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
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探讨
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探讨摘要: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砖混结构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由于其本身物理结构的原因,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比较差,为此,必须在施工中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加强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给出了一些符合工程实际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规范,既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砖混结构;抗震设计;构造措施;房屋在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中,使用最多的建筑形式依然是砖混结构,它具有选材方便,施工周期短,工序简单以及造价低廉等优点。
但是,由于砖混结构构成材料本身的物理结构:刚性较大,变形量小,导致其在外力作用下时会由于重力原因产生自振,容易造成脆性破坏,这也导致了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
为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合理设计砖混结构房屋结构,保证施工质量,从而加强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加强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给出了一些符合工程实际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规范:合理布局房屋的平面、立面形状房屋的设计应该尽量简单,平面、立面的布局应该尽量保持对称,尽量确保房屋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的重合;(2)房屋在外观上应该尽量避免外挑、内缩等结构平面不规则的设计,这些设计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剧烈的扭转效应,大大增强外力对房屋的破坏力度,如果房屋的外观必须采用不规则设计,为了避免扭转效应,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在房屋上设置防震缝;(3)房屋应该尽可能降低其重心,坚决杜绝建筑物“头重脚轻”的不良情况,以避免在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4)房屋在平面、立面的设计上,应该尽量保持质量与刚度的分布对称设计,这样可以防止应力集中现象,提高建筑物在地震灾害中的强度;(5)在设计中还应该合理控制好房屋平面、立面结构刚度上的均匀性。
控制房屋高度、层数有统计数据表明,房屋的高度越高,房屋的层数越多,在地震灾害中受到的破坏也就会越大。
合理控制房屋高度、层数,对于减小地震对于建筑物的灾害有着很大的作用。
论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注意的问题
建材发展导 向 2 1 年 O 01 8月
论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注意的与结构设计有着密切关系, 本文主要分析 了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 震设计应注意 的问题 , 并且采取措施避免 问题 的发生
大大提 高了房屋抗震能力 。 关键词 : 抗震设计; 砖混结构; 问题 ; 措施分析
抗震设计中, 建筑平面和立面的 规整性是 整个结 构设计中一 个十分 I
房 类 }嘎I 层别 l I l . L:l垦l l壁I垫I垦l塑l垦l塑 二 壹 星 壹 星 星 星 : :
I 最高l
,
.
中心往往不容易重合, 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效应, 大大加剧地震的 I l 遗 l4 l2 1 l 1 l1 l6 1 l 晋 砖 0 4 8 l 8 l 2 2 2 破坏力度; 对体型不规则的 房屋应注意 偏离结 构刚心 远端墙段的 抗震验 j 多 砌 多 砖 I4 l2 层 l 孔 0 1}7 1 7 8 6 2 2 l I l l l l 2 算。 建筑立面应 避免 头重脚轻, 房屋重心 尽可能降 避免采用错落的 I 谇 l 孔 I9 l 7 }1 I l5 4 2 l4 低, 立 多 砖 0 1 I 8 6 l l 2 面, 屋面建筑部分的 突出 高度不应过高, 免地震时 以 发生 鞭梢效 同时 I 应, l 砌 }9 l2 I l 1 7 1 l6 2 l4 小 砖 1 1 7 I f 8 l 0 2 2 应控制好结构竖向 强度和刚 度的 均匀性。 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 】 底部 抗 墙I4 l2 l } 2 l I1 l6 2 l4 建 框架 震 o 2 7 2 7 9 l 2 2 的 要求, 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 设计方案, 使不 即 可避免时, 也应尽 量在 I 多 柱内 架 f4 排 框 0【1 j i1 I I1 l4 2 l4 2 6 5 6 5 3 l 2 适当部位设置防 震缝, 将体型复杂, 特别不规则的 平面 建筑布局分割成 I 疆天 丽 嚣高 丽 瓦 唾蔷 面 野酥 _ 几个相对规则的 独立单元。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 应尽可能兼顾建 筑造型, I 此减轻 自 减少层数、 层高是 重、 降低 削弱地震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
对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理论分析
