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织物亲水整理剂的合成和性能【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亲水型涤纶织物柔软剂的制备与性能【开题报告】

亲水型涤纶织物柔软剂的制备与性能【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亲水型涤纶织物柔软剂的制备与性能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丝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天然纤维在后整理时,采用各种树脂,虽能防缩、防皱、快干、免烫,使织物具有某些合纤的优越性能,但手感变得粗硬,撕破强力下降,故必须添加柔软剂。化纤织物本身柔软性较差,近年来大量发展后,柔软剂的重要性已更为突出。特别是最近超细纤维的不断开发,更需要相应的超级柔软剂,以满足市场的需要。目前市场流行的主要为含硅柔软剂。它的柔软作用是硅氧键中的氧原子吸附在纤维表面上,使疏水性的甲基定向排列,把纤维表面覆盖起来。由于硅氧键的键角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而产生伸缩,因此,用有机硅柔软剂处理后的织物,织物表面上形成一层坚韧拒水且可以伸缩的连续薄膜,从而使织物具有柔软、平滑的手感,良好的透气、表面光泽、耐磨、穿着舒适等特性,适用于不同纺织品的整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一般的柔软剂不仅具有柔软性、平滑性、成膜性、等突出的优点,而且合成无毒,无环境污染,成本不高,对生态净化没有不良影响。但是,从柔软剂的发展来看,由于含硅柔软剂的疏水性,使得经过其整理后的天然织物和化纤织物存在静电、吸灰、起球、闷气等缺点,使得穿着时有闷热感,且手感偏硬,从而严重影响涤纶织物的穿着舒适性。单一的品种虽然有其各自的优良性能,但其亲水、柔软、弹性、白度和耐久性等综合性能还不够理想。为此,国内外先后有许多科研人员开展了对有机硅柔软剂的改性工作。比如,将氨基基团的柔软性与亲水性基团如聚醚亲水基相结合进行改性。既可采用先氨基改性再引入聚醚的方法,也可采用先聚醚改性再进行氨基改性的方法,以达到有机硅主链中同时具有氨基基团和聚醚基团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为引入强吸水基团—醚基,大大改善了氨基硅油的亲水性,使氨基硅油处理织物的透湿性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其中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平滑性、柔软性等性能,但是这一类改性亲水硅油产品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且成本高,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事实上涤纶织物的手感后整理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氨基硅油类产品主要赋予涤纶织物较好的滑爽性,而柔软效果并不明显。当前国内外开发的亲水聚醚酯整理剂能赋予化纤织物良好的亲水性、抗静电性,某些结构的聚醚酯还具有一定的柔软功能,并具有一定的耐洗性,但是滑爽性能不足。通过不同性能柔软剂的复配,综合二者优点,克服原先的不足,而生产成本不高,工艺简单,是具备现实意义的。

