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
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
1创新能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
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
出口竞争力比较强的产品,主要是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以及家电、电器元件、机电产品等,这些产品是低附加值产品,个别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是来料加工或来件组装产品。
在合资企业中,外商掌控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我们一边要付出高昂的专利费,一边用低廉的劳动力制造外国品牌的产品,换来的是微薄的利润。
低廉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事实上我们不是制造强国,而是替人打工意义上的制造大国。
2产品附加值低由于中国的法律制度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整个国家缺乏科技发明创新的土壤,绝大多数企业不注重科技研发,宁愿花钱买技术,用市场换技术,也不愿投入巨额资金、时间、人力资源持之以恒地进行科技研发,造成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虽号称“制造业大国”,实际上相当于世界的加工厂。
比如东莞工厂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出厂价只有1美元,生产企业几乎无利可图,而这1美元的芭比娃娃卖到美国的售销终端—沃尔玛的零售价是10美元。
10美元减掉1美元后的9美元就是通过整个大物流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六大物流环节所创造出来的。
以2007年为例,毛利可以高达40%,巨额利润都被具有研发与管理优势的跨国公司赚走了,而中国的企业只有“六加一”的“一”,没有“六”,生产再多也没有意义。
制造业存在的堵点及整改措施
制造业存在的堵点及整改措施一、制造业存在的堵点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部门,存在着一些堵点和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制造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以下是制造业存在的一些主要堵点:1.人工成本过高:在某些地区,劳动力成本过高,导致制造成本增加。
这使得许多企业难以承受,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2.技术创新缺乏:与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较少。
这导致产品更新周期长、产品质量不稳定,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3.供应链管理困难:由于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信息不畅通、协同配合不足等问题,导致整体供应链效率低下。
这会增加物流成本、延误交付时间,并降低客户满意度。
4.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传统的制造过程往往能源消耗高且产生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
这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并可能面临法规和监管压力。
5.融资困难:一些中小型制造企业由于信誉、规模等因素,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和其他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持。
这限制了它们的发展,并导致缺乏资金来进行技术创新。
二、整改措施为解决制造业存在的堵点,提高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整改措施:1.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政府可以加大对制造业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自主创新投入。
同时,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技术交流与转化。
2.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数字化转型,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
同时鼓励推行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3.推动绿色制造:鼓励采用节能环保的先进工艺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同时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惩罚环境污染行为。
4.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劳动力生产力,通过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工人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
政府可以制定政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和社保费用。
5.加强金融支持:为中小制造企业提供多样化、灵活性强的融资渠道,包括风险投资、债券市场等。
同时改善信贷环境,引导银行增加对制造业的信贷支持。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1创新能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出口竞争力比较强的产品,主要是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以及家电、电器元件、机电产品等,这些产品是低附加值产品,个别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是来料加工或来件组装产品.在合资企业中,外商掌控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我们一边要付出高昂的专利费,一边用低廉的劳动力制造外国品牌的产品,换来的是微薄的利润.低廉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事实上我们不是制造强国,而是替人打工意义上的制造大国.2产品附加值低由于中国的法律制度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整个国家缺乏科技发明创新的土壤,绝大多数企业不注重科技研发,宁愿花钱买技术,用市场换技术,也不愿投入巨额资金、时间、人力资源持之以恒地进行科技研发,造成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虽号称“制造业大国”,实际上相当于世界的加工厂.比如东莞工厂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出厂价只有1美元,生产企业几乎无利可图,而这1美元的芭比娃娃卖到美国的售销终端—沃尔玛的零售价是10美元.10美元减掉1美元后的9美元就是通过整个大物流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六大物流环节所创造出来的.以2007年为例,毛利可以高达40%,巨额利润都被具有研发与管理优势的跨国公司赚走了,而中国的企业只有“六加一”的“一”,没有“六”,生产再多也没有意义.3产能过剩严重产能过剩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有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总共有24个行业,但其中的21个已经有产能过剩的问题.纺织业、服装业、钢铁业都是产能过剩的代表性行业.以钢铁业为例,根据中钢协的统计,2010年末我国炼钢产能8亿吨,2011年新投产炼钢产能约8000万吨,考虑到淘汰落后产能约3000万吨,年末粗钢产能在亿吨左右.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数据则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已达9亿吨左右.但去年全年,我国粗钢产量为亿吨,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4高端人才匮乏按投入强度指标来衡量,中国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在有统计数据的37个国家中,只位列第35位,仅高于墨西哥和南非.虽然中国研发人力投入强度在逐年增加,但是,2007年,芬兰、美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的每万名劳动力中的研发人员的比例仍然是中国的8倍、5倍、6倍、3倍和4倍.2008 年,我国研发人员的人均研发经费只有万美元,仅仅高于俄罗斯、阿根廷、斯洛伐克等少数几个国家,在有36个国家中位列倒数第四,日本、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是我国的5 倍以上.2008年,我国每万名研发人员人均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科学论文引证数在40个国家地区中均列在第39位.2007年,我国企业研究人员人均发明专利授权量在38个国家地区中位列第36位.我国研发人力投入强度,无论是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还是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在国际上排名并不高,尤其是研发人员人均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企业人员人均三方专利量,在国际上均处于落后地位.5企业税负过重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世界银行2009年底发布的一份中国经济报告指出,从1995-2007年,去掉通胀成分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了倍.2005年“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全球税务负担指数报告”,中国被列为第二位.2007-2009年,宏观税负水平分别达到%、%、%.