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高三总复习-咏物诗鉴赏教案

合集下载

咏物诗鉴赏_高三语文教案_模板

咏物诗鉴赏_高三语文教案_模板

咏物诗鉴赏_高三语文教案_模板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课题:咏物诗鉴赏课型:专题复习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bgColor=#5fd6a6 width=“100%”>设计:汪振学教学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史记》中的小说因素齐备。

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教时一、导入课文: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

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

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导入。

2、由学生介绍课文故事发生时的战国形式、历史条件,教师补充。

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

语文 -咏物诗鉴赏_高三语文教案

语文 -咏物诗鉴赏_高三语文教案

语文-咏物诗鉴赏_高三语文教案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课题:咏物诗鉴赏课型:专题复习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二、初步感知:⒈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⑴诵读解意⑵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⑶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⑷手法:托物言志⒉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解说]: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

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可以想道作者是以“小松”自喻。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

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

《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

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

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的鉴赏-咏物诗 教案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的鉴赏-咏物诗 教案

咏物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方法。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咏物诗咏物诗指那些以某一客观事"物"为集中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咏物明志或咏物喻理,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或讽喻现实,或书写个人身世、品格和志向。

咏物诗的特点是“不粘不脱”,也就是说,要写出较好的咏物篇章,就要做到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寄寓。

咏物诗是以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的万事万物,大至日月山川,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心志。

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由于作者的经历际遇,情趣爱好不同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

例如李商隐在《咏柳》中借秋柳抒发的是壮志未酬的感慨,而曾巩在《咏柳》中借春柳讽刺了得势猖狂的小人。

在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中咏物诗也是很受出题者的亲睐,高考重庆卷选用了《红楼梦》中的两首《咏白海棠》,湖南卷选用了清代张维屏的《新雷》,都是较为典型的咏物诗。

二、特点归纳:1. 以物象为题,即咏(题、赠、赞)+物象2.咏物诗,要实写物的声音、形态、色泽等相应的外部特征,有时还要写出其所处环境的特点,求其“形似”。

3.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4.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从局部分析常用比喻、拟人、对比、象征等手法。

5.从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三、鉴赏方法、步骤鉴赏方法(写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抓住所咏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生长环境,分析物的象征意味)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

咏物诗鉴赏专题复习学案正式版

咏物诗鉴赏专题复习学案正式版

咏物诗鉴赏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课时第4-6一.授课目的和要求1、认识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二.授课重点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述和表达,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意愿。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三.常用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比较、比兴、联想和想像四.鉴赏方法1、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点、环境特点、内在风范、品德2、联系诗人自己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推断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五.答题技巧总结:1.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答题思路: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特别要分析出内在风范性格;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等分析所托之情。

模式:经过什么+抒发(寄寓、揭示)什么感情。

六.代表作品举例《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出生入死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全诗写了石灰四个特点:出山之难、不怕焚烧、不怕破碎、一身清白。

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效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信心,歌唱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和崇拜清白的人格。

《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清香浮动月夜晚。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颔联写梅影、梅香。

“疏”与“横斜”跟“清浅”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友善的境地:横斜的枝影是稀罕,淡影映衬在浅浅的清水中,疏斜与清浅相映衬。

“暗”形容香,本意是说香气缕缕,既不隔绝,也不浓郁,这个“暗”字与“月夜晚”“浮动”等词组合,用以描述月下梅香:“暗”字自己与“月夜晚”所特有的迷惑之境相吻合,而只有月色迷惑中的“暗香”才给人以“浮动”的感觉。

《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平和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

咏物诗鉴赏教案.doc

咏物诗鉴赏教案.doc

“咏物诗鉴赏”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

【教学重点】学会赏析咏物诗歌。

【教学难点】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练结合法、方法点拨法一、知识链接1.概念:咏物诗,就是借描写客观物体,表达诗人的志向、理想、情操的诗歌。

2 内容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3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拟人、对比;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烘托)4.情感分类:1)言志---表现诗人的志向操守2)抒愤---倾吐心中的不平之气。

