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采访提问技巧
记者采访提问技巧

记者采访提问技巧记者采访提问技巧如下:一、寻找兴趣点,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新闻采访中,记者和采访对象在多数情况下是首次见面,彼此是陌生的,有的人在面对记者和摄影机时会心里紧张、谈吐不清。
因此,营造和谐愉快、良好的访谈氛围显得特别重要。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约翰?根室说:“采访的目的在于使被采访人轻松自如,让他真正的说,而不仅仅是答。
”在采访开始后,记者应尽量与采访对象建立起一种融治、轻松、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访谈氛围,在这一技巧的运用上笔者深有感受。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事去青岗岭乡采访,新闻题目为《青岗岭乡:引来金凤凰,富了众乡亲》。
一进屋,才说明来意,我们就开始采访、录同期声。
当老乡看到我们的摄像机,说出来的话结结巴巴的,表情也极不自然。
我和一起去的同事马上改变工作方案,我们简单地进行了分工,他先拍一些老乡家的室内镜头,我先和采访对象交流。
最后,再录同期声的时候,气氛融治了,采访对象侃侃而谈起来、采访也达到了理想效果。
二、抓住疑点、闪光点深入挖掘。
每一位记者都希望自己在采访中能获得生动而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但往往事与愿违,其中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记者不能及时抓住新闻线索的疑点深入采访。
很多好的新闻素材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偶然听说的一些谈资,有些人听听就算了,并没有在意。
而作为一名记者,要有新闻敏感性,随时留心,抓住那些细微的闪光点,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有一次我和摄像记者跟随领导到龙山寨社区采访,龙山寨社区负责人带着我们参观了社区的民情地图和说事厅,我和同事感到很有新意,随即顺着线索深入挖掘,我们就采写了一条新闻《龙山赛社区:民情地图和说事厅让社区更和谐》刊播并在当年全省各州市好新闻评奖中获得了一等奖。
采访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新的线索,也随时可能冒出新的问题,记者要能灵敏地对新问题作出回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绪,不失时机地进行追踪,以争取更多的发现。
三、要学会尊重对方采访过程中要学会倾听。
倾听十分重要,倾听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从采访对象讲述的内容中可以找出感人的故事和细节,找出可以继续交流的、读者关注的话题。
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与倾听技巧分析

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与倾听技巧分析一、提问技巧:1. 开放性问题 vs 封闭性问题在采访中,记者需要灵活运用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能够引导被采访者自由发挥,展开话题,让他们有充分的发言权,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
而封闭性问题则适用于获取具体的细节和确认事实。
记者需要根据采访对象和情景,恰当地选择提问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2. 追问技巧在采访中,追问是获取更多信息的重要手段。
当被采访者提供了一个信息或者回答了一个问题,记者可以通过追问进一步深入挖掘细节或者澄清疑点。
追问能够帮助记者完整地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保证报道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多角度提问在采访中,记者需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提问,从多个方面了解问题。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记者全面的把握问题的各个方面,避免片面性的报道。
多角度提问也能够让被采访者有更多思考,展现出更多看法,有助于开拓思路,获取更多信息。
二、倾听技巧:1. 专注倾听倾听是记者采访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全身心地专注倾听被采访者的发言,包括语言、表情、声音等。
只有全神贯注地倾听,才能准确把握信息,捕捉到更多的细节。
2. 高效倾听高效倾听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
记者可以通过留意被采访者的重点,关注重要信息,及时记录下来。
适时的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也能够帮助记者与被采访者建立更好的交流,让被采访者愿意更多地分享信息。
3. 善用沉默在倾听的过程中,记者需要善用沉默。
有时候,被采访者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思考或者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记者可以默默等待,给予被采访者一些自由发言的空间。
有时候,沉默也可能会引发被采访者更深层次的发言,帮助记者获取更多的信息。
除了上述的提问和倾听技巧,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
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敏感度,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保持冷静和理性。
要有较强的行动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应对。
提问和倾听是新闻记者采访中至关重要的技巧。
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的提问技巧分析

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的提问技巧分析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技巧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提问者能否获得准确、全面、有价值的信息,并在新闻报道中起到引导和引领的作用。
以下是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常用的提问技巧分析。
1. 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是指能够开启被采访者自由回答的问题,可以引出更多信息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以 "什么","哪里","如何","为什么","怎么样"等开放性的疑问词开头。
采访一位政府官员时,可以问:“对于这次政策的颁布,您认为最大的亮点是什么?”2. 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是指能够获取简洁明确答案的问题,通常只需要是或不是、是什么等简单回答即可。
这类问题适合用于确认性问题,一般以"是不是","是否"等开头。
