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突破2020高考地理之2019真题综合题精讲精析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专题08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突破2020高考地理之2019真题综合题精讲精析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8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突破2020高考地理之2019真题综合题精讲精析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8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题解析【高考真题1】(2019年天津卷·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国家已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1)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6分)【答案】(1)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

(答出三点即可)【解析】(1)该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聚落很少”,解题方向“自然原因”。

可以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源、生物植被、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组织答案: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

考点精讲【知识框架】【知识要点拓展】★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此外,地势平坦的地区,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业更易向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如我国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而地形崎岖的地方,农业发展的规模会受到制约,如我国西南地区。

平原地区密度较大 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点的区位 飞机场应建在地势平坦开阔、稍有坡度的地方,地质条件要好 利于飞机的升降且便于排水,地基较稳定港口宜建在地势平坦且近岸海水较深的地区便于筑港、建仓库、连接交通线,便于船舶的进出【高考真题2】36.(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

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

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学生感悟真题链接(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6分)【答案】(1)地形特点:山高谷深。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地理选编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及完美解析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地理选编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及完美解析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地理选编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及完美解析【一】选择题,选对得4分〔文综格式〕〔20〕以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A. 西北向东南流B. 东南向西北流C. 东北向西南流D.西南向东北流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选线方案(如图)。

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A. 1处B. 2处C. 3处D. 4处假设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A. WB. XC. YD. Z【小题1】A【小题2】C【小题3】D【解析】此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流向的判断。

首先据指向标确定好方向,等高线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再结合该地地势特征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故判断河流的流向总体大致为从西北流向东南。

A正确,BCD错误。

应选A。

此题考查等高线图中交通线路的合理选择。

读图乙处不合理,因为无聚落的区域应走直线;丙处不合理,因为铁路属于过境道路,一般不能经过市区内部;丁处不合理,因为铁路线应沿等高线走向分布。

因此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三处。

C正确,ABD错误。

应选C。

,.此题考查等高线图上露营地的选择。

露营地应该远离危险地段:如独立的树下易遭电击、悬崖下方有落石之虑、高凸山区和山谷口易受强风吹袭、草叶茂盛的地方多蛇虫,河谷地区易受泥石流和山洪影响,所以这些地点都应避免。

读图,Z地位于河谷,易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山洪等水文灾害,因此最不适宜作为露营地。

D正确,ABC错误。

应选D。

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港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年货柜吞吐量在1000万吨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口,建有65个泊位,跨度达15公里。

该港口建设使迪拜的海岸线增加了720公里。

图甲为阿联酋位置图,图乙为杰贝勒阿里人工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甲乙杰贝勒阿里人工港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的主要目的A. 增加港口码头,提高港口的吞吐量B. 降低周边海域风浪,利于航行C. 延长港口海岸线,扩大领海面积D. 提高港口的美观度,发展旅游业该港口进口的货物中所占比重最低的是A. 食品和蔬菜B. 木材和纸产品C. 服装鞋帽D. 皮毛【小题1】A【小题2】D【解析】此题考查港口建设的主要目的。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地理+Word版含解析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地理+Word版含解析
13.(2019年天津卷·节选)【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1)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6分)
国家已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答案】(1)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答出三点即可)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
C.地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降D.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
【答案】6.A 7.D 8.C
【解析】本组题以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的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为背景,考查影响区域植被变化的因素,气候变暖的影响。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2019届高三第四次测评)“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约1.2至2.0米,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图1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答案】14.D 15.B
【解析】14.黄浦江沿岸地区纬度低,蒸发量大,①错。河网密度小,汇集地表径流少,不易发生内涝,②错。地势低平,流水缓慢,洪水下泄不畅,容易发生内涝,③对。夏秋季节多发台风,暴雨导致短时间内流量增大,形成内涝,④对。故选D。

(1)地表形态的变化——(2019—2023)五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附答案

(1)地表形态的变化——(2019—2023)五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附答案

(1)地表形态的变化——(2019—2023)五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一、单选题[2023年全国高考真题]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

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2021年全国高考真题]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

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

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5.图中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A.先升后降B.先降后升C.持续上升D.持续下降6.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A.岛屿众多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受暖流影响D.受东亚季风影响[2023年全国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

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A.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C.构造运动D.风沙作用8.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土壤温度D.土壤水分9.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2022年全国高考真题]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5地表形态、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5地表形态、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