竭泽而渔的结果,使大量企业举步维艰,没有多余的资金做研发投入,再加上腐败成本、各种额外的收费,使中国企业的实际税负名列世界前列.6成本不断增加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涨压力增大.最近十年,制造业平均工资年均上涨14%,2006年以后出现加速上涨态势,超过了总体平均工资涨幅.2002-2011年间,制造业年平均工资由11001元上涨到36665元,增长了倍.各地最低工资水平和农民工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2010年、2011年农民工工资涨幅更是高达%和%.长期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转移人数、适龄劳动力人口整体呈下降趋势,中国劳动力成本长期呈上升态势.截至2013年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三角债”抬头风险加大等问题突出.7资金投入短缺当前制造业中小企业却面临着成本增加,出口需求减少,利润微薄的困难局面.面临当前这种境况,有的中小企业急需资金维持生产;有的需要资金进行产业升级,而资金短缺的问题不解决,那就只能选择停产或倒闭.一些技术含量高,受冲击较小的中小企业,可能要借机进行低成本并购,谋求规模化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但现实是融资太难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信用等级低,监管成本高,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不愿意借贷给中小企业.而国外银行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为规避风险,需要大量现金,不可能大量给中国中小企业贷款.民间直接借贷利率又太高,中小企业承受不起,况且目前这种状况,谁人敢贷融资难的问题直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8资源环境紧张发达国家专注于价值高端的技术和营销环节,把大量占有和消耗资源的生产加工环节转移给发展中国家,进一步优化了自身的资源耗费结构,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承接了这些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加工环节,制造业的发展是建立在高强度消耗和高密集化使用资源的基础上的,是以日益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这种长期快速粗放型发展使中国已经面临着非常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危机.因此,要打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恶性循环的关键,就迫切要求提高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技术水准和附加值,摆脱长期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环节的困境,大力推进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发展.9国内环境恶化从国内情况看,2008年金融危机政府四万亿刺激计划导致大量平台贷,据央行透露,“十二五”期间政府融资平台负债34万亿,每年利息就有几万亿;高利贷链条断裂、贫富分化加剧、经济萧条分配不公导致的大量中低收入阶层消费能力下降;房地产的畸形发展,绑架了中国经济;大量企业的高额负债,如最近暴露出来的江西最大民企赛维LDK公司负债300多亿,以及无锡的尚德集团巨额负债,都是典型的例子.特别是最近,许多地方政府又在搞投资大跃进,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失衡,加重债务负担,企业生存环境会更加艰难.10贸易壁垒高筑出口额快速增长的中国制造业产品,面临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的迅猛增长,对外贸易依存度过大,出口商品种类和出口市场地理分布过于集中,使得我国在某一进口国中所占份额过大,加大了贸易摩擦的机会;而由于我国贸易救济措施的不完善,更大大减弱了我们在贸易摩擦中的抗衡力度;一些标准没有和国际接轨,成为引发贸易摩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一切都严重影响我国制造业的生存.求是论坛网站编辑:崔伟。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旨在将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加工制造向高端智能制造转型。
然而,这一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境。
一、技术水平不足高端智能制造,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包括先进的工艺技术、高端的设备和人才储备。
但目前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部分领域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位置,但绝大部分领域还需要跟进和提升。
加之,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还不够成熟,科技人才流失问题也一直存在,这都给“中国制造2025”带来了技术难题。
二、工业结构单一我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领域,如纺织、造纸、印刷、化工等领域,高端智能制造领域的占比较小。
加之,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链不够完整,缺乏高端制造的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造成了“以外卖为主、内销为辅”的局面。
这就需要我国制造业加快升级,增强工业结构的多样性和复合型,支撑高端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
三、环保要求高、成本较高高端智能制造领域对环保要求高,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对制造业的成本和经营模式都带来了冲击。
特别是在光伏、新能源等领域,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政府出资、企业自筹或引入社会资本,这对企业投入的财力和精力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四、市场需求不稳定高端智能制造领域的市场需求相对不稳定,且需求主要来自高端市场。
然而,高端市场的客户数量并不多,市场变动大,需求周期长,这会使得企业的利润和市场表现不稳定,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较大。
五、国际贸易形势不好近年来,国际贸易形势不稳定,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特别是在美中贸易战的背景下,我国许多企业的外贸订单明显下降,这对“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作用。
六、行业竞争激烈中国制造业在国内市场上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
随着近年来国内市场规模扩大,竞争环境也变得越发激烈。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拥有先进的工艺、技术和人才,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同时也需要注重品牌营销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提升。
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问题一:制造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一方面,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据较大比重,而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另一方面,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亟需解决。
1.1 传统产业主导地位影响创新力由于过度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这种状况限制了我们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并且难以实现持续增长。
解决措施:- 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科研投入,在技术改革和新产品开发上加强自主创新。
-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推进技术转移和知识共享。
1.2 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严峻我国工厂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现象。
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生产过程中忽视了环保标准,给周边社区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解决措施:- 政府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 鼓励企业推动绿色制造,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问题二:技术创新与升级不足当前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还有待提高。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制造业发展遭遇瓶颈。
2.1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专利申请国之一,但这并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
