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规划课
中国农业发展教案
中国农业发展教案一、课程目标1. 了解中国农业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2. 掌握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3. 分析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农业的历史演变:原始农业、封建农业、现代农业2. 中国农业现状:农业生产规模、产业结构、区域布局3. 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粮食生产、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4. 中国农业取得的成就: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可持续发展5. 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耕地资源紧张、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农业的历史演变、现状、特点、成就和挑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农业发展案例,如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农业发展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农业发展相关教材或资料。
2. 课件:制作精美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视频资料:选取相关农业发展视频,增强直观感受。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农业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2. 第二课时:讲解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3. 第三课时:分析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4.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介绍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创新。
5. 第五课时:小组讨论,探讨农业发展问题和策略。
六、教学活动1. 课前调研:要求学生事先了解自己家乡的农业发展状况,准备分享各自了解到的情况。
2. 课堂分享:学生依次分享自己家乡的农业发展情况,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和讨论。
3.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农业发展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4. 小组展示:各小组通过PPT、海报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评价。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分享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2. 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小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研究成果的质量。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意识。
中小幼农业区位因素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
(3)针对荔枝果汁精深加工工厂较少的现状,推测其原因。
(1)分析合江县气候对荔枝生产 的有利影响。
(1)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降 水丰沛(雨热同期).位于河谷,冬季风影响小, 有霜期短甚至无,霜冻危害较少;年均温较高, 有利于生长;生长期长,荔枝品质好。
农业区位因素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01
命题点1 农业区位因素和生长习性
02
命题点2 农业耕作技术
03
命题点3 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频考点总揽 农业区位因素 区域农业发展
高考命题切入点 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云南省宾川具位于横断山区边,高山地区气候凉温,河答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 区农北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具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 洱 年(来海(1,))地宾入形川宾特县(川点河):谷”山地王高区程谷以竣深热工。带通、水亚,热加带之水推果广为节主水的措经施济,作当物地种农植业业用蓬水勃方发得展以。保下障图。示近意些 宾 ((12))川指说耕 比县出明地重的宾地特小地川形点)形县对:。。地宾耕形川地的县主主河要要谷分持地布点区在,干谷并热地推气和测候山耕特间地征盆分形地布成,及的数数影量量响少的。(特(8或分点面)。积(6小分、) 占土地面积 (((346))分用以( 下 时)水水沉不2)得果气易答到种流形:保植,成宾障业气降川后为流水县,基下,位当础沉导于地,过致温热提程干暖带出中(湿、宾增降润亚川温水的热县且少亚帯为谷)热水促地。带果进热季种经量风植济不气业进易候蓬一散区勃步失,发发,因展展导山,可致高从采热谷气取(深候的气,角措温谷度施高地分。)盛析(4,分行其同)原因。
开放大学休闲农业规划教案
课程名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休闲农业的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
2. 掌握休闲农业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休闲农业规划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1. 休闲农业规划的基本原则。
2. 休闲农业规划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将休闲农业规划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
2. 如何在规划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教学内容:一、导入1. 介绍休闲农业的概念和兴起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休闲农业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旅游等方面的意义。
二、休闲农业规划的基本原则1. 以人为本原则:满足游客需求,提高游客满意度。
2.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综合效益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 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休闲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三、休闲农业规划的方法1. 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势、游客偏好等。
2. 资源分析:分析当地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
3. 规划设计: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目标、功能分区、项目布局等。
4. 实施与运营:制定实施计划、运营管理方案、市场营销策略等。
四、休闲农业规划案例分析1. 介绍国内外典型的休闲农业案例。
2. 分析案例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案例中的经验应用于实际规划。
五、课堂讨论与练习1. 分组讨论:针对一个具体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休闲农业规划。
2.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休闲农业的概念和兴起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休闲农业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旅游等方面的意义。
二、休闲农业规划的基本原则1. 教师讲解休闲农业规划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原则在实际规划中的应用。
三、休闲农业规划的方法1. 教师讲解休闲农业规划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方法在实际规划中的应用。
农业培训课时计划
农业培训课时计划第一节课:农业基础知识时间:2小时内容:1. 农业的定义和意义2. 农业的发展历史3. 农作物种植和农业生产技术4. 农产品加工和市场销售5. 农业新技术和科技应用第二节课:土壤与肥料知识时间:2小时内容:1. 土壤的分类和特性2. 土壤肥力和施肥原则3. 基本肥料和微量元素的作用4. 有机肥和化学肥的使用方法5. 土壤保护和改良第三节课:农作物种植技术时间:3小时内容:1. 主要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要求2. 农作物的育种和选择3. 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和密度控制4. 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5. 农作物的收获和储存技术第四节课: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时间:3小时内容:1. 农业机械的分类和用途2. 农业机械的使用原则和操作方法3. 农业机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4. 农作物收获机械的使用技巧5. 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第五节课:果蔬种植与管理时间:2小时内容:1. 主要果树和蔬菜的种植技术2. 果蔬的育苗和移栽方法3. 果蔬的病虫害防治4. 果蔬的水肥管理和采摘技巧5. 果蔬的贮藏和销售渠道第六节课:养殖业知识时间:3小时内容:1. 家禽养殖和畜牧业的发展现状2. 家禽和畜牧的饲养管理技术3. 家禽和畜牧的疾病防控4. 家禽和畜牧的屠宰和加工5. 家禽和畜牧的市场销售和价格走势第七节课:农业政策和市场动向时间:2小时内容:1. 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和调整2. 农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3. 农产品质量管理和认证体系4. 农业产业链与农产品流通5. 农业投资和风险管理第八节课:农业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时间:3小时内容: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改革2. 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政策3. 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创新4. 农业绿色生产和有机农业发展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措施通过以上8节课的学习,学员将对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有全面了解,能够应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同时,学员还将了解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动向,为未来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提供指导和参考。
