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锁电路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数字密码锁实训报告总结

数字密码锁实训报告总结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电子密码锁作为一种新型的锁具,因其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易于维护等优点,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实训项目以数字密码锁为核心,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数字密码锁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数字密码锁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数字密码锁的设计与实现方法;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数字密码锁的基本原理数字密码锁是一种利用数字电路实现密码输入和开锁功能的锁具。

其基本原理是:将密码输入到锁内,通过比较输入密码与预设密码是否一致,来控制开锁信号的输出。

2. 数字密码锁的组成数字密码锁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密码输入模块:负责将用户输入的密码转换为数字信号;(2)密码存储模块:存储预设的密码;(3)密码比较模块:比较输入密码与预设密码是否一致;(4)控制模块:根据密码比较模块的结果,控制开锁信号的输出;(5)输出模块:输出开锁信号,驱动锁具解锁。

3. 数字密码锁的设计与实现本实训项目采用以下方法设计数字密码锁:(1)选用合适的数字电路芯片,如74LS112双JK触发器等;(2)根据数字密码锁的功能需求,设计相应的电路;(3)利用EDA工具进行电路仿真,验证电路功能;(4)编写程序,实现密码输入、存储、比较和控制等功能;(5)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或FPGA等芯片中,实现数字密码锁的功能。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了解了数字密码锁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了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如逻辑门、触发器等。

2. 设计与仿真根据实训要求,我们选用74LS112双JK触发器等芯片,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数字密码锁电路。

利用EDA工具进行电路仿真,验证电路功能。

3. 编程与调试编写程序,实现密码输入、存储、比较和控制等功能。

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或FPGA等芯片中,进行调试,确保数字密码锁的功能正常。

密码锁的实验报告

密码锁的实验报告

6.2n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0mW
3ns
3ns
75mW
54LS00/74LS00 9ns
10ns
9mW
四2输入与非门除了74LS00外还有 COMS 系列 CD4011
74ls04
04 为六组反相器,共有 54/7404、54/74H04、54/74S04、54/74LS04四种线路结 构形 式,其主要电特性的典型值如下:
(3)仿真图:
(4)硬件实物照片(没有实物的可以省去)
(5)元件清单
型号 74ls85 74ls00 74ls04 发光二极管 六脚开光 四脚开关 1k 电阻 电路板
数量 2 1 1 2 8 8 16 1
3、设计的心得和不足:
通过对74ls00、74ls04、74ls85的引脚功能、真值表的分析、并设计其原理图,且利用电子电 路计算机进行仿真使得学习研究电子技术变得更加简单、直观,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带动了学习 的积极性。
1246534212
课程小组成员: 许俊伟
姜鑫磊
2014 年 4 月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 物联网 122
数字密码锁
设计报告
小组成员学号 : 124634238 124634212
指导教师: 张婧婧
小组成员姓名 : 许俊伟 姜鑫磊
1、设计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功能描述: (1)系统能够完成输入2位的密码并实现密码的存储功能。 (2)系统可以设置修改密码功能。 (3)密码输入正确、有误均有指示灯显示,并利用电磁继电器模拟开锁。 2、4、设置当前密码的显示部分,用于用户检测。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00 为四组 2 输入端与非门(正逻辑),共有 54/7400、54/74H00、54/74S00、54/74LS00 四种线路结构形式,其主要电特性的典型值如下: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密码锁(满分实验报告)解析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密码锁(满分实验报告)解析

密码锁设计报告摘要:本系统是由键盘和报警系统所组成的密码锁。

系统完成键盘输入、开锁、超时报警、输入位数显示、错误密码报警、复位等数字密码锁的基本功能。

关键字:数字密码锁 GAL16V8 28C64 解锁与报警1目录:一、系统结构与技术指标1、系统功能要求 (4)2、性能和电气指标 (5)3、设计条件 (5)二、整体方案设计1、密码设定 (6)2、密码判断 (6)3、密码录入和判断结果显示 (6)4、系统工作原理框面 (7)三、单元电路设计1、键盘录入和编码电路图 (8)2、地址计数和存储电路 (12)3、密码锁存与比较电路 (12)24、判决与结果显示电路 (14)5、延时电路 (15)6、复位 (17)7、整机电路图 (19)8、元件清单 (19)四、程序清单1、第一片GAL (21)2、第二片GAL (23)五、测试与调整1、单元电路测试 (25)2、整体指标测试 (26)3、测试结果 (26)六、设计总结1、设计任务完成情况 (27)2、问题及改进 (27)3、心得体会 (28)3一、系统结构与技术指标1.系统功能要求密码锁:用数字键方式输入开锁密码,输入密码时开锁;如果输入密码有误或者输入时间过长,则发出警报。

密码锁的系统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数字键盘用于输入密码,密码锁用于判断密码的正误,也可用于修改密码。

开锁LED1亮表示输入密码正确并开锁,报警LED2亮表示密码有误或者输入时间超时。

开锁green 键盘密码锁错误red42.性能和电气指标2.1 开锁密码为8位十进制数字,由按键输入,按“确认”键后,输入的数字有效。

2.2 输入的8位数字与预设的密码相同时开锁,用绿灯亮,红灯灭表示。

数据有误时或输入的密码时间过长即报警,红灯亮。

2.3 输入的数字间隔时间小于或等于15s。

超过时限则报警,同时电子锁复位。

2.4 具有手动、自动复位功能。

3. 设计条件3.1 电源条件:稳压电源提供+5V电压。

密码锁实验设计报告黄某某

密码锁实验设计报告黄某某

密码锁实验设计报告黄某某
本实验旨在探究密码锁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验证的方式加深对密码锁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密码锁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掌握密码锁的工作过程。

