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常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大全)
粪便隐血试验参考值临床意义
粪便隐血试验参考值临床意义粪便隐血试验(FOBT)是一种常规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检测人体肠道内是否存在潜在的出血。
这种试验的参考值对于判断结果是否正常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反映了临床上的许多潜在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粪便隐血试验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粪便隐血试验的参考值通常为阴性,即不存在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进行高灵敏度的粪便隐血试验时,可能会检测到极少量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疾病。
一般来说,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即检测到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可能提示以下几种情况:消化道出血:特别是下消化道出血,如痔疮、肛裂、肠息肉等。
其他疾病:如口腔溃疡、牙周炎等口腔出血,或鼻腔出血等。
粪便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辅助诊断消化道疾病:对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炎症和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粪便隐血试验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
特别是在肠道肿瘤的早期,可能会出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的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肠道肿瘤。
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果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较严重,或者存在多处出血。
同时,如果粪便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也说明出血量越大,病情可能更为严重。
指导治疗:如果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使用止血药物、调整饮食等。
同时,对于一些需要手术的疾病,如肠癌、胃癌等,粪便隐血试验的结果也可以作为评估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参考。
监测复发和转移: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定期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可以监测疾病的复发和转移情况。
如果试验结果持续阳性,可能提示疾病复发或转移。
鉴别诊断:与其他实验室检查方法相结合,如大便常规、血常规等,可以帮助医生鉴别诊断一些难以确定的疾病。
例如,如果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但大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正常,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痔疮等良性疾病引起的出血。
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其参考值和临床意义对于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大便常规检查的项目及临床意义
大便常规检查的项目及临床意义
1、粪便潜血
正常参考值:阴性;
意义:阳性,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伤寒、溃疡病、肝硬化等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2、粪胆素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和肝性黄疽等;
3、粪便胆红素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阻塞性黄疽等;
4、粪便细胞
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HP;白细胞:偶见/HP;
临床意义:红细胞出现和增多,见于痢疾、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等白细胞增多,见于肠炎、细菌性痢疾;
5、粪便细菌培养加药敏
正常参考值:阴性无致病菌;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细菌性痢疾、伤寒、肠结核、急慢性肠炎等;同时可根据药物敏感,选择有效的抗菌素;
6、粪便颜色
正常颜色:成人呈黄褐色,为黄色或金黄色;
临床意义:柏油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红色,见于痢疾、结肠癌、痔出血等;陶土色,见了各种原因所致阻塞性黄疽等;绿色,见于婴儿消化不良等;黄绿色,见于伪膜性肠炎等;
7、粪便形态
正常形态:成形软便;
临床意义:粥样或水样稀便,见于急性胃肠炎、、伪膜性肠炎等;粘液性或脓血性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炎、小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等;凝乳块便,见于婴儿乳汁消化不良等;细条状便,见于结肠癌等所致直肠狭窄;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粪便检查各项目组合临床意义