砖混结构房屋中设置沿楼板标高的水平 圈梁, 了 加强 内外墙的连接,增强房屋的整体 1 体型均匀性的控制 性。 圈梁能够有效地约束预制板的散落, 使砖 承重好得多。 建筑平面、立面应尽可能的简洁 、规 墙出平面倒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另外, 圈梁 则,结构质量和刚度较均匀的布置。平面布 作为边缘构件,可以提高楼屋盖的水平刚度, 置复杂 ,致使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 4 合理布置纵墙和横墙 在地震作用下,限制了墙体斜裂缝的开展与 在地震作用下产生扭转反应,这样会大大加 多层砖混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是纵、横 延伸, 减轻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 剧地震的破坏作用。 墙体,在地震中主要由于承重纵、横墙在地 每开间设置构造柱的墙体,可以较多的提高 抗震设计中, 建筑平面、立面宜尽可能 震力作用下产生裂缝,严重者会出现倾斜、 变形能力, 即使墙体开裂以后, 还可以利用其 简洁、 规则, 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一 错动、倒塌等现象,进而使房屋遭到破坏。 塑性变形和滑移、 摩擦, 来消耗地震能量。 但 致。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的房屋质心与 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后, 多层砖混房屋的抗 所以合理布置纵、横墙对提高房屋抗震性能 是, 刚度中心往往不容易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会 起到很大的作用。多层砖混房星应优先采用 裂能力并没有多大的改善,难于保证砖混结 产生扭转效应, 大大加剧地震的破坏力度. 对 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构房屋实现 “ 小震”不坏的目 设计中加以 标, 体型不规则的房屋应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 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 注意。 墙段的抗震验算。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 齐, 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时一轴线上的窗 房屋重心尽可能降低,避免采用错落的立面, 间墙宽度宜均匀。房屋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 7 其 他方面可采取的措施 突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以免地 体稳定性决定着房屋抗震能力的高低,多层 在抗震验算中,多层砖混房屋底层往往 震时发生鞭梢效应,同时应控制好结构竖向 砖混房屋一般采用纵墙或横墙承重,由于非 不容易满足抗震要求,即使有时在适当部位 承重方向的约束墙体少,间距大,因而房屋 加设构造柱也不能完全满足抗震承力验算。 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 该方向刚度较弱,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均较 为了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可在抗震力不够 差,拉震能力低 ; 在高烈度地区,墙体由 的承重墙段内配置水平钢筋,使地震力由砌 2 砌体房屋的总层数及总高度限值 于平面外的失稳而先行破坏,进而引起整个 体及水平钢筋共同承担。 历次震害表明,砖混结构房屋的震害随 房屋倒塌。而在两个方向适当布置纵横、墙 着楼层数的增加而加剧。《 建筑抗震设计规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楼梯间宜设置在每 范) (GB500 l l 一 1) 在总结国内外历次 混合承重的房屋,由于其限制了纵、横墙的 个单元中部,尽量避免将楼梯设在房屋尽端 ) 200 侧向变形, 增强了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对承受 靠近山 震害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国情, 并考虑 墙处。 突出屋顶的楼梯间, 构造柱应伸 到加设构造柱防倒塌的抗震效果,制定出了 纵、 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抗弯、 抗剪 到顶部与顶部圈梁连接。为了避免个别墙段 都非常有利。 墙体布置时, 应尽量采用纵墙贯 抗震强度不足首先破坏, 我国在不同设防烈度下的砖混房屋总高度和 导致逐个破坏, 进而 通的平面布置, 当纵墙不能贯通布置时, 可在 造成整栋楼破坏甚至倒塌,要求房屋的局部 层数限值。设计中房屋总高度和层数限值应 纵横墙交接处采取加强措施, 也可在纵、 横墙 尺寸宜满足抗震规范的限值要求。 同时满足,因为楼盖重量占到房屋总重的一 半左右, 房屋总高度相同, 多一层楼盖就意味 交接处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适当加强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可以通过建筑上的合 构造配筋。必要时还可以每隔一定高度放置 理布局,结构上的构造措施等多种方法来弥 着增加半层楼的地震作用。 水平拉结构筋如2 中6 x so , o 以加强房屋整 补砌体房屋脆性材料在抗震方面的不足,从 体性,防止纵、横墙交接处被拉开。 而满足抗震要求。在抗震设计时体现以预防 3 结构空间刚度的设定 为主的设计思想达到 “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刚性楼盖体系是保证所有竖向抗侧力构 5 适当 雌肺面积与合理提高砂貂 虽 增力 度 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对于建设工程只有在 件共同受力的先决条件,建议采用现浇楼屋 历次震害表明,多层砖混房屋的抗震能 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这三方面都 盖,对干砖混结构体系采用现浇楼、屋盖不 力与墙体面积大小及砂浆强度等级高低成正 符合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抗 仅可消除滑移、散落问题,提高房屋的整体 L ,提高墙体面积、砂浆强度等级能有效地 匕 御地震的能力。 性、增大了楼板的刚度,而且对平面上墙体 对齐的要求也可以予以适当的放宽,因为作 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减轻震害的有效途 径之一。在6 层砖混房屋的抗震验算中,上 为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砖混结构,层间变形是 面几层的地震作用较小,容易满足抗震承载 可控制的 . 较强的楼、屋盖水平刚度使荷载
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探究摘要:砖混结构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多年来一直是我国房屋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
但砖混结构的材料整体性差,易发生脆性破坏,抗震性能低,未经合理抗震设计和正常施工的砖混结构在地震中破坏严重。
本文针对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砖混房屋抗震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策略砖混结构中的“砖”,是指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包括其他尺寸的异型黏土砖、空心砖等。
