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第二版)1第一章 景观设计概述
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 计学可分为两个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
9
麦克哈格 认为:景观设计是多学科综合的,是用于资 源管理和土地规划利用的有力工具,他强调把人与自然 世界结合起来考虑规划设计问题。
西蒙兹 在《景观设计——环境规划手册》中提到: 景观研究是站在人类生存空间与视觉总体高度的研究。 他认为:改善环境不仅仅是纠正由于技术与城市的发展 带来的污染及其灾害,还应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 这个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地不断演进。
18
皇家园林(北方)
19
古典园林(南方)
20
古典园林(南方)
21
古典园林(南方)
22
古典园林(南方)
23 留园内的小蓬莱
二、西方古典园林特点
•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形式美,布局对称、规则、 严谨,以大理石、花岗石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 与排行作为主要风格,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 •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 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 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14
第二节 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观设计的产生及发展
一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特点
1.讲求意境美。从园林创作手法上来看,写意是对中国传统 园林最为主要的特征之一。中国的古典园林不局限于对自然 景观的简单模仿,它的本质是从自然景观中加以提炼和抽象。 造园家要设计和经营的是景观和意境,这一点和中国传 统山水画异曲同工。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审 美境界。
10
刘滨谊 认为: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面向户外环 境建设的学科,是一个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 的应用型专业。其核心是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建设,故 涉及的学科专业极为广泛总和,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学、 林学、地学、管理学、旅游、环境、资源、社会文化、 心理等。
景观设计基本知识
• 1868年,出版了一本关于城市规划方面的书籍—— 《先驱的条件与美国文明的倾向》,在书中他批判 了规划中忽视长远利益,只为了目前利益的带有破 坏性的设计。
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
• 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 (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
• 景观设计学所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和人类户外空间的 问题。
• 景观学的支撑; 3、游憩学与旅游学。
生态是景观学的目的 艺术是视觉组织方式 人文是景观学的基础
景观设计设计师、企业
景观设计设计师
• 景观设计师是以相似的手法来塑造城市、城镇和乡村的景观风貌。 • 景观设计师要塑造和治理我们所居住的物质世界和生态系统。 • 景观设计师需要经常回到宏观场景上来放大和缩小局部细节以确保
设计的平衡和尺度。 • 景观设计学将美学和科学知识融为一体。美学为景观设计学提供了
近年来,我们生活的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批的广场绿地、商业步行街、主题公园、街头 小品出现在我们的视觉以内,影响着我们的感观 和行为方式。而新建的住宅小区都以景观优美的 园林作为卖点,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购买心理。 景观设计已经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我们的周围,走 近了我们的身边,并对我们施展着潜移默化的作 用。
• 意格国际是一家国际化的多元设计机构,由美国意格、上海意格和 北京意格三个公司组成。意格国际本着“设计整合人与环境”的核 心理念,始终禀承“多元、人本、诚信、追求卓越、共赢共识”的 核心价值观,立足国际经验及中国园林与人为传统,创造具有鲜明 时代特征与地域特色的人性化设计作品,达到发展与保护,投资与 效益的可持续的最佳平衡,促成文化的多元与延续以及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
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景观设计的概述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工建筑的优化与整合,创造出一个能够满足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等需求的宜居、舒适、绿色、美丽的空间。
景观设计所要处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园林绿地、城市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及会展中心、休闲旅游景区等。
二、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1.生态学原理景观设计,以碧空、绿水、青山、流云、鸟语花香等自然元素为主导,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营造和完善过程。
生态学作为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其中最核心的概念是生态平衡。
景观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尊重自然规律,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人性化原则除了引入自然元素,景观设计还需要将功能性、文化性、情感性三大要素融入其中,构筑出适合人类定居、活动和文化交流的有效空间。
3.美学原理景观设计中的美学准则不仅包含了色彩、形状、材质等元素的搭配,也涉及到花草树木种类选择、花园布局等方面。
三、景观设计的实践研究1.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面对广场、公园等空间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旨在公共空间的创意、功能和美化的融合。
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城市、自然和环境等方面,并在旧建筑中营造性地塑造出新的形态。
2.材质选择对于景观设计而言,选择合适的材质格外重要。
不仅仅需要根据不同空间选择不同材料,还需确保选用的材料符合自然规律,能够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
3.细节设计细节设计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所有设计项目的成功与否提供保障。
从街道建设到公共空间,场景中每个小细节都应该得到精心设计,以确保每个空间都能彰显出独特魅力。