采访目击者时,可以问:“您是否亲眼目击了这起事故发生的全过程?”3. 追问技巧:追问技巧是指通过追问来深入了解和解析某个问题的相关细节。
追问通常以 "您如何看待","您可以详细解释一下吗"等方式展开。
当采访一位专家时,可以追问:“您可以详细解释一下这个政策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吗?”4. 引导性问题:引导性问题是通过巧妙的提问来引导被采访者回答期望的答案。
也可以通过引导性问题来让被采访者从不同角度来讨论问题。
采访一位企业家时,可以问:“您认为这次收购会对您的企业有怎样的长远影响?”5. 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的结合:在采访中,结合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技巧可以更好地引导和控制对话的方向。
记者可以先用开放式问题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然后再用封闭式问题进行确认和总结。
采访一位运动员时,可以先问:“您对于本次比赛的策略是什么?”然后再追问:“所以您认为您的策略是有效的吗?”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价值。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和技巧至关重要。
良好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够引出被采访者的真实想法和观点,还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闻信息。
下面将介绍一些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和技巧。
第一,简洁明了。
电视新闻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记者在提问时需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废话和冗长的解释。
提问应该精准而直接,能够准确传达记者所要得到的信息和观点。
第二,恰到好处的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可以引导被采访者发表更详细和深入的观点。
记者在提问时可以使用"为什么"、"怎么看"等词语,让被采访者有更多的空间展开回答,同时也能够为观众呈现更丰富的新闻内容。
适度的封闭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可以促使被采访者提供简短而明确的答案。
记者在提问时可以使用"是不是"、"您认为对不对"等词语,这样能够迅速获取被采访者的观点和看法,并且适合于新闻快报类的节目。
第四,适时的跟进问题。
跟进问题是记者在采访中灵活运用的一种技巧,能够帮助记者更深入地探讨某个话题。
当被采访者提出观点或者回答问题时,记者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跟进,进一步挖掘更多的信息,并引导被采访者深入讲解。
第五,尊重和关心被采访者。
无论记者对被采访者的观点是否赞同,都应该保持尊重和关心。
记者应该以礼貌和耐心的态度提问,并以积极的姿态倾听被采访者的回答。
这样不仅能够建立良好的关系,还能够获得更真实和全面的信息。
第六,避免主观性的问题。
记者在提问时应该尽量避免主观性的问题,以免给被采访者带来困惑或误导。
提问应该客观中立,追求事实和真相,这样才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闻信息。
第七,掌握时机和节奏。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提问。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提问技巧,根据被采访者的回答和表情,或者现场的氛围,适时调整提问的节奏和风格。
第九,熟悉被采访对象和背景。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1. 引言1.1 引言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技巧和艺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提问,记者可以深入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观点、态度和情感,从而为观众呈现出更加全面和真实的报道。
记者的提问技巧决定了采访的深度和广度,而提问的艺术则能够让被采访者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时,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技巧,比如提问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和相关信息。
记者在提问时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问话清晰连贯,避免使用术语或复杂语句,以保证被采访者能够准确理解问题的意思。
记者在提问中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比如善于引导被采访者谈论重要内容,创造轻松和舒适的氛围,以便让被采访者更加坦诚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
记者还需要善于抓住时机,灵活调整提问方式,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时,记者还需注意保持中立和客观的立场,不要在提问中带有个人情感色彩。
记者还需要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和权利,避免提问过于侵入性或尴尬的问题,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记者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和艺术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着采访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具备了优秀的提问技巧和艺术,记者才能进行出色的电视新闻采访,为观众呈现更加真实和完整的报道。
【2000字】2. 正文2.1 电视新闻采访的重要性电视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巨大的传播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在信息爆炸和媒体多元化的当今社会,电视新闻采访扮演着连接新闻事件和观众的桥梁,为观众提供了第一手的信息来源,帮助他们了解时事动态,引导舆论舆情,促进社会进步。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者通过提问能够深入了解事件的真相、背后的故事和相关人物的观点,为观众呈现全面客观的报道。
记者的提问不仅能够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还能够引导受访者思考,促使其表达更深入、更具说服力的观点,从而提高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
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与倾听技巧分析

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与倾听技巧分析提问技巧1. 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能够激发被采访者的思考,让其进行更详细的回答。
