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案例分析
固定资产减值判断 案例
![固定资产减值判断 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d0e45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7.png)
固定资产减值判断案例
固定资产减值的判断案例如下:
某企业拥有一台生产设备,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市场价值为80万元。
由于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该设备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处于闲置状态。
经过评估,该设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回收其账面价值,因此可以判断该设备已经发生了减值。
具体来说,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固定资产的市价是否大幅下降,且其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因时间退役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2. 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市场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3. 市场利率、市场投资报酬率当期是否已经提高,影响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回收金额大幅降低。
4. 固定资产是否已经陈旧或者损坏。
5. 固定资产是否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提前处置。
6. 固定资产的经济效应是否已经低于或将低于预期。
7. 其他固定资产减值的迹象。
如果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可回收金额,则可以判断该固定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计提减值准备时,应当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案例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7da9b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4.png)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案例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对其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就需要进行减值计提。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资产减值过程中的管理和决策,以实现资产减值对企业盈余的影响最小化。
下面列举了十个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案例。
1. 银行信贷资产减值管理:银行在信贷业务中面临着借款人违约的风险,需要根据风险评估模型对贷款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金,以保证银行的盈余稳定。
2. 公司固定资产减值管理:企业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需要进行减值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保证企业资产价值的准确反映和盈余的稳定。
3. 证券投资减值管理:企业在证券投资中需要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和投资标的的经营情况进行减值测试,计提证券投资减值准备,以实现对盈余的管理。
4. 商誉减值管理:企业在合并收购中形成的商誉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商誉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需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以保证企业盈余的稳定。
5. 高风险行业资产减值管理:在高风险行业,企业的资产风险较大,需要加强资产减值管理,及时识别和计提减值准备,以保护企业的盈余。
6.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管理:企业在长期股权投资中需要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减值测试,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以管理盈余。
7. 存货减值管理:企业在存货管理中需要定期进行存货减值测试,计提存货减值准备,以保证企业盈余的准确反映。
8. 不动产投资减值管理:企业在不动产投资中需要根据市场价格变动和租金收益等因素进行减值测试,计提不动产投资减值准备,以保护企业盈余。
9. 长期债权减值管理:企业在持有长期债权时需要根据债权方的还款能力进行减值测试,计提长期债权减值准备,以保障企业盈余的稳定。
10. 资产组合减值管理:企业在资产组合管理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类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整体减值测试,计提资产组合减值准备,以实现对盈余的管理。
这些案例都是实际业务中常见的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情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情况,合理应用相关减值管理方法,以实现盈余的稳定和风险的控制。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舞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e4f82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2.png)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天气很炎热,但是夏天也有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发生:会计舞弊案例的发生。
2015年
8月,有关安吉拉·吉萨(Anjela Gisas)的财务舞弊案件被指控,是一起重要的法律案件。
安吉拉· 吉萨以前担任世界名牌品牌时髦公司Bluestar公司总会计师。
在那里,
她被指控利用名字虚报资产以及把准备金减少,这构成了财务欺诈。
安吉拉· 吉萨涉嫌虚报资产,具体表现为利用商品存货、加工贸易应收帐款和其他,把账面价值比实际价值大得多的资产夸大,以假充真、达到虚报财务报表之目的。
另外,安吉拉·吉萨也涉嫌把大量的资本净损失和可能减少的收入列入准备金中。
准
备金是衡量一家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这意味着它在财务报表中给出了安吉拉·吉萨
所负责会计部门的虚假信息。
此外,安吉拉·吉萨还被指控伪造发票来夸大公司的收入,从而给出高于实际的获利
数字。
在安吉拉·吉萨的财务舞弊案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会计舞弊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
的利益,这使投资者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
另外,这一案例也说明,会计稽查机制必须加强,帮助发现舞弊行为,并采取必要的
制裁措施,以确保公平,公正和完整独立的财务信息。
此外,市场监管机构也应及时采取
措施,防止财务舞弊的发生,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和投资者的利益。
以D_公司资产减值事件为例分析会计估计审计风险
![以D_公司资产减值事件为例分析会计估计审计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f4ca714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4.png)