限时规范训练15 地表形态、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广东实验中学质检)读我国巢湖流域古代聚落遗址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示古代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 D )A.海拔较高的地区 B.河流中下游地区C.山麓冲积扇地区 D.地势平坦的地区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总体海拔较低,较大一部分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图中古代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势较低地区,且等高线比较稀疏,说明地势平坦。

2.冬季,巢湖水域面积减小最大的地区可能位于( B )A.西北面 B.西南面C.东北面 D.东南面解析:据图中古代聚落遗址分布可知,西南面聚落较多,且等高线稀疏,说明西南面地势更为平坦,所以巢湖西南面冬季水域面积减小最大。

(2019·山东临沂质检)我国传统村落指民国以前建村,较好保留了历史沿革,村落内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风民俗,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

下图示意河南传统村落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造成河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B )A.交通 B.地形C.气候 D.文化解析:根据图例可以看出,不同高度传统密度差异较大,因此造成河南传统飘荡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4.河南省中西部传统村落保留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C )A.人口迁出少 B.中原文化历史悠久C.交通不方便 D.现代化农业水平高解析:河南省中西部传统村落多位于海拔较高处的山区,由于交通不方便,受人类干扰少,保留数量多。

(2019·泰州模拟)读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

5.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形,而是逢山开隧,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

其原因主要是( A )①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②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③缩短公路里程④减轻生态破坏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宁愿“逢山开隧,遇沟建桥”增加成本,也不选择“之”字形道路,很明显是为了缩短公路里程,节省运营时间。

2020年高考地理大题精做08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解析版)

2020年高考地理大题精做08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解析版)

1.(2018年北京卷)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

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图18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案】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北纬30°—40°之间,季风气候显著,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河湖南多北少,水量季节变化大;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解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应从地形地貌、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方面分析。

据图可知,京杭大运河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工程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流经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浙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中部略高、南北低;淮河以北为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相应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淮河以南为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应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2018年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4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图14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

图15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图16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

【答案】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解析】结合材料二可知,陕南为汉中谷地和大巴山、秦岭,以山地和平原为主,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明显。

关中主要为渭河平原(或渭河谷地),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陕北为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由于降水减少,植被为温带草原(或森林草原)。

《高考真题》专题08 地壳运动与湖泊演变-2019年高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原卷版)

《高考真题》专题08 地壳运动与湖泊演变-2019年高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原卷版)

专题08 地壳运动与湖泊演变【母题来源】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37题【母题题文】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6分)(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6分)(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分)【试题解析】(1)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变化进行分析。

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

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

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主要从补给与蒸发角度分析。

由于位于末次冰期的晚期,此时气温略有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加,但由于气温总体较低,蒸发量小,所以补给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低,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3)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主要结合补给类型变化进行分析。

由材料可知,“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也就是说,里海的补给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转变为以河流补给为主,而河流为内流河,盐分只进不出,逐渐积累,加之地形隆起,气候更加干旱,蒸发加剧,使得含盐量升高,演变为咸水湖。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地理+Word版含解析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地理+Word版含解析

专题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9年高考真题】(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完成6题。

图2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答案】6.B【解析】6.从图中信息来看,早期铁路分布明显沿河流河谷分布,主要是由于河谷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铁路修建及运营,A对,BCD错。

故选B。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答案】6.A 7.D 8.C【解析】本组题以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的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为背景,考查影响区域植被变化的因素,气候变暖的影响。

6.读材料可知,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说明积雪融化增多,故首要原因是气温升高,A 正确,B错误;降水增多会使越年积雪面积增大,C错误;降水减少,气候趋于干旱,不利于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D错误。

故选A。

7.由上题分析可知,气温升高会导致冻土融化,地表积水增多,湿地面积增加,D正确;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洪水暴涨、退耕还湿和地面沉降引起,ABC错误。

故选D。

8.由上面两题分析可知,气候变暖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增多,但平地较洼地地势高,积水较少,不会有大量的浅水出露地表,减少的耕地不会转化为湿地,地表水分增加,适合草类植被生长,故主要转化为草地,B错误,C正确;题干中“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热量不足,难以形成林地植被,A错误;气候上升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会使植被覆盖增多,不会转化为寒漠,D错误。

2019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精品教育.doc

2019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精品教育.doc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A.团状,河流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2.最易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D2.A【解析】1.读图,该地聚落沿河流分布,受河流影响,形态呈条带状,D对,C错。