“混”是指由钢筋、水泥、沙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
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所以称为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一般应用在多层或者跨度不大的建筑。
但由于砖混结构是脆性结构,抗震性能差,因此,加强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一、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建筑结构体系不规则纵、横沿平面布置多数不能对齐,或墙体在竖向上下不对齐,不能形成规则完整的抗震体系。
建筑物立面造型过于复杂,有的在顶层有局部突出,易产生鞭梢效应,这样对抗震是极为不利的。
(二)建筑物超高砖混结构的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远远低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
砖混结构层数越低,震害的破坏程度越轻,五六层的建筑在相同设防烈度的条件下要比二三层建筑的震害程度严重的多,倒塌的比例也较高。
因此,在设计中适当限制建筑物的高度是减轻震害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方法。
(三)砖混结构抗震构造措施设置不合理在多数设防烈度较低的设计中,设计者在构造措施上考虑抗震,设置了圈梁和构造柱,但表达不清晰,不完整,与整个结构不协调。
1.圈梁的设置不遵守规范规定的要求,任意设置。
圈梁兼过梁时,圈梁顶标高低于板底标高;圈梁在转角处连接方式不规范,搭接方式错误;圈梁兼作过梁时,未按过梁要求配筋;楼梯间顶部和屋面应相应增加圈梁的密度,而设计中未做任何交待等。
2.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的位置设置构造柱,将构造柱作为受力构造进行设置,而纵向钢筋数量仍按构造要求配置;对较大空间房屋无横墙的纵墙上未设构造柱;在纵横墙门窗局部尺寸不满足要求时,未设置构造柱。
分析砖混结构抗震设计问题
分析砖混结构抗震设计问题汶川地震及玉树地震的发生,使建筑抗震设防问题成为了人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针对目前房屋建筑砖砌体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标签砖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局部尺寸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建筑体形要求复杂.砖混结构是一种抗震不利的体系,它应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设计,才能保证抗震安全,当结构体形复杂时,采用砖混结构,会使结构的安全度大幅降低,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砖混结构易于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从而导致房屋的破坏和倒塌。
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展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结合设计的实践经验,在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砖砌体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在砖砌体房屋中,砖墙既是承重构件又是水平地震作用的构件。
而砌筑砖墙的砖和砂浆都是脆性材料,抗震性能差,在 6 度地震作用时少量墙体就会出现裂缝,随着地震作用的加大其房屋破坏的程度明显增强、房屋破坏的数量明显增多。
砌体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1.1 平面不规则和楼板不连续。
由于居住者要求住宅建筑具有明卧、明厅、明卫和明厨,设计者和开发商为满足这种需求,使得建筑物平面凹凸部分尺寸较大,有的可能超过该方向总尺寸的30%,属于平面不规则建筑。
加之相邻楼梯间的影响(楼梯间处楼板不连续),使得楼板局部不连续,更加重了结构的不规则,增加了地震扭转附加效应,使整个楼盖的侧向刚度较弱,整体性差,不利于抗震。
1.2 总高度和总层数超限。
有的阁楼层不高且不住人可不作为一层考虑;有的阁楼层空间较高,且设计作为居室的一部分应作为一层考虑。
另外,当阁楼层的面积小于顶层面积的30%时阁楼层可不作为一层考虑。
砖砌体房屋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其地震破坏程度就越大。
1.3 错层砖砌体结构和纵墙墙体布置较弱。
在一些地方,设计者和开发商为了满足时尚消费群体的需要同时节省资金,将住宅楼设计成错层砖砌体结构。
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应予重视 。预制板应座浆. 而不应干摆. 以增强粘结; 预制板端 的
啦 业 业 业 生 j 业 韭 睡 ■ 窖 }穹 业 音穹 业 业 穹 j }j 业 ●
பைடு நூலகம்
在 一 般 梁 式 转 换 层 的不 同转 换 梁 形 式 中 , 宽 扁 钢 筋 混 凝 土
桁 架 式转 换 层 中 , 通 钢 筋 混 凝 土 桁 架 一 腹 桁 架 转 换 层 的 普 空
为Ⅷ 度 和 Ⅸ度 ( 论 房 间 大 小 ) 的 房 屋 外 墙 转 角 及 内外 墙 交 接 不 时 处 , 应 沿 墙 高每 5 c 在 灰 缝 内配 置 2 6钢 筋 , 边 伸 入 墙 内 均 0m + 每
不少于 1 图 1。 m( )
卜 _ 一 m 型!
计就是根据地震灾害和工作经验等所形成 的基本设 计原则和设 计思想. 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业 j 业 业 业 业 船 逝 姑 宣 宣 ● } 业
度 为Ⅷ度 或Ⅸ度 时房屋 的屋盖 ( 当圈梁 设在板 底时)应 加强钢 ,
筋 混 凝 土 预制 板 相 互 问及 板 与梁 、 及 圈 梁 的 拉 结 。 墙 11 加 强楼 ( ) 与砖 墙 的联 结 .. 3 屋 盖 楼 ( ) 与砖墙 的联结 是加强房 屋空 间作用 的重要措施 , 屋 盖
转换层 的楼层 的最大位移和层 间最大位移 角 比后两 者结构 小, 说 明宽扁钢筋 混凝土转换层 比普通钢 筋混凝土转换层和型钢混
凝 土 转 换 层 的 抗 震性 能 更优 良。
地震作用力较普通 钢筋混凝土桁 架一 斜杆 桁架转换层的小, 其楼
层 的 最 大 位 移 和 层 间 最 大位 移 角 也 比后 者 结 构 小 ,说 明在 此 工 程 项 目中 , 通 钢 筋 混 凝 土 桁 架 一 腹 桁 架 转 换 层 比普 通 钢 筋 混 普 空
砖混结构建筑在抗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和改进
6 度 25
l l
7 度 25 .
『 l
8 度 20 .
l l
9 度 15 .
l l
2 2 平 面和 立 面布 置 以及 结构 体 系 .
