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摘要:语文是基础科目,有着辐射广、分支多、综合性强的特点,它包括了文字用语常识和文字用语实践活动,它还提供了实践活动课的锻炼内容。
初中语文科目教会学习者知识与能力,触发学习者的思想道德素养、创作能力、判断美丑、思维等心理本质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
本文从“着重培养朗读能力”、“抓住德育功能”、“稳步活动课”三个角度分析了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实施引言:人格的孕育,往往发生在初级中学阶段,每个人的三观都会在这个阶段逐渐萌发、逐渐壮大。
社会的不断变化与个人的发展变化的实际需求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前提,注重全方位提升所有学生的基本素养,以遵从学生的主观意识为前提,注重启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助力培养健康的人格本性为主要特点的教育方针。
因此,初中语文学科中开展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一、调整讲课方式,加强课堂交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语文学科不受重视,“死记硬背”被视为学习语文的唯一方法。
长此以往,学习者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致大幅下降,非常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学生无法感受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学科仿佛是一种漂浮在半空中的理论。
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方法不仅忽视了其重要性与影响力,而且严重阻碍了语文学科的发展。
然而素质教育就恰恰能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学习《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注重素质教育的教学,全方位的发展,大幅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是素质教育主要特征。
教师应该采用有感情的朗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对语文课堂的兴趣,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教师应基于课本知识,以德育人,不断发掘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形成像“白杨树”那样不折不挠、力求上进的思想政治素养。
教师还当注重理论知识的与实践成果的转化,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如有关“白杨树”的研讨会、演讲赛等,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语文学科不再漂浮在半空中,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连。
中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当前,随着“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实施,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正转向“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实质在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在于儿童、青少年的主体的发展,在于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大家都在努力探讨、摸索。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首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主席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
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1、尊重主体。
我国语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对一篇课文,应允许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作者、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
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会阅读,而不是一定要接受老师的观点。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的人格。
因此课堂上,我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他们合作的“伙伴”。
他们可以自由读书、自由思考、自由发言,确实是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充满爱心,不强迫、压制、斥责学生,不强求死记硬背,教学语言尽量饱含激情、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于变化,把自己的讲和问压缩到最低程度,让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进行创新活动。
2、鼓励想象。
想象是在已有表象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青少年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又特别喜欢想象。
教学时,我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事物形象,丰富学生的表象,训练学生通过想象解决问题。
如学习《孔乙已》中“中秋过后……”这一小节,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有关描写,发挥想象,简要描述孔乙已是如何用手走来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论文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论文摘要: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毕业论文。
为达到这1目标,必须充分让学生主动发展,诱发、挖掘其潜能。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从单纯的重视教法,向不但重视教法,同时重视学法的方面转变,以此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熟练掌握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认真考虑如何配合全民素质教育,全面地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建设祖国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农村包围城市教师素质Abstract: The basic goal of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of Chinese is to realize students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In order to reach this goal, must fully let students develop voluntarily, bring out, excavate its latent energy. So, the teaching activity of the gentle teacher of language of middle school should be from the simple attention teaching method, to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 method , is it study respect of law change , so as to lead students positive thinking to pay attention to at the same time, grasp the learning method of Chinese, grasp the tool obtaining information , exchanging the thought, communicating views skillfully. As Chinese educators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consider conscientiously in the course of Chinese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 how to cooperate with the whole people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 improve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verall qualities in an all-round way , make it become qualified talents who build the motherland.Key words: Middle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质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质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质论文教育真正的目的是发展人的潜力、培养人的品德、训练人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全面落实发展的合格人才。
实践证明过去单纯的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远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
而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因而搞好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应该是整个基础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龙头。
