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多样性》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6)
15.1生物多样性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1.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使用生动的例子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2.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如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律法规等。讲述一些成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护意识。
3.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气候变化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影响的原因和后果。
2.互动性:在小组讨论和合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互动和交流,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问题导向:本案例通过提出一系列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作业是巩固和深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案例亮点
1.实践性:通过参观植物园和参与生物保护讲座,本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保护的重要性。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等。
2.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和实际情况,讨论该保护措施的实施步骤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促进学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保护措施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生物的多样性。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生物 生物多样性教案

课题: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各种媒体的名词,但到底什么是生物多样性,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如何,学生并不清楚。
随着生物科学的日益发展,学生对各种生物学知识越来越浓厚。
学生以前学习了生物的分类等知识,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中,基因的多样性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学时可以从具体的事例入手,如教材提到的美国从我国引进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的事例和习题中的第2题的事例,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基因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基因多样性减少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有一些感性。
本教学设计从生活实际出发,力求在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尝试等过程中,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三方面内涵,该书他们之间的关系;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锻炼学生运用多种渠道收集、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独特性,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间的关;基因多样性。
教学过程:引入: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断加深,“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它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含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开门见山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题: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问题:生物到底有多少种,现在谁也说不准。
但就目前已知的种类来说,足以说明生物的种类是极其丰富的。
学习活动:参见教材的资料:1.除了表中所列类群,还有哪些类群?除动植物外,你还知道那些类群?2.表中,我国那类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据你的估计,认为是否还有很多种生物没被发现?学生小组讨论,并出示自己事先准备的资料加以说明。
小结:据资料所知,生物种类的确是丰富多样的。
课件展示:生物的特征与基因的关系。
问题:生物种类多样性与基因多样性的关系怎样?学习活动:出示资料:(教材91页)学生小组讨论:1.基因多样性包含几个方面?哪个实例能说明?2.92页练习第2题说明了什么问题?3.基因多样性的意义是怎样的?小组间就自己的意见展开辨论,并让他们出示自己准备的资料来加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15.1生物多样性教案(新版)苏教版

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讲授的《生物多样性》这一章节,整体上学生反应积极,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我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我在讲授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时,可能过于理论化,没有充分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今后,我需要更多地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多样性的实际价值。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学生可能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理解不透彻,如如何建立自然保护区、如何实施法律法规等。
(4)生物多样性的利用: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理解不清,难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 15.1生物多样性教案 (新版)苏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1节“生物多样性”。课程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价值及保护措施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类等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与环保、生态等方面的知识也有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
2. 调整课堂节奏,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在实验操作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4.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实践活动建议。
苏科版生物八下《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

第26章留住碧水蓝天第一节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2、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3、知道人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分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2、查阅资料,区分自然保护区所属的类型及重点保护的对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教学重点:危害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及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后的恶果,让学生树立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并能落实到行动上.教学难点:理解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遭受危害之间的关系.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学生调查了解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措施.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引起学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兴趣,产生探究生物多样性意义的欲望. “一只熊猫宝宝牵动万人心”——教师通过介绍在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出生的熊猫宝宝经亚特兰大、中国四川省和全球其他地方近6万名网民投票,最终于2006年12月15日被正式命名为“美兰”这一事件.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保护大熊猫意义何在,从而引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积极跟随老师的提问思考、讨论,感受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以及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师向学生展示数据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遗传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分析数据,理解多样性含义,了解我国丰富的物种资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理解每种生物在自然界都有其特殊的位置且具有不可替代性.(1)指导学生正向思维,先写出人类生活所依赖的动植物名称,然后再写出与这些动植物生存息息相关的生物,使之构成一个庞大的网,网上的生物由于种种关系而相互联系,让学生明白自然界的生物其实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如果其中一个生物失去了它的栖息地或者不再找到它常吃的食物,就会灭绝掉,整个生物网就会破碎,而修补是一件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2)指导学生反向思维,如果自然界一种生物灭绝,则以这种生物为食的生物和这种生物所食的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与它们相联系的其它生物,最终整个生物网会遭到破坏,受损害的还是人类自己.(3)小结:概况生物多样性对整个生物圈的重要意义.讨论、交流.开动脑筋,细致分析,寻找各种联系,从中归纳出共同点.全面考虑一种生物灭绝对自然界产生的可能影响.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教师指出:专家估计,我们现在令物种灭绝的速度是动物自然灭绝速度的50~100倍,有些物种灭绝的速度更快,大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10000倍. 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越来越多的物种正成为濒危物种.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目前所面临的危机以及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产生危机感.