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探期末复习资料剖析

合集下载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资料《地球物理勘探》基本特点(1)地球物理勘探是⼀种间接的勘探⽅法⽤钻机或其它的机械⼿段从地下取出岩样来认识地质构造是直接的勘探⽅法(或称为侵⼊⽅法,invasive method)。

地球物理勘探⽆须从地下取出岩样,⽽是通过使⽤专门的仪器在地⾯(或钻孔中)观察由地下介质引起的某种物理场的分布状态,收集和记录某些物理信息随空间或时间的变化,并对这些信息的分布特征作出解释和推断,从⽽揭⽰地球内部介质物理状态的空间变化和分布规律,以此来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及赋存状态、查明地质构造。

(2)地球物理勘探⼯作具有效率⾼、成本低的特点以往的地球物理勘探⼯作为矿产资源的调查、⽔⽂地质及⼯程地质⼯作提供了⼤量的、获得实践检验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在覆盖地区对研究地质构造、指导勘探、成井等⽅⾯发挥了重要作⽤,加快了勘探速度,降低了施⼯成本,提⾼了⽔⽂地质钻孔的成井率。

(3)地球物理勘探能更全⾯了解勘探⽬标的全貌,避免钻孔勘探‘⼀孔之见’的弱点在⼯程勘察中,尤其是在浅层岩溶勘察中,地球物理勘探⼯作能提供勘探区域内⼆维、甚⾄三维的地下岩溶分布状态,克服钻孔‘⼀孔之见’的局限性。

跨孔声波、电磁波透视法能了解两孔之间的岩体的完整性,能从整体上评价岩体的完整性与基础的稳定性。

(4)地球物理勘探的应⽤具有⼀定的前提条件(⼀)必要条件:要有物性差异;(⼆)充分条件:1、⽬前仪器技术条件下,能测出异常:(1)场源体要有⼀定的规模,(2)场源体要有⼀定的埋深⽐,(3)仪器灵敏度要⾼;2、⼲扰要⼩或能分辨异常;3、环境条件允许。

(5)反演解释具有多解性同⼀物理现象(或者说同⼀性质的物理场的分布)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因素引起。

例如,在电法勘探中,视电阻率的变化可以由被测⽬标体电阻率值的变化引起;也可能由于地形,产状等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

这反映了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解释具有多解性。

要克服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解释的多解性,就必须将其与钻井资料或地质资料相结合进⾏推断解释,必须掌握⼀定的地层岩矿⽯的物性参数。

[分享]地球物理复习资料3

[分享]地球物理复习资料3

[分享]地球物理复习资料3地球物理复习资料第一章:地球物理是物理学与地质学结合的边缘科学。

与传统地质学不同,地球物理根据物理学的原理来研究各种地质现象和勘探矿产资源,它在基础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或应用地球物理学,简称“物探”)是以岩矿石等介质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利用物理学原理,通过观测和研究地球物理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以实现基础地质研究、环境工程勘察和地质找矿等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岩矿石介质的物理性质或物性参数包括:密度、磁性、电性、放射性、导热性及弹性。

相应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和地热勘探。

根据空间工作位置的不同,地球物理勘探可划分为地面、海洋、航空和钻井物探等;按照勘探对象的不同,可划分为金属与非金属、石油与天然气、煤、水文、工程与环境物探等。

地壳内不同地质体之间存在的密度差异是进行重力勘探的地质—地球物理前提条件,有关的密度资料是对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校正和解释的极为重要的参数。

决定岩石、矿石密度的主要因素为: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成分及其含量;岩石中孔隙大小及孔隙中的填充物成分;岩石所承受的压力。

1、火成岩的密度它主要取决于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多少,由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岩,随着密度大的铁镁暗色矿物含量的增多,密度逐渐增大(如图)。

此外,成岩过程中的冷凝、结晶分异作用也会造成不同岩相带岩石的密度差异;不同成岩环境也会造成同一岩类的密度有较大差异。

2、沉积岩的密度沉积岩一般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如灰岩、页岩、砂岩的孔隙度可高达30%-40%。

它的密度值主要取决于孔隙度大小及孔隙中的填充物成分。

此外,随着成岩时代的久远及埋深的加大,上覆岩石对下伏岩石的压力加大,压实作用也会使密度值变大。

3、变质岩的密度这类岩石的密度与矿物成分、岩石含量和孔隙度均有关系。

通常区域变质作用的结果是使变质岩比原岩密度值增大,如变质程度较深的片麻岩、麻粒岩要比变质程度较浅的千枚岩、片岩等密度要大;大理岩、板岩和石英岩比石灰岩、页岩和砂岩更致密。

地震勘探复习资料

地震勘探复习资料

绪论1、地球物理勘探的概念(1)简称“物探”,是通过观察存在地球及其周围的地球物理场的特征和岩石的各种物理特性来研究地质规律和勘查各种矿产的各种方法的总称。

(2)是以物理学原理为基础,利用电子学、计算机的数字处理、信息论等科学技术中的新技术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勘探地下矿产的方法。

(3)是借助于各种物探仪器在地面观测地下岩石的各种物理参数,从而解释和推断地下岩石的构造特点、岩石性质等,从而到达勘查地下矿产(金属非金属矿产、煤、油气等等)的目的。

2、地球物理勘探的分类,不同勘探方法的优缺点。

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的密度差异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磁性差异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电性差异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的弹性差异放射性勘探:利用岩石的放射性差异地震勘探的优点:精度高,分辨率高,穿透深度大,能较详细地了解由浅至深一整套地层的地质规律。

缺点:成本高3、地震勘探的概念、分类,目前地震勘探以何种方法为主。

概念:利用岩石的弹性差异来进行矿产勘察。

是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下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达到油气或其他勘探目的的一种物探方法。

