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普知识:航天员出舱行走五大疑问

合集下载

太空生活 你问我答

太空生活 你问我答

太空生活你问我答作者:来源:《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2022年第24期糖豆豆提问:视频里叔叔阿姨好像“变胖”了,是因为“太空伙食”太好了吗?天和核心舱:小朋友观察得好细致,太空中人变得“浮肿”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

人失重后,液体需要重新分布,而且往头部分布得会多一些,所以看上去会显得比较胖。

王亚平:在太空时,由于肌肉失去牵引力,还会出现“拉皮”的美容效果。

我们的皮肤都变得更加有弹性。

翟志刚:我们4月中旬回家后,你们看看我们有没有变胖。

糖豆豆提问:王亚平姐姐在空间站的皮肤状态也太好了!我想帮妈妈问问您的护肤秘籍!王亚平:由于空间站内的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宜,而且基本处于无菌环境,很少有太阳直射,也不会被晒到。

航天员也会进行日常护肤,爽肤水是特别制作的挤压瓶,因为空间站的微重力環境,就跟航天员没办法在空间站正常喝水一样,都需要特殊装置。

糖豆豆提问:我想问问太空网速怎么样?可以玩游戏吗?叶光富:我们看到的“天宫课堂”已经升级到1080的高清画质了,而且实现了实时传输,从音频到画面都非常流畅。

这意味着上行带宽要在10M左右,基本上已经满足大部分游戏的需求。

其实我们用的不是WIFI上网,我们用的是天链卫星上网,比一般无线快多了。

虽然网速没问题,但是我们工作任务多,没有时间玩游戏。

小朋友也要少玩手机游戏哦。

有感而发江锦轩:在太空中,航天员始终处于失重的状态,行动起来跌跌撞撞,不能平稳前进。

这就好比我们平时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才能确保我们稳定向前。

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以前的刚刚起步到现在处于世界前列,都是一代代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拼搏出来的。

(安徽怀宁县一德实验学校学生)马殷博:我被这样的实验深深地吸引了,希望我以后也能成为航天员,去到太阳系、银河系以外的地方,给小朋友们操作实验,带领着大家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使人类科技更上一层楼。

我坚信,只要我们共同前行,就没有能拦住我们的拦路虎。

航天员出舱的五大难点

航天员出舱的五大难点

10太空课堂航天员出舱的五大难点你知道吗?出舱是一项高风险活动。

因为航天员面临严峻的空间环境,任何一点故障都可能导致出舱活动的失败,甚至威胁到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那么,你知道出舱活动到底有多难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盘点航天员出舱的五大难点!◎文 吴馥桐在航天员出舱活动中,地面必须做到对事故隐患及时发现和迅速处理。

在航天员完美亮相的背后,是无数地面工作者的时刻守护。

他们通过与航天员通话和电视图像来及时了解航天员的操作过程,并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引导,从而实现天地间的协同工作。

“下一次出舱”的03号航天员叶光富在舱内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他紧盯舱内屏幕密切关注舱外翟志刚、王亚平的一举一动,同时精准、从容地进行机械臂操作,确保将他们运送到正确的位置。

身处太空的三人乘组是彼此最坚强的后盾,每一次的满分默契都是千万次精心演练的结果。

难点一 难点二天地协同舱内外配合11如果你想向科学家提问,就快快给我们投稿吧!投稿邮箱:jswzkxsn2011@(本栏目合作单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编后语:(本文摘编自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这更是一项需要千锤百炼的技能,机械臂就像盘旋在空间站之上的一条巨龙,航天员需要充分掌握“驾驭”它的本领,和它密切配合完成舱外的各项工作。

作为舱外工作时极为重要的辅助工具,机械臂能在自身附近任意角度进行抓取和操作,并在空间站表面自如“爬行”。

这也要求航天员具备极好的心理素质,在失重情况下实现“人臂合一”,让身上的五星红旗闪耀于苍穹之巅。

航天员在天上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技术与胆量的较量,想要顺利执行舱外各项动作,就要在地面经历一番“魔鬼式”训练。

这是每位航天员进入太空进行出舱活动前的必经之路。

通过虚拟现实训练器等多种设备开展训练,航天员可熟知舱外工作的各项原理并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从而确保出舱活动顺利实施。