以D 公司资产减值事件为例 分析会计估计审计风险□牛晓叶 张家伟会计估计是指会计主体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在会计估计研究中,资产减值已成为会计估计审计的重点,且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容易受到管理层偏向的影响。
本文以资产减值为切入点,探讨了审计人员在开展会计估计审计工作时如何降低审计风险,并以D 公司资产减值舞弊事件为例,帮助审计人员有效应对会计估计审计风险。
一、退市警告之“危”D 公司是一家以小家电、LED 和新能源相关业务为主的公司,该公司在2017—2018年连续两年亏损。
中国证监会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公司就可能被强制暂停上市。
然而,D 公司却在2019年扭亏为盈,笔者将探讨D 公司如何改善持续恶化的经营状况,成功扭亏为盈。
D 公司资产减值舞弊事件发生时间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D 公司在2018年财务报告中被LX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几个月后D 公司接连发布了两次会计差错更正公告,这两次更正使D 公司2018年的净亏损从5.81亿元增至39.67亿元;D 公司2019年的财务报告显示,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4亿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
因此,在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之后,D 公司主动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不是为了提高审计报告质量,而是通过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从而在2019年扭亏为盈,一举打赢“保壳之战”。
笔者通过对D 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发现,2018年D 公司控股的L 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
为了推进资产重组,掩盖公司亏损事实,维护公司形象,D 公司少计提了33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
表1 D 公司资产减值舞弊事件时间表2017—2018年连续两年亏损使2019年成为D 公司“保壳”关键之年舞弊动因2019年4月D 公司发布2018年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净亏损5.81亿元2019年8月和11月D 公司接连发布两次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净亏损39.67亿元2020年4月发布2019年年报并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4亿元净利润由负转正,实现扭亏为盈2021年9月安徽证监局对D 公司发布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存在舞弊事实104SHANGHAI ENTERPRISEJanuary 2024二、减值舞弊之“析”(一)财务数据维度财务数据异常表现为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并没有随着资产经济效益降低而增加。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案例研究》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fbf61a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a.png)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案例研究》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上市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各种资产减值的问题。
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为应对潜在资产价值损失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具体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案例,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二、案例概述以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为例,该公司近年来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多起资产减值事件。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其一项重要资产——某项专利技术的减值。
该专利技术在公司财务报表中占据了较大比重,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技术更新换代等因素,导致该专利技术的市场价值大幅下降,从而引发了资产减值。
三、资产减值原因分析1. 市场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所拥有的专利技术面临来自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竞争压力。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原有技术的市场价值逐渐降低。
2. 技术更新换代:由于科技发展迅速,原有技术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
公司未能及时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导致其资产价值下降。
3. 内部控制: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缺陷,未能及时发现和评估资产减值的迹象,导致资产减值准备不足。
4. 外部因素: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法规等因素也可能对公司的资产价值产生影响,从而引发资产减值。
四、资产减值的影响1. 财务影响:资产减值会导致公司财务报表中的资产价值下降,进而影响公司的利润和资产负债表。
在短期内,可能会对公司的股价和投资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2. 运营影响:资产减值可能暴露出公司在运营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技术创新不足、市场竞争力下降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 法律风险:如果资产减值涉及违法行为或违规操作,公司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监管机构的调查。
五、应对策略1. 加强内部控制:公司应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资产管理和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及时发现和评估资产减值的迹象。
2. 技术创新和升级:公司应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及时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舞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e4ce01cc1755270722081a.png)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案情ST幸福是一个连续亏损三年面临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2002年4月30日起被暂停上市,2002年半年报公司宣布扭亏为盈,实现162.62万元的净利润,从而恢复上市。
然而之后在10月份其公布的第三季度报告却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369.85万元,ST幸福的业绩在短短时期内产生如此大的变化不能不让人对它的半年报盈利质量产生怀疑。
其实,只要看看2000余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情况就可以初见端倪。