分类:地质法(优:在找油初期,可以起到一个指向作用,避免了盲目性,成本低。

缺:野外地质方法很难准确了解地下地质情况!);钻探法(优点:精度最高,缺点:一孔之见,而采用大量的钻井,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物探方法(优点:精度高于地质法,成本低于钻探法;不足:精度低于钻探法,成本高于地质法)。

应用最多的方法:物探方法4、地震勘探的三个阶段地震资料野外采集、地震资料室内处理、地震资料解释。

第一章各种介质的概念重点:①物体是否为弹性、塑性介质与受力大小、时间及温度有关。

②均匀介质与各向同性介质的关系。

(1)理想弹性介质:当介质受外力后立即发生形变,而外力消失后能立即完全恢复为原状的介质;(2)粘弹性介质:当外力消失后不是立即恢复原状,而是过一段时间后才恢复原状的介质称为粘弹性介质。

地球物理复习提纲及部分答案剖析

地球物理复习提纲及部分答案剖析

复习题考试时间2012-6-13 上午10:00-12:00闭卷考试第一章天然地震1.什么是震级和烈度?(p1-2)震级:按一定的微观标准(仪器观测)表示地震波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

是一种定量的描述,用“M”表示。

烈度:按一定的宏观(即野外场地调查)标准,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是一种定性的描述,用字母“I”表示。

2.地震有哪些分类?(p2)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地下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

全球90%以上的天然地震都是构造地震。

有感范围可以达到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公里。

火山地震:火山作用,如喷发、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常发生在火山喷发之前,与岩浆向火山口方向上升和熔浆中气体压力的骤减有关。

火山地震占全球发生地震的7%。

陷落地震:地层陷落,如喀斯特地形、矿坑下塌等引起的地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所谓技术性地震,这主要是建造水库和向钻孔中注水所致。

陷落地震占总数的3%。

按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天然地震,又称正常深度地震。

大多数地震都为浅源地震。

释放大量能量的浅源地震(M>=7.0或M>=6.5)的频度是中深源地震频度的3.5倍,是深源地震频度的12.5倍。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300km之间的地震。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的地震。

目前已记录到的最深地震的深源地震约700 km。

有时将中源和深源地震统称为深震。

按震中距分类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震近震:震中距小于1000km的地震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km的地震按地震强度(震级)分类弱震:M<3的地震。

有感地震:M=[3,4.5]的地震。

中强震:M=(4.5,6)的地震。

强震:M>=6的地震。

M>=8的地震称为巨大地震。

3.什么是群速度和相速度?(p19)单色(一个频率)简谐波在传播过程中,波的同相面(波阵面)的传播速度称为相速度。

由于频散现象,各种频率的波都以各自的速度传播着,在传播过程中会相互叠加,于是形成的合成振动的图像是复杂的,它与原来各个波的振动形式不同。

工程物探期末复习总结

工程物探期末复习总结

物探(概述):通过观测和研究多种地球物理场旳变化来处理地责问题旳一种勘查措施。

地球物理勘探(全称):通过专门旳仪器观测地球物理场旳分布和变化特性,然后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推断出地下岩土介质旳性质和环境资源等状况,从而到达处理问题旳目旳。

2、物探旳分类及关系按研究地球物理场不一样分类:①地震勘探:以介质弹性差异为基础,研究波场变化规律旳措施。

②电法勘探:以介质电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天然或人工电场变化规律旳措施。

③放射性勘探:以介质放射性差异为基础,研究辐射场变化特性旳措施。

④地热测量:以地下热能分布和介质导热为基础,研究地温场旳措施。

⑤重力勘探:以地下介质密度差异为基础,研究重力场变化旳措施。

⑥磁法勘探:以介质磁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地磁场变化规律旳措施。

按物探工作旳空间分类: ①航空物探②海洋物探③地面物探④地下勘探按工作目旳和应用范围分类:①金属物探②石油物探③工程与环境物探形变:任何固体介质在外力作用下,内部质点旳互相位置会发生变化,使得介质旳形状或大小产生变化。

弹性:某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当外力取掉之后,物体能迅速恢复到受力前旳形态和大小,物体旳这种性质。

弹性介质:具有弹性旳介质。

地震勘探中,人工震源旳激发是脉冲式旳,作用时间短,激发能量对地下岩层和接受点介质产生作用力较小。

因此,可以把地下介质近似看作弹性介质。

各向同性介质: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无关;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有关应变:单位长度所产生旳形变ΔL/L。

应力:单位横截面所产生旳内聚力F/s杨氏模量(或拉伸模量):线性弹性形变区,应力与应变旳比值。

泊松比:介质旳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旳比值。

拉梅系数:各向同性旳均匀介质,各不一样方向旳弹性系数大都对应相等,可以归结为应力与应变方向一致和互相垂直时旳两个系数λ和μ,合称拉梅系数弹性振动:应力和惯性力不停作用,使质点围绕其本来旳平衡位置发生振动等效空穴:震源点附近旳非线性形变区振动图:用u-t坐标系统表达旳质点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旳图形描述振动曲线旳参数:A:地震波振动位移大小(称振幅值变化)T:振动周期△t:延续时间 t0:初至时间波长:波峰至相邻波峰间旳距离λ。

勘查地球物理复习提纲

勘查地球物理复习提纲

物探考试题概要方向剩余密度:地质体与围岩密度之差;布格重力异常:在法耶异常基础上再加上中间层校正,即经过正常场校正、地形校正、布格改正(高度校正和中间层校正)的重力异常,称为布格重力异常。

0g g g g g g A -+++=中高地布δδδ∆视电阻率法:建立在地壳中各种岩矿石具有各种导电性差异的基础上,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差异有关的天然电场或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从而达到查明地下构造或者寻找有用矿产的目的。