粪便检查各项目组合临床意义粪便检测各项目组合的临床价值1、粪便常规+fob(常见组合):因粪便常规手工法收费高(2-3元/次),全国绝大部分医院对粪便检查的基本女团为粪便常规+fob,主要意义是通过粪便形态学和粪便镜检试验去筛查消化道与否存有炎症、寄生虫病毒感染以及下消化道病变,辅助临床医生确诊。
在仪器法下,再次定义粪便常规分析女团为“粪常规+寄生虫集卵、镜检、计数+fob”,其中粪寄生虫镜检、集卵、计数就是存有单独的收费标准。
2、粪便常规+fob+转铁蛋白:此女团临床意义是通过粪便形态学和粪便镜检试验去筛查消化道与否存有炎症、寄生虫病毒感染以及消化道病变,辅助临床医生确诊。
fob就是针对下消化道病变检测,特异性弱,灵敏度低;转铁蛋白(tf)针对上消化道病变检测,特异性弱,灵敏度低;fob与转铁蛋白融合就是优势互补型,能完备地筛查消化道病变情况。
3、粪便常规+轮状病毒/腺病毒:此女团临床意义是通过粪便形态学和轮腺病毒试验去筛查消化道与否存有炎症、寄生虫病毒感染以及传染性胃肠炎(婴幼儿呕吐),辅助临床医生确诊。
轮状病毒和腺病毒主要引致婴幼儿传染性胃肠炎,在成年人中也存有辨认出。
≈饕经粪-口传播,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症状为水样呕吐及咳嗽,病毒感染病人也存有头痛、咳嗽及腹部痉挛(胃痛)。
4、粪便常规+fob+转铁蛋白+hp:粪便常规三联验的临床意义是筛查消化道病变、胃肠道病毒感染、消化道肿瘤等疾病。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消化道肿瘤与病变的标定可以做为粪便常规检查的新三项去再次定义,对与消化道肿瘤的防控晚确诊、晚化疗存有积极主动的社会意义,通过促进消化道fob、tf、hp大便常规三标定,能够并使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减少。
粪便常规化验单各项解读
粪便常规化验单各项解读1.引言粪便常规化验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手段,可以通过检测粪便样本中的各项指标,了解肠道健康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问题或感染性疾病。
本文将就粪便常规化验单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检验结果。
2.检验指标解读2.1颜色粪便颜色可以反映肠道内消化和吸收功能的情况。
常见的颜色有黄色、黄褐色、棕色等。
本项指标主要用于初步判断肠道消化功能是否正常。
2.2p H值粪便pH值反映了肠道内的酸碱平衡状况,正常情况下会呈弱酸性或中性。
异常的p H值可能与肠道感染、消化问题等有关。
2.3饱和度饱和度是指粪便中脂肪的含量,可以反映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情况。
异常的饱和度可能与胆道疾病或胰腺问题相关。
2.4食物残渣粪便中的食物残渣可以反映肠道内的排空情况和消化功能。
异常的食物残渣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或消化不良有关。
2.5隐血隐血检测可以帮助发现消化道出血或感染。
阳性结果可能与胃肠道溃疡、息肉、炎症等疾病相关。
2.6白细胞白细胞检测可以反映肠道炎症情况。
异常的白细胞计数可能与感染、炎症性肠病等有关。
2.7干化程度粪便的干化程度可以反映排便频率和水分摄入情况。
密度高的粪便可能与便秘有关,而稀烂的粪便可能与腹泻有关。
3.结论通过对粪便常规化验单中各项指标的解读,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肠道健康情况,并对可能存在的消化道问题或感染性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但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检验结果并不能完全确定具体疾病,仍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若有异常的检验结果,建议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的医生进行进一步诊疗。
以上就是粪便常规化验单各项指标的解读,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1]颜色对大便检查的影响通常反映了胃肠道的某些情况,严格而言,尤其是大便小便,不能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成型,因为它不如呕吐来得直接。
颜色对大便检查有什么意义?亦可参照XL S X文档可以读人真心讲解。
[2]饱和度检测。
引用的英文资料是最新的大便X光机的成果,通常需要我们大便通过这么一个过程来检查有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
大便常规检查报告单解读
大便常规检查报告单解读大便常规检查是指根据大便的外观、性状、成分和病原体检测等项目对大便进行的一系列检测分析。
通过大便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肠道内部的状况,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疗效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解读一份关于大便常规检查的报告单。
大便常规检查通常包括以下项目:1. 外观和性状:包括大便的颜色、形状、质地、气味等,通过观察大便的外观和性状可以初步了解肠道消化功能、水分吸收情况、胃肠道功能等。
2. 隐血检测:隐血是指不可见于肉眼的血液,通过隐血试验可以检测大便中是否存在隐血,有助于排除或确诊消化道出血、溃疡、息肉等疾病。
3. 粪便常规镜检: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脂肪球、原虫、寄生虫等的检测,可以了解大便中是否存在炎症、出血、寄生虫等情况。
4. 寄生虫检测:可从大便中检测寄生虫的卵囊或幼虫,帮助诊断肠道寄生虫病。
5. 菌落计数和细菌培养:通过培养技术检测大便中的细菌数量和种类,有助于诊断肠道感染性疾病。
