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探期末复习资料剖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球物理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物理学
2.地球物理勘探(物探):是一种以地壳中各种岩石、矿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的
勘探和测试方法,是一种应用科学
3.热剩余磁性:在恒定磁场作用下,岩石从居里点以上的温度,逐渐冷却到居里点以下,
在通过居里温度时受磁化所获得的剩磁
4.重力基点(定义及作用):在测量前,要在工区内确定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他们是经过
高精度观测的点。;为了检查重礼仪的零点位置、确定合适的零点改正系数,减少误差积累和提高重力测量精度
5.布格校正:高度校正和中间层校正都与测点高程h∆有关,在重力测量中,他们都是
考虑观测点与大地水准面间物质引力影响所作的校正。因此常把这两项合并起来,
∆,过地形校正、布格校正和正常场校正后的重6.布格重力异常:重力仪的观测结果g
∆
力异常g
7.激发极化效应/激电效应:在向地下供入稳定电流时,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随时间而变
大并经过一段(一般约几分钟)时间后趋于某一饱和值(充电过程);在断开供电电流后,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在最初一瞬间很快下降而后随时间相对缓慢地下降,并经过一段(一般约几分钟)时间后衰减接近于零(放电过程)。这种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产生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附加电场现象,称为激电效应(激发极化效应)。
8.地震勘探:是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地震(炸药爆炸或锤击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在地下的
传播规律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9.完全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就会产生形变,若去掉外力作用后,已有形变的物体又
立即恢复原来的体积和形状
10.时距曲线:沿测线各个观测点所观测到的地震波的波前到达时间t与这些点的横坐标之
间的时空关系t(x)在t—x直角坐标系的图形
11.首波:上下两个半空间中,如果存在着波速不同的介质且界面是密接的,则在低
速介质中的震源产生之地震波到达界面时会产生反射和透射,由于高速介质中折射角大于低速介质,那么在一个临界状态下,折射角会等于90度,折射路径垂直于法线。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透射波转换成沿界面传播的一种新波动
12.波前:把在某一时刻介质中刚开始振动的点连接起来成一曲面
13.波前原理(也叫惠更斯原理):即介质中传播的波,其波前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看
作是波向各个方向传播的波源(点震源)
14.低速带:当岩石的孔隙内充满气体时,其纵速度远低于充满水的同类岩石。在潜水面之
上的近地表是特别重要的,它形成了低速带
15.视电阻率:由于地下电流场的分布已发生了变化,所以计算出的电阻率就不等于岩石的
真电阻率,为了与真实电阻率ρ加以区别,将其取名为“视电阻率”用ρs表示。
16.地球物理场:指存在于地球周围的具有物理作用的空间
17.原子总磁矩是:电子轨道磁矩、自旋磁矩、原子核自旋磁矩三者矢量和
18.重力异常实质:地质体的剩余质量在测点所产生的附加引力的铅直分量
19.比例尺:反映了对观测对象研究的详细程度,比例尺越大,对勘探对象的研究就越详细
20.磁异常:实践证明,在消除了各种短期磁场变化之后,实测地磁场与正常磁场的主磁场
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称为
21.重力勘探:是以地壳中不同岩(矿)石之间的密度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天然重
力场的变化规律,以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物探方法。
22.磁法勘探:是利用地壳内部各种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来寻找有用矿产,
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23.电法勘探:是以岩石或矿石与围岩之间的电性差异为基础,对天然产生的或人工建立起
来的电场或电磁场的空间的或时间的分布特征进行观测,以查明地质构造和有用矿产的一种物探方法。
24.地震道:一个检波器,一个放大器和一个记录器的组合称为一个地震道
25.自然电场:在自然条件下,无需向地下供电,通过一定的装置形式,地面两点间通常也
能观测到一定大小的电位差,这表明地下存在“天然电流场”——简称“自然电场”。
26.铁磁性矿物磁铁矿钛磁铁矿铬铁矿磁赤铁矿赤铁矿雌黄铁矿锰尖晶石
27.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
28.磁化率是表征物质磁化难易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即在一定磁场强度T的作用下,Mi的大
小与k成正比关系,即Mi=kT,k值大,M也相应增大
29.质子旋进磁力仪:应用质子自旋磁矩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围绕地磁场方向做旋进运动的现
象进行磁场测量。
30.零点漂移校正原因:由于重力仪灵敏系统的弹性疲劳、温度补偿不完全等因素,仪器
读数的零点值随时间而不断变化,加上重力日变的影响
31.地震勘探基本方法:反射波法和折射波法
32.物探方法分类,按物质性质: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地热
33.物探方法分类,按场源性质分类:天然场法,人工场源,
34.最重要磁性矿物是铁—钛氧化物
35.剩余磁性类型:热剩余磁性(TRM),碎屑剩磁(DRM),化学剩磁(CRM)粘滞剩磁(VRM)
等温剩磁(IRM)
36.地震波分为体波(纵波P最快和横波S)和面波(瑞利波R和勒夫波L),基本分类反射
波法和折射波法,地震探测深浅:中、深层地震勘探,浅层地震勘探,应用地点:陆上地震和海上地震
37.密度测定:①实验室天平或密度计②重力测井资料③地震勘查的层速度资料
38.三大岩密度规律:(1)岩浆岩和变质岩密度大于沉积岩(2)沉积岩密度变化范围大
39.影响严实密度主要因素:沉积岩①孔隙度②生成年代③埋藏深度岩浆岩:①矿物成分
②生成环境变质岩:①原岩②变质作用
40.各类岩石剩余磁性的成因:(1)火成岩热剩磁(2)沉积岩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3原岩
41.地磁场是由基本磁场,变化磁场,磁异常组成
42.重力资料初步整理内容:读数转换—固体潮校正—零点漂移校正—计算相对重力值
43.重力资料校正:相对重力值—地形校正—布格校正—正常场校正—布格重力异常
44.决定重力异常的基本地质因素:①深部地质因素②浅部地质因素③沉积岩的成分变化和
内部构造④固体矿产的赋存
45.重力资料的四种校正:地形校正中间层校正高度校正(前三消除自然地形起伏干扰)
正常场校正(消除地球正常重力场影响)
46.重力测网的测网形状:①长方形(矩形网)线距》点距,用于有明显走向的地质体②正
方形(方格网)线距=点距,用于无明显走向的地质体
47.磁测测网布置原则:①垂直于勘测目标②勘测矿体,小范围大比例尺,点距小于线距。
48.地震测线布置原则:主测线应尽可能垂直于预测构造的走向,测线间距以不漏掉次级
构造为原则。
49.地磁要素:总场强度T,垂直分量Z,水平分量H,北向分量X,东向分量Y,地磁偏角
I,磁偏角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