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讲课稿

合集下载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氨气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通过对氨气实验室制法的探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氨气的制备原理2. 实验器材与试剂的选择3. 实验步骤与操作注意事项4. 氨气性质的验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实验步骤与操作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氨气的制备原理、实验操作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氨气的制备原理、实验步骤与操作注意事项。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3. 采用提问法激发学生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氨气性质的验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氨水、石灰石等。

2. 试剂:氨水、石灰石、酚酞指示剂等。

3. 课件与教学素材。

4. 实验室安全常识讲解。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引发学生对氨气制备方法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授制备原理:介绍氨气的制备原理,让学生理解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过程。

3. 演示实验操作:展示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讲解实验步骤与操作注意事项。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安全与操作正确。

5. 氨气性质验证:引导学生探讨氨气的性质,进行性质验证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七、实验步骤与操作注意事项1.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与试剂。

(2)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氨水。

(3)将石灰石放入试管,加入少量水,滴入酚酞指示剂。

(4)将试管倒置,用酒精灯加热。

(5)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结果。

2. 操作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需佩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2)加热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3)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实验时要保持室内通风。

八、氨气性质验证1. 性质验证实验:(1)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氨气的制取及性质探究教案

氨气的制取及性质探究教案

氨气的制取及性质探究教案教学过程:[引言] 取一实验装置(喷泉实验装置)如图:: 向同学们介绍:圆底烧瓶里充满了一种气体,胶头滴管中装有蒸馏水,烧杯中是滴有几滴酚酞溶液的蒸馏水。

让一同学上来挤压胶头滴管,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 生 ] 惊讶!烧杯中蒸馏水变红色了,然后很快喷入圆底烧瓶中。

[ 师 ] 这是为什么呢?这烧瓶里装的又是什么气体呢?它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氨气。

[板书] 氨气(NH 3)[ 师 ] 取出一瓶氨气,让同学们观看,并请几位同学同学上了闻一下氨气的气味(提醒他们闻气体的正确方法)。

[ 生 ] 无色,有刺激性[板书]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 师 ] 同学们算一下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它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关系。

[ 生 ] 17,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板书] 密度比空气的小[ 师 ]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氨气的制取及它的一些化学性质。

取出搭好的实验装置如图1:提醒:我们搭实验装置的原则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介绍:试管中是NH 4Cl 固体和NaOH 溶液,氨气的制取原理:NH 4Cl + NaOH (溶液) ==== NaCl + NH 3↑+ H 2O [板书] 氨气的制取原理:NH 4Cl + NaOH (溶液) ==== NaCl + NH 3↑+ H 2O [ 师 ] 接着介绍:烧杯B 中是滴有几滴酚酞溶液的蒸馏水,E 为T 通管,a,b 为止水夹。

[操作] 关闭a ,打开b ,点燃酒精灯,让同学们注意观察试管,烧瓶中以及烧杯B 中的现象。

烧杯中蒸馏水由无色变为红色后,熄灭酒精灯,并请一位同学回答所观察到的现象。

氨气的制取实验 △△[ 生] 现象: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冒出,烧杯B中蒸馏水变红,烧瓶中出现喷泉现象充满了红色液体。

[板书] 实验现象:(1)关闭a,打开b[ 师] 烧杯B与烧瓶中的现象与开始时的喷泉实验现象是一样的,这也正是证明了开始时烧瓶中充满了氨气。

实验室制氨气PPT课件

实验室制氨气PPT课件

气体
可编辑课件
2
3、除杂干燥装置
碱石灰
可编辑课件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收集装置
可编辑课件
4
5、尾气处理装置
H2O CCl4
B
可编辑课件
5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NH4Cl Ca(OH)2
干燥装置
B
C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
可编辑课件
6
可编辑课件
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 发生装置图
固+固 加热 气体
KMnO4或KClO3 制O2
不加热
固+液
气体
实验室制H2
实验室制CO2
双氧可水编和辑课M件nO2制O2
加热
固+液
气体
实验室制Cl2
1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NH4Cl + Ca(OH)2 △ 2、气体发生装置: 固+固 加热
CaCl2 + NH3↑ + H2O

氨气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氨气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氨气优质教学设计教案I. 引言本教案旨在设计一堂优质的氨气教学课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氨气及其应用。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化学课程,主要适用于初次接触氨气的学生。

II. 教学目标1. 理解氨气的化学性质和重要应用。

2. 学会正确使用实验材料和设备,安全地进行氨气实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

III. 教学内容A. 氨气概述1. 氨气的性质和特点。

2. 氨气的产生方法和重要应用。

B. 氨气实验1. 实验目的:探究氨气的性质。

2.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 进行氨气实验。

-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结果。

3. 实验分析:- 总结实验结果。

- 分析氨气的性质和反应过程。

IV.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氨气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材料和设备,亲自进行氨气实验。