其中中间梯度法效率最高。

正演、反演:由地下所对应的场源体特征确定物理场的空间分布特征,称为正演问题。

由物理场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确定地下所对应的场源体特征,称为反演问题。

多解性:满足所给重力异常剖面的基底起伏的各种解释;引起相同异常的可能源的锥形区。

充电法:对地面上、坑道内或者钻孔中已经揭露的良导体直接充电,以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应用:(1)圈定矿体的范围及倾向;(2)解决相邻两露头的矿体在深部是否相连的问题;(3)在已知矿体附近找盲矿体;(4)在追踪地下金属管线;电测深法:又名电阻率垂向测深。

是利用岩矿石的导电性差异为基础,分析电性不同的岩层沿垂向分布情况的一种电阻率方法。

原理:采用在同一测点上逐次扩大供电极距,使探测深度逐渐加大,从而得到观测点处视电阻率ρs 沿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情况。

高次导数:压制深部地质体的区域异常,突出了小而浅的地质体的局部异常。

划分多个相邻地质体的迭加异常优点:(1)不同形状地质体的重力异常导数具有不同的特征,这有助于对异常的解释和分类。

(2)重力异常的导数可以突出浅而小的地质体的异常特征而压制区域性深部地质因素的重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离不同深度和大小异常源引起的叠加异常。

且导数的次数越高,这种分辨能力就越强。

(3)重力高阶导数可以将几个互相靠近、埋藏深度相差不大的相邻地质体引起的叠加异常分离开来上下延拓:向上延拓:将观测平面上的实测异常值,换算到观测平面以上某一高度上的异常——称为向上延拓。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题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题

物探复习资料第一章,重力勘探重力的单位:在SI 制中:g (重力加速度)的单位为1m/s2,规定1m/s2的百万分之一为国际通用重力单位(gravity unit),简写为g.u.,即:ug s m .10/162= 有时也用Gal (伽)作为重力单位,及其它单位关系如下: 365211010110..110/Gal mGal GalmGal g u mGal m s μ-====重力等位面处处及重力( g )正交,故又将重力等位面称为“水准面”;当 c 取某一定值的水准面及平均海平面重合时,则这个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地球表面正常重力场的基本特征(1)正常重力值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们根据需要而提出来的;(2)正常重力值只及纬度有关,在赤道处最小(9780300g.u.),两极处最大(9832087g.u.),相差约51787 g.u. ;(3)正常重力值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在纬度45°处最大,而在赤道和两极处为零;(4)正常重力值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其变化率为-3.086 g.u. /m 。

重力随时间的变化1、长期变化原因:地壳内部的物质运动,如岩浆活动、构造运动、板块运动有关。

特点:变化十分缓慢、幅度小,在短时间内变化很弱,故在重力勘探中不予考虑。

2、短期变化(日变化)原因:地球及太阳、月亮之间的相互位置变化引起(即及天体运动有关)。

在重力勘探中,由地下岩(矿)石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重力变化称为重力异常。

0g g g ∆=-观造成 g观及g0 之间差别的原因:(1)重力观测是在地球的自然表面上而不是在大地水准面上进行的(自然表面及大地水准面间的物质及测点及大地水准面间的高差会引起重力的变化);(2)地壳内物质密度的不均匀分布;(3)重力日变化.。

引起重力异常的条件:(1)探测对象及围岩要有一定的密度差;(2)岩层密度必须在横向上有变化,即岩层内有密度不同的地质体存在,或岩层有一定的构造形态;(3)剩余质量不能太小(即探测对象要有一定的规模);(4)探测对象不能埋藏过深;(5)干扰场不能太强或具有明显的特征。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资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名词解释1、振动:振动—是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往返运动波动:是介质在运动,一质点振动会带动相邻质点振动,各质点振动幅度(位移)如同波浪一样的运动(横波),即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整体运动),波动伴随着能量传播。

射线平面(三线所决定平面)、入射线、(过入射点的界面)法线、反射线在同一平面,此面称为射线平面或入射平面振动图:固定空间位置,观察r处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形。

波剖面:固定某时刻,观察质点位移随距离变化规律的图形。

时距曲线:就是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传播时间t,与炮检距x(offset)之间的关系曲线。

2、平均速度:地震波垂直穿过地层的总厚度与总传播时间之比。

它没有考虑波在层状介质中按折线传播的事实。

3、均方根速度:波沿折射线传播的速度,即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当作双曲线而求出的速度。

3、叠加速度:由速度谱求得的速度。

3、层速度:在水平层状介质中,某一层的波速叫该层的层速度。

4、等效速度:在均匀介质条件下,理论双曲线与实际反射波时距曲线最佳拟合的介质速度。

4、视速度:不沿射线方线测得的传播速度为视速度。

5、视周期6、视频率7、视波长:视波长是指从一个检波器排列见到的一个波列的相邻周期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如果波列方向与排列成一夹角,它就不同于真正的波长8、视波数:从波剖面中可得到相邻两峰或谷间的距离称为视波长,其倒数为视波数。

9、地震地质条件:在一个地区能否有成效地应用地震勘探,来研究地下地质构造的条件。

10、激发条件:是指震源种类、能量、周围介质的情况等与激发地震波密切有关的各种条件。

11、接收条件:是指接收地震波的仪器的工作状态和条件。

地震子波:人工炮点激发产生地震波,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发生反射、折射等,之后被布设于地面上的检波器所接受到的脉冲信号,它具有有限的能量和确定的起始时间,并且有1-2个非周期3、反射波:波沿第一条传输线传播到与第二条传输线相交结点处,从结点返回到第一条传输线的那部分行波。

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探

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探

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探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利用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球物理场和地球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分布规律为物质基础,通过观察和研究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研究和解决近地表人类活动所面临或遇到的工程、水文、环境等方面地质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2.近地表弹性波勘探:研究人工震源(锤击、炸药爆炸、超声波等)激发所产生的地震波在地下岩层、土壤或其他介质中传播来解决工程、水文、环境等近地表地质问题的方法。

3.地震观测系统:地震波的激发点和接收排列的相互位置关系。

4.波阻抗: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作用于某个面积上的压力与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此面积的质点流量(即面积乘质点振动速度)之比,具有阻力的含义,称为波阻抗,其数值等于介质密度p与波速V的乘积。