团状是北方地区聚落形态的特点,A错。

受地形因素影响,聚落形态有组团状,B错。

2.读图,①地位于河流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交通,人流、物流量大,是最易发展成城市的聚落,A对。

②、③、④处的人流、物流量较小,不易发展为城市聚落,B、C、D错。

下图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3.黄土高原呈现此景观的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黄土疏松B.夏雨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C.千沟万壑D.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活动4.最适宜当地环境的传统民居是( )A. B. C. D.【答案】3.D4.B【解析】3.读图,黄土高原呈现的是千沟万壑的景观。

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滥砍乱伐、过度放牧等造成的水土流失。

D对。

气候干旱,黄土疏松,夏雨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是自然原因,A、B错。

千沟万壑是结果,C错。

4.黄土高原的气候干旱,黄土分布广。

黄土有直立性,适宜开凿窑洞。

且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所以适宜当地环境的原有民居是窑洞,B对。

图A的竹楼是南方的民居,A错。

图C是蒙古包,是草原牧区的民居,C错。

图D是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民居建筑,D错。

左图为某古镇分布示意,下图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5.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②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③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⑤河岸d在洪水期相对于a、b和c最不易决堤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6.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街区的疏风防寒C.街区的通风散热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7.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A.a B.b C.c D.d【答案】5.B6.C7.B【解析】5.读图分析,河流在ac段位于平原地区,平原形成曲流主要原因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结果,①错。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20年】(2020·江苏卷)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A. 减轻自然灾害B. 提高环境容量C. 保护传统地域文化D.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答案】C【解析】从图文信息不能判断该小镇的自然环境特征,因此不能判断“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是否能减轻自然灾害,A错。

一个区域的环境容量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为“现代拓展区”的建立而提高,B错。

“现代拓展区”远离老城区,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但是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错。

“现代拓展区”远离老城区,相对减少了对明清传统文化的破坏,使当地的地域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C对。

故选C。

(2020·山东卷)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

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

下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

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A. 安庆—池州B. 合肥—巢湖C. 亳州—阜阳D. 芜湖—铜陵6. 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A. 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B. 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C. 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D. 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答案】5. B 6. C【解析】5.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公路客流量大,反映城市间联系紧密,有利于推进同城化。

选项中城市组合相比而言,合肥与巢湖之间空间位置相对较近,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两城相互之间均为首位客运流向,城市联系最为紧密,最适宜推进同城化,B正确;池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安庆,但安庆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合肥,次位客运流向为池州,A错;亳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阜阳,但阜阳的首位客运流向为淮南,C错;芜湖的首位客运流向为铜陵,但铜陵的首位客运流向为池州,D错。

2019-2020学年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5】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5】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2019.7第五单元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2·高考全国甲卷)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2012·高考江苏卷)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

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

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

读图回答3~4题。

3.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A.多断崖、深谷B.多石灰岩溶洞C.多高山、陡坡D.多角峰、U形谷4.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A.减轻冰川的危害B.减轻冻土的危害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5.(2012·高考全国乙卷)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

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答案:1.A 2.C根据图示可以判断甲、乙两城市分别处在我国的汉水谷地和黄淮平原,两者纬度相当,但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1月甲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因而1月平均气温高于乙城市。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答案)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答案)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命制人:张风华一、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公路,其次是铁路。

2、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延伸方向受地形限制,山区的交通线路比较曲折,迂回前进。

即往往沿等高线线延伸,呈“之”字形弯曲。

课本82页活动2题:(1)考虑因素:地形、河流、沼泽等地形:公路在山谷中穿行,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沿等高线延伸;同时尽可能避开陡坡(易发生滑坡)、断层(地壳活动,易发生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和沼泽等不利地形。

河流:跨越河流时需建桥。

沼泽:尽可能避开。

因地基易下陷。

(2)山区人口主要在河谷地带。

公路在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增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说明了公路线的选择还受人口和聚落等人文因素的影响。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对高原聚落分布的影响(1)规律:高原地区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的河漫滩上。

(2)原因:高原上地势高,气候寒冷。

①地势低②气候温暖③土壤肥沃④水资源丰富(3)形态:呈带状。

(4)例子:2、对山区聚落分布的影响(1)规律:山区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2)原因:①地势平坦②水资源丰富③土壤肥沃(3)形态:呈带状。

(4)例子:兰州位于黄河谷地。

3、对平原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是聚落分布最为理想的地区,多沿河或沿海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或沿海聚落带。