那么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出学生良好的素质呢?本人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兴趣是最大的吸引力,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知识爆炸的导火索,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必须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兴趣。
首先要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我经常用实例说明语言是人们生活中应用最多最广泛的知识,是学好其他知识的基础。
其次是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如我们可以把某些课文改编成剧本,让学生分别扮演剧中人物,上课时作短剧演出,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二、培养学生语感叶圣陶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首先要讲究阅读教学的艺术。
要经常通过默读和有表情朗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去“品味”、“体验”词语的意义和色彩、声音的选择和调配、句式选择以及各类文章的写作方法等。
其次是词句训练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因为离开了语境,词语就成了没有血肉的躯壳。
比如“形象”一词,仅仅死记住几种含义是没有用的,只有放到“形象生动”、“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和“人物形象”等句中,它的含义才能真正“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学会使用。
三、加强思维训练不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就要摒弃“注入式”、“满堂灌”教学,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语文教学中怎样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呢?首先,最关键的要教给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在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
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探讨学生素质在语文学科教学“导、学”机制的渗透式很有必要的。
虽然语文学科特质和参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获得共识,但如何要素质教育中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特殊功能,提高语文学科教学的效果?关键是老师方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们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
然而,提高人的素质的关键在教育,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要从孩子抓起,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教学目的主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授课必须体现培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开拓”的高素质人才精神,把授课活动看作是传递信息,架桥铺路,内引外联的“成功教育”系统工程。
教师要讲出个性,讲出风格,讲出精彩,讲出意蕴,为学生展示一个既得天独厚又异彩纷呈的世界,给学生以启迪,促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1.把科学性和思想性密切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它无疑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
首先,在知识传授中,充分利用语文课的特点,渗透思想教育内容。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历史伟人如屈原、杜甫、白居易、辛弃疾、文天祥、陆游等,他们的爱国豪情充塞着青年学生的胸膛;长江的壮丽,泰山的博大,黄山的神奇,三峡的秀美,让学生心向神往,爱国的热情澎湃于胸中。
其次,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挖掘课文内涵,让学生从中领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
但是,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关键是把握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最忌单纯说教,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即便是思想品德课又怎能仅凭说教就可以让学生心悦诚服呢?2.落实课内双基要求与扩大课外知识范围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一、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品德高尚、品学兼优的有用人才。
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爱国家、爱集体、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优良品德。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思想性强,理论性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是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在教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时,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信心和决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在教学《梅岭三章》时,教育学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革命精神,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革命而学的思想。
二是要通过语文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优化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人人参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导演,而学生是演员,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
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两个骗子竟能骗得成千上万的人说假话?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最后被一位小孩子说破了真相?让学生通过讨论,揭示出文章的主题,整个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主。
学生人人参与,教师只是进行点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加强对学生使用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所以在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基点,每上一个单元,都要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
如学了《一件珍贵的衬衫》一文后,让学生用倒叙的手法进行记叙文写作训练;学了《故宫博物院》后,让学生练习写说明文,或写“我们的学校”,或写一处建筑。
把语文教学和作文结合起来,做到学有所用。
三、改进作文教学方法学生的写作能力反映了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反映了学生创造力的高低。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论文•相关推荐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论文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中学学科中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尤为重要,也可以说,这是祖国和时代赋予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重任。
阅读教学是以文章教学为中心组织学生学习文本解读、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素质呢?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我总结出了“五步探求法”,仅供参考。
一、自我探求“自我探求”是让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利用已有知识、能力,对所讲课文的思想内容、结构,进行自我尝试,也就是预习过程。
基本方法是: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确定体裁,粗知大意。
3、出示思考题,自行探索。
A、假如我是作者,应如何来写这篇文章?(写何内容?用何方法?按何顺序?表达什么思想?)B、我的设想和作者所写有何不同?(写出纪要)圈点疑难。
“自我探求”中的问题也可让学生根据目标自设题目。
探索中,学生的设想和作者所写有很多差异,于是爱表现、好参与、自我意识强,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实践者的特点,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其自我学习意识。
这样做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增强独立性,减少依赖性。
同时,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找到疑点,带着疑问听课,又减少了盲目性,增强了听课效果。
这一步训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教材重点、难点,安排好预习计划。
