影响正常免疫功能,但对异常免疫应答可双向调节,即促进过低的免疫应答和抑制过强的免疫应答。

18.免疫抑制剂:是一类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或非生物制剂,主要用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和抑制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19.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相互结合并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为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又分为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反向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和协同凝集试验等不同类型。

20.直接凝集反应:细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相互结合并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为直接凝集反应阳性。

直接凝集反应又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

玻片法系用已知抗体鉴定未知细菌型别或血型,为抗原定性试验。

试管法系用已知定量抗原检测体内相应抗体的滴度(效价),为抗体半定量试验,如检测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的抗体的肥达试验。

21.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吸附在与免疫反应无关的载体颗粒(如人O型红细胞、乳胶颗粒、活性炭颗粒等)上,再与相应抗体结合并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为间接凝集反应阳性。

根据载体颗粒的不同可分别称为间接血凝、间接乳凝等。

间接凝集反应可用于检测体内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

22.反向间接凝集试验:将抗体吸附在与免疫反应无关的载体颗粒上,再与相应抗原结合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为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根据载体颗粒的不同可分别称为反向间接血凝、反向间接乳凝等。

其优点为敏感性高,可检测体内微量未知抗原如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等,早期诊断传染病、癌症等。

23.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先将可溶性抗原与抗体混合,作用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致敏颗粒(吸附了可溶性抗原的载体颗粒)。

如果先加入的待检物中含有可溶性抗原并与相应的已知抗体结合,则后加入的致敏颗粒不出现凝集,称为间接凝集抑制试验阳性。

如果先加入的待检物中不含可溶性抗原,无法与相应抗体结合,则抗体和后加入的致敏颗粒结合,出现凝集,为阴性反应。

该试验主要用于检测微量抗原,如诊断妊娠的间接乳凝抑制试验。

24.协同凝集试验:利用葡萄球菌A蛋白可和抗体IgG Fc段非特异性结合而并不妨碍其Fab 片段结合特异性抗原的原理,将特异性抗体IgG吸附在葡萄球菌表面制成致敏颗粒,可检测体内相应的微量抗原,两者结合可使葡萄球菌发生凝集,称为协同凝集试验阳性。

临床常用于检测血液、脑脊液等组织液中存在的微量可溶性抗原,诊断流脑、伤寒、布氏杆菌病、淋球菌感染等。

25.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如细菌滤液、组织浸出液、血清蛋白等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并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包括环状沉淀试验、絮状沉淀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三种基本类型。

26.环状沉淀试验:将已知抗血清(抗体)加入细玻璃管内,然后将适当稀释的可溶性抗原液小心地加在抗血清表面,使两种液体形成界面清晰的两层。

室温下静置数分钟后,如抗原抗体相对应,则液体交界面出现白色沉淀环。

该试验为抗原定性试验,可用于鉴定血迹、测定媒介昆虫的嗜血性和对某些细菌进行鉴定,如鉴定碳疽杆菌的Ascoli试验。

27.絮状沉淀试验: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试管内或凹玻片上混合,出现肉眼可见的不溶性沉淀物,为阳性反应,如临床辅助诊断梅毒的康氏反应。

该试验由于敏感性不高,现已不常用。

28.琼脂扩散试验:是在琼脂内进行的沉淀反应。

富含水分的半固体琼脂凝胶如同网状支架,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网间扩散。

在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适当比例的抗原与抗体相遇结合后可形成白色的沉淀线。

琼脂扩散试验可分为单向和双向扩散两种基本类型;如和电泳技术结合又派生出火箭电泳、免疫电泳和对流电泳等多种技术,比单纯的琼脂扩散敏感、快速。

29.单向琼脂扩散:将已知抗体预先与加热溶化的琼脂混合后浇注在玻片上,冷凝后隔适当距离打若干孔,在孔内分别加入待测抗原,使其向周围扩散,形成白色沉淀圈。

沉淀圈的直径与抗原浓度成正比,在预先做好的标准曲线上可查到相应的抗原浓度。

此法可用于测定人血清各类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补体含量等。

30.火箭电泳:是将单向扩散和电泳结合,对抗原进行定量检测的技术。

其优点是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的敏感性。

临床可用于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等。

31.双向琼脂扩散:将加热溶化的琼脂浇注在玻片上,冷凝后打孔,将抗原和相应抗体分别加入不同的孔内,使两者在孔内自由地向周围扩散,在比例合适处两者相遇结合并形成白色沉淀线。

该试验既可测抗原,也可测抗体,是一种定性试验。

32.对流免疫电泳:是将双向琼脂扩散和电泳技术结合的一种定性检测抗原的试验方法。

其优点是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的敏感性。

临床可用于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等。

33.免疫标记技术:是将抗原抗体反应和标记技术结合在一起,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新技术。

标记物主要包括荧光素、酶或同位素;既可标记抗原,也可标记抗体。

标记后的抗原或抗体免疫活性不变。

免疫标记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应用范围广的优点,在应用上,既可定量、定性测定抗原或抗体,也可观察抗原、抗体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组织细胞内的分布和定位。

34.免疫荧光技术:用荧光素(常用异硫氰酸荧光素和罗丹明)标记抗体,检测体液、细胞或组织切片标本中相应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荧光素标记的抗体与相应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呈蓝绿或橙黄色荧光物。

免疫荧光技术又分直接法、间接法。

前者是将标记抗体直接加在待测抗原上,但每检测一种抗原就需制备一种特异性标记抗体。

间接法是标记一种抗人球蛋白抗体,可检测多种抗原抗体系统。

36.免疫酶技术:是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与酶反应的高效性结合在一起,定量或定性检测抗原抗体反应的最常用的免疫标记技术。

常用的酶是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既可标记抗原也可标记抗体。

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与标本中的抗体或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后,再加入酶作用底物,通过酶标仪测定酶对底物的催化显色反应,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或定性检测。

37.酶连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酶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