建筑平 面形 状 应具 有 良好 的整 体作 用 , 布置 宜 规则 、 称 。 对 楼梯问不宜设在房屋 的尽 端和转角处 ; 筑的立 面和竖 向剖 面力 建 求规则 , 结构 的侧向刚 度宜 均匀 变化 , 体沿 竖 向布置 上下应 连 墙
度 等诸多不合理 的现象 , 应力求 避免 。建筑 物结构体 系应采用横
1 砖混 结构 在抗 震设 计 中存在 的问题
1 中国目前住宅砖混结构超 高 、 ) 超层现象 时有发生 。
墙 承重或纵横墙共 同承重 的结构体系 , 同一结 构单元 中应采用相 2 目前 , ) 施工 不规 范 , 质量 难 以保证 。为 满足 部分 大 空 间需 同的结构类型 , 应避免因局部削弱或 突变造成 薄弱部位 产生应力 要 , 在 底 层 或 顶 层 局 部 采 用 钢 筋 混 凝 土 内框 架 结 构 , 将 构 造 集 中 或 塑 性 变 形 集 中 。 仅 或
砖 混 结 构 建 筑 在 抗 震 设 计 中 的 主要 问题 和 改进
刘 志 敏 闫 小 兵
摘 要 : 绍 了砖混结构 的应用及其抗 震缺 陷, 介 分析 了砖 混结构抗震 设计 中存在 的 问题 , 在执行 国家标准和 总结有关科 研成果 的基础上 , 出 了多层砖混结构抗震设 计的具体作法 , 提 以完善砖混结构抗震 设计。
续 , 免 刚度 突 变 ; 向抗 侧 力 结 构 的 截 面 和 材 料 强 度 等 级 自下 避 竖
设计 中再追求大开 问 、 门洞 甚 至通 窗效果 等 , 大 必将 大 大削 弱房
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
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作者:王亚刚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第17期摘要:根据地震灾害资料的分析发现,在经过高烈度地震后所保留下来的砖混结构房屋建筑,除了地基、结构布置及施工质量是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外,其建筑和结构的构造措施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因此,本文作者主要就砖混结构房屋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强度验算与构造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砖混结构;房屋建筑;抗震设计;结构体系中图分类号:U452 文献标识码:B1.前言我国当前房屋建筑中,在房屋建筑中砖混结构一直使用最为广泛。
由于砖混结构的材料和连接方式变形能力小,因此,在地震力的作用下,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
但是,在根据房屋的震害调查分析表明发现,只要在对建筑经过合理的抗震设防,构造措施得当,保证施工质量,砖砌体房屋仍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抗震概念设计就是根据地震灾害和工作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2.砖混结构常用构造措施2.1.加強房屋的整体性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差的原因之一是房屋的整体性差。
为了加强墙体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砖混结构房屋的房间尺寸不宜过大;砖墙的开洞率要适当控制;开洞位置不影响纵横墙体的整体联结;注意墙体的砌筑质量;砂浆应有较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其底层标号应≥M5.0;砌筑时干砖应浇水湿润, 以保证与砂浆的可靠粘结;不应在砖墙上任意留施工洞,必要时应在洞的周围加设钢筋混凝土框予以补强;墙体内应避免设置暗管暗线。
此外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1)加强墙体间的联结纵横墙体在交接处应同时咬槎砌筑, 否则应留坡槎, 而不应留直槎与马牙槎。
设计烈度为7 度时的高大房间以及设计烈度为8 度和9 度(不论房间大小) 时的房屋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 均应沿墙高每50cm 在灰缝内配置2Ф6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m(图1)。
后砌的非承重墙在与承重墙或柱交接时, 在交接处沿墙高每50cm 预留2Ф6钢筋以便与后砌非承重隔墙拉结。
探究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
探究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多层砖混结构是当前多层住宅的主要结构形式,是人民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其抗震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中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对砖混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对应的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措施。
标签砖混结构;房屋建筑;抗震设计一、砖混结构建筑物抗震设计方面的存在问题1、平面不规则。
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的砖混结构,建筑物质心与刚度中心往往不易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效应,大大加剧地震的破坏力度;平面布局凹凸不齐,局部突出的尺寸太大,外墙拐角过多,地震时产生应力集中现象,结构易受破坏;平面刚度不均匀。
建筑设计要求虚实对比,使窗间墙宽窄不一,使窗间墙刚度分布不均,地震时变形不协调,宽墙段因刚度大而容易受剪破坏,窄墙段则易发生弯曲破坏,致使薄弱部位提前破坏引起结构整体破坏。
2、竖向刚度不均匀。
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局部设置大空间房屋,造成竖向墙体不连续,产生刚度突变和出现薄弱层。
转换承重梁过多,传力复杂,对抗震极为不利;建筑立面设计过分追求立面效果,出现“头重脚轻” 造成房屋重心过高。
有些建筑物采用错落的立面,突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过高,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而造成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不均匀。
外墙窗尺寸越来越大,而窗间墙尺寸则越来越小,有的开间甚至取消整门外墙,在外墙上设带形通窗、玻璃幕墙,使外纵墙几乎完全丧失抗震能力。
地震时变形不协调,薄弱部门提前破坏引起结构整体破坏。
3、局部大悬挑。
砖混结构建筑物由于其结构特性使立面造型相对而言比较呆板或单一,因而设计人员喜欢用大悬挑结构来创造新颖的空间体量构图,超出规范规定,并且附属构件复杂且过多。
为突出立面效果,屋顶女儿墙设置过高,超出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相应的规定。
4、砖混结构建筑物设计中构造柱设置过多,抗震砖墙不足。
资料表明,砖墙增设构造柱后能提高砖混结构建筑物体侧向挤出塌落的约束作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能使砌体的抗剪承载力显著提高,提高砌体的变形能力,是有效的抗倒塌措施。
砖混结构安全等级和抗震等级
砖混结构安全等级和抗震等级抗震级别一般能够达到5级左右,所以如果地震来的时候超过了6级,这样的房屋就会比较危险。
砖混结构在一开始设计的时候,要求它的抗震防烈度能够达到5级,但是在不同的地区,抗震级别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比如重庆、四川,因为是地震多发带,抗震的级别就要达到6级或者7级。
现在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框架结构,家里的自建房基本上采取的是砖混结构,这两种不同的结构抗震的能力也是不同的,那么砖混结构能抗几级的地震?一、砖混结构能抗几级地震城市建设当中,现在已经很少会使用砖混结构了,不过对于一些农村的房子或者一些城郊的建筑,有些因为建筑时间比较久,所以选择的是砖混结构。
而这样的房屋结构,它的抗震级别一般能够达到5级左右,但是如果地震来的时候超过了6级,这样的房屋就比较危险了。
砖混结构在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它的抗震防烈度能够达到5级,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它的抗震级别也会有所区别,比如重庆、四川,因为是地震多发带,所以抗震的级别就要达到6级或者7级。
