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学案例设计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内容的安排层层相扣、步步 深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节原子结构包括两
时间。学困生学习数学往往非常被动, 平时学习松垮,漫不经心,快到考试了才 临时抱佛脚,不懂得安排学习时间。这 就要求教师详细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分配 时间,安排好各项学习工作。第四,注意 培养学困生的观察力。观察是学习方法 中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观察能力差会导 致审题不清,解题时找不到问题的突破 口,学习概念时不能掌握本质,因而影响 数学学习成绩。第五,教给学困生记忆 的方法。学困生在学习中大多数是采用 机械记忆,这往往容易遗忘且对学习数 学没有多大意义,故应让学生学会数学 记忆。如理解记忆、结合图形记忆、表格 记忆、网络记忆等等。例如,学习等比数 列定义时,只要学困生会判断那些是等 比数列即可。在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学生 去机械记忆所学内容,而应该让学生通 过练习、图形去记忆。
自己进行观察,总结规律,这样一来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将是螺旋式周期性变化。接着,在这种对周期性定位的基础
观察能力,然后我在进行讲解,加深与强化学生的理解水平。 上,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讨论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得出元素周期
在讲授元素周期律时,突破了一些常规教学进程,这一部 律。在这种教学设计中,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理论的理解要深刻
人在教学中吸取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并针对传统教学设 社,2004.
计的不足,重新设计了元素周期律的教学方案,特色之处就是
[2]张成桂“. 新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导学[J].数理化学习(高
侧重于强调元素周期律对于科学认识方法的指导意义,使教学 中版),2006(8).
能够体现出元素周期律的科学意义。具体到教学实践中表现
2009 年 6 月号
学科教学 在 线
高一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案例
贵阳市乌当中学 姜 武
所谓教学案例就是指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 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 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教师撰写教学案例,能促进教师 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提 炼并明确有效的教学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能更有效地指导 今后的教学实践。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本文结合 笔者自己多年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针对高一化学中《物质结 构、元素周期律》一章内容,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并撰写了 教学案例,就这一问题与同行们进行交流讨论,希望能对同行 们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
一、教材内容分析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是高一化学的重点内容,本 章内容丰富,知识抽象,理论性强,难度较大,但结构理论在高 中化学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整个中学化学中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因而学生要好好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这两部分内容是化学理论的基础, 它指导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和其它化学理论的学习。物质结构 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其中原子结构理论又是关键和 核心,只有很好地掌握它,才能了解元素化学性质及其变化的
案,都会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本人通过课后问卷调查了教学
方法改进后的效果,调查的数据结果有力地证实:通过创设自
主性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自主探究的学
习平台,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且为了
检验这种教学改进的实际效果,连续在两届学生中进行了对比
分的常规教学进程一般为:①以卤素、碱金属以及它们的化合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了重新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实验班,学生对
是元素周期表;④展示周期表,分别讨论周期和族中元素原子 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教学质量。
结构的变化与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分析、揭示元素性质与元
素在周期表中位置间的关系,讨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 参考文献
意义。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普通高中新课
上述常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本 程教师研修手册-化学课程标准研究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元素的化学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③在有 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
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 能很好地渗透方法论的教育,从而有效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改
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而周期律的表现形式就 革,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大幅度
物的有关知识为基础,用归纳推理和推测验证的方法,研究元 元素周期率和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明显加强,进而对学生的化学
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②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有关元素原 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子核外电子层的排布、原子半径与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总结出
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懂得只有当自
以上 3 项均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并推测出 己真正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才能提高自己对科学的认
5.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同学 们掌握知识的程度参差不齐,如果教学 内容、要求、方法都同步划一,那么势必
造成照顾了一部分,而牺牲了另一部分。 而分层递进教学则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 生潜力,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着眼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既承认差异,也 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 “最近发展 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有效调动 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实 施分层教学呢?这可根据学生的成绩及 意愿的不同,动态地分为三个层次,即差 生为 A 层,中等的为 B 层,较好的为 C 层,并建立档案,跟踪记载他们的发展情 况。以后则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做适当 的调整。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不同层次 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分别 提出不同程度的讨论题目、练习内容和 学习任务。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布置作 业,教师都要立足 B,扶持 A,发展 C,要 让 A 吃得进,B 吃得饱,C 吃得好。其次, 指导 C 层次的学生担任低层次学生的小 老师,让同学之间开展互教互学,达到共 同进步。这不仅给 C 层学生创造了表现、 发展自我的机会,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 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出现你追我赶
子数之间的关系;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和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将教学设计重点放在学习情境的创设上用
规律;形成了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是在第 (Excel)表格给出 35 种元素的相关数据,但没有一定顺序,呈
一节的基础上分析 1-18 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原 随机杂乱状,让学生排序,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要根据数
[3]刘志宏.元素周期表内在规律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
在以下二个方面:首先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索性学习。元素 继续教育学报,2002(4).