涤纶织物耐久性多功能亲水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

涤纶织物耐久性多功能亲水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

董建朋1,陈金辉2,戴霞2,任新华1,吴明华1(1.浙江理工大学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2.张家港市德宝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张家港215634)摘要: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乙二醇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通过酯交换、缩聚反应制备聚酯聚醚型共聚物,并应用于涤纶织物亲水整理.研究了PEG 分子质量和n (DMT)∶n (PEG)对共聚物亲水性和耐洗性的影响,采用IR 和XRD 技术分析了共聚物的结构,采用GPC 测定其分子质量.研究结果表明:PEG 分子质量及n (DMT)∶n (PEG)对共聚物的亲水性、耐洗性有较大影响,当PEG 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n (DMT)∶n (PEG)为3.0∶1时,共聚物结晶度为34.05%,平均分子质量为15329,具有较好的亲水性;相应共聚物整理织物的亲水吸湿、抗静电、易去污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并具有优良的耐洗性能.关键词:亲水整理剂;涤纶织物;缩聚反应;聚酯聚醚型共聚物中图分类号:TQ6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39(2009)02-0012-04涤纶织物耐久性多功能亲水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Research on preparation of washable multifunctional hydrophilic finishingagent for terylene fabric and its application propertiesDONG Jian -peng 1,CHEN Jin -hui 2,DAI Xia 2,REN Xin -hua 1,WU Ming -hua 1(1.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extile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Zhejiang Sci-Tech.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2.Duplus Chemical Co.,Ltd.of Zhangjiagang,Zhangjiagang 215634,China)Abstract :The polyester-polyether copolymer was prepared by dimethyl terephthalate (DMT),ethylene gly -col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PEG)through ester-exchange and polycondensation reactions.The synthesized copo -lymer was applied in hydrophilic finishing for terylene fabric.The effects of PEG molecular weight and n (DMT)∶n (PEG)on hydrophilicity and washing fastness of copolymer were studied.The structure of copolymer were ana -lyzed by IR and XRD,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copolymer was measured by GPC.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 two key factors,both PEG molecular weight and n (DMT)∶n (PEG)could affect hydrophilicity and washing fastness of copolymer.When th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PEG was 1500and the n (DMT)∶n (PEG)was 3.0∶1,the crystallinity of copolymer was 34.05%and th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was 15329,and the copolymer ex -hibits good hydrophilic property.The hydrophilic and hygroscopic performance,antistatic property and soil release property of the copolymer finished terylene fabric was improved remarkably and its washing fastness was excel -lent.Key words :hydrophilic finishing agent;terylene fabric;polycondensation;polyester-polyether copolymer收稿日期:2008-06-04作者简介:董建朋(1985-),男,山东曹县人,硕士(在读),主要从事印染助剂的研发与应用.涤纶织物是典型的疏水性织物,标准回潮率只有0.4%,易产生静电、易沾污,吸水性和吸汗性差,服用时有闷热感,从而影响其服用性[1].由此,涤纶织物亲水整理应运而生,亲水整理能使涤纶织物的服用舒适性、抗静电性及易去污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目前已经有多种类型的亲水整理剂,但大多耐洗性较差.聚酯印染助剂TEXTILE AUXILIARIES Vol.26No.2Feb .2009第26卷第2期2009年2月2期聚醚型亲水整理剂分子中存在聚醚链段和聚酯链段,其中聚醚链段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聚酯链段与涤纶结构相似,根据相似相亲原则,在受热过程中可与涤纶发生共熔、共结晶作用[2],使亲水整理剂具有良好的耐洗性.聚酯聚醚型亲水整理剂的亲水性、耐洗性好坏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聚醚结构及该结构在共聚物中所占的比例.本文采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PEG,通过单体熔融缩聚法制备聚酯聚醚型共聚物,研究PEG分子质量及其用量对共聚物亲水性及耐洗性的影响,并考察合成共聚物的应用性能及耐洗性.1实验1.1材料与仪器织物:涤纶缎类织物(100D/78F)(简称涤纶布);涤纶针织布(150D/48F)(简称针织布);涤锦经编复合毛巾布(简称毛巾布).药品: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乙二醇(EG),分析纯,杭州高晶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聚乙二醇(PEG),平均分子质量M n分别为400、600、800、1000、1500、2000、4000、6000,工业级,杭州汇普化工仪器有限公司;抗氧剂亚磷酸三苯酯(TPP),化学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酯交换催化剂醋酸锌与三氧化二锑复配物[m(醋酸锌)∶m(三氧化二锑)=1∶3]、缩聚反应催化剂醋酸锌与三氧化二锑复配物[m(醋酸锌)∶m(三氧化二锑)=3∶1],自制;分散红F-B,工业级,浙江龙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高温匀染剂280,工业级,德宝化工有限公司;易去污整理剂FOB,工业级,科莱恩公司;抗静电剂SN,工业级,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仪器:红外光谱仪,APL-X型射线衍射仪,凝胶渗透色谱仪.1.2聚酯聚醚型共聚物的制备在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DMT,升温至150℃左右,待DMT完全熔融后加入一定量EG、PEG和酯交换反应催化剂,缓慢升温至190℃左右,进行酯交换反应,待馏出的甲醇达到理论量的95%以上,结束酯交换反应;加入一定量缩聚反应催化剂和抗氧剂TPP,通氮气,缓慢升温至225℃,停止通氮气,开始抽真空.维持一定的真空度,继续升温至缩聚温度,进行缩聚反应.当反应体系中基本无小分子气体排出,视为缩聚反应达到平衡,停止缩聚反应,制得聚酯聚醚型共聚物(简称共聚物).1.3应用工艺染色同浴法:染色[共聚物0.25%(owf),分散染料4%(owf),高温匀染剂2801.0g/L,浴比1∶30,130℃,60 min]→脱水(1min)→烘干→定形(175℃,60s)→待测;浸渍法:浸渍[共聚物0.25%(owf),浴比1∶30,60℃,20 min]→脱水(1min)→烘干→定形(175℃,60s)→待测;浸轧法:二浸二轧(共聚物2.5g/L,轧余率70%~75%)→烘干→定形(175℃,60s)→待测.1.4测试1.4.1共聚物结构分析采用红外光谱(IR)分析表征共聚物分子结构;采用ARL-X射线衍射仪测定共聚物结晶度;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共聚物的分子质量及其分布.1.4.2共聚物应用性能亲水性:(1)吸湿性能按AATCC79标准测试.(2)导湿性能采用织物毛细效应表示[3],按FZ/T01071-1999标准测定,测试15min;抗静电性能按FZ/T01042-1996标准测试;洗涤按AATCC135标准;耐洗性:采用GB/T 8629-20015A标准对共聚物处理涤纶织物进行水洗,测定水洗后涤纶织物的毛细效应,并与水洗前毛细效应比较,判定其耐洗性;易去污性能按FZ/T10012-1998标准测试.2结果与讨论2.1聚醚链结构选择2.1.1共聚物中PEG分子质量共聚物的亲水性主要来自聚醚链段,聚醚链段及其在共聚物中所占比例直接影响共聚物的亲水性和耐洗性.聚醚链段过多,共聚物亲水性较好,但耐洗性差;过少,则亲水效果差,同时聚酯链段增多,共聚物熔点升高[4],织物热定形温度达不到共聚物的粘流温度,两者不能产生很好的共结晶作用,耐洗性不佳.