2001半年报显示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数冲销95万元,2001年报计提了1812万元,2002半年报冲销了106万元。
二、舞弊手法一般情况下,对于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为避免退市、被清盘的危机,往往采取“巨额计提、大额转回”的方式,实现扭亏为盈,粉饰经营业绩,进行盈余管理,调整年度利润和均衡股利分配,即正向操作。
对于绩优的上市公司,常通过负向操作,大幅计提减值准备,增加当期费用,做小当期利润,以趁当前生产经营态势较佳、利润大幅增长的经营背景,巨额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这些既能集中清理、释放一些历史问题遗留下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又能以“谨慎性原则”为借口而低估资产,从而形成秘密准备金,为未来的会计期间留下足够的“业绩储备”。
本案从长期角度看,公司企图通过重回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的计划就落空了。
但从短期的角度看,既然该准则是在2007年才开始施行,那么公司可赶在新准则实施之前重回计划计提的减值准备,从而大幅度提升利润。
总结来说,对于想通过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的上市公司而言,短期利好,长期利空。
三、建议1.当期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增加利润对于价值得以恢复的资产,允许企业在当其转回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但是会计分录的贷方不再计入收入项目,而是记入“资本公积资产减值准备减回”,待资产售出时再由“资本更加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转入收入项目。
这样既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又能有效避免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
会计实务案例
![会计实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ec4b30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7.png)
会计实务案例在会计实务中,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会计实务的应用和操作。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看看会计实务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
案例一,某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
某公司在年末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发现部分固定资产价值已经大幅下降,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根据会计准则,公司需要根据资产减值测试的结果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在这个案例中,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公司资产的实际情况,运用会计准则进行核算,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案例二,税务筹划。
某公司在年末进行税务筹划,希望通过合理的税务规划,降低税负。
在这个案例中,会计人员需要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结合税法规定,设计合理的税务筹划方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的税负,提高经营效益。
案例三,合并财务报表。
某公司进行了一次并购,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在这个案例中,会计人员需要对被并购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整合,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以反映并购后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会计实务在实际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涉及资产减值、税务筹划、合并财务报表等多个方面。
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法规和准则,并且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好会计实务的应用。
综上所述,会计实务案例分析是会计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升自身的会计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复杂的会计实务工作。
希望以上案例分析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注重会计实务的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财务会计——资产减值研究案例(600226)
![财务会计——资产减值研究案例(600226)](https://img.taocdn.com/s3/m/cad20120b4daa58da1114a05.png)
武汉轻工大学课程名称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专题研究报告:资产减值问题研究目标研究企业: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600226)年级: 会计1202班学号:姓名:专业:指导老师:目录一、坏账准备分析二、存货跌价准备分析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析四、资产减值损失分析五、我的感悟资产减值相关研究(正文)2006年颁布,2007年实行的新会计准则在以前基础上,对资产减值进行了更加详尽和明确的规定。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依会计准则权责发生制和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须在会计期末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算了资产可收回金额。
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这样,企业当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反映在其利润表中,而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作为相关资产的备抵项目,反映于资产负债表中,从而夯实企业资产价值,避免利润虚增,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按项目不同可进行明细核算。
这些明细账有“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等科目。
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 资产减值损失,贷: 各种准备金科目。
企业计提的各项准备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 各种准备金科目,贷: 资产减值损失。
期末,应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当然以上会计处理只是一般处理,在新会计准则下,部分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资产减值准备是不允许转回,这也是新旧会计准则的一大不同。
企业会计资产减值案例分析
![企业会计资产减值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5db72301f69e31433294a9.png)