下面为您详细解读一份大便常规检查报告单:报告单编号:XXXXX姓名:XXX 性别:XX 年龄:XX岁检查时间:XXXX 年 X 月 XX 日项目解读及参考范围:1. 外观和性状:大便呈黄色/褐色,形状正常,质地软,无特殊气味。
结论:正常。
参考范围:大便颜色正常为黄褐色,形状软,无明显异味。
2. 隐血检测:隐血试验结果为阴性。
结论:阴性。
参考范围:阴性表示大便中无隐血,阳性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或其他疾病。
3. 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 <5/HP,红细胞阴性,脂肪球阴性,未观察到寄生虫或原虫。
结论:未见异常。
参考范围:正常人群的白细胞数一般不超过每个高倍视野5个。
4. 寄生虫检测:未检测到寄生虫卵囊或幼虫。
结论:未见寄生虫感染。
参考范围:正常。
5. 菌落计数和细菌培养:细菌计数为X * 10^6CFU/g,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
结论:菌落计数正常,未见细菌培养的阳性结果。
参考范围:正常值范围为X * 10^6CFU/g。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常规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
通过检查粪便样本中的各种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消化系统是否存在炎症、感染、出血等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粪便常规检查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检查目的:粪便常规检查旨在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与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
二、检查方法:1. 收集粪便样本:在患者排便后,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新鲜的粪便样本。
避免将尿液、水或其他杂质混入样本中。
2. 样本处理:将粪便样本送至实验室后,实验室技术人员会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包括样本离心、稀释、染色等。
3. 检测指标:粪便常规检查通常包括以下指标的检测:- 外观:观察粪便的颜色、质地、形状等特征。
- pH值:评估粪便的酸碱度,正常范围为5.5-7.5。
- 隐血试验: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隐血,用于筛查消化系统出血情况。
- 糖类检测: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糖类,用于评估消化系统对糖类的吸收情况。
- 脂肪检测: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脂肪,用于评估消化系统对脂肪的吸收情况。
- 寄生虫检测: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寄生虫卵或寄生虫片段,用于诊断寄生虫感染。
- 细菌培养:将粪便样本进行培养,检测是否存在致病菌感染。
三、检查结果解读:根据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并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查结果及其可能的解释:1. 外观异常:如颜色异常(如黑色、红色等)、质地异常(如稀便、硬便等)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
2. pH值异常:酸碱度异常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酸减少等问题有关。
3. 隐血试验阳性: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消化系统出血,如胃溃疡、结肠癌等。
4. 糖类检测异常:异常结果可能与糖尿病、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等问题相关。
5. 脂肪检测异常:异常结果可能与胰腺疾病、胆囊疾病等问题有关。
6. 寄生虫检测阳性:阳性结果可能提示寄生虫感染,如蛔虫感染、阿米巴病等。
7. 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结果可能表明存在细菌感染,如细菌性痢疾、沙门菌感染等。
便常规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概述
便常规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概述标签:便常规;检验项目;临床意义;综述便常规检验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
便常规化验包括检验粪便中有无红血球和白血球、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OB)以及查虫卵等。
便常规检查对于判断人体健康状况是必要的检查项目[1]。
1. 粪便性状粪便性状检查,可帮助诊断各种肠道疾病。
粪便俗称大便,人或动物的食物残渣排泄物。
粪便的四分之三是水分,其余大多是蛋白质、无机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纤维、脱了水的消化液残余、以及从肠道脱落的细胞和死掉的细菌,还有维生素K、维生素B。
正常值:成形软便。
异常结果:便秘者粪便呈球状硬块。
粥状或水样稀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
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及副霍乱患者。
血色黑暗或呈柏油状为远血,多属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出血。