文中共聚物的聚醚链段直接来源于PEG,故选取不同平均分子质量的PEG,在n(DMT)∶n(PEG)为3.0∶1、260℃缩聚1h、真空度为0.05MPa条件下合成共聚物,并将制得的共聚物对涤纶布进行浸渍处理.由图1可知,当M n<1500时,随着PEG分子质量的增加,处理涤纶布的毛细效应增加,且当PEG分子质量为1500时,毛细效应达到最大值11.5cm/15min(未处理涤纶布为3.2 cm/15min);当M n>1500后,随着PEG分子质量的增加,处理涤纶布毛细效应呈下降趋势.洗涤后,M n≤1500的PEG所合成的共聚物整理织物,毛细效应下降较少,具有较好的耐洗性;而M n>1500的PEG合成的共聚物整理织物,毛细效应下降较大,耐洗性较差.表明PEG董建朋,等:涤纶织物耐久性多功能亲水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13印染助剂26卷ÁÂÃÂÄÂÅÂÆÂÆÁÂÁÆÃÂÃÆÄÂÄÆÅÂÁÂÃÄÅÆÇÃÁÈÆÄÃÉÅÁÂÃÄÂÅÆÃÇÁÁÂÃ2θ/(°)图3共聚物X-射线衍射(XRD)图5040302010平均分子质量对共聚物的亲水性、耐洗性有很大影响.综合考虑共聚物的亲水性和耐洗性,合成共聚物时PEG 平均分子质量取1500为宜.2.1.2n (DMT)∶n (PEG)n (DMT)∶n (PEG)对共聚物处理涤纶织物毛细效应及耐洗性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见:当n (DMT)∶n (PEG)=4.0∶1时,共聚物整理后涤纶布的毛细效应只有5.2cm/15min,相比未处理涤纶布(3.2cm/15min)只提高了约2cm,说明此比例合成的共聚物几乎不具有亲水性;随着PEG 用量的增加,共聚物的亲水性得到明显的提高,耐洗性也相应提高.当n (DMT)∶n (PEG)=3.0∶1时,共聚物的亲水性和耐洗性都有很大的提高;继续增大PEG 用量,共聚物的亲水性和耐洗性均呈下降趋势.表明n (DMT)∶n (PEG)对共聚物的亲水性、耐洗性有显著影响.因此,采用平均分子质量1500的PEG,按n (DMT)∶n (PEG)=3.0∶1合成的共聚物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耐洗性.2.2共聚物的理化性能2.2.1红外光谱(IR)将所合成的共聚物进行红外光谱鉴定,各主要吸收峰的位置与基团结构的关系:3400cm -1,缔合OH 伸缩;2876cm -1,CH 2对称伸缩;1717cm -1、1275cm -1,C O 伸缩、C —O 伸缩;1468cm -1,芳环C C 伸缩;1114cm -1,C —O 伸缩、—CH 2—O —CH 2—基团特征峰;727cm -1,苯环1,4-二元取代C —H 面外弯曲.其中1717cm -1、1275cm -1为酯键基团特征吸收峰,1114cm -1为醚键基团特征吸收峰.[5]表明共聚物含有酯键、醚键结构.结合共聚物分子设计,可推测所得产物为聚酯聚醚共聚物.2.2.2XRD 图共聚物X-射线衍射(XRD)图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共聚物在2θ=19.04°、23.16°有尖锐的衍射峰,表明共聚物为结晶物,经计算,其结晶度为34.05%.2.2.3凝胶渗透色谱(GPC)将所合成共聚物进行GPC 分析,测定其重均分子质量、数均分子质量和分散度系数.测定条件:WATERS公司聚苯乙烯凝胶柱HR1、HR2、HR3串联,柱温30℃,溶剂THF,流速1mL/min.GPC 测定结果:重均分子质量M W =21845,数均分子质量M z =28480,平均分子质量M n =15329,分散度系数M w /M n =1.425.GPC 分析表明共聚物具有较高的分子质量,高分子质量共聚物与涤纶纤维分子的范德华力大,整理织物耐洗牢度好;通常,分子质量大的共聚物水溶性差,溶解不方便.但该高聚物为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结构,分子规整性大大降低,结晶度变差(34.05%),故共聚物呈现一定的水溶性.选择合适的PEG 分子质量、用量及合成条件,可以有效解决聚酯聚醚共聚物亲水性与耐洗性之间的矛盾.2.3共聚物的应用性能2.3.1亲水性(吸湿性)共聚物的吸湿性及耐洗性见表1.—n (DMT)∶n (PEG)■—洗涤前;●—洗涤后图2n (DMT)∶n (PEG)对共聚物处理涤纶织物毛细效应及耐洗性的影响毛细效应/[c m ·(15m i n )-1]126●■2.0∶1104●●●■■■●■2.5∶13.0∶13.5∶14.0∶18表1共聚物的吸湿性及耐洗性试样吸水扩散时间/s针织布染色同浴样<1浸渍整理样<1浸轧整理样<1<1<1<1毛巾布<1<1<1初期水洗15次初期空白样17.6612.14 6.45<1<1<1水洗15次5.43—PEG 分子质量■—洗涤前;●—洗涤后图1PEG 分子质量对共聚物处理涤纶织物毛细效应及耐洗性的影响毛细效应/[c m ·(15m i n )-1]12802000●■40006000106●●●●●●■■■■■■■●142期表3共聚物的易去污性能及其耐洗性试样污布白度/%A空白样25.06共聚物整理样22.94易去污剂FOB 整理样19.34B 26.474.572.8易去污率/%A 26.475.880.0洗后污布白度/%A 41.2070.5072.89B25.0622.4525.40B 41.2070.0169.70注:采用浸渍法,以白度为86.29%的涤纶布为整理对象.表2共聚物的抗静电性能及其耐洗性试样感应电压/V针织布A空白样2353共聚物整理样453抗静电剂SN 整理样449B>1007.0768.62毛巾布A>1000.810.56半衰期/s 针织布A>1000.780.61毛巾布A262816341127B26107871062B383721052981B>1001.5737.29注:采用浸轧法,抗静电剂SN 10g/L,A 为初期,B 为水洗15次,下同.(上接11页)ea with microencapsulated ammonium phosphate for textile coating[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5,88(1):106-107.[14]彭治汉.材料阻燃新技术新品种[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5]张玉龙,李长德.纳米技术与纳米塑料[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6]张凤涛.简述阻燃织物的应用与加工[J].山东纺织科技,2004(6):25-27.[17]刘丽君,郭奋,陈建峰.纳米氢氧化铝阻燃剂表面改性及其在聚丙烯中的应用[J].中国塑料,2004,18(2):74-77.[18]CHEMICALS A.Flame retardants:some new developments[J].Plastics Additives Compounding,20002(5):24-27.[19]贾少晋,张志成,王正洲,等.γ辐射制备阻燃HDPEPDM 电缆材料[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2,20(1):61-66.[20]白景瑞,腾进.阻燃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宇航材料工艺,2001(2):10-12;55.[21]GB/T 5456-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试样火焰蔓延性能的测定[S].[22]GB 8746-88,纺织织物燃烧性能垂直向试样易点燃性的测定[S].[23]GB 8745-88,纺织织物表面燃烧性能的测定[S].[24]GB/T 5454-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S].[25]沈康,张爱英.锥形量热仪CONE 及其应用[J].阻燃材料与技术,1995,2(9):9-14;19.[26]杨栋樑.阻燃整理(二)[J].印染,1989,15(6):47-54.!!!!!!!!!!!!!!!!!!!!!!董建朋,等:涤纶织物耐久性多功能亲水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从表1可知,3种工艺整理的共聚物均能较好地改善针织布和毛巾布的吸湿性,表明整理剂适用于各种整理工艺,具有较好的工艺适用性.未整理针织布的吸水扩散时间>17s,经共聚物整理后,吸水扩散时间<1s;未处理毛巾布的吸水扩散时间>12s,经共聚物整理后,其吸水扩散时间<1s.另外,共聚物处理织物经过15次洗涤后,其吸水扩散时间仍<1s,表明共聚物整理织物的吸湿性具有良好的耐洗性.2.3.2抗静电性织物的抗静电性能与织物的亲水性有关,纤维表面的亲水性有助于增加其导电性,加快电荷的逸散,达到抗静电的目的.共聚物的抗静电性能及其耐洗性见表2.从表2可见,未处理的涤纶织物感应电压大,半衰期长,抗静电性能差;共聚物处理改善了织物的表面亲水性,增加了织物的导电性,加快了电荷的逸散,降低了织物表面的感应电压,缩短了半衰期,增加了织物的抗静电性.与抗静电剂SN 相比,共聚物抗静电性略差,但水洗15次后具有明显的优势.表明共聚物整理样的抗静电效果具有较好的耐洗性,而抗静电剂SN 整理样耐洗性较差.2.3.3易去污性共聚物的易去污性能及其耐洗性见表3.从表3可见,未处理的涤纶布易去污性低,共聚物处理改善了涤纶布的表面亲水性能,增加了织物的易去污率,达到75.8%,具有较好的易去污性;相对易去污剂FOB,尽管共聚物易去污率低,但水洗后,仍可达到74.5%,高于易去污剂FOB,表明共聚物相对易去污剂FOB 具有较好的耐洗性.3结论(1)PEG 分子质量及其用量对共聚物的亲水性、耐洗性有较大影响;以平均分子质量1500的PEG,按n (DMT)∶n (PEG)=3.0∶1合成的共聚物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性.(2)共聚物为聚酯聚醚结构,其平均分子质量M n为15329,结晶度为34.05%.整理涤纶织物后其亲水性、抗静电和易去污性能均明显提高,且耐洗性良好,可视为性能优良的涤纶织物多功能亲水整理剂.参考文献:[1]姚穆,周锦芳,黄淑珍.纺织材料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0:199-200.[2]肖春雪,李文刚,黄象安.PET/PTT 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J].合成纤维,2003(6):22-25.[3]金咸穰.染整工艺实验[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7:169-170.[4]何曼君,陈维孝,董西侠.高分子物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260-265.[5]杜廷发.现代仪器分析[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175-177.15。