3. 利用示波器观测密码锁的输出信号。

4. 探究不同密码输入对密码锁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
1. 密码锁实验板
2. 示波器
3. 电源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观测密码锁的输出信号,我们可以看到,当输入正确的密码时,密码锁会产生一个高电平的输出信号,表示密码输入正确;而当输入错误的密码时,密码锁不会产生输出信号,电平为低电平。

我们还发现,密码锁的输出信号波形非常规律,周期性强,这是由密码锁内部的计数器和时钟控制器共同作用产生的。

同时,我们进一步探究不同密码输入对密码锁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尝试输入相同的密码,但是不同的输入顺序,结果发现密码锁会把输入顺序不同的密码都视为不正确。

五、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密码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同时也了解了示波器的使用和密码输入顺序对密码锁的影响。

这些知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密码锁实验报告doc

密码锁实验报告doc

密码锁实验报告篇一:电子密码锁实验报告密码锁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习8051定时器时间计时处理、跑马灯、按键扫描及LED数码管显示的设计方法。

2. 设计任务及要求利用实验平台上8个LED数码管,按键,跑马灯实现设置密码,密码锁的功能二,实验要求基本要求:1:用4×4矩阵键盘组成0-9数字键及确认键和删除键。

2:可以自行设定或删除8位密码。

3:用5位数码管组成显示电路提示信息,当输入密码时,只显示“8.”,当密码位数输入完毕按下确认键时,对输入的密码与设定的密码进行比较,若密码正确,则门开,此处用绿色led发光二极管亮一秒钟做为提示,若密码不正确,禁止按键输入3秒,同时用红色led发光二极管亮三秒钟做为提示;若在3秒之内仍有按键按下,则禁止按键输入3秒被重新禁止。

三,实验基本原理利用单片机定时器完成计时功能,定时器0计时中断程序每隔0.05s中断一次并当作一个计数,设定定时1秒的中断计数初值为20。

为了将时间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可采用静态显示法和动态显示法,由于静态显示法需要译码器,数据锁存器等较多硬件,可采用动态显示法实现LED显示,通过对每位数码管的依次扫描,使对应数码管亮,同时向该数码管送对应的字码,使其显示数字。

由于数码管扫描周期很短,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使数码管看起来总是亮的,从而实现了各种显示。

四,实验设计分析针对要实现的功能,采用AT89S51单片机进行设计,AT89S51 单片机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B在线可编程(ISP)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 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 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

这样,既能做到经济合理又能实现预期的功能。

1在程序方面,采用分块设计的方法,这样既减小了编程难度、使程序易于理解,又能便于添加各项功能。

程序可分为闹钟的声音程序、时间显示程序、日期显示程序,秒表显示程序,时间调整程序、闹钟调整程序、定时调整程序,延时程序等。

数字密码锁实验报告

数字密码锁实验报告

一、主要要求及指标:1.设置三个正确的密码键,实现按密码顺序输入的电路。

密码键只有按顺序输入后才能输出密码正确信号。

2.设置若干个伪键,任何伪键按下后,密码锁都无法打开。

3.每次只能接受四个按键信号,且第四个键只能是“确认”键,其他无效。

4.能显示已输入键的个数(例如显示 * 号)。

5.第一次密码输错后,可以输入第二次。

但若连续三次输入错码,密码锁将被锁住,必须系统操作员解除(复位)。

二、设计方案1.方案原理图:2. 基本原理:输入按键,当密码键按正确循序按下,密码信号输入D触发器构成的移位寄存器,输入正确时信号从Q1移到Q3 ,Q3为“1”时输出密码正确信号,亮绿灯显示正确,否则信号传递失败,灯不亮。

按键同时用74164记录按键个数,无论密码键还是伪键,每次按键都产生一个脉冲,输出一个按键信号使一盏灯亮。

当最后位按键(第四位)不是“确认键”时,亮起红灯提示,重新按键。

扩展部分:当连续三次输入错码,74164计数电路输出错误信号,亮起红灯报警,同时使用与门控制使密码锁被锁住,此时必须系统操作员解除(复位)。

3.设计方案比较:按键个数计数电路我们考虑了两个方案。

一是:74164记录按键个数,二是由D触发器构成移位寄存器计数。

D触发器计数需使用更多元件,且增加电路复杂程度,使安全性稳定性大大降低,故我们最终选择了74164移位寄存器记录按键个数。

三、单元电路设计计算1、本电路主要包含四部分,分别是密码电路、按键个数计数电路、错误输入计数电路和防抖电路。

2、密码电路(硬件固化密码)1)工作原理当密码键按正确顺序按下,密码正确信号从Q1移到Q3,Q3为‘1’时表示密码正确输入。

2)D触发器7474N工作原理真值表:时序图:3)电路图本部分由4个D触发器和6个开关构成。

其中前三个D触发器分别代表密码的三位,第四个D触发器是确认键。

六个开关中前三个是密码【1】、【2】、【3】,第四个是确认键【space】,第五和第六个是伪码键【4】、【5】。

数字密码锁的控制电路实验报告

数字密码锁的控制电路实验报告

数字密码锁的控制电路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数字密码锁的控制电路。

通过使用数字集成电路和逻辑门电路,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数字密码锁系统。

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电路能够准确地识别输入的密码,并控制锁的开关状态。

本实验为数字密码锁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引言:数字密码锁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措施,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家庭、办公室和酒店等。

它通过输入正确的数字密码来控制锁的开关状态。

本实验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数字密码锁的控制电路,以便更好地理解数字密码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材料与方法:1. 数字集成电路(例如74LS47、74LS74)2. 逻辑门电路(例如74LS08、74LS32)3. 七段数码管4. 按钮开关5. 电源和电线6. 面包板和连接线实验步骤:1. 将数字集成电路和逻辑门电路按照电路图连接在面包板上。