大便下血,色鲜红为近血,为病在大肠或痔疮出血;大便溏泄,纳少腹胀者为脾阳虚;需要检查人群:大便异常,排便异常症状者2. 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查,常用胃黏膜组织活检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革兰染色镜检及10%CO2分离培养。
正常值:未检出幽门螺杆菌。
临床意义:如果培养阳性即可确诊。
据研究认为该菌与以下疾病有关。
阳性见于消化性溃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分离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7%-85%及86%-96%;慢性胃炎:胃黏膜分离培养阳性率85%;十二指肠炎:分离培养阳性率高,如果在活动期可高达100%。
3.粪便白细胞粪便白细胞检查是粪便常规中的一个项目,可以帮助了解消化与吸收功能,协助诊断消化系统疾病。
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多在带粘液的标本中见到,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肠炎进一般少于15个/HPF,分散存在。
具体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
小肠淡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均匀混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
结肠炎症如细菌性痢疾时,可见在量白细胞或成堆出现的脓细胞,亦可见到吞有异物不小吞噬细胞。
粪便常规报告单
粪便常规报告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粪便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话题,尽管它可能不是我们喜欢讨论的内容。
然而,粪便常规报告单却是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对粪便常规报告单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我们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
粪便常规报告单通常包含了多个指标,如颜色、质地、气味、pH 值、隐血、有无寄生虫等等。
每个指标都能告诉医生一些关于我们肠道健康的信息,对于及早发现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颜色这一指标。
正常情况下,粪便的颜色应为棕色,这是由于胆色素的存在。
然而,如果粪便呈现出其他颜色,可能表示我们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
例如,黄色的粪便可能是由于胆汁排泄不正常,而白色的粪便可能与肝脏疾病有关。
因此,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消化系统和内脏器官功能的线索。
其次,质地也是粪便常规报告单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如果粪便太硬或太软,都可能说明我们的肠道功能存在问题。
坚硬的粪便可能是由于水分不足或消化道蠕动不畅引起的,而软或稀的粪便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或感染导致的。
了解粪便的质地有助于我们判断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进一步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气味是另一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注意到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粪便会有一定的气味,但如果粪便的气味异常刺鼻或异味较重,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衡或存在感染的迹象。
通过气味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我们肠道中有无异常细菌或寄生虫感染等问题。
pH 值是关于酸碱度的指标,也是粪便常规报告单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常情况下,粪便的 pH 值应在 6.0-7.5 的范围内。
如果 pH 值偏离这个范围,可能是由于消化道酸碱度失衡或胆固醇代谢异常导致的,进一步说明我们的消化系统可能存在一些潜在问题。
隐血是指血液在粪便中的检出情况。
通过检测粪便中是否有隐血,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等疾病。
隐血的存在不一定意味着肠道出血,还可能是由于贫血、溃疡、息肉等其他因素引起的。
然而,无论何种原因,及早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便常规检查的正常值
便常规检查的正常值
粪便显微镜检查如发现以下内容可能提示某些问题。
白细胞增加肠炎时白细胞数量一般少于15个/HPF、细茼性痢疾或阿米巴样痢疾时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时白细胞数量也会增加,并能查到较多的嗜酸性白细胞。
红细胞增加常见于下消化道出血、肠道炎症、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直肠息肉、痔疮出血、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等。
阿米巴痢疾时粪便中红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白细胞,细菌性痢疾中红细胞数量往往少于白细胞。
粪便中发现寄牛虫卵、虫体或原虫发现,则可确定有相应的寄生虫或原虫感染,这足有关寄生虫感染直接最肯定的证据。