周期律实质是揭示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原理
[4]戴珊玲.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J].化学教育,2002
虽简单,但它是学生进入高中第一次接触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 (3).
得多,同时为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再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学方法千变万化,没有定则,只要教师肯下功夫去
钻研,每个教学方法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此,本人就算
是抛砖引玉,权当向同行们Baidu Nhomakorabea教了。
三、教学反思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不能说那一种正确,每种
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大家通过交流各自的教学方
原因,理解元素周期律、化合价、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及电 化学的实质。化学元素周期律将零散的、彼此似乎完全无关的 各种化学元素有机地联系起来,把化学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性 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纳入一个系统中,使化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同其物理、化学性质相一致。作为化学元素周期律表达形 式的化学元素周期表,能够集中反映各化学元素之间的内在联 系和递变关系,直观地表达化学元素的部分性质。元素周期律 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和科学思维的结晶,隐含着思维教育的深刻 内容。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两个相关而又独立的基础理 论,前者从微观的角度探求物质性质的根源,后者则从宏观的 角度揭示元素及化合物间的相互联系、性质及变化的规律。
由于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我在教学中努力挖掘规律的来 由,使学生能更容易地掌握知识,还能使学生受到思维方式的 熏陶和启示。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推导出元素周期律后,随之指 导他们发现,原子序数的递增是量变,元素性质的变化是质变。 我再说明,元素周期律充分体现了数量上的变化引起性质上的 变化,即由量变引起质变。
之间的结合点,在理解和掌握原理上都存在困难,很容易落入
· 92 ·
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等得 据进行分析,发现规律,重现当初科学家发现周期律和绘制周
出的。根据元素周期律制定的编制原则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元 期表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
素周期表显示了元素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第四节 对周期律的理解。
和第五节是分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在初步掌握了原子结构知识
的良好学习局面。 6.把握节奏 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不易集中,容
易开小差,尤其是课堂的后半部分。因 此,教师要尽量用该节课的前 25-30 分钟 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要做到这点,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进行精心设计,上课 时必须言简意骇,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梯度合理。
总之,要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主 动性,教师要多动脑筋,多下功夫。为了 每个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设置情 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教给学生 学习的方法,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等方 法,帮助学生树立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让 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让成功激励学 生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随后就进入元素周期律观念的形
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原子是如何形成分子的以及分子的性质 成阶段。本人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要求学生观察元
等知识。针对不同章节内容,本人在教学中根据课本内容和教 素周期表每行、每列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如何变
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 彭璐. 初探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 略[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 (1).
[2] 程文. 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与实 践研究[J].数学通报,2001(7).
· 91 ·
在 线 学科教学
2009 年 6 月号
部分: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的构成;质量数、质子数、电子数、中 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化学学习误区。怎样解决以上问题呢?