智慧农业规划教学大纲
智慧农业规划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智慧农业规划是一门融合了农业科学、信息技术、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智慧农业规划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智慧农业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掌握智慧农业规划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流程。
3、培养学生运用相关技术和工具进行智慧农业系统设计和规划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一)智慧农业概述1、智慧农业的定义和内涵2、智慧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智慧农业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二)智慧农业规划基础1、农业系统工程理论2、农业生态学原理3、农业经济学基础(三)智慧农业规划的原则与方法1、规划的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创新性原则2、规划的方法和流程需求分析目标设定方案设计评估与优化(四)智慧农业生产系统规划1、精准种植规划土壤监测与分析作物生长模型建立精准灌溉与施肥规划2、智能养殖规划环境监测与控制动物行为监测与管理饲料精准配送规划(五)智慧农业经营管理系统规划1、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规划信息采集与标识技术数据管理与分析追溯平台设计2、农业电子商务规划平台架构与功能设计物流配送规划客户关系管理(六)智慧农业服务系统规划1、农业信息服务规划信息采集与发布专家咨询系统远程培训服务2、农业金融服务规划信贷服务规划保险服务规划(七)智慧农业园区规划案例分析1、国内外智慧农业园区案例介绍2、案例的规划思路、特点和成效分析(八)实践教学环节1、实地调研与需求分析2、智慧农业规划方案设计3、方案展示与交流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智慧农业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规划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团队合作。
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PPT课件
产业发展需求及挑战
加快农业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推广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水平。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功能
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农业的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提升农 业附加值。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发展活力
交通运输工具更新
鼓励更新农村交通运输工具, 提高运输效率。
交通安全管理
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保障 交通安全畅通。
信息化水平提升措施
农村通信网络建设
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和 通信质量。
电子商务发展
鼓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和 销售。
农业信息化服务
推广农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农业科技、市场 、政策等信息服务。
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生力 军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实现产业兴旺
促进乡风文明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 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 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充分挖掘地区特色资源, 如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 、旅游资源等,为特色产 业发展提供基础。
发展特色产业
依托特色资源,发展具有 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 化特色的产业,打造特色 品牌。
拓展特色市场
加强特色产品营销和宣传 ,拓展特色产品市场,提 高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影 响力。
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链提升
延伸产业链
人才激励机制完善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公开课教案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公开课教案导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公开课将围绕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展开讲解,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第一节:现代化农业的概念与意义现代化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模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现代化农业能够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供应,解决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的矛盾。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经济状况,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就业创业。
3. 保护生态环境:现代化农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科技手段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节: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现代化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关键问题,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1. 科技创新与应用:现代化农业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发展。
如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水平,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农业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3.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化农业需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协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节: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路径和策略,下面将介绍几个关键的路径和策略: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动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2.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协同,培育一批具有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的农业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第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学案
第2课时农业【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学习重点】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学习难点】怎样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学习过程】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采取阅读课本内容与图相结合的方法看课本内容,完成:1、各种类型的农业分别受哪些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林业的地区:发展耕作业的地区:发展畜牧业的地区:发展渔业的地区:2、影响农业的重要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3、完成课本活动1。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完成课本活动2、3题。
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读课本内容和图回答:1、工国农业面临哪些问题?2、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什么?3、完成活动1,画出统计图,说说我国农业的成就。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1、完成课本活动2题,你知道我们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例子吗?2、完成课本活动3题。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总结在下面【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和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双基训练一、选择题1、以下有关各地农业建设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B.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充足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C.闽、粤沿海滩涂广阔,可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D.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所有的山区都应发展林业2、以下有关“基塘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塘农业”仅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地势低洼地区B.针对地势低洼易涝的状况,趋利避害开发了“基塘农业”C.为了满足多种经营的需要,开发了“基塘农业”D.“基塘农业”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展延伸下图所示是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 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F为库区北侧的丘陵低山。
