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 鲁滨逊的作者是谁
五年级名著导读课《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
![五年级名著导读课《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a8a2cae009581b6ad9eb15.png)
五年级名著导读课《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作者:韩放佟宁宁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2017年第11期教学目标:1.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与故事梗概。
2.能够根据原著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3.体会主人公在意外的事情来临时,能够学会接受和面对,用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去看待世界,对世界和明天抱有美丽的渴望、期待与信念。
4.通过导读能够激发学生课下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根据部分情节展开合理想象并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过程:一、读前畅聊、猜测,激起阅读期待师:今天我想邀请大家共同来跟我品读一部名著。
这本书我也是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读的。
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呢?在揭开神秘面纱之前,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你的理想是什么呢?如果多年以后有人站出来反对你去实现你的理想,你又会怎样选择呢?师:你们的勇气值得我为你们点赞!今天书中的主人公有一个航海梦,你们看这两个人当中就有一位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师:同学们猜一猜,这两个人物的身份,在谈论什么,结果怎样。
师:父亲以及家人的极力劝阻也没有阻挡他去实现自己的航海梦,他毅然驶向了大海,他就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笔下《鲁滨逊漂流记》一书的主人公鲁滨逊。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鲁滨逊的传奇人生!(出示书的封皮。
)二、读序言,了解作者师: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先来读读它的序言。
师:读过了序言,谁能谈谈你的感受?师:能够写出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
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这部书的作者。
(介绍作者笛福。
)三、读原文(配乐指名读),设置情境畅谈故事情节师:了解了这么多,想不想跟着我的脚步去看看主人公身上的传奇经历?好,那我们继续往下读。
师:首次出海的鲁滨逊没有任何的航海经验,他对大海一无所知,那么他会面临那些困难?这就是鲁滨逊第一次出海时的场景,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原文。
)师:这就是主人公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遭遇,如果你是死里逃生的鲁滨逊,接下来你会怎样做,是就此止步还是勇往直前?出于自尊心和对航海的挚爱,他选择了第二次出海。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5 鲁滨逊漂流记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5 鲁滨逊漂流记](https://img.taocdn.com/s3/m/139210e5a98271fe900ef923.png)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惧、凄”等14个字,正确读写“航海、荒岛”等词语。
2.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3.体会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激发阅读原著的愿望。
【重点难点】重点: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难点:体会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激发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师: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流落到了荒岛上,没有电,没有食物,生活资料极度匮乏,他将怎样在荒岛上生活下去呢?让我们走进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看一看鲁滨逊是怎样在荒岛上生活的。
板书:鲁滨逊漂流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读全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指导学生认读、书写。
生字:惧凄寞宴霉籍聊乏栅控贷剔袭覆3.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笛福。
(2)在预习时,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与别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课文由梗概和节选两部分组成)(3)了解什么是梗概。
(大略的情节。
节选是小说中节选的部分,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写法,而梗概采用了第三人称来写)(4)读了梗概,谁能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个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5)梗概中介绍了他遇险后,在岛上都做了些什么?(简略地说,两三个字:动词+名词:搬物品、搭帐篷、打猎、捕鱼、养山羊、种麦子、救野人、救船长、回英国)(6)从梗概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会是什么?(写他在岛上遇到的困难,他怎样想方设法克服的)三、阅读梗概,了解内容1.默读梗概。
思考,鲁滨逊面对着哪些困难呢?他又是怎么克服的?指名学生回答。
(先说困难,再说方法)2.想一想,除了面临物质生活上的苦难,他还面对着什么困难?(孤独)3.面对困难,鲁滨逊是怎样做的?读梗概第4-7自然段。
4.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738b6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c.png)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目的: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2、通过阅读和交流,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运用精读法学习他顽强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精读,略读,速读等正确的读书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有人说,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是啊,当我们展开书页,其实我们就是走进了作家的心田,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约会;我们的目光走过文字,其实就是在和作者亲密的对话。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学习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收获。
好,同学们齐读课题《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
1、拿起这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书的什么?(封面)一本书,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封面,那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书名、作者、插图。
一艘小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几个水手正奋力划着船。
可以猜想书的内容可能与大海航船有关系。
2、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作者入手,了解作者,对理解故事是有帮助的。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人称“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