一些重要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解决措施:- 政府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在学校、研究院等建设有利于科学家们开展原始探索性工作的平台。
-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水平,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
2.2 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这阻碍了制造业从低端向中高端升级,也影响了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解决措施:- 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引进先进技术。
- 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面临着日益加剧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探讨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成本制约产能增长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包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能源成本等。
这对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降低制造业成本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可以采取减税降费、提供人才培训等措施,降低制造业的经营成本,提升其竞争力。
二、技术水平滞后制约创新能力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制约了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三、绿色环保压力增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制造业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和压力。
改善环境污染,加强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政府可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法规,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制造的发展。
四、人工智能挑战传统产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传统制造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和挑战。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制造业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以应对竞争压力。
五、创新能力不足制约品牌建设我国制造业普遍面临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品牌建设水平相对较低。
要提升制造业的品牌竞争力,必须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推动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注重品牌价值的塑造和传播,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六、劳动力短缺影响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业面临劳动力供给短缺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劳动力。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其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制造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本文将就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人口红利减弱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弱,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这给制造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高昂的人工成本使得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不再具备竞争优势,甚至出现了一些企业关停或外迁的情况。
二、技术升级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和升级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落后,使得我国的制造业无法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同时也限制了其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三、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煤炭、钢铁等资源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制造业需要转型升级,加快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才能解决这一困境。
四、市场需求疲软近年来,我国市场需求增长放缓,消费升级不及预期,这给制造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市场需求不足不仅导致企业出现产能过剩,也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潜力。
五、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传统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下降,也限制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六、数字化转型进程滞后当前数字化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新趋势和新驱动力,而我国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还存在滞后的问题。
缺乏数字化技术和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的能力,使得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困境。
七、知识产权保护困难我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严重,一些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使得制造业难以在全球市场上竞争,也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空间。
八、金融支持不足我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
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贷款难题,很多企业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制造业存在的难题及对策
制造业存在的难题及对策一、制造业存在的难题在当今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制造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以下是制造业存在的几个主要难题:1. 人力成本上升: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企业日益面临人力成本上升的问题。
高昂的工资支出使得企业很难保持竞争力。
2. 技术更新换代:科技不断发展,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
制造企业需要不断跟进并进行技术更新换代,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然而,这需要巨大的投入和转型期,并且可能导致原有员工技能不符合新要求。
3. 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款式和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市场需求变化快速。
制造企业必须灵活调整产品线和生产结构以适应市场需要,但这也会带来额外的压力。
4. 环境限制及可持续发展压力: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各国政府推动能源节约、减少排放。
制造企业需要符合更为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开展可持续发展,并应对日益加剧的环保压力。
5. 供应链风险:制造业涉及到大量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链管理,但国际贸易摩擦、自然灾害等因素都可能对供应链造成不可预测的风险,如战争爆发或出现地震等情况,这些因素使得制造企业面临着供应不稳定和交付延迟的威胁。
二、对策面对上述难题,制造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和适应市场需求:1.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制造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
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在人力成本上升情况下的劳动力替代;同时也要不断研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2. 提升员工技能与培训:面对技术更新换代带来的挑战,制造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技能。