2. 将七段数码管和按钮开关连接到电路中相应的引脚上。

3. 将电源和电线连接到电路中,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4. 设计一个四位数字密码,并将其编程到电路中。

5. 测试电路的功能,尝试输入正确的密码并观察锁的开关状态。

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和实现了一个数字密码锁的控制电路。

该电路能够准确地识别输入的密码,并根据密码的正确与否控制锁的开关状态。

当输入正确的密码时,锁会打开;当输入错误的密码时,锁会保持关闭状态。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数字集成电路和逻辑门电路在数字密码锁的控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数字集成电路负责将输入的密码转换为七段数码管上的数字显示,而逻辑门电路则负责判断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并控制锁的开关状态。

此外,我们还发现,设计一个安全可靠的数字密码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密码的复杂性:密码应该足够复杂,以防止被他人轻易猜测或破解。

2. 锁的安全性:锁的机械结构应该坚固可靠,以防止被非法开启。

3. 电路的稳定性:电路应该能够稳定地工作,并能够抵抗外界的干扰。

简易14位数字密码锁控制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简易14位数字密码锁控制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简易14位数字密码锁控制电路设计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基本的数字锁控制电路设计方法,通过具体实验操作,使学生对数字锁的原理、控制电路以及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实验器材:1.数字集成电路:CD4017B、CD4069UB、CD4073B、SN74LS08N;2.10K电位器、电容、电阻器、LED灯等。

实验原理:密码锁控制电路是由数字集成电路CD4017B、CD4069UB、CD4073B及SN74LS08N组成的。

其中CD4017B为计数器,CD4069UB、CD4073B和SN74LS08N为逻辑门电路,用于实现密码锁控制功能。

CD4017B为数字集成电路,它是一个10位二进制计数器,可以用于电子时钟、计时器、频率分频器等电路中。

它具有高速、低功耗、可升级性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字电路中。

CD4069UB、CD4073B和SN74LS08N均为逻辑门电路,主要用来实现与门、或门、非门等逻辑运算。

在本实验中,CD4017B接在控制端,用于实现计数和循环控制功能;CD4069UB、CD4073B和SN74LS08N三个逻辑门电路用于实现锁定、解锁功能。

实验步骤:1.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将电路连接好后,注意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元器件是否插紧等。

2. 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编程。

将编程程序设置为14位数字密码,具体程序如下:3. 按照要求测试实验电路。

输入正确的密码,即可实现锁定或解锁功能。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地设计出一款14位数字密码锁控制电路,其操作流程为输入密码-验证密码-锁定或解锁。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密码锁控制电路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分析:数字密码锁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密码产品,可以用于保护个人财产、资料等,在家庭、宾馆等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数字集成电路和逻辑门电路设计数字密码锁控制电路,具有操作简单、易于维护和升级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字电路中。

数字电路设计实验-简易密码锁

数字电路设计实验-简易密码锁

数字电路设计实验报告——简易密码锁学院:班级:学号:姓名:目录●任务要求●系统设计✓设计思路✓总体框图✓分块设计●波形仿真及波形分析●源代码●功能分析●故障分析及问题解决●总结及结论●任务要求设计并实现一个数字密码锁,密码锁有四位数字密码和一个确认开锁按键,密码输入正确,密码锁打开,密码输入错误进行警示。

基本要求:1、密码设置:通过键盘进行4 位数字密码设定输入,在数码管上显示所输入数字。

通过密码设置确定键(BTN 键)进行锁定。

2、开锁:在闭锁状态下,可以输入密码开锁,且每输入一位密码,在数码管上显示“-”,提示已输入密码的位数。

输入四位核对密码后,按“开锁”键,若密码正确则系统开锁,若密码错误系统仍然处于闭锁状态,并用蜂鸣器或led 闪烁报警。

3、在开锁状态下,可以通过密码复位键(BTN 键)来清除密码,恢复初始密码“0000”。

闭锁状态下不能清除密码。

4、用点阵显示开锁和闭锁状态。

提高要求:1、输入密码数字由右向左依次显示,即:每输入一数字显示在最右边的数码管上,同时将先前输入的所有数字向左移动一位。

2、密码锁的密码位数(4~6 位)可调。

3、自拟其它功能。

●系统设计设计思路将电子密码锁系统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设计,数字密码输入部分、密码锁控制电路和密码锁显示电路。

密码锁输入电路包括时序产生电路,键盘扫描电路,键盘译码电路等,将用户手动输入的相关密码信息转换为软件所能识别的编码,作为整个电路的输入。

密码锁控制电路包括相应的数据存储电路,密码核对电路,能够进行数值的比较,进行电路解锁,开锁,密码的重新设置等。

密码锁显示电路包括将待显示数据的BCD 码转换成数码管的七段显示驱动编码,密码锁在相应的状态下的点阵输出以及蜂鸣器的报警输出。

总体框图按复位键 键入初始密码0000 密码错误密码正确 按确认键 按复位键按确认键密码锁显示电路 密码锁控制电路 数码管显示报警电路密码更改与密码设计电路键入状态闭锁状态开锁状态 报警状态分块设计✓键盘扫描电路首先,向列扫描地址逐列输出低电平,然后从行码地址读回,如果有键摁下,则相应行的值应为低,如果没有按键按下,由于上拉的作用,行码为高。