记者可以使用开放式问题引导被采访者陈述观点、描述经历或表达感受。
比如:“请您详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或者“您认为这个事件对社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问题可以让被采访者有更多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让采访更加深入。
2. 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通常是一些简单的、需要被采访者回答“是”或“否”的问题,比如:“您是否经历了这样的事件?”或者“您认为这个政策是否有效?”封闭式问题可以帮助记者获取简单明了的信息,同时也可以用于确保采访不偏离主题。
3. 追问在被采访者回答问题的时候,记者可以根据被采访者的回答进行追问,来深入了解被采访者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您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或者“您是如何看待这个决定的?”通过追问,记者可以获取更加详细和具体的信息,使报道更加生动和丰富。
倾听技巧1. 专注倾听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保持专注,全身心地倾听被采访者的回答。
不要在心里构思下一个问题,也不要干扰被采访者的回答。
只有在专注倾听的情况下,记者才能捕捉到被采访者可能隐藏的信息和感受。
2. 肢体语言除了倾听被采访者的言辞,记者还需要留意被采访者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可以更直观地表达被采访者的情绪和想法。
通过观察被采访者的眼神、表情、手势等,记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并在报道中进行深入的分析。
3. 鼓励性回应在采访中,记者可以通过简短的鼓励性回应来表明自己在倾听。
比如:“是的”,“明白了”,“请继续”,这些简单的回应可以让被采访者感受到自己的话语受到了重视,从而更加愿意和记者进行深入的交流。
提问和倾听是新闻记者采访中的两大重要技巧。
通过巧妙的提问和专注的倾听,记者可以获取更加全面深入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丰富生动的报道。
一个深度的采访往往离不开记者良好的提问和倾听技巧。
希望每一位新闻记者都能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提问和倾听能力,为读者呈现更加真实、丰富、生动的新闻报道。
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与倾听技巧分析

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与倾听技巧分析一、提问技巧分析1. 提问前的准备工作在采访前,记者需要对采访对象和相关事件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专业领域、相关观点和立场等。
要对采访的事件或话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最新的发展动态。
只有做足了功课,记者才能在提问时有的放矢,确保问到关键问题,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2. 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在提问时,记者需要灵活运用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通常以“什么、为什么、如何”等开放性词语开头,要求被采访者做出详细的回答,有助于深入挖掘问题的内在信息。
而封闭式问题通常以“是不是、是否、有没有”等封闭性词语开头,要求被采访者做出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回答,适用于获取某些特定的信息或确认细节。
3. 追问和深度挖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不断追问和深度挖掘,以确保获取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有时候被采访者的回答可能比较含糊或不够详细,这时记者就需要密切关注被采访者的回答,针对性地提出追问,深入挖掘问题的内涵,直至得到满意的答案为止。
4. 控制提问的节奏和强度在采访中,提问的节奏和强度也非常重要。
记者应该根据采访对象的反应和表现,灵活控制提问的节奏,避免过于急躁或过于迟缓。
也要注意提问的强度,不可一味追求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度,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提问的难易程度,使被采访者更容易回答,也更愿意与记者进行深入的沟通。
1. 积极倾听和尊重对方在采访中,记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倾听态度,尊重被采访者的话语权,不要在对方讲话时插话或者打断,要给对方足够的表达空间。
只有做到尊重和倾听,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观点和立场,获取真实和有意义的信息。
2. 注意言语和非言语的暗示倾听的过程中,记者还需要注意被采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的暗示,以获取更深层次的信息。
有时候被采访者的话语会有一些反常或者遮掩的地方,这时记者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理解,分析被采访者的情绪和表情等非言语暗示,针对性地进行追问。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1. 开放式问题:记者应该尽量避免问一些可以用“是”或“否”回答的封闭式问题。
而是采用开放式问题,让被采访者有更多的机会展开讲述。
“请你简要介绍一下你的研究成果”而不是“你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2. 简洁明了:在提问时,要注意使用简单而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
这样可以确保观众能够理解问题的意思,并且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兴趣。
3. 避免双重问题:记者在提问时应该避免使用双重问题,即一次问多个问题。
这样会给被采访者带来困扰,而且可能导致回答不准确。
记者应该逐个提问,确保每个问题都得到明确的回答。
4. 主题转换: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可能会遇到被采访者回答得过于冗长或跑题的情况。
这时,记者需要灵活地转换主题,引导被采访者回到原来的问题上。
可以使用引导性的问题来帮助被采访者回答所需的信息。
5. 深入追问:有时候,被采访者的回答可能过于模糊或不清晰,这时记者需要深入追问,以获取更多的细节和具体信息。
记者可以通过问“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来进一步挖掘被采访者的见解和思考。
6. 尊重被采访者:记者在提问时应该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和感受。
避免问一些过于私人或敏感的问题,这样可以建立起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尊重被采访者还包括给予足够的时间来回答问题,不要打断被采访者的发言。
7. 利用情感元素:在适当的情况下,记者可以利用情感元素来提问。