通过持续教育、培训计划和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员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的生产要求。
3. 市场调研与产品定位:制造企业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
根据市场定位确定产品研发方向,并针对特定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生产,这将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降低竞争压力。
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与具体表现
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与具体表现一、引言制造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然而,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
本文将从市场竞争、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等方面探讨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并对这些困难进行具体表现的描述。
二、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1. 价格竞争激烈:全球化的趋势加剧了市场竞争,尤其是来自低成本劳动力国家的产品,使得制造企业面临巨大的价格压力。
2. 客户需求多样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功能要求日益提高,客户需求变得复杂多样化,制造企业需要不断调整生产线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人力资本问题1. 技能短缺:由于长期以来忽视了技术工人培训与职业教育,制造业内普遍存在着技能短缺问题,影响了企业创新和提升生产效率。
2. 吸引人才的难度:制造业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吸引力较低,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服务类行业或者高科技企业,导致制造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四、技术创新的挑战1. 资金投入不足: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投入有限,无法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从而使得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缓慢。
2. 研发与生产脱节:由于研发与生产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作机制,导致研发出来的新技术不能及时应用到生产线上,限制了企业的竞争力提升。
五、具体表现1. 产品陈旧过时:由于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原因,许多制造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导致产品陈旧过时,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2. 生产效率低下:技能短缺和设备陈旧是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企业仍然使用老旧设备和工艺流程,无法达到现代化的生产标准。
3. 缺乏创新能力:制造业中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缺乏自主研发和核心技术,导致企业无法实现差异化竞争。
4. 高成本压力:制造业面临着物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这使得企业难以维持正常运营并获得合理利润。
六、解决之道1.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大对技术工人培训与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制造业领域,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制造业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分析
制造业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分析一、导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制造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制造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制造业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技术落后:部分制造企业在技术上滞后于国际水平,缺乏创新能力。
这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与国际竞争对手抗衡,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发展。
2.生产效率低下:制造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
传统生产模式下,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和智能化技术应用,使得企业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3.环境污染:部分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和废固体,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这不仅影响员工健康,还破坏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4.人力资源短缺:制造业对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需求很大,但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着教育水平不足、技术工人缺乏等问题。
这给制造企业的成长带来了困难。
三、对策分析1.加强技术创新:制造业应积极引进高端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推行智能制造: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3.注重环境保护:制造企业应加强环境管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措施。
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废弃物的有效处理。
4.加强人力资源培养:鼓励与高校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项目,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引导青年就业创业,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制造业,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5.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制造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
通过共享资源和知识,跨界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6.优化供应链管理:建立全面优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
加强物流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调度等环节提高效率。
制造业现代化发展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制造业现代化发展的困境与解决方案一、制造业现代化发展的困境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一个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1. 技术更新的压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新兴技术的出现对传统制造业提出了巨大挑战。
比如,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等新技术使得传统生产方式显得落后。
制造业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然而,对于一些小微企业来说,资金和技术投入是一个巨大负担。
2. 人口红利减弱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过去享受了人口红利带来的劳动力资源红利。
然而,随着龙头制造企业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企业已经开始面临缺少合格劳动力的问题。
同时,年轻人对于从事传统制造行业缺乏兴趣,更愿意选择与高科技相关的行业。
3. 环保压力增大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国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在制造业中,由于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污染物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面对环保压力的增大,制造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环境治理,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务开支。
