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场(成尚荣)

合集下载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立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儿童立场”即是指教育人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应基于儿童,从儿童出发。

成尚荣先生说,儿童立场不是一句空话,也不只是表面的尊重,其深度在于价值的追寻。

《儿童立场》这本书,就是成先生对他所认定的价值的精彩阐述,他用了四辑文字,从不同角度切入,深度剖析了“儿童立场”作为教育基本面的重要性,还有如何做到的策略引领,更指出了作为教育者必须关注的儿童研究视角的确认、调整与发展走向。

到底怎样才是“儿童立场”?书中第一辑就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儿童。

”换句话说,认识和发现儿童就是“儿童立场”。

成先生引用了卢森堡的一句话,“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简洁形象,恰恰给出了“认识和发现”的真义——对于教育者,儿童始终应在自己的前方,在自己的视野里,一个连孩子都要伤害的人根本就不是一个革命者,哪怕他从事的是再伟大的事业。

可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赶往伟大的教育事业的路上,常常撞倒孩子,正因为此,成尚荣先生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命题,“教师的第一专业是儿童研究”,他用12个字来表达这项研究的主题: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引领儿童,这三个短语的根基在“回到儿童中去认识真正的儿童,发现真正的儿童”——这不就是陶行知先生《教师歌》所指?成先生提了四点“回到”:一是回到儿童原来的意义上去,二是回到儿童最伟大之处去,三是回到儿童完整的生活中去,四是回到儿童的生活方式和游戏方式上去。

细细推敲这四点“回到”,几乎可以说这就是《儿童立场》一书的核心观点,因为它们所指向所呼应的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儿童是谁?”儿童是谁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决定了教育者可能会是个什么样的教育者,他的教育观必然来自儿童观。

成先生提醒我们,在拉丁文中,“儿童”意味着自由者,儿童本来的名字就是自由;儿童最伟大之处是“可能性”,意味着生命伟大的创造;儿童生活在三个世界,现实世界、理想世界、虚拟化世界,让儿童真正生活,就是对这三个世界不偏废更不遗漏;儿童还是游戏者,游戏是生活方式,也是学习方式。

2022读《儿童立场》有感

2022读《儿童立场》有感

读《儿童立场》有感教育家杜威提出,儿童是教育的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

儿童发展、儿童生长,就是理想所在。

闲暇时间看了原江苏省教科院所长,国家教育督学成尚荣先生出了一本专著《儿童立场》,成尚荣先生说,“基础教育最重要的是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

我深以为然在教育的实践中,孩子一定是成长的主体,眼中没有孩子的目标,即使家长满意,也不会有太多的价值。

所以,儿童到学校学习,成长是主题,儿童的立场是根本,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进行教育,在真实的“体验”中经历成长,是儿童立场的内涵和根本。

我们常常谈论儿童视角,可什么是儿童视角啊,常常很模糊,因而我们看不到儿童的兴趣所在,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发现他们活动的目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的工作的内容是教书育人,我的工作的对象是孩子,该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对待儿童是我们终生思考的问题。

当孩子的行为出现了偏差,我们应当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介入设施我每一次教育行为发生之前都要思考的问题,所以当我一看到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一书,就立刻被它吸引,儿童立场是我们教育行为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的立场才能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教育行为,这本书的立意可谓是直指教育问题的核心。

《儿童立场》一书告诉我们成人:在与孩子的相处的时候,我们要化身儿童,用儿童的视角看待问题,而不是用成人化的角度去要求孩子。

作为幼儿园教师,无论是在教学活动还是游戏活动,甚至是一日活动的细微环节,要想打破“知识的诅咒”,顺利地让幼儿获得终身受益的经验,就要求我们教师了解和熟悉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尊重儿童的差异,树立以儿童为本位的科学正确的儿童观。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不能总是想当然的以为,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想问题看事情,有时会误解了孩子,给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

在幼儿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最单纯美好的孩子,我们应该换位思考,了解儿童的需要;走进孩子,聆听孩子的心声,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不要一味地去追寻自己需要的而远离孩子们所需要的目标。

儿童立场(成尚荣)

儿童立场(成尚荣)

小孩立:教育从里出(成尚荣)一、教育站在小孩的立上故事常常引我教育的深度思虑,近来期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想象小《遥的声音》,又我有了深刻的反思。

小中的主人公正彦的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乐得示。

假期来了,堂哥悠地去,而正彦却被逼着每日坐一个小的去上班。

那一天,了,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打示,不幸被汽撞死。

在惨生的那一瞬,堂哥正好路,听正彦着向:“⋯⋯玩⋯⋯好?” 以后正彦家里接到逝世的正彦打来的。

一天,堂哥去他家,响了,果真是正彦那狐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堂哥着筒悄声而又定地:“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自行。

” 此后,逝世的正彦再也没来。

[1] 篇小用那来自遥的声音来表示:一个被剥了游乐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望,也不得平易。

是一个虚假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忍的:成人常常站在自己的立上,以了孩子的名,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果却害了孩子,甚至牲了他宝的生命。

是一个生在日本的故事,却我感到它就真切地生在中国,生在我的身,震惊着我的心灵。

我不得不追:此刻教育的中心价终归定位在哪里?教的崇拜使命终归是什么?于是,教育的立一命就么峻地抵达我眼前,需要我作出回答。

此,我绝不含糊地回答:小孩的展是代教育中心价的定位,小孩立是代教育的立。

教育是有立的——尽管你可能不自也可能你未思虑。

立,是和理所抱的度和所的地位,即你是的。

不一样的立,表示了不一样的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理事物的方向方式和局。

教育的立有三条基准:教育是了的,是依靠来睁开和行的,又是从哪里出的。

无须置疑,教育是了小孩的,教育是依靠小孩来睁开和行的,教育从小孩出。

就是教育的立,所以,教育的立是小孩立。

小孩立明地揭露了教育的根本命,直达教育的主旨。

教育是以最有价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睁开的活和程。

种道德的方式,就是受教育者尊地生活在教室里和校园里。

受教育者“尊”,教育者就得站在他的立上,保他,想着他,引他。

因此,种道德的方式,是“人”的方式,彰的是教育者立的道德,既反响了教育本和主旨的深刻,又反响了受教育者在教育程中地位的正确掌握。

儿童立场(成尚荣).docx

儿童立场(成尚荣).docx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成尚荣)一、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故事常常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最近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

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

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而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

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不幸被汽车撞死。

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

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

”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

[1]这篇小说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来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也不得安宁。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却让我们感到它就真切地发生在中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我们不得不追问:如今教育的核心价值究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使命究竟是什么?于是,教育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峻地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对此,我们应毫不含糊地回答: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教育应是有立场的一一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

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

不同的立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处理事物的方向方式和结局。

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

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

儿童立场观照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为学而教

儿童立场观照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为学而教

儿童立场观照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为学而教什么是教学?“教”是教师的主体活动,而“学”应当是学生和学习,所以,教者应当是去研究所教的对象和对象的活动特点,这样才能使教成为一种科学活动,才能使课堂成为自己和儿童共同成长的乐园。

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中有句精辟的论述: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现代教育应当关注的是儿童。

具体地说,应该是关注儿童的视角,研究儿童的心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如果都能站在儿童的认知水平上去进行,教师的教学意图就能走进孩子的心里,孩子们学习就会感到很快乐。

但如果教学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仅有理念指导或仅凭经验而为,缺乏数学教学心理学的支撑,就不能把握数学学习活动设计的本质或原理,无法对数学教学作出科学的解读,也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从而使教学或流于形式,或枯燥无味,或事倍功半,甚至阻碍儿童的成长。