5.地震测井: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6.地震子波:爆炸时产生的尖脉冲,在爆炸点附近的介质中以冲击波的形式传播,当传播到一的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我们称这种地震波为地震子波,是地震记录中的基本单元。

7.垂向分辨率:它是指地震记录沿垂直方向能够分辨的最薄层的厚度。

8.横向分辨率:它是指地震记录沿水平方向能够分辨的最小地质体。

9.炮检距:炮点与检波点的距离。

10.杨氏模量:弹性体单位长度的变形ΔL/L称为应变,单位截面积上的弹性力F/A称为应力。

杨氏模量就是应力与应变之比。

E=(F/A)/(ΔL/L)11.垂直地震剖面法:将检波器置于深井中,在地面激发,深井中不同深度的检波器依次接收后,便得到深度-时间剖面图即垂直地震剖面的方法。

12.泊松比:横向相对减缩ΔD/D和纵向上相对伸长ΔL/L之比。

σ=(ΔD/D)/(ΔL/L)13.面波:只在自由表面或不同弹性的介质风界面附近观测到,其强度随离开界面的距离加大而迅速衰减的波。

14.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之间的电学性质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差异有关的电场或电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来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地下电性不均匀体的一类勘察地球物理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一、地球物理勘探概述。

1. 定义。

-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它是指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

这些地球物理场包括重力场、磁场、电场、弹性波场等。

2. 目的。

- 寻找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等。

- 查明地下地质构造,为工程建设(如建筑、桥梁、隧道等)提供地质依据。

- 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3. 方法分类。

- 重力勘探:利用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地质体的分布和密度差异。

- 磁法勘探: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来寻找具有磁性差异的地质体,如磁铁矿等磁性矿体。

- 电法勘探:包括电阻率法、充电法等多种方法,依据地下地质体电学性质(如电阻率、极化率等)的差异进行勘探。

- 地震勘探:是最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和岩性。

- 放射性勘探:测量地质体的放射性强度,主要用于寻找放射性矿产(如铀矿)和研究地质构造。

二、重力勘探。

1. 重力场基本概念。

-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

- 重力加速度g,在地球表面不同位置其值略有不同,主要受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的影响。

2. 重力异常。

- 理论上地球表面的重力值可以根据地球的理想模型计算出来,但实际测量的重力值与理论值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称为重力异常。

- 正重力异常:当测量点下方存在高密度地质体时,实测重力值大于理论值。

- 负重力异常:如果测量点下方是低密度地质体,实测重力值小于理论值。

3. 重力勘探仪器。

- 重力仪是用于测量重力加速度的仪器。

现代重力仪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测量出极其微小的重力变化。

4. 重力勘探的应用。

- 寻找金属矿,如铜、铅、锌等金属矿往往与高密度的岩石有关,会引起正重力异常。

- 研究地质构造,如盆地、山脉等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密度结构,会在重力场上有明显反映。

- 探测地下洞穴,地下洞穴相对于周围岩石密度较低,会产生负重力异常。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重点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重点

第二章重力勘探重点第一节重力勘探方法的理论基础1、重力场、重力场强度与重力加速度关系2、重力的单位 SI制和CGS制换算3、地球的正常重力场正常重力场随纬度和高度变化规律4、重力异常的实质5、产生重力异常的条件第二~五节岩矿石密度、重力仪、野外工作与资料整理1、岩矿石的密度特征、影响岩矿石密度的因素2、重力仪的平衡方程、角灵敏度3、影响重力仪精度的因素与消除措施4、确定重力测量精度和比例尺、布置测网的原则5、野外重力观测资料整理6、布格重力异常第六~七节正反演1、重力勘探正演、反演与反问题的多解性2、球体重力异常的平面特征与剖面特征3、水平圆柱体重力异常的平面特征与剖面特征,并与球体重力异常作比较4、台阶重力异常的平面特征和剖面特征5、计算几何参数与物性参数的特征点法6、密度界面反演方法第八节转换处理,应用1、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说明它们的相对性2、划分区域与局部重力场的方法与原理3、重力异常的解析延拓,向上与向下延拓的作用4、重力高次导数法,重力高次导数作用第三章磁法勘探重点1.地磁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图示之。

2.地磁场的构成。

3.解释名词:正常地磁场,磁异常。

4.世界地磁图分析:(1)垂直强度(2)水平强度(3)等倾线(4)等偏线等的特征。

5.解释名词:偶极子磁场、非偶极子磁场6.解释名词:地磁场的“西向漂移”7.太阳静日变化特征,它对磁法勘探作用8.解释名词:磁暴和地磁脉动9.总磁场强度异常ΔT,ΔT的物理意义及ΔT与Za、Xa、Ya三个分量的关系。

10.解释名词:感应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总磁化强度,它们之间的关系。

11.岩矿石磁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2.解释名词:热剩磁,它在磁法勘探中有什么意义13.质子磁力仪的工作原理。

14.解释名词:有效磁化强度、有效磁化倾角,写出与总磁化强度、倾角、偏角的关系并画图示之。

15.球体磁场的平面特征与剖面特征,它与球体重力场特征不同点。

16.水平圆柱体ΔT磁异常的剖面曲线。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提纲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提纲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提纲1、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定义P12、影响电阻率的因素P93、★温纳装置---要求推导式(1-5)即装置系数K P174、图1-20 折射定律P205、★图1-22 非均匀介质电流密度变化(两种情况:>和<)画出电流线P216、地电断面的概念P217、视电阻率概念、表达式和装置系数K的表达式、单位;影响视电阻率大小的因素?视电阻率与电流密度的关系即视电阻率的基本形式(表达式1-8)P238、勘探深度、可靠相对异常、可靠异常的概念、异常因素P259、★6种装置形式----笔记波阻抗和反射系数R的概念---笔记10、电法勘探外业测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点)P26-2711、电剖面法概念P2712、电测深法概念P4513、★图1-65和图1-68(G、D、A、K、Q、H型曲线)P47-4814、自然电场法、过滤电场、氧化还原电场概念P66-6715、充电法概念及其必须具备两个前提P7216、激发极化现象P77 极化率概念P7817、薄膜极化概念P8118、高密度电阻率法相对于常规电阻率法而言,它具备哪些特点?P86 视电阻率参数(表达式---3个)P8819、★概念电法勘探P7;地震勘探P108 各向异性介质P11020、★惠更斯-菲涅尔原理P110;费马原理P111;视速度原理P112;斯奈尔定律P11321、几何扩散P114;频谱P115 概念22、地震勘探仪器包括哪三部分?P11623、时距曲线、直达波概念P12224、★反射波时距曲线推导考上倾方向即式(2-41)的推导,推导过程看教材。

