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某山村四级公路路线设计 精品
四级公路施工设计方案

四级公路施工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地区的一条公路施工项目,总长100公里。
公路起点位置位于市,终点位置位于县。
该公路主要服务于周边地区的交通需求,改善当地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二、项目目标1.提高交通通行能力:通过扩建和优化线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2.提高道路安全性:设计科学合理的路线、符合标准的互通性和交通安全设施,确保公路安全可靠。
3.提高行车舒适度:合理设计公路施工技术,提高道路平整度,减少颠簸和噪音,提升行车舒适度。
4.保护环境:采取生态恢复与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自然生态。
三、设计方案1.路线选择根据现有道路及交通需求,本项目路线选择从市起点出发,经过区,最终到达县终点。
路线总长100公里,路线经过的区域地势相对平坦,土地利用率较低,适合进行公路施工。
2.设计标准本项目公路施工设计按照国家公路施工标准进行,包括公路线形、线型、交叉口设置、标志标线等标准,确保设计结果符合国家规范。
3.路基设计根据路线的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合理的路基设计,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在跨越河流、湖泊等特殊地质条件下,采取适当的桥梁和涵洞等工程结构。
4.路面设计选择耐久性好、适应各种交通工具的道路材料,进行路面设计。
同时,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采取防滑、防潮等措施,确保路面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5.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在道路设计中,设置符合标准的交通安全设施,包括标志、标线、护栏、路灯等,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根据交通流量和车辆速度,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和速限标志。
6.施工方案根据公路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确定施工的工期、工序、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等,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同时,制定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四、预算根据公路施工的设计方案,编制详细的施工预算。
预算包括土方开挖、路基填筑、路面铺设、交通安全设施等项目的费用。
同时,考虑到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风险,预留一定的备用资金。
山区四级路图纸

常山至张家峪公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全长1.368公里第一册共一册山东凯领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四月123456123456第一篇 总体设计第一册第八篇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1项目地理位置图SI-1111说明S Ⅷ-11422说明书SI-232~42环境敏感区一览表S Ⅷ-214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SI-415第十篇 筑路材料1说明S Ⅹ—1144第二篇 路线2沿线筑路材料料场表S Ⅹ—21451说明S Ⅱ-126~7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2路线平面图S Ⅱ-228~91说明S Ⅺ-11463路线纵断面图S Ⅱ-3210~112工程概略进度图S Ⅺ-21474直线、曲线及转角表S Ⅱ-41125纵坡、竖曲线表S Ⅱ-51136路线逐桩坐标表S Ⅱ-141147控制测量成果表S Ⅱ-15115安全设施8护栏设置一览表S Ⅱ-16-71169护栏一般构造图S Ⅱ-16-35117第三篇 路基、路面1说明S Ⅲ-1418~212路基设计表S Ⅲ-2-1222~233路基标准横断面图S Ⅲ-2-31244一般路基设计图S Ⅲ-2-41255路基横断面设计图S Ⅲ-2-5426~296超高方式图S Ⅲ-2-61307路基土石方数量表S Ⅲ-2-24231~328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S Ⅲ-2-251339路面工程数量表S Ⅲ-2-3113410路面结构图S Ⅲ-2-3213511平曲线上路面加宽表S Ⅲ-2-3413612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S Ⅲ-2-3613713边沟排水沟设计图S Ⅲ-2-37138第六篇 路线交叉1说明S Ⅵ-11392平面交叉设置及工程数量一览表S Ⅵ-6-11403平面交叉设计图S Ⅵ-6-3141备 注备 注名 称编号目 录序号名 称编号页号序号页号页数页数第一篇总体设计总说明书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1 任务依据(1)山东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现场踏勘的指导意见(2)交通部颁发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农村公路改造项目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农村公路改造项目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一、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第一节编制的技术依据1.某县2011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红渡村至遂意乡兰甲村道路工程《招标文件》2.某县2011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红渡村至遂意乡兰甲村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3.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4.交通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J041—2000)5.交通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G F10—2006)6.交通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7.交通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034—2000)8.交通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30—2003)第二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某县2011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红渡村至遂意乡兰甲村道路工程,路线起点乐滩,途经塘苗村,新庄村,六分村,下槽村,在兰甲村处与乡道650线交接。