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不停地去追问一个问题:“我是为了学而教了吗?”一、课堂中的情境和活动应当是学之所需的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在一节内容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中,当教者出示:12只桃子,每只小猴分3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要求学生列式,学生齐声说出12÷3=4。

教师愣了一下,只板书出了式子,没有写出得数,而是要求学生拿出小三角形来摆一摆。

我们可以设想,这位教师这时候心里是非常不快的,因为一是他没有要求说出得数,结果孩子们不听话,直接说出来了;二是没想到结果就这样被揭示出来了,那些“精彩”的探索性活动过程还没展现呢,精心设计的教案也没有办法得以实施啊?所以,他不置可否,要求用摆三角形的方法去研究12÷3到底等于几。

这里有儿童立场吗?没有,只有教案,只有教,没有学。

其实儿童的心理特点就是这样,喜欢表现,敢于说出自己的经验,当他们说出12÷3=4的时候,应该是愉悦的,因为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这肯定是正确的答案,他们应该还是得意洋洋的,因为他们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不仅会列式了,还会计算了。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儿童立场》是成尚荣先生的著作,是其教育文丛中的一本。

“儿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母题,教育的一切研究都是以儿童研究为基底的,都要从儿童出发,为了儿童发展而研究儿童。

”这是成先生的核心观点。

儿童研究,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成先生认为,认识发现儿童与教育、与教师是同一语。

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促进儿童的发展。

把儿童研究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无疑是教育常识的一种回归与坚守。

每每捧起此书,心中总会涌现出如李吉林、斯霞等一大批具有儿童立场的优秀教师,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

读此书,更是让我站在儿童立场勇敢地自我发现与自我批判。

一、儿童研究,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教育话题按理说,对基本问题的认识应是随着实践而逐渐深入的。

为什么重提这一命题?因为我们对儿童的认识与研究还只是冰山一角,而儿童研究是一座教育理论的富矿。

儿童是教育的对象,倘若对教育对象都不理解,教育便失去了意义。

虽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醒过我们,“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叶圣陶也提出“儿童种子观”。

但时至今日,从观念到行为,我们在实践中尚存在着偏差,对儿童的认识是肤浅的、抽象的和不完整的。

“儿童世界的大门尽管向伙伴、闺蜜开放,但不一定向家长和教师开放。

”为什么孩子两次的表现不一样?儿童的世界是另外一个世界,它和成人世界是不同的。

儿童心里想着什么,就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儿童受其现实生活的支配而有现实需求。

这种现实需求是在儿童发展中的生理、心理机能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现实需求的力量是很强烈的,他就有可能使儿童不执行老师的教育要求。

他不会思考他的行为在成人的世界里意味着什么。

因此,儿童的世界,没有功利的,只有纯净和不做作,所有的表现只是儿童天性使然。

在儿童眼里,成人有时候才是“荒唐可笑”的。

教育的错误就在于,“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

”当下,儿童教育和儿童研究正经受时代的挑战。

儿童立场读书笔记1000字

儿童立场读书笔记1000字

儿童立场读书笔记1000字-读后感大全最近,读了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令我感触颇深。

透过字里行间,我感受到成老先生是一位非常爱孩子的老师,感受到陶行知先生的话又在耳畔响起:“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谁也不觉得你是先生,你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同时,成老先生也有一句经典语录:“对待孩子就要像对待玫瑰花上的雨露一样。

”孩子=玫瑰花,孩子的心灵=玫瑰花上的雨露。

多么形象生动的比喻!是的,我们的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我们做老师的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用心去呵护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我们,喜欢我们的课,这样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到底怎样才是“儿童立场”呢?书中第一辑就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儿童。

成先生引用了卢森堡的一句话:“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事。

从这句话中我不由得想起在曾经的我在做班主任时,总爱端起一副教育者的架子,头头是道地教育学生,给他们讲大道理,生怕他们学坏了,到时候就是我的责任。

殊不知,这完全是违背儿童立场的。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其实他也已经很愧疚和自责了,这时候,更需要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感同身受,去感受儿童内在的那份不安与自责,去共情他,让他觉得老师是发自内心地理解他。

先处理儿童的心情,再来处理相关的事情。

且相关的事情,也最好是儿童自己来商议解决,并且主动接受应有的处罚。

于是我渐渐地调整了自己的立场,让自己努力站在儿童的立场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近两天,班上两个男生玩耍时没控制住情绪,打起来了,值周的老师在劝阻的过程中也被伤及。

在这样的场景下,对学生大吼大叫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我看到两个儿子眼中的泪水和愧疚的脸色,已经知道他们知道错了。

于是,我说了他们几句后,就让他们到办公室,把整个过程的心理说明详细地写下来,心情平静之后,再邀请两位家长到校,对其进行教育和帮助,这个时候,行使该有的惩戒——惩罚一周的课间没有自由活动时间,到办公室进行反思,全班念自己的心理说明,当面向老师道歉,二人承担老师检查的费用,两个孩子都有压岁钱的账户(由家长保管的),于是从账户里面开支这部分费用。

基于儿童立场,聚焦幼儿足球游戏

基于儿童立场,聚焦幼儿足球游戏

课程游戏化Good Parents44陈霞飞基于儿童立场,聚焦幼儿足球游戏在足球“踢”进幼儿园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幼儿园足球游戏活动的实践应立足于儿童立场上,幼儿足球游戏活动目标、内容、形式应适宜幼儿学习与发展需求。

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一书中指出:“教育应站在儿童立场上。

”所谓儿童立场,就是儿童教育过程要从儿童视角出发,研究儿童心理,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部分教师在设计与开发幼儿足球游戏时,缺乏“对象意识”,很少直面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更不习惯思考当前幼儿的发展水平,往往是凭借经验确定游戏的目标、内容和形式,致使一些足球游戏缺少针对性与有效性。

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动作发展、游戏心理特征及社会发展水平等,开展足球游戏活动,让足球游戏活动目标、内容、形式更适宜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求,让幼儿真切感受足球游戏活动带来的魅力。

一、遵循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定位各年龄段幼儿足球游戏的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部分描述了3~4岁、4~5岁、5~6岁各年龄动作发展的目标,为定位各年龄段足球游戏目标指明了方向。

(一)小班足球游戏目标的定位指向基本动作小班幼儿的动作开始协调,喜欢跑、跳等基本动作,喜欢和教师一起参加简单的体育活动。

因此,小班幼儿足球游戏的目标可定位走、跑、跳、踢等基本动作。

例如,在小班足球游戏“拖小猪”中,幼儿尝试使用呼啦圈带动足球滚动到指定地点,强化幼儿“走”这一基本动作。

(二)中班足球游戏目标的定位指向组合动作中班幼儿的动作有了发展,喜欢跳、攀、跑、钻等各种活动。

动作灵活、反应快、活泼好动的特点尤为突出。

因此,中班幼儿足球游戏的目标可定位于多个简单的动作,绕障碍运球、直线运球一步一带、停球、射门等。

例如,中班足球游戏“小螃蟹玩球”目标是锻炼幼儿身体协调能力,能灵活运用脚部进行脚弓传球、停球、射门,在提高控球能力的同时,强化跑、踢等动作。

(三)大班足球游戏目标的定位指向体能素养大班幼儿的体能素养在力量、耐力和动作协调性上又上了一个台阶。

成尚荣《儿童立场》美文摘抄

成尚荣《儿童立场》美文摘抄

成尚荣《儿童立场》美文摘抄1. “儿童是脚,教育是鞋。

”就像每个人的脚都不同,需要合适的鞋子,儿童也需要适合他们的教育啊!2. “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成为他自己。