离开空间站进入太空后,一件舱外航天服和一些出舱保障设备就是航天员短暂的“避风港”。

幼儿太空知识问答

幼儿太空知识问答

幼儿太空知识问答太空,对于人类来说就像是一座宝藏,令人向往的。

特别是随着中国太空步伐加快,产生了全民太空热。

在太空探索中,除了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有个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人类在太空中的繁衍。

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家或企业提出过在火星建立基地的计划。

我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王小军曾在2021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提出载人火星探测三步走的计划。

在第二阶段,我国需要完成载人环火、轨道探测、载人火星着陆探测、火星基地建设等任务。

这意味着,殖民异星的生活离人类真的不远了!在长达数年的太空旅行中,航天员肯定是有那方面的需求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一个难题,而且人类在太空中繁衍安不安全,也是一个未知问题。

这关乎的人类在太空能走多远。

NASA太空专家詹森.克林博士建议,如果人类打算在异星殖民,就必须对航天员进行相关的训练。

也有人建议,在漫长的太空旅行中,夫妻档航天员是最好的选择。

2001年9月,NASA在太空中进行了一次绝密的实验。

名叫马克和琼的夫妻航天员被安排在太空站里,独自两人生活将近100天。

实验中,马克常常感觉头晕眼花,甚至感觉几乎昏厥。

更要命的是,地面的研究人员监测发现马克的心跳出现严重异常,实验被迫停止。

科学家们发现,太空生活中,航天员身体负担最重的就是心脏,相关人体实验会导致身体血液集中在心脏附近,导致其他躯体血压降低。

本着科学家的职责,马克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在休息几天后又继续进行了多次实验。

但由于不能剧烈行动,实验进行得十分困难。

即便能够完成完整的一段实验,重力也会导致分离过快、液状物只能滴出并着附身体的问题。

100天的太空生活转瞬即逝,在这期间,琼曾经出现过亲戚走动异常的现象,但最终的测试结果都是显示没有怀上。

不管科学家们怎么研究,始终找不到“太空宝宝”无法出现的原因。

最后,科学家们只能面对残酷现实,在实验报告里写上:“实验困难重重,太空辐射影响排Luan,无法完成太空宝宝的培育实验。

”这项尘封5年的实验,直到美国官方开始鼓吹火星移民计划时,才被NASA在公布了出来。

给航空航天人提出问题,谈谈心愿

给航空航天人提出问题,谈谈心愿

给航空航天人提出问题,谈谈心愿
亲爱的聂海胜叔叔、张晓光叔叔、王亚平阿姨:
你们好!
我是xx小学的一名小学生,我非常崇拜你们。

当我从电视直播节目中看到你们乘坐的神舟十号一飞冲天时,我被你们的智慧和勇敢精神深深地吸引了,因为你们再一次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说实话,我做梦都想和你们一样,在神奇的太空飞翔,俯瞰孕育我们华夏文明的长江、黄河和气势雄伟的长城,遥望一下挺拔多姿的珠穆朗玛峰。

如果有机会碰到外星人,还可以跟他们聊聊天,探讨一下太空的神奇,聊一聊宇宙的奥妙……航天员叔叔,你们在工作舱里半躺半卧、半飘半浮,一定很好玩吧?那当你们走出舱时,又是什么感觉呢?晕不晕?跟地球一样吗?我非常好奇。

你们知道吗?我可是你们的忠实粉丝,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昨天我梦见自己也坐上神舟十号上天了,在太空里我认识了“多多”和“好好”两个火星朋友。

我带他们参观了地球,他们还夸我们的地球是个美丽而又和谐的家园,一个闪烁着耀眼灿烂的美丽星球!我高兴地蹦了起来,结果一翻身滚下去了。

哎,原来是个梦呀!虽然这只是个梦,但是我真的很想去太空体验那神奇的宇宙世界,去感受太空生活,更进一步了解太空里的奥秘!
叔叔阿姨们,感谢你们的勇气和努力,希望在未来的宇宙空间站里再次看到你们矫健的身影,再次看到你们灿烂的笑容。

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的我,也树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长大以后也要当一名航天员,乘着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我今后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为我们伟大的中国争光!
祝你们凯旋!
你们的粉丝。

课文 太空生活趣事的疑问

课文 太空生活趣事的疑问

课文太空生活趣事的疑问你知道航天员在太空中怎样生活吗?说起来还挺有趣呢!在宇宙飞船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