这样可以增加观众的情感共鸣,使采访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记者可以通过问一些亲身经历或感受的问题来引起被采访者的情感反应。
8. 探索不同角度:记者在提问时要尽量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问题。
这样可以使被采访者思考更深入,回答更具有深度和多样性。
记者可以从历史背景、实际影响、未来发展等角度来提问。
9. 准备充分:在采访前,记者应该对被采访者和相关主题进行充分的准备。
这样可以确保记者能够提出有深度和独特性的问题,使采访更具价值和说服力。
10. 适应现场情况: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记者采访提问的9个方法

记者采访提问的9个方法记者采访提问,是新闻工作的核心活动之一。
一位出色的记者,便是拥有高超的提问能力的记者。
精准的提问能够让采访的对象敞开心扉,深入挖掘准确的信息,准备一篇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
那么,记者采访提问到底有哪些方式?下面就来总结一下:一、基本问题法。
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记者采访提问方法。
有些采访者会被某些新闻事件吸引,因而构想出与之相关的几个基本问题,例如:“什么是XXX?”“为什么会出现XXX?”“XXX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等等,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较宽的范围向细化的方向发展,以搜集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引导性问题法。
引导性问题法是记者采访提问过程中,让采访者自己省思,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并把自己的思路用言语表达出来的一种技巧。
例如:“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认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这种情况,你有何建议?”等等。
三、想象问题法。
它指的是以一种更加脑力而不是理性的方式来提问。
它的提问方式很特殊,采用的是虚拟的、突然的提问,例如:“如果你是XXX,你将怎样做?”“假设你是XXX,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有什么反应?”等等。
四、开放性问题法。
这种问题法是记者采访提问方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用开放性的问题,挑起采访者的兴趣,让采访者忘记被访的角色,忽视记者的存在,把内心的深处的真相说出来,这样才能搜集到有价值的素材,例如:“如果可以,你会怎么做?”“在你看来,有什么值得值得我们去做?”“如果你有机会改变现状,你会怎么做?”等等。
五、主动提问法。
这种记者采访提问方法强调积极性,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主动地抓住每一个可能的信息点,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跟采访者交流的主题。
例如:“除了XXX你还有什么想提的?”“对于XXX,你觉得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可以做?”等等。
六、直接问题法。
这种记者采访提问方法,偏向于直接提问,迅速把问题提出来,要求采访者不加多余的思考,可以根据已经有的答案自由发挥。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引导被采访者回答问题,还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该话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提问艺术和技巧。
一、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是指不限制被采访者回答的范围,开放式问题通常以“什么、如何、为什么”等词语开头,例如:“您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本是什么?” “您如何看待这个事件?” “为什么您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这种提问方法可以让被采访者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可以让观众更加客观地了解问题的本质。
二、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指被采访者只能从提问者预设的选项中选择回答。
这类问题往往需要被采访者回答“是”或“否”的问题,例如:“您会支持这个提议吗?” 或者,“您认为这件事情是否合理?” 封闭式问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简单的答案,可以有效地引导被采访者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也可能限制被采访者回答问题的灵活性。
三、追问追问是指在被采访者回答问题后,记者进一步询问或解读。
当被采访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记者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提问,有助于表达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如,“您刚才提到了这件事情的事件,您能够详细说明一下吗?”在这种情况下,追问可以帮助记者更加详细地了解问题。
四、对立式提问对立式提问是一种有争议的提问方法,在此提问方式下,记者会把两种观点摆在一起,让受访者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有人认为这件事情是错的,有人认为是对的,您认为呢?”或者,“在这个问题上,您与您的同事意见不同,您认为是谁正确?” 对立式提问有助于更好地展示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并加深观众对问题的理解。
五、简化提问简化提问是指将复杂的问题简化成易于被理解的形式。
这种提问方法可以帮助被采访者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在回答问题时更加清晰。
例如,“您认为这个提议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或者,“对于您公司的未来,您有什么具体的规划?” 这种提问方法可以让被采访者更方便地回答问题,更容易理解。
新闻记者采访交流话术

新闻记者采访交流话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新闻报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使用合适的话术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被采访对象沟通,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闻记者常用的采访交流话术,希望可以对记者们的工作有所帮助。
1. 开场白在进行采访时,首先要向被采访对象介绍你自己和媒体机构,让对方对你产生信任,并明确采访的目的。
例如:- 您好,我是XX媒体的记者,我们专注于报道社会新闻。
我很荣幸能够和您进行一次采访,了解更多关于XX的信息。
2. 问题提问在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准确性和针对性,避免给对方留下回答模糊的空间。