P125-12625、★观测系统、道间距、偏移距、排列长度(排列)、最大炮检距概念P13126、CDP道集(共深度点道集、共反射点道集)概念P13727、动校正:叠加前将全部CDP集合的记录变换成零偏移距的记录,这种处理叫做动校正,或叫做正常时差校正(NMO)。

静校正P15328、重力勘探概念P208 剩余密度与剩余质量概念P211 重力异常的实质(在P212第一段“由此可见,……”)29、布格重力异常概念----笔记30、★物探方法的特点(尤其是多解性)P266 简述综合应用物探方法应注意的问题--------4点P26731、复印材料P171 瞬变电磁法(TEM)的概念(要求答到基本原理)复印材料P187 无线电波透视法(坑透法)的概念32、★习题课上笔记---标注(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面波)的图。

地震勘探原理各章重点复习资料

地震勘探原理各章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1、地球物理勘探: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利用电子学和信息论等许多学科领域的新技术建立起来的方法,简称物探方法。

也就是,根据地层和岩石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来推断岩石性质和构造。

2、主要物探方法:地震勘探(岩石弹性的差别)—勘探地震学非地震类:重力勘探(岩石的密度差别)磁法勘探(岩石的磁性差别电法勘探(岩石的电性差别)3、重力勘探是研究反映地下岩石密度横向差异引起的重力变化,用于提供构造和矿产等地质信息。

重力异常的规模、形状和强度取决于具有密度差的物体大小、形状及深度。

重力勘探的任务是通过研究地面、水面、水下(或井下)或空间重力场的局部或区域不规则变化(即局部重力异常或区域重力异常)来寻找埋藏在地下的矿体和地质构造4、磁法勘探就是测定和分析各种磁异常,找出磁异常与地下岩石、地质构造及有用矿产的关系,作出地下地质情况和矿产分布等有关结论。

磁法勘探主要用来研究地质构造;研究深大断裂;计算结晶基底的埋深;寻找油气、煤田的构造圈闭、盐丘等,寻找磁铁矿床、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等。

5、电法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或天然产生的直流电场或电磁场在地下的分布规律来研究地球结构、地质构造及找矿的一种物探方法。

电法勘探是以岩石或矿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的,主要研究的电性差异参数包括:电阻率(ρ)、激发极化率(η)、介电常数(ε)、导磁率(μ)、电化学活动性等。

电法勘探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们广泛应用于金属及非金属、石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勘探研究工作中。

6、地震勘探方法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考古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地震勘探所获得的资料,与其它的地球物理资料、钻井资料及地质资料联合使用,并根据相应的物理与地质概念,能够得到有关构造及岩石类型分布等信息。

7、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提取有用信息。

相应地有三个主要环节:第一阶段野外数据采集:在地质工作和其他物探工作初步确定的有含油气希望的地区,布置测线,人工激发地震波,并用野外地震仪把地震波传播的情况记录下来。

地球物理勘查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查复习资料

重力1.请解释重力异常的实质.2.岩矿石的密度有哪些特征?3.画出球体重力异常的剖面特征与平面特征,它与水平圆柱体重力异常有何不同?4.什么是相对布格重力异常?写出其表达式.5.什么是重力异常的解析延拓?向上与向下延拓各有什么作用?6.什么是重力的导数法?重力高次导数有什么作用?7.举例说明重力勘探的应用. 磁法1.请解释名词:①正常地磁场;②磁异常2.什么是感应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 总磁化强度?它们之间有何关系?3.画出球体磁异常的平面特征与剖面特征,它与球体重力异常有何不同?4.什么是居里点和居里等温面?5.下延无限板状体与下延有限板状体磁异常特征有何不同?请画图表示(磁测剖面方向和有效磁化强度方向Ms 自定)。

电法勘查地球物理课程复习题画图题(我把PPT 相关内容粘贴上来,配合着看便于理解)1. 定性画出一条直立含铁石英岩脉状矿体上方中间梯度法(电法)的异常曲线。

(围岩为陆相碎屑沉积岩) 中间梯度法1、装置特点及ρs 公式:采用四极AMNB 装置,A 、B 供电,M 、N 两电极测量,供电电极距AB 很大,MN=(1/50~1/30)AB 工作时,A 、B 固定不动,M 、N 在AB 中部 (1/2~1/3)AB 范围内同时移动,逐点进行测量,测点为MN 的中点。

2、特点:(1)利用均匀场;(2)工作效率高(一线供电,多线测量)IU k MN s ∆=ρBN BM AN AM k 11112+=--πk 不是恒定的,而是逐点变化的2. 定性画出一条南北走向直立薄板(无限延深)磁性矿体的Za、△T异常曲线(要首先画出有效磁化强度MS的方向,不考虑矿体的剩磁)。