3)刺世---鞭鞑社会的丑恶现象4)言理---通过具体的物象来阐明事理。

5)寄趣---通过对物象情态进行描摹来表达喜爱之情。

5.赏析方法: 2010全国卷1 诗歌赏析(8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明确: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衬日光腾起,顺风势来回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2分)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1分),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1分),最后“嘉树欲相依”蕴含作者期盼得明主之意,为全诗主旨。

(1分)归纳方法:1)审读题目,明白写何物。

咏物诗鉴赏教案

咏物诗鉴赏教案

咏物诗鉴赏教案教学目标:一、了解咏物诗的特点二、了解咏物诗中寄托的感情类别三、掌握咏物诗的鉴赏思路四、掌握咏物诗的常见手法(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咏物诗的感情类别。

教学难点:咏物诗的鉴赏思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用四首学生熟悉的古诗导入,让学生说出这些诗歌分别属于什么题材的诗。

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水田园诗,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决心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2.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边塞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感情。

4.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咏物诗诗中描写了梅花凌寒开放的景象,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比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赞扬不怕困难、倔强不屈的傲然风骨。

二、咏物诗的题材特征1.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2.区别咏物诗和一般的写景诗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花的高尚气节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咏物诗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田园风光图热爱大自然,隐逸避世写景诗咏物诗与写景诗的区别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手法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托物言志;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借景抒情。

高三咏物诗复习学案

高三咏物诗复习学案

江苏省淮州中学高三语文教学案——咏物诗鉴赏一、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诗的特点。

2、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3、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

二、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回顾自己以前学过的咏物诗:根据你所背诵的这几首诗,请说说你对咏物诗有什么理解?咏物诗具有什么特点?明确概念1 定义: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2 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

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重点)二)、考题展示: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2010全国高考卷I)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3分)(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三)课堂讲练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思考:诗歌是从哪些方面“咏梅”的?借“咏梅”表达了什么情感?又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解题思路提示)1、.形象分析:2、自身特点:3、作者处境:4、所言之志:5、手法分析:鉴赏思路归纳1、2、3、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问:这首诗题为“竹石”,实际上托物寓意。

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参考答案:此诗通过赞美“竹石”立足破岩,备受风霜雨露的磨难,依旧顽强生存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喻诗人不媚权贵,不流世俗,洁身自好的品质。

答题模式:1、2、3、四)实战演练(高考零距离)1、(2011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诗歌鉴赏系列:6咏物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系列:6咏物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6、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导学案——咏物诗教案(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2.(07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4. (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6分)严郑公①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2。

高三语文咏物诗鉴赏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咏物诗鉴赏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咏物诗鉴赏复习教案咏物诗鉴赏复习教案执教:黎军红一、学习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把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二、学习重点把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三、学习过程一.课题引入世间万物纷繁芜杂,各具外形,各有性情,有些与人情相近、相像或相通。

看着辽远无际的蓝天,我们时常感叹宇宙的恒常;看到莲花,我们会想起了出于污泥而不染的高洁的品情;看到杨柳,少不了轻吟杨柳岸晓风残月,顿生绵绵惜别之情;看到天空高悬的一轮明月,我们或许会不由想起了跨越千古的思念。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出示学习重点四、.考点扫描《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这一考点的要求是:鉴赏诗歌的笼统言语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得思想内容和得观点态度。

近几年得高考对咏物诗考查频率较高。

五. 示例感悟,归纳咏物诗的情感类型1、骆宾王的《咏鹅》2、赏牡丹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季节动京城3、鹧鸪天·桂花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4、子规顾况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1)描摹事物的情态,表达宠爱之情2)托物言志(对某种精神品德的赞誉或追求)3)借物讽喻,针砭时弊六、师生归纳鉴赏咏物诗的方法画眉鸟欧阳修百转千声任凭移,山花红紫树凹凸。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拘束啼。

(1)“百啭千声任凭移”写出了画眉鸟的什么特点?(2)本诗三、四句次要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说明?以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百啭千声任凭移”写出了画眉鸟歌声美丽、自在拘束的特点。

(2)本诗三、四句次要使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受羁绊的“笼中鸟”与自在的“林间鸟”作对比。