设计单位为,建设单位为红渡村至遂意乡兰甲水泥路建设项目理事会。
路线起于K0+000,终于K12+000,总长12公里,为四级公路。
路基宽度5m,水泥砼路面宽3.5米。
主要的工程容有挖土方,整理级配碎石基层,水泥凝土面层,砌挡墙。
(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中部某县红渡镇,位于中部,红水河下游,东经108°24ˊ~109°7ˊ,北纬23°40ˊ~24°23ˊ,东临兴宾区,西依都安县,南接上林县,北连宜州市;东北与柳江县交界,东南与兴宾区、合山市接壤,西北与都安县相连,西南与马山县接靠。
2.气象本项目工程所在地地处低纬度,属南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严寒期短,少霜少雪,四季均可栽培农作物。
年平均气温20.7度,极端最高气温39度,极端最低-3度。
7月最热,平均气温28.4度。
1月最冷,平均11.1度。
年平均降雨量为1429.6毫米。
年平均日照为1534.2小时。
某四级公路施工组织规划设计

某四级公路施工组织规划设计针对施工难点、重点和关键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案 ;格操作规程确保工程质量,避免返工。
5)做好材料的采购、供应工作。
保证能够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避免应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现象。
6)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管理。
格操作规程,加强日常维修和保养,消除设备的隐患,确保机械性能良好,随时随用。
7)充分考虑意外情况对工期进度的影响,如雨季、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对工期的影响。
8)我具有雄厚的施工能力,在非常规事情,可从其他工程中抽调技术骨干充实工程的施工队伍,以扩大作业面,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加强对已完成路段的安全保护,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造成返工。
四、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根据 IS09001 《质量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针对本工程制定质量计划,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活动进行规,格执行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满足业主的要求和实现质量目标。
4.1 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与管理系统对应的岗位责任制,实行分工合作,责任到位。
2、施工中各道工序实行自检、互、报请监理检查,凡未经验收,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3、原材料的进场,必须抽样检查,以确保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要求。
4、成立 QC 小组,针对施工中易出现通病得部位密监视分析^p 原因,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五、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5. 1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遵守公司各项安全法规。
2、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物料堆放整齐,道路通畅,设置施工标志牌,接受大众群众的监督。
..3、新工人入场操作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和工种技术培训合格,可操作。
4、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体验合格,可扯证上岗。
5、班组每进行安全生产总结会,对出现问题和经验加以分析^p 总结。
6 认真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做好上、下班自检、互检,交接检,发现隐患,及时整改落实。
7、安全设施,必须通过检查验收合格后,可使用8、操作人员操作必须戴好防护用品,自觉遵守公司安全防护制度。
四级公路施工方案(示范本)

四级公路施工方案一施工组织设计: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尤其对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包含施工工艺框图);3、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4、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5、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6、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及保证措施;7、项目事故应急预案;8、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二、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应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附表1施工总体计划表附表2施工总平面图附表3合同用款估算表附表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工程建设概况:1.1工程名称:1.2建设地点:1.3招标代理:1.4工程规模:1.5工程工期:1.6此工程招标范围:全套施工图纸范围内的全部工作内容(包括招标文件、答疑补充文件、工程量清单)1.7本工程质量目标: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1.8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5)《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9)《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10)《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