电子实验三 密码锁实验

电子实验三 密码锁实验

实验三 密码锁实验一.实验任务设计一个保险箱的数字代码锁,该锁有规定的4位代码A,B,C,D 的输入端和一个开箱钥匙孔信号E 的输入端,密码自编(如1011)。

当用钥匙开箱时(E=1),如果输入代码符合该锁规定代码,则打开(X=1);如不符,电路将发出报警信号(Y=1)。

要求用最少的与非门实现电路。

(用7400,7420各一片)。

二.实验思路开锁条件 钥匙插入 E=1密码正确 CD B A →X=1 密码错误 CD B A →Y=1如果钥匙未插入,即E=0→ABCD 无论什么状态都亮灯→Y=1三.逻辑状态表四.逻辑表达式及其化简X⋅⋅⋅=A=EBCDABECDEY=YX五.逻辑图六.实验所用芯片图七.电路连接图八.实验总结1、实验主要涉及我们所学的20章《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方面的内容,应用20.3 TTL与非门电路,两种芯片分别是74LS20(4输入2门)和74LS00(2输入4门)。

2、A、B、C、D四个输入端,应该是用7420芯片4输入2门,这里的密码设为了1011,所以A端与7420 1端相连,B端要先经过7400 1、2端并短接,从3端输入与7420 2端相连,C端与7420 4端相连,D端与7420 5端相连,最后,从7420 6端输出,经过7400 4、5端并短接,9、10端分别接8端和E,从8端输出,如果线路到这里结束,就表示密码输入错误,X=0,Y=1, 2灯亮,发出警报。

经过7400 12、13端并短接,从11端输出,则表示密码输入正确,X=1,Y=0,1灯亮,保险箱正确打开。

3.对于这个电路,设计的时候只用到了TTL与非门电路,以涉及得更广一些,对于保险箱,如果在密码错误时,能连上一个报警器,发出声响,也许会使实验更加有实际意义。

简易密码锁设计实验报告(一)

简易密码锁设计实验报告(一)

简易密码锁设计实验报告(一)简易密码锁设计实验报告研究背景在当前的社会中,密码锁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个人家庭、办公场所、银行等。

密码锁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也带来了便捷。

因此,设计一款简易密码锁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设计一款简易密码锁,能够通过输入正确的密码从而打开锁,同时能够保护用户的安全。

实验步骤1.确定锁的锁舌位置和大小,确定锁的存储方式。

2.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如单片机、键盘、LED灯等。

3.设计程序流程,完成程序并进行调试。

4.进行实验,并测试相关数据。

5.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们设计出了一款简易密码锁。

该密码锁通过输入正确的密码可以打开锁,密码为“123456”。

在打开锁的过程中,如果输入错误的密码,则锁将不会打开,并提示密码错误。

同时,该密码锁还具有防止暴力破解的功能,在输入密码错误达到一定次数时,将自动锁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连线不够稳定、程序层次不够清晰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在稳定电路连线的同时,也简化了程序层次,提高了密码锁的使用体验。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出了一款简易密码锁,并成功地实现了输入正确密码可以打开锁的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不断地实验和调整,最终得到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版本。

参考文献无。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密码锁的设计和工作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我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例如测试数据、重新设计程序以及频繁的测试与优化。

这个过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科学实验具有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实验、总结、优化,才能得到一个经得起实验检验的好结果。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合理地进行电路的布线以及如何选取合适的元件,这些都是我在日后实际工作中所必备的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设计中的细节问题常常决定一个产品的品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产品的细节设计。

简易位数字密码锁控制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简易位数字密码锁控制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简易位数字密码锁控制电路设计实验报告目录一、前言 (2)二、课设任务 (2)三、方案设计、原理分析 (2)四、译码电路设计 (8)五、报警信号产生器 (10)六、调试及结果 (12)七、体会 (13)一、前言本次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着重提高学生在EDA知识学习与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

学生通过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整理资料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EDA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现代电子产品设计的核心,其任务是掌握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应用设计技术,为电子产品开发研制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设计对学生有如下要求: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步电路;通过调查研究,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选择元器件,在计算机上连好线路,独立进行试验,并通过调试、仿真、改进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学会自己分析,找出解决问题方法;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二、课设任务1、14位数字密码分成高7位(DH6…DH0)和低7位(DL6…DL0),用数字逻辑开关预置,输出信号out为1表示开锁,否则关闭。

2、14位数字密码分时操作,先预置高7位,然后再置入低7位。

3、要求电路工作可靠,保密性强,开锁出错立即报警。

4、利用MAX plus2 软件进行设计、编译,并在FPGA芯片上实现。

5、简易14位数字密码锁模块的框图如下:三、方案设计、原理分析首先我是一班的三号,所以我的密码时0100010 0000011。

我所做的设计是先把高七位输入锁存,然后在输入低七位,最后判断密码是否正确,密码正确就开锁,密码错误就报警。

数字密码锁控制电路的组成部分:YMQ模块,1、IC9A的设计设计要求14位数字密码分时操作,先预置高七位0100010,而后置低七位0000011,首先可以使用寄存器将高七位存起来,而后与低七位一起进行译码,如果密码正确,输出OUT2为1,否则为0.2、数字密码锁控制电路原理图:输入密码正确时波形图输入错误密码时波形图数字密码锁控制电路的VHDL语言编程原理分析:当CLR为0时,寄存器与D触发器被清零,此时在A……G输入高七位密码0100010,用CLK给一个脉冲,由于此时输出端Q为0,经过一个非门为1,与CLK一起经过一个与门,送入寄存器CLK 端,产生上升沿;而经过非门的CLR为1,送入寄存器中,将高七位通过寄存器送入译码器的高七位中。

密码报警锁实验报告(3篇)

密码报警锁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密码报警锁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掌握密码报警锁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