4. 创新能力不足制造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持续创新的推动。
然而,很多传统制造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往往陷入困境。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转变难、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也限制了中国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
二、制造业现代化发展的解决方案1. 投资创新科技为了应对技术更新的压力,制造业企业应当加大对创新科技的投资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同时,加强对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
2.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面对人口红利减弱和缺乏合格劳动力的问题,制造业企业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
政府可以对高校与企业合作实施职业教育项目给予支持,鼓励学生选择学习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并提供奖励政策。
制造业存在的痛点和堵点分析
制造业存在的痛点和堵点分析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然而,尽管其对国家和全球经济的贡献巨大,却面临着一系列痛点和堵点。
本文将分析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痛点分析1.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制造公司在寻找廉价劳动力方面面临困难。
尤其是在发达国家,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导致制造企业利润率下降。
解决方案:- 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可以减少对劳动力依赖,提高效率。
- 在亚洲等低成本地区建立生产基地来降低成本。
- 投资于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素质从而增加生产效率。
2.供应链管理困难复杂而庞大的供应链网络使得物料采购、库存管理和交付计划变得极具挑战性。
各种环节中可能出现延迟、错误或缺货现象,影响到整个制造流程。
解决方案:- 采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 建立紧密的供应商合作关系,优化交付计划并实时跟踪物料流动。
- 引入物联网技术以追踪库存和及时预警。
3.产品过度设计和研发周期长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制造业往往过度设计产品。
而且长时间的研发周期导致新产品上市缓慢。
解决方案:- 引入快速原型制造技术,通过3D打印等方式加快产品开发和验证过程。
- 与客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获取即时反馈并快速调整设计方案。
- 加强内部研发团队管理,提高开发效率。
二、堵点分析1.技术更新难度大制造业面临着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但由于资金限制和传统习惯,许多企业在技术更新上存在困难。
解决方案:- 加大对研发投入,并积极寻求政府和私人投资支持。
- 推行智能制造理念,引入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
- 建立技术联盟和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
2.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制造业对环境的影响屡屡受到质疑。
许多工厂排放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给环境带来巨大破坏。
解决方案:- 推动清洁生产,采用环保材料和低碳工艺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加强环境监管和法律执行,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以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制造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过剩问题中国制造业一直以来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这导致了生产过剩的问题。
由于大量企业争相生产低成本产品,市场供应过剩,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和降价压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升级。
中国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引进高技术人才,并鼓励企业加大对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降低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
二、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许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环境保护。
污染排放的问题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包括加强环境监管和执行力度,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同时,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三、缺乏品牌建设和创新设计能力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有竞争力的品牌和创新设计能力,主要以加工制造为主。
这导致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较低,企业利润空间有限。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品牌建设和设计创新。
政府应该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品牌推广和营销投入。
同时,加强对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四、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使得一些企业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的困境。
这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的对策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创新生产方式。
政府应该加大对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生产方式创新,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3)
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1 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现阶段制造业仍然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主,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先进制造业相对较弱。
这种结构问题导致了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较低的位置,难以实现更高质量和增长速度。
1.2 创新能力不足尽管我国制造业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成果,但整体上创新能力仍然相对薄弱。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独立创新能力是关键问题之一。
此外,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氛围不浓厚等也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1.3 人才短缺与结构不适应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我国目前面临着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结构失衡等问题,并且毕业生就业压力严重。
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1.4 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压力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包括大量废水、废气的排放,资源浪费等问题。
这不仅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也给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整改措施2.1 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为了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鼓励发展先进制造业。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同时,通过引导和吸引外资、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升级。
2.2 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并优化科研人员评价机制。