3.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究氨气的性质和反应。

V. 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分析。

2. 口头问答:进行课堂口头问答,检查学生对氨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VI. 教学资源1. 教科书:提供有关氨气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

2. 实验室:提供实验材料和设备。

3. 多媒体工具: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氨气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VII. 教学时间本教案建议安排一次教学课时,每节课时为45分钟。

VIII. 教学扩展与拓展1. 学生自主研究:鼓励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氨气的其他方面。

2. 实验扩展:设计更复杂的氨气实验,提供更多实践和探究的机会。

IX. 教学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实验室设备时,学生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2. 进行氨气实验时,应注意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氨气。

X. 结论通过本教案设计的氨气教学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氨气的性质和应用,并培养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5.2.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2.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答案:通过有趣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热情。
题型21: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答案:通过讲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和实验安全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题型22: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答案: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如废气处理、废弃物处理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8.科学态度的培养: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明白化学实验是一门严谨的科学,需要遵循实验规程,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9.社会责任的培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实验演示:我在课堂上进行氨气实验室制法的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加深对实验原理和操作的理解。
小组合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问题解决: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氨气实验室制法的安全注意事项题型:
题型10: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哪些是安全注意事项?
答案: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穿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氨气;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氨气积聚;避免火源和高温,以防氨气爆炸;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避免氨气残留。
5.氨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型: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明白化学实验是一门严谨的科学,需要遵循实验规程,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氨气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氨气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第二课时)氨气实验室制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训练实验设计及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氨气的实验室制取,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提高实验基本操作、观察思维能力;2、学生在知识的衔接和过渡中,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培养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2、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会合作、互助的重要性;3、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三、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五、教学用品1、药品与仪器: NH4Cl、Ca(OH)2、NaOH、CaO、棉花、红色石蕊试纸;铁架台、铁夹、酒精灯、药匙、大试管、小试管、干燥管、集气瓶、带带导气管的双孔塞等2、多媒体课件与视频六、教学过程:【复习回顾】[PPT展示]1、氨气与水的反应: NH3+H2O NH3·H2O NH4++OH-NH3·H2O△NH3↑+H2O2、氨气与酸的反应: NH3+ HCl === NH4Cl3、喷泉实验注意事项:⑴.气密性⑵.干燥⑶.满⑷.挤入足量水4、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3↑+HCl↑ NH4HCO3△NH3↑+CO2↑+H2O5、铵盐与碱反应:NH4++OH- △3↑+H2O【探求新知】[新课引入]喷泉实验是非常有趣的,让人记忆深刻,实验中用到的氨气如何制备呢?[板书]一、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师 ] 制备氨气显然要用含有N 、H 元素的物质,现给出一些含有N 、H 元素的物质及其他一些可能用到的物质,请同学们分析,可以选择那些物质来制备NH 3 [PPT 展示] N 2、H 2、浓氨水、NH 4Cl 、NH 4HCO 3、NaOH 、CaO 、Ca(OH)2 [学生]思考交流,探究制取氨气的原理。

《氨气》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氨气》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氨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积累了学习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更多体验,如初中学习的碳、高中学习了氯、硫等,在学习线索方面会比较清晰。

同时,也有氧化还原理论作为指导,对氨气的性质能够作出相应的推测。

另外,学生对于实验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对喷泉实验有一定的分析推理和设计能力。

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学习基础,所以本节的重点和难点都可以突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氨气的分子结构,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氨水的成分和性质;掌握氨气的制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氨气化学性质的推测,提高推理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本质的分析,提高思维的积极性和发散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养成由宏观到微观,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科素养;通过归纳氨气的用途,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制法。

教学难点氨气的化学性质及制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演示“双喷泉”实验,请学生质疑,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新课讲析(一)氨气的物理性质学生归纳氨气的物理性质:极易溶于水,常温下 1: 700;容易液化,沸点 -33.50C 。

教师补充新闻事件中的液氨泄漏事件,强调氨气沸点比较高,容易液化。

(二)氨气的化学性质演示试管喷泉实验。

提问:根据刚才的实验以及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推测氨气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应学生总结:氨气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NH3?H2O?NH4+ + OH-。

2.氨气与酸的反应教师演示氨水碱性的检验方法――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学生讨论:氨水和液氨的区别?演示实验:氨气和氯化氢的反应 NH3+HCl=NH4C1。