11)《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12)《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1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1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15)《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1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E50-2006)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1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19)《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G10-2006)20)《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2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22)《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23)《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直径-355mm)》(GB197-81)1.9编制原则1.9.1单位工程合格率100%。
道路勘测设计-山岭区四级公路设计

4、沿线地质土质情况
直线、曲线与转角一览表(表一)
偏角 交点编号 1 2 3 4 5 6 7 交点桩号 K5+904.98 K6+175.85 K6+364.05 K6+534.79 K6+693.14 K6+834.59 K7+003.79 左 8°28′ 29°16′ 40°03′ 44°18′ 33°37′ 23°37′ 右 曲线 半径 (m) 350 150 75 100 75 100 30 缓和曲 线长度 (m) 0 30 30 30 35 30 35
2、设计成果 根据给定资料完成圆曲线要求,完成至少500米的桩号计算,纵 坡设计、竖曲线设置和横断面设计,设计完成后应交出下列成果:
(1)封面
(2)目录 (3)说明(对设计过程与内容作简单介绍)
(4)计算书
(5)直曲表 (6)路线平面图 (K6+000~K7+000) (7)路线纵断面图 (K6+000~K7+000) (8)路基横断面图 (K6+000~K7+000)
(2)平竖半径要保持均衡,平竖重合时,为在视觉上获得良好的 效果,平竖曲线半径比为1:(10~20)以上为好。 (3)凸型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型竖曲线底部,不得插入小半径平曲 线。
(4)凸型竖曲线的顶部或或凹型竖曲线底部不得反向曲线的拐点
重合。
(5)直线上或一个平曲线的纵面线型不应反复或凹凸变化,避免
》与《标准》与具体计算时应计算各超高断面中的特征点的超高高
差。
二、纵断面设计:
按确定的路线中心线点绘路线纵断面图的地面线,进行纵坡
设计,其设计标高一般为未加宽超高前的路基内侧边缘标高。 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纵坡度的大小,坡长的确定,转坡 点位置的选择,竖曲线的设置和设计标高的计算。纵断面线型设计 应根据公路等级、沿线自然条件和拟建道路构造物的标高要求,在
四级农村公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改建公路

四级农村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改建公路第一章编制依据和原则1.1 编制范围1.2 编制依据1.3 编制原则第二章工程概况2.1 技术标准2.2 主要工程数量2.3 、沿线地形、地质、自然气候2.4 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条件第三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署及规划3.1 总体施工指导思想3.2 施工总目标3.2.1 质量目标3.2.2 工期目标3.2.3 安全目标3.2.4 环保目标3.3 施工组织机构3.3.1 施工区段的划分3.3.2 项目管理机构框图3.3.3 项目经理部主要职责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说明4.1 施工临时用地4.2 施工用水、用电及施工道路4.3 施工通讯4.4 施工期间的交通维护第五章工程进度计划及总工期安排5.1 施工进度计划5.2 主要机械设备需用计划5.3 劳动力需用计划5.4 节约计划第六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6.1 施工方案6.1.1 路基工程6.1.2 桥涵施工6.1.3 路面工程6.1.4 交通安全设施工程6.2 施工方法6.2.1 路基工程6.2.1 路基工程6.2.1.1 准备工作6.2.1.2 路基施工6.2.1.3 路基工程质量要素6.2.2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盖板涵施工6.2.2.1 桥涵施工测量6.2.2.2 基础开挖6.2.2.3 混凝土端墙基础及墙身、垂裙、铺砌6.2.2.4 桥面板安装6.2.2.5 涵管敷设6.2.2.6 回填6.2.2.7 桥涵工程质量要素6.2.2.8 质量检验6.2.3 路面工程施工6.2.3 .1 、路面施工测量6.2.3 .2 、路面施工与质量要素6.2.3.3 、碎石垫层施工6.2.3.4 、二灰碎石基层施工6.2.3.5 、路面面层6.2.4 交通安全设施施工6.2.4.1 波形护栏施工6.2.4.2 安装隔离栅:6.2.4.3 标志工程施工6.2.4.4 标线施工6.2.4.5 轮廓标施工6.2.4.6 突起路标施工6.2.5 路沿石施工第七章工期的敖征体系及保证措施7.1 组织机构7.2 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第八章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及保证措施8.1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8.1.1 质量目标8.1.2 质量保证措施8.1.2.1 工程质量的技术保证措施8.1.2.1.1 土石方施工质量措施8.1.2.1.2 钢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8.1.2.1.3 砂浆、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8.1.2.1.4 涵洞及砌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8.1.2.1.5 工地试验室的建立及各项试验制度8.1.2.1.6 原材料试验8.1.2.1.7 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设计及检验8.1.2.1.8 路面工程质量保证措施8.1.2.2 特殊时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8.1.2.2.1 