涤纶亲水整理剂LS的合成及应用

涤纶亲水整理剂LS的合成及应用

涤纶亲水整理剂LS的合成及应用李保梅;赵雅琴;王少鹏【摘要】采用邻苯二甲酸酐与聚乙二醇反应合成亲水整理剂LS,分析了合成过程中苯酐与聚乙二醇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聚合度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合成整理剂LS的最优工艺为:苯酐和聚乙二醇量比为1:1,反应温度145~155℃,反应时间约4h.并对整理剂LS的应用工艺进行了优选.实验表明,整理剂LS用量5%(owf),二浸二轧,轧余率为100%,烘干(80℃,5 min),焙烘(200℃,90 s),在此工艺下合成的整理剂整理的涤纶织物获得较好的亲水性,并具有一定的耐洗性和抗静电性.【期刊名称】《化纤与纺织技术》【年(卷),期】2011(040)004【总页数】6页(P1-5,9)【关键词】涤纶;亲水整理剂;合成工艺;应用【作者】李保梅;赵雅琴;王少鹏【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10.4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衣服的各种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织物风格及其服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涤纶纤维的一般性能如强力、耐磨性、回弹性和尺寸稳定性均能较好满足各种最终用途的需要,在服装领域的应用日渐增多。

但涤纶是一种典型的疏水性纤维,吸湿率只有4%,作为贴身服用材料,它的穿着舒适性很差,尤其当人体出汗时,它排汗困难,给人闷热不适的感觉。

由于涤纶的吸湿性很差,给织造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易积聚静电、易吸灰尘、去除油污渍难等。

织物的亲水性与服用的舒适性密切相关,若改进了涤纶的亲水性,上述问题均可迎刃而解。

为此,人们在改善涤纶亲水性能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

本课题将合成一种亲水整理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处理的实质是要在涤纶织物的表面形成一层亲水性化合物,达到提高织物表面亲水性能的目的[2-3]。

1 实验1.1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邻苯二甲酸酐与聚乙二醇反应生成酯,再对涤纶处理。

有机硅改性亲水聚酯整理剂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研究

有机硅改性亲水聚酯整理剂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研究
科公 司 )上进行 测试 。断裂 强力 :按G / 3 2 . — B T9 3 1
涤纶纤维经亲水整理前后 的扫描 电镜如图2 。 由图2 可见 ,与 整理前 比较 ,涤 纶纤维表 面形成
了一层分布均匀 的亲水整理剂薄膜,经水洗后 ,纤维 表面 的薄膜有破损 ,但是仍然存在 ,且较均匀 ,表 明 亲水整理剂效果较好,与纤维结合紧密 ,牢度好 。
由表 1 以看 出,随着有机 硅改性亲 水聚酯整 理 可 剂 用量 的增加 ,整 理后 涤纶 纤维 织物 的亲水 柔软 效 果越 来越 好 ,但是 整理 后织物 的 白度会 下 降 ,影 响 布 面效 果 。整 理剂 浓度 越大 ,织 物上 的亲水 基 团和 起 柔软 作用 的硅氧 链段 也 多 ,改 善 了涤 纶 织物 的亲 水 柔软性 能,当整理剂用量 超过3 g L 0 / 时,亲 水柔软 效果增 加较 小 ,用量 太大 也不符 合 工业生 产要 求 , 综合考虑 ,当整理剂用量为3 g L 0/ 时较好 。
作者 简介 :杨安 明 (9 ),男,硕士 ,湖北孝 感人 , 18- 3 主要 从事功能化学助剂的开发及 应用研 究

饶君: 蛾l水酯理在纶物的用究 竹等 机 生 聚整剂涤织上应研 有 亲
4 1
w 一 型 全 自动 白度 仪 ( D5 江苏 金坛 市泰纳 仪器 厂 );
吸收峰 ,在1 8 . 1 c 1 出现 Ts 一 一 , s 一 一 i 0 14 9m 处 i 0 c  ̄ i0 S
收稿 日期 :2 1 6 1 0 卜0 — 5
仪器 F — R 4 型红 外光 谱仪 ( 国尼 高 力 公 T I70 美
司 ), S 4 0 型冷 电场扫描 电镜 ( - 70 日本 日立公司 ), X P r — r P 型x 射线衍射仪 ( 兰帕纳科 公司) e tP oM D 一 荷 ,

导湿排汗涤纶针织物的抗菌亲水整理

导湿排汗涤纶针织物的抗菌亲水整理

导湿排汗涤纶针织物的抗菌亲水整理陈永邦;黄成;阎克路;叶敬平【摘要】为便于工业化生产抗菌、导湿排汗的聚酯针织物,采用有机硅季铵盐抗菌整理剂AEM 5700对导湿排汗涤纶针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同时采用亲水整理剂SE进行复配,以改善织物的导湿排汗性能.借助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对AEM 5700的性能进行分析,通过测试织物的抑菌率和接触角,讨论了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烘干温度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并借助液态水动态传递测试仪对织物吸湿排汗性能进行测试.得到了AEM 5700整理导湿排汗涤纶针织物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在80 ℃下烘干,于160 ℃焙烘1 min.结果表明,经AEM 5700单独整理后的织物在10次强烈洗涤(相当于普通家庭机洗50次)后抑菌率仍有93.40%,但织物的亲水性下降,织物的亲水性可通过添加亲水整理剂SE来获得改善.%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antibacterial,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sweat transport polyester knitted fabric, organic silicon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AEM 5700 was used for antibacterial finishing,and hydrophilic reagent SE was applied to improve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sweat transport of the fabric. The performances of AEM 5700 were analyzed by infrared spectrometer and thermogravimeter. By testing the bacteriostatic rate and contact angle of the fabrics, the influences of baking temperature,baking time and drying temperature on the finishing effect were discussed. Moisture management teste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moisture absorbency and sweat transport property of the fabric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ptimum heat treatment process for AEM 5700 treating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sweat transport polyester knitted fabric is. dryingat 80℃ and curing at 160℃ for 1 min. The bacteriostatic rate of the fabrics finished by the process is still 93.40% after 10 cycles of strongwashing(equal to 50 times domestic laundering),and hydrophilic reagent SE could offset the declination of hydrophilicity of the fabrics.【期刊名称】《纺织学报》【年(卷),期】2018(039)005【总页数】6页(P74-79)【关键词】导湿排汗;涤纶针织物;抗菌整理;抗菌性能;亲水整理;耐洗牢度【作者】陈永邦;黄成;阎克路;叶敬平【作者单位】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东华大学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620;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东华大学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620;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东华大学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620;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福建晋江 362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5.5涤纶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纤维,具有较多优异的性能,应用广泛,其使用量在合成纤维中占比最大[1],但由于其亲水性差,容易产生静电以及滋生细菌,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应用。