”可不是嘛,想想如果都变成一个模子,那多无趣呀!3. “把儿童当儿童。

”哎呀,我们大人可不能总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孩子呀!4. “儿童立场,说到底是人性的立场。

”这不就像我们对待他人也要有人性关怀一样吗?5. “站在儿童立场上,教育才会有真正的发生。

”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怎么能懂他们呢,教育又怎么能有效呢?6. “儿童的可能性比现实性更重要。

”就像一颗种子,有无限的可能,怎能不重视呢!7. “尊重儿童的独特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各有各的闪亮啊!8. “理解儿童,才能引领儿童。

”只有懂了孩子,才能带着他们往正确的方向走呀!9. “儿童立场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这是多么重要呀,就如同根基对于大厦一样!10. “要倾听儿童的声音。

”我们大人也得听听孩子的想法呀,不然怎么沟通呢?11. “让儿童站在舞台中央。

”对呀,他们才是主角,我们要给他们展示的机会!12. “儿童立场意味着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不就是这样,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呀!13. “保护儿童的好奇心。

”那可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动力呀,怎么能不保护呢!14. “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

”我们也得试着像孩子一样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呀!15. “儿童立场是教育的灵魂。

”没有这个灵魂,教育就不完整啦!16. “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

”孩子也有情感呀,我们不能忽略了!17. “儿童是未被承认的天才。

”他们有那么多的潜力等待被发掘呢!18. “尊重儿童的发展节奏。

”不能催着孩子长大呀,他们有自己的步伐!19. “把儿童放在心上。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呀,他们可是我们的未来!20. “儿童立场是教育的初心。

”我们不能忘了这个初心呀,要一直坚守!我的观点结论:成尚荣先生关于《儿童立场》的这些阐述真的太深刻、太有意义了!让我们更加明白要如何对待孩子、教育孩子,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领悟和实践。

故事中的儿童立场成尚荣

故事中的儿童立场成尚荣

故事中的儿童立场成尚荣故事中的儿童立场成尚荣一、故事与儿童立场。

1.故事是伟大的。

不要小看故事,不要小看故事讲述,千万。

20世纪的思想家汉娜?阿伦特认为,“特定的人类生命,其主要特点……就是它充满着最终可以当作故事来讲的事件……"①的确,故事与人类生命紧密相连,进而可以认为,故事本应是人类生命的一种形态,创造故事是在创造生命,讲述故事是在讲述生命意义。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把故事叙述界定为“戏剧性的模仿和人类行为的构想,而叙述故事的艺术便给予我们一个人人可以分享的世界"。

②的确,故事的叙述与倾听,是在交流、分享,是在感悟和思考,在这一分享世界里大家都在进步。

理查德?卡尼,这位波士顿学院的教授认为,“叙述故事就是将时间从零碎的时刻与个人无关的消逝向一种模式、情节、神话转变。

从而将时间人格化"。

③的确,人格已融化在时间里,融化在故事里。

创造与讲述故事的深层意义是对时间的追寻,对价值完善的追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汀阳用一个比喻来描述故事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一个故事”。

的确,讲述故事正是讲述文化,享用文化,文化这一故事让我们拥有文化的思考,而文化的进步让我们迈向自由的境界。

所以,故事是伟大的。

2.儿童立场是神圣的。

教育有自己的立场,教育立场说到底是儿童立场。

只有真正站在儿童立场上,才会有真正教育、良好教育的发生;如果抛弃儿童立场,站在另外的立场上,教育很可能是一种“伪教育",甚至是“反教育"。

儿童立场既复杂又简单。

说其复杂,是因为儿童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复杂、丰富而又神秘的世界,要对儿童立场进行界定、阐释,还涉及诸多问题,需要认证、厘清,也是很复杂的事。

说其简单,是因为陶行知早就认为,“儿童社会要充满着简单之美"。

④儿童立场,就是把儿童当主语,从儿童出发,把儿童发展当作评判教育的根本的、唯一的尺度和原则。

因此,说简单,其实不简单,真正想儿童之所想,为儿童之所为,谈何容易?法国女革命家、思想家卢森堡曾经批评那些革命家,在急急忙忙赶往伟大事业的路上常常没心没肺地撞倒孩子,她认定这是一件罪行。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相关推荐《儿童立场》读后感(精选17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儿童立场》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儿童立场》读后感篇1如果现在让你随口说出三个字,你会说哪三个字呢?哪三个字会让你心存幻想呢?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哪三个字呢?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答案。

通过阅读成尚荣老师的《儿童立场》,我的脑海一直浮现三个字——可能性。

这三个看似极其普通的字眼凑在一起,让已经大约三年多教学经验的我,即使身处困局,也可以敞开心扉地劝慰自己:一切皆有可能!可能性,让人对教育充满希望;可能性,让人不那么心灰意冷;可能性,让人努力去追寻;可能性,让教育神秘而有力量。

01、基于儿童立场,认识可能性作者在书中写到,“儿童立场不是一句空话,儿童立场也不只是表面的尊重,其深度在于价值。

儿童立场是价值的载体,也是价值本身,其价值还应从情感、思维的价值中去追索。

”儿童立场,我理解为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去认识儿童、研究儿童和发展儿童。

同时作者还提出,“可能性是人的最伟大之处,更是儿童的最伟大之处。

”那么儿童的可能性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网络上关于“可能性”的解释为,事物发生的概率。

我们总听到这样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

作为教师,面对儿童我们总是殷切地期望学生能够变好。

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似乎“冥顽不灵”学生,好像自己使出十八般武艺都不能让孩子有所改变,于是我们便濒临绝望。

这时候,“可能性”就应该像魔术师一样闪现在我们心中,让我们保持对教学的热情,保有对学生的希望和期待。

目前为止,这三个字对目前处境的我非常适用。

本学期,我依然执教六年级三个班的英语课,和往年不太一样的是,现在的自己有孕在身,更加需要注重言行举止的得体,一是为了腹中宝宝,二是为了这群孩子。

因为自己情绪上的控制,精力上的有限,所以在面对其中一个常规比较混乱的班级时,总是感到颇为吃力。

《儿童立场》读书心得《俯下身,听心声》

《儿童立场》读书心得《俯下身,听心声》

俯下身,听心声--《儿童立场》读书心得最近,看成尚荣老师的一本《儿童立场》的书,让我意识到,教学要多思,教生要多看、多听,我们才有所获。

成老师在书中提到:“教育需要智慧。

其实,教育就是一种大智慧。

”“教育的大智慧正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促进儿童发展;教育的愚蠢与错误也正是因为‘儿童缺场’,对儿童的漠视和误读。

”作为教师,就要思考如何上好一堂课,但班级学生有差异,内容讲得太难,对中等生和差生来而言,就是一道天堑,日积月累,越来越多的知识积在一起,学生更不懂,如何把难的知识讲简单,再把简单的知识讲透彻,这需要教师深研教材,设计适合全体学生的教学内容。

我们不能忽略每个学生,让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学到更多的知识。

如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7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的前个内容(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实验室没有教材里面的暗盒,教材要求学生通过电路检测器检测暗盒的接线柱哪些是通路,哪些是断路。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学到知识,我自己反思路的设计了教学内容:在木块上按了四个图钉,让学生用回形针把1和3连接起来,猜测1-2、1-3、1-4、2-3、2-4、3-4哪些是通路,哪些是断路,最后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验证猜测结果,层层推进,猜测-验证,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不一样:轻松而愉悦。

这样的另类教学方式,使其它学科学得不好的学生反而在科学课上学得更好。

成老师在书中提到“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

保护学生创造的天性,丰富的潜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甚至还应善意地保护学生恶作剧那样‘可爱的错误’。