计划要根据学生情况而定,不宜过多,不要过于深入课文内容的细节,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畏惧情绪,产生相反的效果。
另外,教师还要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纪要,了解情况,掌握探求的中心议题。
二、相互探求“相互探求”是在课上让学生对自我探求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读议、争辩,以发展学生思维,解决一部分问题。
浅谈如何实施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实施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相关推荐浅谈如何实施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摘要: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初中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教育学科,内容丰富、多样,韵味深长而悠远,是渗透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本文拟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一下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渗透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热爱语文、学好语文。
语文是教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首要条件,掌握语文知识、加强语文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因此,我们不能将语文教学当成一种单纯的教学任务,使用各种题海战术,这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会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其学习水平也无法提高。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并具备一定的语文素质,将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
一、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树立素质教育思想1.制定好能为全体学生接受的教学目标。
要使每个学生都喜欢语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可接受性。
要使学生学得会、能掌握,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目标的制定要有层次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2.要重视教学效果。
在初中语文中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通过效果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的动态过程。
教师了解、收集教学效果的信息,可用个别谈话、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方法。
这样能做到“顾两头,促中间”,使基础好的学生保持稳步上升,使基础差的学生能有明显的提高,使全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有所进步。
3.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
一方面,教无定法,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是设法让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
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一般可采用“设疑激趣”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现在,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倍受父母长辈的溺宠,很少与大自然与社会接触,在真正的大自然中,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显得十分地无奈,问其牛耳在上,还是牛角在上?不知。
问其如何待人接物,尊重他人?一片茫然。
生存能力极差。
由于对自然、对社会了解极为有限,学习起本应极为熟悉的语文却感到吃力,写起作文来更是漏洞百出,笑话迭起。
甚至连就在身边的普普通通的生活常识都不了解。
造成如此结果除了父母长辈们的溺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文中考指挥棒的盲目导向,应试教育的机械灌输。
学生学习语文纯粹是为了应试,至于课文中丰富的自然知识或无暇顾及或嗤之以鼻。
认为与考题无关,以后再说吧!就连老师教学也忽略了这些内容,长此以往当然作文水平难以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呢?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书本中丰富多彩的生活常识呢?怎样才能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二十年来的语文教学告诉我: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字、词、句、段,篇的指导练习,而且还要把书本中及生活中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知识教给学生。
这才是素质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紧密结合的最佳方法。
一、知识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课本中有许多生活常识,这些字里行间的生活常识也正是作家们丰富阅历的结晶。
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把书本上丰富生活常识传授给学生呢?让学生对生活产生兴趣,对语文产生兴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也要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诠释课本,教与学生。
但这些生活常识在教学中常常会被教师忽略。
例如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课《同志的信任》中写道“灯下,他郑重地打开纸包,按照那封信里指明的记号,把右上角用墨笔点了两点的一张毛边纸捡出来,那是一张空白毛边纸。
鲁迅先生用洗脸盆盛满水,滴入一点碘酒,把纸平放到水面,纸上立刻现出了淡淡的字迹。
这是方志敏同志生前从狱中用米汤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这一段话,按老规矩,教学中把几个表示鲁迅看信过程中的动词做个交代就可以了。
浅谈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论文

浅谈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论文篇一《浅析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中学语文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素质教育的理念,践行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全面发展又独具个性特征的人才。
【关键词】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内涵策略20世纪80年代素质教育被提出之后,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无论是在教育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实践教育的学校一线,都取得了很多好的成绩。
素质教育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起到了不管重要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从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反馈的信息却不令人乐观,对于中学语文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目前较多的仍停留在“口号”之上,理论上缺乏系统的剖析和解读,实践中缺少可操作性较高的指导方法。
课堂教学中的整个环节,也未能很好的体现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因此重视对中学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培养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为的是让学生得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对中学语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全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理解语言,积累材料,形成语文素质,扣住质点,融会贯通,形成思辨能力,领悟生活所在,习文悟道,提高审美情趣等等,是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语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事。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贯穿各种教学方法,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培养学生个性,为语文教育寻找素质的出路,为素质教育找到合理的内容。
(一)品行素质的提升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要重点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伦理道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具有良好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信心;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用素质教育要求优化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用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中学语文教学近几年,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不断探索素质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 并着意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下面谈谈我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1. 选择可行教法,科学进行语文素质教育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与老师辛勤的教导和采取可行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法是分不开的。