其他发现当粪便中有较多的淀粉颗粒或脂肪滴出现时,可能与腹泻、肠炎或慢性胰腺炎有关;如有夏科雷登是结晶出现,则可以怀疑为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如有大量的上皮细胞出现,说明肠壁有炎症,如坏死性肠炎、溃烂性肠癌等;溃疡性结肠炎或细菌性痢疾时可发现大量吞噬细胞。
此外在粪便检查中还可发现肿瘤细胞、脂肪小滴等。
3、粪便潜血检查,也叫隐血试验、逆血试验
粪便潜血试验是用来检查粪便中隐藏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一项实验。
这对检查消化道出血是一项非常有用的诊断指标。
临床意义:消化道癌症早期,有20%的患者可出现潜血试验阳性,晚期病人的潜血阳性率可达到90%以上,并且可呈持续性阳性,因此粪便潜血检查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筛选的首选指标。
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病人粪便潜血试验多为阳性,或呈现间断性。
大便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
应
吸虫病等
下消化道出血
肛裂、痔疮、直肠息肉、直肠癌及结肠癌等
炎症,寄生虫感染 恶性肿瘤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 限性肠炎、肠结核、结肠癌或直肠癌和急性血 吸虫病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溃疡等
粪便性状
6.稀汁便
7.米泔样便 8.白陶土样便
9.胨状便 10.乳凝状便 11.条状便
粪便异常性状及可能原因2
隐血试验
可以通过化学法或免疫学等方法来证实隐血的试验
主要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胶体金法 免疫斑点法 胶乳凝聚法 反向间接血凝法等
【方法学评价】
优点: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应用广泛。
缺点:特异性差、灵敏度较低、影响因素多
• 易受试剂类型、粪便中血红蛋白的多少、过氧化氢的浓度及粪便放置时间、观察时间、血液在肠道中滞留时 间、粪便取材的多少以及食物、服用药物等的影响。
炎症:红细胞常伴白细胞出现
上消化道出血:
红细胞常被胃肠道中的消化液消化破坏,显微镜检查常阴性,可通过隐血试验证实
3.吞噬细胞
细菌性痢疾:常见较多的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可辅助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出血性肠炎:可见吞噬细胞 溃疡性结肠炎:偶见吞噬细胞
4.上皮细胞
: 正常粪便 很难发现 : 结肠炎症 上皮细胞数量增多
淀粉颗粒:具有同心性纹或不规则放射线纹的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或棱角状颗粒,无色,具有一定折光性
2.脂肪
三种形式:中性脂肪、游离脂肪酸、结合脂肪酸 正常情况:粪便中很少见到 脂肪排泄增多:脂肪小滴>6个/HP,常见腹泻 脂肪小滴大量存在:提示胰腺功能障碍:
• 急慢性胰腺炎、胰头癌、乳糜泻和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游离脂肪酸增多:提示脂肪吸收障碍:
大便常规报告
大便常规报告
大便常规检查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项目,通过对大便的形态、性状、
颜色、气味、PH值等进行检测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肠
道疾病的情况,对于诊断疾病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便常规报告的相关内容。
大便外观,正常大便应呈棕色,软硬适中,形状规则,无异味。
异常情况下,
大便可能呈现黑色、鲜红色、黏液、脓血等异常情况,这些都可能是消化系统出现问题的表现。
大便隐血,大便中隐血的检测是常规的一项指标,阳性结果可能是消化道出血
的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大便PH值,正常情况下,大便PH值在5.5-7.5之间,PH值的改变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消化功能紊乱等情况有关。
大便寄生虫检查,通过大便寄生虫检查可以了解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包括
蛔虫、钩虫、绦虫等,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
大便常规细菌培养,通过大便培养可以检测肠道菌群的情况,了解肠道菌群的
构成和数量,对于肠道菌群失衡、感染等情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便免疫学检测,通过大便免疫学检测可以了解肠道疾病的情况,包括炎症性
肠病、肿瘤标志物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之,大便常规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项目,对于了解消化系统功能、肠道疾病的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生在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时,往往会结合大便常规报告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大便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障自身健康。
便常规
①.[项目名称]粪便的外观[参考值]正常人一般每天排便一次,粪便外观呈黄褐色,形状多为圆柱状、圆条状或软泥样;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
以细粮和肉食为主者粪便细腻而量少,食粗粮或蔬菜多者粪便含纤维多且量增多。
[临床意义]病理情况下,粪便的外观可呈现不同的改变。
患者在解大便时,应该顺便观察一下粪便的颜色及形状,可根据下面的介绍对自己消化道和粪便的问题做个初步判断。
1.稀糊状或稀汁、稀水样便,多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肠炎。