超强耐洗型涤纶织物吸湿排汗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超强耐洗型涤纶织物吸湿排汗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超强耐洗型涤纶织物吸湿排汗整理剂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刘光伟,王莉莉,张玉林,张明智,姜振存,胡家智
申请号:CN201611270980.2
申请日:20161230
公开号:CN106674507A
公开日:
201705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强耐洗型的涤纶织物吸湿排汗整理剂制备方法,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部分聚乙二醇、复合催化剂为原料,经酯交换反应后,再与聚丙二醇及余下部分聚乙二醇缩聚合成适用于涤纶织物的聚酯聚醚共聚型吸湿排汗整理剂。

该方法合成效率高,整理后织物亲水性好,不但舒适感强、抗静电性和去污性明显提高,而且耐洗性能极好,克服了以往吸湿排汗整理剂普遍耐洗性差的问题。

申请人: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广珠公路海尾段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张绮丽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新型涤纶后整理剂的配制及性能探讨

新型涤纶后整理剂的配制及性能探讨

柔软剂
柔软剂 HC
0.3
将上表 7 种表面活性剂,按剂量投入反应器 中,再将计算量的蒸馏水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至 40益保温搅拌 2 小时。
伊100%,G1—原丝重量,精炼度用去油量/上油量 来表示[4-6]。
2 结果与分析
表 2 油剂性状
油剂
外观
电荷性 pH
新型涤纶后整理剂(自制) 淡黄色透明液体 阴离子型 7.1
雷磁 PHS- 25 型 pH 仪(杭州雷磁分析仪表 厂);Y151 型纤维摩擦系数仪(北京华海恒辉科技 有限公司);YG321 型纤维比电阻仪(南通三思机 电科技有限公司);TM 抱合力仪 (绍兴欣锐仪器 仪表有限公司);纺物织物防晒指数分析仪(美国 TEXTEST 公司);纺织物阻燃性能测试仪 (垂直 法)(温州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辽宁丝绸
2019 年第 2 期
新型涤纶后整理剂的配制及性能探讨
李刚
(辽东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3)
〔摘 要〕应用织物阻燃性能垂直法、防紫外线性能测定、抗静电性能测定、体积比电阻 ρv 测定、 残油率测定、精炼度 A 测定、湿抱合力测定等实验方法测试新型涤纶后整理剂的阻燃整理性、防紫外 线性、抗静电性、稳定性、防水整理性、精炼性、平滑性等各项性能,结果表明都比同类 SP-3 上油浆丝 剂、Y- 上油浆丝剂等优越。可更好地防止织物在制造过程中产生自燃、静电、起球、起毛、抗熔性较差、 落浆等弊病。
柔软剂 HC 是由二甲基十八叔胺、硬脂酸、石 蜡、平平加 O 溶融乳化而成的阳离子型柔软剂。
新型涤纶后整理剂原料由 7 种表面活性剂复 配而成,根据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3],采用对比试 验,使不同种类型和型号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在一起 使用,发挥协同作用,以满足纤维加工的要求。

涤纶长丝织物吸湿排汗整理工艺的研究

涤纶长丝织物吸湿排汗整理工艺的研究

涤纶长丝织物吸湿排汗整理工艺的研究1 引言涤纶纤维具有断裂强度大、耐磨性好、耐虫蛀、耐霉菌等优良性能,且纤维可染性较好,故其产品受到人们喜爱,但涤纶织物在湿热环境下穿着时,因导湿性能很差导致织物易粘贴皮肤,使皮肤表面感到潮湿,人体感觉不舒适,需进行改善。

从人体接触舒适的角度出发,人们希望汗液能被服装很快吸收、转移,且让汗液在服装表面快速蒸发,以保持皮肤表面和服装内侧的微气候区的干燥,这种吸湿快干的干爽功能在运动服、夏季服装中尤其重要。

近几年随着消费者选购衣服愈来愈重视其舒适性,同时亦配合休闲时代之来临,吸湿排汗织物之需求正快速增长。

1.1 提高涤纶织物吸湿排汗性能的方法[1]改善涤纶织物吸湿性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混纺、大分子结构的亲水化、与亲水性物质接枝共聚以及纤维表面处理等等。

利用亲水剂, 使之均匀而牢靠地固着在纤维表面形成亲水性的方法, 是近年来合成纤维织物吸湿排汗整理的发展方向。

(1)化学改性:提高涤纶织物亲水性的化学方法主要有三种途径:大分子结构的亲水化、与亲水性单体的接枝改性、纤维表面亲水化处理。

(2)物理改性:通过物理方法提高涤纶织物亲水性的主要途径也有三种:与亲水性物质共混或复合纺丝、纤维结构的异型处理、纤维表面粗糙化。

(3)工艺技术改性:如对纤维进行变形加工,不同种类、纤度的纤维混合以及采用新型加工方法等手段,对聚酯纤维进行改性。

当然对于以上技术联合应用则可以更好地改善纤维的吸排湿性能,开发出高品质面料。

1.2 吸湿排汗性能综述[2](1)织物吸湿排汗的定义:是指织物同时具有吸水性和快干性。

一般来说,无论是天然纤维或是合成纤维都很难兼具这两种性能。

对于几乎完全不吸水的涤纶纤维而言,吸湿排汗加工技术又赋予了它新的生命。

(2)影响织物吸湿排汗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纤维中亲水基团性质和数量的影响、纤维中结晶区和无定型区的作用、纤维结构的影响、环境温湿度的影响等。

(3)织物吸湿排汗原理:织物对汗液的传递,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织物和汗液的接触、润湿与吸收;汗液的传递;汗液的贮存或保持;汗液从织物表面蒸发。

涤纶织物亲水整理工艺探讨

涤纶织物亲水整理工艺探讨

涤纶织物亲水整理工艺探讨顾浩俞春林(南京工农兵纺织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2)摘要 亲水整理剂海之威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其在涤纶织物染色的同时加入 ,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和涤 纶纤维产生接枝作用 ,从纤维内部至表面形成很多细微通道 ,可将人体散发的潮气吸收 ,并通过通 道向纤维外部蒸发 ,从而达到透气 、透湿效果 。

亲水整理的效果与亲水剂的用量 、p H 值和温度有 关 。

最佳用量为 4 %~5 % ,p H 值以 4~415 为宜 。

温度控制在 130 ℃。

叙词 亲水整理剂 涤纶织物 中图法分类号 TS19515 + 9 1 前言涤纶 纤 维 是 生 产 运 动 服 、T 恤 衫 及 各 类 时 装 面 料 的 重 要 原 料 ,其产品具有强力好 、弹性佳 、 布面质感好 、色泽丰富艳丽等特 点 ,但同时亦存在着透气性 、吸湿 性差 ,有静电 、吸尘易脏等欠缺 , 从而造成人们在服用过程中 , 特 别是作为 T 恤及内衣裤贴身穿着 时感到闷热不适 , 甚至会产生接 触性湿疹等皮肤疾病 , 对人体健 康产生不利影响 。