农学开设课程
农学开设课程
农学是一门涉及农业科学、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农学开设的典型课程:
1. 农业基础课程:包括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与管理、农业统计学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农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农业生产技术课程:包括农艺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业机械与自动化等,涵盖种植、养殖、农机操作等方面的技术和知识。
3. 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包括土壤学、水利学、植物营养学、农田水利工程学等,关注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4.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课程: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贮运与加工、食品安全与检测等,关注农产品的加工、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
5. 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课程:包括农村发展学、农村社会学、农村区域发展规划等,关注农村经济、社会和乡村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说课稿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了解农业的发展对于学生理解社会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家乡农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含义,了解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能够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初步判断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兴趣和关注,培养学生珍惜土地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家乡农业发展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含义和影响因素;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具体的区域条件,综合分析并确定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中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具备了初步的地理分析能力。
但对于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理性的分析和总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解。
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从而加深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解。
农业工作计划
农业工作计划
一、目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二、计划内容:
1. 土地利用规划,对农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作物种植,
保证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
2. 种植计划,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制定种植作物的计划,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质品种,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3. 施肥计划,根据作物生长需要,科学施肥,合理搭配有机肥
和化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
4. 病虫害防治计划,定期对作物进行病虫害监测,采取科学防
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5. 灌溉计划,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
水分,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6. 收获和储存计划,合理安排收获时间,采用科学的收获技术,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做好作物的储存工作,防止作物因
储存不当而受损。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农田规划和种植计划,确定作物种植品种和面积。
2. 落实施肥计划,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和方式,保证作物的养
分供应。
3.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4. 确保灌溉设施完善,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
5. 加强收获和储存管理,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四、考核评估:
1. 每月对农田进行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2. 每季度对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种植和管理计划。
3. 每年对农业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制定下一年度的农业工作计划。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七年级地理下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教学设计
1.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需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过于依赖感性认识,需要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性分析。
3.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地区,分析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撰写一篇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该地区的农业地域性特点、优势作物、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设计一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宣传海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他人传播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深入了解我国农业政策,搜集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关于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影响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4.针对本节课学习的农业地域性知识,出一套选择题和简答题,用于检测自己或同学的掌握程度。
5.参观当地的农业生产基地或与农民交谈,了解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因地制宜实践,记录所见所闻,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阐述因地制宜的含义,解释为什么要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业生产方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农作物。
2.分析我国农业分布的特点,讲解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等。
3.介绍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程开始时,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图片,如东北的大豆种植、江南的水稻种植、西北的畜牧业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作物?”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农业地域性的好奇心,自然导入新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农业的发展PPT精品课件
当你把脚尖翘起来的时候,是 脚跟后面的肌肉在起作用,脚尖是 支点,体重落在两者之间。这是一 个省力杠杆(如图),肌肉的拉力比 体重要小。而且脚越长越省力。
F1
o F2
小资料 人 体 内 的 杠 杆
如果你弯一下腰,肌肉就要 付出接近1200牛顿的拉力。这是 由于在腰部肌肉和脊骨之间形成 的杠杆也是一个费力杠杆(如图)。 所以在弯腰提起立物时,正确的 姿式是尽量使重物离身体近一 些。 以避免肌肉被拉伤。
F1 o
F2
道钉撬
F1 BACK
L2
o
●
L1
F2
练习二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 使用杠杆一定会省力; B. 省力杠杆的动力臂一定小于阻力臂; C. 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D.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L2 o L1 压井的手柄 F2 F1
BACK
返回
F2
o L1
●
L2
第四单元 农业的发展
第2课 农业的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农业基地建设 ■走现代农业之路
导入
中国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对世界的一个贡献。 目前,我国的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子、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 世界第一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 水平。 上图为安徽农民承包耕作土地后,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手中有钱,去赶集采 购。
L1 F
L1 o
F1
●
L2
刀口比刀柄长的剪刀
F2
返回
F1
L2 o●