阅读“走近作者”,结合你已经读了的小说内容,说说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故事内容有什么关系吗?(1)小说中鲁滨逊出海历险的时代背景,也是作者笛福从小生活的时代背景。
18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竞争正处于发展上升时期,在英国,工商业迅速发展,海外贸易与海外扩张不断进行。
追求个性解放、自由竞争、崇尚冒险则成为时代精神的标志。
从某种意义上讲,笛福塑造的小说人物——鲁滨逊身上正寄托着那个时代的梦想,寄托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梦想。
(2)现实中的笛福就像鲁滨逊一样有着非凡传奇的经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优质教案+创新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优质教案+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4827f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2.png)
课题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 目标 1.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惧、凄、寞”等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惧、凄、寞”等1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等词语。
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等词语。
2.2.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3.3.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4.4.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 重点 1.1.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2.2.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感悟鲁滨逊面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在逆境面前勇敢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 难点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教学 目标 1.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惧、凄、寞”等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惧、凄、寞”等1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航海、荒岛、流落、潮水”等词语。
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航海、荒岛、流落、潮水”等词语。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7117f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f.png)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探究鲁滨孙能在困难重重的荒岛上生活下来并且生活得非常精彩的原因。
2、感悟、体会、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毫不屈服,积极地向命运抗争,向困难挑战的精神。
3、激发学生广泛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从中吸取文学精华,感悟人生真理。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探究鲁滨孙能在困难重重的荒岛上生活下来并且生活得非常精彩的原因。
【设计意图】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学习发现的无穷乐趣。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探究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真切的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解读文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自己获得真理。
依据这样的理念,本教学设计通过课外故事的引入,与文本形成强烈的对比,着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自主思辩的平台,精心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引领学生全身心地与文本展开对话,自主探究鲁滨孙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
课堂上真正呈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并且强调对原著《鲁滨孙漂流记》文字内容进行拓展学习,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界,使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是独立阅读课文有效学习的最好体现。
形成开放的、灵动的、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鲁滨孙漂流记》原著、补充资料。
【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读过英国作家迪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吗?谁能来简单地介绍一下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滨孙漂流记》是原著的缩写,学完后,相信即使是没有看过原著的同学,也会对鲁滨孙这个人物有所了解。
二、学习课文1、师述:鲁滨孙是个勇敢的航海家和冒险家,他去过很多地方,有过多次成功的航海经历,但是,这一次,在他前往南美洲的途中,危险的事情发生了,鲁滨孙陷入了困境。
(请同学们快速地看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段直接写了这一内容。
)2、学生交流并出示:“有一次,……怎样活下去呢?”:⑴指名读。
⑵同学们,你能想象出鲁滨孙此时面临的危险吗?⑶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并交流。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食物、住处、安全、孤独⑷再指名学生读好这一小节:小结:此时,鲁滨孙没有食物来源,没有地方居住,丛林中时时有野兽的威胁,他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更重要的是这时他是孤身一人,该是多么孤独与寂寞啊?⑸再读“他又冷又饿,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要求读出问题的严重,语气的担忧,情感的恐惧与悲伤。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81792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a.png)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优秀10篇)《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篇一一、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探险吗?喜欢看探险小说吗?请你谈一谈。
二、自由读文,扫清孛词障碍1、生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拼读。
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请查字典或联系上卞文解决。
3、检查字词掌握情况:⑴字音:木筏、恐怖。
⑵字意:天涯海角:形容偏僻遥远的地方,也形容彼此相隔遥远。
流落:漂流、伦落。
木筏:用原木扎成的小船。
相当于竹排。
容身:藏身。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野蛮:不文明的,未开化的。
叛乱:武装叛变。
4、指名逐节读文,正音。
三、全班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讲的是鲁滨孙在──次意外中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在那儿,他用尽办法生存了二十多年,终于成功地返回了英国。
四、自由读文,试着给每一小段加个小标题生述师板,也可让生上来板书:1、爱冒险;2、落困境;3、找食物;4、搭帐逢;5、定居;6、养猎物;7、发现野人;8、收野人;9、救船长(回祖国)。
五、选择自己喜爱的部分分小组讨论学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悟鲁滨孙的品质方面谈。
)生:我从第一自然段“碰到很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这儿看出鲁滨孙是一个很勇敢的人。