3. 通过实验,验证密码报警锁的功能和性能。

二、实验原理密码报警锁是一种结合了密码识别和报警功能的电子锁。

其基本原理如下:1. 用户输入密码:当用户需要开锁时,通过键盘输入预设的密码。

2. 密码识别:系统对输入的密码进行识别,判断是否与预设密码一致。

3. 开锁:若密码正确,则通过继电器控制锁具开启;若密码错误,则系统发出报警信号。

4. 报警:当密码连续输入错误达到预设次数时,系统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三、实验器材1. 实验箱:包含AT89C51单片机、键盘、继电器、蜂鸣器、LED灯、电源等。

2. 仿真软件:Proteus。

四、实验步骤1. 硬件电路设计(1)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密码报警锁的硬件电路图。

(2)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电路仿真,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2. 软件编程(1)编写密码报警锁的软件程序,实现密码识别、开锁、报警等功能。

(2)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程序仿真,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3. 硬件调试(1)将设计好的电路焊接成实体电路。

(2)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

(3)进行硬件调试,验证密码报警锁的功能和性能。

4. 功能测试(1)输入正确密码,验证开锁功能。

(2)输入错误密码,验证报警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硬件电路设计经过Proteus仿真,电路设计符合预期,能够实现密码报警锁的基本功能。

2. 软件编程经过Proteus仿真,软件程序运行正常,能够实现密码识别、开锁、报警等功能。

3. 硬件调试经过硬件调试,密码报警锁能够实现预设功能,性能稳定。

4. 功能测试(1)输入正确密码,锁具开启,验证开锁功能。

(2)输入错误密码,系统发出报警信号,验证报警功能。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设计并实现了密码报警锁。

通过实验,掌握了密码报警锁的基本原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法。

实验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智能电子密码锁实训报告

智能电子密码锁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电子密码锁作为一种新型锁具,以其安全性高、操作方便、易于管理等特点,在家庭、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训报告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款智能电子密码锁,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训目标1. 掌握电子密码锁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学会使用单片机、密码学、传感器等相关技术。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硬件设计(1)主控芯片:选用AT89S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

(2)密码存储:使用E2PROM AT24C02作为数据存储器,存储密码信息。

(3)输入设备:设计一个4×4键盘,用户通过键盘输入密码。

(4)输出设备:使用蜂鸣器作为报警提示,同时使用LED灯显示开锁状态。

(5)传感器:选用红外传感器作为防夹手功能,检测用户是否夹手。

2. 软件设计(1)密码输入与验证:设计密码输入和验证模块,当用户输入正确密码时,LED 灯亮起,蜂鸣器不响;当用户输入错误密码时,蜂鸣器响,提示用户密码错误。

(2)密码修改:设计密码修改模块,允许用户修改密码。

(3)报警提示:当用户连续3次输入错误密码时,系统自动进入报警状态,蜂鸣器持续响,提示用户。

(4)防夹手功能:当用户夹手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蜂鸣器响,提示用户松手。

3. 仿真与测试(1)使用Altium Designer19绘制原理图,完成电路设计。

(2)使用KEIL5软件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密码输入、验证、修改、报警提示等功能。

(3)使用protues8.7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电路和程序的正确性。

(4)搭建实物电路,进行实际测试,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四、实训成果1. 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密码锁。

2. 系统具有密码输入、验证、修改、报警提示、防夹手等功能。

密码锁实验报告

密码锁实验报告

密码锁实验报告密码锁实验报告引言:密码锁是一种常见的安全设备,它通过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打开,保护了我们的财产和隐私。

为了深入了解密码锁的原理和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以探索密码锁的工作原理、破解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实验目的:1.了解密码锁的工作原理;2.探索密码锁的安全性;3.尝试破解密码锁,分析其安全隐患。

实验材料和方法:1.密码锁:我们选择了市场上一种常见的电子密码锁作为实验对象;2.密码锁说明书:用于了解密码锁的操作方法和技术参数;3.计算机:用于记录实验过程和分析数据;4.密码破解工具:用于尝试破解密码锁。

实验过程:1.了解密码锁的工作原理:通过阅读密码锁说明书,我们了解到密码锁是通过输入正确的密码来解锁的。

密码锁内部有一个密码验证模块,当输入的密码与设定的密码一致时,密码锁会打开。

密码验证模块一般采用加密算法,确保密码的安全性。

2.探索密码锁的安全性:为了测试密码锁的安全性,我们分别设置了几组不同的密码,并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破解密码锁。

首先,我们尝试了常见的暴力破解方法,即通过不断尝试所有可能的密码组合来解锁密码锁。

然而,由于密码锁的密码长度和复杂度限制,我们发现暴力破解几乎不可能成功。

接着,我们尝试了一些密码破解工具,如字典攻击和蛮力破解,但同样没有取得成功。

3.分析密码锁的安全隐患:尽管我们没有成功破解密码锁,但我们发现一些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首先,密码锁的密码验证模块可能存在漏洞,如密码验证算法的不安全性或密码存储的不安全性。

其次,密码锁的物理结构可能存在弱点,如易受到撬锁或钥匙复制的攻击。

这些安全隐患可能导致密码锁的被破解或绕过,从而威胁到我们的财产和隐私安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密码锁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密码锁作为一种常见的安全设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财产和隐私,但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密码锁的安全性,我们建议密码锁制造商加强密码验证算法的安全性、改进密码存储方式,并加强物理结构的防护措施。

【精编范文】密码锁实验报告word版本 (9页)

【精编范文】密码锁实验报告word版本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密码锁实验报告篇一:电子密码锁设计报告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名称:电子密码锁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X年6月电子密码锁摘要:本文的电子密码锁是利用数字电子技术中基于JK触发器的锁存电路实现主电路的密码的修改和检测功能,再通过555定时器和一些基本的门电路实现对时间和执行信号的控制。