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8.1.2.2 夜间施工质量保证措施8.2 质量保证体系8.2.1 原则、方针8.2.2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8.2.3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8.2.4 开展质量教育活动,提高全员质量意识8.2.5 狠抓工序,确保整体8.2.6 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8.2.7 落实现场责任人第九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9.1 安全生产措施9.1.1 安全生产的目标9.1.2 安全生产的保证措施9.1.2.1 安全宣传工作9.1.2.2 交通安全措施9.1.2.3 施工过程安全措施9.1.2.4 其它安全保护措施9.1.2.4.1 用电保护措施9.1.2.4.2 防火安全措施9.1.2.4.3 防洪安全措施9.1.2.4.4 保证道路交通畅通措施9.1.2.4.5 、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9.2 安全保证体系第十章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0.1 文明施工宣传标语10.2 创文明施工现场第十一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1.1 环境保护措施11.2 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措施11.3 易撒漏物质封闭运输措施第一章 编制依据和原则1.1 编制依据1 、工程竞争性比选文件、设计图纸。
四级路设计总说明讲解

总说明书一、工程概况福安市社口镇秀峰村环村道路工程是秀峰村内重要交通要道,起点在秀峰村301省道进村水泥路终点,路线沿山而上,途经中坂、上坂,终点在上坂与301省道旧路口。
现有道路为下坂村内原有公路段,本次设计充分利用原有路段,全长1193.553米,路基宽度设计为4.5米,路面与路基同宽,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本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道路等级为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
2、路面宽度为4.5米,其中左右行车道各1.74米,左右硬路肩各0.5米。
3、旧路全线的曲线路段路基宽度均未加宽,本次拟对曲线路段路基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的第一类加宽值进行加宽。
4、旧路部份路段曲线半径小于15米,本次拟对曲线半径小于15米的路段进行局部移线改造至最小半径达15米以上。
二、任务依据1、秀峰村民委员会与福建中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2、1:2000数字地形图和外业测量数据;3、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
三、执行标准与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8、《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9、《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1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1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13、《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14、其他相关标准与规范四、技术标准由于路线所经地形复杂陡峭,并且受到村庄建筑物的制约,要将其改造成等级公路的困难极大。
四级公路机耕路施工图设计说明(四级公路机耕路设计模板)(完整版)

工程机耕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一、概述1.1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内,某某工程机耕路是通往某某村唯一交通道路。
承担该区域内各建制村或自然村对外联通的交通要道,对各乡镇的居民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本工程设计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至某某,终点桩号为K0+2818,道路全长2818m,道路宽度为4.5m。
1.2 任务依据项目背景1、本项目的设计合同委托书;2、交通部颁布的有关公路设计的标准、规范、规程;3、电子版地形图1:1000;二、总体设计方案2.1 设计原则1、贯彻“全寿命周期成本”思想,用新理念新思路推行灵活设计,将“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这一环保设计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注重地形选线、环保选线,合理运用技术标准,尽可能避免与河网的干扰,以减少高填深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注重公路景观设计,处理好项目工程与区域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使公路线形、沿线设施等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2、采取“远而不疏,近而不进”的原则,并紧密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及国土开发计划。
考虑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态所产生的交通需求,通过协调交通与土地施工的关系,降低敏感区域内的交通需求,减少污染。
另外,在规划区内进行空间敏感性调查,按其生态环境划分敏感区,并根据其保护价值确定敏感程度,使路线走向尽可能避免敏感等级高的地区,从而避免对生态环境的过大影响。
2.2 横断面布置本项目按单车道标准,设计车速采用15km/h,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4.5米,其中单车道宽共4.0米,两侧硬路肩各宽0.25米。
挖方段设置边沟,填方在外侧边坡高陡,需收缩坡脚路段设置重力式挡土墙或护肩墙墙及波形护栏。
2.4 施工水土保护的措施1、努力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
严格遵守有关水土保持的法规、条例。
2、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施工措施,实行水土保持责任制。
3、尽快做好边沟等路基排水工作,已确定的疏通河道,防护河道等工作尽快予以实施,在汛期之前力争完工。
某山区四级公路改建工程2剖析

摘要为了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并在各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我们选择了重庆某地区新建二级公路设计作为毕业设计,这是在毕业之前对自身学习状况的最后一次检查。