结论:氨气与挥发性酸(盐酸、硝酸等)反应才有白烟生成。

此为检验氨气方法之一。

2NH3 + H2SO4 =(NH4)2SO4 该化学反应的应用:可以制得化学肥料中的铵态氮肥。

3.氨气的还原性演示实验:氨的催化氧化4NH3 4NO+6H2O(工业制备硝酸的基础反应)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硝酸形成的原理。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说播课课件(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说播课课件(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

环节一丨环节二丨环节三
形成气体制备实验 设计思维模型
总结:气体制备相 关实验设计的方法
• 陌生情境,设计实验方案的交流与点评, 进一步完善结构化思维; • 诊断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孤立水平、系统水平)及其对化学价值 的认识水平(学科视角)。 • 发展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环节一丨环节二丨环节三
形成气体制备实验 设计思维模型
总结:气体制备相 关实验设计的方法
环节一丨环节二丨环节三
形成气体制备实验 设计思维模型
总结:气体制备相 关实验设计的方法
• 实验目的——知识——新信息 • 建构思维模型,有序思维,提升素养
3
教学反思
情境创设丨思维结构化、可视化
情境创设丨思维结构化、可视化
陌生间接 研 究 对 象 问 题 情 境
2
教学实践
各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环节一丨环节二丨环节三
复习氨气的实验室 常见氨气的实验室 制备原理讨论 制备原理 形成气体制备实验 各组分的认识模型 形成气体制备实验 设计思维模型
总结:气体制备相 关实验设计的方法
• 形成知识网络, 建立化学性质与 实验装置选择之 间的联系。知识 意义化,认识角 度建立。 • 诊断学生认识物 质的水平(孤立 水平、系统水平 )和实验探究的 水平(基于经验 水平,基于物质 性质水平)。
环节一丨环节二丨环节三
形成气体制备实验 各组分的认识模型
• 变式训练,建立气体在净化、收集、 尾气吸收阶段的目标意识 • 诊断学生实验探究的水平(基于经验 水平,基于物质性质水平)。
环节一丨环节二丨环节三
形成气体制备实验 各组分的认识模型
• 建立气体制备的结构化思维,认识系 统化。知识功能化,认识思路形成, 知识经验程序化 • 诊断与发展学生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 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氨气的制备教学设计

氨气的制备教学设计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气的制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认识氨的性质。

2.掌握氨气的制备方法,熟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操作方法和步骤。

3.通过氨气的制备的学习了解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培养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加强化学知识的衔接和过渡,使知识形成整体性和系统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2.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探究心和求知欲。

3.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加强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

4.通过氨气制备的学习,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良好实验素养的形成及如何在实验课堂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实验探究-师生互动-得出结论-总结内容,加强学生对实验观察总结能力、化学思维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探索发现的能力,让其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

教学用品多媒体课件与视频教学过程【引入】多媒体展示:氨气在我们的实际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的用途,与化工生产具有紧密联系。

提出问题:氨气是如何制备的呢?【讲述】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氨气的制备方法。

【板书】第2节氮的循环氨气的制备【设问】那氨气的制备方法包括哪些呢?【回答】氨气的工业制法。

【补充】除了工业制法,还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也很重要,那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一、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铵盐的性质,其中有个性质是铵盐可以和碱在加热时产生氨气。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制取氨气的。

【讲述】在实验室里常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氨气。

【板书】1.所用试剂: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交流】学生书写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在受热时生产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课件】展示。

《氨气》教学案例

《氨气》教学案例

《氨气》教学案例第一篇:《氨气》教学案例《氨气》教学案例一:背景与主题背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都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但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主体,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创新等能力,仍是目前困扰我们教师的一大难题。

课堂上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以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情况。

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感到: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主题: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化学教师,我力争让每一堂课都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我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我以《氨气》的教学为例,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二;问题情境描述如何根据氨气的化学式NH3,依据化学键理论、分子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氧化还原规律等理论,推测氨气的化学性质呢?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些性质呢?三、案例分析案例(一):物理性质: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提出NH3物理性质的假设:(1)、可能以前见过闻过氨气的同学,提出:氨气在常温下为气态,有刺激性气味。

教师辅助: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瓶装满氨气的试管,依次传下去,让他们看一看,闻一闻。

(2)、一些农村的学生可能提出:与化肥碳铵的气味一样。

(3)、有些同学可能提出:是碳铵分解为NH3了。

(4)、有些同学可能提出:从氨气的化学式NH3知,其摩尔质量为17g/mol,,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标况下密度为0.771g/l,所以同学们推出氨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这是旧知识的运用,不错。

案例(二):化学性质:1、氨与水的反应学生依据化学键理论、分子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等理论,推测氨气的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些性质。