”科学课就是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及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科学课需要教师准备好每课实验器材:丰富多样,有探究的价值,有让学生观察动手的欲望,在实验中激发学生好奇心及求知欲。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电》,这单元要求学生从简单的电路连接到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甚至要求学生会画简单电路图。

学生从简单器材的认识到连接,再到稍为复杂的串联电路连接,学习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连接电路,会画电路,再到放手让学生自己连接电路。

儿童立场读后感1500字

儿童立场读后感1500字

儿童立场读后感1500字-读后感大全《儿童立场》是“成尚荣教育文丛”中的一本,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儿童气息”,不管是封面还是书内的插图,都是“最原始”的儿童画,这样的配图可能没有其他书籍那样“高大上”,但却让我们更感亲切,也更符合”儿童立场“。

全书共分为四辑,分别是“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儿童”“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可能性的召唤”和“心灵的谷仓和那口藏着的水井”。

每一辑又有许多篇小文章组成,这些文章看似独立成篇,彼此之间又似乎有一根线串联着,这根线就是儿童情怀,作者以儿童视角去关注儿童发展,为儿童发声,始终把自己放在儿童立场。

什么是儿童立场?“所谓儿童立场,简言之,就是站到儿童那边去,其中重要的是‘放下身段’。

当你有意和儿童变得一样高时,你就变成了一个儿童;当你和儿童坐在地上,和儿童一起观看巴西足球世界杯的时候,你就看懂了他脸上的表情,你又变成了一个儿童;当你和儿童一起做游戏的时候,你就能读懂他心里所想的一切,你也变成了一个儿童问题在于你缺少儿童概念,内心的高度不愿意放下来。

立场的变化实质上是心灵的变化、思想的变化。

”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儿童立场”,并运用到教学中去呢?首先我们要从观念上改变自己,坚信“儿童是活的”,在拉丁文中,儿童意味着自由者,自由是人存在的本质,更是儿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能过度捆绑他们,压榨他们的时间,只有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他们才能更有创造力;其次要解放儿童,允许他们去探索,去试错。

苏霍姆林斯基说:“从天性上说,儿童就是探索者。

”好奇探究是儿童的天性,人的大部分成长是实践得来的,而不是老师口授得来的,只有让儿童不断探索,不断试错,不断游戏,他们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再者,教师要“解放自己”,拥有童心,重新做个小孩。

“童心是赤子之心,是圣洁之心”,拥有童心的教师就会用儿童视角看待儿童,就能更加理解儿童的不成熟,不以过高的要求来苛责儿童,不因儿童的犯错而大发雷霆,“怀着童心去教育儿童的心灵,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然后才能教育他们”。

《儿童立场》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儿童立场》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儿童立场》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儿童立场》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儿童立场》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儿童立场》读后感1转眼,就到了小时候玛雅人谈论的最多传说的2020+年。

细数一下,毕业后与儿童打交道已有两年了;提到儿童,想到了假期里阅读的《儿童立场》这本书。

对我而言,这本书的阅读视角有很多。

有时候我是作为教育者在学习如何处理教学中的问题,如何和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时候也会让我想象成如果自己是一位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扮演好角色;有时我又感觉自己只是一个与教育他人无关的第三者,回想起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否偏向于“我”的立场。

静下心来,慢慢阅读,会与作者朴实却极具道理的话语产生共鸣。

整本书围绕“儿童立场”这个大主题,延伸出了丰富全面的内容,收获颇多。

整本书读完,前两辑中有些内容偏向哲学,对于经验阅历尚浅的我来说,似乎还是挺有理解难度的。

“第一专业”、“可能性”这些术语,对我而言就真的可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作者穿插的相关且有趣的故事却让我慢慢理解了儿童世界里文化使者的使命。

其中整本书有这么几个小点挺打动我的。

这本书中提到了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成为他自己,儿童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认知,甚至每个儿童所生活的教育环境也各不相同,如果教师只是想让他的学生都考100分的话,那这位老师同按照模具来打造菜品的机械厨师有什么区别呢。

同时,这让我想到了我班上的一个孩子,他聪明伶俐、善于表达,课外知识非常丰富,如果按照应试教育的结果论来评判他的话,他获得的100分可以证明他是优生;但按照传统意义的乖孩子标准来看待他的话,他绝对不合格。

在课堂上,他从不记笔记,但是当老师讲到他未涉猎到的知识时,他会聚精会神的倾听,积极动手完成老师布置的科学小实验。

(完整版)儿童立场(成尚荣)

(完整版)儿童立场(成尚荣)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成尚荣)一、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故事常常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最近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

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

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而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

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不幸被汽车撞死。

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

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1]这篇小说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来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也不得安宁.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却让我们感到它就真切地发生在中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我们不得不追问:如今教育的核心价值究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使命究竟是什么?于是,教育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峻地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对此,我们应毫不含糊地回答: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教育应是有立场的-—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

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

不同的立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处理事物的方向方式和结局.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

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

成尚荣《儿童立场》读后感

成尚荣《儿童立场》读后感

成尚荣《儿童立场》读后感我们每位老师或许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哎呀,真忙啊,在学校忙、回家也忙。

谁说不是呢,总感觉我们老师有做不完的事情。

如果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甚或几件烦心事叠加在一起时,这个时候一般来讲,我们内心或多或少会窝着一肚子火,带着这样的情绪工作、生活,总在不经意间既伤了自身,又伤了学生。

可能当一切烦忧烟消云散后,回想一下,往往发觉那些所谓的闹心事,压根就不值得大惊小怪,只徒增烦恼罢了。

自己的内心平静了,心态平复了,该干嘛不还得干嘛吗?诸多不快自然而然也就置之脑后了。

然而,事过境迁,老师看似平常、不值一提的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微妙变化,究竟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其实,我们的态度对孩子所发生的变化,每次都能从孩子的肢体语言、眼神变幻中显而易见地觉察到。

成老在《儿童立场》第一辑《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儿童》中,引用了卢森堡所批评的话来定义这样“没心没肺”、随心所欲的教师的行为态度:“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

”成老这样评价到:一个连孩子都要伤害的人根本就不是一个革命者。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赶往伟大的教育事业的路上,也常常撞倒孩子,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也不管你承认还是否认。

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不知道儿童在哪里,儿童是谁。

成老认为,教育的大智慧正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促进儿童发展;教育的愚蠢与错误也正是因为“儿童缺场”,对儿童的漠视与误读。

我记得上个星期一上公开课《海底世界》时,有一个环节是现场指导小组内的学生边介绍边表演一种海底动物,然后请代表上台演一演。

通常情况下,我都不会给成绩既落后又捣蛋的学生机会,(当然,平日里的常态课我必点他们无疑,虽然他们总是答非所问。

)因为毕竟一个学期一次的公开课,且不说上得有多精彩,单是近乎十几天的闭关准备工作就足够折磨人的'了。

尽管每次的公开课,那些个孩子都铆足了精神,把手举得高高的,小脸憋得红通通的,好像只要老师一点他,就摩拳擦掌地厮杀一番。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最近读了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一书,感触颇深。

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于儿童教育的理解和态度,也让我对儿童这个群体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书中,成尚荣先生多次强调了“儿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母题,儿童立场是教育的基本立场”这一观点。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儿童的真正需求和感受,而更多地是以成人的视角和标准去要求他们、评价他们。

然而,儿童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与成人截然不同。

如果我们不能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去设计教育活动,那么教育很可能会成为一种束缚,而不是助力。

书中提到的一个案例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一位教师在教授数学时,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方法,详细地讲解了一个数学概念,但发现大部分学生仍然一脸茫然,无法理解。