表达了期望摆脱羁绊以及对自在生活的憧憬、追求。

写画眉实是写本人,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

“咏物诗鉴赏”公开课教案

“咏物诗鉴赏”公开课教案

“咏物诗鉴赏”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

【教学重点】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物点。

【教学难点】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练结合法、方法点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猜诗谜)1.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打一植物)2.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打一动物)两首诗分别写的是什么物体?你为什么知道是它呢?——竹子,公鸡正是因为诗抓住了竹子有节,千枝万叶,不开花;公鸡头上有红冠,清晨打鸣这些事物显著的特点,我们知道了所写之物。

这类诗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一类诗——咏物诗。

二、介绍咏物诗1.概念:咏物诗,就是借描写客观的“物”(山川河岳、草木虫鱼等)的特点 (形态、色彩或其所处的环境等)表达诗人的理想、志向、情怀的诗歌。

2.主要写作技巧: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3.标题的形式标志以物象为题,如《小松》、《子规》形式标志咏(题、赠、赞、赏)+物象,如《咏梅》、《赏牡丹》三、学习《葡萄》原文葡萄韩愈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1.作者简介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25岁中进士,后任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潮州刺史等职,中间几度被贬。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

诗人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也被贬。

咏物诗公开课

咏物诗公开课

咏物诗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咏物诗,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

这首诗描绘了鹳雀楼的高耸与黄河的壮阔,展现了诗人胸怀壮志的豪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咏物诗的概念,认识咏物诗的特点。

2. 分析《登鹳雀楼》的意象、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

3. 学会欣赏咏物诗,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咏物诗的概念,分析《登鹳雀楼》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难点:欣赏咏物诗,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展示鹳雀楼和黄河的壮阔景象,引发学生对咏物诗的兴趣。

2. 讲解咏物诗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咏物诗。

3. 分析《登鹳雀楼》的意象、意境和情感,解读诗人的豪情壮志。

4. 欣赏其他咏物诗,如杜甫的《望岳》、李白的《庐山谣》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5. 随堂练习: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品,尝试创作一首咏物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登鹳雀楼》意象:鹳雀楼、黄河意境:高耸、壮阔情感:豪情壮志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背诵《登鹳雀楼》。

2. 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品,创作一首咏物诗,并附上创作思路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咏物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在欣赏其他咏物诗时,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审美情趣。

但在创作咏物诗时,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拓展延伸: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咏物诗创作展示,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咏物诗的概念:咏物诗是一种以描写自然景物或物体为主,借物抒情的诗歌形式。

它通过对物象的细致描绘,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2. 《登鹳雀楼》的意象:鹳雀楼、黄河是诗中的主要意象。

鹳雀楼象征着高远和志向,黄河则象征着壮阔和力量。

3. 意境与情感:诗中的意境是通过鹳雀楼和黄河的描绘来展现的,高耸和壮阔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豪情壮志的氛围。

咏物诗鉴赏教案

咏物诗鉴赏教案

咏物诗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诗的特点。

2、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活动一:自主研习(《山园小梅》、《卜算子·咏梅》)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预习导学知人论世,了解相关知识。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

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

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

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

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

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

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

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

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

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咏物诗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咏物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 “金络脑” 、 “锦襜” 、 “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 用。 问题: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答案: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译文:漠漠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燕山顶挂着一弯金钩似 的新月。骏马啊,什么时候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辽阔原 野上任意驰骋。 东栏梨花 苏轼
答题一般要扣住“物”与“志”两方面,其一般步骤为: ①描述物象的基本特征, ②结合实际表现手法具体分析, ③揭示物象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情感、志向、节操等)。 即时巩固: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 怀?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 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 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马诗 李贺
装 订 线
高中高三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题:咏物诗
编制人:** 审核人:**
课时:1
教学目标: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部分(学生活动部分) 堂笔 记 一、明确咏物诗概念 1、定义: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 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 物的描写中。 2 特点: 第一,常以所咏之物为题,或者可以从题目看出所咏之物。 第二,抓住物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 摹。 如,写青松的“挺” “直” ,这是形态描写;写梅花像雪一 样洁白,这是色泽描写;写“大雪压” “凌寒” “出深山” “烈火 焚烧” ,这些都是外部环境描写。 第三,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 精神品格,寄托作者的情志。 3 主要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 对比、衬托、烘托等。 二、了解咏物诗的思想内容 1、描摹情态,表达喜爱 2、借助物象,寄托志向、抒发情怀。首先是抒写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感受。 其次是表达自甘寂寞、 坚贞不屈、 高洁脱俗 (不 同流合污)的气节。第三,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 适等的生活。 3、借助物象,暗喻人类 4、借助物象,表现哲理 课