2 亲水整理原理亲水整理剂海之威是一种高 分子聚合物 ,可在涤纶织物染色 的同时将该整理剂同步加入 , 经 过高温高压处理 , 使其和涤纶纤 维产生接枝作用 , 从纤维内部至 表面形成很多细微通道 , 可将人 体散发的潮气极为迅速地吸收 , 通过细微通道 ,将潮气转至纤维 外部蒸发 ,从而使涤纶纤维产生 类似于棉纤维一样的透气 、透湿 效果 ,可消除静电 ,提高涤纶织物 产品的服用性能 。

3 生产工艺 311 精练处理 : 31111 工艺处方亲水整理 1 . 5 m L ΠL℃×45 min4~4 . 5 1∶15温度 、时间 浴比98 ℃×30 min1∶15H Ac 温度 、时间 p H 浴比130 31112 工艺曲线 (见图 1) 312 染色 31211 工艺处方亲水剂海之威染料 高温匀染剂31212 工艺曲线 (见图 2)需按工艺曲线图 2 所示顺次加料 。

吸湿排汗涤纶织物的亲水整理探讨

吸湿排汗涤纶织物的亲水整理探讨

吸湿排汗涤纶织物的亲水整理探讨宋吉清(青岛纺织机械厂) 赵恒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1 引言聚酯纤维具有强力高、耐磨性、回弹性和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

但它是一种典型的疏水性纤维,回潮率只有O.4%,因此其穿着舒适性很差,尤其当人体出汗时排汗困难,给人闷热不适的感觉。

同时,因其吸湿性差,也给织造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易积聚静电、易吸灰尘,去除油污渍难等。

由于Coolbst纤维对水的接触角比较大,织物不易被润湿,因此对其进行亲水处理就显得很有必要,特别是用在导湿快干运动服装方面就更是如此。

本文主要是利用PermaloseTM亲水剂对Coolbst纤维织物进行亲水处理,得出Perma—loseTM亲水剂对织物的导湿性能的影响,并得到最佳的亲水处理工艺及回归方程。

2实验材料及方法2.1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为3种由Coolbst短纤、长丝分别与棉、海岛丝交织的针织物,分别以代号k1,k2,k来表示,其织物参数及对应代号见表1。

2.2 实验仪器本实验所用仪器为台湾Rapid染色(巨无霸型)试验机。

2.3 PermaloseTM亲水剂的亲水整理工艺PermaloseTM亲水剂对3种织物的亲水处理工艺如下:浸渍工艺:pH值:5;浴比:25:1;温度:80℃;时间:20 min。

PermaloseTM亲水剂用量(对织物重,即o•w•f,以下同):分别为2%~6%,间隔1%。

PermaloseTM亲水剂的亲水处理工艺曲线见图1。

2.4导湿性能测定导湿实验:在织物反面滴一滴水,测取1min后织物正面的导湿面积s,这时可以测量在一定时间内,织物纵向的导湿高度a和横向的导湿宽度b,再按照椭圆面积公式计算导湿面积s:3实验结果及分析3.1织物k1的导湿性能亲水剂用量与织物k1导湿面积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亲水剂用量为织物重量的2%~4%时,导湿面积随着亲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4%~6%时,随着亲水剂用量的增加,织物的导湿面积逐渐减小。

涤纶亲水性后整理的现状

涤纶亲水性后整理的现状

等 离 子处理 最 重 要 的 是 选 择 正 确 的气 体 , 疏 水 、 油 处理 主要 选 择含 氟 的气 体 , 亲 水 、 洁 拒 而 清 和活化处 理则 采用 氧 气 。低温 等离 子体 粒 子 的能 量 一般 约 为几个 至 几 十 电子伏 特 , 于 聚 合 物 材 大 料 的结合 键 能 , 全 可 以破 裂 有 机 大 分 子 的化 学 完
性也 随着提 高 , 但是 接枝 过程 中 , 聚速率 和接 枝 均
面改 性 中的应 用 是极 其广 泛 的 , 达 国 家早 已工 发
业化应 用 。
率较 难 掌 握 , 接 枝 后强 力 下 降 、 伸 度 增加 , 且 延 此
种 方 法仍 停止 于实验 室研 究 阶段 J 。 由于涤纶 表 面 接枝 改性 存 在 的 问题 较 多 , 在
改性 中的应用 已经 有近 3 0年 的历 史 , 聚合物 表 在
测 试手 段 , 线 分析 困难 , 谱 而等离 子体 处理 中间形 成 的基 团复杂 , 寿命 短难 以捕捉 , 机理 研究 造成 给 很 大 困难 , 因此 等 离 子 体 改 性 涤 纶 表 面缺 乏 理 论 指导 , 限制 了这 一技 术 的发展 J 。 采 用 引发 剂 或 高 能 射 线 对 涤 纶 进 行 辐 射 接 枝 , 着 接枝 程 度 的提高 , 纶 的 吸湿 性 、 静 电 随 涤 抗
同时从 目前 发 展 现 状来 看 , 验 设枝 聚合 一般 是利 用 引发剂 或高 能射 线如 紫外 线 、 o 6 ) 射 线 等 照 射 , 是 采 用 低 c (0 或 温 等离 子体 处理对 涤 纶表 面进 行辐 射 接枝 。使纤 维 表面产 生游 离 基 , 后 亲 水 性 单 体 在 游 离 基上 然 进行 接枝 聚合 , 而 形 成 有 耐 久 性 的 吸 水性 和抗 从 静 电性 的新表 面层 。低 温等 离 子体 在聚合 物 表面

涤纶亲水整理剂LS的合成及应用

涤纶亲水整理剂LS的合成及应用
啶,微溶于 乙醚 。 苯酐具 有 一般有机 酸酐 的化 学特 性 。如 :与醇 反应脱 水生成 酯 ,与热 水和水 蒸汽 反应生 成酸或 脱
羧生成 苯 甲酸 等 化学反 应 。苯 酐 与聚 乙二 醇反应 生 成酯 ,苯环 与酯键 在一 定温度 下与涤 纶纤 维发 生共 结 晶效 应而 固着于 纤维表 面 ,亲水链 段 向外排 列在
分 搅拌使 其完 全溶解 ,p 会在4 。对织物 试样 亲 H 或5 水 整理 不可在 碱性条 件下 ,织物 也不可 呈碱 性 ,否 则破坏亲水整理剂 。 13 2 .. 实验现 象
2 4 5C。密度 1 5 7 / m,易升华 。稍溶 于冷 水, 8.  ̄ .2g c。 溶于热 水 并水解 成邻苯 二 甲酸 。溶 于 乙醇 、苯和 吡
亲 水 薄膜 有 一 定 的导 电性 , 以提 高材料 的抗静 电 可 性 引。亲水整 理剂 的成 分一般是 由吸 水性和 固着性 ’ 两 部分物 质 组成 ,前者 是含 亲水基 团 的水 溶性 聚合
物 ,后 者是连 接水 溶性 聚合物 与纤 维 的交联剂 ,它 含有 与涤纶纤 维和水溶性聚合物反应的官能团。
性能 。