四、结论景观设计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挑战,并留给今后的设计师们更多的机遇。
在将来,营造出兼具环保、生态、智慧和美感于一体的一个景观可持续生态系统将会变得更加重要,而这正是设计师们未来的挑战。
景观设计概论重点终结版
一、基础部分: 1景观设计三大基础理论:空间理论基础 环境行为理论基础 景观生态理论基础 2中外传统景观设计者及其贡献 中国的计成,明末造园家,著《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法国的勒·诺特, 生于巴黎,出身园艺师家庭,学过绘画、建筑,曾游学意大利,深受文艺复兴影响。
回国后从事造园设计,耗费毕生精力于凡尔赛宫,创作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形成了法国勒•诺特式造园风格。
奥姆斯特德,美国中央公园首席设计师 ,被誉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
他促成了国家公园运动,是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的创始人和美国景观设计专业的创始人。
二、基础理论部分: 1景观空间围合度的概念:围合界面的虚实比例是不同的,因而使得空间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围合感,也就是围合的程度。
景观空间围合度受围合界面影响因素:围合界面的数量、围合界面的高度、围合界面的材质 2外部空间模数的概念:外部空间构成的尺度权衡基准,常说的数值范围20~25M 。
3凯文·林奇关于城市意向的五个基本要素:标志、节点、道路、边界、区域 4从生态学角度理解,景观结构基本组成要素:斑块、廊道、基质 5景观环境中的必要行为主要指:①交通穿越②休憩③驻留 6景观生态学中常从那几个方面区分斑块和本底 斑块 :指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基质)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
(城市景观要素类型中,斑块 :具有不同功能和属性的、相对同质的地段或空间实体。
例如:城市公园、城市绿地、小片林地等。
) 斑块间的边缘效应:具有正、负效应:正效应表现出效应区比相邻区更为优良的特性,如多 样性和异质性;负效应表现在交错区种类组分减少、生态指标下降、生物量降低等。
基质:指范围广,连接度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
(城市景观要素类型中,基质:城市景观的主体是各类建成区,各种不同功能、性质和形状的建筑物,使城市景观明显地区别于其他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第二章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在园林构图中,从平面上看,主要体现在园路的线型、树木的林缘线和模 纹的图案线;立面上看,体现在建筑的轮廓线和树木的林冠线。 2、图形美:是由各种线条围合而成的平面形。一般为规则是图形和自然式 图形两类。
3、体形美:由各种物质构成的园林实体,如:山石、水体、建筑、植物、 雕塑小品等。
4、光影色彩美:色彩具有强烈的生理属性和情感效应,如用冷色调表达 宁静、安逸、悠闲的感觉,暖色调表达活泼、运动的情趣。 园林色彩的构成,主要又山景色彩、水景色彩、动植物色彩 和建筑色彩构成。 5、质感美:是由园林物体的材料所 表现出来。
(二)园林美的主要内容 园林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 1、山水地形美:包括地形改造、引水造景、地貌利用、土石假山等,形成 园林的骨架和脉络,为园林植物种植,游览建筑设置和视景点的控制创造地 形条件。 2、借用天象美:借日月雨雪、云雾霞光等天象造景。
雷峰夕照
3、再现生境美:效仿自然,创造人工植物群落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创造空气清新、温度适中的小气候环境。花草树木是生境的主题。 4、建筑艺术美:园林建筑是画龙点睛之笔。
第二章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园林艺术
园林艺术主要研究内容有: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 总体布局,园景创作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原理在园林中的运用等。 一、园林美的含义、特征和内容 园林是一种综合大环境的概念,它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人为的艺术加 工和工程措施而形成的。园林美则是园林设计师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 美的高度领悟后所产生的审美意识与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 (一)园林美:是大自然造化的典型概括,是自然美的再现。它以物质造园 材料,如自然山水、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甚至于物候气象等为基础,经过 园林设计师的巧妙安排组合,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 1、自然美:偏重于形式,往往以其色彩、形状、质感、声音等感性特征直 接引起人的美感,它所积淀的社会内涵往往是曲折、隐晦、间接的。 园林的自然美有如下共性: ①变化性:随着时间、空间和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自然美常常发生明 显的或微妙的美:游道廊桥、假山水景、电照光影、给水排水、挡土护坡等 各项设施必须配套,要注意艺术处理区别于一般的市政设施。 6、文化景观美:风景园林常为宗教胜地或历史古迹所在地,其中景名景序、 门楹对联、摩崖石刻、字画雕塑表现人类文化的精华。 7、色彩音响美: 8、造型艺术美:用艺术造型来表观某种精神、象征、礼仪、标志、纪念意 义,以及某种体形、线条美。如:图腾、华表、标牌等。 9、旅游生活美: 10、联想意境美:丰富的景物,通过人们的接近联想和对比联想,达到见 景生情,体会玄外之音的效果。意境就是通过意想的深化而构成心境应和、 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 二、形式美法则 (一)形式美的表现形态 1、线条美:长条横直线代表广阔宁静、给人平衡的感觉;竖直线给人上升、 挺拔之感,代表尊严、权利、给人严肃、端庄之感;短直线表示阻断与停顿; 虚线产生延续、跳动的感觉;斜线意味着危险和运动,曲线代表柔和、流畅、 细腻、活泼。
景观设计的基础概念与理论
景观设计的基础概念与理论景观设计是一门以自然和人类活动空间为基础的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创造出令人愉悦和有意义的室外环境,同时满足社会、文化、经济和生态等多方面的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景观设计师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基础概念与理论。
一、景观设计的目的与原则景观设计旨在创建一个功能齐全、环境宜人的室外空间。
从实用角度来看,景观设计应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如提供舒适的环境、便捷的交通路径和适当的遮荫等。
而从美学角度来看,景观设计应该追求和谐、平衡、以及与自然和周围环境相融合的效果。
景观设计的原则包括可持续性、可访问性、自然性和多功能性等。
可持续性意味着要考虑生态系统和资源的保护,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可访问性要求设计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等。
自然性的原则要求景观设计能够还原自然的美感,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多功能性的原则要求景观设计在满足各种需求的同时,提供灵活性和多样性。