(1)、有同学依据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知识推出NH3的稳定性强于CH4、PH3、弱于H2O、HF。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操作方法;2、巩固有关化学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提高实验基本操作、观察思维能力;2、学生在知识的衔接和过渡中,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培养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2、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会合作、互助的重要性;3、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习方法的引导。

三、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良好实验素养的养成;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设计思路:“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设计始终围绕“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四要素展开,希望通过设计,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驱动促成师生的有效协作会话,从而实现“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意义构建。

本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实验探究—师生互动—得出结论—总结内容,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一系列提问、实验、讨论、归纳等活动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构建,体验探究实验的无穷乐趣。

本节较复杂的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结论,疑难解答通过多媒体展示,快速形象地展示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但是先进的信息科技也不能完全代替实际操作,所以本节课的实验最后必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这样通过多媒体实验展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也能使学生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视具体教学情境而定)五、教学用品实验药品: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钙固体;实验仪器:铁架台,铁夹,酒精灯,药匙,两个大试管,棉花等;多媒体课件与视频六、教学过程[板书]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问题情境]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死亡和饥饿问题,充分说明了含氮化合物对人类生存的巨大意义。

氨的实验室制法PPT教学课件

氨的实验室制法PPT教学课件
倾斜
2020/12/10
3
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NH3
收集→
向下排空气法
防止逸出→
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H2O
NH3•H2O)
2020/12/10
4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试管管口稍微向下倾斜 导气管管口伸入到收集气体的试管的 管底 收集氨气的试管管口塞上棉花 试纸一定要湿润
2020/12/10
5
探究
装置的不完美之处: 尾气处理;加热操作不方便控制反应
等 请你设计出自己的制取氨气的实验装 置
2020/12/10
6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 k You For Watc hing
7
氨的实验室制法
2020/12/10
08化学一班 谢静洁
1
氨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实验装置又是怎样的呢?
2020/12/10
2
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反应物→ 固固加热装置
反应产物: (1)H2O→ 大试管管口向下稍微

5.2氨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2氨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说课稿:氨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创新设计南宁市武鸣区xxx中学xxx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xxx高中的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氨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创新设计。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学背景教材分析:本节课基于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围绕氨气的制备和性质展开教学。

地位:氨气的制备和性质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同时它又是水溶液呈碱性的唯一气体,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物质,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在工业上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掌握氨的性质,为学生将来参加工农业生产和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知识储备:掌握了氨气的制备方法和氨气的基本性质、了解氨气的检验方法、知道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

能力基础: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及分析能力,但知识迁移薄弱,实验改进、设计和应用的能力不足。

心理特征: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客观现象的感知更敏感,对创新事物充满热情和好奇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概括为懂原理、会分析、能应用。

以及对应的评价目标,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本节课的重点是:会分析氨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的不足,能根据原理对其进行创新改进。

难点是:能不断改、进优化得出合理的实验创新方案。

采用的教学方法策略是:5E教学模式(参与—探索—解释—迁移—评价),还有问题驱动法进行教学,探索性地掌握和应用知识。

二、实验方案第二部分实验方案设计,首先是基于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分三步走:会分析、懂设计、能迁移,层层递进,推进教学。

这是所需的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实验内容首先是对教材中氨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进行分析,提出不足之处。

其次是根据教师提示的设计思路,进行实验创新探究,这是初步改进的方案(图一)和优化后的最终方案(图2)。

图一图2三、教学过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大环节:课堂导入任务驱动、实验探究优化方案、建构模型提升素养。

课堂导入开门见山,直接提出本节课的实验任务:根据所给出的实验设计思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氨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创新设计。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ppt课件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ppt课件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好的固体用纸槽送入试管底部,连接好装置,加热。 • 用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放入试管口,进行验满。 • 实验结束,停止反应,处理尾气,拆装置。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注意事项
• 实验室制NH3不能用NaOH、KOH代替Ca(OH)2。因 为NaOH、KOH是强碱,具有吸湿性(潮解)易结块, 不易与铵盐混合充分接触反应。又KOH、NaOH具 有强腐蚀性在加热情况下,对玻璃仪器有腐蚀作 用,所以不用NaOH、KOH代替Ca(OH)2制NH3。
加热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酒精灯 铁架台 试管两只 玻璃管 棉花 药品:NH4CI Ca(OH)2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实验装置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实验步骤
• 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 称取8g氯化铵和5g氢氧化钾粉末,混合均匀,将混合
• 用试管收集氨气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棉花。因为NH3分子微粒直 径小,易与空气发生对流,堵棉花目的是防止 NH3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纯净;减少NH3对空气 的污染。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实验目的
• 使学生知道氨气的工业制法和主要用途。 • 使学生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氨气的一般原理并直观地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达标课
氨气的实验室制取