以下是一些提问技巧和示例:a) 开放式问题:此类问题可以引导被采访对象进行详细描述,使得回答更具体。
例如:- 可以告诉我关于XX事件的背景和发展情况吗?b) 封闭式问题:这类问题通常需要被采访对象给出具体答案,适用于获取某些特定信息。
例如:-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事件的发生?c) 对比问题:通过将事物进行对比,可以更好地了解事物的优劣之处。
例如:- 与其他类似项目相比,您的项目有哪些独特之处?d) 个人化问题:通过了解个人经历和观点,可以使被采访对象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 您个人对于这个议题的看法是什么?e) 引导性问题:通过提供一些信息或观点,引导被采访对象就某个主题进行进一步讨论。
例如:- 有人认为这个政策对经济有正面影响,您对此有何看法?3. 进行补充和深入追问在采访中,有时候采访对象的回答或回避可能无法满足你的需求,这时你需要进行补充和深入追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补充和深入追问的话术:a) 补充信息和细节:- 我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事件的细节,请问...- 如果方便的话,您可以再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信息吗?b) 就观点和立场进行追问:- 您对于这个政策的支持是基于什么原因?- 您是否考虑过其他观点?c) 就时机和原因进行追问:- 为何您选择在此时此地进行这项举措?- 这个计划为什么没有在过去实施?4. 结束采访在结束采访时,应该向被采访对象表达感谢,并询问是否有其他需要补充的信息。
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与倾听技巧分析

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与倾听技巧分析新闻记者在采访时,提问和倾听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提问技巧和倾听技巧能够帮助记者更好地了解采访对象的观点和意见,从而更准确、客观地报道新闻。
本文将分析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与倾听技巧,并探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技巧。
提问技巧是新闻记者必备的能力之一。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引导被采访者展开话题,同时也可以让被采访者感到被尊重和被重视。
下面是一些提问技巧的分析:1.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可以引导被采访者展开谈论的问题,通常以“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词语开头。
开放性问题能够激发被采访者的积极性,使得采访更加生动、丰富。
“您认为什么是这个事件的核心问题?”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被采访者深入思考并回答。
2. 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通常需要被采访者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或者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
通常用于确认细节或获取简单的信息。
“您是否参与了这次活动?”这样的问题能够迅速获得所需信息。
3. 进一步追问:当被采访者回答了一个问题后,记者可以通过追问来深化对话。
这样的技巧能够让采访更加贴近主题,也能够帮助记者更好地理解被采访者的观点。
当被采访者回答“是”或“不是”时,记者可以继续问“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倾听技巧也是新闻记者必备的能力之一。
倾听技巧能够使记者更加关注采访对象的言语和情绪,从而更准确地理解被采访者的意见和观点。
下面是一些倾听技巧的分析:1. 专注倾听:专注倾听是指记者在采访时集中精力去聆听被采访者的言语和情绪。
记者应该做到专心、不打断地倾听,以便更好地理解被采访者的观点。
倾听时,可以通过眼神、微笑等方式表达对被采访者的尊重和理解。
2. 非语言沟通:除了言语交流外,非语言沟通也是倾听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采访者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声音语调都能够表达他们的情绪和态度。
记者应该注意观察这些非语言信号,以便更全面地理解被采访者的意见。
3. 主动反馈: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可以通过主动反馈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关注。
新闻报道中的新闻采访问题提问技巧

新闻报道中的新闻采访问题提问技巧新闻报道是传递信息、揭示事件真相和引导舆论的重要途径,而新闻采访则是新闻报道的基础。
合理的问题提问技巧在采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闻报道中的新闻采访问题提问技巧,帮助记者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
一、了解背景信息在进行新闻采访之前,记者应该深入了解事件或人物的背景信息。
只有掌握了充分的信息,才能提出富有针对性的问题。
例如,某地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记者在采访消防队员时,应先了解火灾的起因、消防队员的行动等,才能提出具体而有深度的问题,使采访更具价值。
二、准备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不能简单回答“是”或“否”的问题,可以激发受访者思考并提供更多信息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有利于从受访者那里获取详细和有价值的回答。
例如,当采访一位政治人物时,可以问:“您对当前社会问题的看法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受访者开展自由的表达,帮助渗透到他们真正的想法。
三、提问方式要直截了当新闻采访是需要快速而准确获取信息的过程,所以问题的提问方式应直截了当。
避免使用过多修饰词或长篇大论,让受访者容易理解问题的要点。
例如,采访体育比赛的运动员时,可以问:“您对今天比赛的表现满意吗?”而不是:“您觉得今天的比赛在技术方面有哪些亮点?”四、避免主观判断的问题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应该坚守中立的原则,不应通过问题表达自己的主观判断。
应该避免使用带有个人观点的问题,保持客观和中立的立场。
例如,采访一位政治候选人时,不宜问:“您认为您能成功当选吗?”而应该问:“您对竞选活动的策略和计划有信心吗?”这样更能保持采访的客观性。
五、注意敏感问题的处理在新闻采访中,有时会涉及到一些敏感问题,如职业隐私、家庭问题等。
记者在询问这些问题时,需要更加谨慎和尊重。
首先,要确保问题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不提出无关的私人问题。
其次,要给予受访者足够的空间,尊重其隐私权。
最后,如果受访者拒绝回答敏感问题,应尊重其选择,不要追问或引起不必要的争论。
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与倾听技巧分析