二、景观设计的规划与设计过程景观设计的规划与设计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包括前期调研、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和施工实施等多个阶段。
前期调研是为了了解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场地条件、环境特点、历史文化背景等。
概念设计阶段是景观设计师将问题转化为概念解决方案的过程,重点考虑景观的整体布局和主要元素。
方案设计阶段则更加具体,包括材料选择、植物配置、景观构造等方面的考虑。
而施工实施阶段则需要进行具体的技术操作和施工管理。
三、景观设计的要素与技术景观设计包括多个要素与技术的应用,其中包括植物、水体、地形、人工构造以及照明等。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要素之一,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植物布局达到美化和塑造空间的效果。
水体则可以通过喷泉、水池等形式营造出流动的动感和宁静的氛围。
地形的处理对于景观设计来说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起伏的地形或者人工构造物来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
照明则可以为景观设计增加夜间的活动性和视觉效果。
景观设计的技术包括制图、模型制作、材料运用以及施工技术等。
景观生态学第二章
渗透理论中的一些概念
生境损失效应(effect of habitat loss) 生境隔离效应(effect of habitat isolation)
LANDSCAPE ECOLOGY
渗透阈值(Pc)的影响因素
• 栅格细胞的几何形状 例如,三角形细胞组成的栅格景观的大值为0.50,而六边形细胞组成的栅格景观的 例如,三角形细胞组成的栅格景观的大值为 , Pc则为 则为0.70。 则为 。 • 生境班块在景观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渗透理论假定生境细胞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 但当其分布呈非随机型 随机分布;但当其分布呈非随机型时 渗透理论假定生境细胞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 但当其分布呈非随机型时,生境细胞的 聚集程度会显著地影响渗透阈值( 聚集程度会显著地影响渗透阈值(见Gardner和O‘Neill,1991)。 和 。 例如,若景观中存在有促进物种迁移的廊道,渗透阈值会大大降低。 例如,若景观中存在有促进物种迁移的廊道,渗透阈值会大大降低。 •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包括栅格景观的幅度(即栅格总面积)和粒度(即栅格细胞的大小 亦会影响Pc的 即栅格细胞的大小) 包括栅格景观的幅度(即栅格总面积)和粒度 即栅格细胞的大小)亦会影响 的 数值。由于景观中生境细胞的空间分布可能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同一生态学过程在 数值。由于景观中生境细胞的空间分布可能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同一景观中的渗透阈值还可能受到时间尺度(幅度和粒度)的影响。 同一景观中的渗透阈值还可能受到时间尺度(幅度和粒度)的影响。 •物种的行为特征 物种的行为特征 如甲虫在人为设计的随机分布的草地斑块中的运动临界值为20%. 如甲虫在人为设计的随机分布的草地斑块中的运动临界值为
【狭义岛屿】 海洋中与大陆完全隔离的,由岩石和土壤构成的露出水面的部分。 海洋岛 陆桥岛
景观设计入门教案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
景观设计入门教案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景观设计入门教案——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一、引言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创造性地规划、设计和管理,创造美丽、实用和可持续的室内外环境。
本教案旨在介绍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帮助学生了解景观设计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二、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2.1 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学生需要理解环境对人的行为、情感和认知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创造令人愉悦、舒适和有意义的环境。
2.2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是指导景观设计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学生需要了解平衡、对称、比例、重复、和谐等设计原则的概念和应用,运用这些原则来创造出具有美感和结构性的景观设计作品。
2.3 植物学知识植物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特性和适应性是学生进行景观设计的基础。
学生需要学习植物的分类、生长需求以及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以便选择合适的植物为景观设计提供绿色元素。
三、景观设计的实践技能3.1 环境分析环境分析是景观设计的第一步,通过对场地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学生需要学习使用测量工具和技术,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进行环境评估。
3.2 设计方案制定在实践中,学生需要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包括功能区划、植物配置、材料选择等。
学生需要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场地特点和用户需求,提出创新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草图、模型或虚拟展示。
3.3 施工与管理景观设计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还需要对施工和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学生需要学习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维护和养护等知识,以确保景观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案例分析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真实的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理解。
通过分析和评估已完成的景观设计项目,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和技巧,并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景观设计方法及其表达
景观设计方法及其表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越来越受到关注。
景观设计方法及其表达,不仅涉及到理论知识,更关乎实践操作。