我所选择的设计路段是从K0+000至K1+287.865段,全长12787.865米,设计车速20km/h,路基宽度为6.5m。
此次毕业设计主要包括的内容如下:1、路线设计:在已知平面图的情况下,进行纵断面的设计,要求线路顺畅、填挖平衡、经济合理。
2、路基设计:包括各个桩号的填挖计算、填挖较大地段的稳定分析、整个线路的土石调运借配等。
3、路面设计:路基在不同干湿状态下,所设计的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方案的比选,要求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并满足各设计规范要求。
4、路基、路面排水工程;高填挖地段的防护工程以及路基加固工程:这一部分相当重要,对于路基排水,采用了边沟、截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对于路面排水,除了对路面进行了路拱设计,还进行中央分隔带的排水设计;对于特殊路段的防护和加固主要采用了骨架内植草和挡土墙。
5、桥涵设计:包括桥梁和涵洞的形式、尺寸的设计。
6、英文翻译7、专题研究:对此行业新观点或者新技术的综述。
关键词:路线,路基路面,桥涵第1章路线设计1.1 线形设计一般原则(1) 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微丘区,路线以方向为主导,平面线形三要素中以直线为主;在地势起伏很大的山岭重丘区,路线以高程为主导,为适应地形,曲线所占比例较大。
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不要片面强调路线以直线为主或曲线为主。
(2) 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①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
长直线和大半径曲线会导致较高的车速,若突然出现小半径曲线,会因减速不及而造成事故。
②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
同一等级的道路由于地形的变化在指标的采用上会有变化,同一条道路按不同设计速度的各设计路段之间也会形成技术标准的变化。
四级公路设计说明

一、概述(一)、项目背景为进一步加快象山县经济发展、完善公路网建设,打造平安交通,加快泗洲头镇经济建设步伐,方便群众的生活和经济往来。
受象山县泗洲头镇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泗洲头横埕~杨大场公路工程的测量及设计任务。
本工程起点与位于横埕村的已建水泥路面接顺,已建水泥路面路基宽度为5m,路幅为2×0.5m土路肩+1×4.0m行车道,终点至位于杨大场村的已建水泥路面,路线全长1.577公里。
本工程是农村联网公路的组成部分之一。
农村联网公路主要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合理利用各种有限的资源,实现区内的连接互通,保障区内和区外的顺畅衔接,形成统一、高效的系统,方便群众出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承接任务后,我公司于2013年1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全线进行了勘测。
在测设过程中,本着“质量第一,结构合理,节约投资,便于实施”的指导原则进行勘测设计。
本工程设计依据以下文件和技术规范执行:1、《宁波市农村公路建设最低技术标准指导意见》(宁波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文件,甬农发[2003]03号);2、《浙江省乡村康庄工程建设管理若干规定》(浙江省交通行业文件,浙交(2004)11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D30-2004)6、《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60-2004)10、《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62-2004)11、《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61-2005)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63-2007)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14、《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33-2002)1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6、《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手册》(JTG D82-2009)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18、浙江省交通厅《浙江省公路交通标志标线管理办法》(浙交[2007]63号);19、其他交通部颁发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等。
推荐-某山村四级公路路线设计 精品

课程设计题目:某山村四级公路路线设计分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导师姓名成绩20XX年 5 月 4 日目录摘要 (3)一、第一部分平面设计 (4)(一)道路平面设计概述 (4)(二)选线 (4)(三)直线路段 (10)(四)圆曲线 (11)(五)平面线形设计 (12)二、第二部分纵断面设计 (15)(一)纵断面设计概述 (15)(二)纵坡及坡长设计 (15)(三)竖曲线 (17)(四)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 (18)(五)视觉分析 (21)(六)纵断面图的绘制 (22)三、第三部分横断面设计 (23)(一)路线横断面的定义 (23)(二)道路横断面组成 (23)(三)车道宽度 (23)(四)路肩 (24)(五)道路路拱、边沟、边坡 (25)四、参考文献 (28)某山山村四级公路路线设计[摘要]:本设计是由指定起点到某山山顶的一条单车道四级公路路线设计方案。
其中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平面设计:选定线位,在选定的路线上,逐段进行平曲线设计计算,填制公路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绘制路线平面图。
纵断面设计:逐段确定道路纵坡,进行竖曲线设计及高程计算,并绘制路线断面图。
横断面设计:明确行车道、路肩各组成部分的宽度,明确边沟尺寸和边坡的大小。
除设计路基标准横断面外,还应根据具体条件对个别路段进行特殊路基横断面设计。
[关键字]:单车道、四级公路、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第一部分平面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概述1.道路是带状的三维空间结构实体,一般由线性、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等组成。
