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年龄段的别称
古代不同年龄段的称谓
古代不同年龄段的称谓1、初度:小儿初生之时。
《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后也代称生日。
2、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
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3、赤子:本意是指初生的婴儿,因为婴儿的皮肤呈赤色。
颜师古: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发,其色赤。
4、孩提:指2—3岁的儿童。
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5、始龀(chèn):男孩8岁,女孩7岁。
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6、垂髫:亦作垂龆。
3、4岁至7岁(女)、8岁(男)的儿童。
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总角:8、9岁至13、14岁的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诗经》中就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8、黄口:10岁以下。
本指幼鸟,后指儿童。
《孔子家语·六本》: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
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9、幼学:10岁左右。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10、金钗之年:指女子12岁的年龄。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11、豆蔻:女子13、14岁。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
杜牧有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2、二七之年:女孩14岁。
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鬓低。
13、及笄(jī):指女子15岁。
笄,即女子束发用的簪子。
古时女子十五岁盘发插笄,表示已到出嫁年龄,故称。
14、舞勺之年:指男孩子13—15岁期间。
《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
成童舞象学射御。
15、志学之年:指男子15岁。
【长知识】人这一生,0到100岁的雅称
【长知识】人这一生,0到100岁的雅称
出生瞬间初度
出生3天汤饼之期
0到1岁襁褓
2到3岁还提
7到8岁始龀(也就是开始掉奶牙的时候)
8到14岁总角(束发)
男孩10岁外傅
女孩10岁金钗
女孩十三四豆蔻年华
女孩15岁及笄之年
男孩15岁志学之年
女孩十五六二八佳人
男孩15到20岁舞象时代
女孩16岁破瓜之年
男子20岁加冠之年
女子24岁花信之年
男子30岁而立之年
男子40岁不惑之年
男女50岁知命之年
男女60岁耳顺之年
男女70岁从心之年
男女77岁喜寿之年
男女80岁伞寿之年
男女88岁米寿之年
男女99岁白寿之年
男女百岁期颐之年。
表示年龄的别称
表示年龄的别称
表示年龄的别称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1. 赤子:初生的婴儿。
2. 襁褓:泛指一岁以下。
3. 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
4. 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5.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6.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7.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8.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9. 而立:指三十岁。
10. 不惑:指四十岁。
11. 知天命:指五十岁。
12. 花甲:指六十岁。
13. 古稀:指七十岁。
14. 耄耋:指八十岁。
15. 期颐:指一百岁。
除了以上常见的别称,还有一些不太常用的,如黄口、舞勺之年、舞象之年等。
此外,还有一些词语可以表示年龄的范围,如青壮年、中年、老年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别称和词语的使用可能因地域、时代、文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年龄称谓雅词
年龄称谓雅词年龄称谓雅词:垂髫,幼仪,豆蔻,及笄,破瓜,弱冠,耄耋,期颐初岁:一岁的开始总角:古代幼儿把头发扎成一对半角的小髻、称总角。
后人把“总角”代指儿童。
陶潜《荥水》诗序:“总角问道、白首无成”。
垂髫: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
后人以“垂髻”泛指儿童,一般7~9岁也就可以就学的年年龄。
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并恰然自乐”。
以上“白首”、“黄发”均称老人。
幼仪:10岁,也叫幼学。
豆蔻:13~14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豆蔻”喻十三、四岁的少女。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把“束发”代称成童的年龄。
成童:古代称男子达十五岁为“成童”。
及笄JI:15岁女子,谓女子十五岁成人,头插簪子之意.破瓜:古代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
称女子16岁(8+8)为破瓜,也称64岁(8×8)为破瓜。
弱冠:男子二十岁成年而加冠之意。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因此,二十岁也称冠年。
而立:30岁。
《论语·为政》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应有所成就,进入壮寿。
不惑:40岁。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感”,意即人到四十岁遇事能辨是非,已不再疑感。
后人称之“不感”之年,亦称四句,强寿。
天命:50岁。
《论语为政入:“五十而知天命”,后人称之为“天命之年”。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五十岁亦称艾寿或艾年。
还可称五旬、五秩、杖家。
耳顺:60岁。
《论语·为政》:“六十十而耳顺”,故称六十岁为耳顺之年。
《礼记·出札上》:六十曰耆,指使”,六十岁亦称耆寿,下寿。
60岁为一周纪年,也称周甲、龙甲、杖乡、三豆。
古稀:70岁。
杜甫《曲江》(二)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人称七十岁为“稀寿”,亦称“致政之年”、貮膳、杖国、四豆。
文化常识:古人关于年龄的别称
文化常识:古人关于年龄的别称博文收藏2009-04-17 0918文化常识:古人关于年龄的别称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垂髫: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于是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始龀(chen4):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