L1 F2
瓶盖起子
BACK
练习三
图中的等臂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并静止,B端 绳子的拉力F与A端重力G相比(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稳步增长的农业》说课稿1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 稳步增长的农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4.1 稳步增长的农业》是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农业的发展现状,掌握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表,引导学生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农业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对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农业作为一个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领域,他们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从生活的角度去关注农业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业的发展现状,掌握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图表解读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关心农村、热爱农民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农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2.难点: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辅助手段,直观展示农业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农业发展的思考,导入新课。
2.新课讲解:讲解农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3.案例分析:分析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农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4.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探讨农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5.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区域农业发展”教案讲义
“区域农业发展”教案讲义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熟悉区域农业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认识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
4.探讨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区域农业发展的概念和含义。
2.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
4.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1.掌握区域农业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2.了解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熟悉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
4.探讨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讲授。
2.互动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
3.实践教学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五、教学过程:1.区域农业发展的概念和含义(20分钟)教师首先介绍区域农业发展的概念和含义,指出区域农业发展是指在特定地区内,利用区域资源优势,推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并且阐述区域农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
2.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30分钟)教师分析当前我国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包括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利用不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并讨论存在的原因。
3.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30分钟)教师介绍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因素,包括地域条件、气候环境、资源禀赋、政策支持等因素,并解释这些因素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机制。
4.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30分钟)教师探讨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加强科技支持、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的措施,并举例说明。
六、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区域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七、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和加深对区域农业发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八、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重点,强调要点,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系统整体的认识。
第三节 农业的发展教案
第三节农业的发展教案一、概述农业是人类最原始、最基础的生产活动之一,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国农业的历史演变、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农业科技的应用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二、历史演变中国农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经历了封建社会、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等多个阶段的演变。
其中,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逐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其中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成为了主要趋势,而科技应用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则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未来,发展高效、生态、智能、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四、农业科技的应用农业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的研发水平逐步提高,包括由机械化、化肥、农药等传统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垂直化等多方面技术的转型升级。
同时,还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科技成果,如遥感、卫星导航、气象预报等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我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未来,现代化农业将以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手段,实现精准农业生产、高效储运物流和智能销售等多方面的升级。
此外,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现代农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只有实现绿色发展才能够保证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
六、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当前农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展示出适合现代农业的科技成果及应用;2.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农民,了解目前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及农民对未来发展的期望;3.学生自主模拟并设计一份可行性农业发展规划,通过课堂展示和讨论,加深对农业发展的了解。
七、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农业的历史演变,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科技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课例研究综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
述
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 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4 通过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 局特点和发展前景,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5 培养学生勤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6 培养学生科学统筹、按客观办事的科学态度。
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 教学目标
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学生学习能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定的认知,
力分析 但是对地图的解析能力还是比较薄弱
1.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选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我国干湿地区”、
2.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是什么?