板书:勇敢生:我从第三自然段“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一丝安慰”这儿看出鲁滨孙是个能干、心细的人。
板书:能干心细生:我从第四自然段“走遍荒岛”看出鲁滨孙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
板书:有耐心《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一、让学生概括《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情节,并谈谈读后的感想。
二、反复品读本文,把握作者伍尔夫解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基本切入点--“小说家的透视法”。
三、对比分析作家的透视法和读者的透视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目标二教学难点:目标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有过出外遨游,探险漂泊的梦想吗?那么试想一下,你们都会有哪些经历呢?(学生自由发言)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因不满于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动荡,假想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尽管它与世隔绝,但居住其间的人却“怡然自乐”。
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4篇
![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2fde4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62.png)
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文字片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
)他就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板书课题)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
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
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
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1、下面,我们就来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
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
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三、浅显探讨小说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逊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54914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4.png)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巩固课外阅读的方法。
2.梳理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及作品意蕴,使心灵受到感染和浸润。
3.引导孩子交流阅读收获和分享阅读体验,激发学生深层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梳理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及作品意蕴,使心灵受到感染和浸润。
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交流阅读收获和分享阅读体验,激发学生深层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最近,我们共同阅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
在家里,在学校里,总能看你在认真读书。
你认真读书的样子可真美。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滨逊漂流记》的读书交流会。
二、交流读书方法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同学们,那你们是怎样来读这本书的?我们来听听小伙伴是怎么说的?(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
)教师小结:从你们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常用的读书方法有:作批注;做摘抄;写一写读后感;画航海路线图、人物性格分析图、故事情节图;对这本书结构内容做整理,画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读《鲁宾逊漂流记》时所用的方法,通过老师的总结强化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巩固所学的阅读方法,为以后的整本书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三、梳理故事情节1.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一:把书读细环节一:知识竞赛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接下来老师带来一组挑战,检验你的书读的效果如何,请准备好。
(放录音)环节二:连一连鲁滨逊一共出海了4次,你知道他都去了哪里吗?请同学们连一连。
总结:老师不得不再次竖起大拇指,太厉害了!看来同学们并不是囫囵吞枣地过一遍,而是做到了细嚼慢咽,读得很细致。
我们在阅读整本书时就应该做到2.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二:把书读薄环节三:概括故事内容(说一说)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
看来同学们对故事情节基本掌握了,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个故事讲清楚。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学生交流归纳)教师小结:通过你们的讲述,我们把二三十万字的小说归纳成短短的几句话,这是要求我们在阅读整本书要做到——把书读薄。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b3b5c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a.png)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鲁滨逊漂流记》为蓝本,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掌握精读和泛读的方法。
2、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在充份体悟语言文字的同时,鼓励学生必须擅于抓取文章的细节描绘。
3、让学生在书海中陶冶情操,积淀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工作相关课件、学生摘录本、名著推荐目录。
教学过程了解作者和主要内容——泛读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班掀起一股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热潮。
只要有空,就会看见同学们埋头读书的身影。
老师悄悄捕捉到了你们看电视的镜头,想要不敢看看?(出具镜头)评测:兴趣就是最出色的老师。
课堂伊始,通过给同学们呈现他们课间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鲜活画面,既巧妙地引出了本课课题,又为本节阅读指导课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2、学生民主自由了解作者。
师:你了解作家笛福吗?请你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笛福。
师:《鲁滨逊飘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在当时影响非常小,被指出就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
笛福也因此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
3、学生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
评测:运用问题探究法,和学生一起走进作家笛福,重温小说主要内容,不仅检查了同学们课前的写作情况,还为阐明“泛读”这一写作方法提供更多了范例。
4、介绍读书方法——泛读师:同学们是不是辨认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其实书中已经了解了,有的在书的前言部分,有的在编者按部分。
我们第一次阅读一本书,浏览了作者简介、导读(有的书叫序、前言)、目录、后记等,便可大体上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这种读书方法叫泛读。