(1)γ = 0°顺层磁化无限延深薄板,Za剖面曲线为正的纵轴对称曲线,极大值对应于原点。

(2)γ = 90°时,Za异常曲线为一条以原点为反对称曲线(3)γ角为任意(0°< γ<90°)3. 定性画出一条直立斑铜矿脉状矿体上方的联合剖面(电法)异常曲线。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总结复习题期末总结复习学习资料.docx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总结复习题期末总结复习学习资料.docx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总结复习题期末总结复习学习资料.docx地球物理勘探习题1、什么是重力勘探方法?重力勘是指以岩石、矿石密度差异为基础,由于密度差异会导致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发生局部变化(即重力异常),通过观测研究重力异常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勘探法。

2、什么是重力场和重力位?重力场:地球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空间成为重力场。

重力位:重力场中的重力位W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所做的功。

3、重力场强度与重力加速度间有什么关系?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上,还是量纲上都等于重力加速度,而且两者的方向也一致。

在重力勘探中,凡是提到重力都是指重力加速度。

空间内某点的重力场强度等于该点的重力加速度。

4、重力勘探(SI) 中,重力的单位是什么?重力单位在SI 制和CGS制间如何换算?①在SI 制中为m· s-2,它的百分之一为国际通用单位简写. ;② SI和CGS的换算: .=10-1mGal5、什么是地球的正常重力场?正常重力场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①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假设地球是一个旋转椭球体(参考平面),表面光泽,内部密度是均匀的,或是呈同心层状分布,每层的密度是均匀的,并且椭球面的形状与大地水准面的偏差很小,此时地球所产生的重力场即正常重力场。

②正常重力值只与纬度有关,在赤道处最小,两极处最大,相差约. ;正常重力值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在纬度45°处最大,而在赤道处和两极处为零;正常重力值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其变化率为 ./w 。

·6、解释重力异常的实质。

重力异常是由于地球表面地形的起伏、地球内部质量的不均匀和内部变动和重力日变引起的重力和正常值产生偏差的现象。

7、在工作中如何确定重力测量的精度和比例尺?布置测网的原则是什么?①比例尺反映了重力测量工作的详细程度,取决于相邻测线间的距离。

测量精度是根据地质任务和工作比例尺来确定;以能反映探测对象引起的最小异常为准则,一般以最小探测对象引起的最大异常的1/3 到 1/4 为宜。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期末复习汇编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期末复习汇编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第一章岩(矿)石物性与各类矿床的地球物理特征1.岩矿石密度的影响因素:a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多少;主要影响岩浆岩b岩石中孔隙度大小及孔隙中的充填物成分;主要影响沉积岩c岩石所承受的压力等。

变质岩与以上均有关2.岩矿石的磁性抗磁性、顺磁性、逆磁性3.岩石的剩余磁性a热剩余磁性(TRM):在恒定磁场作用下,岩石从居里点以上的温度,逐渐冷却到居里点以下,在通过居里温度时受磁化所获得的剩磁(1)强度大,大致正比于外磁场强度,并同外磁场方向一致。

因此,火成岩的天然剩余磁化强度方向,代表了成岩时的地磁场方向。

(2)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热剩磁的弛豫时间长。

(3)实验证明,总热剩磁是居里温度至室温各个温度区间的部分热剩磁之和。

即热剩磁服从叠加定律(特里埃第一定律)。

(4)热退磁过程也服从叠加定律(特里埃第二定律)。

b碎屑剩磁(DRM)沉积岩中从母岩剥蚀带来的碎屑颗粒,其中磁性颗粒(磁铁矿等)在地磁场作用,会沿地磁方向定向排列,沉积物固结成岩石,保存下来的磁性称为碎屑剩余磁性(沉积剩余磁性,简称碎屑剩磁)。

(1)强度正比于定向排列的磁性颗粒数目,比热剩磁小得多。

(2)形成碎屑剩磁的磁性颗粒来自火成岩,这些颗粒的原生磁性来自热剩磁,因此,碎屑剩磁比较稳定。

(3)等轴状颗粒,其碎屑剩磁方向和外磁场(地磁场)方向一致。

化学剩磁(CRM)在一定磁场中,某些磁性物质在低于居里温度的条件下,经过相变过程(重结晶)或化学过程(氧化还原)所获得的剩磁,称为化学剩余磁性(简称化学剩磁)。

(1)在弱磁场中,其强度正比于外磁场强度。

(2)有较高的稳定性。

(3)在相同磁场中,化学剩磁强度只有热剩磁的几十分之一,但大于碎屑剩磁强度。

粘滞剩磁(VRM)岩石生成之后,长期处在地球磁场作用下,随时间的推移,其中原来定向排列的磁畴,逐渐地弛豫到作用磁场的方向,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剩磁称为黏滞剩余磁性。

a强度与时间的对数成正比。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题期末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题期末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习题1、什么是重力勘探方法重力勘是指以岩石、矿石密度差异为基础,由于密度差异会导致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发生局部变化(即重力异常),通过观测研究重力异常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勘探法。

2、什么是重力场和重力位重力场:地球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空间成为重力场。

重力位:重力场中的重力位W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所做的功。

3、重力场强度与重力加速度间有什么关系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上,还是量纲上都等于重力加速度,而且两者的方向也一致。

在重力勘探中,凡是提到重力都是指重力加速度。

空间内某点的重力场强度等于该点的重力加速度。

4、重力勘探(SI)中,重力的单位是什么重力单位在SI制和CGS制间如何换算①在SI制中为m·s-2 ,它的百分之一为国际通用单位简写.;②SI和CGS的换算:.=10-1 mGal5、什么是地球的正常重力场正常重力场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①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假设地球是一个旋转椭球体(参考平面),表面光泽,内部密度是均匀的,或是呈同心层状分布,每层的密度是均匀的,并且椭球面的形状与大地水准面的偏差很小,此时地球所产生的重力场即正常重力场。

②正常重力值只与纬度有关,在赤道处最小,两极处最大,相差约.;正常重力值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在纬度45°处最大,而在赤道处和两极处为零;正常重力值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其变化率为./w。