(2)原因:①地势平坦②土壤肥沃③水资源丰富④沿河或沿海,水运便利。

(3)形态:团块状(集中分布)。

(4)例子: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上。

总结:三种情况,平原是最理想的场所。

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集中于此。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word(2015-2019)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word(2015-2019)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题组1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9全国Ⅲ卷)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1.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变化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土地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水分在洼地处积累,形成湿地,A 对。

气温降低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增加,B错。

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降水以降雪为主,降水增多不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减少,C错。

降水减少,气候趋于干旱,不利于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D错。

2.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湿地面积增加的原因,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解题思路】洪水暴涨只能形成暂时的积水,A错。

由材料“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可知增加的湿地面积主要来自草地,故B错。

地面沉降与湿地的形成关系较小,C错。

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温低,有多年冻土层和越年积雪分布,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导致积雪融水增多和表层冻土融化,为湿地形成提供了水源,且下层冻土不利于水分的下渗,易在洼地形成湿地,D对。

3.C【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解题思路】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地处内陆,降水量少。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土壤水分条件变差,不再适宜发展种植业,更不会转化成对水分需求较多的林地和湿地,A、B错。

2019-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练习

2019-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练习

2019-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练习【考点命题规律分析】[考点分层透析]【典型例题1】(xx·广东文综,11,4分)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 —44°32′N )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

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答案】1.A 【考点透析】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结合下列图表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典型例题2】(xx·新课标Ⅰ,4~6)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1)~(3)题。

⑴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A .河流 B .聚落 C .耕地 D .地形⑵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 A .线路过长 B .距城镇过远 C .易受洪水威胁 D .工程量过大⑶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 .地形分布 B .绿洲分布 C .河流分布 D .沙漠分布 【图形解读】【答案】2.⑴D ⑵B ⑶B【考点透析】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据图分析山区交通线的选取原则与原因:[考点规律揭秘]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分析思路分析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时,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⑴对交通线路形状的影响。

平原地形平坦,易于选址,交通线一般比较平直;山地地区地区崎岖,多盘山公路,蜿蜒曲折,多呈“之”型。

⑵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

主要考虑技术要求、工程量、造价、工期等。

在山区修建交通线经常挖很多隧道、架很多桥梁,技术要求、工程量和造价等比较高,修建铁路比较困难,而发展公路相对较容易些,所以一般情况下,山区的交通运输线先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8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题解析
【高考真题1】(2019年天津卷·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国家已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1)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6分)
【答案】(1)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

(答出三点即可)【解析】(1)该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聚落很少”,解题方向“自然原因”。

可以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源、生物植被、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组织答案: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

考点精讲
【知识框架】
【知识要点拓展】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此外,地势平坦的地区,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业更易向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如我国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而地形崎岖的地方,农业发展的规模会受到制约,如我国西南地区。

平原地区密度较大 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
点的区位 飞机场应建在地势平坦开阔、稍有坡度的地方,地质条件要好 利于飞机的升降且便于排水,地基较稳定
港口宜建在地势平坦且近岸海水较深的地区
便于筑港、建仓库、连接交通线,便于船舶的进出
【高考真题2】36.(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

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

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学生感悟
真题链接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6分)
【答案】(1)地形特点:山高谷深。

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解析】(1)读图(注意图中县界线),宾川县总体地势较高,东北部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2000米以上,河谷地带地势较低平且面积狭小,再结合材料“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可推测宾川县的地形特征为(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

耕地应分布在地势低平地区,因此宾川县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山间盆地等地势低平处;由于高山面积广、河谷面积狭小,宾川县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小、数量少。

【高考真题3】(2018·海南卷)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图7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3分)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

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4分)(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3分)
【解析】
解题时需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范围,也是提示性信息——“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结合图例可以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着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结合材料可知,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着河流南侧的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小,地势高于河流,既避免洪水威胁,又减少地质灾害威胁。

【高考真题4】(2016•海南卷)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图5所示)。

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答案】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

(5分)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

(5分)
【解析】注意文字材料提示,坐北朝南的房子,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林,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理解落叶与常绿的区别,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常绿针叶的松柏相比,落叶阔叶林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林落叶后,可以让阳光充分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而常绿针叶的松柏会遮挡阳光。

【高考真题5】(2013山东卷)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6 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7 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8分)
【答案】(3)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

【解析】(3)从区域图和景观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该区域分为山区、山麓地带、平原地区几部分;根据文字材料“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可知该区域还有面积广阔的河湖水域。

根据这几个区域特点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各区域的农业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