后来,这位教师改变了策略,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这个概念,结果学生们不仅很快理解了,而且还能够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问题中。

这个案例让我明白,儿童的学习需要的是自主探索的空间,而不是被强行灌输知识。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自由的氛围中去学习和成长。

儿童立场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方法上,还体现在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上。

我们常常希望儿童能够成为我们所期望的样子,比如成绩优异、听话懂事、多才多艺。

但我们却很少去思考,这些是不是儿童真正想要的。

成尚荣先生指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塑造儿童,而是让儿童成为他们自己。

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天赋潜能。

我们应该做的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机会,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我价值。

回想起自己的教育经历,我不禁感到有些惭愧。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有时会因为他们的调皮捣蛋而生气,会因为他们没有达到我的要求而感到失望。

但现在我明白了,这些所谓的“问题”,其实是因为我没有从儿童的立场去理解他们。

儿童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充满好奇,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出于对世界的探索和尝试。

儿童立场(成尚荣)

儿童立场(成尚荣)

儿童立场:教导从这里动身(成尚荣)一.教导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故事经常激发我们对教导问题的深度思虑,比来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理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入的反思.小说中的主人公平彦的时光不是本身控制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假期光降了,表哥安闲地去垂纶,而正彦却被妈妈逼着天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指点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光,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德律风请示时,不幸被汽车撞逝世.在悲剧产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德律风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逝世去的正彦打来的德律风.一天,表哥去他家,德律风铃响了,果真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果断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路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逝世去的正彦再也没来德律风.[1]这篇小说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来标明:一个被褫夺了游玩权力的孩子,逝世后的魂魄也无所依附,也不得安定.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穿了一个残暴的实际:成人们往往站在本身的立场上,认为了孩子的名义,去请求孩子.教导孩子,但成果却损害了孩子,甚至就义了他们珍贵的性命.这是一个产生在日本的故事,却让我们认为它就逼真地产生在中国,产生在我们的身边,震动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不克不及不追问:现在教导的焦点价值毕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任务毕竟是什么?于是,教导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格地来到我们面前,须要我们作出答复.对此,我们应毫不暧昧地答复:儿童的成长是现代教导焦点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导的立场.教导应是有立场的——尽管你可能不自发也可能你未思虑.立场,是熟悉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立场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不合的立场,标清楚明了不合的立场,影响着甚至决议着处理事物的偏向方法和终局.教导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导是为了谁的,是依附谁来睁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动身的.毋庸置疑,教导是为了儿童的,教导是依附儿童来睁开和进行的,教导应从儿童动身.这就是教导的立场,是以,教导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光鲜地揭示了教导的根本命义,直抵教导的宗旨.教导是以最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法睁开的运动和进程.这种道德的方法,就是让受教导者庄严地生涯在教室里和校园里.让受教导者“庄严”,教导者就得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呵护他们,想着他们,引领他们.因而,这种道德的方法,是“人”的方法,彰显的是教导者立场的道德,既反应了对教导本质和宗旨的深入熟悉,又反应了对受教导者在教导进程中地位的精确掌控.从某种角度说,儿童不雅是教导不雅的焦点和基本,教导不雅应根植于儿童不雅,而只有真精确立了精确的儿童不雅才会有光鲜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是由教导的本质和宗旨所划定的,儿童立场是真正的教导.优越教导的光鲜标记和成功的根本动因.儿童立场的命题也使我们想起教导中的主体.“……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人只有作为某种运动的发出者才是主体.”[2]教导这种运动的主体毕竟是谁呢?这就要考核运动的“发出者”是谁.教师是教导的筹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真正“发出”教导需求的倒是儿童,是因为儿童焕产性命活气的诉求才有了教导运动,儿童是教导运动的发出者,是以儿童是教导的主体,那么,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就应站在儿童立场上.儿童立场是主体教导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必定的.合理的.但是,命题的“必定性”和“合理性”经常被掩蔽.在教导的实际中,儿童立场受到了激烈的冲击,最为凸起和轻微的是,成人们(当然包含教师)以惯有的思维,从本身的立场动身,把本身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本身的兴致代替儿童的兴致,最终以就义儿童为代价实现本身预定的教导意愿和目标.而最冠冕堂皇的来由就是“一切为了儿童”,最风行的最有号令力的标语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看起来,儿童立场似乎是光鲜的.果断的,但成果是,儿童在儿童立场上的缺位,成人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最终是儿童立场异化为成人立场,最后只剩下成人立场.其效果是让孩子“伤”在了起跑线上,“一切为了儿童”被改写成了“一切为了成人”.这种认为了儿童名义的成人立场导致了教导的功利主义,导致了教导的分数至上,这一切又在“一切为了儿童”的旗帜下疏浚无阻.教导应当解蔽,应当如马斯洛所说的“再圣化”,回到教导应有的立场上去——真正站在儿童立场上.这就是教导的转义,是我们的答复.二.儿童立场的焦点:发明儿童和引领儿童儿童立场有着丰硕的内在,但其特质与焦点是若何对待儿童和对待儿童.只有真正熟悉儿童和发明儿童,才干苦守儿童立场.也许我们答复苦守儿童立场的来由还相对轻易,而答复儿童立场的特质与焦点却不轻易.⒈关于“儿童”的学问是所有学问中最重要而又最不完全的.人是谁?若干人一次又一次地发出蜜意的召唤.的确,“自知者明.知人者智”.但在“人”的问题前我们经常很茫然,今天也许还只能像卢梭所说的,“我认为人类的各类常识中最有效而又最不完全的,就是关于‘人’的常识.”[3]而我认为,在最不完全的“人”的常识中,最凸起的又是关于“儿童”的常识.是以,又正如卢森堡所说,“……一个匆忙赶往巨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恶!”[4]我们经常无情地撞倒孩子,这是无庸争辩的事实,其根起源基本因是我们不知道“儿童是谁”,不知道“儿童在哪里”.儿童就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并未真正熟悉他们,更未真正发明他们.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站在成人立场上对待他们,于是认为儿童是“小大人”.陈鹤琴师长教师早就作了揭穿:“常人对于儿童的不雅念之误缪,认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所不合的就是儿童的身材比成人小些罢了.……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们游戏?为什么逼他一举一动更像我们成人一样?这岂不是明明证实我们认为儿童同成人一样的不雅念么?”[5]显然,缺少对儿童的熟悉和发明,就不成能有儿童立场的树立,也就不成能有优越的教导产生.可以这么断定:教导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基于对儿童的熟悉的儿童立场是教导的根本立场.⒉儿童在转义上是自由者和摸索者.伊斯拉谟斯认为,拉丁文中的“儿童”意味着“自由者”,是以,“在心性上,儿童是缪斯性消失”.[6]蒙台梭利说,儿童是小小的摸索者,是“天主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儿童就其本性来讲,是富有摸索精力的摸索者,是世界的发明者”;贾德甚至这么说,“……我们家中那张新买的婴儿床上,有一件平庸的事正在产生.就在那儿——婴儿床的雕栏后面——世界正被创造.”[7]自由和摸索是儿童的本性和转义,教导就应适应这种本性,苦守这一转义,引诱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摸索和发明.但是,事实倒是,我们用一味的强迫灌注贯注.简略的“告知”和机械反复的练习,损害了他们自由和摸索的本性,损坏了“儿童”的转义,竟在不知不觉中“撞倒”了他们.不过,我们正在转变,转变本身,转变教导,因而转变了立场.