一、企业会计部分:案例分析1-资产减值秋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秋月公司)为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2007年末有关资产减值的情况如下:(1)2007年12月31日,A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0万元,A原材料由于市场供应过剩,其市场价格下降为900万元;用A原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价格未受到冲击,价格平稳。
预计用900万元A原材料生产成甲产品的成本为1100万元,甲产品的估计售价仍保持在原材料降价前的1400万元,预计甲产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50万元。
此前,A原材料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0万元。
秋月公司认为,A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其价值发生减损,应当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00万元,因以前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0万元,故应冲回多提的存货减值准备60万元,在结转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的同时,冲减生产成本60万元。
(2)2007年9月15日,秋月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产品一批,乙公司开具了期限为6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面值为3000万元。
2007年12月,乙公司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乙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票据到期时无法支付票款。
秋月公司认为,该票据尚未到期,不应计提坏账准备,故没有计提坏账准备。
(3)秋月公司由专利权X、设备Y以及设备Z组成的生产线,专门用于生产产品W。
该生产线于2001年1月投产,至2007年12月31日已连续生产7年。
秋月公司按照不同的生产线进行管理,产品W存在活跃市场。
生产线生产的产品W,经包装机H进行外包装后对外出售。
1)产品W生产线及包装机H的有关资料如下:①秋月公司于2000年自行研发一项专利权X,研究阶段支出600万元,开发阶段满足资本化支出400万元,于2001年1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开始专门用于生产产品W。
秋月公司预计该专利权的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O。
该专利权除用于生产产品W外,无其他用途。
2007年末,该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
资产减值案例分析
![资产减值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0f27af6137ee06eff9186c.png)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一)华新水泥(600801)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水泥生产的公司,该公司于1993年实行了股份制改造,是中国建材行业第一家A、B股上市公司,我们选取了该公司(A股)2003—准则之后,该公司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大幅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公司计资产减值转回总额为53,577,099元,而该年利润总额为81,377,760元,资产减值转回金额占利润总额的65.84℅,而05年该公司的利润恰好达到历年利润的低谷,可见该公司有通过资产减值的转回来增加利润。
其中长期资产减值转回41,167,266元,占利润总额的50.59℅,且达到03和04年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一半以上,而06年新准则即将出台,此后长期资产减值将不能再转回,因此不能排除该公司在利用新准则出台之前的机会大量转回长期资产减值的嫌疑。
在完全排除资产减值影响之后,该公司03——08年利润总额波动剧烈,而在加入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的影响之后,该公司利润总额的波动趋于平缓一些,即该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平滑利润的动机比较明显。
(二)S*ST集琦(000750)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究、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制药企业,该公司于1993年改制成股份公司,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广西医药行业和桂林市首家上市公司。
我们选取了该公司2004——2009年的数据分析其资产减值与减值准备,而从07年开始计提很少,甚至几乎不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说明自新《资导致这两年亏损加剧。
而后在2006年又大额转回减值准备,转回的减值金额达当年利润总额的1.5倍。
这样一提一转,使得这家公司在2006年扭亏,避免被退市。
其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大清洗和扭亏的动机明显。
小结从对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以下结论:1、部分上市公司存在通过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
就盈余管理的动机来说,S*ST集琦就存在大清洗和扭亏的动机,华新水泥虽未出现亏损,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平滑利润的动机。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真相的案例分析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真相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35a0d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f.png)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真相的案例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是公司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贬值、丧失使用价值或遭遇其他损失,因此企业需要进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揭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真相。
假设有一家名为A公司的制造企业,该企业在2019年以价值1000万元购买了一台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
然而,在2023年的年度审计中发现,该机器设备的残值只有100万元,使用寿命还剩余4年。
根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规定,企业需要比较资产的账面价值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并根据其差异计算出资产减值准备。
在这个案例中,A公司需要进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以反映该机器设备的实际价值。
首先,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A公司需要对该机器设备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资产减值测试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进行减值测试层面的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计算减值准备;其次,根据评估结果计算减值准备金额。
基于该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残值,A公司需要评估其未来现金流量,并比较其与账面价值的差异。