不过,要想睡上一个安稳觉,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

不然,翻一个身,就会飘到别处去了。

喝水的时候,如果用普通的杯子,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

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

航天员要想喝到水,得使用一种带吸管的饮水袋。

在宇宙飞船里走路更有趣。

人稍一用力碰到舱体就会飘到半空中,咳嗽一声就有可能后退好几步。

为了能平稳地走路,航天员都穿鞋底带钩的鞋子,好牢牢地钩住带网格的地板。

在宇宙飞船里洗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喷头喷出的水总是飘浮在空中。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科学家把淋浴室做成一个密封浴桶,或是一个密封浴罩,在淋浴室下边安装吸管,它可以把喷头喷出来的水朝一个方向吸。

另外,航天员还需要把双脚固定起来,否则水一冲,就得翻跟头。

你看,在太空中生活,是不是很有趣?课文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且把造成“奇特”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段:“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

”这就是失重,也就是造成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的原因。

这些有趣的事情对学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此,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文中共写了四件趣事。

一是睡觉的趣事,为了不飘到别处去,要把自己绑在睡袋里;二是喝水的趣事,为了喝到水,要用一种带吸管的饮水袋;三是走路的趣事,为了不飘到空中,要穿鞋底带钩的鞋子;四是洗澡的趣事,为了让水冲下来,要把浴室做成密封的浴桶或浴罩,航天员的双脚也要固定。

航天小知识小学一年级显得别出心才

航天小知识小学一年级显得别出心才

航天小知识小学一年级显得别出心才十个航天小知识有:
1、中国航天事业包含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

2、我国神舟号试验飞船是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的。

3、航天员在睡袋中漂浮着,用绳子将人倒挂在墙上、墙角、天花板上等等,背部和侧面没有感觉。

4、宇航员描述,太空闻起来就像烧焦牛排、高温金属和焊接烟雾的刺鼻气味。

专家表示,太空气味呈现出的金属味可能是来自于高能离子的振动。

5、铝镁合金、钛合金等复合材料都是航天科学的产物。

如今,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旅行箱、压力锅等生活用品上。

6、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他是(美国)人。

他首先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理想。

7、世界上第一颗粒人造地球卫星是(前苏联)发射的,从而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

8、人造卫星的分类:按照功能或应用分类: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

9、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是在(1999年11月20日)发射成功的。

10、我国在(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了远程火箭。

世界航天日小知识:中国航天员有着自己的专属英文名“Taikonauts”。

航天问题小知识

航天问题小知识

航天问题小知识
1.航天飞行员必须通过严格的身体和智力测试才能被选中,以确保他们具有在太空环境下执行任务的能力和适应性。

2.航天器必须在地球大气层中达到足够的速度和高度,才能克服地球引力并进入轨道。

3.太阳能电池板是航天器上最常用的电源,它们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供航天器使用。

4.在太空中,由于没有空气的阻力,物体的速度可以无限制地增加,因此航天器必须进行定期修正轨道以避免失控。

5.为了保持航天器内部的空气流通和航天员的健康,航天器必须维持一定的气压和氧气含量。

6.航天器上的生命支持系统必须能够提供航天员所需的食物、水和空气,以及处理废水和废气。

7.宇航员必须在太空中进行空间步行,以进行维修和维护任务,这需要特殊的太空服和训练技能。

8.由于太空中没有大气层的保护,航天器必须受到辐射、微小陨石和高温的影响,而航天员必须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9.长时间在太空中的生活可能对航天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
影响,因此必须进行长期健康评估和支持。

10.太空行动需要精密的计划和调度,以保证任务的成功和安全。

- 1 -。

为什么航天员出舱需要被人抬着走

为什么航天员出舱需要被人抬着走

为什么航天员出舱需要被人抬着走我们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已经有几百万年时间了,早就已经适应了地面的重力环境、气候环境,我们的肌肉、骨骼一直在对抗着重力。

而外太空的环境则截然不同,例如外太空没有空气、温度极低,在外太空飞行的飞船还会处于失重的状态,也就是没有地面那样的重力,所以航天员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

这也就是我们看到飞船、空间站内航天员为什么会漂浮起来的原因。

在外太空失重的环境下,航天员面对的问题非常多,不仅仅是漂浮起来这么简单。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航天员身体的体液不再像在地面那样自然流淌到四肢,这样一来,下肢的体液就相对较少,而上肢就会有更多的体液。