本文将对景观设计方法及其表达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景观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景观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1.生态学原理:生态学关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倡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生态因素,创造有利于生物栖息和繁衍的环境。
2.美学原理:美学原理强调景观设计的视觉审美价值,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关注空间组织、形态、色彩、质地等视觉元素,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的景观空间。
3.社会学原理:景观设计需关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设计师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年龄结构等因素,创造出宜人的公共空间。
二、景观设计方法的实践运用1.分析与规划:在景观设计之初,首先要对基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了解基地的自然、人文、社会等各方面条件。
在此基础上,制定景观规划,明确设计目标、主题、空间组织等内容。
4.创意与设计:创意是景观设计的灵魂。
设计师应运用创新思维,结合基地特点,创造出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景观。
设计过程中要关注空间布局、景观元素、材料选择等方面。
5.技术与手段:现代景观设计手段丰富多样,包括手绘、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制作等。
设计师应熟练掌握各种设计手段,将设计理念直观、准确地表达出来。
6.评估与优化:景观设计完成后,需对设计成果进行评估和优化。
设计师要关注景观的生态、美学、社会等功能是否得到实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景观设计表达的重要性1.沟通与交流:景观设计表达是设计师与甲方、施工方、使用者之间沟通的重要途径。
清晰、准确的表达有助于各方对设计方案的理解和认同,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7.审美与传播:景观设计表达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可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愉悦。
景观设计原理教案电子档
景观设计原理教案电子档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介绍课程目标和意义解释景观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景观设计在环境、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作用1.2 景观设计历史与发展简述景观设计的历史演变介绍不期的代表性景观设计作品和理论分析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第二章:景观设计基本原理2.1 自然与人工元素探讨自然景观元素(如地形、水体、植被等)的构成和作用分析人工景观元素(如建筑物、铺装、设施等)的设计和规划2.2 空间组织与规划学习空间组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空间规划的流程和工具探讨不同类型的景观空间(如公共、住宅、生态等)设计要点第三章:景观设计方法与程序3.1 调研与分析学习调研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探讨如何收集和处理景观设计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项目目标和需求,确定设计方向和重点3.2 设计草图与方案学习草图和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探讨如何进行创新思维和概念分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化方向第四章:景观设计要素与材料4.1 植被设计学习植被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探讨不同类型的植被(如树木、花卉、草坪等)的选择和配置分析植被设计在景观中的作用和效果4.2 铺装与材质学习铺装和材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探讨不同类型的铺装(如石材、木材、混凝土等)的选择和应用分析铺装和材质在景观中的作用和效果第五章:景观设计案例分析5.1 国内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国内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案例中的设计理念、方法和技巧分析案例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5.2 国际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案例中的设计理念、方法和技巧分析案例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第六章:生态与可持续性景观设计6.1 生态理论与原则探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分析生态理论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学习可持续性景观设计的目标和原则6.2 生态设计方法学习生态系统服务的方法和工具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的设计策略第七章:人与景观互动7.1 用户需求分析学习用户需求调研的方法和技巧探讨如何理解用户需求和期望分析用户需求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影响7.2 互动设计策略学习人与景观互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探讨如何创造吸引人的、可互动的景观空间分析成功的人与景观互动案例和经验第八章:照明与夜景设计8.1 照明设计基础了解照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学习照明设计的工具和技术探讨照明设计在景观中的作用和效果8.2 夜景设计实践分析夜景设计的策略和方法探讨如何创造美妙的、安全的夜景空间分析夜景设计案例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第九章:图形表达与沟通9.1 图形表达技巧学习图形表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探讨不同类型的图形表达工具(如手绘、CAD、SketchUp等)的使用分析图形表达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9.2 设计沟通与展示学习设计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探讨设计展示的技巧和策略分析成功的设计沟通和展示案例和经验第十章:项目管理与实践10.1 项目管理基础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学习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探讨项目管理在景观设计项目中的重要性10.2 实践案例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设计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案例中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巧分析案例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1. 