二、关于房屋抗几级地震1、我们在判断房子是否能够抗地震,这是以抗争列数为标准的。
而商品房的抗震指数一般来说达到了4.0~4.8级左右,主要就是根据它的结构来判断,所以现在的住宅结构就是砖混结构或者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另外就是根据抗震力,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抗震的指标分为1~8.9级。
2、如果发生了1~3级的地震,对于建筑物没有任何伤害。
但是如果发生了4级的地震,对于有些建筑物就会产生轻微破坏。
5级以上的地震就比较大了,对于建筑物就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对于5级以上的地震一定要考虑到防震的效果。
3、所以现在基本上会选择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框架结构,抗震级别系数会比较高,比较适合中高层的住宅或者高层的住宅,而砖混结构基本上是一些低层的住宅。
总结:不同的房屋结构,抗震级别也是不同的,现在房屋基本上都要选择框架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才能够在地震的时候起到了抗震的效果,保护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浅谈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
浅谈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多层砖混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下面将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加固措施等方面浅谈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
首先,材料选择是多层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
在这种结构形式中,砖是主要承载材料,因此砖的品质和强度直接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
一般建议选择质量好、品种适合、强度高的实心砖,比如高强度抗震砖。
此外,混凝土也是多层砖混结构中的重要材料,应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强度等级,并且加入适量的抗裂和抗震增强措施,如添加纤维材料等。
其次,在多层砖混结构的设计中,要考虑到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变形能力。
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设计上,应采取适当的支撑方式,避免出现过于柔软的结构,导致地震荷载无法通过结构传递到地基。
在结构的变形能力设计上,应合理设置伸缩缝和剪切墙等措施,以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减小地震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此外,在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中,还可以采取一些加固措施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例如,可以在结构的节点处设置钢筋混凝土加固柱和钢筋混凝土加固梁,以增加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同时,在多层砖混结构的外墙设置加固带或加固板,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和耐震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装钢支撑或者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等措施,增加结构的抗震能力。
最后,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还应注意对地基的要求。
地基是整个建筑结构的基础,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抗震性能。
在设计中,应根据地基的地质条件和承载能力,采取适当的地基加固措施,如加固基础、加固桩等,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综上所述,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需要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加固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以确保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可靠性。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细化设计,以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达到要求。
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浅谈砖混结构的房屋抗震设计摘要:由于砌体这种材料本身具有的脆性性质决定了砖混结构的房屋在地震设防区域的变形能力较小,耗能较差,因此不利于抗震。
因此,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改善砖混结构房屋的延性和耗能性质具有十分重要及深远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砖混结构的房屋抗震设计,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关键词: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引言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中破坏比较严重的就是砖混结构,每当想起这些巨大的灾害和人类遭受的损失,都会让人感到颤栗,不少的地震工作者也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总结了不少的抗震措施。
因此根据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我认为在砖混结构的房屋抗震设计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 砖混结构简介砖混结构有着工期短造价低、取材方便和施工简单等优点,因此在我国建筑行业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
砖混结构在连接方面主要利用混合水泥砂浆通过咬合内外砖墙达到整体性的目的,砖墙主要采用空心砖。
虽然砖混结构具有一定的优点,但由于其脆性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抗震性能较差的缺点。
因此利用其优点、避免缺点是广大抗震工作者一直不断努力的方向,换言之,改善砖混结构房屋的延性和耗能性质,提高其抗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及深远的意义。
下面着重介绍在砖混结构的房屋抗震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3 控制砖混结构的房屋总高度和总层数无论是哪种结构形式,都会有一定的层高限制,砖混结构也不例外。
历次震害表明砖混结构的房屋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其破坏程度也就越大,因此在减少地震灾害时,控制砖混结构的房屋总高度和总层数具有很大的作用。
其具体做法应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和行业规程,同时满足两者的上限值,如果只满足总高度的要求,多一层楼盖就意味着增加了房屋的重量,从而加大了作用在底部的倾覆力矩;而如果只满足总层数要求,房屋高度过高,结构就比较柔,导致位移比较大,而砖混结构的变形能力不好从而会导致一定的问题。
2000年以后的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
