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的魅力洋溢在创新的沃土上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人”行走在

科学与艺术的生活大道上-----让德育的魅力洋溢在创新的沃土上

这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也是创新更迭最迅捷的一个时代。但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道德教育的大方向,无疑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永恒规律。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容易表现出一种偏差: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成绩轻品德表现……青少年教育专家孙晓云曾说过:“我国一向重视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然而,德育的缺憾也不容忽视,德育工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长期以来,脱离实际的所谓德育,培养出了多少‘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教与学、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的现象,成了广大德育工作者最头痛的问题。”

要上好德育这门大课程,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德育亟待创新,既要转变德育课程观念,更需要在教育方法上的变革,让“人”行走在教育与艺术的大道上。

德育课程观的转变

多年来,德育缺乏实效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教育工作者。追根塑源,这其中固然有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人们重视程度不够的原因,更重要的还在于人们始终没有走出“德育课程观”的一些误区。

德育是否是一门课程,至今仍然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话题。实行班级授课制,将教育内容分细分为不同的课程,是现代教育的产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育”与“课程”之间是可以画等号的,课堂教学也绝不是教育的唯一形式。

但仿佛思维惯性作崇,很多教师在设计德育活动时,考虑的仍是教材、知识点、课时、课室、教学法等,把德育等同于学科课程,不仅从形式上将德育简化为一种知识灌输和道德训诫,而且从根本上偏离了德育的真正目的。

正如一位专家所言:“课堂教学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准确地说,德育是一门广义的宽泛的课程,它既包括思想品德课、公民课、思想政治课及马列理论课等,又包括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甚至可以说,德育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归根到底,德育课程的重要特征就是,它需要教师用心投入自身的师德、师爱为教育资源,在学生心灵里播下道德的种子。很多时候,我们的德育之所以无效,正在于教师本人的冷漠,只是把德育看作一种机械化的过程。

那么,用新的课程观去观照德育,德育无处不在,德育是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更强调教育氛围的影响,这就是一种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德育就是一

项更直观地显现教育本质规律的活动实践。实际上,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就用最朴素的语言,给了我们最深刻的启示。他说:“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实践是刺激理念内化的最重要也必须的手段。所以,我们今天的德育课程的侧重点应当由从知识的灌输走向生活的实践,从课堂教学走向生活的体验,从校内走向社会大课堂,这不仅要成为德育的主要表现形式,还应该深入生活的实质,作更深层次的挖掘,在生活的本原中令德育的内涵得到升华。把德育课程搬进大社会、大生活,既拓宽了德育的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又使枯燥乏味的知识生活化;既使德育的内涵表现更为易于认识,又有力推动了学生习惯的自然养成,同时又为德育方法论的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支点。

德育方法的变革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作出这一深刻的总结:任何思想的形成都离不开社会活动实践这一最重要的课程。德育的特殊性决定生活更贴近它,实践更适用于它。特别是近年来“教育回归生活”、“生活德育论”教育理念的提出、成功实施、理想的效果,无一不昭示着我们,德育应该回归生活,回归到真实的道德生长情境中,在活动实践的检验下,形成思想、价值观、人生观。以活动实践去推动德育方法的变革,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以下两点。

首先以正确的理念进行道德传输,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以实现价值引领。

近年来,教育在贴近现实,切入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矫枉过正。在活动实践层面,“教育讲大道理”被视为说教的另一种方式而摒弃,“教育回归生活”于不知不觉中成了“教育等同于生活现实”的代名词。有不少的教育者相信,学生在学会做事的同时,自然就学会了做人,教育理念本质被置于无足轻重的位置。像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很多教育者习惯于用各种制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头发不能过长,不能染指甲等。在这里,教育者的潜在逻辑是:学生遵守规定------给予打分、扣分等奖惩------鼓励学生养成习惯。教育者很少从价值层面或理念层面,去向学生说明为什么要遵守规定,遵守规定除了得到奖励外,对自身成长意味着什么。因此,学生往往去暂时服从学校的规定,但并没有从内心认同这些规则,更没有把这种生活作为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去体认和欣赏。

这显然是摒弃了“教育不要讲大道理”的症结。这种没有正确理念引领的实践,无疑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呼唤现代教学运用多媒体,并不代表传统的粉笔失去了意义。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但前面还有一个“真理”,这个“真理”就是理念,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要活动实践就需要理念去引导,因为道德理念的厚度影响着道德活动实践的深度。当然理念的引导并不是等同于道德教育采用“灌输式”、“命令式”的教育方法。笔者认为,树立正确的理念,实行价值的引领有两点是很重要的。

(一)要树立开放的道德教育理念。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像以前一样强求学生信奉什么,不信奉什么,不允许学生对道德规范进行质疑。我们必须直面现实,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传输,并顺势引导学生确立价值观。对教育理念的引导,既是一种学习,又是一种个性的意会,并不代表要将教师个人的思想强迫学生接受。在这个多元的社会,没有唯一的标准,也没有唯一的理念,而个性的差异更呈现出个性的不同。

(二)要确立开放性对话的教育方式。理念的教育,教师不能通过简单的讲授来灌输,而是要与学生进行开放性对话而生成的。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就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是双方的对话与精神相遇的活动。如果双方没有对话,就不会达到相遇,真正的卓有成效的道德教育也难以发生。对话是核心价值形成的基础。理念的形成不会自发存在于每一个个体的心中,也不能依靠强制灌输的方法强迫受教育者认同。唯有通过对话,在对话的氛围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处于自由的状态,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缚,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打破自己的封闭状态,只有在这样的空间,我们才可能真实地形成自己的价值,达成道德共识。

其次,以实践带动理念内化,成就学生一生幸福的德育。

在“社会转型期道德学习的研究”的课题中,中央教育科研究所朱小蔓教授认为:“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关注、尊重和鼓励学习者作为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即让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班华教授指出:“德育的实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活动方式,而教学是实施德育的基础形式。”;

马克思说:“没有任何收获能比自己在实践中来得深刻。”因此,道德的实效必须回到人发展的生活之中,回归到所有的社会现实中,通过活动实践,能让学生有多种不同的经历和体验,能让学生真正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从而在生活的世界的变化中,逐渐总结养成自己一生幸福的德育。

(一)让学生在社会生活里进行实践的德育活动要成为一项制度。时下,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北京的一些学校把德育课堂搬进产权交易所,让学生实地了解金融海啸的来龙去脉,接受时事教育;

广东是经济强省,但生态环境又是亟待改进的,一些学校把生态教育搬进气象站、环保局等,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现实的情况;

……

把道德教育从课堂上的知识灌输和道德训诫到回归生活进行实践,让学生活生生地体验生活中真实的情况,这是道德教育的必然趋势,因为只有脱离了形式的深入实质内容的道德实践,才确保学生内在地获得道德。学校德育活动实践制度化,不仅有助于学生内化理念的汲取,而且从根本上转变了德育实施的方式,长久以往,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