案例分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带领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补充加拿大一枝黄花近几年来在我市蔓延、防治的情况,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危害,重点分析危害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最后归纳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认真阅读资料、讨论分析造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理解破坏生物多样性最终会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保护生物多样性组织学生将课前查找的资料向全班同学展示,进行表达与交流,全面了解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们所做的努力和采取的措施,了解各项措施的优点. 积极发言、乐于参与,了解我国采取的基本措施及取得的良好效果.从我做起,保护生物多样性引导学生完成书上的讨论题,帮助他们了解家乡特有的动植物,政府采取的保护措施等,激发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的感情,积极参与讨论、踊跃发言,产生行动起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强烈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和他们一起分析如何做.欲望.DIY: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引导学生关注各保护区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的原因.通过交流,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5月22日——世界生物多样性日. 教师向学生介绍世界生物多样性日的由来、历年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活动的意义以及历年想要表达的含义.增强危机意识,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教学反思: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这方面的资料信息比较丰富,但是如何从浩瀚的资料中选择出有用的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却是非常重要的. 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也非常迅猛. 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具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等,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本节课紧贴教学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围绕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但是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存在过于关注课本知识,课外知识面的狭窄,感情淡漠、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不良情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6)

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特征.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二、教学重点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三、教学难点1.说出植物主要类群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2.说出植物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四、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一些不同类群植物的图片,录像. 采集一些松树的球果. 周密的教学设计,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6人一组,由学生自己选出组长. 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并采集一些实物. 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有松树,别忘了也采集它们的球果. 2.通过报刊、杂志和网站,搜集一些有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方面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和录像)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实验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常见的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思考问题:(1)你认识图片中的哪些植物?比较它们的形态和生活环境,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你还收集到哪些植物图片?(学生上前展示图片)学生经小组讨论,达成共识:植物形形色色,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各异,植物世界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引入新课.设计思想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2、新课教学:活动一:藻类植物(1)创设情境:一个学生出示一个水已经变绿的鱼缸,然后提出问题: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引起其他学生们的议论,有的说是鱼排出的粪便染绿的. 有的猜水中生有绿色植物. 有的说是因为水中生有大量的藻类植物……设计思想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降低了知识的起点,缩短了课本和生活之间的距离. 便于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同时提醒学生,平时要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2)实验:观察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书上P25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A 你所观察到的藻类植物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的?B 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C 它们的形态结构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D 对于藻类植物你还想知道什么?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①爱护实验器材②正确使用显微镜③仔细观察. 最后把学生中存在的有共性的问题拿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通过学生课前查找的资料和课上的观察、讨论和交流,很容易回答出前两个问题,但对于第3个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设计思想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给出思考题,使学生学习的目标具体、明确,避免盲目性. 同时为下面学习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埋下了伏笔,也有利于学生对将这三类植物进行对比.(3)展示成果:最后,教师把学生做的好的临时装片(衣藻、水绵)用显微投影来展示. 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概括出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性.设计思想通过展示成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活动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1)生活环境:根据平日的观察,想一想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教师趁此机会用课件来展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它们二者有相似之处,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2)形态结构:实验:观察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及其生活习性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书上P26的步骤进行,有条件的学校用盆栽的葫芦藓和铁线蕨为实验材料,没有条件的可以观察标本或图片.学生:思考屏幕上的问题:A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吗?B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植株高矮一样吗?C 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活环境.活动: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来进行. 这些植物不但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还具有机械组织和疏导组织,因此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教师:将带有孢子囊群的蕨类植物的标本发给学生.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靠孢子繁殖的. 它们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设计思想前面学习了藻类植物的基础上,对于这部分内容,3、课堂小结: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录像,通过观看,回顾这三类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生活环境,以及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设计思想通过看录像,使学生对这三类植物有了一个更全面、系统的认识. 同时也让学生对“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更加深了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4、反馈练习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苏版初二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苏版初二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内容结合。
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组织引导,评判纠正。
讲解难点。
引导总结,评判纠正。
使知识升华。
引导评判,达成共识。
通过一步步认识爱护生物多样性的全然措施。
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性。
3.在讨论基础上描述三者之间关系。
每种生物的个体组成一个基因库。
(续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板书设计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课后反思1.确定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基础。
本节课确定了教学内容的三条线:一是确定以生物多样性为知识线;二是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为能力线;三是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线。
2.构建教学结构是上好课的支柱。
本节课有三个大内容组成,在设计时,注意了知识上的重难点的合理安排,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合理安排,还注重了学生课堂上的心理变化和反应,使整个教学过程张弛有度,详略得当。
3.创新是现代教学的新标志。