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与倾听技巧分析在新闻采访中,记者作为信息传递的桥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需要通过提问和倾听技巧,获得准确、全面的信息,并综合分析、准确呈现。
下面就提问和倾听技巧分析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问技巧1. 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是指让受访者自由回答的一类问题,它可以帮助记者了解受访者的想法和情感,获取更多信息。
开放式问题不仅有利于信息采集,也能够拉近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
2. 关闭式问题。
关闭式问题是指答案是“是”或“否”的问题,它可以用于获取明确、简短的信息。
闭合式问题适用于引导受访者就某一主题进行回答,抓住关键信息,比如要求受访者确认某个标准、角度或观点。
3. 追问式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需要善于追问,这样可以切入到受访者的真实态度和思考过程,挖掘深层次信息。
追问式问题可以帮助记者从某个问题的表面信息一直引导到决策制定背后的动机和目的。
4. 敏感性问题。
敏感性问题涉及到人们内心深处和个人隐私,这样的问题需要适度的敏感性和语气的控制,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抵触或反感。
5. 问题别出心裁。
提问别出心裁可以让受访者感受到记者的认真程度,也能够引起受访者的注意和回应。
这样的提问可以放松受访者的紧张情绪,促使受访者自然流露出真实的反应。
二、倾听技巧1. 放松自己。
记者在倾听采访对象时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放松、平和的态度。
这样可以帮助受访者放下心防,更加坦诚地回答问题,并将一些本来不想说的话透露出来。
2. 专注倾听。
专注倾听不仅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态度。
记者在采访中必须保持专注、全神贯注的态度,聆听受访者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语调、每一个细节,以免错过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3. 适度回应。
记者通过适度回应,可以让受访者感受到自己的倾听,并降低受访者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回应的方式应该是尊重客观事实和受访者的观点,而非猜测或偏见。
4. 转述、引导。
当采访对象言之有物时,记者应该通过适当的转述或引导,保证采访对象表达的信息准确无误,看法和态度被准确表达。
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与倾听技巧分析

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与倾听技巧分析提问和倾听是新闻记者采访中非常重要的技巧,它们有助于记者获取准确而详细的信息,同时也能够促进采访对象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下面我将分析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和倾听技巧。
一、提问技巧:1.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不能以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需要运用开放性问题,以便采访对象能够提供详细和多样的信息。
"请您介绍一下您的观点。
"或者"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2. 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是指那些可以简单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
记者有时候需要使用封闭性问题来获取某一方面的具体信息,例如,"您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多的封闭性问题会导致采访变得简单和乏味。
3. 追问:当记者觉得采访对象对某个问题的回答不够详细或者不够清楚时,可以通过追问来进一步引导采访对象提供更多的信息。
追问需要适度使用,不宜过多,以免给人压力。
4. 提醒:当采访对象对于某个问题回答时,有时候会忽略关键的信息。
记者可以通过提醒的方式来引导采访对象提供更准确和完整的信息。
"请仔细回忆一下您当时的感受"。
5. 整合性问题:整合性问题是指将多个问题合并在一起,以便采访对象能够系统性地回答。
整合性问题通常包括对一个事件或者话题的多个方面进行提问。
记者在使用整合性问题时需要有条理,将问题分为几个方面逐一提问。
二、倾听技巧:1. 注意身体语言: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展示自己对采访对象的关注和兴趣。
注意身体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例如直视对方、向前倾听、微笑等,能够让采访对象感受到你的认真和专注。
2. 创造安全氛围:有些采访对象可能会因为害怕负面报道或者担心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不敢坦诚回答问题。
记者需要通过自己的表现和语言,创造一个安全和信任的氛围,使采访对象愿意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记者采访提问的9大实用方法

记者采访的9个提问方法2015-10-07一、提问的艺术1、问什么:①这是真的吗?②这是新闻吗?③这有什么样的新闻价值?2、为谁问:①一为立场问题记者的所有采访活动都会立足于自己或自己所服务的媒介的立场。
具体地说,阶级的、民族的、集团的归属感会左右记者采访时的立场。
②二为目的问题记者所在媒介的服务对象(即受众)也会影响他提问的内容和方式。
◆一张大众化报纸的记者,通常会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提出这样的问题:这项政策酝酿已久,为什么迟迟不能兑现? 何时才能兑现?◆记者的服务对象(或者说报纸发行范围)集中在城市,他会代表城镇居民表达一种急切的心情。
◆党报记者可能会问:如果这项政策出台,是不是会因此进一步拉大城镇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的差距?他站在党和政府立场,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稳定出发而发问。
◆财经类报纸的记者会问,这样一来,国家每年财政收入会减少多少?他更愿意从统计学的角度冷静分析这一政策出台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
3、找谁问:①当事人原则②知情人原则③权威性原则④扩展性原则⑤即时性原则4、怎么问:①、开放式提问:A.什么是开放式提问:指问题问得比较抽象和概括,开口很大,范围很广,采访对象有充分回旋余地。
B.优点:开放式提问的长处是问答双方谈话气氛自然、和缓。
C.缺点:是没有针对性,采访目的很难达到。
②闭合式提问:A.什么是闭合式提问:指问题问得很具体和集中,口子是封闭的,范围是有限的,采访对象一般又有明确的回答。
B.优点:明确、集中C.缺点:以记者为主,主观性很强,被采访者不宜发挥,可能会导致偏面性。
③提问要具体:A.记者要了解情况、采访到有价值的新闻,必须依靠具体材料,而具体材料又是通过具体问题才能搜集到的,笼统的问题只能得到笼统空洞而缺乏具体内容的回答。