化,行与行之间怎样变化。这样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就不
本人在讲这一章的物质结构内容时,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 会定位在周而复始的重现上。例如,观察原子半径的变化时,
知识水平,首先是把关于物质结构(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两 学生可观察到同一行中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列中原子半径
个章节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并画出如下的知识框架,先让学生 逐渐增大,因此可得出结论:行与行之间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
时间。学困生学习数学往往非常被动, 平时学习松垮,漫不经心,快到考试了才 临时抱佛脚,不懂得安排学习时间。这 就要求教师详细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分配 时间,安排好各项学习工作。第四,注意 培养学困生的观察力。观察是学习方法 中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观察能力差会导 致审题不清,解题时找不到问题的突破 口,学习概念时不能掌握本质,因而影响 数学学习成绩。第五,教给学困生记忆 的方法。学困生在学习中大多数是采用 机械记忆,这往往容易遗忘且对学习数 学没有多大意义,故应让学生学会数学 记忆。如理解记忆、结合图形记忆、表格 记忆、网络记忆等等。例如,学习等比数 列定义时,只要学困生会判断那些是等 比数列即可。在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学生 去机械记忆所学内容,而应该让学生通 过练习、图形去记忆。
自己进行观察,总结规律,这样一来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将是螺旋式周期性变化。接着,在这种对周期性定位的基础
观察能力,然后我在进行讲解,加深与强化学生的理解水平。 上,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讨论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得出元素周期
在讲授元素周期律时,突破了一些常规教学进程,这一部 律。在这种教学设计中,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理论的理解要深刻
人在教学中吸取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并针对传统教学设 社,2004.
计的不足,重新设计了元素周期律的教学方案,特色之处就是
[2]张成桂“. 新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导学[J].数理化学习(高
侧重于强调元素周期律对于科学认识方法的指导意义,使教学 中版),2006(8).
能够体现出元素周期律的科学意义。具体到教学实践中表现
2009 年 6 月号
学科教学 在 线
高一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案例
贵阳市乌当中学 姜 武
所谓教学案例就是指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 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 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教师撰写教学案例,能促进教师 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提 炼并明确有效的教学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能更有效地指导 今后的教学实践。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本文结合 笔者自己多年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针对高一化学中《物质结 构、元素周期律》一章内容,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并撰写了 教学案例,就这一问题与同行们进行交流讨论,希望能对同行 们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
一、教材内容分析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是高一化学的重点内容,本 章内容丰富,知识抽象,理论性强,难度较大,但结构理论在高 中化学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整个中学化学中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因而学生要好好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这两部分内容是化学理论的基础, 它指导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和其它化学理论的学习。物质结构 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其中原子结构理论又是关键和 核心,只有很好地掌握它,才能了解元素化学性质及其变化的
案,都会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本人通过课后问卷调查了教学
方法改进后的效果,调查的数据结果有力地证实:通过创设自
主性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自主探究的学
习平台,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且为了
检验这种教学改进的实际效果,连续在两届学生中进行了对比
分的常规教学进程一般为:①以卤素、碱金属以及它们的化合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了重新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实验班,学生对
是元素周期表;④展示周期表,分别讨论周期和族中元素原子 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教学质量。
结构的变化与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分析、揭示元素性质与元
素在周期表中位置间的关系,讨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 参考文献
意义。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普通高中新课
上述常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本 程教师研修手册-化学课程标准研究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元素的化学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③在有 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
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 能很好地渗透方法论的教育,从而有效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改
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而周期律的表现形式就 革,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大幅度
物的有关知识为基础,用归纳推理和推测验证的方法,研究元 元素周期率和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明显加强,进而对学生的化学
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②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有关元素原 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子核外电子层的排布、原子半径与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总结出
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懂得只有当自
以上 3 项均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并推测出 己真正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才能提高自己对科学的认
5.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同学 们掌握知识的程度参差不齐,如果教学 内容、要求、方法都同步划一,那么势必
造成照顾了一部分,而牺牲了另一部分。 而分层递进教学则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 生潜力,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着眼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既承认差异,也 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 “最近发展 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有效调动 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实 施分层教学呢?这可根据学生的成绩及 意愿的不同,动态地分为三个层次,即差 生为 A 层,中等的为 B 层,较好的为 C 层,并建立档案,跟踪记载他们的发展情 况。以后则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做适当 的调整。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不同层次 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分别 提出不同程度的讨论题目、练习内容和 学习任务。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布置作 业,教师都要立足 B,扶持 A,发展 C,要 让 A 吃得进,B 吃得饱,C 吃得好。其次, 指导 C 层次的学生担任低层次学生的小 老师,让同学之间开展互教互学,达到共 同进步。这不仅给 C 层学生创造了表现、 发展自我的机会,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 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出现你追我赶
子数之间的关系;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和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将教学设计重点放在学习情境的创设上用
规律;形成了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是在第 (Excel)表格给出 35 种元素的相关数据,但没有一定顺序,呈
一节的基础上分析 1-18 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原 随机杂乱状,让学生排序,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要根据数
[3]刘志宏.元素周期表内在规律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
在以下二个方面:首先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索性学习。元素 继续教育学报,2002(4).