此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在人才培养、技术转移等方面加强合作,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3 加强人才培养与结构调整为了满足制造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政府应加大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优化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
同时,要推动企业进行机制创新,提供更好的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此外,加强相关行业的产学研合作,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缩小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
制造业问题及应对措施
制造业问题及应对措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然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中,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也对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
一、制造业面临的问题1、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但目前许多制造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这导致企业在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上依赖进口,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
同时,技术创新人才的短缺也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2、生产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增加、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制造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这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经营压力增大。
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企业的影响尤为明显。
3、质量和品牌建设滞后部分制造企业过于追求数量和规模,忽视了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
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品质要求。
同时,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使得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附加值较低。
4、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同时,一些企业在资源利用方面效率低下,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
这不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约束。
5、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中存在着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问题。
一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而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升级。
6、数字化转型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然而,许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困难,导致转型进展缓慢。
同时,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系统缺乏整合,数据孤岛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决策水平。
二、应对措施1、加强技术创新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制造业存在的痛点与整改措施
制造业存在的痛点与整改措施一、制造业存在的痛点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制造业也面临着一些痛点和问题,制约了其持续健康发展。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痛点:1. 工艺陈旧,技术水平不高:部分传统制造企业在工艺上仍停留在较为陈旧和低效的层次,缺乏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手段。
这导致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生产周期长,效率低下。
2. 人力成本上升:随着人力成本逐渐上升,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企业要为员工支付更多的薪酬。
这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制造企业来说,压力巨大。
3. 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传统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大量排放尾气、废水以及处理不当的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4. 产品同质化竞争: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快速销售和利润,往往忽视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经营。
结果导致市场上出现大量同质化产品,让消费者选择范围变得狭窄。
二、制造业整改措施针对以上制造业存在的痛点,有关部门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整改措施:1. 推进科技创新与升级:加大对科技研发、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手段,提高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降低劳动力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2. 增强环保意识与推进绿色制造:政府应强化环境保护法规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同时鼓励制造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减少排放。
制定相关标准,鼓励企业推行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3. 培育专业人才与培训:加强对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培养更多拥有先进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补贴和奖励,鼓励企业加大招聘力度。
4. 加强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促进制造企业与国外优秀企业、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与交流。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国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推动力量,然而近年来,制造业发展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成为当前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较高的劳动力成本使得中国制造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导致部分企业产能外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虽然中国制造业在数量上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在技术创新方面仍有很大的欠缺。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使得中国制造业依赖进口技术和核心零部件,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为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应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三、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制造业长时间以来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治理不力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也损害了中国制造业的声誉和竞争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鼓励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产业结构单一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加工制造为主,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产能仍然不足。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中国制造业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也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潜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领域转移。
五、质量和品牌建设不足中国制造业一直以来在质量和品牌上受到一定的质疑和挑战。