·6、解释重力异常的实质。

重力异常是由于地球表面地形的起伏、地球内部质量的不均匀和内部变动和重力日变引起的重力和正常值产生偏差的现象。

7、在工作中如何确定重力测量的精度和比例尺布置测网的原则是什么①比例尺反映了重力测量工作的详细程度,取决于相邻测线间的距离。

测量精度是根据地质任务和工作比例尺来确定;以能反映探测对象引起的最小异常为准则,一般以最小探测对象引起的最大异常的1/3到1/4为宜。

②布置测网的原则:测网一般是由相互平行的等间距的测线和测线上分布的等间距的测点所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球物理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物理学2.地球物理勘探(物探):是一种以地壳中各种岩石、矿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的勘探和测试方法,是一种应用科学3.热剩余磁性:在恒定磁场作用下,岩石从居里点以上的温度,逐渐冷却到居里点以下,在通过居里温度时受磁化所获得的剩磁4.重力基点(定义及作用):在测量前,要在工区内确定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他们是经过高精度观测的点。

;为了检查重礼仪的零点位置、确定合适的零点改正系数,减少误差积累和提高重力测量精度5.布格校正:高度校正和中间层校正都与测点高程h∆有关,在重力测量中,他们都是考虑观测点与大地水准面间物质引力影响所作的校正。

因此常把这两项合并起来,∆,过地形校正、布格校正和正常场校正后的重6.布格重力异常:重力仪的观测结果g∆力异常g7.激发极化效应/激电效应:在向地下供入稳定电流时,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随时间而变大并经过一段(一般约几分钟)时间后趋于某一饱和值(充电过程);在断开供电电流后,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在最初一瞬间很快下降而后随时间相对缓慢地下降,并经过一段(一般约几分钟)时间后衰减接近于零(放电过程)。

这种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产生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附加电场现象,称为激电效应(激发极化效应)。

8.地震勘探:是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地震(炸药爆炸或锤击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规律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9.完全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就会产生形变,若去掉外力作用后,已有形变的物体又立即恢复原来的体积和形状10.时距曲线:沿测线各个观测点所观测到的地震波的波前到达时间t与这些点的横坐标之间的时空关系t(x)在t—x直角坐标系的图形11.首波:上下两个半空间中,如果存在着波速不同的介质且界面是密接的,则在低速介质中的震源产生之地震波到达界面时会产生反射和透射,由于高速介质中折射角大于低速介质,那么在一个临界状态下,折射角会等于90度,折射路径垂直于法线。

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透射波转换成沿界面传播的一种新波动12.波前:把在某一时刻介质中刚开始振动的点连接起来成一曲面13.波前原理(也叫惠更斯原理):即介质中传播的波,其波前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看作是波向各个方向传播的波源(点震源)14.低速带:当岩石的孔隙内充满气体时,其纵速度远低于充满水的同类岩石。

在潜水面之上的近地表是特别重要的,它形成了低速带15.视电阻率:由于地下电流场的分布已发生了变化,所以计算出的电阻率就不等于岩石的真电阻率,为了与真实电阻率ρ加以区别,将其取名为“视电阻率”用ρs表示。

16.地球物理场:指存在于地球周围的具有物理作用的空间17.原子总磁矩是:电子轨道磁矩、自旋磁矩、原子核自旋磁矩三者矢量和18.重力异常实质:地质体的剩余质量在测点所产生的附加引力的铅直分量19.比例尺:反映了对观测对象研究的详细程度,比例尺越大,对勘探对象的研究就越详细20.磁异常:实践证明,在消除了各种短期磁场变化之后,实测地磁场与正常磁场的主磁场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称为21.重力勘探:是以地壳中不同岩(矿)石之间的密度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天然重力场的变化规律,以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物探方法。

22.磁法勘探:是利用地壳内部各种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来寻找有用矿产,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23.电法勘探:是以岩石或矿石与围岩之间的电性差异为基础,对天然产生的或人工建立起来的电场或电磁场的空间的或时间的分布特征进行观测,以查明地质构造和有用矿产的一种物探方法。

24.地震道:一个检波器,一个放大器和一个记录器的组合称为一个地震道25.自然电场:在自然条件下,无需向地下供电,通过一定的装置形式,地面两点间通常也能观测到一定大小的电位差,这表明地下存在“天然电流场”——简称“自然电场”。

26.铁磁性矿物磁铁矿钛磁铁矿铬铁矿磁赤铁矿赤铁矿雌黄铁矿锰尖晶石27.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28.磁化率是表征物质磁化难易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即在一定磁场强度T的作用下,Mi的大小与k成正比关系,即Mi=kT,k值大,M也相应增大29.质子旋进磁力仪:应用质子自旋磁矩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围绕地磁场方向做旋进运动的现象进行磁场测量。

30.零点漂移校正原因:由于重力仪灵敏系统的弹性疲劳、温度补偿不完全等因素,仪器读数的零点值随时间而不断变化,加上重力日变的影响31.地震勘探基本方法:反射波法和折射波法32.物探方法分类,按物质性质: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地热33.物探方法分类,按场源性质分类:天然场法,人工场源,34.最重要磁性矿物是铁—钛氧化物35.剩余磁性类型:热剩余磁性(TRM),碎屑剩磁(DRM),化学剩磁(CRM)粘滞剩磁(VRM)等温剩磁(IRM)36.地震波分为体波(纵波P最快和横波S)和面波(瑞利波R和勒夫波L),基本分类反射波法和折射波法,地震探测深浅:中、深层地震勘探,浅层地震勘探,应用地点:陆上地震和海上地震37.密度测定:①实验室天平或密度计②重力测井资料③地震勘查的层速度资料38.三大岩密度规律:(1)岩浆岩和变质岩密度大于沉积岩(2)沉积岩密度变化范围大39.影响严实密度主要因素:沉积岩①孔隙度②生成年代③埋藏深度岩浆岩:①矿物成分②生成环境变质岩:①原岩②变质作用40.各类岩石剩余磁性的成因:(1)火成岩热剩磁(2)沉积岩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3原岩41.地磁场是由基本磁场,变化磁场,磁异常组成42.重力资料初步整理内容:读数转换—固体潮校正—零点漂移校正—计算相对重力值43.重力资料校正:相对重力值—地形校正—布格校正—正常场校正—布格重力异常44.决定重力异常的基本地质因素:①深部地质因素②浅部地质因素③沉积岩的成分变化和内部构造④固体矿产的赋存45.重力资料的四种校正:地形校正中间层校正高度校正(前三消除自然地形起伏干扰)正常场校正(消除地球正常重力场影响)46.重力测网的测网形状:①长方形(矩形网)线距》点距,用于有明显走向的地质体②正方形(方格网)线距=点距,用于无明显走向的地质体47.磁测测网布置原则:①垂直于勘测目标②勘测矿体,小范围大比例尺,点距小于线距。