2.黄绿色稀水样便,并含有膜状物时可能为伪膜性肠炎。
3.米泔样粪便(白色淘米水样),内含粘液片块,常见于霍乱及副霍乱,此为烈性传染病,须及早隔离治疗。
4.当粪便内含有肉眼可见的较多的粘液时,多为小肠炎症及直肠炎症。
5.粪便中含有肉眼可见的浓血时称为浓血便,常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局限性肠炎等。
6.鲜血便常见于痔疮或肛门裂所出的鲜血,多附着于秘结粪便的表面。
7.黑色粪便也称柏油便,形如柏油,质软并富有光泽,多为各种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其潜血试验为阳性;而服用药物所致的黑色便无光泽且潜血试验为阴性。
8.冻状便,形如胶冻,表面似有一层膜,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腹部绞痛后排出的粪便,也可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
9.钡餐造影术后粪便可暂时呈黄白色。
新生儿粪便中排出黄白色乳凝块提示消化不良。
10.细条状或扁条状便表明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
11.干结便多呈硬球状或羊粪样,见于便秘者或老年排便无力者②.[项目名称]粪便显微镜检查[参考值]正常粪便显微镜检查一般没有红细胞或白细胞,或在高倍镜下偶见1--2个白细胞(写作0--1/HPF或0~2/HPF)。
无寄生虫卵及原虫。
[临床意义]粪便显微镜检查如发现以下内容可能提示某些问题。
1.白细胞增加:肠炎时白细胞数量一般少于15个/HPF、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样痢疾时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时白细胞数量也会增加,并能查到较多的嗜酸性白细胞。
粪便常规检验项目 解读
粪便常规检验项目解读粪便常规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
通过分析粪便样本中的各种成分和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肠道功能、消化吸收能力和消化系统的病理变化。
这项检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项目:1. 外观和性状:外观和性状是评估粪便健康的重要指标。
正常粪便应具有棕色或深棕色,软质但不稀薄,形状规则,不含未消化的食物颗粒。
任何与正常粪便外观和性状不符的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2. 酸碱度(pH值):粪便样本的pH值反映了肠道内的酸碱平衡情况。
正常情况下,粪便的pH值应在5.5至7.5之间。
异常的pH值可能暗示着某些肠道功能或消化系统疾病的存在。
3. 隐血检测:隐血检测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有不肉眼可见的隐血存在。
这可能是肠道出血的迹象,需要进一步评估。
隐血检测通常采用化学方法或免疫学方法进行。
4. 病原体检测:粪便样本还可以通过病原体检测来检查是否存在细菌、寄生虫或病毒感染。
这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肠道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 常规化学检测:常规化学检测用于评估粪便中的各种成分,如脂肪、蛋白质和糖类。
异常的化学指标可能暗示肠道吸收功能异常或其他疾病存在。
通过粪便常规检验,医生可以了解肠道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消化系统问题或疾病。
然而,仅仅通过粪便常规检验结果不能做出最终诊断,医生还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请注意,以上仅为常见的粪便常规检验项目解读,具体的项目和解读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医生的指导进行。
如果您有相关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解读,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
大便常规检验,能查出哪些疾病?
大便常规检验,能查出哪些疾病?发布时间:2023-06-12T05:29:09.756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4期作者:黄月[导读]大便常规检验,能查出哪些疾病?黄月(四川省德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000)大便检查在医学上称为大便常规。
通过检查人体排出的粪便,可以帮助判断肠胃消化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肝、胆、胰的功能是否正常。
但是大多数患者通常对常规排便避之不及,一旦提起,他们就觉得非常尴尬、不好意思,甚至认为没有这个必要,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认知误区。
便常规检查通过各项指标对人体进行一系列检测,可以检查出身体隐藏的疾病,堪称为健康的“预警”。
一、大便常规检验能查出的疾病(一)大便常规检验是指通过检测人体排泄物中的大便,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的检查方法。
它包括颜色、形状、质地、气味、PH值、隐血、糖、脂肪等多项指标,这些指标对于诊断和评估许多消化系统和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粪便样本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肠道状况以及一些相关疾病的状况,大便常规检查包括外观检查、隐血试验、寄生虫检查和菌群检查,它们分别可以查出不同种类的疾病。
(1)外观检查通过观察粪便样本的外观、形状、颜色和质地来评估患者的肠道状况。