冬天,小同伙发明放在手里的小冰块化了,他们比试着,并评论辩论着:为什么会化?如何才使冰化得快一些?师长教师引诱他们分离用微波炉.带盖子的菲林盒做实验,实验后知道了冰的熔化与温度有关系;小同伙又发明水变成冰“长个子”了,师长教师又引诱他们在有刻度的瓶子.划上线的杯子.盒子里做实验,知道“长个子”的冰是水变成的,水变成冰体积就会变大;小同伙想,瓶口加上盖子还会不会“长个子”呢?会不会向下“长个子”呢?在师长教师的启示下,实验的成果带盖子的瓶盖被顶歪了,杯子盒子变形了,小同伙们说,水变成冰的力气真大呀![8]显然,儿童的本性和摸索者的精力在教师引诱下得到呵护,也得到成长;常识应“活”在儿童自立的探讨和体验之中.此类的案例不竭增长,我们的立场和教导真的在不竭转变.⒊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康德早就认定:“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消失,但有无穷的可能性.”处在成长进程中的儿童更是有无穷的可能性.所谓可能性,就是“还没有”.儿童的可能性,一是说儿童还没有成熟.因为未成熟,所以会产生问题,出缺点.有错误是正常的;正因为还没有成熟,所以存有巨大的潜能,教导就是要开辟这种潜能,在让他们在成熟的进程中释放能量,又蓄积新的能量.二是说儿童还没有肯定.儿童的一切都有待从新发明,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不雅察儿童,发明儿童成长的各种可能性,帮忙他们找到成长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其间,教师对儿童的评判亟需谨严,有时须要耐烦等待,不然,正如卡夫卡所说,缺少耐烦是人的主罪,因缺少耐烦而进不了天堂.进不了天堂是小我的小事,损害了儿童则有可能就义将来.三是说儿童还没有完成.“完成”是个进程,教导不克不及停滞本身的脚步,在儿童成长的一个个阶段,“完成”一个个义务,促使他们一步步逼近一个个目标,又在他们面前竖起新目标.所以,马克思·范梅南说:“对待儿童其实是对待可能性,对待一个正在成长进程中的人.”[9]对待可能性,必定要向可能性封闭.但是,天然界老是竭尽全力地把可能性隐蔽在个中,没有人可以或许确立或预言这些可能性.我们其实不是锐意地确立或预言儿童的可能性,但必须竭尽全力地去查找各种可能性.因为是可能性,所以“不该用发明现成的器械的方法来使之成为问题”[10],而运用一双擅长发明的眼睛,透过儿童的“实际性”去发明可能性,转变“发明现成的器械的方法”,创造新的方法,“可能性”老是在新的方法的催发下而冒出聪明的绿芽.皮亚杰说得好:“聪明的成长表示为新的可能性的产生”.[11]总之,儿童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就是生成性.可塑性.创造性.儿童恰是用“可能性”来暗示.启示教导,来挑衅.转变教导.⒋儿童成长的暗码——童心.童心从别的一个角度表现着可能性,可能性隐蔽在童心中,查找可能性起首要呵护童心.我们可以这么说:童心是儿童成长的暗码,当然也应是教导的暗码.起首,童心意味着创造性.一年级的小同伙写过一首诗《梦中》:“梦中,/我把小手伸出来/让它透透气;//梦中,/我把小脚踢出来, /让它散漫步;//梦中,我把小屁股钻出来,/让它乘乘凉.//梦中,/我一个喷嚏,/吓得妈妈跳了起来,/惊醒了,看着我的睡相,/妈妈心疼得/把我的小手.小脚.小屁股/一个一个藏进暖融融的被窝/于是,喷鼻甜的梦又开端了……//”[12]充满童趣,充满想象力,想象力对儿童来说比什么都珍贵.可见,创造力是童心不灭.成人的创造性是儿童的品性的延续.我们永葆童心,就会永葆创造性.其次,童心意味着奇特的思维.李肇星在《儿子三岁》中说,儿子经常本身提问题本身解答,比方,“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噢,因为它只有一条腿.我有两条腿,太好了.”又比方,“大海为什么不断地喊呢?”“有的浪跑得太远,大海叫他们回来.”“为什么很多字不熟悉呢?”“它们没告知我它们的名字.”[13]……儿童老是以他的眼睛看世界,他们有他们的不雅察方法.思维方法.说明方法和表达方法.读了这些自问自答笑声老是从心里响起,在响起的笑声后我们想到更多的是,思维方法的奇特往往意味着创新的开端.童心啊,你老是把我们导引到一个新的视域.一个新的高度;教导啊,假如慢待了.忽视了.挤压了童心,那绝对是无用的,并且是有害的.暗码往往是教导成功的窍门.⒌童年永久是一个深入的话题.世界是一个价值有涉的“大丛林”,既有天使,也有魔鬼,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儿童正处于成长时代,须要来自成人世界的呵护,也须要来自成人世界的引诱.童年可能是一块糖,也可能是一颗药,因为可能性是有偏向性的.当下的情况对儿童提出了各种严格的挑衅.一是享受式.娱乐化的生涯方法.我们要引诱儿童寻求快活和痛苦,但不克不及寻求生涯的享受,不克不及让娱乐化成为生涯的主旋律,更不克不及代替教导,不然会“娱乐至逝世”.二是虚拟世界中的陷阱.虚拟世界让儿童获得最新的信息,换了一种方法,进入一个新的寰宇.但是虚拟世界存有很多诱惑,布有很多陷阱,低俗.粗俗.恶俗的器械会慢慢侵蚀儿童的心灵,消蚀崇高和圣洁的情绪.儿童必须靠教导加强本身的辨认和抵制才能.三是家庭情况的变更.仳离家庭.单亲家庭以及各类“问题家庭”的增多,儿童心理悄然产生变更,产生心理缺点与障碍,亲情的淡漠导致情绪的偏狭甚至异化,“问题家庭”导致“问题儿童”的产生.此外,留守儿童也正呈现着新的问题,须要我们审阅.四是全球化布景下,使多元价值不雅产生激烈的碰撞,焦点价值不雅被掩蔽被隐约.在勉励学生尊敬.吸纳多元价值不雅的同时,若何澄清.分辩和选择;在勉励学生大胆揭橥本身看法的同时,若何擅长倾听.接收精确价值不雅的指点,并予以成长,都对教导提出了新的请求.杜威早就指出:“儿童的生涯是琐碎和光滑的,他们老是在以本身心目中最凸起的器械临时性地组成全部宇宙.但谁人宇宙是变更的,它的内容在以惊人的速度消掉和从新组合.”它是一块璞玉,假如放任儿童按照他本身无指点的自发性去成长,那么,“从光滑的器械成长出来的器械,只会是光滑的器械.”[14]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关于“师之惰”的古训,教师对儿童的引领任何时刻都不成能有涓滴的松弛.儿童立场,决不是对儿童的姑息和放任,严厉请求是另一种爱的方法和情势,“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并未过时,仍是对儿童教导的命题.儿童立场是一个完全的概念.三.儿童立场上的教师:长大的儿童儿童与成人是两个不合的世界,经常产生冲突.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跟成人的冲突,主如果由成人引起的;在儿童的心理和心理成长进程中,成人始终像“一个失去惊人力气的伟人站在边上,等待着猛扑曩昔,并把他压跨.”[15]这种描写和比方其实不夸大,儿童立场始终向教师发出了最为严格的问题:教师,你该是谁?你该怎么办?有名的特级教师李吉林作出了最为简练和光鲜的答复:我,一个长大的儿童.李吉林的答复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又具有西方的伦理价值.我国古代老子早就说过,圣人的精力状况往往回于婴孩;蒙台梭利也作了“作为教师的儿童”的断定.“长大的儿童”的寄义,马克思作了深入精辟的说明:“成人不克不及变成儿童,不然他就稚气了.但是儿童的无邪岂非不使人认为高兴吗?他本身不该在更高的程度上使儿童的纯朴的本质再现吗?”[16]“长大的儿童”是在更高的程度上再现儿童的本质,其旨意是在更好地解儿童.发明儿童,其目标是在更好地开辟儿童.引领儿童.成长儿童.此外,“长大的儿童”是提示我们,教师要与儿童配合成长,跟着儿童一路“长大”,与儿童分享“长大”的快活.可以说,“长大的儿童”是对教师在儿童立场上脚色.感化最形象最活泼最精确的定位.有一个案例一向在我心头缭绕.斯紫辉是儿童教导家斯霞的堂姐.她是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但她每礼拜要给学生上一堂故事课,故事的内容来自《爱的教导》.学期停滞,斯师长教师专门召开定名主题班会,用书中的人物来定名班上的同窗.于是就有了勤奋的“裘里亚”.正派的“卡隆”.大胆的“马尔柯”……班上一位插班生蒋风一向等待师长教师对本身的定名.然而,没有.蒋风咬紧牙关才没使那滴男儿泪落下来.在预备分开教室时余光一扫,斯师长教师发清楚明了本身的忽视,一楞,随之脸上又阳光朗照:“蒋风,你跟我来.”在宿舍里,斯师长教师诚恳地检讨本身:“师长教师太粗心了.我怎么把你给忘了呢?其实,你比裘里亚更勤奋,比卡隆更正派,比马尔柯更大胆.如许吧,师长教师把本身最心爱的书,这本《爱的教导》送给你,填补师长教师的过掉吧.”说着,掏出笔在扉页上题写了一行字:“不要怕做平常的人,但要永久记住,让本身那颗平常的心,随时出现出不服凡的光荣来.”蒋风那颗不轻弹的男儿泪终于掉落下来.从此,这本书和那题词一向陪同着他走上了儿童文学的研讨之路,成为我国有名的儿童文化理论家.[17]之所以这么完全地论述这一故事,是因为它启示我对“长大的儿童”的懂得.其一,教师起首要变成孩子.但是要当孩子,必须使本身往撤退退却一步,即回到孩子时代去,和孩子一路想.一路玩.一路学,如许,你才可能走进儿童.一位数学师长教师竟然每周一节故事课,因为她知道孩子最爱听故事;在分开教室一刹那,她在余光里发清楚明了学生的等待与委屈,富有童心的人才可能如斯迟钝.其二,教师要用孩子爱好的方法教导孩子.孩子爱好.敬慕故事中的人物,于是用来定名班上的学生.如许,书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走到了一路,其实,此时教师也成了儿童,三个“儿童”有了一次俏丽的约会.从深层意义上说,教师的平生都是一种邀请,邀就教室里的儿童,邀请课程中的儿童,也在邀请本身的参加.这种孩子爱好的方法,是一种爱的方法.其三,教师变成儿童,是为了引领儿童.勤奋.正派.大胆的精力.品德的造就成了教导永恒的主题,师长教师不克不及让故事走向俗气,而应引领儿童走向崇高,在儿童的心里筑起一块高地,在“平常”与“不服凡”之间让儿童查找到价值思惟和朴素的辩证.“长大的儿童”是一种教师聪明的别解,本质上是一种大聪明,因为聪明是与人生的高度相契合的. 大智与大爱相伴而行,大智须要大爱来支持,大爱应当成为大智.教导应当有大爱.教师爱应当具有母爱的品德与特色,但又必须超出母爱.教师爱的根本内在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教师施爱的根本门路和方法,育人是教师施爱的根本目标和最终价值.正因为此,教师爱更讲偏向性,这种爱的偏向直指小我的成长与平易近族将来的联合;教师爱更讲科学性和纪律性,循序渐进,战胜急躁与功利,寻求价值理性与对象理性相联合,重视念头.进程和成果的联合;教师爱更讲公平,面向所有学生,尤其关爱“落后生”,并且尽可能使教导成为看得见的公平,让学生逼真领会到教导公平的暖和;教师爱具有非情境性,情境转变的只能是爱的方法,而不会转变爱的品德,因而教师爱更具稳固性.这就是教师爱,这就是大爱.一个充满大爱的教师站在儿童立场上必定是优良的“长大的儿童”.教师应当有大聪明.教师聪明是关于教书育人的聪明.起首教师聪明具有道德感,分散表示在对学生的尊敬和信赖上,让学生真正像人.真正像孩子生涯在教室里和校园里;其次,教师聪明的载体是才能,并且这些才能慢慢形成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才能构造”,面临各类教导现象能实时调剂教导对策和教导行动;再次,教师聪明要妥当处理好常识与聪明的关系,消解常识对聪明的纠缠,使聪明处于教授教养的主导地位,完成“转识成智”的义务,让常识成为力气,让聪明把学生引向自由;最为重要的是把创做作为聪明的焦点,造就学生的创新精力和实践才能.这就是教师聪明,这就是大聪明.一个具有大聪明的教师才干在儿童立场上笔底生花,具有光鲜的作风,充满魅力.“长大的儿童”恰是用大爱与大智筑高儿童立场,瞭望儿童的将来,续写儿童与“长大的儿童”这世界上最动听的故事.如许,从儿童立场动身,我们将创造最圣洁的儿童教导,创造太阳底下最辉煌的事业.。