把握住人物形象——四书1、介绍读书方法——精读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泛读,已经介绍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那么,必须记住一本书,光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还比较,必须念出水平,把握住人物的形象,就必须四书。
2、介绍精读方法——做摘录师:如何去四书呢?古人云:“不颤抖笔墨不读书”、“不好记性不如番茄笔头”。
我们在写作《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时候,都节录了哪些内容呢?(学生汇报节录的不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师:比较长的片段,我们可以采用概括主要内容、摘录段首语句、截取片段精华等方法摘录。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57cbd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0.png)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概括《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情节,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智慧,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学习鲁滨逊的勇敢、坚韧和自助精神,形成积极面对困难的乐观态度。
教学内容整书概览: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作品背景,以及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
情节解析:详细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挑战,包括食物、住所、安全等方面。
人物分析:探讨鲁滨逊的性格特征,如坚韧不拔、聪明才智、乐观向上等。
主题探讨:讨论作品所体现的冒险精神、自我救赎、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主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复述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征。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鲁滨逊的内心变化,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作品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具:学生自备《鲁滨逊漂流记》书籍,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关于荒岛求生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2. 新授:介绍作者笛福和作品背景,引导学生阅读小说,分析鲁滨逊的生存挑战和性格特征。
3. 讨论:分组讨论鲁滨逊的求生经历,分享各自的阅读感受。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并进行同伴互评。
板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核心内容:鲁滨逊的荒岛求生经历、性格特征、作品主题。
视觉布局:使用图表和关键词,清晰地展示教学内容和结构。
作业设计阅读作业:要求学生继续阅读小说,记录鲁滨逊的每一次重要决策和行动。
写作作业:让学生想象自己是鲁滨逊,写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分享在荒岛上的经历和感悟。
讨论作业:安排学生在下一堂课分享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作业。
课后反思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活动和作业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分析和主题理解的掌握程度。
2023最新-《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精选9篇
![2023最新-《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c588c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b.png)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精选9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9篇《《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掌握目标: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以及创作原型;分析鲁滨逊以及星期五的形象;研讨《鲁滨逊漂流记》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魅力;赏析作品中的优美语句。
(二)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情感的体验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四)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语: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好书可以增加我们知识的广度,可以增加我们思想的深度,可以使我们能够拥有一个更广大的世界,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阅读沟通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阅读沟通了殊方异域的文化传播,使人类变得丰腴,可是面对茫茫书海,青春年少的我们又该如何寻找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灵魂加油充电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属于我们自己的图书。
(二)想一想:进入高年级,我们的阅读又向外延伸到外国文学的赏析上,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部影片的几个片段,大家猜猜看,今天我们要走进谁的生活中?(播放《鲁滨逊漂流记》电影版的几个片段)能先回答我的几个小问题吗?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哪国人?2、这部作品是以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真实经历为原型创造的,那么大家知道在塞尔柯克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吗?3、鲁滨逊在荒岛上独自生活了多少年?4、被鲁滨逊救下的土著人叫什么名字?你知道鲁滨逊教给他的第一个单词是什么吗?小结:面对种种挫折,鲁滨逊总是“不成功决不放手!”,想出变通的方法去达到目的,在和大自然的斗争中,他改变了恶劣的环境,战胜了地震的恐惧,挨过了疾病的打击,只要有可能,就动手改善自己的生活,他的人生哲学就是行动的哲学,不怕困难的哲学。
最新2021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1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8611d490c69ec3d4bb7508.png)
2021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流落、凄凉、寂寞”等18个词语。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理清小说的故事线索,培养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新课,了解写作背景。
(1)同学们,如果你独自一人被困于一座孤岛上,你会怎么做?(2)呈现小说原型。
课件出示: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
塞尔科克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书。
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
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
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
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
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这部小说被后人尊奉为十八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
那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便是丹尼尔·笛福,那部经典之作便是脍炙人口的《鲁滨逊漂流记》。