所谓道路中线是道路中心线的简称,路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路中线竖直切下,再行展开就得到路线的纵断面;过路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向切面即为该点的横断面。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和各个横断面都是道路的几何组成,路线设计是指确定路线的空间位置和各组成部分几何尺寸的工作。
为了研究和设计上的方便,通常把它分解为路线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
四级公路节地案例

四级公路节地案例一、项目背景。
在咱们那个小县城的边缘啊,有个地方要修条四级公路。
这地方周边呢,有好多农田,还有些零散的小村子,土地资源那是相当宝贵,就跟村民口袋里的钱一样,少一点都心疼。
二、节地措施。
1. 路线规划巧设计。
规划的时候啊,工程师们可没少费脑筋。
他们没有像那种大手大脚的做法,随便划条直线就完事。
而是仔细研究了地形地貌,尽量沿着现有的一些田埂或者荒地的边缘走。
就好比给公路找了个天然的“靠山”,这样就避免了大面积占用肥沃的农田。
比如说,有一段路本来可以直接穿过一大片平整的农田,但工程师们发现农田旁边有个小土坡,虽然有点弯弯绕绕,但他们把路规划到沿着土坡走,虽然路可能稍微长了那么一点点,但是保住了一大片能种粮食的好地呢。
2. 采用窄路基。
四级公路嘛,不需要像高速公路那样宽宽大大的。
所以他们就采用了比较窄的路基。
一般的四级公路标准里,路基宽度是有个范围的,他们就取了比较窄的那个数值。
这路基一窄啊,占地自然就少了。
就像人穿衣服一样,合身就好,不需要那种特别肥大的。
而且这样做还能减少土方工程呢,一举两得。
3. 合理设置附属设施。
像公路的一些附属设施,比如道班房(就是给养护工人休息的地方)和停车区。
他们没有单独划出一大块地来建。
而是把道班房和当地村子里的一个闲置的小仓库结合起来改造,既方便了工人,又没多占土地。
停车区呢,就利用了公路旁边一块有点坡度不太适合种庄稼的小荒地,简单平整一下就成了。
这样就避免了专门开辟新的土地来建设这些附属设施。
三、节地效果。
这么一通操作下来啊,这条四级公路比按照传统粗放规划建设的同类型公路少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土地呢。
周围的村民可高兴了,他们的农田保住了,还能享受到新公路带来的交通便利。
而且啊,这也给其他地方修四级公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让大家知道,修路不一定就得大把大把地占地,精打细算也能修出好路。
四级乡村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乡村公路水泥砼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xxxx年xx月一·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乡村公路水泥砼路面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一册)2、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及相应的质量检验评标准。
3、本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管理水平、技术设备力量,多年积累的公路施工经验用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的调查所掌握有关资料。
(二)编制原则1、单位工程合格率100%。
2、遵循招标文件各项条款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标准,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3、根据工期要求,抓住关键线路,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搞好工序衔接,达到均衡生产,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
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我队专业化、机械化的施工优势,借鉴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坚持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本合同段的建设。
5、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做到机械化作业、流水作业和标准化作业,合理配备劳动力资源,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6、在满足业主各种要求的前提下,确保实现进度、质量、安全的预期目标。
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一)工程简介:本合同项目为乡村水泥砼路面工程,工程地点位于段(39K+800――48K+100)。
工程范围:全长8.3KM,设计技术标准为山岭重丘四级公路,路基宽5.5M,路面宽4.5M,水泥砼路面。
本工程的设计指标为:公路路线等级采用部颁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20 公里/小时,桥涵设计荷载为汽-15,挂-80。
设计交通等级为轻型,设计年限为20 年。
(二)场地工程地质、水文条件:本合同段工程位于乡村公路段,为原村X143道泥结路面。
(三)气候条件本合同段施工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潮湿,每年4-9月为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70∽77%。
台风影响发生在5月中旬到11月中旬,7月中旬到9月中旬为盛行期。
四级路设计总说明资料

总说明书一、工程概况福安市社口镇秀峰村环村道路工程是秀峰村内重要交通要道,起点在秀峰村301省道进村水泥路终点,路线沿山而上,途经中坂、上坂,终点在上坂与301省道旧路口。
现有道路为下坂村内原有公路段,本次设计充分利用原有路段,全长1193.553米,路基宽度设计为4.5米,路面与路基同宽,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本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道路等级为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
2、路面宽度为4.5米,其中左右行车道各1.74米,左右硬路肩各0.5米。
3、旧路全线的曲线路段路基宽度均未加宽,本次拟对曲线路段路基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的第一类加宽值进行加宽。
4、旧路部份路段曲线半径小于15米,本次拟对曲线半径小于15米的路段进行局部移线改造至最小半径达15米以上。
二、任务依据1、秀峰村民委员会与福建中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2、1:2000数字地形图和外业测量数据;3、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