在语文教学中, 我非常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力求让课课都有新鲜感, 堂堂都有诱惑力。
首先,不同文体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法, 有时同一文体的不同课文也采用不同的教法。
例如: 《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散文。
我在讲朱自清《春》时主要是采用“朗读体会法” 。
如: 在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钻”字
用得好。
我先让学生省略“钻”朗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出来……), 后全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比较二者的效果。
学生认为有这个“钻”字好, 我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朗读思考:“钻” 这个词用得好, 好在哪里?让他们明白用了这个词, 不仅把小草拟人化了, 而且还透露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在教读《济南的冬天》时, 我采用了“讨论归纳法” 。
如: 课文最后一段中的”就凭这些绿的精神, 水也不忍得冻上, 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 其中“不忍得”用得好吗?我是先让学生相互讨论, 后举手发言, 最后由我或学生尽量采用同学们的意见来归纳: 这三个字将水人格。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教育工作者必须为国家本世纪的腾飞,培养出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
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从“授业”中解脱出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在平等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究,放手让学生共同探索数学知识,使师生的交流更协调、平等、全方位。
课堂教学中,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种以自己为中心、家长式的、只有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是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不允许的做法。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学生对某学科有兴趣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对老师喜欢的程度。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名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维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要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就要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教师必须尊尊学生、热爱学生,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希望带给学生,把爱心留给学生,平等对待,真心实意,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用自己的真情与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要用深情的语言赞美他们的进步,积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团队观念、交往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素质教育下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谈素质教育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摘要: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做到“目中有人”。
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能力,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就我的教学经验而言,本人认为要实现素质教育应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表现是,面对全体学生,选择灵活的教学形式,动员全体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
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就要认真设计和安排活动形式。
教师应按照听说读写的要求,安排好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促使人人思考,个个踊跃发言。
集体活动、个体发言交替进行,要切实避免老师和几个尖子学生反复“表演”的现象。
对能力差的学生先让他们回答浅而易懂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优秀生则让他们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
为了促使学生人人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老师也可采取小集体活动的方式,安排同桌及前后桌讨论,选一代表发言。
如复述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章节、默写词语、讨论疑点等教学内容。
二、开展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要让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就必须多设置课堂活动内容,老师可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制作安排。
如讲授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时,第三部分可改编成课本剧片断让学生表演,因为这部分集中了小说的全部人物和矛盾冲突,且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展示得淋漓尽致。
让学生改编、演好这场戏,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表演、交际的能力。
又如讲授《崇高的理想》一文时,就可由“金榜题名”这个成语生发开去,设置成语接龙的活动。
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安排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如同对教材的处理一样,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这就要求老师在安排活动时应考虑教材难易和学生程度,以保证活动质量。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利用活动课落实语文素质教育(通用)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利用活动课落实语文素质教育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观,就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的教育观。
语文科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的听说读写能力。
而要培养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不仅要在课堂上下功夫,更要在课外训练中多投入。
同时,适当开展合理有趣的课外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因此,课外活动是落实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我在教语文时,既追求课堂上的抓纲务本,也注重了课外活动的训练。
并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确定了不同的训练内容,采用了多种训练方法,分层次训练。
本学期,我刚接任初一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开展了以下课外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果。
一讲话活动对于来自不同学校的初一新生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他们的新学校,新老师,更希望能尽快认识他们的新同学。
因此,刚进校的那一两周,我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各自作自我介绍。
具体做法是:我先给他们作一自我介绍,然后学生按学号顺序依次进行,每次一人,无一例外。
因为这是他们来新学校的第一次亮相,都想很好地展示自己,给同学,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所以,很多同学对此非常热心,认真功夫不亚于一次试。
后来,我还开展了讲一则故事,讲一则笑话,介绍你的家庭等活动。
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学生由于心理素质较差,讲话总觉得难以启齿,尽管提前准备得很充分,但临阵也会面红耳赤,结结巴巴。
随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同学们的心理障碍也就逐渐消除了,口头表达能力也逐渐提高了。
由此可见,开展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朗读训练初中语文第一册的课文大都是些较短小的朗读材料。
