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应用》word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免疫学应用

【学习建议】

本章内容介绍了如何应用免疫学理论和技术进行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如超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肿瘤、器官移植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学习本章内容需掌握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基本概念、特点、区别、用途、获得方式及常用制剂。熟悉应用人工免疫时的注意事项。了解免疫学检测的常用方法种类和用途。

【知识结构图】

一、免疫学预防

(一)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

(二)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三)用于免疫预防的生物制剂

二、免疫治疗

(一)免疫调节剂

(二)免疫抑制剂

三、免疫学检测法

(一)抗原抗体的体外检测法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三)淋巴细胞的鉴定及其功能检测

1.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检测

2.B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检测

【概念简释】

1.自然免疫:指机体通过自然方式获得的免疫力,包括自然自动免疫和自然被动免疫。机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后所自主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称为自然自动免疫。机体在胚胎期和婴儿期通过胎盘和母乳获得的来自母体的免疫力称为自然被动免疫。

2.人工免疫:机体通过人工接种疫苗、类毒素或注射抗毒素、免疫效应细胞等物质所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式称为人工免疫。人工免疫包括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通常用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

3.主动免疫(自动免疫):机体本身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建立的免疫。主动免疫的获得方式包括天然自动免疫和人工自动免疫。前者是通过隐性感染或患传染病后获得;后者是通过人工给予疫苗、类毒素后获得。

4.被动免疫:机体直接接受他人或动物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效应物质而立即获得的特异性免疫力。被动免疫包括天然(自然)被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前者是指母体内的抗体通过胎盘或初乳传递给胎儿或新生儿,使之被动获得免疫力。后者是将制备好的免疫物质如抗毒素、抗病毒血清等直接注入机体,使之被动获得某种特异性免疫力。

5.人工自动免疫:是指给机体接种疫苗、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的特异性抵抗力。人工自动免疫可长期、有效地预防传染病发生,但产生作用较慢。

6.人工被动免疫:是直接给机体注入免疫应答产物如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免疫治疗,但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

7.生物制品:用于人工免疫和免疫诊断的生物制剂的总称,包括疫苗、类毒素、抗毒素、小分子免疫肽如转移因子、胸腺肽、细胞因子、免疫效应细胞、以及用于免疫诊断的制剂如诊断菌液、诊断血清等。

8.疫苗:由病原微生物或其抗原成分制备的人工自动免疫制剂统称为疫苗,包括由细菌制备的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等制备的疫苗。根据疫苗所用的微生物制品的性状及制备方式,又可将疫苗分为活疫苗、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等不同类型。

9.活疫苗:采用毒力高度减弱或基本无毒的病原体株制备的疫苗,如碳疽菌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

10.死疫苗:选用抗原性强的病原体标准株人工培养,经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灭活后制备的疫苗。如狂犬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等。

11.亚单位疫苗:提取病原体中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有效免疫原成分制备的疫苗。亚单位疫苗的优点是不含病原体核酸成分,避免了某些病毒的致癌危险。亚单位疫苗可以通过化学试剂裂解病原体提取有效成分制备,也可通过基因重组方法制备,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制备的乙肝亚单位疫苗就是用基因重组方法制备的,因此也是基因工程疫苗。

12.合成疫苗:用人工合成的多肽抗原(含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抗原成分)连接在适当载体和佐剂上制备的疫苗。优点是可大量人工合成,避免了有些病毒不能人工培养制备疫苗的缺憾。

13.自身疫苗:从病灶中分离病原体,经处理制备成死疫苗后再给患者自身进行多次皮下注射,用于治疗反复发作、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慢性化脓性感染,如葡萄球菌引起的慢性、顽固性感染。

14.类毒素:细菌外毒素经0.4%甲醛处理后,毒性消失而仍保留抗原性,称为类毒素。类毒

素用于人工自动免疫,预防以外毒素为主要致病物质的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如白喉、破伤风、肉毒中毒等。

15.抗毒素:是细菌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可以中和外毒素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机体通过患传染病如白喉或接种类毒素均可产生抗毒素。将类毒素给动物多次注射可刺激动物产生抗毒素,将该动物血清纯化提取相应抗体制备的免疫血清可用于人工被动免疫。16.胎盘球蛋白和血浆丙种球蛋白:分别由健康产妇胎盘血和正常人血浆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备,含大量免疫球蛋白,可非特异性增强机体免疫力。

17.免疫调节剂:是能增强、促进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一类生物或非生物制剂。免疫调节剂通常不影响正常免疫功能,但对异常免疫应答可双向调节,即促进过低的免疫应答和抑制过强的免疫应答。

18.免疫抑制剂:是一类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或非生物制剂,主要用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和抑制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19.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相互结合并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为凝集反应。凝集反应又分为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反向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和协同凝集试验等不同类型。

20.直接凝集反应:细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相互结合并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为直接凝集反应阳性。直接凝集反应又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玻片法系用已知抗体鉴定未知细菌型别或血型,为抗原定性试验。试管法系用已知定量抗原检测体内相应抗体的滴度(效价),为抗体半定量试验,如检测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的抗体的肥达试验。

21.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吸附在与免疫反应无关的载体颗粒(如人O型红细胞、乳胶颗粒、活性炭颗粒等)上,再与相应抗体结合并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为间接凝集反应阳性。根据载体颗粒的不同可分别称为间接血凝、间接乳凝等。间接凝集反应可用于检测体内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

22.反向间接凝集试验:将抗体吸附在与免疫反应无关的载体颗粒上,再与相应抗原结合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为反向间接凝集试验。根据载体颗粒的不同可分别称为反向间接血凝、反向间接乳凝等。其优点为敏感性高,可检测体内微量未知抗原如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等,早期诊断传染病、癌症等。

23.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先将可溶性抗原与抗体混合,作用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致敏颗粒(吸附了可溶性抗原的载体颗粒)。如果先加入的待检物中含有可溶性抗原并与相应的已知抗体结合,则后加入的致敏颗粒不出现凝集,称为间接凝集抑制试验阳性。如果先加入的待检物中不含可溶性抗原,无法与相应抗体结合,则抗体和后加入的致敏颗粒结合,出现凝集,为阴性反应。该试验主要用于检测微量抗原,如诊断妊娠的间接乳凝抑制试验。

24.协同凝集试验:利用葡萄球菌A蛋白可和抗体IgG Fc段非特异性结合而并不妨碍其Fab 片段结合特异性抗原的原理,将特异性抗体IgG吸附在葡萄球菌表面制成致敏颗粒,可检测体内相应的微量抗原,两者结合可使葡萄球菌发生凝集,称为协同凝集试验阳性。临床常用于检测血液、脑脊液等组织液中存在的微量可溶性抗原,诊断流脑、伤寒、布氏杆菌病、淋球菌感染等。

25.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如细菌滤液、组织浸出液、血清蛋白等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并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沉淀反应包括环状沉淀试验、絮状沉淀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三种基本类型。

26.环状沉淀试验:将已知抗血清(抗体)加入细玻璃管内,然后将适当稀释的可溶性抗原液小心地加在抗血清表面,使两种液体形成界面清晰的两层。室温下静置数分钟后,如抗原抗体相对应,则液体交界面出现白色沉淀环。该试验为抗原定性试验,可用于鉴定血迹、测定媒介昆虫的嗜血性和对某些细菌进行鉴定,如鉴定碳疽杆菌的Ascoli试验。

27.絮状沉淀试验: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试管内或凹玻片上混合,出现肉眼可见的不溶性沉淀物,为阳性反应,如临床辅助诊断梅毒的康氏反应。该试验由于敏感性不高,现已不常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