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进城务工动机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进城务工动机研究综述
【摘要】国内外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动机的研究形成了不少学说。主要有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托达罗的预期收入模型,以及斯塔克的新迁移经济学,黄宗智的拐杖说,邓大才的动机一行为分析框架理论等。研究视角涵盖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就农民工进城务工动机相关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农民工进城务工动机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民工务工动机理论综述一、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大量农村户口人员进入城市务工,形成了特殊且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检测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数高达2.42亿人。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等内外因素的变化,农民工进城务工动机也发生相应改变。根据全国总工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发布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从赚钱养家向体验城市生活,提高自身技能转变。国内外关于农民工务工动机问题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的视角包括: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动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希望能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二、国外相关理论
(一)推拉理论。
该理论上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19世纪末,雷
文斯坦(e.ravenstien)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他的观点被认为是“推拉理论”的渊源。首次正式提出“推拉理论”的是巴格内(d.j.bagne)。他认为,人口流动的目的是个体追求改善生活条件,人口流入地的那些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人口流出地的不利的生活条件就是推力。人口流动就由这两股力量前拉后推所决定。在巴格内(d.j.bagne)之后,一些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一系列修正,其中李(e.s.lee)在“移民人口学之理论”一文中,在巴格内理论基础上,认为流出地和流入地实际上都既有拉力又有推力,同时又补充了第三个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主要包括距离远近、物质障碍、语言文化的差异,以及移民本人对于以上这些因素的价值判断。2002年的一份调查①显示,影响外出务工的因素五个首要因素分别是:农村收入水平太低,没挣钱机会(推力因素)、农村缺乏更好地发展机会(推力因素)、外出见世面(拉力因素)、城市收入高(拉力因素),生活太苦(推力因素)。
(二)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arthur lewis)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模型。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两个部门:一个劳动力过剩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个是现代工业部门;现代部门有把积累全部转化为投资的动力,投资越多,吸收劳动力就业越多,直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完毕为止②。该观点暗指农民进城的动机在于农村劳动力剩余,部分进城务工的劳动者离开农村的初衷是因为在农村无法得到充足的劳动资料。
(三)托达罗模型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针对第三世界国家中城市失业和就业不足,但农村人口依然大规模地流向城市地区的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他认为:(1)城乡劳动力迁移的动力是劳动力在城市获得的预期收入,而非即期绝对收入。(2)个体迁移决策是建立在个体素质、进城后找到工作的概率和收入,以及迁移的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等因素综合权衡后的结果的基础上的。如果预期收入大于迁移成本,则做出迁移的决定,否则就不迁移。(3)人们在做出迁移决策时,不仅考虑短期内的预期收入和成本,而且考虑长期的预期收入和成本,甚至从整个生命周期来权衡;如果长期收入能弥补短期损失,他们也会做出迁移决定。(4)在同一个时间或地区,人们的迁移倾向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的个体特征千差万别③④。从托达罗的观点可以归结出农民进城的动机其实是为了预期可能增加的劳动收
入和就业机会。
(四)新经济迁移理论
与传统理论假设个人为决策主体不同,新经济迁移理论强调家庭作为决策主体的重要性,根据家庭预期收入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原则,决定家庭成员的外出或迁移(stark ,1982 ,1986 ,1991)该理论实则认为个体选择进入城市打工的动机是处于对家庭预期
收益最大化的动机与上一理论无实质性差别。只是提示,个体做出的务工动机可能是处于家庭整体而不是单纯的个人生存与发展问题。
(五)二元劳动市场理论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假设迁移的动机来自城市经济的二元结构及其内生的劳动力需求( piore ,1979)。在城市经济或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存在工资待遇、条件优越的主导部门和工资待遇差、条件不好的辅助部门,这两个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供求是不一样的。本地居民一般在主导部门工作,而次要部门由于条件差对本地居民没有吸引力,劳动力供给长期不足,需要吸引外地劳动力补充,由此产生了迁移动机⑤,这一理论与推拉理论有类似之处,区别之处在于观察者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一个是从人口的输入地看待问题,一个是从人口的输出地看待问题。
三、国内相关理论
(一)拐杖说
黄宗智对农民雇工作了描述,“一个贫农既然无法单从家庭农场或单从佣工满足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他就只好同时牢牢地抓住这两条生计不放,缺一便无法维持家庭生活”,“贫农从事佣工获得不可缺少的补充收入”⑧。黄宗智认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外出务工是农户维持生存的“两根拐杖”⑨。有学者称此为“拐杖逻辑”。
(二)收入补充说
费孝通也曾经提到:“为了维持正常生活所需,包括日常必需品、礼节性费用、税和地租以及再生产所需的资金等,辅助企业是必不可少的。”他认为,要解决农民的生活缺口问题必须通过家庭手工业和外部务工⑩。费孝通的观点可以称为“补贴收入说”。
(三)结构论
对于当今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的研究,黄平和文军做了较深入的探讨。他们认为农民外出务工并非简单地只是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而是主体与结构的二重化过程,形成了当今中国数以千万计的农村户口持有者离开农村而不断涌入城市寻找工作和生活的局面。如果没有结构性因素提供的可能和制约,农民即使再想外出寻求更大的利润和更多的利益,他们也无法对此施以具有实际意义的步骤,反之,若没有这样的寻求非农活动的冲动,无论什么样的制度性安排,也只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意义。
(四)动机一行为分析框架
对打工农民进行纵向历史分析,考察农民打工的动机。邓大才提出了“动机一行为分析框架”,他把打工者分为三代。第一代打工者面临着即期的温饱问题,不外出打工就没有饭吃,其行为目标是生存问题。第二代打工农民是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农民为缓解家庭财政压力,维持家庭正常运转而外出打工,其行为目标是补充家庭开支。第三代打工者以个人为行动单位,他们面临的问题是未来自身发展的问题,其冒险程度较高。第三代打工者的动机摆脱农民身份,行为目标是追求终身利益最大化。
四、农民工进城务工动机研究评述
(一)国外相关理论分析
对进城务工决策主体的假设上,除新经济迁移理论之外,其他理论和模型几乎一致将农民工个体作为决策主体,而新迁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