景观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难点解析:对景观设计多维度价值的理解和在不同领域的应用2. 景观设计历史与发展难点解析:历史演变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和影响3. 自然与人工元素设计难点解析:如何平衡自然与人工元素,创造和谐的景观空间4. 空间组织与规划难点解析:不同类型景观空间设计的差异和应对策略5. 调研与分析难点解析: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以及如何转化信息为设计方向6. 生态与可持续性景观设计7. 人与景观互动难点解析:如何理解和把握用户需求,创造吸引人的、可互动的景观空间8. 照明与夜景设计难点解析:如何通过照明设计增强景观空间的功能性和美学效果9. 图形表达与沟通难点解析:如何运用合适的图形表达工具和沟通策略,有效地传达设计意图10. 项目管理与实践难点解析: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运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第二章--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0
地域性原则 2.3
2.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水景观安全 水的深度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的安全性。水景观设计应该考虑到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的
活动特点,在水边应设置各种警示牌,如果水过深,还是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安全措施。 水质问题同样是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许多水景观设计之初水质不错
,但水循环设计不到位,夏天蚊蝇孽生,使美景变成陋景,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环境健康安全 。
可编辑课件PPT
7
地域性原则 2.3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地域的历史文化脉络。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之初要对居住小区所 在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等进行调研,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珍视,使居住者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我国幅员辽阔,景观设计的主题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如青岛,“碧水 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 有致”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
3.无障碍设施安全
在无障碍设施设计中应该注重环境的安全性设计,为特殊群体提供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
可编辑课件PPT
6
经济性原则 2.2
经济性原则是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宗旨。居住环境建设在把握经济性的前提下,提高户 外环境的使用率。通过相对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提升居住区户外环境效果,尽量减少轴线式 喷泉水景、罗马柱、尺度夸张的中心广场、大草坪等与人的使用限度相背离的设计手法,在 满足生态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使户外环境设计真正为人服务,而非只是从感观上吸引人的眼 球。
《景观学概论》课程标准
《景观学概论》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32课时适用专业:园林工程技术、园艺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先修课程:装饰制图与识图、造型基础后续课程:助理会展师/室内设计员职业资格考证实训、刖己(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
《景观学概论》是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一门专业课程,是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干课程。
该课程重点是教授学生掌握必要的自然科学、人文艺术,把科学分析和艺术处理结合起来,同时注重社会、生态与艺术的三位一体。
所以,《景观学概论》是培养合格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生产一线技术人才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
(二)设计思路《景观学概论》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景观设计原理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景观设计职业岗位,并具备景观设计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和核心技能,同时可以获得国家行业中级“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重视实践、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中,针对性地选取与讲授软件和实际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命题式项目进行详细分解及制作,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该软件进行创意性制作的能力,具备软件的使用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虚心、好学的品质;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严谨的良好作风;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4)培养学生注意身边事物的观察的行为;5)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积累。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3)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作业精神;4)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5)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性格。