体 。壁上 的白色针状结晶是苯酐。

李梅: 亲整剂的成应 保等 纶水理L△及用 涤 S
4 5
涤纶 亲水整理剂L 的合成及 应用 S
李保梅 赵雅琴 (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 石 家庄 001) 508
摘要 :本 实验 采用邻苯二 甲酸 酐与 聚 乙二醇反应 合成 亲水整理剂L ,分析 了合成 过程 中苯 酐与聚 乙二醇 s 的摩 尔比、反应 时间 、反应温度 、聚合度 等 因素对 其性能的影响 合成整理剂L 的最优 工艺为:苯 酐和聚 乙二 S 醇摩 尔比例 为1: ,反应温度 1 5 ~1 ,反 应时 间4 左右 。并对整理剂L 的应用 工艺进行 了优选 。实验表 1 4℃ ℃ 5 5 h s 明 ,工作液 5 二浸二 轧, 轧余率 为1 0 %( 0%),烘干 ( 0 8* m n C,5 i ),焙烘 ( 0 ℃,9 s 20 0 ),在此 工艺下涤纶织

【文献综述】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剂的制备和性能

【文献综述】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剂的制备和性能

分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7 - 9 ]。

阳离子型抗静电剂包括季铵盐类化合物,各种铵盐类化合物,烷基咪唑啉类化合物,季磷盐类和季硫盐类化合物等,其中季铵盐类化合物最为常见。

阳离子型抗静电剂的共同特征是对高分子材料的附着力较强,多数情况下用作涂敷型抗静电剂使用。

阴离子型的耐热性和抗静电效果都比较好,但与树脂的相容性较差,并且对产品的透明性有影响。

典型代表包括烷基磺酸盐、磷酸盐类化合物,它们的市场用量较少,工业化品种以烷基磺酸盐居多。

 两性型抗静电剂的分子内同时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化合物包括季铵内盐、两性烷基咪唑啉盐和烷基氨基酸等。

它们的突出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既可起到阳离子作用,又可起到阴离子作用,在应用中可分别与阳离子型抗静电剂和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配合使用。

与阳离子型抗静电剂类似两性型抗静电剂对高分子材料的附着力较强,但热稳定性较差。

与离子型抗静电剂不同,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不具有电离性,所以无法通过自身导电来泄漏电荷,其抗静电效果明显不及离子型抗静电剂。

但是,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热稳定性优异,一般不对塑料产生有害影响。

多数产品无毒或低毒,因此构成了塑料混炼型抗静电剂的主流。

主要有甘油酯和山梨醇酐脂肪酸,硬脂酸单甘酯(GMS)和烷醇酰胺类等。

高分子型永久抗静电剂与基体聚合物以共混或共聚的形式存在,在树脂基体内部形成"导电通道",是一种可赋予制品永久抗静电性的方法。

该方法有望使最终产品获得永久性抗静电性能,是今后研究抗静电PET发展的主要方向[10]。

亲水性高分子作为PET用抗静电剂是抗静电剂领域开发研究的重大进展。

与表面活性剂型抗静电剂相比,亲水性聚合物PET用抗静电剂显示出如下优势: (1)具有持久的抗静电效果;(2)制品成型后即发挥抗静电作用;(3)对空气的相对湿度依赖性小;(4)衰减速度快;(5)不影响制品的机械物理性能、表面性能等。

聚醚酯是作为一种典型的PET用亲水聚合物型抗静电剂,一种是不含金属盐的亲水性聚合物型抗静电剂,另一种是含金属盐亲水性高分子PET用抗静电剂。

一种涤纶织物抗菌亲水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涤纶织物抗菌亲水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涤纶织物抗菌亲水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任一波,候永周,吴德州,王倩
申请号:CN201711291916.7
申请日:20171207
公开号:CN108130735A
公开日:
201806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涤纶织物抗菌亲水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的涤纶织物抗菌亲水整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用作织物粘合剂以提高涤纶织物耐洗度的自交联丙烯酸树脂,以及分子结构中含有用于提高涤纶织物抗菌性能的季铵盐阳离子和亲水性基团的成分。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将本发明的亲水抗菌整理剂用于涤纶织物的涂层整理后,可使织物获得较为持久的抗菌和亲水效果,是一种性能优越、有市场前景的涤纶织物整理剂。

申请人:科凯精细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201500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板桥西路245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涤纶织物亲水整理剂的合成和性能
涤纶织物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回弹性佳,成本低等许多天然纤维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特点,因此涤纶在纺织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涤纶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具有很低的回潮率,涤纶织物的吸湿性差,穿着舒适性不好,易产生静电,表现出比较强的易带静电性、易吸污性、手感差、污渍难洗除性等缺点,给服装加工和穿着服用带来了许多不便,从而使涤纶纤维织物的消费量和消费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为此需要对涤纶纤维织物进行一些整理,以改善其抗静电性能[1]。

国外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如英国帝国化学公司,美国杜邦公司、日本花王等相继推出了亲水整理剂,通过后整理的方法来解决涤纶织物的亲水性问题。

国内是从80年代以后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发工作。

目前,提高涤纶织物亲水性主要途径有: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在涤纶树脂合成过程当中引入亲水性单体[2],如马来酸酐、聚乙二醇。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在涤纶纺丝当中添加亲水性物质[3]。

第三种方法是在涤纶纤维表面通过亲水单体的接枝共聚来改善亲水性[4]。

接枝聚合是利用引发剂或高能射线照射,使纤维表面产生游离基,然后亲水性单体在游离基上进行接枝聚合,从而形成有耐久性和吸水性的新表面层。

第四种方法是通过涤纶纤维的表面处理来增加表面的极性,包括化学方法[5],如碱降解法;酶处理法[6];物理方法,如等离子技术[7]。

第五种方法是通过浸渍法在涤纶纤维表面覆盖或吸附亲水性物质[8](也称为后整理法),这种方法是利用亲水整理剂,使之均匀而牢固地附着在涤纶纤维表面形成亲水性的方法。

为增加耐洗性可选择一种合适的交联剂,采取一定的工艺,控制交联剂与水溶性高聚物的反应程度,从而使水溶性高聚物的一部分亲水基团保留在纤维表面,使纤维的亲水性得到改善。