通过观察市场和行业的变化,以及考虑到新技术的发展和竞争环境的变化,A公司预计每年从该机器设备中获得的现金流量为100万元。
假设公司的折现率为10%,即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0%。
通过对该机器设备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贴现,可得到该机器设备的净现值(NPV)。
计算公式如下:净现值= ∑ (期末现金流量 / (1+折现率)^期数)- 资产成本在这个案例中,假设未来的三个现金流量分别为1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未来三年的期数分别为1、2、3。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该机器设备的净现值为:净现值 = (100 / (1+0.1)^1) + (100 / (1+0.1)^2) + (100 / (1+0.1)^3)- 1000= 90.91 + 82.64 + 75.13 - 1000= -751.32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机器设备的净现值为负值,这意味着该机器设备的账面价值高于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案例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9afb92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4.png)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案例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是企业会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资产减值的计提和处理。
资产减值是指企业资产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所进行的调整。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来管理和应对资产减值,以保障企业的盈余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列举10个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案例。
1. 案例一:某公司的生产线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了故障,导致生产效率大幅下降。
为了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公司决定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新,计提了一定的资产减值准备。
2. 案例二:某商业银行对其贷款资产进行了定期的风险评估,发现一部分贷款存在违约风险。
为了应对潜在的损失,银行计提了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3. 案例三: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市场调研后发现,某个地区的楼盘销售前景不佳,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销售收入。
为了防范潜在的风险,公司决定对该项目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以保护企业的盈余。
4. 案例四:某制造公司的存货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存在过期和陈旧的情况,为了保持存货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决定对存货进行减值计提。
5. 案例五:某汽车制造公司的车辆库存长时间无法销售,为了避免库存积压导致的资金压力,公司决定对车辆库存进行减值计提。
6. 案例六:某电信公司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技术陈旧和设备老化的情况,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公司决定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处理。
7. 案例七:某保险公司对其投资组合进行定期评估,发现某些投资项目存在亏损的风险。
为了保障公司的盈余稳定,公司决定进行相应的资产减值计提。
8. 案例八:某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库存长时间无法消耗,为了避免库存积压导致的损失,公司决定对原材料进行减值处理。
9. 案例九: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售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和盈余稳定,公司决定对产品进行减值计提。
10. 案例十:某航空公司的飞机在运营过程中遭遇天气、机械故障等因素导致的延误和取消,为了应对潜在的损失,公司决定对飞机资产进行减值计提。
资产减值准备审计案例分析
![资产减值准备审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c61367a98271fe910ef9d9.png)
资产减值准备审计案例分析(一)短期投资减值准备审计案例[案例线索]注册会计师李文审计大华公司会计报表时,了解到大华公司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并按分类比较法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但审计中发现,在大华公司短期投资中其所持的H股票占整个短期投资的70%。
[案例分析]《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各项短期投资进行全面检查。
短期投资应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市价低于成本的部分,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企业在运用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时,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重大(如占整个短期投资10%及以上),应按单项投资为基础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
据此,大华公司选定以分类比较法计提跌价准备时,由于所持的H 股票占整个短期投资的70%,应单独对其按单项比较法计提减值准备,其余各项再按分类比较法计提跌价准备。
(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审计案例[案例线索]注册会计师吴生审计兴兴公司会计报表时,发现该公司应收款项有下列情况:1.应收账款——A公司账面余额为20万元,已提取坏账准备2万元,年底兴兴公司得知,A公司由于意外火灾导致资产严重损失,以致于企业不得不停产,短期内无法偿还该债权。
兴兴公司根据A公司目前状况,作出了如下会计处理:借:坏账准备 200 000贷:应收账款 200 000并且补提坏账准备:借:管理费用 180 000贷:坏账准备 180 0002.应收账款——B公司账面余额80万元,属于2001年当年度新发生的账款,兴兴公司对此项应收账款计提30%的坏账准备。
3.应收账款——C公司账面余额40万元,账龄不到2年,已提2000元的坏账准备,2001年末兴兴公司认定该债权难于收回,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并补提坏账准备398000元。
4.应收账款——D公司账面余额6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6000元,审计人员了解D公司是兴兴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1年末兴兴公司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并补提坏账准备594000元。
案例分析 固定资产减值
![案例分析 固定资产减值](https://img.taocdn.com/s3/m/b97f3ff0770bf78a65295463.png)
案例固定资产减值