学生活动:读图 4.5
学生思考:1.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
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高?
2.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
水量丰富?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是什么?
(3)社会经济条件
学生活动:阅读 P62
思考: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
些?(良好的工业基础、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承上启下:我们综合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来看一
下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域差异:
思考: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该如何布局?
课件展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布局东北农业土地利
用类型图
总结:填表: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农业”课程实施方案11
农业”课程实施方案11农业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农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全面了解和实践能力。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项目结合,培养学生的农业科学知识、技能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从事农业领域的工作或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了解农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2.掌握农业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土壤学、植物学、动物学等;3.熟悉农业技术和工具的应用,包括育种技术、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4.培养学生的解决农业问题的能力,包括病虫害防治、资源利用等;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实践项目来解决实际农业问题;6.培养学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课程内容1.农业发展导论:介绍农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农业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2.农业基础理论:包括土壤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3.农业技术与工具:介绍育种技术、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4.农业问题解决:教授病虫害防治、资源利用等解决农业问题的方法和技巧;5.农业实践项目:提供实际农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农业可持续发展:关注农业的可持续性,介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相关知识。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践、案例分析和团队合作等。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学生的考核方式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践项目报告和期末考试等。
通过综合考核,评价学生对农业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
六、参考资料1.《农业发展导论》2.《农业基础理论》3.《农业技术与工具应用》4.《农业问题解决方法与技巧》5.《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以上为《农业课程实施方案》的概要内容,具体教学安排及课程细节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琼山区三门坡镇农业发展规划前言受琼山区人民政府的委托,海南大学承担了琼山区三门坡镇“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的编制。
为了使规划切合实际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我们组成了由专家组成的编制小组,进行了实行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有关资料。
工程的可行性论证,采用的是国家和海南省的技术经济指标规范以及海府地区的市场物价和工资的规范。
本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琼山区农业局、统计局及三门坡镇人民政府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使规划得以顺利完成。
一、基本情况三门坡镇位于海口市琼山区的中南部,距海口市区47公里,总面积191.5平方公里(其中国营红明农场84.3平方公里)。
辖区有1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个墟,111个自然村,164个经济社,总户数5510户,总人口22860人,农业人口18847人。
全镇可耕地面积56111亩,其中坡地面积34220亩,水旱田面积21891亩,水面6500亩。
中型水库1宗,小一型水库3宗,小二型水库7宗,山塘7宗。