三、执行标准与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8、《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9、《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1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1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13、《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14、其他相关标准与规范四、技术标准由于路线所经地形复杂陡峭,并且受到村庄建筑物的制约,要将其改造成等级公路的困难极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题目:某山村四级公路路线设计分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导师姓名成绩20XX年 5 月 4 日目录摘要 (3)一、第一部分平面设计 (4)(一)道路平面设计概述 (4)(二)选线 (4)(三)直线路段 (10)(四)圆曲线 (11)(五)平面线形设计 (12)二、第二部分纵断面设计 (15)(一)纵断面设计概述 (15)(二)纵坡及坡长设计 (15)(三)竖曲线 (17)(四)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 (18)(五)视觉分析 (21)(六)纵断面图的绘制 (22)三、第三部分横断面设计 (23)(一)路线横断面的定义 (23)(二)道路横断面组成 (23)(三)车道宽度 (23)(四)路肩 (24)(五)道路路拱、边沟、边坡 (25)四、参考文献 (28)某山山村四级公路路线设计[摘要]:本设计是由指定起点到某山山顶的一条单车道四级公路路线设计方案。
其中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平面设计:选定线位,在选定的路线上,逐段进行平曲线设计计算,填制公路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绘制路线平面图。
纵断面设计:逐段确定道路纵坡,进行竖曲线设计及高程计算,并绘制路线断面图。
横断面设计:明确行车道、路肩各组成部分的宽度,明确边沟尺寸和边坡的大小。
除设计路基标准横断面外,还应根据具体条件对个别路段进行特殊路基横断面设计。
[关键字]:单车道、四级公路、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第一部分平面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概述1.道路是带状的三维空间结构实体,一般由线性、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等组成。
所谓道路中线是道路中心线的简称,路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路中线竖直切下,再行展开就得到路线的纵断面;过路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向切面即为该点的横断面。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和各个横断面都是道路的几何组成,路线设计是指确定路线的空间位置和各组成部分几何尺寸的工作。
为了研究和设计上的方便,通常把它分解为路线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
三者既需要分别进行设计,又需要综合考虑。
2.无论是公路还是城市道路,其路线位置的选定都会受到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技术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需要设计者在进行充分调查、掌握大量可靠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和地物等条件,设计出一条经济、合理而又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路线来。
道路平面设计就是在平面图上研究确定路中线几何形状的原理和方法的工作。
3.低等级道路上行车速度较低时,为简化设计,也可以只使用直线和圆曲线两种线形要素,而不加设缓和曲线。
4.根据课程设计要求,鸡鸣山公园的道路设计要求为四级单车道,20km/h,因此可只考虑直线和圆曲线两个平面线形要素。
(二)选线1.山岭地区公路路线特点:山岭区具有地形复杂、沟壑纵横、不良地质众多、平面展线位置狭窄、平纵配合困难等特点。
具体自然特征如下:1)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切割剧烈,坡陡谷窄,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大于20°以上。
2)石多、土薄、地质复杂,不良地质现象(滑坡、泥石流、岩崩、岩溶、岩堆(坡积层)、软弱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水害、采空区以及强震区(高地应力)等)较多。
3)水文条件复杂。
山区河谷谷底一般不宽,两岸台地较窄,谷坡时缓时陡,间或为浅滩和悬崖峭壁,河流多具有弯曲的特点,水流比降大,平时流量不大,但一遇暴雨,山洪暴发,洪流夹带泥沙、砾石、树木等急速下泄,冲刷河岸,毁坏田园,为害甚大。
4)气候条件多变。
昼夜温差大,山高雾大,气压较低等。
5)山区高等级公路由于受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的制约,具有完全不同于平原地区高等级公路的特点。
在山岭区修建高速公路无论其在设计方面还是在施工方面,其难度都是比较大的,相应的工程造价也要高出平原区高等级公路很多。
目前,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呼声日高,我国在环保方面的意识也在逐步加强。
作为国民基础设施的公路建设在如何加强环保方面面临很多的新问题,而高四等级公路受其技术指标的控制将不可避免地对原有的森林植被、景观、地貌造成破坏。
如何充分利用山岭区的地形、地貌,巧妙的对线形进行布设,合理选择线型指标,尽可能减小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公路的整体稳定性是山岭区高速公路设计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2.山岭四级公路设计要求及特点1)山岭地区四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应为汽车专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较高,要求计算行车速度20km/h,路基宽度4.5m,极限最小半径15m停车视距20m,最大纵坡9%。
最小纵坡0.3%。
2)直线最大长度:1000米(左右),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40米(左右)反向曲线间无超高加宽可相接,无超高有加宽须10m以上缓和短。
有超高时不小于15m。
相邻回头曲线间直线不小于100(80)m。
3)圆曲线:最大超高8%,超高时一般最下半径30m,极限最小半径15m,不超高时最小半径150m,最大半径10000m。