3、专业能力目标1)对景观设计的基本认识2)了解景观设计的缘起和变迁3)了解景观设计的学科简史4)景观设计的地位、作用和任务5)景观生态学6)环境心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7)掌握环境空间设计基础8)广义人居环境理论9)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10)景观设计的主要类型11)掌握景观设计中的影响因素与设计原则12)掌握景观项目的营建实施程序13)景观设计所需基本知识、技能概要14)掌握外部环境要素15)掌握道路与节点16)掌握植物景观要素17)掌握水景要素18)掌握景观设施与小品19)掌握景观设计的过程与方法20)掌握景观设计的成果与表现21)掌握各种层次的景观规划设计22)了解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该课程为专业课程,前期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图形图像处理》、《构成设计》、《三维建模与渲染》、≪AutoCAD建筑施工平面图制作》、《室内设计原理》、《室内效果图表现》;《室外公共空间设计》为该课程的并行课程。
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景观设计是一门将自然与人文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景观设计不仅要关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气候适应性等方面,同时也要注重空间美感、文化内涵、社会可持续性等方面。
因此,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景观设计的一般理论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景观学、生态学、美学等方面。
景观学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景观学可以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等。
生态学则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生态学可以指导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规划、生态建设等方面。
美学则是研究艺术美的学科,线条、形状、颜色、材料等因素都有助于景观美学的营建,因此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景观设计的实践研究景观设计的实践研究以落地为重点,包括大项目的规划设计,也包括小到花坛、庭院的个性化设计。
景观设计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实际问题,如人流量过大、植物生长不良、排水问题等。
这些问题需要景观设计师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调整设计方案、优化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三、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景观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愈加多样化,包括智能景观设计、可持续景观设计、社区景观设计等。
智能景观设计借助技术手段,将城市环境与设计理念相匹配。
可持续景观设计则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旨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社区景观设计则是将设计理念贯彻到社区生活中,加强社区居民的互动与交流。
总之,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
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要求景观设计师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素养和科学精神,同时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同发展。
景观设计的实践研究也需要景观设计师具有实践能力和抗压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优化,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和创新思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景观设计也将不断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与环境景观设计
第二部分 环境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
城市规划原理 景观设计应该服从于城市的整体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
因此,了解城市规划的有关原理有利于对景观规划设计方向的总体把握。 景观设计的中外发展历程
城市规划理论概述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一、城市的概念 二、城市的产生 三、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清代北京城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
⑴ 古希腊: 背景: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对外贸易有利的区位条件,“神人同形”
的宗教思想。 城市形态:广场为城市中心, 方格网道路骨架。
不但看起景来眼睛舒服,而且我们赏景时所处地方(赏景点) 的各种环境也舒服宜人,同时又具有文化意识和生活的功能。
弱点 : 容易与园艺易混淆
1.1概念辨析
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建设部) 风景园林的本质特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 。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
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 同时反映了中国的 历史与特色。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近、现代主要城市规划理论
2.“田园城市”理论 ⑴发起人:霍华德(英国)
⑵时间:1898年
⑶背景:工业化发展迅速,城市无限制的扩张,大城市与自然隔离。
⑷主要内容: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 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 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 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 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书名于1902年再版时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 of Tomorrow)。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
第二章(II)景观生态学理论基础一、整体论和系统论客观现实是由一系列的处于不同等级系列的整体所组成,每个整体都是一个系统,即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状态中的相互关系集合中。
与整体论相反的是还原论。
还原论:所谓还原,是一种把复杂的系统(或者现象、过程)层层分解为其组成部分的过程。
还原论认为,复杂系统可以通过它各个组成部分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来加以解释。
