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报表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和目的
财务报表分析产生于20世纪初期。最初,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为银行服务的信用分析:进而为适应投资者的需要,提供有关企业盈利能力和整体财务状况的分析信息。今天,财务报表分析不仅要满足企业外部和相关利益集团的决策需要,而且还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
决策的需要。
所谓财务报表分析,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提供的数据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有关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以便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有关经济活动做出评价和预测,从而为报表使用者进行相关经济决策提供直接、相关的信息,给予具体、有效的帮助。财务分析的基本职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化为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因此财务分析是连接财务报表和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实证会计的研究结果表明,财务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评判企业的偿付能力、经营成果,帮助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决策及规避投资
风险等。
企业现行财务报表,是根据全体使用者的一般需求设置的,并不适合特定报表使用者的特定需求。财务报表揭示的信息是基于信息使用者共同需求的,而不是针对具体使用者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 FASB)发布的 SFAS No.2曾指出,“财务报告所考虑的是广泛类别决策者的需要,当然不能以个别决策者在特定环境下所作的决策为依据”。因而,为满足具体使用者因不同决策而需求的不同信息,只能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将报表数据转化为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也是财务分析的根本目的所在。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主要表现
为:
(1)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揭示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
和线索;
(2)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为债权人、
投资者和经营决策者的决策提供帮助;
(3)检查企业财务状况的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本要体现为以上几个方面,但对具体的信息使用者而言,其具体表现形式又是多样化的。
二、财务报表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1.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的产物,因而财务报表信息是在一系列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规范下由会计核算系统所生成的,并且受制于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的约束,尤其是受历史成本和权责发生制的约束。从这种意义上讲,财务报表并不是企业“经济真实”的真正反映,并且财务报表本身也存在众多的局限性。
(1)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反映已发生的历史事项,它与使用者决策所需要的有关未来信息的相关性较低。由于财务报表是报告历史事项,财务分析是对过去事项的检验,因而这些信息无论何时运用于决策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个重要假设,即过去是预测未来的合理基础。通常一般的分析不能解释财务比率和比较分析所显示的问题,而要找出答案,则必须进一步进行分析,并掌握未在财务报表小揭示的其他信息,如技术的发展、通货膨胀的影响。
(2)现行财务报表主要反映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而无法反映许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信息,如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市场占有
率等信息。
(3)现行财务会计准则对同一经济业务允许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并需对许多事项进行估计,从而给人为操纵会计报表数据提供了机会,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
比性。
(4)稳健原则要求预计可能的损失而不预计可能的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资产和收益,而使报表数据不实。正是由于财务报表存在着这些局限性,因而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对财务报表本身的特征有全面、明确的了解,否则财务分析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达不到财务分析的目的。
2.财务报表分析的评价标准
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共同的比较基础。财务比率虽克服了财务报表只揭示绝对数的缺陷,但比率本身并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财务比率等财务指标只有与特定的标准进行对比之后,才能作为判断的基础。财务分析的标准包括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这两种标准互相配合,共同组成财务分析的标准体系。(1)定量标准,一般包括企业的历史指标、企业的计划指标及行业标准。其中行业标准代表着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因而是分析人员应首先考虑的评价标准。(2)定性标准,是指那些不能用数量表示的规定、
计划和目标等,如企业文化、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复杂化,使定量标准经常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必须结合定性标准的应用。在财务分析中,将这两种标准结合起来运用能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获得决策有用的信息。我国《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1999)中,就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结合起来作为评价企业效绩的指标。
3.正常经营事项与非正常经营事项
正常经营事项是指企业只要持续经营,这些事项就会持续发生,如各种生产经营活动;非正常经营事项是指那些偶然发生的事项,如接受捐赠、自然灾害等。这两类事项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的影响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常经营事项是经常性的、持久的,是与这类事项有关的信息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基础;非正常经营事项只是偶然发生的、暂时的现象,其对企业的影响一般是当期的,与这类事项有关的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较差。由此可见,在财务分析时,要注意区分这两类事项的不
同影响。
4.报表数据必须结合附注内容进行分析报表数据是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用货币高度概括的结果,数据是报表项目的总括概念。因而,如
果单纯用总括数据进行分析,就可能无法得到决策有用的信息。如财务报表中揭示的存货信息,实际上是众多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明细科目汇总而成的,因而在财务分析时,必须结合附注中存货的构成进行分析。因为存货中90%是产成品与90%是原材料,对企业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产成品比重过大,则可能意味着市场产品滞销,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大;而原材料比重较大,则可预示着企业的发展前景较好。又如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必须结合报表附注中的账龄分析表,分析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否则就会高估应收账款的价值。总而言之,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将报表数据与附注内容结合起来进
行,才可能获得相关信息。
5.企业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
一般而言,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时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可控因素是指那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控制的因素,如生产经营计划、人财物的安排等;不可控因素是指那些管理人员无法控制,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影响的事项,如国民经济的运转情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因此,认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