咏物诗教学案(教师用)

咏物诗教学案(教师用)

咏物诗教学案(教师用)第一篇:咏物诗教学案(教师用)27中高三语文备课组诗歌鉴赏复习专题系列四咏物诗咏物诗鉴赏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一、名句填空1、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

细看来。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2、,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4、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林逋《山园小梅》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6、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于谦《石灰吟》以上几首词都属于,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它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

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二、咏物诗中常见意象植物:松、竹、梅、菊、莲、杨花、兰;动物:蝉、蜂、雁、杜鹃、凤凰等此外还有山泉、瀑布、石灰等。

三、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1、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尚的节操;2、不慕富贵、淡泊闲适的情怀;3、抒发自己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4、表达坚贞高洁,不怕打击挫折的情操。

……四、咏物诗中常见表现手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公开课-高三总复习-咏物诗鉴赏教案

公开课-高三总复习-咏物诗鉴赏教案

公开课-高三总复习-咏物诗鉴赏教案咏物诗鉴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让学生初步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让学生初步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学习比较中进行鉴赏。

过程与方法朗诵、互动、合作、探究、赏析与练习相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设想本堂课主要谈谈在鉴赏古典诗词中咏物诗时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关于咏物诗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咏物诗包括借物抒情诗、托物言志诗和哲理诗;狭义的咏物诗就是指托物言志诗。

为了便于掌握,本堂课主要谈狭义的咏物诗的鉴赏。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在2002—2009年的高考中共考查了13首咏物诗,它是我们高考备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物诗的鉴赏。

请同学们拿出《高中语文备考工程》,翻开第199页。

二、阅读积累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第一层次“阅读积累”,并动笔将诗歌大意、思想感情、艺术特点的要点划了出来,在这13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首,或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或把你喜欢的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这些都是咏物诗,请同学们根据这13首诗和过去接触过的咏物诗试着归纳咏物诗常通过哪些意象来寄托作者的情感。

了解咏物诗常见的意象对提高同学们解读咏物诗的能力很有帮助,请同学们一起读。

(咏物诗中常见的意象预备读)植物:岁寒三友:松、竹、梅(高洁)菊花(隐逸、高洁、脱俗)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兰花(高洁、君子之德)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动物: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蝉(悲凉;高洁)杜鹃(哀怨、凄恻、思归)其它风(自由、奉献)莎衣(脱俗、高洁)老师要补充一点: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诗人的处境、性格、思想也各不相同,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因此即便同咏一“物”,也常常情各有别。

咏物诗鉴赏教学设计

咏物诗鉴赏教学设计

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诗歌的特点。

2、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方法和答题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2、尝试咏物诗歌的仿写训练。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大到山川河流,小到花鸟虫鱼,都会成为诗人笔下描绘的对象。

诗人在描绘事物的时候,要求做到: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粘不脱,不即不离。

既要写出事物的特点,又要传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最妙的是全诗不点破所咏之物,却可以曲尽其妙。

1、赏诗猜谜。

2、小结咏物诗特点: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形似——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所处环境等[曲尽其妙]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质。

[不滞于物]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常用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拟人、对比、烘托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②寄托什么志。

二、初步感知。

1、例题讲解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所处环境—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

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所言之志—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和即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手法分析—托物言志,环境烘托。

2、小结。

咏物诗的特点:(1)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其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常用比喻、拟人、象征、对比等。

(4)从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咏物诗 教学设计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咏物诗 教学设计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咏物诗鉴赏一、教学目标1.规范咏物诗答题步骤2.提高咏物诗鉴赏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规范咏物诗答题步骤2.难点:提高咏物诗鉴赏能力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一)链接旧知1.写下你学过的咏物诗标题(初、高中皆可)。