适用于该方法的整理剂一般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体系:其中一种物质是含亲水基团的水溶性聚合物,另一种是联结水溶性聚合物与纤维的交联剂,它要能与水溶性聚合物反应的官能团。

前四种方法虽然具有耐久性的优点,但是由于加工工艺上的复杂性和困难或成本上的原因,在工业上很难大规模推广。

第五种方法相对来说在工业上更具备可行性。

用于这种方法的亲水整理剂按其应用时效可分为非耐久性和耐久性,前者主要是一些表面活性剂,经常用于配制化纤纺织油剂、化纤织物织造加工助剂或配制家用化学品;后者主要用于涤纶纺织品、涤纶仿真丝的耐洗性
后整理。

耐久性亲水整理剂的“耐久”是相对而言的。

一般能耐水洗10次以上就称为耐久性的,助剂耐久性的来源一般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9]:一是在助剂应用过程中,助剂与纤维的某些活泼基团之间发生反应,产生“投锚效应”,助剂自身的活泼基团之间与交联剂发生反应,形成交联状的不溶性皮膜,称为反应型;二是通过助剂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皮膜,皮膜与纤维以范德华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助剂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渗透至纤维内部形成“合金”,称为物理型。

常用的耐久型亲水整理剂有:聚胺类亲水抗静电剂,属于阳-非离子型,俗称假阳离子型,它采用聚乙二醇与多乙烯多胺反应而成,为加强聚乙二醇的反应活性,常在聚乙二醇两端接上反应活性较大的环氧基团;三嗪类亲水抗静电剂,它是利用与三嗪环连接的活性官能团,部分与亲水性基团反应获得亲水性能,部分与耐久性基团反应获得耐久性能,同时空余部分活性基团,使其能与纤维反应产生投锚效应,以加强耐洗性能;丙烯酸酯类和环氧树脂类的耐久性亲水抗静电剂[10-12],丙烯酸酯类亲水整理剂乳液合成过程中一般采用阴-非离子乳化体系,该体系取长补短了非离子和阴离子乳化体系的优缺点,聚丙烯酸酯乳液水分蒸发后在涤纶纤维表面形成一层不溶性的皮膜,赋予了良好的耐洗性;聚醚酯型整理剂也是一类常用的具有耐洗性的涤纶织物用亲水整理剂。

目前,国内外开发的亲水整理剂中,基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聚乙二醇的聚醚酯系列产品是其中主要的一类,由于合成这种聚醚酯的原料价廉易得,合成操作简便,印染企业很需要这种整理剂,能简化后整理工艺,节省生产成本,经过其一次后整理能赋予涤纶织物用户所期望的亲水性能,有效提升涤纶织物的舒适感和附加值,所以目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3-14]。

用聚醚酯类整理涤纶纤维时,聚酯部分的共晶链段在一定的温度下与聚酯纤维发生共晶效应而固着与纤维表面,产生耐洗性,聚醚部分的亲水链段向外排列在纤维的表面形成亲水表层,产生亲水效果,所以这种助剂既可以与分散染料同浴进行高温高压染色,又适合烘焙工艺。

聚醚酯类亲水整理剂主要通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和聚乙二醇的缩聚反应制备[9,13,15,17],也有报道通过在传统的聚醚酯纤维整理剂中引入有机硅链段,合成出具有优异亲水整理效果、手感柔软并具有平滑性的有机硅改性聚酯纤维亲水整理剂。

引入有机硅链段既可以增加整理剂与纤维的吸附,又可以使亲水链段排列更规则,改善了织物的服用性能[9],受到印染企业的认可。

还有一类亲水整理剂是利用涤纶废料合成聚酯织物耐久性亲水整理剂,根据分子设计概念[18],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工业和民用涤纶废弃物与乙二醇经加热降解等合成出具有性能优良,乳液稳定的亲水整理剂。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亲水整理剂都存在自己的特点,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持
久、高效、环保的亲水整理剂越来越得到纺织业的重视,也将成为将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陈光杰,蔡再生.聚醚酯抗静电剂合成工艺的优选及应用.广西纺织科技.2004,
33(3):7-8.
[2] 张翠芳,车江宁等.聚酯纤维及织物亲水整理的现状与发展.中国纺织学学报.
1999,25(5):5-6.
[3] 刘拥君,桂陆军,邓昱等.涤纶用聚醚酯抗静电剂的合成及涂层整理研究[J].纺织科
学研究,2003,20(4):18-23.
[4]Liu S, Zhao N, Rudenja S. Suface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s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and polyamides for effective biocidal properties.Macromol Chem Phys 2010;210:286.
[5] Zhao N, ZhanelG, Liu S. Regenerability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anterpenetrating
polymeric N-halamine an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J Appl Polym Sci.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2003; 31~33.
[6] So Hee Lee, Wha Soon Song. Suface Modificatioa of Polyester Fabrics by Enzyme
Treatment. Fibers and Polymers 2010; 54~59.
[7] 潘小丹,周颖,章俊玲.聚酯纤维的氧等离子体联合亲水剂处理.纺织学报.2007,
28(9):28-29.
[8] Vlayko N, Kitao T, Ohya S. Polyblend fibers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and a block
copoly(ester-ether) .Sekiyu Gakkaishi, 1981; 37(1) :9~17.
[9] 章先桐,姚宗仁,徐雏俊.耐久性亲水抗静电剂的合成.印染助剂.1988,5(3): 10-12.
[10] 刘杰,孟庆霞,郝波.亲水抗静电剂及其在纺织染整加工中的应用[J].应用科技,
2000;27(3):23-24.
[11] 周向东,罗穆水,仇莎,陈百喜.涤纶织物的聚乙二醇耐久性亲水整理.湖南纺织高
等专科学校.2000,22(4):7-10.
[12] 谢新光,陈宏军.新型抗静电涤纶的研制[J].合成纤维工业,1997;(6):6-10.
[13] 董建鹏,陈金辉等.涤纶织物耐久性亲水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印染助
剂.2009,26(2):7-9.
[14] 尹宇,王春梅.聚酯-聚醚型亲水抗静电剂的合成研究[J].染料与染色,2004,41
(4):229.
[15] 胡欢鸟,吴明华等.聚酯聚醚嵌段共聚型亲水整理剂PPBC的应用研究.浙江理工大
学学报.2007,24(2):2-5.
[16] 刘端云,钱国华.有机硅改性聚酯纤维亲水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印染助剂.
2009,26(6):4-7.
[17] 王维昂译.耐久性吸水整理剂.印染助剂[J].1991,8(2):26-31.
[18] 高介平,王建庆.利用涤纶废料合成聚酯织物耐久性亲水整理剂.印染助剂.
2002,19(3):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