2000年以后的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摘要:1.引言2.2000年以后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的标准3.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的影响因素4.提高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的方法5.结论正文:随着我国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2000年以后,我国对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这是因为,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了解2000年以后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的标准,对于我们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和标准,2000年以后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主要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其中,一级抗震设计等级要求最高,四级抗震设计等级要求最低。
具体来说,一级抗震设计等级适用于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二级抗震设计等级适用于地震烈度中等的地区,三级抗震设计等级适用于地震烈度较低的地区,四级抗震设计等级适用于非地震地区。
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结构类型和结构体系。
不同的结构类型和结构体系,其抗震性能和抗震设计等级会有所不同。
其次,建筑场地和地基条件。
建筑场地和地基条件对地震作用的传递和放大效应有重要影响,因此,不同的建筑场地和地基条件,其抗震设计等级也会有所不同。
再次,结构材料和构件的性能。
结构材料和构件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不同的结构材料和构件性能,其抗震设计等级也会有所不同。
提高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选择结构类型和结构体系。
不同的结构类型和结构体系,其抗震性能和抗震设计等级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结构类型和结构体系。
其次,加强建筑场地和地基条件的处理。
建筑场地和地基条件对地震作用的传递和放大效应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应加强建筑场地和地基条件的处理,以提高抗震设计等级。
再次,提高结构材料和构件的性能。
结构材料和构件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应采用高性能的材料和构件,以提高抗震设计等级。
砖混结构建筑抗震设计缺陷和对策
砖混结构建筑抗震设计的缺陷和对策摘要:四川汶川地震,引发的大量砖混结构建筑倒塌,引起人们对该类建筑抗震性能的质疑,其实在前期设计中合理的建筑布局、结构选型,能有效地避免大震倒塌的严重事件,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本文就在这次地震后参与都江堰市震害建筑危险性排查的案例对此类建筑的抗震缺陷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抗震设计安全分析四川汶川5.12大地震,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中国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灾难,该次地震伤亡总数的90%以上是由学校、住宅等建筑不抗震垮塌造成的,而且多数是我国当前国情条件下采用的量大面广的砌体结构建筑。
因此积极发展和推广抗震建筑,对于我国抵御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深远的意义,建筑物抗震设计工作已经成为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笔者经历的5.12地震后到四川都江堰市对地震破坏房屋进行危房排查和安全鉴定的案例,结合我国国情实际,就城镇建设中采用较多的砖混结构和底框-砖混结构建筑,在这次地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抗震设计结构选型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1建筑设计平面布置的规则性1.1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4.2 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
从查勘的数幢六层砖混结构的住宅楼震害程度分析,虽然都按7度抗震设防设计,房屋套内平面布局相同,但组合成条式的楼房明显比呈阶梯式平面和凹字型的房屋墙体裂缝少,震害轻(图一)。
参考相关资料,还有“l”、“u”和“z”字型的平面布局房屋,都不利于抗震。
1.2据当地受地震影响损坏房屋的初步统计,同样是砖混结构的住宅,60~70年代的建筑受损程度明显低于1990年前后兴建的房屋,正好与大家预计的情况相反。
实际上除了建筑质量的因素外,房屋的室内布局对建筑抗震能力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笔者查勘的都江堰市某厂的职工住宅情况分析,同样采用砖混结构,楼、屋面均为预制混凝土板。
探讨房屋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
探讨房屋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摘要:砖混结构房屋可以通过建筑上的合理布局,结构上的构造措施等多种方法来弥补砌体房屋脆性材料在抗震方面的不足,从而满足抗震要求。
在抗震设计时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设计思想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对于建设工程只有在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这三方面都符合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抗御地震能力。
本文主要探讨房屋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
关键词:砖混结构;地基基础;裂缝控制;抗震设计中图分类号:tu97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引言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它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据有关资料统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总数的95%是由于房屋倒塌引起的,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
砖混结构建筑物由于变形能力差,抵御侧向水平地震作用时在变形极小的情况下会发生开裂,进而倒塌,在地震中的破坏往往比较严重,因此砖混结构更应做好抗震设防。
目前砖混结构房屋由于某些建筑材料质量低,施工达不到抗震设计的要求抗震设计中各专业之间不协调,抗震结构体系中各结构构件不匹配等,从而降低了砖混结构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给砖混结构的抗震和安全埋下了隐患。
1 地基和基础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又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它的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危。
实践表明,建筑物事故的发生,很多与地基基础问题有关,而且事故一旦发生,补救并非容易。
所以地基和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地基和基础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应对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查明地基土质情况、分布范围、承载力大小、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条件,然后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方便施工等要求,进行全面分析,权衡利弊,确定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结构类型,以便使上部结构与地基相互影响,共同工作。