48.地震测线布置原则:主测线应尽可能垂直于预测构造的走向,测线间距以不漏掉次级构造为原则。

49.地磁要素:总场强度T,垂直分量Z,水平分量H,北向分量X,东向分量Y,地磁偏角I,磁偏角D50.磁场变化分为平静变化和扰动变化51.磁测精度分级:高精度均方误差≦5nT,中精度6-15,低精度》1552.自然界中过滤电场的类型:裂隙渗漏电场、上升泉电场、山地电场、河流电场53.电法勘探按产生异常电磁场的原因分类(1)传导类电法①电阻率法②充电法③自然电场法④激电法⑤电磁法(2)感应类电法54.岩石导电机理:金属型导体,半导体,固体离子型55.岩石的导电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电子导电,孔隙水溶液的离子导电,矿物晶体的离子导电,泥质颗粒的离子导电56.激发极化分类:直流电激发极化法,低频交流电激发极化法57.岩石磁性测定数据的统计方法:①直接法(极差均方差)②统计图示法58.各类岩石波速:火成岩速度大于变质岩和沉积岩速度,且速度变化范围小些,变质岩速度变化范围大,沉积岩速度较小59.用电阻率法寻找金属硫化矿床,含水断裂破碎带,岩脉(石英脉、伟晶岩脉)60.地震介质划分:均匀介质,均匀层状介质,连续介质61.充电法应用实例:①充电法电位平面等值线图判断矿体倾向②充电法判断相邻两露头矿体是否相连③充电法测定地下水流向流速④追索岩溶区的地下暗河62.决定重力异常特征的主要因素:在基底起伏较平缓,且埋藏深度不大的情况下,基底内部结构和岩性变化63.物探方法优缺点:(1)透过覆盖层寻找隐伏的地质构造或盲矿体,是一种间接勘探方法(2)工作效率高,施工进度快,成本低(3)结果解释具有多解性,解释结果具有一定的概略性和近似性(4)物探工作相对而言能从整体上了解隐伏的勘探目标的全貌(5)物探工作有自身局限性,物探方法应用具有条件性64.物探的应用条件:(1)探测对象与围岩之间必须具有明显的物理性质差异(2)探测对象要有一定的规模,并且埋藏深度不太大(3)各种干扰因素产生的干扰现象相对于探测对象的异常应足够的弱,或具有不同特征,以便能够分辨和消除65.铁磁性特征①磁化强度与磁化场呈非线性关系②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服从居里-魏斯定律。

即K=C/(T-Tc)③铁磁性物质的基本磁矩为电子自旋磁矩,而轨道磁矩基本无贡献66.重力勘探获得好的地质效果条件:地形比较简单,围岩密度比较均匀,探测对象与围岩的密度差较大,且其他地质因素的干扰能从实测异常中清除67.野外工作时,重力勘探工作步骤①确定工区位置,野外踏勘,室内设计,编写设计报告②野外测量及数据整理③重力测量校正及异常求取与成图预处理④重力异常资料整理⑤重力异常反演与地质解释68.重力勘探比例尺:①区域地质调查:1:100万~1:50万②矿产能源普查:1:20~1:10万③矿产能源详查:1:5万~1:2.5万④水文、工程测量:1:1万~1:200069.重力比例尺确定原则:①以不漏掉最小有意义的研究对象产生的异常为原则②至少2-3条线穿过探测对象,每条线上应有3-5个点落在研究对象上③点距一般取(1/2-1/10)线距70.重力布线原则:①测线垂直于研究对象的走向②线距和点距尽量保持不变71.为什么自然电场要用不极化电极:避免电极的极化作用和两电极间自身产生的电位差72.电阻率法基本物理前提就是测区内各岩层必须具有不同且相对稳定的电阻率值。

73.磁法勘探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主要应用:①划分地质构造单元,确定深大断裂,研究能源和金属矿产的分布规律;②进行地质填图,如确定接触带,断裂带,破碎带,圈定侵入体,喷出岩,沉积岩和变质岩;③划分成矿带,确定成矿远景区,指出找矿方向;④大比例尺的重力测量还具有直接或间接找矿的作用。

74.磁测多个基点作用:在一个测区内测量时,通常设置多个基点。

分为总基点、主基点及分基点。

总基点和主基点主要作用为观测磁场的起算点,分基点的主要作用为测线观测时控制仪器性能的变化75.地磁场四个基本规律:(1)地球有两个磁极,分别位于地理南北两极附近。

(2)水平强度(H)在地表上任何一点(除两磁极点外)都指向北。

垂直强度(Z)在北半球指向下,为正值;在南半球指向球外(向上),为负值。

(3) 地球南北两磁极处的总磁场强度为0.6-0.7奥斯特,在磁赤道处的总强度为0.3-0.4奥斯特,前者约为后者的两倍,磁倾角随磁纬度按一定关系变化。

(4) 长期观测证实,地磁极绕地理极附近进行着缓慢的迁移76.磁测比列尺的确定(勘查任务)它反映了工作的详尽程度,工作比例尺也就是提交磁力异常图的比例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