质量问题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建设不足也限制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为了提高质量和品牌建设水平,应加强对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培训,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加强品牌推广和宣传,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环境问题、产业结构单一以及质量和品牌建设不足等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1:人力资源挑战在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工人技能不足、教育体系无法满足制造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等,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2:技术创新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核心技术缺失、研发投入不足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等问题,制约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3:设备陈旧落后部分企业的设备仍停留在传统制造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
高能耗、低效率的设备使用,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4:环境保护压力制造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排放物治理成本高、污染治理技术难以达到要求等问题,使得制造业在环境保护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5: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门槛的降低,制造业企业面临着更激烈的价格竞争和市场份额争夺。
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使得企业难以在市场中立足。
6:供应链管理困难制造业涉及的供应链较为复杂,涵盖了物流、采购、生产等环节。
供应链管理困难、成本高企等问题,限制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运作质量。
7:融资难题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我国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银行信贷不足、融资成本过高等问题,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
8:品牌建设困难我国制造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困难。
品牌影响力不够、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制造业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9:市场需求变化快速消费市场快速变化使得制造业难以及时调整产能和产品结构。
因市场需求变化频繁导致的库存积压、产品滞销等问题,使得制造业在市场变化中面临较大的风险。
10: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制造业面临贸易壁垒、中美贸易摩擦等问题。
这些贸易摩擦对制造业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使得企业难以稳定发展。
附件:1:附件1: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2:附件2: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3:附件3:制造业设备现代化升级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专利法:中国专利法是中国大陆的法律,旨在保护发明人的权益和促进技术创新。
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和改进建议
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和改进建议一、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
以下将从技术、人才与资源以及市场等方面探讨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
1. 技术方面的困难在制造业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的竞争力。
然而,制造业中存在许多技术方面的困难。
首先,技术更新速度快,企业需要不断跟进新技术的应用,但改造生产线和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其次,复杂的产品开发和研发过程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支持,而这在很多地区仍然是一种短缺资源。
2. 人才与资源方面的困难制造业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需求量大,但当前制造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主要表现为技能水平低、职业素养不高等。
而制造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使得制造企业在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面临困难。
此外,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和用工环境的变化,也加大了制造企业的用工压力。
3. 市场方面的困难市场竞争激烈,全球化竞争压力加大是困扰制造业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国内制造业企业需要应对国际竞争,包括来自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对手。
另一方面,国内市场需求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需求结构逐渐变化,对个性化、定制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二、改进建议为了应对制造业中的困难,并推动制造业持续发展,以下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1. 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制造业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能力,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同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合理规划资金投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制造业企业应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鼓励人才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和培训机会,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3. 拓宽市场渠道,提升产品竞争力制造业企业应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
当今中国制造业的十大困局
正睿咨询专业分析:当今中国制造业的十大困局改革开放数十年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已过,制造业的冬天伴随金融危机的后危机时代已悄然来临。
今年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窘况较之以往寒意更甚,国内各地中小企业倒闭潮纷纷涌现,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已走到了十字关口,可谓是内忧外患、形式十分严峻。
笔者多年从事制造业管理咨询工作,对制造业的发展尤为关注,就目前之现象,作了一些分析与总结——制造业的十大困局!先从外部环境说起,中国的制造业面临五大外患:一、从蜂拥投资到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是经济规律使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改革开放的闸门洞开,中国本土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加上地方政府的“超国民待遇”,制造业的生产成本较低,外资汹涌而入。
如今随着中国各种生产要素成本的上涨,制造业开始向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中国的产业转移,在国际层面上是中国的制造业开始向生产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南亚以及中东等地区转移;在国家层面上是由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
珠三角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产业转移的压力更是巨大,广东省近年提出的“双转移”是产业转移在区域上的表现。
产业转移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技术、成本等挑战很大,但不管企业家愿意与否,产业转移的步伐早已开始。
二、从成本优势到微利时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制造业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土地成本很低,政府有很多的优惠政策等。
当时制造业的成本低,利润空间较大,“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价格优势,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工厂”。