对软弱地基和不均匀地基尤其如此。
(2)地基压缩变形大小与上部荷载值成正比。
因此,减轻结构自重是降低基底附加应力,减少沉降的有效措施,对于基础,可以选用自重轻,覆土少的基础形式,如宽基浅埋,空心基础,薄壳基础甚至箱形基础,或设置地下室、半地下室,采用架空地板,取代室内填土。
砖混结构抗震设计需控制的几个要素
1 . 0 o 1 . 0 o 1 . 0 o 1 . o 0 0 . 5 0
1 . 2 5 1 . 2 5 1 . 0 0 1 . 5 0 O .0 0
I 破坏房屋 类型 l 学 校教学设施建筑 I 重灾区 农村房屋 I 灾区 城镇房屋 I I 建筑面积与倒塌面积比 l 2 . 9 7 l 8 2 . 4 I 6 4 . 8 l
砖 混 结 构 抗 震 设 计 需 控 制 的 几 个 要 素
高 永 新
( 博乐农五师全新勘测设计有限公 司, 新疆 博乐 8 3 3 4 0 0)
摘
要: 讨论 了在砖 混结构 抗震设计过 程中需要着重注意控 制的几个要 素 , 并进 行 了分析 , 同时对砖 混结构抗 震设计 过程进 行 了
如果任意部分单独作用 , 很难发挥 其在结构 体整体 中的作 用 , 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较大 的威胁 , 由于房屋倒 塌而造成 的人员 系 , 甚至失去作用 ; 而结构体整体如果缺失 某一构件则 整体将失 去一 损伤是地震造 成人畜 伤害 的主要 原因 。房屋 抗震 性能无 疑成 为 定 的抗震 能力 , 但是抗震能力 的损失 与构架设计 能力相 比大小视 房屋设计施工 的首要任务 。在我 国 , 长期 以来以砖混 结构房 屋为 主要建筑形式 , 其具有原材料易取 、 施 工要求低 、 房 屋建成后 隔热 保 暖效果 突出的优 点 , 尤其是农村地 区 自建房屋 大部分为砖 混结 构 。据灾后统计 , 2 0 0 8 年 汶川地 震 中, 重灾 区农 村房 屋倒塌 占总 倒塌房屋 的 8 2 . 1 % 。房屋一旦发生结构性倒塌 , 如果房屋 内居 民 未能在房屋倒 塌前及 时逃出到达安全地 带 , 后果 不堪设 想。在砖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最大 。砖 混结构 由于具 有造 价低 、 性能 优越 、
民用建筑中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
民用建筑中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摘要:多层砖混结构是我国当前民用建筑中最广泛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它具有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
抗震性是民用建筑设计时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了多层砖混结构在抗震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砖混结构;民用建筑;抗震;设计目前,砖混结构的民用建筑在我国非常常见,主要是由于这种结构无论在选材上,还是施工的工艺上,抑或施工的成本上都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但是我们在关注其优点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其不足之处,多层砖混砌体民用建筑大部分使用机制空心砖以及混合砂浆来完成其砌筑的过程,并利用其内外砖墙的咬砌来实现整体的连接性,这一方式就决定了其脆性性质,也就是说它的抗震性比较差,这一点在地震设防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
因此,本文对于如何做好多层砖混结构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具有学术以及实践上的双重意义。
1层数要求以及高度针对多层砖混民用建筑的层数要求以及高度要求,我们在设计中要确保其不超过相应的限值,可以通过以往的实例看出这一点,一般来说,多层砖混结构民用建筑的层数与高度和在地震中所受的破坏是成正比的,因此,做好对于其层数以及高度的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中所带来的伤害。
在我们的设计工作中,民用建筑的总高度以及总层数要同时符合上标的限值,这主要是因为建筑的总重量中楼盖的重量能够占到一半,如果总高度一样,那么我们每多一层楼盖就会增加半层楼的侧向地震作用,这也会增大对底部的倾覆力矩,进而使其抗震性能变差。
2民用建筑平面以及立面的布局做好民用建筑平面以及立面的布局是抗震设计中一个非常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建筑的抗震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
针对多层砖混结构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我们最好要做到平、立面简单对称。
根据我们的经验,越是对称的民用建筑,其抗震的性能越好。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如果我们做好对于平、立面的布置,那么可以使其每个部位所受到的力比较均匀,这可以有效地减少薄弱的环节。
2000年以后的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
2000年以后的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摘要:1.引言2.2000 年以后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的标准3.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4.结论正文:近年来,随着地震频率的增加,人们对建筑抗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2000 年以后,我国对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进行了重新规定,以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一、2000 年以后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的标准根据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的规定,2000 年以后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分为四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地震烈度和场地条件。
1.一级抗震设计等级:适用于地震烈度为8 度及以上、场地条件为I 类场地的建筑。
2.二级抗震设计等级:适用于地震烈度为7 度及以上、场地条件为II 类场地的建筑。
3.三级抗震设计等级:适用于地震烈度为6 度及以上、场地条件为III 类场地的建筑。
4.四级抗震设计等级:适用于地震烈度为5 度及以上、场地条件为IV 类场地的建筑。
二、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1.结构布置:建筑物的结构布置应简单、清晰,避免出现复杂的结构形式。
同时,建筑物的关键部位,如楼梯间、屋顶、女儿墙等,应进行加固处理。
2.墙体:砖混结构中的墙体是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应保证其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墙体的厚度、高度以及砂浆的强度等级都需要根据抗震设计等级进行合理设计。
3.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砖混结构中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其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确保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规范要求。
4.连接件:建筑物的连接件,如钢筋、螺栓等,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滑移能力。
此外,还应保证连接件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松动、脱落等现象。