其中介绍了此次课程设计的电路设计思路、原理电路图,仿真等。

通过这次电子锁的设计来获得到与理论分析相符合的实验数据,验证理论和电路分析的正确性,完成此次课程设计任务一.设计内容及要求锁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本题要求用电子元器件设计一个密码锁的控制电路,当输入正确代码时,输出开锁信号以推动执行机构工作(例如:利用继电器使电磁铁吸合拉动物件),并用红灯亮、绿灯熄灭表示关锁,用绿灯亮、红灯熄灭表示开锁; 1.在锁的控制电路中储存一个可以修改的4位代码,当开锁按钮开关(可设置成6位至8位,其中实际有效为4位,其余为虚设)的输入代码等于储存代码时,进入开锁状态而使锁打开;2.从第一个按钮触动后的5秒内若未将锁打开,则电路自动复位并进入自锁状态(自锁时间20秒),使之无法再打开,并由扬声器发出持续20秒的报警信号,由显示电路显示剩余自锁时间。

当连续输入3次错误密码时,系统锁定15分钟,锁定时间内禁止输入密码,同时由显示电路显示剩余锁定时间。

二.总体方案原理框图方案一:以AT89C2051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方案;AT89C2051单片机是51系列单片机的一个成员,是8051单片机的简化版与Intel 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八位CPU和闪速存储器结合在单个芯片中,因此,AT89C2051构成的单片机系统是具有结构最简单、造价最低廉、效率最高的微控制系统,省去了外部的RAM、ROM和接口器件,减少了硬件开销,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

智能密码锁实训报告总结

智能密码锁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机械锁由于构造简单,容易受到撬锁、破坏等攻击,安全性能较低。

为了提高安全性能,智能密码锁应运而生。

本实训项目旨在通过学习智能密码锁的设计与实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智能密码锁的工作原理和组成;2. 掌握智能密码锁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3. 学会使用智能密码锁进行实际应用;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智能密码锁概述智能密码锁是一种集密码、指纹、刷卡等多种开锁方式于一体的安全门锁。

它具有以下特点:(1)安全性高:采用密码、指纹、刷卡等多种开锁方式,防止他人非法入侵;(2)方便快捷: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指纹、密码等方式快速开锁;(3)易于管理:可通过网络远程监控和管理门锁状态。

2. 智能密码锁硬件电路设计智能密码锁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微控制器:负责控制整个门锁的运行,如STC89C52单片机;(2)显示屏:用于显示密码、指纹等信息,如LCD1602显示屏;(3)键盘:用于输入密码、指纹等信息,如矩阵键盘;(4)指纹识别模块:用于指纹识别,如指纹识别模块;(5)门锁驱动电路:用于控制门锁的开关,如继电器驱动电路。

3. 智能密码锁软件编程智能密码锁的软件编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主程序:负责整个门锁的运行,包括初始化、按键扫描、指纹识别、密码校验、门锁控制等;(2)子程序:负责实现具体功能,如按键扫描、指纹识别、密码校验、门锁控制等。

4. 智能密码锁实际应用本实训项目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C语言进行编程。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初始化:设置单片机的工作模式、中断、定时器等;(2)按键扫描:扫描键盘按键,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或指纹信息;(3)指纹识别:通过指纹识别模块识别用户指纹,并与预设指纹进行比对;(4)密码校验:将用户输入的密码与预设密码进行比对;(5)门锁控制:根据比对结果,控制门锁的开关。

电子密码锁实习报告

电子密码锁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机械锁因其构造简单、易被撬开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电子密码锁作为一种新型锁具,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参加了电子密码锁的实习项目。

二、实习目的1. 了解电子密码锁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掌握电子密码锁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

3.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电子密码锁的硬件电路设计(1)选择合适的微控制器:本实习项目采用STM32微控制器作为核心处理单元,因其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等特点。

(2)设计键盘输入电路:本电路采用4x4矩阵键盘,通过扫描键盘矩阵,实现密码输入。

(3)设计密码存储电路:采用EEPROM存储密码,具有断电保护功能。

(4)设计报警电路:当密码输入错误时,通过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

(5)设计显示电路:采用LCD液晶显示屏,显示密码输入状态和错误次数。

2. 电子密码锁的软件编程(1)编写键盘扫描程序:通过扫描键盘矩阵,获取按键信息。

(2)编写密码存储程序:将输入的密码存储到EEPROM中。

(3)编写密码比对程序:将输入的密码与存储的密码进行比对,判断是否正确。

(4)编写显示程序:根据密码输入状态和错误次数,在LCD上显示相关信息。

(5)编写报警程序:当密码输入错误时,通过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

3. 实验验证(1)搭建实验平台:将设计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进行集成,搭建实验平台。

(2)测试功能:对电子密码锁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包括密码输入、密码存储、密码比对、报警、显示等。

(3)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对电子密码锁的性能进行评估。

四、实习心得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电子密码锁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在硬件电路设计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如何进行电路布局和布线。

3. 在软件编程过程中,我掌握了C语言编程技巧,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

密码锁的设计与测试_实验报告

密码锁的设计与测试_实验报告

数电实验实验报告2013 级通信工程专业 3 班姓名汪冰滢学号 1362310308 日期 2015年4月2日实验名称密码锁的设计与测试实验目的1.掌握SSI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及其调试。

2.观察组合电路中的冒险现象。

实验仪器设备通用实验箱、万用表、7420、7400、连接线元器件集成电路选择74LS20芯片1个和74LS00芯片2个,电阻若干;开关5个、LED发光管1个以及蜂鸣器1个。