如果大便呈黑色或红色,可能表明患者有消化道出血;如果粪便呈黄色或白色,可能表明肝脏和胆道有问题;如果粪便呈泥状或水样,则可能表明患者患有肠道感染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2)隐血试验是通过检测粪便中的潜血来判断是否发生了肠道出血。
如果潜血试验呈阳性,则可能意味着患者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
(3)寄生虫检查可以检测粪便样本中是否存在某些寄生虫,例如蛔虫、钩虫等。
这些寄生虫的存在可能会引起肠道不适和腹泻等症状。
(4)菌群检查是通过检测粪便样本中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来评价肠道微生态状况。
肠道菌群失衡会导致腹泻、便秘、免疫系统紊乱等。
除了以上检查外,还有其他检测肠道疾病的检查方法,如肠道菌群测序、肠道通透性检查等。
粪便常规的报告单
粪便常规的报告单引言粪便常规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手段,通过分析粪便样本的各项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肠道健康状况。
本文将对粪便常规报告单中常见的指标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样本信息•患者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X报告指标解读1. 外观特征•外观:正常•颜色:棕色•气味:正常外观特征是对粪便的外观进行描述,其中颜色和气味是对粪便的主要特征之一。
正常的粪便应呈现棕色,气味通常不会有异常。
2. 粪便常规检查指标•粪便pH值:X.X•粪便潜血试验:阴性•粪便隐血试验:阴性粪便常规检查是通过特定的实验方法对粪便样本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旨在了解肠道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其中,粪便pH值的正常范围通常为5.5-7.0,低于5.5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粪便潜血试验和粪便隐血试验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隐血,阴性结果表示未发现异常。
3. 粪便常规计数•粪便总数:XXg•粪便次数:X次/日•粪便质地:软/正常•细菌计数:X个/HP•蛔虫卵计数:未检出•虫卵计数:未检出粪便常规计数指标反映了粪便的数量、频率以及质地。
正常的粪便总数一般在100-200g之间,粪便次数每日1-3次为正常范围。
粪便质地描述为软或正常,表示粪便的形态特征。
细菌计数和虫卵计数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细菌和寄生虫卵,未检出表示未发现异常。
4. 其他指标•粪便中白细胞检测:未检出•粪便中寄生虫检测:未检出•粪便中真菌检测:未检出除了上述常规指标外,报告单还可以包含其他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
白细胞检测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肠道炎症反应,阴性结果表示未发现异常。
寄生虫和真菌检测同样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寄生虫或真菌,未检出表示未发现异常。
结论根据上述粪便常规报告单的结果,患者的粪便检查表现正常,没有发现明显异常。
然而,在解读报告单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肠道疾病或问题。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王五. 粪便常规检查技术方法. 中国医学杂志. 20XX;XX(XX):XX-XX.[2] Smith A, Johnson B. An Overview of Stool Analysis.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20XX;XX(XX):XX-XX.。
大便常规
一、大便常规1.白细胞【概述】白细胞主要指中性粒细胞,但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时,则可见到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数量的多少一般可以反映肠道炎症的程度。
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炎症,会导致肠粘膜充血水肿,局部白细胞聚集,组织通透性增高,使粪便中出现白细胞。
【参考值】未见或偶见少数白细胞。
【异常释疑】正常粪便中一般没有或是偶见少数白细胞,如果见到较多白细胞,一般为肠道炎症所致。
普通的肠炎时,白细胞一般少于15个/HP(高倍镜视野),分散存在;若出现多量白细胞,则多见于细菌性痢疾等较严重的肠道细菌感染,粪便中不但会出现大量白细胞,往往还同时伴有大量红细胞。
【预防及建议】俗话说:“病从口入”,肠道感染很多是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引起的,所以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如上洗手间后,更要彻底清洁双手,以免沾污食物或食具,使家人受感染。
尤其是家中有婴幼儿的,父母煮食或开奶时,必须保持清洁,父母要以身作则,教导孩子进食前後及上厕所後要洗手,养成良好的习惯。
新鲜的蔬菜及水果,必须要冲洗乾净,以防农药未清,吃下致病。
食物必须煮熟透,生或半生熟的食物(如牛肉)容易致病,翻热的食物煮时要不时反转,确保食物热透。
煮食时,双手接触过未煮熟的食肉类如家禽、鱼等,事前及事後要洗手,用过的器皿及用具宜以热水冲洗,有消毒作用。
新鲜的食物要好好储存;煮食的用具如刀、砧板要经常清洗,并要保持乾爽,以免细菌滋生,成为传播细菌的途径,污染其他食物。
2.红细胞【概述】红细胞是判断肠道出血的重要指标。
肠道炎症、息肉、肿瘤等多种疾病均可导致肠道粘膜肿胀,肠壁坏死、出血,使粪便中出现红细胞。
【参考值】未见红细胞。