这就是为什么航天员长时间执行太空飞行任务时,脸部看起来“发胖”的原因。

除了体液重新适应外太空失重的环境外,航天员整个身体的器官、系统其实都在适应外太空的环境,包骨骼肌肉系统、括前庭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的协调性、平衡功能等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当航天员乘坐飞船返回地球时,下降的过程是非常快的,这个过程中航天员也逐渐开始感受到重力的存在,但是这个过程不会很长,所以留给航天员重新适应地面重力环境的时间本身就不多。

当飞船下降到地面时,已经习惯了失重状态的航天员重新获得重力的瞬间会有很大的不适应性,为了让航天员可以更快地适应地面1个g的重力环境,搜救工作人员在打开舱门的时候还会有一系列的操作,来帮助航天员们快速恢复身体机能。

比如说,在返回舱内,工作人员会帮助航天员调整他们的姿势,还会给予他们口服补液来促进航天员的快速重力再适应。

在出舱的时候,工作人员还会把航天员抬出舱、抬着走,然后让航天员坐在专用的航天员抬送座椅那里休息。

别小看这把专用的航天员抬送座椅,它可是具备了很多功能,比如说可以帮助航天员调整比较合适的姿势,帮助航天员重新适应地面的重力环境等。

由于长时间太空飞行,航天员重新适应地面重力环境所需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在出舱以后航天员都不会直接直立行走,在后期还会进行为期半年的恢复训练,在经过观察、评估后,才会转入正常训练中。

学生关于航天员的提问

学生关于航天员的提问

学生关于航天员的提问《学生关于航天员的提问》航天员是许多学生心中的英雄和榜样。

他们以其勇敢、决心和极高的科学技能而闻名于世。

在课堂上,老师经常启发学生提问,并探讨关于航天员的话题。

以下是一些学生关于航天员的提问。

1. "航天员如何备战太空任务?"这是学生们最常问的问题之一。

他们对于航天员进行严格的训练和备战流程非常好奇。

航天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体能和心理训练,以适应太空的极端环境和压力。

2. "航天员在太空中会遇到哪些挑战?"学生们想知道航天员在太空中可能会面临的困难。

航天员必须应对失重、高辐射、飞行器故障等许多挑战。

他们必须具备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应对这些突发情况。

3. "我如何成为一名航天员?"许多学生梦想着成为一名航天员,所以他们对于如何实现这个梦想非常感兴趣。

航天员需要接受高水平的学术教育,并具备良好的体能和科学技能。

学生们了解到,努力学习并且保持好奇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4. "航天员在太空中做些什么?"学生们想知道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日常活动是什么样的。

他们很好奇航天员的工作和研究项目。

航天员在太空站上进行科学实验、进行太空行走、修理和维护飞行器等各种任务。

5. "你作为航天员的最难和最令人兴奋的经历是什么?"学生们会问身为航天员的嘉宾关于自己在太空中经历的感受。

他们渴望听到真实的故事和亲身经历。

航天员可能分享关于太空行走、地球的壮丽景色以及在微重力中进行科学实验的经验。

航天员作为学生们仰望的人物,总能引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学生们喜欢通过提问来了解他们,向他们取经,并且为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做好准备。

太空飞行知识问与答(3)

太空飞行知识问与答(3)

太空飞行知识问与答(3)太空飞行知识问与答(3)44.在太空时间是否比在地球上快?如果是这样的,有多快?不,在太空时间并不比地球上过得快——除非我们指心理或主观上的时间。

如果一个航天员的时间被一大堆的事情安排得满满当当,时间似乎比他们希望的或预想的快。

驾驶员非常熟悉事情很快发生、时钟似乎在跑的这种感觉:接受测试的航天员称这种现象为“时光如梭”,其含义是航天员需要预测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走在飞机前面。

”然而(这也许会让人感到惊讶),对于航天员来讲,在太空中时间过得比在地球上慢。

实际上,太空飞行使人年轻!这一现象是艾伯特·爱因斯坦在大约80年前发现的,他把这一现象称作“似是而非的双胞胎。

”如果双胞胎姐妹中的一个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太空中飞行,在她返回地球以后就会发现比在地球生活的姐妹年轻。

这是因为没有格林威治时间可以计量,所有的时间是相对的,航天员的表没有发生物理或机械的变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出时间的变化是与可度量物体移动速度有关。

在航天飞机飞行中,轨道速度仅达光速的很小部分(也就是1/42857),因此所谓的“时间膨胀“的作用还是很小的,可以忽视的。

但是航天飞机的实验还是证明有一定影响。

例如,1985年在STS-61A挑战者航天飞机上的一个实验中,使用一个非常精确的原子钟进行所谓的NAVEX飞行实验,发现每秒钟飞行原子钟就会慢0.000,000,000,295秒,几乎与爱因斯坦公式中所预测的一样。