周期律实质是揭示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原理
[4]戴珊玲.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J].化学教育,2002
虽简单,但它是学生进入高中第一次接触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 (3).
得多,同时为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再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学方法千变万化,没有定则,只要教师肯下功夫去
钻研,每个教学方法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此,本人就算
是抛砖引玉,权当向同行们Baidu Nhomakorabea教了。
三、教学反思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不能说那一种正确,每种
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大家通过交流各自的教学方
原因,理解元素周期律、化合价、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及电 化学的实质。化学元素周期律将零散的、彼此似乎完全无关的 各种化学元素有机地联系起来,把化学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性 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纳入一个系统中,使化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同其物理、化学性质相一致。作为化学元素周期律表达形 式的化学元素周期表,能够集中反映各化学元素之间的内在联 系和递变关系,直观地表达化学元素的部分性质。元素周期律 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和科学思维的结晶,隐含着思维教育的深刻 内容。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两个相关而又独立的基础理 论,前者从微观的角度探求物质性质的根源,后者则从宏观的 角度揭示元素及化合物间的相互联系、性质及变化的规律。
由于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我在教学中努力挖掘规律的来 由,使学生能更容易地掌握知识,还能使学生受到思维方式的 熏陶和启示。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推导出元素周期律后,随之指 导他们发现,原子序数的递增是量变,元素性质的变化是质变。 我再说明,元素周期律充分体现了数量上的变化引起性质上的 变化,即由量变引起质变。
之间的结合点,在理解和掌握原理上都存在困难,很容易落入
· 92 ·
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等得 据进行分析,发现规律,重现当初科学家发现周期律和绘制周
出的。根据元素周期律制定的编制原则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元 期表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
素周期表显示了元素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第四节 对周期律的理解。
和第五节是分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在初步掌握了原子结构知识
的良好学习局面。 6.把握节奏 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不易集中,容
易开小差,尤其是课堂的后半部分。因 此,教师要尽量用该节课的前 25-30 分钟 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要做到这点,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进行精心设计,上课 时必须言简意骇,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梯度合理。
总之,要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主 动性,教师要多动脑筋,多下功夫。为了 每个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设置情 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教给学生 学习的方法,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等方 法,帮助学生树立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让 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让成功激励学 生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随后就进入元素周期律观念的形
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原子是如何形成分子的以及分子的性质 成阶段。本人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要求学生观察元
等知识。针对不同章节内容,本人在教学中根据课本内容和教 素周期表每行、每列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如何变
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 彭璐. 初探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 略[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 (1).
[2] 程文. 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与实 践研究[J].数学通报,2001(7).
· 91 ·
在 线 学科教学
2009 年 6 月号
部分: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的构成;质量数、质子数、电子数、中 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化学学习误区。怎样解决以上问题呢?
化,行与行之间怎样变化。这样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就不
本人在讲这一章的物质结构内容时,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 会定位在周而复始的重现上。例如,观察原子半径的变化时,
知识水平,首先是把关于物质结构(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两 学生可观察到同一行中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列中原子半径
个章节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并画出如下的知识框架,先让学生 逐渐增大,因此可得出结论:行与行之间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