【异常释疑】肠道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出血性肠炎等,会出现脓血便;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在疾病活动期会出现反复脓血便;结肠癌也可见大便带血。
【预防及建议】预防肠道感染性疾病,要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切断传播途径,并加强传染源的管理。
粪便检测各项目临床意义
粪便检测各项目临床意义1.便常规:便常规检验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
便常规化验包括检验粪便中有无红血球和白血球、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OB) 以及查虫卵等。
便常规检查对于判断人体健康状况是必要的检查项目。
1.1临床意义:便秘者粪便呈球状硬块;粥状或水样稀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及副霍乱患者;血色黑暗或呈柏油状为远血,多属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出血;大便下血,色鲜红为近血,为病在大肠或痔疮出血;大便溏泄,纳少腹胀者为脾阳虚;1.2适宜人群:大便异常,排便异常症状者1.3检查时要求:1.3.1因肠蠕动亢进或分泌增多所致。
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肠炎时。
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3000ml或更多)并含有膜状物时应考虑到伪膜性肠炎。
艾滋病患者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时也可排大量稀水样粪便。
1.3.2根据粪便的性状和组成,了解消化状况,借以粗略判断胰腺外分泌功能。
1.3.3正常粪便中的少量粘液因与粪便均匀混合不易查见,一旦有肉眼可见的粘液说明其量增多。
1.4 检查前准备:1.4.1本检查不需要限制饮食种类。
1.4.2检测前禁止服用止泻药或润肠排便药,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幽门螺旋杆菌粪便抗原检测:由于定居在胃上皮细胞表面的幽门螺杆菌,随着胃粘膜上皮的快速更新脱落,幽门螺杆菌也随之脱落,并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试检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双抗体夹心法,能够特异性诊断人体内幽门螺杆菌感染。
该方法操简便、省时、不需昂贵仪器,适用于婴幼儿、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效评价,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等。
2.1适宜人群:怀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2.2检查前准备:同便常规检查。
2.3检查前准备:同便常规检查。
3.粪便腹泻病毒检测:3.1轮状病毒检测: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
大便常规化验单各项解读
大便常规化验单各项解读
大便常规化验单是用于检测大便样本中各种生化和物理指标的一项检查,通常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大便常规化验单各项指标的解读:
1. 外观和颜色,正常情况下,大便呈棕色,有时会受饮食影响呈现不同的色泽,如绿色可能与饮食中的叶绿素含量有关。
异常颜色可能暗示消化问题或者出血。
2. 气味,正常情况下,大便有一定的气味,但若出现异常的刺鼻气味可能暗示消化系统问题或感染。
3. 成分,大便中的成分包括水分、残渣、脂肪、纤维等。
正常情况下,大便应该含有适量的水分和纤维,过多或过少的残渣或脂肪可能暗示消化问题。
4. PH值,正常大便的PH值一般在
5.5-7.0之间,PH值偏高可能暗示肠道细菌感染或胃肠道问题。
5. 隐血,隐血阳性可能暗示消化道出血或其他疾病,需要进一
步检查明确原因。
6. 白细胞,白细胞增多可能暗示肠道感染或炎症。
7. 寄生虫和虫卵,检测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等。
总的来说,大便常规化验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消化系统的健康
状况,发现消化道疾病、感染或其他问题。
然而,单个指标的异常
并不一定意味着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分析和判断。
如果你有相关的化验单结果需要解读,建议咨询专业
医生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便常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1、颜色
黄褐色:正常粪便。
灰白色:服钡餐、服硅酸铝、阻塞性黄疸、胆汁减少或缺乏。
绿色:服大量含叶绿素的食物。
红色:下消化道出血、食用西红柿、西瓜等。
柏油样:上消化道出血等。
酱色:阿米巴痢疾、食用大量咖啡和巧克力等。
白色淘米水样:霍乱。
2、性状
成形软便:正常粪便。
球形硬便:便秘。
粘液稀便:肠炎、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等。
粘液脓血便:多见于细菌性痢疾。
酱色粘液便:多见于阿米巴痢疾。
米泔水样便:若伴大量肠粘膜脱落,多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3、隐血试验
阳性:见于消化道的溃疡病、恶性肿瘤、结核、寄生虫病、炎症、痔疮等。
4、显微镜检查
正常人粪便:无红、白细胞、无寄生虫卵。
白细胞:见于消化道炎症,细菌性痢疾可伴有大量吞噬细胞。
红细胞: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炎症等。
大量肌纤维、淀粉颗粒、脂肪球等: 见于消化不良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寄生虫卵:见于相应的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