例如,为了考察生命,我们首先考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在考察这些系统的时候我们又要了解组成它们的各个器官,要了解器官又必须考察组织,直到最后是对细胞、蛋白质、遗传物质、分子、原子等的考察。
现代科学的高度发达表明,还原论是比较合理的研究方法,寻找并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构件的做法当然是有价值的。
与还原论相反的是整体论,比如考察一台复杂的机器,还原论者可能会立即拿起螺丝刀和扳手将机器拆散成几千、几万个零部件,并分别进行考察,这显然耗时费力,效果还不一定很理想。
整体论者不这么干,他们采取比较简单一些的办法,不拆散机器,而是试图启动运行这台机器,输入一些指令性的操作,观察机器的反应,从而建立起输入──输出之间的联系,这样就能了解整台机器的功能。
整体论基本上是功能主义者,他们试图了解的主要是系统的整体功能,但对系统如何实现这些功能并不过分操心。
这样做可以将问题简化。
景观生态学强调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和系统属性,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揭示景观以及景观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共同本质和内在规律性,从而避免单纯的使用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将景观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然后通过研究其组成部分的性质和特点去推断整体的属性。
整体论的景观生态学把构成景观整体的所有元素都作为研究的变量和目标,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各组成分有机结合,使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最终是景观系统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最优。
事实上整体论总是只能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一旦深入下去就必须使用还原论的方法。
因此,对待自然界,我们总是首先了解其大致的、整体的规律,这是整体论的方法,接着一定要再对它层层进行还原分解,以此考察和研究它的深层次本质规律。
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
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作者:卫昕赵悦扬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29期[摘要]从生态学、景观设计的基本定义出发,分析得出生态学是景观设计重要的学科基础,生态学学科发展为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了与生态学知识相结合的途径。
而生态学的生态功能研究、空间结构分析以及控制和管理的方法给予景观设计师许多鼓励和帮助,以科学的方式来分析景观,为景观设计与生态学的有效连接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即我们的景观设计要生态。
接下来又从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来说明生态设计的一些规范,希望通过生态设计能减小资源投入,增加生态效益,使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景观设计;植物生态学原理;生态学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222-011.生态学生态学(Ecology)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ErnstHaeckel于1869年定义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由此,生态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研究、认识生物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所表现出的功能关系的规律。
生态学基本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
它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生态学是一门以研究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为主要任务的学科。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
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
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
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
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2.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学的一个专业研究方向。
而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基础
生态学(ecology): 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 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景观生态学由地理学的景观和生物学的生态学两 者组合而成,是表示支配一个地域不同单元的自 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分析。
水体设计:
水体设计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景观设计大体将水体分为静态水和动态水的设
计方法。静有安详,动有灵性。 水体设计要考虑以下几点:
水景设计和地面排水结合; 管线和设施的的隐蔽性设计; 防水层和防潮性设计; 与灯光照明相结合; 寒冷地区考虑结冰防冻。
衡就是有动势的感觉。
对称:中轴线对称
均衡:
均 衡:
颐和园 “佛香阁” :山大水大,体量大
颐和园 “佛香阁”
万寿山上“佛香阁”
苏州园林的亭
小巧、别致
苏州园林:面积小、体量小
苏州园林中的水体
苏州园林的园路:曲径通幽
质感与肌理 景观设计的质感与肌理主要体现在植被和 铺地方面。不同的材质通过不同的手法可 以表现出不同的质感与肌理效果。如花岗 石的坚硬和粗糙,大理石的纹理和细腻, 草坪的柔软,树木的挺拔,水体的轻盈。 这些不同材料加以运用,有条理地加以变 化,将使景观富有更深的内涵和趣味。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艺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手法。在园林绿地中
采用对比处理,可使景色生动活泼,突出主题。但在对比
中应注意调和,对比调和有着辩证的统一关系。 在空间程序安排上,常采用欲扬先抑、欲高先低, 欲大先小,以隐求显、以暗求明、以素求艳、以险求夷等 对比手法来处理。
形象的对比 :
水平与垂直的对比效果
门与植物配植
园林植物 景观设计实例5
枝条及色彩对比
园林植物 景观设计实例6
没有量就没有美
园林植物与居住区景观规划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例--植物园规划
对景与借景
景观设计的平面布置中,往往有一定的建筑轴线和道