2007年12月,甲公司购进一台生产用设备,价值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2009年末,公司发现该设备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350万元,剩余使用年限为2年,预计净残值不变。
甲公司作如下账务处理:
①购进设备
借:固定资产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②2008年应提取折旧190万元[(1000-50)÷5]借:制造费用 190
贷:累计折旧 190
③2009年应提取折旧190万元
借:制造费用 190
贷:累计折旧 190
2009年末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270(1000-190×2-35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70。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案例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757884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8.png)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案例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是企业会计中的重要环节,它在企业财务报告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的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概念和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1. ABC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其主要资产是生产线设备。
由于市场需求下降,该公司决定对其生产线设备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该公司确认了一定的资产减值损失,并相应地调整了其财务报表,以反映这些损失。
2. XYZ银行是一家金融机构,其主要资产是贷款组合。
由于经济衰退和贷款违约率上升,该银行决定对其贷款组合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该银行确认了一定的资产减值损失,并相应地调整了其财务报表。
3. 123零售集团是一家零售企业,其主要资产是存货。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和销售下降,该集团决定对其存货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该集团确认了一定的资产减值损失,并相应地调整了其财务报表。
4. EFG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其主要资产是房地产项目。
由于市场行情不佳和销售困难,该公司决定对其房地产项目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该公司确认了一定的资产减值损失,并相应地调整了其财务报表。
5. HIJ制药公司是一家制药企业,其主要资产是研发费用。
由于一项重要的研发项目失败,该公司决定对其研发费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该公司确认了一定的资产减值损失,并相应地调整了其财务报表。
6. KLM公司是一家航空公司,其主要资产是飞机和航空设备。
由于航空业务受到全球性危机的影响,该公司决定对其飞机和航空设备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该公司确认了一定的资产减值损失,并相应地调整了其财务报表。
7. NOP能源公司是一家能源企业,其主要资产是采矿权。
由于能源行业面临着环境法规和市场变化的挑战,该公司决定对其采矿权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该公司确认了一定的资产减值损失,并相应地调整了其财务报表。
8. QRS零部件制造商是一家汽车行业供应商,其主要资产是生产设备。
资产减值(修改后)
![资产减值(修改后)](https://img.taocdn.com/s3/m/0f8f85a902d276a200292ee0.png)
资产减值【案例】1.华夏公司拥有的甲设备原值为3000万元,已计提的折旧为800万元,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为200万元,该公司在2006年12月31日对甲设备进行减值测试时发现,该类设备存在明显的减值迹象,即如果该公司出售甲设备,买方愿意以1800万元的1)销售净价收购;2)如果继续使用,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未来4年现金流量净值以及第5年使用和期满处置的现金流量净值分别为600万元、550万元、400万元、320万元、180万元。
采用折现率5%。
关键问题:确定该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如果发生减值了,计算其减值准备并做出相关的账务处理。
(保留两位小数)(1)计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计提的减值准备=3000-800-200=2000(万元)(2)计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80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600/(1+5%)+550/(1+5%)2+400/(1+5%)3+320/(1+5%)4+180/(1+5%)5=1820.13(万元)所以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820.13万元,低于该资产的账面价值2000万元,即甲设备发生了减值。
(3)应该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2000-1820.13=179.87(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79.87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79.872.2008年12月31日,长城公司发现某生产线可能发生减值,(1)如果该企业准备出售,市场上厂商愿意以1900万元的销售净价(即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收购;(2)如果继续使用,该生产线在未来4年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600万元,2013年使用寿命结束时预计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800万元。
(3)采用折现率5%,假设2008年末该生产线的账面原价为3000万元,已经计提折旧1000万元,利率为5%、期数1~5期的复利现值系数分别为:0.9524、0.9070、0.8638、0.8227、0.7835。
会计真实案例
![会计真实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1d1d1b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a.png)
会计真实案例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案例,有些案例甚至会让我们感到棘手。
今天,我就来分享几个会计真实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案例一,资产减值损失。
某公司在年末进行资产减值测试时发现,部分固定资产价值已经大幅下降,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时,公司发现了几个问题,首先,公司之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资产减值测试程序,导致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其次,公司在购置资产时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评估,导致资产价值的下降没有及时被发现;最后,公司在资产减值计提过程中存在一些会计处理上的错误,影响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针对这个案例,公司进行了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建立了完善的资产减值测试程序,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加强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资产价值的下降;最后,加强了对资产减值计提过程的审计和复核,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案例二,税务风险应对。