2.自己尝试总结咏物诗的特点及鉴赏方法。

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问:这首诗中的“竹”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竹表现了怎样的情怀?【参考答案】①一个“咬”字将竹人格化,把竹紧紧扎根在石缝中,经受风雨仍坚劲的顽强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特点)②即使生长在恶劣环境下,仍然保持顽强执着、坚韧不拔的品质(品质)③诗人借咏竹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和无畏无惧、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感情)(二)知识初探1、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2、以物象为题,如《小松》、《子规》咏(题、赠、赞)+物象,如《咏梅》、《赏牡丹》(三)因例说法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①断肠,销魂②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

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声色形味、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外在特征:细长低垂的柳枝随风轻扬。

环境特点:乐游春苑”、“舞筵”——春之柳的繁盛“清秋”、“斜阳”、“秋蝉”——一派凄凉,秋之柳的稀疏衰落。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与志。

(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诗人处境:诗人年轻时怀有远大抱负, 17岁中进士,后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

“一生襟抱未曾开。

”所言之志:作者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的鉴赏-咏物诗教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的鉴赏-咏物诗教案

咏物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方法。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咏物诗咏物诗指那些以某一客观事"物"为集中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咏物明志或咏物喻理,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或讽喻现实,或书写个人身世、品格和志向。

咏物诗的特点是“不粘不脱”,也就是说,要写出较好的咏物篇章,就要做到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寄寓。

咏物诗是以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的万事万物,大至日月山川,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心志。

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由于作者的经历际遇,情趣爱好不同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

例如李商隐在《咏柳》中借秋柳抒发的是壮志未酬的感慨,而曾巩在《咏柳》中借春柳讽刺了得势猖狂的小人。

在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中咏物诗也是很受出题者的亲睐,高考重庆卷选用了《红楼梦》中的两首《咏白海棠》,湖南卷选用了清代张维屏的《新雷》,都是较为典型的咏物诗。

二、特点归纳:1. 以物象为题,即咏(题、赠、赞)+物象2.咏物诗,要实写物的声音、形态、色泽等相应的外部特征,有时还要写出其所处环境的特点,求其“形似”。

3.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4.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从局部分析常用比喻、拟人、对比、象征等手法。