2.走近作者。
(1)《鲁滨逊漂流记》与笛福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
那么,笛福一生的经历如何呢?课件出示:笛福(1660—1731),是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称为“欧洲小说之父”。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d044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0.png)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8课文分析:《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
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回到英国。
本课是人教版教材十二册第五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即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接触,突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因为课文是原著的缩写,所以要对《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进行充分的阅读。
把握正确的思想内容,从而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5、运用掌握的读书方法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
学习重难点:1、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
2、感悟鲁滨孙面对困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进程:1、设疑谈话、导出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一个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如果一个人失去这个最基本的条件,还能生存下去吗?但是就有一个人在一个荒岛上,没有吃的、住的、又有野兽出没,却生活了二十几年,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鲁滨孙去体验一下那惊险的荒岛生涯,一同走进《鲁滨孙漂流记》。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快速引入课文情境。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默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完请同学来描述一下文章中鲁滨孙的经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鲁滨逊漂流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0c764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9.png)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和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状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2.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归纳和表达能力。
3.指导学生掌握略读和精读的方法,提高速读能力。
4.让学生感受到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孤独生活,学习他的顽强拼搏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和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状况。
难点: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心理变化和顽强精神。
三、教学准备教师需提前阅读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
同时,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简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个故事,请几位同学简述故事情节。
•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介绍作品背景和作者情况。
1.略读全文(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略读的方法,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故事梗概。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多长时间?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阅读心得,教师巡视指导。
1.精读重点段落(15分钟)•教师指定一些重点段落,让学生采用精读的方法进行阅读。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能够顽强地生存下去?他身上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或提问。
1.拓展阅读(10分钟)•教师向学生推荐《鲁滨逊漂流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引导学生课后阅读。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阅读心得和启发。
1.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强调鲁滨逊的顽强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原著,拓宽视野。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2d495fb1711cc7930b71641.png)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教材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是历险小说,鲁滨逊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
鲁滨逊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种种困难,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国。
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本课是《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和片段,重点写鲁滨逊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
鲁滨逊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
作者介绍:丹尼尔・笛福(1660-1731),生于英国,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称。
《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等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杰克上校》《罗克萨娜》等。
我会写:惧:恐惧畏惧惧怕惧色临危不惧凄:凄凉凄清凄惨凄切凄风苦雨寞:寂寞寞然寞寞落寞宴:宴会设宴宴客家宴午宴宴席乏:乏味缺乏贫乏乏力人困马乏籍:古籍书籍户籍国籍党籍学籍聊:闲聊聊天聊胜于无民不聊生栅:栅子栅栏铁栅栏木栅栏控:指控控诉掌控控制贷:借贷贷款农贷信贷车贷剔:剔除挑剔剔红剔牙晶莹剔透袭:袭击夜袭空袭偷袭寒气袭人覆:颠覆倾覆覆没覆盖覆水难收稍:稍微稍等稍许稍稍稍纵即逝形近字:惧(惧怕)慎(谨慎)籍(书籍)藉(狼藉)聊(聊天)卿(爱卿)栅(栅栏)珊(珊瑚)覆(覆盖)履(履行)稍(稍微)梢(树梢)多音字:畜xù畜养chù牲畜作zuō作坊zuò作家尽jǐn尽管jìn尽兴劲jìn劲头jìng劲敌近义词:畏惧——恐惧凄凉——凄惨安慰——宽慰寂寞——孤单野蛮——蛮横忧伤——哀伤反义词:畏惧——勇敢简陋——豪华野蛮——文明忧伤——高兴接受——拒绝节省——浪费理解词语:【畏惧】害怕、恐惧,不敢面对。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15篇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127f4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1.png)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15篇《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__第二至八自然段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夏令营的较量》有关资料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过《鲁滨孙漂流记》吗?有谁能告诉老师这篇长篇小说的作者是谁?(板书:英、笛福)2、 __是书的缩写,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他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居然生活了二十年。