在一个连续十天(864,000秒)的航天飞行中,时间慢了0.000255秒(=255微秒),这样航天员在返回后会比待在家里年轻(实际上从身体变化的情况来看,由于失重对人体的不利影响,航天员衰老得更快-译者)。

还会有二次效应:因为地球引力使时间变慢一些,离开地球会使时间变快一些。

地球引力的作用与速度的作用相反,但是对于一个只有十天飞行任务的来讲,速度的影响只达到11%。

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中也预测到,像地球这样的厚重物体在旋转的时候,会对太空和时间造成影响,就和一个保龄球在厚厚的糖蜜中旋转发生的变化是一样。

中国的空间站的小孩关注的问题

中国的空间站的小孩关注的问题

中国的空间站的小孩关注的问题Xx月xx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上岗”。

这也引得了广大同学们的关注。

这不,来自省内多所学校的航天迷门前,都投来了不少好问题。

而看到同学们提的五花八门的问题时,连专家们都感叹:现在的孩子们不仅想的多懂得多,思路也很丰富!有关空间站,同学们想知道这些1、实验舱与核心舱今后要交会对接,太空中如何保证它们的接口正好对齐的?交会对接过程中其实有非常多的测量仪器起作用,比如导航卫星的差分,就是利用两个导航卫星的信号接收的方式来完成精确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关系的测量,还有微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一些光学的传感器、在空间站的对接机构上面还有很多标记、反射器等等,就是来确保精确性。

这些设施的设计也是非常巧妙的,可以先进行一个粗对准,然后再进行特别精细的连接。

2、这一代空间站相比上一代天宫空间站,在航天员安全防护、生活功能上有什么创新或拓展?我国的空间站(天和号)与天宫实验室的不同是长期有人值守,而天宫是短期有人值守,长期无人值守。

因此天和号上面的生命保障系统会更完善,水、气的循环利用能力更强,以减少从地面带上去的给养。

核心舱内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大约是50立方米,是天宫1号、2号的三倍还多,并且配备有完善的环控生保系统,温度湿度确保适宜。

对太阳风暴,空间站也有很好的防粒子辐射的能力,根据地面空间天气预报,航天员可以进入蒙皮更厚的防护区域短时间的规避强烈的太阳风暴。

3、我们去空间站的发射速度最大值是多少?火箭发射时最大加速到底是多少?在什么阶段?火箭发射是一个持续加速过程。

天和舱轨道高度为340-450km,因此加速的最大速度也是相应高度的轨道速度,大约7.5km/s。

4、天和核心舱所配备的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优势是什么?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转换效率,在刚入轨时可以高达30%以上。

哪怕使用十多年后,即便末期衰减以后也能达到20%。

光能从太阳发射过来到地球附近,一平方米的能量是1300多瓦。

中国的空间站的小孩关注的问题

中国的空间站的小孩关注的问题

中国的空间站的小孩关注的问题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航天员将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展开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

相信在看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新闻后,不少小朋友也开启了“好奇宝宝”模式:航天员在太空里吃什么?他们怎么睡觉?宇航员吃什么?怎么吃?关于太空大家总有很多幻想,而对于宇航员的餐食更是好奇。

在失重环境下,食物会像人一样到处飘来飘去,为了方便用餐,宇航员的餐食一般是特殊加工过的“压缩砖”和“牙膏管”。

随着现代科技和食物加工技术的发展,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方便食品,改善了宇航员的餐饮。

当然,作为“吃货大国”,为宇航员们准备的太空餐也非常丰富,多达120多种,如椰蓉面包、什锦炒饭等。

太空上可以拆快递?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7日9时50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货物舱舱门,并顺利进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大家喜闻乐见的太空“开箱”终于来了!据介绍,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内装载了近5吨的货物,有200多个货包,既包含航天员生存消耗的物品,也涵盖做实验的硬件设备,40立方米的货物舱分成了40多个储物柜。

在太空怎么保持清洁?航天员在太空中上厕所,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

因为没有重力,工作组为防止排泄物随意飘走,将太空马桶的开口设计得很小,并通过空气压力将排泄物吸走。

经“再生生保系统”的处理,航天员的尿液还能再次利用。

在太空怎么睡觉?在太空中没有重力,宇航员在睡觉时没有躺着的条件,但他们可以站着睡、倒立着睡、悬空睡而不影响睡眠质量。

宇航员身体必须固定住,防止睡着后,呼气或翻身所产生的推力使航天员在舱内飘来飘去,碰伤自己或损坏航天设备。

太空行走100问(一)