幼儿老师读书随笔 《儿童立场 教育从这里出发》学习心得

幼儿老师读书随笔 《儿童立场   教育从这里出发》学习心得

幼儿老师读书随笔《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学习心得最近阅读了《燃荻》23期上成尚荣老师的文章,《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一文,从中学到了很多。

文章中作者以一篇日本作家的幻想小说引出儿童立场的主题。

以一个虚构的故事,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教育孩子,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

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成尚荣老师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儿童立场的核心: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

1.关于“儿童”的学问是所有学问中最重要而又最不完备的。

我们让孩子的一举一动更像成人恰恰证实我们以为儿童和成人一样的观念。

显然,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发生。

2.儿童在本义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

在教育上要给孩子们更多的发挥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探索。

机械重复的训练,伤害了他们自由和探索的天性,破坏了“儿童”的本义。

3.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

儿童正处在发展过程中,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他们还未成熟,所以会发生问题,有缺点、有错误是正常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帮助孩子们去实现他们的种种可能。

4.儿童发展的密码——童心。

想象力对儿童来说比什么都宝贵。

思维方式的独特往往意味着创新的开始。

5.童年永远是一个深刻的话题。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应该认识这种天性,并加以引导。

会玩是一种技能,一种创新,一个连玩都没有新意的学生,要想培养他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不可能的。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往往站在成人的立场,以成人惯有的思维,把成人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成人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最终却以牺牲儿童为代价,实现预定的教育意愿和目标。

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既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就要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成尚荣)一、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故事常常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最近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

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

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而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

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不幸被汽车撞死。

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

一天, 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

”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

[1]这篇小说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来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也不得安宁。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却让我们感到它就真切地发生在中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我们不得不追问:如今教育的核心价值究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使命究竟是什么?于是,教育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峻地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对此,我们应毫不含糊地回答: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教育应是有立场的一一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

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

不同的立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处理事物的方向方式和结局。

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

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

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义,直抵教育的主旨。

教育是以最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和过程。

这种道德的方式,就是让受教育者尊严地生活在教室里和校园里。

让受教育者“尊严”,教育者就得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保护他们,想着他们,引领他们。

因而,这种道德的方式,是“人”的方式,彰显的是教育者立场的道德,既反映了对教育本质和主旨的深刻认识,又反映了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的准确把握。