路轴线,在尽端安排的景物称为对景。对景往往是平 面构图和立体造型的视觉中心,对整个景观设计起着 主导作用。对景可以分为直接对景和间接对景。直接 对景是视觉最容易发现的景,如道路尽端的亭台、花 架等,一目了然;间接对景不一定在道路的轴线上或 行走的路线上,其布置的位置往往有所隐蔽或偏移, 给人以惊异或若隐若现之感。 借景也是景观设计常用的手法。通过建筑的空间组合, 或建筑本身的设计手法,将远处的景致借用过来。如 苏州拙政园,全面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到几百米以外的 北寺塔,这种借景的手法可以丰富景观的空间层次, 给人极目远眺、身心放松的感觉。
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 续发展的问题。
构思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其使用功能,充分为地块的使用
者创造、安排出满意的空间场所,又要考虑不破坏当地
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
构图
景观设计构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平面构图
组合和立体造型组合。
平面构图:主要是将交通道路、绿化面积、小品位 置,用平面图示的形式,按比例准确地表现出来。
为,人们的空间行为是确定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如 学校的教学楼前的广场或开阔空地,尺度不宜太大, 也不宜过于局促。太大了,学生或教师使用、停留会 感觉过于空旷,没有氛围;过于局促会失去一定的私 密性。因此,无论是广场、花园或借都绿地都因该依 据其功能和使用对象确定其尺度和比例。关于具体的 尺度、比例,许多书籍资料都有描述,但最好的是从 实践中把握感受。
体量的对比 :
灌木丛与乔木的对比效果
色彩的对比 :
明黄与墨绿的对比效果
色彩的对比 :红与绿的对比效果
方向的对比 :
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 对比效果
方向的对比 :
水平方向与垂直 方向的对比效果
明暗的对比 :灌木丛的明,背景的暗面
虚实的对比 :漏窗的虚,建筑的实
虚实的对比 :
对称与均衡
立体造型:整体来讲,是地块上所有实体内容的某 个角度的正立面投影;从细部来讲,主要选择景物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来反映,从以下的设计手法中可 以体现出这层意思。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例1
兼备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配植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例2
山水园人工群落春景
园林植物 景观设计实例3
水边植物配植色彩构图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例4
景观小品
第四节 景观设计的方法
构思 构图 对尺度与比例 质感与肌理 节奏与韵律 对称与均衡 对比与调和
构思
构思是一个景观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景观设
计的最初阶段。
景观设计是关于如何合理安排和使用土地,解决土地、
△ 园林植物围合成“门”
△园林植物围合成 “墙”
△园林植物引导视线
△ 园林植物障景
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垂直空间和半私密性空间
园林设计师仅借助于植物材料就能建造出许多类型不同的空间。
四、减灾防灾
△ 园林植物具有防风的功能
△ 园林植物防止光线反射的功能
△ 园林植物防止噪音的功能
△ 园林植物防止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的功能
隔景与障景
隔景是将好的景致收入到景观中,将乱差的地
方用树木、墙体遮挡起来。 障景是直接采取截断行进路线或逼迫其改变方 向的办法用实体来完成。
引导与示意 引导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采用的材质有水体、 铺地等很多元素。如公园的水体,水流时大时小, 时宽时窄,将有人引导到公园的中心。示意的手 法包括明示和暗示。明示指采用文字说明的形式 如路标、指示牌等小品的形式。暗示可以通过地 面铺装、树木的有规律布置的形式指引方向和去 处,给人以身随景移“柳暗花明有一村”的感觉。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景观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在景观的 处理上节奏包括:铺地中材料有规律的变化,灯 具、树木排列中以相同间隔的安排,花坛座椅的 均匀分布等。韵律是节奏的深化。 以上是景观设计中常采用的一些手法,但它们是 相互联系综合运用的,并不能截然分开。我们只 有在了解这些方法,加上更多的专业设计实践, 才能很好地将这些设计手法,熟记于胸,灵活运 用于方案之中。
(2)
几何形态的中心绿地 下雪天人的行为轨迹 受欢迎的中心绿地
人类对其聚居地和住所的需求:
安全性 领域性 通达性 对环境的满意度
第三节 景观设计要素
景观设计要素的组成:
地形地貌 植被设计
建筑功能 工程功能 调节气候功能 美学功能
◇构成空间
空间感是指由地 平面、垂直面以及 顶平面单独或共同 组合成的具有实在 的或暗示性的范围 围合。
景观生态要素:
水环境 地形 植被 气候
第二节 行为地理学
行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 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 范围和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行为地理学将人类的日常活动行为分为以下方面:
渗透和延伸 在景观设计中,景区之间并没有十分明显 的界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渐而 变之。渗透和延伸经常采用草坪、铺地等 的延伸、渗透,起到连接空间的作用,给 人在不知不觉中景物已发生变化的感觉。 在心理感受上不会“嘎然而止”,给人良 好的空间体验。
尺度与比例
景观设计主要尺度依据在于人们在建筑外部空间的行
△ 园林植物的生 态种植设计
◇
大地园林化
△ 农田植物防护
△ 荒山绿化
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的作用有这样几个:
为了适应地面高频度的使用,避免雨天泥泞难走; 给使用者提供适当范围的坚固的活动空间; 通过布局和图案引导人行流线。
地面铺装的类型,根据铺装的材质可以分为: 沥青路面;多用于城市道路、国道。 混凝土路面;多用于城市道路、国道。 卵石嵌砌路面;多用于各种公园、广场。 砖砌铺装;用于城市道路、小区道路的人行道、 广场。 石材铺装 预制砌块
在地平面上以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或矮灌木来暗示空间的边界。
在垂直面上,植物通过几种方式影响着空间感。
△ 通过树干来暗示空间(虚空间)
在垂直面上,植物通过几种方式影响着空间感。
△ 植物的叶丛影响着空间的围合
在垂直面上,植物通过几种方式影响着空间。
△ 通过园林植物限制、改变一个空间的顶平面。
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交际与闲暇活动行为空间
有另外的观点,将人类行为简单分为以下三类: (1)强目的性行为。即设计时常常提到的功 能性行为,如商店的购物行为,展览馆的展示 功能,公园的游览观赏功能等。 (2) 伴随主目的的行为习性。典型的是抄近 路。 (3) 伴随强目的的行为的下意识行为。这种 行为比前面两种更加体现了一种人的下意识和 本能。如人们的左转习惯
对称
对称的布置有中轴线可循,常给人以庄重、严整 的感觉。规则式园林绿地中采用较多,纪念性园林,某 些大型公共建筑的庭园,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山 陵、北京农业展览馆等采用对称布置。
均衡
均衡是在不对称的布置中求得平衡的处理,均衡 的处理,基本上以导游线前进方向,游人所见景观的画
面构图来考虑平衡。 均衡的对立面是不均衡, 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