太空行走100问(一)

太空行走100问(一)
吴国兴
【期刊名称】《太空探索》
【年(卷),期】2008(000)006
【摘要】基本概念1.什么是太空行走?太空行走就是出舱活动。

太空行走是一种通俗的叫法,科学术语应该是"出舱活动",其定义是:航天员穿着出舱活动航天服,离开飞船、航天飞机或空间站,进入宇宙空间(包括在月面上或是在火星上),完成指派的各种任务的过程。

2.在太空如何行走?太空行走并不像人们在马路上遛弯或在公园里散步,它其实并不是"走"。

因为太空一无所有,既无人行道,又没有马路,因此无处可走;而且太空是失重状态,航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吴国兴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11
【相关文献】
1.太空行走100问(七) [J], 吴国兴
2.太空行走100问(八) [J], 吴国兴
3.太空行走100问(九) [J], 吴国兴
4.太空行走100问(十) [J], 吴国兴
5.太空行走100问(十八) [J], 吴国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学生科普知识:航天员出舱行走五大疑问

小学生科普知识:航天员出舱行走五大疑问

小学生科普知识:航天员出舱行走五大疑问疑问1 开门为何用了足足6分钟?神七航天员在圆满完成出舱活动的过程中,遭遇了几个有惊无险的“小插曲”。

出舱结束后,专家向记者实行了解释。

16时35分到41分,飞船轨道舱的舱门从开启到完全打开,足足用了6分钟的时间。

“我一点也不紧张,我们对此早有预案。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说,“地面训练开门,不需要这么长时间。

航天员在地面上虽然实行了大量模拟训练,但地面是无法完全模拟太空的失重和真空环境的,因而操作过程肯定会有差别。

”陈善广说,开门的过程中,刘伯明在舱内实行了为翟志刚固定腿部等协助工作,以协助他找到着力点,舱门随后被顺利打开。

他同时表示,这个过程增强了我们对太空的理解。

出舱过程中,翟志刚在第一次打开飞船舱门后,为何又将舱门关闭?从“神七”任务现场赶回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总工程师邓一兵,昨日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中心,现场解析航天员出舱活动,解答了这个问题。

邓一兵介绍说,手动开舱门的动作是设计师设计的,因为从安全角度考虑,手动开门更安全,手动开门有两道锁,打开第一道后再打开第二道,这样能够保证舱门的安全,舱门打开后就直接和外太空相通,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动作。

在翟志刚打开舱门的过程中,第一次打开舱门后,又很快关闭了舱门,对此,邓一兵解释说,这是因为第一次打开时,舱门的位置没有完全弄好,门打开后,翟志刚挪不开身,所以,第二次他找到了个好的位置,再把舱门打开。

在舱外活动阶段,翟志刚做了三件事情,第一是展示了国旗并实行讲话;第二是把一个在轨道舱外的实验装置——固体润滑材料实行回收;第三是在舱外实行局部的行走。

这些都是按照计划全部完成。

疑问2 现场为何响起“火灾警报”?翟志刚还没有完全“走”出舱外,“火灾警报”突然传来。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赶快走出大厅,来到指控大厅旁边的飞船控制室一看,原来是一个感烟探测器失效了,所以传感器发出了高电频信号,误报为“出现火警”。

小小航天员体验活动阅读,当他看到什么,他会问

小小航天员体验活动阅读,当他看到什么,他会问

小小航天员体验活动阅读,当他看到什么,他会问
小小航天员参加体验活动时,他可能会问以下问题:
1. 什么是航天器?它是怎样起飞和进入太空的?
2. 太空中的重力是如何影响航天器和宇航员的?
3. 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生活和工作的?他们有没有特殊的训练和设备?
4. 太空中有没有食物和水?宇航员如何满足生活所需?
5. 宇航员在太空中如何睡觉?他们有没有特殊的睡眠条件?
6. 宇航员如何进行太空行走?他们穿着什么样的宇航服?
7. 太空中有没有氧气?宇航员呼吸的空气是怎么来的?
8. 太空中有没有声音?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否听到任何声音?
9. 宇宙中的星星和行星是怎么形成的?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否能看到它们?
10. 航天器在回到地球时是如何着陆的?是否会有特殊的减速装置?。