实验原理1.与非门的逻辑功能实验使用的TTL集成与非门74LS20和74LS00分别是由两个独立的4输入与非门和4个独立的2输入与非门组成的。

芯片的引脚排列如图1-1、1-2所示。

逻辑表达式分别为:Y ABCD=和Y AB=(注意:TTL电路对电源电压要求较严——超过5.5V将损坏器件;低于4.5V器件的逻辑功能将不正常。

)图1-1 74LS20引脚图图1-2 74LS00引脚图2.实验逻辑关系式推导根据任务要求,当用钥匙开箱时(E=1),如果输入的四位代码A1、A2、A3、A4符合该锁规定代码(本次设计中设定为1011),保险箱开(Z1=1),否则,电路将发出警报(Z2=1)。

要求使用最少数量的与非门实现电路。

据此,可得真值表,表1-1:A1 A2 A3 A4 E Z1 Z2××××0 0 00 ××× 1 0 11 1 ×× 1 0 11 0 0 × 1 0 11 0 1 0 1 0 11 0 1 1 1 1 0表1-1 实验函数对应真值表由此,可以推导并化简得到实验的逻辑函数式为:112341234Z EA A A A E A A A A==⋅2123411Z E EA A A A E Z E Z=+=+=⋅.实验内容1.实验原理图(如图1-3所示)由函数表达式112341234Z EA A A A E A A A A==⋅2123411Z E EA A A A E Z E Z=+=+=⋅可知,电路可以由6个2输入与非门和1个4输入与非门构成(用于实现2A的与非门未画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日期:2009/12/23 实验室:229 座位号:4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数字实验四:密码锁电路实验班级:无86姓名:戴扬学号:2008011191实验日期:2009/12/23交报告日期: 2010/1/7一、实验目的(1)熟悉简单数字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2)熟悉存储器、数据比较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3)熟悉地址发生器的构成与设计。

二、实验任务设计、制作一个电子密码锁电路。

要求如下:(1)密码长度为6位(10进制)。

(2)在电路处于密码设置状态下,用户利用“输入键盘”设置自己选定的6为密码,并用一个LED管只是电路处于密码设置状态。

在电路处于开锁状态下,用户输入开锁密码,如果输入的开锁密码与用户设置的密码相同,锁开启(用一个LED管指示开启状态);如果输入的开锁密码与用户设置的密码不同,锁不开启,此时给出声音告警提示。

三、实验原理见《电子电路实验》229~232页。

另外,本实验加入了键盘编码的内容。

四、实验内容基本内容:1.设计并实现键盘的编码:其真值表为下表,条件是按键未按下时相对应的端口为0,按下时相对应的端口为“1”;注意:表中的“B”是作为教材中图6.22中的信号“B”使用。

输出3D2D1DDB未按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1 2 0 0 1 0 1 3 0 0 1 1 1 4 0 1 0 0 1 5 0 1 0 1 1 6 0 1 1 0 1 7 0 1 1 1 1 8 1 0 0 0 1 9 1 0 0 1 1 start 1112.地址产生:用字码管显示地址。

选做内容1:能将密码正确输入到存储器。

验收方法:用一个字码管显示地址,另一个字码管显示存储数据内容,将存储器处于写入状态,地址归零后在存储器中存入数据,存入数据后将存储器变为读出状态,再使地址归零,然后只连续按动键盘上的数字“0”使地址变化,观察所存数据是否正确。

选做内容2:正确比较密码的正误并进行指示。

选做内容3:全部密码锁的控制:密码正确时开锁,密码错误时锁死地址发生器并发出告警。

开锁用发光二极管显示,告警用发光二极管及实验箱上的蜂鸣器五、注意事项实验箱键盘说明:实验箱的右下角,有一个键盘阵列,共有0~9十个数字键盘和启动键及清除键0~9及启动键都有独立输出(常态为低电平,按下为高电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按键在没有按下时,相应的输出口对地接有一约5K的电阻,当该输出口皆有两个以上的TTL门电路时,必须在该端口对地并接一个1K的电阻。

由于实验学习机内部的编码片极易损坏,因此编码输出端无输出。

添加除颤电路的必要性:在按动数码按键时,其按键开关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机械震颤,从而使输出端产生不规则的震颤脉冲输出,电路中必须要消除振颤脉冲的影响;对于数据输出端,只要在写入时刻,即使能端及读写控制端负脉冲到来时状态已稳定,对电路就不会产生影响,对于地址发生器的触发脉冲,按键按动时不能有振颤脉冲。

否则地址数据就要连续跳动。

为此在电路的“B”端必须加除颤电路,电路形式如下图。

充放电时间常数为≥10mS。

六、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电路图和仿真均由Multisim10完成。

本次试验无需记录数据,只须得到运行结果即可1、键盘编码电路:实际上需要设计一个编码器,将11个按键信号转成4位二进制数即可。

由于有了真值表,只须利用组合逻辑即可。

下图为一种键盘编码方法:97531975310K K K K K K K K K K D +∙++=++++=Kstart K K K K D ++++=76321 76542K K K K D +++= Kstart K K D ++=983Kstart K K K K K K K K K K B ++++++++++=9876543210其中0D ~3D 分别为编码器输出端的最低位到最高位,B 则为判断键盘按钮是否按下的信号。

另外,需要添加除颤电路,保证按键判定不会有干扰。

仿真电路图如下:仿真结果举例:按下按钮“3”:按下按钮“Kstart”:实验结果也与仿真相同。

由此可见,电路设计正确。

2、地址产生电路由于存储器需要频繁读写,因此,存储器的地址就要循环变动。

所以,地址发生器自然由计数器来实现,只须在计数器上加入清零电路,即可控制地址的变化和归零。

仿真电路图如下:由于实验要求有6位十进制密码和1位结束码,因此计数器为0~6循环,利用的是同步清零模式。

此模块由键盘电路的B信号,即按键判断信号触发。

在有按键按下时,B信号会产生一个上升沿和一个下降沿,但是为了保证数据有效,必须在按键松开后,计数器才能触发。

因此,需要在B信号后接一个反向器。

实验结果如预期。

3、数据存储模块本实验的数据存储需要用到存储器,具体来说,就是2114芯片,但是由于仿真器件问题,使用6116芯片来代替,具体特性相似。

由于存储器的使用的是输入/输出端口,因此需要在I/O端接上三态缓冲门,保证数据写入和读取的可靠性。

在存储器的~WE端为低电平时,存储器处于可写状态,此时三态门处于接通状态,~EN端也为低电平;当~WE端为高电平时,存储器为读取状态,此时三态门将要断开,~EN端需要变为高电平。