某公司在进行税务审计时发现了一些税务风险,主要包括增值税发票的真实性问题、企业所得税的减免问题以及跨境税务合规性问题。
这些税务风险一旦被查实,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这些税务风险,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加强了对增值税发票真实性的审查和验证,确保所有的发票都是真实有效的;其次,加强了对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的了解和遵守,避免了不必要的税务风险;最后,加强了对跨境税务合规性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公司在跨境业务中遵守当地税务法规。
案例三,财务造假风险防范。
某公司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发现了一些财务造假的迹象,主要包括销售收入的虚增、费用支出的虚报以及资产价值的夸大。
这些财务造假一旦被查实,将对公司的声誉和经济利益造成严重损失。
针对这些财务造假风险,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加强了对销售收入的核实和审计,确保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加强了对费用支出的审查和监控,避免了不必要的费用虚报;最后,加强了对资产价值的评估和核查,确保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案例
![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7c260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3.png)
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案例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所发生的损失。
在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是一个重要的会计估计,需要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及时准确地计提和处理。
本文以某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处理为例,讨论了不同类型资产的减值处理方法,以及计提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流程。
一、存货减值损失处理公司A经营电子产品销售业务,库存中的一批手机发现出现技术问题,无法按照原定计划销售。
根据市场调研和专业估计,这批手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比存在明显差异,需要计提存货减值损失。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A应当按照以下步骤处理存货减值损失:1. 首先,评估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即预计销售价格减去销售相关费用),确认存货的预计净实现价值。
2. 其次,比较存货的预计净实现价值与其账面成本,如果预计净实现价值低于账面成本,则需要计提存货减值损失。
3. 最后,将计提的存货减值损失记入损益表,减少存货账面价值。
这样,公司A就能及时准确地处理存货减值损失,保持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一致性。
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处理公司B在上一财年进行了一项技术创新项目,投入资金用于研发,期望能够获得技术专利。
然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使得该技术的商业前景严重受限。
根据市场价值评估和专业判断意见,公司B认为该技术专利存在减值风险,需要计提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B应当按照以下步骤处理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 首先,评估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并确认技术专利的预计净实现价值。
2. 其次,比较技术专利的预计净实现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如果预计净实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则需要计提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3. 最后,将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记入损益表,减少技术专利的账面价值。
通过上述处理,公司B能够及时了解技术专利的价值变化,合理评估其商业前景,并就此计提减值损失,以防止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三、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处理公司C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由于该上市公司近期经营不善,股价大幅下滑,公司C担心其长期股权投资存在减值风险。
资产减值案例范文
![资产减值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f658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2.png)
资产减值案例范文资产减值是指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情况。
当一项资产发生减值时,企业需要调整其账面价值,并在财务报表中做出相应的披露。
以下是一些资产减值的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案例1:存货减值食品公司对其存货进行持续的审查和评估,以确认其账面价值是否仍能得到保持。
他们发现一批冷冻食品的保质期即将过期,且销售预测显示这批产品的销售量不足以实现其账面价值。
由于存货的账面价值高于预计销售收入,该公司决定对这批存货进行减值。
他们计算出减值金额,并在财务报表中以减值损失的形式进行披露。
案例2:固定资产减值一家制造业公司购买了一台机器设备,用于生产他们的产品。
然而,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该公司发现生产量不再需要这台机器设备。
经过评估,他们发现机器设备的回收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并且未来也不存在其他适用于此设备的用途。
因此,该公司决定对机器设备进行减值,并在财务报表中记录减值损失。
案例3:投资减值投资公司持有一家创业公司的股权投资。
然而,他们发现创业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如预期,并且未来的盈利能力也存在不确定性。
经过评估,该投资公司确定这项股权投资的现金流量不足以支持其账面价值。
因此,他们决定对股权投资进行减值,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减值损失。
案例4:应收账款减值一家制造业公司向一家客户销售商品,并提供信用销售政策。
然而,由于客户经营困难或支付能力下降,该公司发现一部分应收账款存在呆账风险。
经过评估,他们发现这些呆账的净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
因此,该公司决定对这些应收账款进行减值,并在财务报表中记录减值损失。
案例5:长期股权投资减值一家投资公司购买了一家其他行业的公司的股权。
然而,由于被投资公司的业绩不如预期,并且未来的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该投资公司决定对这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
他们评估了股权投资的现金流量,并发现其净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