B.应善于将大的、总的问题破开,化成一些具体的问题,一个一个地细问,问得具体,才能问得明白,一个个具体问题问清楚了,大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二、提问的具体技巧1.正问法:正问法是从正面提问,记者直截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

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新闻采访是新闻媒体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有效的提问技巧对于采访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提问技巧既体现了记者的聪明才智,又能够引出被采访者的深入回答,以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提问技巧的指导原则,帮助记者更加有效地进行新闻采访。
1.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是指能够引导被采访者自由发表观点和经验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以“如何、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等方式开头。
开放式问题不仅能够激发被采访者的思考,还能够引出更多的信息和观点,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
例:-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你对这个事件有什么评价?2.闭合式问题:闭合式问题是指可以用“是/否”或明确答案回答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以“你是不是……”、“你有没有……”等形式开头。
闭合式问题能够帮助记者收集简单明确的信息,尤其适用于确认一些事实、数据的真实性。
例:-你是否参加过这次会议?-你是否同意此项政策?3.追问技巧:追问是指在被采访者回答问题后,通过细致的追问帮助其深入回应、解释或阐述观点。
追问能够促使被采访者进一步思考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记者在追问时要敏锐捕捉到被采访者回答中的关键点,并提出进一步的问题。
例:-你认为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你对此有哪些具体的看法?4.概念澄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记者可能会遇到一些复杂的概念、术语或观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并向读者传达这些信息,记者需要及时澄清这些概念。
对于理解不清的概念,记者可以请教被采访者,让其更加具体地解释或简要介绍。
例:-您能否解释一下什么是XX?-可以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个概念的背景?5.敏感问题处理:有些问题可能涉及敏感内容,让被采访者难以回答或产生负面情绪。
在处理敏感问题时,记者需要以尊重和谨慎的态度提问,并考虑到被采访者的感受。
可以通过缓和语气、换一种方式提问或在采访前事先与被采访者沟通,取得对敏感问题的理解和认可。
例:-关于这个事件,您可以分享一些您的经验吗?-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的影响吗?除了以上提问技巧,记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前准备:在进行采访前,记者需要对被采访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充分了解和准备。
新闻媒体采访话术

新闻媒体采访话术在新闻报道中,采访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一名新闻媒体从业者,掌握一套恰当的采访话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新闻媒体采访话术,帮助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更加高效、准确地获取信息。
1. 开场白在采访开始时,记者需要与被采访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开场白:- "您好,我是XX新闻的记者,我想就XXX事宜向您请教一些问题。
"- "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请问您对于XXX有什么看法?"- "我们了解到您在XXX领域有丰富的经验,能否分享一些相关见解?"2. 提问技巧在采访中,提问是获取信息的核心环节。
以下是一些提问技巧,帮助记者提出准确、有针对性的问题:- 开放性问题: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被采访者进行自由表达,例如:“请您谈谈您对于这个事件的看法。
”- 封闭性问题:通过封闭性问题获取具体信息,例如:“您是否同意XXX观点?”- 追问:在被采访者回答问题后,记者可以追问一些细节或深入的问题,例如:“您能否具体说明一下XXX事宜的细节?”- 敏感问题:当需要提问一些敏感问题时,记者需要谨慎处理,尽量避免过于冲突或攻击性的措辞。
3. 引导回答有时候,被采访者可能回答模糊或不够具体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引导回答的技巧:- 重复问题:当被采访者回答不够具体时,记者可以重复问题或稍作修改,帮助被采访者更好地理解并回答问题。
- 追问原因:当被采访者回答不够具体时,记者可以追问原因,例如:“为什么您认为如此?”或“您能否提供更多细节?”- 换个角度:有时候,改变提问的角度可以帮助被采访者更好地回答问题,例如:“从您的经验来看,您认为XXX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4. 采访结束在采访接近结束时,记者需要感谢被采访者的时间和合作,并确认是否还有其他需要补充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结束语:- "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您的见解对于我们的报道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技巧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技巧大约有90%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即向别人提出问题为基础写成的。
——[美]杰克·海敦
《怎样当好新闻记者》
一、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
从采访对象最关心、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谈起。
美国记者怀特·汤姆索采访尼克松,就是从他最感兴趣的话题——足球谈起;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是从他的生日谈起。
1986年9月,美国著名记者华莱士采访邓小平,亦采用了这种方式。
在短短一小时的采访中,他向邓小平提出了许多问题,这其中包括中苏关系、中美关系及中国现行政策等许多敏感甚至尖锐的问题,都得到圆满的答复。
二、在倾听中提取新问题
抓住线索,寻根究底。
倾听被采访对象的发言,从中发现新线索,以此激发被采访对象的谈话激情,将采访引向深入。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在2003年“非典”疫情得到控制后,对中科院院士钟南山的采访提问就是如此:
王志: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要搞国际协作?