5.从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三、鉴赏方法、步骤鉴赏方法(写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抓住所咏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生长环境,分析物的象征意味)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同学们从一二层次中选择一两首你喜欢的咏物诗,把它背下来
四今天我们找到了鉴赏咏物诗的一把钥匙,但要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并非易事。同学们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会更自如的运用这把钥匙,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实战演练。
白云泉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请说说诗中连用两个“自”字的作用。
通过具体的物寄托诗人特定的感情,这是什么艺术手法?(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咏物诗最常见的艺术特点,那么咏物诗还有什么常见的艺术特点呢,请同学们补充说一说。
老师的归纳请同学们看一看,咏物诗常见的艺术特点一定要熟记在心。
咏物诗常见的艺术特点托物言志、咏物抒怀、以物喻人
修辞(比喻、比拟、象征、对比、双关等)
再来这个题怎么做,有启发么?
有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那么有情的体现只需找出诗中拟人化、人格化的字词就可以了。有哪些?“觉春生”、“安排著”、“只待”。
第二问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造物”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2)请刚才做这道题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再看《己亥杂诗》
鉴赏咏物诗的思想感情要分析所咏之“物”的比喻或象征意义,要有物人一体的观点。
有比喻或象征意义的词“落花” “花”
表面上写“落花”,花虽落但仍然依恋故枝,心系故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养新的花朵,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托物言志。诗人虽然像一朵落花辞别故枝一样地离别了京师,但他并不是无情的,他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新生的花,也就是新的希望。
【参考答案】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了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白海棠孤傲于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可谓神来之笔,贬词褒用。想像新颖,妙趣横生。
和自己的答案对照
我们再看第二题,这是两首清诗,请大家推荐一个同学读第一首,老师读第二首。
谁来试着给他打分
哪里是得分点,有什么不足?
分析用白海棠的时候我们强调了,鉴赏咏物诗的思想感情特别要注意什么?(一定要分析所咏之“物”的比喻或象征意义,要有物人一体的观念)
哪些词有比喻或象征意义万紫千红、春雷
这是清代的诗,就结合时代背景来推测诗人的情感?
(万紫千红常象征着新生活、新气象,春雷象征着石破天惊的社会变革)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掩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首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
动物:
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蝉(悲凉;高洁)
杜鹃(哀怨、凄恻、思Biblioteka )其它风(自由、奉献)
莎衣(脱俗、高洁)
老师要补充一点: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诗人的处境、性格、思想也各不相同,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因此即便同咏一“物”,也常常情各有别。现在同题诗的比较在考试中时有出现,同学们要抓住物的具体特征来具体分析。
这些都是咏物诗,请同学们根据这13首诗和过去接触过的咏物诗试着归纳咏物诗常通过哪些意象来寄托作者的情感。
了解咏物诗常见的意象对提高同学们解读咏物诗的能力很有帮助,请同学们一起读。(咏物诗中常见的意象预备读)
植物:
岁寒三友:松、竹、梅(高洁)
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
兰花(高洁、君子之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在2002—2009年的高考中共考查了13首咏物诗,它是我们高考备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物诗的鉴赏。请同学们拿出《高中语文备考工程》,翻开第199页。
二、阅读积累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第一层次“阅读积累”,并动笔将诗歌大意、思想感情、艺术特点的要点划了出来,在这13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首,或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或把你喜欢的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题我们四人一组,合作完成。大家先讨论,每组推荐一个人执笔,写出你们组的答案,写完后我们读一读,评一评,看哪一组做得最好。
我们先请两个组的代表读一读你们的答案,请大家注意听,
咏物诗鉴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让学生初步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让学生初步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学习比较中进行鉴赏。
过程与方法
朗诵、互动、合作、探究、赏析与练习相结合
“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逍遥惬意。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集中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
一首好的咏物诗,背后总是寄托着丰富的情感,请同学们根据第一层次的积累试着归纳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同桌交流一下。
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的归纳供大家参考,请一个同学读一下。
建功立业、远大抱负;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思念故乡、凄苦孤寂;
不慕权贵、高洁正直;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老师归纳的并不全面,还请同学们课后不断的积累补充。
梅花魂指什么?分析咏物诗的思想感情,要有物人一体的观念,就像在第一层次的踏莎行里,荷花、美人、词人三者合为一体,这里的海棠、梅花、林黛玉也合为一体了。他们有什么共性?高洁孤傲
陆游(南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请同学们齐读参考答案
请同学们比较这两组哪一个说得好,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老师补充一点:同学们要注意答题规范
1思路条理要清晰规范,这道题有示例,示范性十分明确,我们先将示例分层,分几层?(三层)怎么分,各侧重哪个方面?(大意艺术特点思想感情)我们答题也要按这三层来回答。
2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林黛玉的这句诗要回答这三层应该分别抓哪些关键词?
衬托、渲染等。
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第一层次阅读积累的学习,大家对咏物诗常见的意象、思想感情、艺术特色以及规范的鉴赏语言有了较多的直观的印象,那么咏物诗的考核真正在高考中是怎样呈现的呢,请同学们看第二层次——高考真题。
请一二组读第一首,三四组读第二首,同学们齐读后面的示例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第一题我们是合作完成的,积累了经验,第二题我们单兵作战,独立完成,我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做,谁来
(1)请刚才做这道题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请大家试着给这他打分
哪里是得分点,有什么不足?
思路:第一问
造物指的是什么?:指天。古人认为天是创造万物的。
有情,看到这个词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第一层次阅读积累的十三首诗中出现过么?请看《咏风》(“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请看《咏风》的艺术特点,你来读一下。
龚自珍生活在清政府的衰落时期,辞官时间在道光时期,大约是鸦片战争前两年,诗人一生爱国爱民,心忧国家人民。
现在人们常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赞扬老一辈在事业上鞠躬尽瘁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培养和爱护青年人耗尽心血的高尚情怀。
请同学们看参考答案,和自己的答案比较一下,也给自己打个分。
答案:(1)“觉春生”、“安排著”、“只待”。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春生”和“千红万紫”。(2)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新雷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2分)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设想
本堂课主要谈谈在鉴赏古典诗词中咏物诗时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关于咏物诗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咏物诗包括借物抒情诗、托物言志诗和哲理诗;狭义的咏物诗就是指托物言志诗。为了便于掌握,本堂课主要谈狭义的咏物诗的鉴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觉得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老师的小结和大家分享,请同学们一起读
1大量阅读积累,强化感性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