本节课比较注重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创新点比较多,专门运用新的“学”—“探”—“导”—“练”—“清”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参与了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还有利用多媒体将知识点和知识结构形象的展现出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探究点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类群我国已知种数世界已知种数我国占世界已知种数的百分比/% 哺乳动物581 4340 13.39 鸟类1244 8730 14.25爬行类376 6300 5.97两栖类284 4010 7.08鱼类3862 22037 17.53蕨类植物2200~2600 10000~12021 22裸子植物约240 850~940 26.7被子植物>30000 >260000 >10[问题探究] 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能够看出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有什么特点?[摸索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教案标题:生物多样性(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分类方法和相关术语。
3.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法。
教学重点: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生物多样性的分类方法和相关术语。
教学难点:1.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生物种类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对我们人类和地球环境都非常重要?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分类方法,如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并解释其意义。
3. 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法,如保护自然栖息地、限制非法捕捞和砍伐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针对一个具体的生物多样性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如,某地区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破坏生态系统的人类活动等。
2. 每组汇报:请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分析结果,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建议。
四、拓展活动(15分钟)1. 观看相关视频:播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的视频,加深学生对该主题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请学生再次分组,讨论他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新认识和想法,并分享给全班。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总结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类方法和保护可持续利用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应该如何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生物多样性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份报告。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保护活动,如参观动物保护区、参加环保志愿者等。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1《生物多样性》教案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
一、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两个活动:讨论我国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本节内容都是围绕生物多样性展开的,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的描述是理解本章教学目标的基础。
教材中描述了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的价值,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各样的生物都有一定的兴趣,但对生物多样性的含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等抽象内容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
三、达成目标:
知识与技能:(1)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在调查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形成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与突破
教学重点:1、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学难点: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五.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课前调查
六、教学过程
价值
作业书后习题1-4题
完成伴你学上的概念梳理和巩固拓展。
板书设计
反思本节课通过视频导入,视频内容和新知学习的阅读部分相互联系,从视频到课本,从课外到课内,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也拓
展了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问题层层递进,总结出生物
多样性的含义并分析各个层面之间的内在关联,加深学生对生
物多样性的理解。
最后通过调查活动,亲身实践并展示生物多
样性的价值,体会调查的乐趣和多元化的生物价值,并联系学
生身边的校园风景,渗透情感价值观。
生物多样性-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生物多样性-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课前准备1.1 知识储备在教学前,老师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1.2 教学工具•课件;•PPT等辅助教具。
二、教学内容2.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不同的生物种类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多样性。
2.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命和生态平衡的基础,是人类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生物多样性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生态服务,包括土壤保持、防治自然灾害、食品安全、生物能源等;•生物多样性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活动、教育和科学研究。
2.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能力,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测和管理。
•公民应提高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尽自己的一份力。
2.4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困境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很多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境及其面积的缩减,对生物种群和物种多样性造成的影响;•生物物种的破坏和交叉等人为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各种环境污染对生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3.1 课堂讲解老师在课堂上先通过讲解,给学生们普及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知识,并重点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保护的重要性。
3.2 课堂讨论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可以由每个小组代表上台进行讨论,并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思路。
3.3 观察实验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
例如,可以有以下实验:•观察不同环境的植物,了解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差异;•采集昆虫样本并比较其数量和种类的比较。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生物多样性和它的定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热情,理解它的意义。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上 5.15.1 生物多样性 教案

在小组活动中协助他 中。 2、在小组 人开展小组活动。 活 动 中 只 听 不
3、能比较主动的汇报 说。 3、基本上
小组活动结果。
能汇报小组活动
结果。
1、能比较主动的参 与到课堂归纳活动 中。 2、能比较主动 的回答问题。
1、基本上能参 与到课堂归纳活 动中。 2、基本 能回答问题。
(权重)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
义 生态系统多样性 2、引导学生据资料讨论生物多样性 包括哪些方面 3、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4、总结生物多样性的含义概述三层 含义之间的关系
记忆
二、
生
物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44--45 页,归纳
1、阅读课文总
多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结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样
2、活动:调查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针对生物多
题。
1、能积极主动 的参与到小组活 动中。 2、在小 组活动中能积极 主动的起到主持 人的地位。 3、 能积极主动的汇 报小组活动结 果。 1、能积极主动 的参 与到课堂 归纳活动中。 2、积极主动的回 答问题,并且正 确率高。
出有意义的问
题。
1、能比较主动的参 1、基本上能参 与到小组活动中。 2、 与 到 小 组 活 动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层含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
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出示目标---明确任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反馈---评价提升---作业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关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生物多样性-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课程背景生物多样性是涵盖生态学、遗传学、系统学、生理学甚至哲学等领域的重要概念。
在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生命的自然形式。