缓和曲线(一般使用回旋线)长度最小值:计算速度20km/h时为25m,40km/h时为50m。
4)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260m。
5)平曲线最小长度:设计速度20km/h时为40m,40km/h时为70m。
转角等于或小于7度时的平曲线长度。
设计速度20km/h的一般值280/转角。
低限值40m。
设计速度40km/h的一般值 500/转角。
低限值70m。
6)直线最大长度:设计速度20km/h的为400m,直线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50m,反向曲线间40m7)最短坡长:设计速度20km/h的为60m。
:设计速度40km/h的为100m8)最大坡长:设计速度20km/h的3%无限制,4%为1200m,5%为1000m,6%为800m,7%为600m,8%为400m,9%为200m。
9)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200m,极限值100m。
最小长度20m。
10)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200m,极限值100m。
11)设计洪水频率为百年一遇,要达到这样高的技术标准,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设计时不但需要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当地经济、土地资源,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劳动力状况诸多因素的限制,这要求我们在路线设计时要做到规范与实际相结合,在学习规范的同时,灵活应用规范,努力做到实用与经济相结合。
3.山岭四级公路选线原则及依据选线是在符合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下,结合自然条件选定合理路线,使筑路费用与使用质量得到正确的统一,达到行车迅速安全,经济舒适及构造物稳定耐久,易于养护的目的,选线人员必须认真观贯彻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深入实际,综合考虑路线、路基、路面、桥涵等,最后选出合适的路线。
4.山岭地区公路选线应符合以下原则1)根据道路使用任务和性质,综合考虑路线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与远景规划,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景的关系,在总体规划的知道下,合理选择方案。
2)认真领会任务书的精神,深入现场,多跑、多看、多问、多比较,深入调查当地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情况,以利于选择有价值的方案进行比较。
3)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地势,尽量回避不利地带,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从性车的安全、畅通和施工养护的经济、方便着眼,对路线与地形的配合加以研究,做好路线平、纵、横三方面的结合,力求平面短捷舒顺,纵断面平缓、均匀,横断面稳定、经济。
山岭地区选线,应特别注意沿线走廊带内的工程地质情况。
选线前应对沿线地质构造带、断层、岩石的层理情况、地质病害的分布及范围等,通过对遥感地质判释资料以及不同勘测阶段的勘探、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路线通过方案并不断优化。
对地质较为复杂地段还应注意在设线后诱发并加剧地质病害的可能性,谨慎地确定路线的线位和采取的工程措施。
山岭地区路线一般以顺山沿河布设为宜,必要时横越山岭。
按路线通过之部位和地形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种线形,其设计要点如下:1、沿河(溪)线沿河(溪)线应处理好河岸的选择、线位高低和跨河换岸地点三者间的关系。
1)河岸选择:路线应选择在地形宽坦、有阶地可利用、支沟较少、沟长较短,水文及地质条件良好的一岸。
积雪和冰冻地区,应选在阳坡和迎风的一岸。
除高速、一级公路外,一般公路可选在村镇较多、人口较密的一岸,以方便群众。
2)线位高低:路线一般以低线位为主,但必须做好洪水位的调查,以保证路基稳定和安全。
3)跨河换岸地点:应慎重选择跨河桥位,处理好桥位与桥头路线的关系。
4)对下列局部地段应注意:临河陡崖地段,抬高路线的线位时,应注意纵面高低过渡的均匀;当采用低线位时,应注意废方堵河、改变水流方向和抬高水位的影响。
迂回河曲的突出山嘴,可考虑深路堑或短隧道方案;对迂回河弯地段,可考虑改河方案,以提高路线技术指标。
通过水库地区时,应考虑水库坍岸、基底沉陷的影响,以确保路基稳定。
2、越岭路线越岭路线选线,一般应结合水文及地质情况处理好垭口选择、过岭标高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方案三者间的关系。
对于山岭海拔较高、气候恶劣、雾雪严重的越岭路线选线,应按公路的使用任务及功能区别对待,要求常年保持畅通的主要干线公路,应与在雪线以下或气候较好的地区,以隧道方案通过进行比较。
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因纵坡控制较严,路线要求近捷,越岭路线必须根据地形及工程地质情况,以越岭隧道与越岭展线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
1)垭口选择:垭口是越岭展线方案的重要控制点,在符合路线基本走向的情况下,应综合地质、气候、地形等条件,从可能通过的垭口中,选择标高较低和两侧利于展线的垭口。
对于垭口虽高,但山体薄窄的分水岭,采用过岭隧道方案有可能成为更合适的越岭位置时,亦应予以比较选择。
2)过岭标高:过岭标高是越岭线布局的重要控制因素,不同的标高会出现不同的展线方案。
除工程地质不良和宽而厚的垭口外,一般可用深挖方式过岭。
当挖深在30m以上时,则应与隧道方案进行比较。
3)垭口两侧展线方案:首先应考虑自然展线,不得已时方可采用回头展线。
回头展线应尽量利用山谷(主沟、侧沟)、支脉(山嘴、山脊)和平缓山坡等有利地形,并应尽量避免在一个山坡上布设较多和相距很近的回头曲线。
4)越岭路线的纵坡应力求均匀,平均纵坡及纵坡长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一般不应设置反坡,特殊情况下设置反坡时,应予以比较论证。
5)越岭隧道:各级公路越岭线的隧道,其线形及其与公路的衔接,应符合路线布设的规定。
二、三、四级公路上的特长及长、中隧道位置,原则上应服从路线基本走向,路、隧、桥综合考虑。
特长、长隧道位置的选择,必须先对符合路线基本走向范围内的隧道所处地区的地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通过调查测绘、勘探、实验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在取得全面、系统、准确的资料基础上,对隧道所处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做出评价,进一步在较大面积范围内进行方案选择,拟定不同的隧道标高,通过路、隧、桥综合考虑并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方案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