从某种角度说,儿童观是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教育观应根植于儿童观,而只有真正确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才会有鲜明的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是由教育的本质和主旨所规定的,儿童立场是真正的教育、良好教育的鲜明标志和成功的根本动因。

儿童立场的命题也使我们想起教育中的主体。

“……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人只有作为某种活动的发出者才是主体。

”[2]教育这种活动的主体究竟是谁呢?这就要考察活动的“发出者”是谁。

教师是教育的策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真正“发出”教育需求的却是儿童,是因为儿童焕发生命活力的诉求才有了教育活动,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发出者,因此儿童是教育的主体,那么,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就应站在儿童立场上。

儿童立场是主体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必然的、合理的。

但是,命题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常常被遮蔽。

在教育的现实中,儿童立场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最为突出和严重的是,成人们(当然包括教师)以惯有的思维,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最终以牺牲儿童为代价实现自己预定的教育意愿和目标。

而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一切为了儿童”,最流行的最有号召力的口号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看起来,儿童立场似乎是鲜明的、坚定的,但结果是,儿童在儿童立场上的缺位,成人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最终是儿童立场异化为成人立场,最后只剩下成人立场。

其后果是让孩子“伤”在了起跑线上,“- 切为了儿童”被改写成了“一切为了成人”。

这种以为了儿童名义的成人立场导致了教育的功利主义,导致了教育的分数至上,这一切又在“一切为了儿童”的旗号下畅通无阻。

教育应当解蔽,应当如马斯洛所说的“再圣化”,回到教育应有的立场上去一一真正站在儿童立场上。

这就是教育的本义,是我们的回答。

二、儿童立场的核心: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儿童立场有着丰富的内涵,但其特质与核心是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

只有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才能坚守儿童立场。

也许我们回答坚守儿童立场的理由还相对容易,而回答儿童立场的特质与核心却不易。

1•关于“儿童”的学问是所有学问中最重要而又最不完备的。

人是谁?多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发出深情的呼唤。

的确,“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但在“人”的问题前我们常常很茫然,今天也许还只能像卢梭所说的,“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3]而我以为,在最不完备的“人”的知识中,最突出的又是关于“儿童”的知识。

因此,又正如卢森堡所说,“……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4]我们常常无情地撞倒孩子,这是无庸争论的事实,其根本原因是我们不知道“儿童是谁”,不知道“儿童在哪里”。

儿童就在我们面前。

但是,我们并未真正认识他们,更未真正发现他们。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站在成人立场上看待他们,于是认为儿童是“小大人”。

陈鹤琴先生早就作了揭露:“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缪,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

……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们游戏?为什么逼他一举一动更像我们成人一样?这岂不是明明证实我们以为儿童同成人一样的观念么?”[5]显然,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就不可能有儿童立场的建立,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发生。

可以这么判断: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基于对儿童的认识的儿童立场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2•儿童在本义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

伊斯拉谟斯认为,拉丁文中的“儿童”意味着“自由者”,因此,“在心性上,儿童是缪斯性存在”。

[6]蒙台梭利说,儿童是小小的探索者,是“上帝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贾德甚至这么说,“……我们家中那张新买的婴儿床上,有一件神奇的事正在发生。

就在那儿一一婴儿床的栏杆后面一一世界正被创造。

”[7]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

但是,事实却是,我们用一味的强制灌输、简单的“告诉”和机械重复的训练,伤害了他们自由和探索的天性,破坏了“儿童”的本义,竟在不知不觉中“撞倒”了他们。

不过,我们正在改变,改变自己,改变教育,因而改变了立场。

冬天,小朋友发现放在手里的小冰块化了,他们比试着,并讨论着:为什么会化?怎样才使冰化得快一些?老师引导他们分别用微波炉、带盖子的胶卷盒做试验,试验后知道了冰的融化与温度有关系;小朋友又发现水变成冰“长个子”了,老师又引导他们在有刻度的瓶子、划上线的杯子、盒子里做试验,知道“长个子”的冰是水变成的,水变成冰体积就会变大;小朋友想,瓶口加上盖子还会不会“长个子”呢?会不会向下“长个子”呢?在老师的启发下,试验的结果带盖子的瓶盖被顶歪了,杯子盒子变形了,小朋友们说,水变成冰的力量真大呀![8]显然,儿童的天性和探索者的精神在教师引导下得到保护,也得到发展;知识应“活”在儿童自主的探究和体验之中。

此类的案例不断增加,我们的立场和教育真的在不断改变。

3.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

康德早就认定:“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但有无限的可能性。

”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儿童更是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谓可能性,就是“还没有”。

儿童的可能性,一是说儿童还没有成熟。

因为未成熟,所以会发生问题,有缺点、有错误是正常的;正因为还没有成熟,所以存有巨大的潜能,教育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在让他们在成熟的过程中释放能量,又积蓄新的能量。

二是说儿童还没有确定。

儿童的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儿童,发现儿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

其间,教师对儿童的评判亟需谨慎,有时需要耐心等待,否则,正如卡夫卡所说,缺乏耐心是人的主罪,因缺乏耐心而进不了天堂。

进不了天堂是个人的小事,伤害了儿童则有可能牺牲未来。

三是说儿童还没有完成。

“完成”是个过程,教育不能停止自己的脚步,在儿童发展的一个个阶段,“完成”一个个任务,促使他们一步步逼近一个个目标,又在他们面前竖起新目标。

所以,马克思•范梅南说:“看待儿童其实是看待可能性,看待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

”[9]看待可能性,一定要向可能性敞开。

但是,自然界总是不遗余力地把可能性隐藏在其中,没有人能够确立或预言这些可能性。

我们并不是刻意地确立或预言儿童的可能性,但必须不遗余力地去寻找种种可能性。

因为是可能性,所以“不应用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来使之成为问题”[10],而应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透过儿童的“现实性”去发现可能性,改变“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创造新的方式,“可能性”总是在新的方式的催发下而冒出智慧的绿芽。

皮亚杰说得好:“智慧的发展表现为新的可能性的产生”。

[11]总之,儿童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就是生成性、可塑性、创造性。

儿童正是用“可能性”来暗示、启迪教育,来挑战、改变教育。

4•儿童发展的密码一一童心。

童心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着可能性,可能性隐藏在童心中,寻找可能性首先要呵护童心。

我们可以这么说:童心是儿童发展的密码,当然也应是教育的密码。

首先,童心意味着创造性。

一年级的小朋友写过一首诗《梦中》:“梦中,/我把小手伸出来/让它透透气;//梦中,/我把小脚踢出来,/让它散散步;//梦中,我把小屁股钻出来,/让它乘乘凉。

//梦中,/我一个喷嚏,/吓得妈妈跳了起来,/惊醒了,看着我的睡相,/妈妈心疼得/把我的小手、小脚、小屁股/一个一个藏进暖融融的被窝/于是,香甜的梦又开始了……// ”[12]充满童趣,充满想象力,想象力对儿童来说比什么都宝贵。

可见,创造力是童心不灭。

成人的创造性是儿童的品性的延续。

我们永葆童心,就会永葆创造性。

其次,童心意味着独特的思维。

李肇星在《儿子二岁》中说,儿子常常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比如,“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噢,因为它只有一条腿。

我有两条腿,太好了。

”又比如,“大海为什么不停地喊呢?”“有的浪跑得太远,大海叫他们回来。

”“为什么许多字不认识呢?”“它们没告诉我它们的名字。

”[13]……儿童总是以他的眼睛看世界,他们有他们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解释方式和表达方式。

读了这些自问自答笑声总是从心里响起,在响起的笑声后我们想到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独特往往意味着创新的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