而在人类社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的重要性在于增强学生们的生物多样性意识和保护意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并从生活中积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来。
课程内容课前预习在课前自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以下的知识: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2.生物多样性有哪些重要价值?3.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有哪些?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课堂展示知识点探究让学生到教室前排展示区内的生物标本等物品中,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特点,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猜测不同物种的适应环境和生活习性,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案例分析本节课将生物多样性分为三部分,就生物的适应性、选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别进行案例分析。
让学生观看生物多样性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小项目,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总结归纳在课堂结束时,通过总结让学生再次回顾本次课的重点和亮点,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充分加强知识的内化和扩展。
课程评价学生将能够就本课程的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进行详尽的总结评价,从而进一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内容并理解知识内涵。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并从生活中积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来。
为此,我们采用了观察、讨论、案例分析和小项目等形式,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了解和掌握了更多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和方法。
无论是在生态环境方面还是在自我发展及社会责任意识方面,本节课的教学都具有积极意义。
15.1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保护和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保护。
5.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的必要性。提醒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一道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小论文。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总计用时:40分钟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旨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密切相关。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情境教学:通过引入真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③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保护。
④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保护,如组织培养、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
4.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和成效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如卧龙、大熊猫、金丝猴等自然保护区。
②实施濒危物种拯救计划,如朱鹮、东北虎等。
③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建立自然保护区,如卧龙、大熊猫、金丝猴等自然保护区。
-实施濒危物种拯救计划,如朱鹮、东北虎等。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多样性》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多样性》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种类。
2.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掌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范围。
2.生物多样性的类型及其描述。
3.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类型及其描述。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集体授课2.观察植物和动物标本3.课堂讨论和互动4.组织实地调查和考察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范围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范围。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范围。
教学步骤1.引入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2.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类型和范围。
3.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生物多样性的范围。
4.让学生结合实例,理解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的类型及其描述教学目标掌握生物多样性的类型及其描述。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类型及其描述。
教学步骤1.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2.给学生提供观察植物和动物标本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物多样性。
3.让学生结合实例,理解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地球生态系统中的表现形式。
4.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重要性。
第三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教学步骤1.介绍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的作用和意义。
2.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发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意义教学目标掌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教学步骤1.讲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知识。
2.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方法。
3.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苏版生物初二上册教案: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苏版生物初二上册教案: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
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专门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爱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明白得基因多样性
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
收集有关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事例
收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方面的材料
学生预备:
收集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材料
复习生态系统的知识,明确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计:。
初二生物上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新版新苏版20221022316

初二生物上册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明白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意义
明白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能通过搜集、查找资料,尝试对一些资料,图表进行分析
2.能力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查找,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资料搜集能力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和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括和总结,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了解国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明白得基因的多样性。
3.归纳能力、推理能力的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强化。
三、教学预备
1.教师预备:
收集有关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事例、图片和视频资料
2.学生预备
向父母了解在最近二三十年里本地的生物多样性有什么变化
查询有关以环保为主题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3)