全镇现有企业193个,其中镇办企业2个,外企(台资)4个,私营企业189个,从业人员1437人。
乡镇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主要有橡胶厂,2家台湾圆木厂(台资)、木材厂、榨油厂等。
二、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及评价(一)自然资源1、地形地貌:本区地势平缓,大部分地区为平原,海拨高度在100M以下。
2、气候:本区属热带海洋性气候。
太阳辐射年总量为11—12万卡/平方M,太阳辐射最少的月份是2月,为6387卡/平方厘M。
年均气温在23.3~23.8℃之间,最冷月多在1月份,平均气温在17~17.5℃,最热月多在7月,平均气温27.7~28.3℃,年大于IO℃以上的积温为8500~8600℃。
本市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在1800~2200小时,全年中各月的日照最多是7月256小时,最少是2月113.3小时。
平均降雨量在1690.5~2112.7mm之间,雨日128~173天。
全年旱、雨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热带风暴及台风暴雨频繁,雨量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雨量的80%;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干旱少雨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本区主导风向比较一致。
冬半年(10月至次年2月)由于北方冷空气入侵频繁,劲吹偏北季风,风向以东北为主。
夏半年(4月-8月)受低纬度暖气流影响,盛行偏南季风,风向以东南为主。
年平均风速 2.6—3.3M/秒之间。
每年5~10月有3.5次台风,以7~10月为台风盛季,台风降雨一般占年雨量的25%,7—9月则可达一半以上。
台风对本区农林业生产的影响较大。
(二)经济状况2004年全镇社会总产值335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9700万元,工业总产值2068万元,第三产业5595万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58.8:11.7:29.5。
农业是全镇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农民人均年收入3177元,地方财政收入450万元。
农牧渔发展情况: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700万元中,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3.2%,林业产值占16%,牧业产值占17%,渔业产值占3.8%。
种植业比重偏高,养殖业明显偏低,特别是淡水养殖业较落后。
(1)种植业:种植业2004年占农业总产值的57.6%。
其中:橡胶种植面积达29025亩,干胶产量2211吨,产值2432.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3%;热带水果以香蕉、荔枝为主,香蕉种植5872亩,产量9300吨,产值130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6%,荔枝9007亩,产量2128吨,产值1702.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6%;水稻播种面积35540亩,总产10291吨,产值1440.7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3%;瓜菜22485亩,产量21361吨,产值4485.8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8%。
(2)畜牧业:2004年末生猪出栏量18693头,肉产量1725吨,牛出栏量2352头,肉产量198吨,羊出栏数12825头,肉产量189吨,家禽出栏量34417只,肉产量524吨。
(3)渔业:2004年末,养殖面积2500亩,鱼产量1331吨,产值757万元,主要养殖鱼类:罗非鱼、鲤鱼、草鱼、青鱼、鲢鱼等,其中罗非鱼产量608吨,产值364.8万元,占渔业总产值的48.2%。
三、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1、有利条件:(1)区位与交通优势优势:国营红明地处三门坡镇镇域,对带动当地热带作物生产,促进热带作物产业化。
海榆东线公路通过本镇,交通十分便利。
(2)资源优势:①水资源优势:水资源较丰富。
其中:中型水库1宗,小一型水库3宗,小二型水库7宗,山塘7宗。
②土地资源优势:全镇可耕地面积56111亩,其中坡地面积34220亩,水旱田面积21891亩,水面6500亩。
(3)产业基地优势。
2、制约因素:(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门坡镇内现有海榆东线国道一条。
乡镇道路等级偏低,乡村道路基本为土路,沆洼不平,影响农资及农产品的运销。
中小田洋缺乏综合治理,排灌不便、田洋道路无法适应机械化作业。
(2)经营主体小、产业化程度较低,除国营红明农场外,其它农业生产企业规模较小,整体的产业化程度较低,有待于提高产业化水平。
(3)农业品加工落后,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差,人才匮乏,资金紧缺,致使大部分农产品以初级产品进入市场,产业键条短,农业整体效益不高。
(4)农业科技网络不健全。
农技人员青黄不接,农业科技力量严重不足;农民缺乏系统的、规范的培训,致使农民种养水平低,产量与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规划依据本次规划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精神。