钟南山:这个病,本身的病原搞不清楚。
我们需要两个层面的协作:流行病学的协作,国际上的大协作,需要综合各国的优
提问技巧
1.开放式提问
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
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2.闭合式提问
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
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不要只问那种只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题。
记者的问题应该争取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得鲜活的直接引语和细节;获得被采访者对事件的描绘或解释“怎么回事”“怎么会是这样”
提问的方式
正问。
即正面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干净利落,一般适用于一是记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三是有事情的朋友。
侧问。
也叫迂回法。
记者提问从侧面入手,经过迂回,绕绕圈子,然后才回到正题。
比较适合于不善于谈话的采访对象。
比如先从天气、共同兴趣等谈起(用破冰船起航P130)
反问。
又称激将法。
采访对象由于某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回答,记者则从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促使对方思考,不回答不行。
这种形式常见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谈的采访对象
追问。
记者循着对方谈话的线索,紧紧追问下去,问个“水落石出”,“打破沙锅问到底”。
问话方式不要让信源感到紧张,说服对方跟你聊天;
问相关的问题、问有针对性的、有意义的问题;问读者、公众关心的问题
问聪明的问题(多数被采访者愿意跟一个聪明的和了解情况的记者交谈,而不愿跟一个自作聪明的人或傻瓜交谈);
提的问题要让被采访者感到你是公正的
提的问题要设法触发被采访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要让信源感到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有社会影响和威望,感到他是作为专家被采访的;要让信源感到他在为社会公众事业服务;
要让被采访者感到,他不回答你的问题,有损于他的公众形象;要让被采访者感到在伸张正义;要让被采访者感觉到他的意见对公众很重要;
在采访中发现新的问题:发现更新的、更重要的或有争议的问题;发现错误或者被采访者试图掩藏的问题。
提问的顺序:
先写下问题清单,有逻辑的排列,以防在采访中忘记了问题;
按问题重要性排列,以防采访时间到了,最重要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问;
令采访者个人难堪的问题放在采访的最后,因为到这个阶段,记者与被采访者已经建立了某种相互信任的关系。
(即使在这个时候,被采访者决定终止采访,记者也已经获得了所需要的基本重要信息)。
如何做笔记和记录
1.心记: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将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的材料强记心中。
心理学叫“有意识记”。
在以下情况下最好用心记:采访普通群众,即闲聊;遇到的事实稍纵即逝;受客观条件限制,不便用笔和纸作记录;(隐性采访)采访对象不愿接受采访或不允许作文字笔录。
心记有什么好处?一、不容易影响采访对象的情绪;二、不容易分散记者观察和思考的注意力;三、有些场合心记是唯一的选择。
心记的缺陷:容易忘记,不易掌握。
2.笔记:
记者采访时,将所见所闻所感的真人真事的材料,通过手中的笔,记录在采访本的记录方式。
记笔记的形式:
详记:“有闻必录”;
简记:有针对性的在采访本上记一些重点的、有意义的、主
要的事实和内容或一些易忘的材料,如数字、人名、地名、物名、精彩的语言等;
缩记:可使用一些自己创造的简便的符号代替繁杂的词句。
如社会主义——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四~等
笔记的记录内容
记眼睛所见的有特色的事物(看到)
人:外貌特征、衣着服饰、神情举止
物:形状、颜色、特点
景:采访现场的环境、布置、陈设的特点
天:气候特点对新闻事物的影响
地:现场的地理、环境、条件对新闻事件的影响
记录被采访人陈述的语言(听到)
记重点的材料:即事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点、关键点以及连接点
记人物的思想和见解:记事不记脑,等于丢了宝
记人物生动的有个性的语言
记下全部重要讲话(领导人讲话、记者招待会的讲话)
记下易忘点:数字、人名、地名、物名
记下背景材料
记下自己的所思、疑问点(想到)
复核记录材料(采访结束时与被采访人、有关领导、知情人复核)
采访本切忌都记满,一定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以补记一些材料,以及方便采访过程中记录记者本人的思考、疑问、备注。
3.画记:
它包括新闻照片、新闻录象以及现场作的图画。
通常是指画图。
要求:一快、二准、三形象。
(好比绘画中的速写,用粗线条画下一件事物的大致轮廓)画图对丰富新闻报道形式有显著作用。
4.录音记录:
就是用录音机或者录音笔作采访记录。
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特别是人物专访常用录音记录。
好处:记录真实、准确,而且可以作为资料和证据;也便于记者腾出手来倾听、观察和思考,也方便用于隐性采访。
缺陷:采访对象不一定适应;后期整理比较费时;录音效果不一定好;设备本身需要准备充分。
尽管我们对记录有诸多形式,但最根本的形式还是笔记和心记。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