课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学习目标1.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积极参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2.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搜索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说明问题的能力.3.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积极参加小组内的活动,体验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说出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说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 难点: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教法选择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课型新授课前准备预习教材知识内容,搜集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料和信息.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时数第 1 课时备课总数第 16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通过上面展示可知,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地球上每年都大量的物种绝灭,对此,我们不能漠然处之. 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讲,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二、新授:(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1.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但近年来,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物种灭绝速度加快.2.造成物种的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1)快速增长的人口无节制地向地球索取各种生物资源,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例如,森林的过量开采、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草地的过度放牧、野生经济动植物的乱捕滥采等,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2)环境的严重污染,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增强、厄尔尼诺现象、酸雨、洪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3)外来物种的入侵等播放课件,展示近300年来已灭绝的动物图片及世界灭绝动物墓地资料.(结合实际,并联系资料简要地介绍)板书课题:第二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回答情况,联系实际并举例进行小结观看资料并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内容之后讨论: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来自什么呢?2.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回答)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1. 讲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在环境中进行的,在经济建设中,我们要遵循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保护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为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让我们行动起来,以发展的眼光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继续走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归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同时还应加强教育,加强法制管理.(1)就地保护是指在原来的生活区域中对濒危生物实施保护.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2)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基因库等的建设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 例如,我国的各个省市都建立了动物园和植物园,少数城市还有水族馆和基因库.(3)与此之外,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应重视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共同回顾本节知识内容,能够说出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和保护途径,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四、练习课件展示资料板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在教师的组织下,各小组进行演讲及展开激烈的辩论,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回答情况,联系实际并举例说明)观看资料后学生分组展开辩论: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途径、措施有哪些?2.在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回答)作业设置课后自我评价1、2、3思维拓展教学反思等级评价(A/B/C/D)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15.1生物多样性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生物上册备课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

3.合作学习:本节课注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探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例如,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合作探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加深他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
2.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方式,评价学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表现。
3.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他们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我将根据以上教学策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确保他们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从而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素养。
2.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和策略。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合作探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
2.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同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任务。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调查研究,鼓励他们提出解决方案和策略。
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的紧迫性。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6)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2、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能力目标:形成分析身边的生态系统并归纳人类活动影响生态平衡的能力.情感目标:进一步提高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及辩论能力.教学重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从实践入手、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制定教学重点为: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教学难点:依据学情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要求,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分析教学难点为: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教学方法:讨论调查法相结合.学情分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1、教师“保护生物圈研讨会”做准备2、学生“保护生物圈研讨会”做准备预习保护生物圈研讨会,并进行分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学生分组竞答:复习上一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沿教室的四周坐好.(1)新课教学主持人宣布“保护生物圈国际研讨会”现在开会,宣布:3、主题联合国世界环境保护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那么在这个大的世界环境下,如何处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4、大会议题1、大会推选“主席”“副主席”各一名和会议秘书长(做记录)2、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宣读上一节进行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调查报告.3、本次大会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由一名代表本国陈述观点4、其他国家代表待陈述后向该国提出一些问题.陈述国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回答.5、会议秘书长根据记录,形成综合报告,提交大会主席和副主席.板书设计:保护生物圈国际研讨会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5)

教学内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1课时)教学目标1、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积极参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2、通过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交流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搜索相关资料,培养运用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说明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积极参加小组内的活动,体验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的快乐.教学重点说出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说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教学难点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教学策略阅读辩论交流讨论总结课时安排1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投影;挂图和资料资料:有活化石之称的长江白鳍豚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现在已濒临灭绝. 20世纪80年代初,长江中约有400头白鳍豚,90年代初下降到150头以下,到1996年只有几十头了.[学生]观察:挂图和资料[教师](联系上面的挂图和资料进行小结)通过上面的挂图和资料可知,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地球上每年都大量的物种绝灭,对此,我们不能漠然处之. 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讲,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板书课题:第二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观察讨论过程: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板书][教师](结合实际,并联系资料简要地介绍)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但近年来,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学生]阅读:P48讨论: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来自什么呢?