3、你能想像一下荒无人烟的小岛是怎样的吗?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
4、刚才同学们通过想象,自己描绘了一幅荒岛风景图,真的是很荒凉,很艰苦。
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鲁滨孙来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荒岛(引读)5、课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荒岛:没有名字、没有人居住,到处都是乱石野草。
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荒岛上,你会怎样?(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那么,鲁滨孙又是怎样在这一个小岛上活下去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鲁滨孙在岛上惊险经历的部分找出来。
2、思考并交流: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碰到了哪些困难?(交流时随机板书:住、吃、安全、孤独)3、这些困难都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这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且生存了28年,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啊!这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让我们和鲁滨孙一起去历险吧!(播放连环画并解说)(三)、围绕重点,读书讨论1、鲁滨孙在岛上的经历艰难、惊险,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难中处处透着险,而鲁滨孙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想尽办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历尽艰难,勇敢地活着,对于这样的鲁滨孙你佩服吗?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读给你的同桌听,说一说:你佩服鲁滨孙的什么?为什么佩服?而同桌在听完后对其进行评价。
2、指名朗读,并谈感受3、鲁滨孙孤身一人在岛上历尽千难万险,除了书上讲到的这些困难,肯定还有其它困难,请你想像一下鲁滨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4、通过学习,同学们对鲁滨孙的了解更深了,想不想夸夸他?请用一到两个词语来夸一夸他。
鲁滨逊漂流记优秀教学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231e1a102de2bd97058809.png)
鲁滨逊漂流记优秀教学设计这是鲁滨逊漂流记优秀教学设计,是优秀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鲁滨逊漂流记优秀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途、篷、蛮、叛”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讲述课文故事。
3、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木求生存的非凡经历,感悟要想生存,就得自己想办法创造条件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教材分析:《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
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
课文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制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重点是鲁滨孙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生存,是人生第一需要。
某生存,应该是每个人最起码的本领。
同学们将面临人类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怎样学会生存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鲁滨孙漂流记》(板书课题),这是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的缩写。
会给同学们很大的启示,你会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呢?二、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1、读一读课文前“阅读提示”,给自己确定阅读目标。
组织交流一下。
(知道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以后,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重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2、自己认真读课文。
读准带注音的字的字音;边读边记内容,练习讲课文里的故事。
读一遍记不下来,再读一两遍。
3、3、小组讲故事。
一人讲,其他同学补充。
三、重点研读细读第2~8自然段,知道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难。
1、自读自悟,思考: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难?是怎样战胜的?画出有关句子。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帮助从“食物、住所、安全、孤独”几方面进行归纳。
四、谈体会,感悟谋求生存的道理从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非凡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学生交流,教师酌情点拨。
鲁滨逊漂流记作者_作者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作者_作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d93f75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6.png)
鲁滨逊漂流记作者_作者简介《鲁滨逊漂流记》被誉为英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
以下是搜集并整理的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鲁滨逊漂流记作者_作者简介《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历险小说作品,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航海探险小说的先驱。
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
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在荒岛上生活4年4个月之后,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
笛福便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宾逊”不仅成为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为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
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
该小说发表多年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于世界各地,并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
内容简介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
他瞒着父亲出海,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了一些假珠子、玩具等到非洲做生意。
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同伴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
接着他用削尖的木桩在帐篷周围围上栅栏,在帐篷后挖洞居住。