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束发:束,捆,结之意。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古代年岁的别称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
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古代各年龄段别称
古代各年龄段别称
1、襁褓:不满周岁。
2、孩提:两至三岁。
3、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4、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5、垂髫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6、黄口:十岁以下孩童。
7、幼学:十岁。
8、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9、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10、志学:十五岁。
11、及笄:女子十五岁。
12、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13、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14、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女子出嫁称摽梅之年。
15、而立:三十岁。
16、不惑:四十岁。
17、天命:五十岁
18、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19、古稀:七十岁。
20、耄耋:八十、九十岁。
21、期颐:一百岁。
人的各个年龄段称呼
人的各个年龄段称呼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30岁】而立之年[ ér lì zhī nián ] 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
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
【40岁】不惑之年[ bù huò zhī nián ]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
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翻译: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
【50岁】知命之年[ zhī mìng zhī nián ]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
指50岁。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翻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60岁】耳顺之年[ ěr shùn zhī nián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
指60岁的代称。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
”翻译:六十岁时能广泛听取多种意见。
【70岁】七十古稀:七十古稀源自"人活七十古来稀"这句话。
古人不同年龄段雅称
古人不同年龄段雅称
女性年龄雅称
7岁:髫年 12岁:金钗之年
13岁:豆蔻年华 15岁:及笄之年
16岁: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桃李年华
24:岁花信年华 30岁:半老徐娘
40岁:暮春之年
男性年龄雅称
不满周岁:襁褓幼年泛称:总角 2-3岁:孩提
8岁:童龀 9岁:九龄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束发、成童、志学
15-20岁:舞象之年 20岁:弱冠、七尺、始冠、及冠、冠年
30岁:而立、立年、始立、始室、壮室 40岁: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知非、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及艾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51岁开六 60岁花甲之年、平头甲子、耳顺之年
61岁开七 64岁破瓜
70岁古稀之年、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71岁:开八 77岁:喜寿 80岁:望八、杖朝之年
88岁:米寿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望九、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人瑞。
各年龄段的别称
各年龄段的别称
中国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别称:
一、初度:刚出生的婴儿。
二、赤子:初生的婴儿。
三、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四、汤饼之会:婴儿出生第三天举行的宴会。
五、龆齓:儿童换牙齿,即七八岁的儿童。
六、垂髫: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
七、幼学:十岁。
八、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岁。
九、黄口:十岁以下。
十、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
十一、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
十二、十三:13岁。
十三、舞勺之年:13-15岁男孩子。
十四、及笄:女子15岁。
十五、志学之年:15岁。
十六、束发:男子15岁。
十七、弱冠:男子20岁。
十八: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十九、而立之年:30岁。
二十、始室:30岁。
二十一、不惑之年:40岁。
二十二、知命:50岁。
二十三、六九:54岁。
二十四、耳顺:60岁。
二十五、从心之年:70岁。
二十六、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权围之年:70岁。
二十七、耋:70-80岁。
二十八:喜寿:77岁。
二十九、耄:80-90岁。
三十、米寿:88岁。
三十一、鲐背之年:90岁。
三十二、白寿:99岁雅称。
三十三:上寿:100岁上(中寿90岁上,下寿80岁上)。
三十四、期颐:100岁。
三十五、茶寿:108岁。
三十六:双稀(双庆):140岁。
蒋介石书法
寿寿寿
寿字对联。
人各年龄段的别称
人各年龄段的别称襁褓:不满周岁。
(qiǎng bǎo)亦作"襁葆"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chèntiáo)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Tiáo)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Chāi)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dòukòuniánhuá)“豆蔻年华”,出自唐人杜牧《赠别》诗。
杜牧年轻时曾随丞相牛僧孺在扬州供职,后来离开扬州赵长安,临行时写了两首七绝给一位女子,其中一首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初”之句。
豆蔻,草木植物,春末开花,色淡红,极鲜艳。
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jíjī)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花季:一般指十六岁,雨季:一般指十七岁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Huò)天命:五十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