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教师])结合学会上的交流情况,联系实际并举例进行小结)现在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快速增长的人口无节制地向地球索取各种生物资源,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例如,森林的过量开采、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草地的过度放牧、野生经济动植物的乱捕滥采等,使自然界丧二次备课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同时环境的严重污染,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增强、厄尔尼诺现象、酸雨、洪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教师]投影:材料材料一:世界森林正以2x105m2/min的速度消灭,许多动物失去了栖息地.近代在我国绝迹的动物就有麋鹿、高鼻羚羊、野马、犀牛、百臂叶猴等10多种,还有大熊猫、长臂猿、扬子鳄、野生梅花鹿等2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我国的高等植物中至少有3000种处于灭绝的边缘.材料二:在我国西部高原牧区,多年来狼、狐狸和鹰、隼等食肉动物被大量捕杀,草原上的鼠、兔掘洞的天性使草原遭受严重的破坏,最终导致近年来西部草原的迅速退化.材料三:地球上有170多万个已被鉴定的物种,由于环境的破坏,大量物种灭绝. 目前已发展到每天消失一个动物物种,每小时消失一个生物物种的程度,这种情况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学生]观察:材料讨论:通过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 [板书][学生]辩论: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教师的组织下,各小组进行演讲及展开激烈的辩论,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讨论:在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然后联系实际谈谈自己作为一名中学生应怎样做)[教师](结合学会上的回答,举例说明并进行小结)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在环境中进行的,在经济建设中,我们要遵循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保护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为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让我们行动起来,以发展的眼光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继续走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生]阅读:P49-50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有哪些?[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回答情况,联系实际并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同时还应加强教育,加强法制管理.就地保护是指在原来的生活区域中对濒危生物实施保护.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我国从1956年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目的就是保护生物以及生物所生活的环境. 目前已建立了广东省鼎湖山、吉林省长白山、四川省卧龙、福建省武夷山、贵州省梵净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格达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江苏剩盐城、湖北省神农架、贵州省茂兰、浙江省天目山和云南省西双版纳等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基因库等的建设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 例如,我国的各个省市都建立了动物园和植物园,少数城市还有水族馆和基因库.与此之外,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应重视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共同回顾本节知识内容,能够说出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和保护途径,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多样性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1课时)
教学目标1、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尤其是对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的理解.
教学策略启发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组鸟类的图片,学生会兴奋地跟着图片说出鸟的名称,
对于说不出的,老师也表示理解. 教师趁机简要总结:在自然界中,
鸟的种类有9000多种,它们分布广泛,生活习性也不相同,形态
多种多样. 就一种物种而言如此繁多,同学们想想,地球上所有生
物物种的体系是多么的庞大!你们心中常常被“自然界生物的种类
到底有多少种?”纠结. 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断加深,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也更加丰富,本节课我们从种类、基因、生
态三方面初步去了解生物多样性.
人类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贡献是
难以估量的. 地球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物种绝灭,对此我们不能漠然
处之,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
己.
二、新课教学
(一)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1、教师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大致含义.
2、学生活动一:资料分析——我国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3、教师引导分析并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的裸子植物的种类在世界排名第几?占世界的几分之
几?
(2)丰富的特有动植物对我国乃至全球而言是一笔怎样的财
富?
(3)我国在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如何?这些新
品种的出现实质上改变了野生生物的什么特性?
(4)你能说出我国有哪些生态系统类型吗?
(5)从我国生物多样性具有的几大特点来看,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包括哪几个方面?
二次备课
4、师生归纳: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
(1)物种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例:森林中有丰富多彩的各种动、植物等.
(2)遗传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例:苹果有红富士、香蕉、花牛等很多品种.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例:森林、草原、农田、湿地、海洋、等等.
设计思想尊重教材但不迷信教材,对专业用语做淡化处理,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同时也体现了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宗旨.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学生活动二:调查我省(市)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生物资源. 方案一:课上汇报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交流内容:(1)该生物资源的经济价值;
(2)该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3)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我省(市)生物多样性的建议和设想.
方案二:课下举办展览,评选优秀报告.
学生活动三:自由辩论.
辩题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何在?(建议阅读教材内容后再进行辩论)
辩题2:“杀人者偿命”是否适用于老虎?(请你扮演政府、虎林园、伤者家属三者中的任一角色,与其他同学进行辩论和协商)背景资料:2002年10月2日,东北虎林园一只雄性老虎将一名工作人员咬伤致死. 事后,对于东北虎的如何处置,却难倒了各方人士.
3、教师补充小结: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间接和潜在的利用价值,任何一种生物都是一个宝贵的基因库,有着可观的开发利用前景. 例如:袁隆平梦想未来的杂交水稻的种子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可以在水稻秧下歇息乘凉……你们说我们该不该善待这些宝贵的生命呢?
三、小结
1、学生谈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激情评价学生的各方面优秀表现.
作业设计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学习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
二、预习导学
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
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
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
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
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
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
蜗牛鸵鸟袋鼠蛇
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
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
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
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
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
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
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
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
蛙, .
三、课堂检测
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A.跳跃
B.行走
C.爬行
D.游泳
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
A.飞行
B.蠕动
C.奔跑
D. 行走
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
方式:()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
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
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
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
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
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
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
A、爬行
B、飞行
C、游泳
D、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