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淡水,度过了最初遇到的困难。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自力更生教学案例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自力更生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aeb51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a.png)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自力更生教学案例引言《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于1719年发表的一部小说,讲述了英国船员鲁滨逊遭遇海难后漂流至荒岛上,他在荒岛上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刻苦努力,实现了自力更生。
这部作品是一本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之作,其中展示了很多可以成为教学案例的自力更生技能。
自力更生技能1: 寻找食物资源在荒岛上,鲁滨逊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寻找食物资源。
他通过观察环境和使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学会了识别野果、捕捉飞禽、渔获海鲜等方法来获取食物。
这个教学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野外环境中寻找并利用可食用资源以维持基本生存需求。
自力更生技能2: 建造住所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恶劣天气和野兽侵袭,鲁滨逊利用岛上的材料建造了一个简易住所。
他使用树木、岩石和植物来搭建遮风挡雨的构造,并加强了住所的稳定性。
这个教学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材料建造临时住所。
自力更生技能3: 制作工具为了方便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鲁滨逊掌握了制作工具的技能。
他使用石头制作刀具、木棍制作渔网等,以应对不同的需求。
这个教学案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从身边的一些常见材料中制作简单的工具,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创造力。
自力更生技能4: 采集并净化水源在荒岛上,水是至关重要的资源。
鲁滨逊通过发现岛上自然蓄水区域、采集雨水和净化海水等方式来获取安全的饮用水。
这个教学案例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获取和净化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巧和方法。
结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自力更生教学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通过深入研究鲁滨逊在荒岛上展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灵活应对挑战的能力。
这些案例不仅可以用于实践教学,也能够启发学生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和发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鲁滨逊的作者是谁
《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一、导入 1.(出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剧照)这是2012年李安导演拍摄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上映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影片讲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他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
在这227天里,派遭遇了许多无法想象的挑战,但是从头到尾派都没有绝望,求生的希望一直支撑着他,最终派与老虎共同战胜困境获得了重生。
2.派的经历是震撼人心的,英国作家笛福笔下的鲁滨逊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读一读他的故事(出示,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了解作者(出示) 2.你们发现没有本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在编排方式上有一些不同,由两部分构成,即《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梗概和节选片段。
那什么是梗概呢(出示)简单地说,就是小说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和主要的情节等要素。
3.相比平时阅读中遇到的梗概,咱们课文中这篇梗概略显长了一些。
那么这个长长的梗概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故事呢?大家先快速地浏览一下(抽生答) 过渡他提到了这个故事的几大要素。
首先,他说,鲁滨逊啊遇到了海难,幸存了下来,流落到了,荒岛上。
接着,他又重点叙述了他在荒岛上(生接:定居)定居荒岛,努力求生。
最后,他救下了船长,回到了英国。
4.读过这部小说的同学应该知道,这个小说他重点写的是(鲁滨逊是如何定居荒岛,努力求生的)
5.那么,请大家默读梗概,想想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生读,师板书: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现在谁能看着板书向大伙来介绍一下这个梗概的主要内容(鲁滨逊不幸流落荒岛,他努力求生。
先解决了住处问题,选择了一个安全、方便的好地方,搭起了帐篷。
然后,他发现自己没有食物了,于是,他就端起猎枪去打猎。
然后还圈养起他抓到的山羊。
最后,他还想办法种植了粮食。
有一天,他看见有一些野人上了岸,这些野人非常野蛮,他们还吃人。
鲁滨逊非常害怕,于是插下尖锐的柳庄,还把羊群分开养。
这时,他发现有一群野人要杀掉两个野人。
一个被杀了,另一个人向着他住处的方向跑了。
鲁滨逊很同情他,于是就开枪打死了追赶他的两个野人,还教化了他,教他学会说英文,让他成为自己的好帮手。
最后,他们碰到了一艘水手叛乱的船,他们救下了船长,作为报答,船长带他们回到了英国) 三、再读感悟 1.梗概部分大家已经读懂了。
课文除了梗概还有一部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精彩片段。
你说,这个精彩片段大致对应了梗概的哪部分内容呀(从船上搬完食物回来) 2.那么,请大家浏览精彩片段,快速默读,详细说一说:(出示问题,生讨论反馈) 过渡当时,鲁滨逊流落荒岛已经十多天了,他搭建起了自己的帐篷,有了暂时的住处。
可是,生活依旧是那样的艰辛。
文中有一句话是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的写照。
他这样记录到(出示,生读:“我现在处在一个……前所未闻的。
”) 3.28年的荒岛生活,鲁滨逊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他的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谁来说说(第8段,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沮丧心情、能心平气和地安慰自己、能积极乐观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6.他是怎么安慰自己的呢,用了一个办法(如实记录自己的幸与不幸,两个表格) 四、品读深探 1.多形式读:(1)同桌互读,抽同桌读。
(2)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
2.现在老师来读坏处,你们来读好处,听清楚了你们应该怎么回答哦(将“坏处”的“我”改成“你”)
3.那么鲁滨逊为什么要列出“好处”与“坏处”呢?闲得无聊了,找点儿事来做吗(这个表给鲁滨逊带来了勇气,使他清楚地认识到情况虽然很糟,但没有完全处于绝境;
其次,这也使鲁滨逊能够心平气和,不再抱怨眼前的一切,积极乐观地谋求生存;
再次,他通过对照得到心理安慰,得到了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4.鲁滨逊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最近你遇到什么困难和烦恼了吗(出示)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鲁滨逊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5.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示)或者说他能够在荒岛上活下去靠的是什么(毅力顽强、吃苦耐劳、积极乐观、不屈服于命运、热爱生活) 五、总结:在西方,“鲁滨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鲁滨逊在荒岛上还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英国后,又是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感兴趣的同学们课下可以找到原著读一读。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