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变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变化

摘要:伴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加速,中国银

行业收入结构、利润构成都受到影响,主要依靠利差收入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较大冲击。强资本约束和高收益率要求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转变其盈利模式。本文结合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探讨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转变选择。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银行业;盈利模式

、引言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整个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中最为

活跃的因素。在没有进行市场化改革之前,存贷款基准利率基本由中央管理机构设定。管制的利率带来了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不平等分配,造成了市场的扭曲。家庭部门及个人由于存款价格低而无法获得合理的存款收入,也很少得到贷款

的金融支持。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向风险相对较小但

效率低下的大企业集团和其关联企业,中小企业也很难获得

银行的融资支持。这就造成了银行经营效率的相对低下,风险定价能力也难以得到改善,金融创新水平和整体管理水平也不易提高。同时,管制的利率没有反映市场的真实流动性状况,无法全面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因此,美、日、韩、拉美等国都在各自发展进程中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在我国,“二五”规划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指

出,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2013 年7 月,央行首次规定存款利率上浮并取消了原有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 倍的下限和票据贴现的利率管制。同时,一系列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措施也开始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明显加速。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利率市场化既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金融创新,推进金融体系的演化,同时其也不可避免地压缩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将加快银行业的优胜劣汰,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也亟待改变。

二、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及银行业盈利模式的变化美国、香港、

韩国、拉美等国都经历了利率市场化的进

程,各国的利率市场化也都对银行业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参考国际经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收入、成本结构和利润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短期内银行存贷利差将收窄,资产质量可能下降,长期来看存贷利差则会企稳回升,银行业的收入、成本结构也将发生变化,银行综合竞争力得到提高。

美国、香港和韩国的经验都证实,利率市场化初期银行

存款利率大幅上升,存贷利差和净息差在短期内受到明显冲击。但是,银行通过调整信贷结构,增加高收益贷款比重,存贷利差往往能够企稳回升,有时还可能高于利率市场化开始之前的水平。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通过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非利息收入占比不断提升,慢慢摆脱对存贷利差的依赖,逐步提高风险定价能力的提高,从而抵消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

经过20 多年的改革和发展,美、日、韩、香港等发达

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顺利实现了盈利模式的转型。其商业银行逐步摆脱传统的盈利模式,实现了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的均衡增长,并且结合兴起的网络金融、电子金融等,大力发展个人业务,形成各自的特色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存活并得到快速发展。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及对银行业的冲击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相对较晚,自1980 年开始,

实行了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完成了货

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

货币市场首先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形成了以Shibor 为基础的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体系。随着直接融资的大量普及,债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得到快速提升,在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的管理下,债市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按照先外币、后本币的顺序,逐步实现了境内外币贷款与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的市场化。目前,市场普遍认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已经过半,贷款利率已经实现了市场化,改革开始触及最实质的部分。在网络金融、民间金融的冲击下,银行

各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实际上已经加快。央行也已表态,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并在一两年内实现存款利率的市场化。

对于银行业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利率市场化初期,为争夺存款,银行会综合运用提高利率、发行高回报率理财产品等方式,将大幅推高银行的资本成本,加剧银行业的竞争,提升银行的经营效率,实现银行业的优胜劣汰,有特色、对市场更敏感的银行将得到更多发展。

在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下,资金的配置效率将得到改进,中小企业和家庭部门的融资可能更易得到支持。对于银行业来说,银行将面临资金来源、收入结构调整、产品创新等各种压力。商业银行则需要用于变革,结合市场不断实现管理和服务的创新,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变,探讨适合利率市场化运作的管理结构和盈利模式。通过变革,来规避利率风险,提

升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四、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现状

当前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利息收入占比太高

从我国上市银行近几年利息收入可以看出,利息收入仍

然呈大幅上升趋势,2012 年利息收入为3.72 万亿元,约是

2006 年的3.23 倍(根据16 家上市银行公告数据整理),虽然中间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也在逐年增长,但利息收入比重

仍达八成之多。

中间业务多属于传统型业务,并且占比偏低

占比达 40%左右,欧美等国家更是高达 50% 左右。从上市银 行公告数据来看,我国上市银行近几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 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始终只是略高于 10%,2013 年中的占比

约为 13.29%,比 2009年提高约 3 个百分点, 占比明显偏低。而从中间业务构成来看,结算与清算业务、

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等占比较大,多属于传统型业务,高

来源水平低、收益差,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三)偏重规模扩张,盈利模式重扩张轻效益,经营效

在开拓中间业务时, 各商业银行偏重于规模扩张, 争夺客户,

片面追求扩大中间业务规模,而造成中间业务收益率低,忽 视了中间业务的效益。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经营效率有待提 高。

四)对新型业务的创新明显不足,业务创新品种少,

效益有待提高

新型业务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具有自身特色的

产品和重点产品。产品创新度不高,照搬国外银行创新产品 和业务的较多,不能及时跟上市场与客户需要,往往出现低 层次上的恶性竞争,这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 能力。

五、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转变选择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

中间业务收入

中间业务收入 收益的创新型业务占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低,

中间业务收入

率有待提高 由于利率管制,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息差 较为稳定, 竞争性不强, 中间业务仅仅作为存贷业务的补充。

抢占市场, 中间业务品种大多雷同,缺少创新,竞争激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