因此,将三态门的使能端与存储器的读写控制端一同连入一个电平开关控制读写。

另外,存储器的地址段接入地址发生器的输出。

仿真电路图如下:4、延时电路存储器单元的存贮内容取决于输入数据由有效过渡到无效的那一“时刻”的状态。

为保证地址变化时存储器能正确存入数据,必须在地址移位脉冲通道加入一个延时电路,使输入数据稳定后地址再变化,即存储器使能完毕后地址变化,将输入的数据正确地写入存储器。

延时电路使用了D触发器实现,根据时钟的频率高低来确定延时长短。

仿真电路如下:通过图示电路,可以做到,在按键一直按下的过程中,可以令~CS 端由1变为0,再变为1。

当~CS端变回1之后就可以松开按键,一次使能结束。

5、数据比较电路密码锁必须能够做到判断输入密码的正误,因此需要进行数据比较,即输入数据与存储数据的比较。

实验采用了数据比较芯片74LS85芯片。

74LS85可以将两组4位二进制数进行逐位比较大小,并且最终输出两个二进制数的比较结果。

另外,85芯片还有级联进位输入端,在实验中需要将低位相等输入接高电平,低位不等的两个输入接低电平。

数据比较器的两组数据输入正好可以分别接到三态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即可比较键盘输入数据和已存储数据。

仿真电路如下:此外,电路还必须做到,密码输入错误时锁死地址发生器。

设计思路是,使地址发生器中的计数器的时钟端始终维持某一个电平,一旦没有时钟跳变沿,计数器便不会触发,地址发生器也就锁死了。

由于计数器的时钟是由键盘电路的B信号充当的,因此需要加上一个与门,一端接上B,另一端接入数据比较电路的D触发器。

当数据比较结果为错误时,使D触发器的输出恒为0,即可锁定时钟。

设比较器的输出为~X,那么有:Qn+1=X+Qn=~[(~x)·(~Q)],这就是触发器的输入表达式。

实验结果如预期。

6、结束码检测电路实验要求输入密码后需要有一个结束码,当检测到结束码后,电路才能开锁。

实际上,这是“第7位密码”。

可设置一个D触发器,在通过一定的组合逻辑,做到:当输入结束码前,D触发器的输出为0,输入后,D触发器的输出变为1。

若输入密码出现错误,地址发生器会锁死,则电路永远检测不到结束码,也就不能开锁。

设存储器的输出从高到低是DCBA,令X=D(~C)B(~A),则有:Qn+1=X+Qn=~[(~x)·(~Q)],这就是触发器的输入表达式,如果检测到结束码,Q为1,否则为0。

仿真电路图如下:7、开锁、报警电路本部分电路十分简单,只需要做到按下开锁键后进行选择性的输出即可。

开锁部分和报警电路分别利用一个D触发器实现。

输入端分别接入结束码检测电路的D触发器的Q和~Q端,利用开锁按键带来的电平变化产生的时钟沿触发即可。

仿真电路图如下:8、整体电路整体电路只需要将各部分模块进行组合即可,仿真电路图如下:电路整体清零:输入密码:6 5 4 3 2 1 Kstart进行开锁:密码错误,地址锁死:仿真结果符合预期。

实际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同,故电路设计正确。

七、实验分析与总结1、总结调试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这次实验的电路非常复杂,用到的元件,接线量也非常大。

在接线时需要小心。

我由于粗心,接错了两根导线,导致结果不正确,花费了大量时间检查。

另外,要注意仿真软件与实际元器件特性的差别。

比如74LS161芯片,在仿真软件中是下降沿触发,而在实际中是上升沿触发,在实验时需要多注意。

八、思考题解答1、若用户用一组密码开锁,管理者用另一组密码开锁,这样的密码锁电路将如何设计?请给出设计方案。

答:该电路实现起来非常容易,只须在原电路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电平开关,接入存储器的第五位地址即可。

原理是,将原来的4位地址变为5位地址,用户密码利用00000~00111地址存储,管理员密码利用10000~10111地址存储,电平开关为高时转换为管理员模式。

仿真电路图如下:仿真结果如下(注意存储器的数据):用户密码为111111,管理员密码为123456经仿真,可以实现管理员用另一组密码开锁。

事实上,只要存储器的字数足够,可以实现任意个密码开锁。

2、如果要求不使用存储器设计一个家用密码锁电路,请画出电路的原理框图,简略地解释其工作原理。

答:如果不使用存储器,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使用D触发器来储存数据,但是这样需要大量的触发器。

因此我想到使用移位寄存器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是用了4个4位移位寄存器,这样可以储存4位的十进制密码。

如电路图,移位寄存器堆的每一列数据代表一个十进制数码。

根据同步时钟,移位寄存器向右移动一位。

移动4次,即可将所有4位密码储存下来。

在设置密码时,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接入键盘电路,在开锁时,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接入最右端输出,这样,在开锁时,只须比较键盘输入与寄存器的最左端即可。

利用74LS85比较器的输出端作为74LS161计数器的时钟,当计数器记到4时,利用组合逻辑输入到开锁信号和报警信号。

仿真电路图如下:仿真结果:输入密码:9876开锁:密码错误:附接线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