同时,为了更好体现新理念、新方法、新知识的需求,将下列文件和资料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1、依据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2、依据海南省农业厅《海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2000年)》精神;3、参考海口市人民政府《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2000年)》;4、参考琼山市人民政府《琼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2000年)》;5、参考琼山市人民政府《琼山市农业规模经济发展总体规划(1997—2010年)》;6、参考海南省农业厅《海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等文献;7、琼山区统计局、农业局提供的有关经济指标;8、琼山区及三门坡镇有关领导讲话的纪要。
五、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保持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建设符合三门坡镇特色和反映时代特征的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为重点,应对入世和中泰水果零关税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发展“五型”(城郊型、生态型、科技型、加工型、服务型)农业,加快“五大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农产品集散批发基地、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的新三门坡。
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个翻番、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
六、规划期限和目标(一)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为中期规划,以2004年为基准年,期限为5年,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
(二) 规划目标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即到201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要达到31323万元,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5051元,年均增长8%。
2、2010年全镇种养业发展目标:(1)花卉达10000亩,与国营红明农场形成花卉产业带。
(2)热带水果面积2.5万亩,与红旗、旧州镇部分地区形成了热带水果产业带。
(3)无公害瓜菜播种面积达到10000亩。
(4)橡胶面积达到33000亩,与红旗镇东部地区、大坡镇、甲子镇的东南部地区形成热带作物产业带。
(5)年出栏肉禽40万只。
(6)淡水养殖面积达到4500亩。
七、产业规划与重点建设工程布局(1)花卉基地:在文岭村委会与谭仙路两侧建立花卉基地10个,发展花卉10000亩,以文岭村委会福兴洋600亩观赏花卉基地为中心,发展特色观赏花卉,主要品种为“发财树”等热带观叶植物。
该基地与国营红明农场形成花卉产业区。
(2)热带水果基地:在友爱、清泉、谭文与龙马等村委会建立热带木本优质水果基地5个,全镇发展木本优质水果1.5万亩,这些基地及分散在各点的果园与红旗、旧州镇部分地区形成了热带水果产业带。
保持现有香蕉10000亩,在清泉、谭文、文岭等村委会建立香蕉高产示范基地4个,通过增加投入及科学经管,提高其产量与质量,创立优质香蕉品牌,增加经济效益。
(3)冬季无公害瓜菜基地:在文蛟、谷桥等建立冬季无公害瓜菜基地3个,重点是建立文多坡1000亩圣女果生产基地,铁炉坡1000亩西瓜地。
至2010年全镇冬季瓜菜复种面积达到1万亩。
(4)热作基地:在新德、美城、龙马村委会建立热作基地4个,发展橡胶产业。
计划至2010年全镇的橡胶面积达到33000亩,主要品种为改良品系73397。
与红旗镇的东南部地区、大坡镇、甲子镇的东北部地区形成热带作物产业带。
(5)肉禽养殖基地:在新德建立肉禽养殖基地,年出栏肉禽40万只。
(6)淡水养殖基地:在铁炉水库建立淡水养殖基地,发展淡水养殖4500亩。
八、保障措施(一) 政府支持1、政策扶持:贯彻执行海口市政府关于《海口市鼓励投资发展农业产业的若干规定》对新建农业工程、新建农业企业、农业企业技术改造工程在资金和税收方面给予扶持。
对从事水利等基础设施开发经营的企业,对从事流通经营的农业企业;对农业科研机构及机关技术人员从事的农业各项工作,决定给予政策优惠。
对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与建设用地报批给予便利。
2、加快水利设施建设,解决我镇坡地灌溉和水田排灌问题,为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创造条件。
3、增加对中小田洋的综合治理建设投入,改善中小田洋的生产条件。
4、逐步对乡村土路进行硬化改造,便利农产品的运销。
5、加强技术培训,聘请省内外专家和技术能手对乡镇技术人员和种植户进行农作物栽培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二) 积极推开产业化经营,实行“公司+农民”、“协会+农民”等合作形式,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的作用,依法建立农民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引导农民继续推行“五统一分”经营模式,整合土地资源,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借助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的优势,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实施“百头千户”养猪计划,推广“五个一” (一塘鱼、一群鸭、一口沼气池、一栏猪、一个生产基地)和“一池三改”发展循环经济(沼气池、改厕所、改猪栏、改灶台)扶持禽畜养殖专业村、专业户,逐步形成畜牧产业带,努力实现畜牧业跨越式发展。
(三) 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