二年级暑假作怎宇航员那些问题解答

二年级暑假作怎宇航员那些问题解答

二年级暑假作怎宇航员那些问题解答二年级暑假作怎宇航员那些问题解答「篇一」2040年,我成为了一名有经验的宇航员。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坐在新做的“地球1 ”宇宙飞船也飞了进去空。

我这次的任务是找到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在太阳系里,我用“探测器。

每个星球都经过了考验,但是除了地球,没有其他星球可以被人类居住。

在银河系中,我发现了一颗有水源的行星,然后我驾驶宇宙飞船着陆了。

这里确实有水,但是没有生命的迹象。

空气体非常稀薄。

我不得不登上飞船,继续搜索。

我降落在另一个星球上,发现那里有水、气体,甚至有生命的迹象。

这时,几个外星人挡住了我的路。

我告诉他们,我来自地球,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但因为人们浪费资源和地球变得破旧,我们需要找到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外星人首领说:我们的星球叫做李星,它也是一个美丽的星球。

这里很大,但是人太少了。

我们感到非常孤独。

如果你答应爱我们的星球,我会让你住在这里。

”我欣然同意。

我带了很多人回去,把他们转移到李星星。

从那时起,人们将不再浪费资源。

“丁;闹钟响了,我从床上迷迷糊糊地坐了起来。

结果是一场梦!二年级暑假作怎宇航员那些问题解答「篇二」晚上,蓝蓝的星空群星闪耀,我搬来躺椅,来到院子里乘凉。

一阵秋风把我送进了故乡。

我梦见自己已经长大了,成为了一名宇航员。

开着我心爱的“太空一号”来到了太空。

到了月球,这里什么都有:高耸的山峰;低陷的峡谷;新鲜的空气形态各异颜色多样的花草。

我还看见了美丽的嫦娥姐姐,正抱着自己心爱的玉兔,在广寒宫里乘凉。

广寒宫真美呀!走廊是用白玉砌成的,房子是用珊瑚砌成的,窗户是用明亮的琥珀做的。

一会儿,一阵阵桂花香扑鼻而来。

我这次的任务是给火星上的人提供水资源。

我怕耽误了任务,就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月球。

一会儿,我就到了九大行星之一的火星上了。

我看到住在火星上的人们缺少水资源,我想:水星水星,肯定有很多水。

于是,我就来到水星上找水,一看,全球都是水。

我灵机一动,拿出了一颗泡泡糖,把它拉的长长的,搭起一座桥,火星上的人纷纷来感谢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科普知识:航天员出舱行走五大疑问疑问1 开门为何用了足足6分钟?
神七航天员在圆满完成出舱活动的过程中,遭遇了几个有惊无险的“小插曲”。

出舱结束后,专家向记者实行了解释。

16时35分到41分,飞船轨道舱的舱门从开启到完全打开,足足用
了6分钟的时间。

“我一点也不紧张,我们对此早有预案。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
设计师陈善广说,“地面训练开门,不需要这么长时间。

航天员在地面
上虽然实行了大量模拟训练,但地面是无法完全模拟太空的失重和真空
环境的,因而操作过程肯定会有差别。


陈善广说,开门的过程中,刘伯明在舱内实行了为翟志刚固定腿部
等协助工作,以协助他找到着力点,舱门随后被顺利打开。

他同时表示,
这个过程增强了我们对太空的理解。

出舱过程中,翟志刚在第一次打开飞船舱门后,为何又将舱门关闭?从“神七”任务现场赶回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总工程师邓
一兵,昨日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中心,现场解析航天员出舱
活动,解答了这个问题。

邓一兵介绍说,手动开舱门的动作是设计师
设计的,因为从安全角度考虑,手动开门更安全,手动开门有两道锁,打开第一道后再打开第二道,这样能够保证舱门的安全,舱门打开后
就直接和外太空相通,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动作。

在翟志刚打开舱门的过程中,第一次打开舱门后,又很快关闭了
舱门,对此,邓一兵解释说,这是因为第一次打开时,舱门的位置没
有完全弄好,门打开后,翟志刚挪不开身,所以,第二次他找到了个
好的位置,再把舱门打开。