我在这一册的教学中,重点抓了朗读训练,除了课堂训练外,还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加以强化。
例如,我在教《背影》《春》。
等课文后,紧接着在课外搞了朗,掌握好语调和节奏。
还要读出感情。
在教了《皇帝的新装》后,我又在课外进行了分角色朗读训练,要求参加者都必须进入角色,充分利用角色语言再现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中参与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的活动。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是诸多教育内容相互渗透、诸多教育者协调工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主要空间。
因此,课堂教学注定要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如何利用课堂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几年内,我在学科教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优化活动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早读课时的有效利用率;二、优化课型、方法和手段,吧全面培养人才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课堂主渠道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中参与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的活动。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是诸多教育内容相互渗透、诸多教育者协调工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主要空间。
因此,课堂教学注定要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如何利用课堂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几年内,我在学科教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优化活动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早读课时的有效利用率
早读课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利用率是不高的,甚至是很低的。
它要么是用让学生课前预习新课,通过查字典解决生字词,要么是用来检查学生背诵情况或熟读已上过的课文,要么就是用来订正作业或对讲练习答案,表面看来,教室里是一片朗朗书声,师生活动频繁,实际上,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仅没有得到培养,反而在一点点地削弱,无怪乎,学生只要上了中学,就会对语文课失去兴趣,虽然在中学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尤其是理科课业负担加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但也必须承认,这同未能积极提高早读课时的有效利用率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基于这种认识,几年来,我力求做到在早读课的使用上,优化活动内容。
1、变简单机械的“读”为有感情有表演的“说”
以两人为单位,由课代表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排上轮次,挨个去“说”。
内容不限,可以将一首诗,也可以析一首词;可以是一句名言或警句,也可以是一段寓言或故事。
一人主讲,一人补充,然后全班当场评议,做好文字记录,每月一小评,期末一大评。
这种变“读”为“说”的早读课,至少使90%的学生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活动,并且,这种活动是主动的。
无疑,此举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早读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动脑、动口和动手的能力及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
2、变课内文的“导读”为课外文的“自读”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虽然单元篇目多,文章体例繁,但由于部分选文的陈旧(这主要是指与现实生活关联不大或过于政策化、历史性较强的文章,姑妄言之),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课本、教参、练习册构成的“铁三角”死死捆住了师生的手脚,所以相对来说,学生的阅读面还是很窄的(不是有祖孙三代或四代同学一本书的说法吗?)鉴于此,我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还特别注意结合一些
重大事件,包括影视创作从《教育报》《杂文报》《读写月刊》和《读者》等报刊上搜集一些“时文”和“美文”,复印给学生,吧“活书”引进课堂,利用早读课进行强化阅读,以扩大他们的阅读量,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满足他们作为未来世纪建设者的求知欲望。
通过这种“读”的转换,我发现,学生们阅读此类文章的兴趣要远远高于课本上的文章。
因为,他们在阅读时不仅获得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思想上、道德上和青草上的提高,并同时强化了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意识。
可以说,这些“时文”和“美文”,这些“活书”对学生所起到的“教化”作用,是一般的政策性的说教和谆谆教诲所无法企及的,它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最丰富的养料。
二、优化课型、方法和手段,吧全面培养人才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
纵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虽然在内容和方法上作了一些改进,但毕竟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也就是说,课堂外“素质教育”活动轰轰烈烈,口号震天响,课堂内为“应试”而教的机械重复的做题运动的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
现如今,对不少中学生而言,如果老师不发给他们卷子做,那么他们是不知道怎样去学的。
因此,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独具个性的健康的创新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我们在课型、方法和手段是那个进一步改革,做到最大程度地优
化,从而真正推进素质教育。
1、课型上。
经过几番验证,我在传统的“讲读”、“自读点拨”两个基本课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学生擂台式课型模式”(将课文的学习分成若干个知识点,学生备课、学生授课,主要用于课内自读课文)。
“座谈式课型模式”(设计几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以问答和辩论为主要形式,加深加宽对课文的理解,主要用于小说的教学)和“学生自我出题检测教学课型模式”(以练习为主要形式,多用于课外自读课文),这种多课型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他们在自主的学习中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用他们的话来说:“我们是把学习看成了一种乐趣。
”
2、方法上。
首先,我要求自己每天必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不造成人为的目光死角,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和实践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参与学习和研讨。
其次,把冲破陈旧的课堂叫爱哦学模式的束缚作为教法改革的突破口,尽力做到三个改变,即改变以教材和习题为本的教学内容,改变“一言堂”、“程式化”、“表演化”的教学语言,改变“封闭型”、“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结构模式。
实现两个面向,即面向每一节课,精讲精练,在老师,讲在精处;在学生,练在基础和能力或口头或书面;面向每一个具体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其个性差异,分类设施层次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积极活动。
拔高、促中、补差,让优等生吃得饱,让中等
生吃的好,让后进生吃得了。
3、手段上。
教学中,我力求让幻灯、录音、录像、电视片等多种媒体介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使他们深刻理解,积极思考,在心中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逻辑严密的知识系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变一支粉笔、一本书为大信息、大容量,变平面的单一为立体的多元。
如在教“有的人”的作文教学中,我先用漫画投影,结合录音,进行导入,然后运用影视片中的历史人物和在抗洪抢险等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促进学生理解画家笔下的各种人物和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物,顺着看、听、说、思这一基本线索加以拓展,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直言思想,从而把握理解各种人物的特点,激发写作兴趣。
从教学反馈看,学生兴趣很高,想象力非常丰富,各种人物的外表、语言、行为写得真实可信。
总之,我感到,要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必须打破封闭的僵化的教学手段,广泛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利用课堂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应该是很多的。
以上两点只是笔者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所作的点滴尝试,浅陋得很,在此说出,以求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