因此,他们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减值损失。
以上是几个资产减值的案例,展示了不同类型资产如何因各种原因而发生减值。
资产减值案例分析题
![资产减值案例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670483aa00b52acfc7cae8.png)
案例分析题【案例1】B公司于2×12年7月1日以180万元的价格购入一项专利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专利权的预计使用寿命为6年。
2×14年12月31日,由于市场技术条件发生较大变动,B公司判断该专利权发生减值,经过减值测试,专利权的公允价值为6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48万元。
B公司认为,该专利权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公允价值,所以专利权的可收回金额为48万元,并以此为依据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7万元。
2×16年12月31日,由于市场技术条件发生较大变动,B公司预计专利权的可收回金额为72万元,因此将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7万元全部转回。
请问:B公司对专利权减值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案例分析】B公司对专利权减值的计算和会计处理不正确第一,对专利权减值的计算不正确。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
该企业没有计算处置费用而只考虑公允价值是错误的。
此外,按照两者较低者进行比较也是错误的第二,2×16年年末,对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是错误的。
因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已计提的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案例2】甲企业的一条生产线由A、B、C三台设备组成,甲企业将该生产线认定为一个资产组。
假设2×16年年末A、B、C三台设备的账面价值分别为100万元、300万元和600万元。
2×16年年末甲企业根据企业内外部有关信息判断该资产组发生了减值,对该资产组进行了减值测试。
预计该生产线尚可使用6年,经估计生产线未来6年现金流量及其折现率,得到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640万元。
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无法合理估计。
A、B、C三项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均无法合理估计,A、B两台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分别为91万元和150万元,C设备的公允价值无法合理估计请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该资产组可收回金额为多少?2×16年年末企业应该为A、B、C三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分别为多少?【案例分析】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640万元资产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1000-640=360(万元)资产减值分摊计算表项目 A B C 资产组原账面价值100 300 600 1000各资产所占比例10% 0.3 0.6资产组减值损失360分配给各资产的减值损失36 108 216 360抵减后的账面价值64 192 384 640由于抵减后设备A的账面价值不应低于91万元,所以设备A应计提9万元的减值准备,而不是36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减值案例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一)华新水泥(600801)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水泥生产的公司,该公司于1993年实行了股份制改造,是中国建材行业第一家A、B股上市公司,我们选取了该公司(A 股)2003——2008年的数据来分析该公司资产减值对其盈余的影响情况。
该公司在04年计提了大量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而自07年开始实施新《资产减值》准则之后,该公司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大幅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公司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更谨慎了。
资产减值转回总额为53,577,099元,而该年利润总额为81,377,760元,资产减值转回金额占利润总额的℅,而05年该公司的利润恰好达到历年利润的低谷,可见该公司有通过资产减值的转回来增加利润。
其中长期资产减值转回41,167,266元,占利润总额的℅,且达到03和04年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一半以上,而06年新准则即将出台,此后长期资产减值将不能再转回,因此不能排除该公司在利用新准则出台之前的机会大量转回长期资产减值的嫌疑。
在完全排除资产减值影响之后,该公司03——08年利润总额波动剧烈,而在加入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的影响之后,该公司利润总额的波动趋于平缓一些,即该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平滑利润的动机比较明显。
(二)S*ST集琦(000750)
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究、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制药企业,该公司于1993年改制成股份公司,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广西医药行业和桂林市首家上市公司。
我们选取了该公司2004——2009年的数据分析其
从该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计提的趋势来看,04、05和06年都计提了较多的长期资
产减值准备,而从07年开始计提很少,甚至几乎不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说明自
新《资产减值》准则出台以后,该公司对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更谨慎了,和华新水泥
情况类似。
该公司2004年和2005连续两年亏损,面临退市风险,而这两年计提大额减值准备,导致这两年亏损加剧。
而后在2006年又大额转回减值准备,转回的减值金额达当年利润总额的倍。
这样一提一转,使得这家公司在2006年扭亏,避免被退市。
其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大清洗和扭亏的动机明显。
小结
从对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以下结论:
1、部分上市公司存在通过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
就盈余管理的动机来说,S*ST集琦就存在大清洗和扭亏的动机,华新水泥虽未出现亏损,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平滑利润的动机。
2、自07年适用新《资产减值准则》以来,由于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期间不能转回,公司对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更加谨慎,华新水泥和S*ST集琦都反映了这一点。
3、新《资产减值》准则出台后,由于公司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更谨慎且在以后期间不能转回,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有所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