(《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年龄段的称呼是什么
对每一个年龄段的称呼具体是什么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
(完整版)人各年龄段的别称
人各年龄段的别称襁褓:不满周岁。
(qiǎng bǎo)亦作"襁葆"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chèn tiáo)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Tiáo)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Chāi)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dòu kòu nián huá)“豆蔻年华”,出自唐人杜牧《赠别》诗。
杜牧年轻时曾随丞相牛僧孺在扬州供职,后来离开扬州赵长安,临行时写了两首七绝给一位女子,其中一首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初”之句。
豆蔻,草木植物,春末开花,色淡红,极鲜艳。
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jíjī)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花季:一般指十六岁,雨季:一般指十七岁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Huò)天命:五十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
(《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转载]年龄的别称
[转载]年龄的别称
5至6岁——启蒙、发蒙、入学;
7岁女孩——髫年、龀龆;
8岁男孩——龆年、龀龆;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0岁——幼学;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3至15岁——舞勺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15至20岁——舞象之年;
20岁(女)——桃李年华;
20岁(男)——弱冠;
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标梅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36岁——四九、六六;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至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各年龄段的别称
襁褓:不满周岁。
(qiǎng bǎo)亦作"襁葆"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chèn tiáo)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Tiáo)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Chāi)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dòu kòu nián huá)“豆蔻年华”,出自唐人杜牧《赠别》诗。
杜牧年轻时曾随丞相牛僧孺在扬州供职,后来离开扬州赵长安,临行时写了两首七绝给一位女子,其中一首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初”之句。
豆蔻,草木植物,春末开花,色淡红,极鲜艳。
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
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jíjī)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
弱冠: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
花季:一般指十六岁,
雨季:一般指十七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Huò)
天命:五十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知非之年:五十岁。
(《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
古稀:七十岁。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耄耋:(mào dié)八十、九十岁。
(《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
”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
杖朝:八十岁。
期颐:(qī/jīyí)百岁之人。
(《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
>摘自百度
附:答案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幼学之年.10岁舞勺之年.13岁志学之年.15岁(单髻.及髻.抓髻.)而立.壮室之年.30岁强仕之年.春秋鼎盛.40岁艾老.服官政.50岁杖乡之年.耆年.60岁杖国之年.致仕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齯齿.鲐背.冻梨.黄发.90岁
破瓜之年.瓜字初分.碧玉年华.女子16岁风信之年.花信之年.24岁
在我国传统医学文献裏,关於「天年」(人类自然的年寿)的记载------如黄帝《素问.上古天真论》道:「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经.天年》三度提到人的天年为「百岁」,还说「人之寿百岁而死」;又如《尚书.洪范篇》以百二十岁为寿-----推算人的自然年龄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岁间,此与现代科学的测算大致相符,说明人类的自然寿命,是可以活到百余岁的。
但是遗传、自然环境、文化教育、天灾人祸、疾病、意外事故及个人生活方式和习惯等因素影响,往往使人天年不遂,留下遗憾,故一般祝寿之辞,多以坚定之喻,献上祈愿。
通俗者,若「寿比南山」、「寿比松龄」、「日月长明」、「福如东海」等。
其实在这些制式外,社交场合中有些长寿的象徵性用语,更富隐喻之雅趣呢!
「喜寿」指七十七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七十七岁。
「米寿」是八十八岁:将[米]字拆开彷如八十八的模样,故借指八十八岁。
「白寿」指九十九岁: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白]是借用百字少一横,以此借指九十九岁。
「茶寿」呢,稍稍难解,[茶]字的草头看似
二十,余者可拆成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故借指一百零八岁。
另外,「六十岁」有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的说法;「七十岁」又称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岁」;期颐之年,则是「百岁」了。
始龀---指刚到换齿的年龄,约七、八岁左右。
志学之年---十五岁(男)。
及笄之年---十五岁(女)。
二八年华---十六岁。
花信之年---二十四岁。
春秋鼎盛---壮年时期。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悬车之年---退休之年。
从心之年---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