5.结构体系:砖混结构应采用适当的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框架- 剪力墙结构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2000 年以后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等级的提高,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砖混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
摘要:本文概括了砖混结构的优缺点,倡导注重砖混结构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与
必要的数值计算相结合。
关键词:砖混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1.砖混结构的优缺点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优点主要表现在:①砖是最小的标准化构件,对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要求低;②砖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化学稳定性和
大气稳定性;③节省水泥钢材和木材不需模板,造价较低;④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简单;⑤砖的隔音和保温隔热性要优于混凝土和其他墙体材料。
因此,被广泛用于住宅
建设中。
2.砖混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2.1合理设计建筑平面和立面
砖混房屋的平、立面设计从整体上决定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合理布置是抗震的关键。
抗震设计中,建筑平面、立面宜尽可能简洁、规则,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
中心相一致。
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应均匀变化,竖向抗侧
力构建的界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少,避免抗测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
承载力突变。
避免建筑立面的头重脚轻,并尽可能降低房屋重心,避免采用错落的立面,突出房屋建筑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以免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
2.2严格控制房屋总层数,防止总高度超出限值
根据历次震害情况显示表明,砌体砖混房屋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其地震
破坏程度越大,因此,砖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总层数应予以严格控制以减少地震时带
来的震害。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总层数有了强制性规定。
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适用于横墙较多的多层砖砌体房屋,对横墙较少的多层砖砌体房屋,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横墙较少的基础上,再适当降
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
而对于抗震横墙最大间距超过多层砖房要求的,已不属于侧力作用下的刚性房屋,因此,不能按多层砖砌体房进行抗震设汁,应按空旷房屋设汁。
2.3增强砌体房屋的刚度和整体性
房屋抗震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结构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
为了加强墙体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砖混结构房屋的房间尺寸不宜过大;砖墙的开洞率适当控制;开洞位置不影响纵横墙体的整体联结;注意墙体的砌筑质量;砂浆应有较好的
和易性和保水性,其底层标号应≥M5.0:不应在砖墙上任意留施工洞,必要时应在洞
的周围加设钢筋混凝土框予以补强等。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盖具有整体性好、水平刚度大的优点。
不但可消除滑移、散落问题,增加房屋的整体性,增大楼板的刚度,而且对平面上墙体对齐的要求也予以适当放宽,因作为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砌体结构,层间变形是可控制的。
2.4合理布置纵墙和横墙
多层砖混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是纵、横墙体,在地震中主要由于承重纵、横墙在地震力作用下产生裂缝,严重者会出现倾斜、错动、倒塌等现象,进而使房屋遭到破坏。
因此,合理布置纵、横墙对提高房屋抗震性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地震中多层砖混房屋的横向地震力主要由横轴承担,不仅要求其有足够
的承载力,而且要求楼盖必须具有能将地震力传给横墙的水平高度。
对抗震墙最大间距的构造规定就是为了满足楼盖列传递水平地震力所需的刚度要求。
如果横墙间距过大,纵向墙便会因为过大的层间变形而产生平面的弯曲破坏,使楼盖失去传递水平地震力的能力,从而导致地震力害未传到横墙,纵墙已先破坏。
多层砖混房屋则一般
采用纵墙或横墙承重,由于非承重方向的约束墙体少,间距大,因而房屋该方向刚度较弱,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均较差,拉震能力低;在高烈度地区,墙体由于平面外的失稳而先行破坏,进而引起整个房屋倒塌。
2.5其它措施
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提高墙体的变形能力,形成约束砌体,墙体在反复地震力作用下出现裂缝后,构造柱和圈梁能有效阻止裂缝的延伸,从而达到大震时裂而不倒的设防目标。
圈梁能有效地约束预制板的散开,使砖墙出平面外倒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圈梁作为边缘构件,可以提高楼、屋盖的水平刚度,把地震作用分给墙体,既能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与延伸,又能减轻地震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
3.房屋高度计算及层高限值
3.1结构计算简图的底部嵌固位置按以下确定
(1)无地下室或符合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的全地下室,在室外地面下500mm,或沿外墙的管沟底部;
(2)符合规定的地下室及全地下室,当其地下室承重砌体墙厚度不小于底层厚度的1.5倍,地下室现浇钢筋混凝土顶板厚度不小于150mm,并采用双层双向通长配筋,每层每个方向配筋率不小于0.25%时,地下室顶板可作为嵌固端。
3.2砌体承重房屋顶层大房间,当屋盖采用肋形梁板结构
梁支承处砌体顶部有截面高不小于梁高度的卧梁时,承重砌体计算层高的时候允许计算到卧梁底,但不应小于3.6。
砌体承重房屋的底层,当内纵端、内横墙厚度比上层增加半砖厚,或设置间距不大于2m的构造柱时,底层砌体承重墙层高允许放大到4.2m。
教学楼的教室应使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平板或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以保证教学楼层高不应小于3.4m(中学)、3.lm(小学),当现浇板、屋盖板沿全部承重
墙设置高度不小于240mm圈梁时,层高允许放大到3.7m。
4.结语
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重在概念设计,在加强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辅之以必要的数值计算,是搞好抗震设计的必要手段。
设计时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设计思想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通过建筑上的合理布局,结构上的构造措施等多种方法来弥补砌体房屋脆性材料在抗震方面的不足,从而满足抗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