这种优势持续到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制造业的黄金发展期已过,真正地进入了微利时代。
“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成了“低端廉价”的代名词,技术含量很低,加上中国的人口红利的优势行将消失。
现在制造业企业的利润普遍只有1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
中小制造业苦苦挣扎在生存的边缘。
三、由粗放式生产到产业升级中国的民营企业很多都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粗放式的生产和管理是其原始基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
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
1创新能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
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
出口竞争力比较强的产品,主要是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以及家电、电器元件、机电产品等,这些产品是低附加值产品,个别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是来料加工或来件组装产品。
在合资企业中,外商掌控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我们一边要付出高昂的专利费,一边用低廉的劳动力制造外国品牌的产品,换来的是微薄的利润。
低廉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事实上我们不是制造强国,而是替人打工意义上的制造大国。
2产品附加值低
由于中国的法律制度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整个国家缺乏科技发明创新的土壤,绝大多数企业不注重科技研发,宁愿花钱买技术,用市场换技术,也不愿投入巨额资金、时间、人力资源持之以恒地进行科技研发,造成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虽号称“制造业大国”,实际上相当于世界的加工厂。
比如东莞工厂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出厂价只有1美元,生产企业几乎无利可图,而这1美元的芭比娃娃卖到美国的售销终端—沃尔玛的零售价是10美元。
10
美元减掉1美元后的9美元就是通过整个大物流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六大物流环节所创造出来的。
以2007年为例,毛利可以高达40%,巨额利润都被具有研发与管理优势的跨国公司赚走了,而中国的企业只有“六加一”的“一”,没有“六”,生产再多也没有意义。
3产能过剩严重
产能过剩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有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总共有24个行业,但其中的21个已经有产能过剩的问题。
纺织业、服装业、钢铁业都是产能过剩的代表性行业。
以钢铁业为例,根据中钢协的统计,2010年末我国炼钢产能8亿吨,2011年新投产炼钢产能约8000万吨,考虑到淘汰落后产能约3000万吨,年末粗钢产能在亿吨左右。
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数据则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已达9亿吨左右。
但去年全年,我国粗钢产量为亿吨,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
4高端人才匮乏
按投入强度指标来衡量,中国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在有统计数据的37个国家中,只位列第35位,仅高于墨西哥和南非。
虽然中国研发人力投入强度在逐年增加,但是,2007年,芬兰、美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的每万名劳动力中的研发人员的比例仍然是中国的8倍、5倍、6倍、3倍和4倍。
2008 年,我国研发人员的人均研发经费只有万美元,仅仅高于俄罗斯、阿根廷、斯洛伐克等少数几个国家,在有36个国家中位列倒数第四,日本、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是我国的5 倍以上。
2008年,我国每万名研发人员人均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科学论文引证数在40个国家地区中均列在第39位。
2007年,我国企业研究人员人均发明专利授权量在38个国
家地区中位列第36位。
我国研发人力投入强度,无论是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还是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在国际上排名并不高,尤其是研发人员人均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企业人员人均三方专利量,在国际上均处于落后地位。
5企业税负过重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世界银行2009年底发布的一份中国经济报告指出,从1995-2007年,去掉通胀成分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了倍。
2005年“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全球税务负担指数报告”,中国被列为第二位。
2007-2009年,宏观税负水平分别达到%、%、%。
竭泽而渔的结果,使大量企业举步维艰,没有多余的资金做研发投入,再加上腐败成本、各种额外的收费,使中国企业的实际税负名列世界前列。
6成本不断增加
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涨压力增大。
最近十年,制造业平均工资年均上涨14%,2006年以后出现加速上涨态势,超过了总体平均工资涨幅。
2002-2011年间,制造业年平均工资由11001元上涨到36665元,增长了倍。
各地最低工资水平和农民工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2010年、2011年农民工工资涨幅更是高达%和%。
长期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转移人数、适龄劳动力人口整体呈下降趋势,中国劳动力成本长期呈上升态势。
截至2013年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三角债”抬头风险加大等问题突出。
7资金投入短缺
当前制造业中小企业却面临着成本增加,出口需求减少,利润微薄的困难局面。
面临当前这种境况,有的中小企业急需资金维持生产;有的需要资金进
行产业升级,而资金短缺的问题不解决,那就只能选择停产或倒闭。
一些技术含量高,受冲击较小的中小企业,可能要借机进行低成本并购,谋求规模化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但现实是融资太难了。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信用等级低,监管成本高,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不愿意借贷给中小企业。
而国外银行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为规避风险,需要大量现金,不可能大量给中国中小企业贷款。
民间直接借贷利率又太高,中小企业承受不起,况且目前这种状况,谁人敢贷?融资难的问题直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8资源环境紧张
发达国家专注于价值高端的技术和营销环节,把大量占有和消耗资源的生产加工环节转移给发展中国家,进一步优化了自身的资源耗费结构,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承接了这些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加工环节,制造业的发展是建立在高强度消耗和高密集化使用资源的基础上的,是以日益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这种长期快速粗放型发展使中国已经面临着非常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危机。
因此,要打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恶性循环的关键,就迫切要求提高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技术水准和附加值,摆脱长期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环节的困境,大力推进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发展。
9国内环境恶化
从国内情况看,2008年金融危机政府四万亿刺激计划导致大量平台贷,据央行透露,“十二五”期间政府融资平台负债34万亿,每年利息就有几万亿;高利贷链条断裂、贫富分化加剧、经济萧条分配不公导致的大量中低收入阶层消费能力下降;房地产的畸形发展,绑架了中国经济;大量企业的高额负债,
如最近暴露出来的江西最大民企赛维LDK公司负债300多亿,以及无锡的尚德集团巨额负债,都是典型的例子。
特别是最近,许多地方政府又在搞投资大跃进,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失衡,加重债务负担,企业生存环境会更加艰难。
10贸易壁垒高筑
出口额快速增长的中国制造业产品,面临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的迅猛增长,对外贸易依存度过大,出口商品种类和出口市场地理分布过于集中,使得我国在某一进口国中所占份额过大,加大了贸易摩擦的机会;而由于我国贸易救济措施的不完善,更大大减弱了我们在贸易摩擦中的抗衡力度;一些标准没有和国际接轨,成为引发贸易摩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切都严重影响我国制造业的生存。
【求是论坛】网站编辑:崔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