2013年12月24日
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操作方法;
2、巩固有关化学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提高实验基本操作、观察思维能力;
2、学生在知识的衔接和过渡中,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培养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2、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会合作、互助的重要性;
3、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习方法的引导。

三、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良好实验素养的养成;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设计思路: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设计始终围绕“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四要素展开,希望通过设计,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驱动促成师生的有效协作会话,从而实现“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意义构建。

本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实验探究—师生互动—得出结论—总结内容,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一系列提问、实验、讨论、归纳等活动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构建,体验探究实验的无穷乐趣。

本节较复杂的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结论,疑难解答通过多媒体展示,快速形象地展示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但是先进的信息科技也不能完全代替实际操作,所以本节课的实验最后必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这样通过多媒体实验展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也能使学生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视具体教学情境而定)
五、教学用品
实验药品: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钙固体;
实验仪器:铁架台,铁夹,酒精灯,药匙,两个大试管,棉花等;
多媒体课件与视频
六、教学过程
[板书]
第4节氨硝酸硫酸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问题情境]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死亡和饥饿问题,充分说明了含氮化合物对人类生存的巨大意义。

但是我们知道,氮气的性质很不活泼,工业合成氨是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合成氨气,那么在实验室是如何来制取氨气的呢?[多媒体展示]
[新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铵盐的性质,其中一个性质是铵盐能够与碱共热产生氨气,实验室我们也用该反应原理来制取氨气。

[多媒体展示]
[师]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固体混合物共热来制取氨气,请同学们试着书写该反应的反应原理。

[板书](1)药品:氯化铵与消石灰固体混合物

[生]书写方程式: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2H2O
[多媒体展示]
[板书](2)反应原理
[师]很好。

(分析方程式,比如药品的选择,反应条件等)
[提问]现在同学们思考一下,该反应能否改写成离子方程式呢?
[生](讨论,各抒己见)不能,因为是固体之间的反应,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师]回答的很好。

那么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顾一下,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一般有几部分构成呢?
[师生互动]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提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一般根据什么来选择?
[生]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
[师生互动]由反应原理可知,实验室中氨气是固体和固体加热条件下来制取的,应采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板书](3)发生装置固体+固体=====气体(同制氧气)
[多媒体展示]演示装置图
[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a. 试管口(盛固体药品的试管)要略向下倾斜;
b. 固体药品要混合均匀,平铺试管底部;
c. 导出氨气的导管要短,收集氨气的导管要长,伸入试管底部;
d. 为使氨气收集更多,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收集氨气的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块棉花团,但不能堵死
e. 酒精灯加热用外焰,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再将火焰固定在盛放固体的部位加热
f. 装置应不漏气,实验操作前要先进行气密性检查
[设疑]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该反应生产的氨气纯不纯呢?如果不纯净,要如何除去杂质呢?[生1]不纯,含有水蒸气。

[生2]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就要除去水蒸气,可以用碱石灰。

[追问]能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呢?
[生]不能,因为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

[师]回答的很好。

[板书](4)净化装置:碱石灰(氧化钙与氢氧化钠混合物)
[多媒体展示]
[师]对气体进行干燥后就可以收集了,收集气体的方法一般根据什么来选择呢?
[生]气体的密度和溶解度。

[师生互动]收集方法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
[板书](5)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再问]怎么知道收集的氨气已经满了呢?
[生]回答
[板书](6)验满方法: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白烟)
[多媒体展示]
[师]氨气收集满了,多余的氨气能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里呢?
[生]不能,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多余的氨气排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追问]那该如何处理呢?
[生]根据氨气的性质,可以用水或者酸液来吸收
[板书](7)尾气处理:用水或者酸液吸收(棉花团)
[播放视频]氨气的实验室制取
[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反馈,抓住教学和实验中的时机及时提问,如: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氨气会污染环境,怎么处理?
该实验操作中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者说你认为在操作中有失误的地方呢?[生]思考,讨论
[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氨气的实验室其他制法
[多媒体展示]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比较详细的学习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该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和所对应的相关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巩固一下。

[随堂练习]讲义一张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2节氮的循环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铵盐(氯化铵)与消石灰固体混合物

(2)反应原理: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2H2O

(3)发生装置:固体+固体=====气体(同制氧气)
(4)净化装置:碱石灰(氧化钙与氢氧化钠混合物)
(5)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6)验满方法: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白烟)
(7)尾气处理:用水或者酸液吸收(棉花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