在舱外活动阶段,翟志刚做了三件事情,第一是展示了国旗并实
行讲话;第二是把一个在轨道舱外的实验装置——固体润滑材料实行
回收;第三是在舱外实行局部的行走。

这些都是按照计划全部完成。

疑问2 现场为何响起“火灾警报”?
翟志刚还没有完全“走”出舱外,“火灾警报”突然传来。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赶快走出大厅,来到指控大厅旁边的飞船控制室一看,原来是一个感烟探测器失效了,所以传感器发出了高电频信号,误报为“出现火警”。

就在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准备回到轨道舱时,一根白色的带子“挡”在了他的两腿之间。

这根带子,就是把航天员和飞船连接在一起的电脐带。

航天员刘伯明在飞船发射前曾说,太空行走中电脐带和安全系绳发生缠绕会很危险,但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

显然,翟志刚训练有素,没用多久,他就手脚并用地把电脐带拨弄到了一边。

尚志进一步解释说,实际上,当时轨道舱处于真空状态下,没有
氧气,是不可能发生火灾的。

疑问3 固体润滑材料装置是怎样取下的?
神七航天员出舱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取下安装在船舱外的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装置。

通过研究人员的巧妙设计,取下材料只需单手实行“拨、拉、压、提”4个动作。

神七固体润滑材料空间试验项目主管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
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翁立军介绍,固体润滑材料被固定在试验样品台上,航天员只需做“拨、拉、压、提”4个动作,用一只手就能取下。

然后,航天员将其装入与航天服材质相同的袋子里即可带回。

设计试验装置时,既要保证操作简单,同时还要保障在飞船发射和
飞行过程中,样品能够紧锁,不会轻易脱落。

“试验装置在空间只需实行一次解锁操作,但为了确保这个次的成功,设计人员在地面实行了2000多次的解锁试验。

”翁立军透露,从装
置的方案设计到正样发射,研究人员前后设计了7套装置,所实行的解
锁试验不下2000次,其中在真空环境下的试验达数百次,装置的可靠度
达到了0.9965以上。

疑问4 翟志刚挥动的五星红旗是如何制成的?
在太空行走过程中,翟志刚挥动了一面五星红旗。

据介绍,这面
五星红旗是由各大系统上百位工作人员每人一针绣成的,五星是用十
字绣绣出来的,凝聚了科技人员很大的心血和期待。

有专家猜测,红
旗材质可能是织锦类。

疑问5 舱外服为什么要随轨道舱一起燃烧消失?
翟志刚身着价值3000万元的国产“飞天”舱外航天服实行太空行走,但在“神七”返回时却只能带回来一双手套。

虽然舱外服可重复
利用,但在本次“神七”飞行中,因为返回舱容积和重量受到限制,
舱外航天服将和轨道舱(气闸舱)一起坠入大气层燃烧消失。

中国研制的舱外服名为“飞天”,这个名字也由胡锦涛在它的右
臂上题词,其左臂上则有国旗。

该航天服重达120公斤,并非一开始
就是能够穿卸的整件,而是在上天后由航天员从气闸舱舱壁上的支架
取下来一个服装包,再放在服装架上实行解包和检查,随后实行组装。

虽然在“神七”任务中,航天员太空行走时间定为半小时,但这
件硬结构主要由铝合金制成的舱外服,将能保障航天员出舱4小时。

航天服胸甲像是一个操控台,包含安全带以及电脐带等保障系统。

壁厚仅1.5毫米的铝合金躯干外壳上密集着各种仪器:电控台、气液
控制台、气液组合插座、应急供氧管、电脐带。

仅十几厘米见方的电
控台里,就有照明、数码管控、机械式压力表等9个开关,气液控制
台里的阀门更是多达20多个。

腕镜部分,手腕处装有一面小镜子,航天员能够通过它随时察看自己身上的各种开关。

相关新闻
舱外服研制团队
年均不足30岁
2004年7月28日,中国决定以我国研制的舱外服为主,目标是让中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穿着我国研制的服装出舱。

舱外服的系统构成颇为复杂,按照国外工程研制经验,舱外服的研制周期是十年。

最短也要七八年。

舱内服研制,我国经历了十多年,而在舱外服研制上,我国除了一部分“863”预研的成果,再无其他。

舱外航天服涉及学科多,中国航天员中心集中了国内五六十个协作单位,集智攻关,研制队伍的平均年龄不足30岁。

研制难在哪里呢?包括舱外服的环控生保系统、医监遥测系统、控制显示分系统、氧瓶等。

科研人员用4年时间攻关,解决了一个个难题,研制出了舱外航天服装备,经过各项性能测试满足神七任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