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江西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一多解填空题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类型一
点运动型多பைடு நூலகம்题
• 【类型特征】点运动型多解题常见于某点在射线、直线、多边形的边上 或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上运动,与之相关的图形的边或角产生变化而不 明确,从而导致分情况讨论产生多解. • 【解题策略】解决此类问题时,利用数形结合方法,采取“动中求静, 静中求解”的策略,以相对静止的瞬间,发现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在图 形的变化中不重不漏地进行分类讨论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0
例2
(2018· 高安三模)已知 tan∠MON=3,点 P 在∠MON 内,PC⊥ON,
PC=1,OC=3,直线 l 绕点 P 旋转,交射线 OM 于点 A,交射线 ON 于点 B,当△ 3 10 AOB 为直角三角形时,线段 OA 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5 或 3 10
第二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专题一 多解填空题
• 【专题分析】满足条件的多解型试题是江西省2013年中考试题开始创设 的一类独创性题型,一直放在填空题的最后一题,考查宗旨主要是进一 步强调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考查类型:①点运动型多 解题(2018.12;2015.14;2014.14);②图形变换不确定型多解题 (2017.12);③实践操作型多解题(2016.12).
2
常考题 型 · 精讲
• 在数学中,当问题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的对象进 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给出每一类的结果,最终综合各类结 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这种数学思想叫分类讨论思想.几何图形中引 起分类的因素很多, 初中阶段用到分类讨论思想的所有知识点(三角 形、四边形、圆等)及对应的情况大致可归纳为如下4种: • (1)与几何基本概念有关的分类讨论,如点A,点B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 有两种情况:A,B两点在直线l的同侧或异侧.
9
类型二
图形变换不确定型多解题
• 【类型特征】图形变换不确定型多解题,常见的图形变换有:平移、旋 转及轴对称(翻折)等,在图形的变换中产生不明确的因素,需要进行 分类讨论,从而产生多解. • 【解题策略】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弄清变换前后哪些量发生变化,哪些 没有变化,找出变化后的数量关系,明确分类讨论的对象,全面考虑, 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
11
解题思路
• 当△AOB为直角三角形时,要分类讨论,因为tan∠MON=3,故 ∠AOB≠90°.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 ①当∠OAB=90°时,可得∠MON=∠BPC,由tan∠MON=3,可得BC=3, 即OB=6,由锐角三角函数可得OA的值. • ②当∠OBA=90°时,由锐角三角函数可得OA的值.
12
【解答】∵tan∠MON=3, 3 10 10 ∴sin∠MON= 10 ,cos∠MON= 10 . ①当∠OAB=90° 时, ∵∠ABO+∠AOB=90° ,∠ABO+∠BPC=90° , ∴∠AOB=∠BPC. BC ∴tan∠BPC=tan∠MON=3= PC,且 PC=1. ∴BC=3.∴OB=6. 10 OA 3 10 ∵cos∠MON= 10 =OB,∴OA= 5 .
5
例1
(2018· 南昌一模)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8,0)和点 B
(0,6) ,点 C 是 AB 的中点,点 P 在折线 AOB 上,直线 CP 截△AOB,所得的三 7 0,3) , (4,0) , (4,0) 角形与△AOB 相似,那么点 P 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②当∠OBA=90° 时,即 AB⊥CO, 10 OC ∵cos∠MON= 10 =OA,且 OC=3,∴OA=3 10. 3 10 综上所述:当△AOB 为直角三角形时,线段 OA 的长度为 5 或 3 10.
14
类型三
实践操作型多解题
• 【类型特征】近年来江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加强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 考查,实践操作型多解题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 思维能力. • 【解题策略】解决这类问题经常按要求真实进行折(剪)纸活动,经历 观察、操作、猜想、分析等实践活动和思维过程,然后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生活经验和分类讨论思想,从而解决问题.
18
②当 AE=EF=4 cm 时,如答图 2 所示,易得 BE=5-4=1(cm) , 1 1 BF= EF -BE = 4 -1 = 15(cm) ,所以 S△AEF=2AE×BF=2×4× 15=
2 2 2 2
2 15(cm2) ;
19
③当 AE=EF=4 cm 时,如答图 3 所示,易得 DE=7-4=3, 1 1 DF= EF -DE = 4 -3 = 7(cm) ,所以 S△AEF=2AE×DF=2×4× 7=
16
解题思路
• 因为等腰三角形腰的位置不明确,所以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 ①△A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利用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 ②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边上的高BF,再代入面积公式求解; • ③先求出AE边上的高DF,再代入面积公式求解.
17
【解答】由题意可知,需分三种情况讨论: 1 1 ①当 AE=AF=4 cm 时,如答图 1 所示,易得 S△AEF=2AE×AF=2×4×4=8 (cm2) ;
3
• (2)与三角形有关的分类讨论,如与等腰三角形有关分类讨论涉及角 (底角与顶角不明确)、边(底或腰不明确)、高(腰上的高在三角形 内还是外不明确);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分类讨论涉及直角边、斜边不 明确、直角不明确;与相似三角形有关的分类讨论涉及对应边不明确、 对应角不明确、图形的位置不明确. • (3)与四边形有关的分类讨论,如由特殊四边形的形状不确定性引起 的讨论,特殊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边与对角 线未明确. • (4)与圆有关的分类讨论,如由于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不确定而分类 讨论;由于点在圆周上位置关系的不确定而分类讨论;由于弦所对弧的 优劣情况的不确定而分类讨论;由于两弦与直径位置关系的不确定而分 类讨论;由于直线与圆的位置的不确定而分类讨论.
7
【解答】①当 PC∥OA 时,易得△BPC∽△BOA,由点 C 是 AB 的中点,可得 P 为 OB 的中点,此时 P 点坐标为(0,3) ;
②当 PC∥OB 时,易得△ACP∽△ABO,由点 C 是 AB 的中点,可得 P 为 OA 的中点,此时 P 点坐标为(4,0) ;
8
③当 PC⊥AB 时,如答图. ∵∠CAP=∠OAB, AC AP ∴Rt△ APC∽Rt△ ABO,∴OA=AB, ∵点 A(8,0)和点 B(0,6) , ∴AB= 62+82=10. ∵点 C 是 AB 的中点, 5 AP 25 ∴AC=5,∴8= 10 ,∴AP= 4 , 25 7 7 ∴OP=OA-AP=8- 4 =4,此时 P 点坐标为(4,0) , 7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 P 点坐标为(0,3) , (4,0) , (4,0) .
6
解题思路
• 第一步:要求点P变化后的三角形与△AOB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方法,找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 第二步:分三种情况讨论: • ①当PC∥OA时,△BPC∽△BOA,易得P点坐标为(0,3); • ②当PC∥OB时,△ACP∽△ABO,易得P点坐标为(4,0); • ③当PC⊥AB时,如答图,由于∠CAP=∠OAB,则Rt△APC∽Rt△ABO,计 算出AB,AC,则可利用比例式计算出AP,于是可得到OP的长,从而得到 P点坐标.
15
例3
(2018· 章贡区模拟)如图,在一张长为 7 cm,宽为 5 cm 的矩形纸片上,
现要剪下一个腰长为 4 cm 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矩形的一 个顶点重合,其余的两个顶点在矩形的边上 ) ,则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 8 cm2,2 15 cm2 或 2 7 cm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2 2
2 7(cm2) .
综上,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 8 cm2,2 15 cm2 或 2 7 cm2.
20
类型一
点运动型多பைடு நூலகம்题
• 【类型特征】点运动型多解题常见于某点在射线、直线、多边形的边上 或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上运动,与之相关的图形的边或角产生变化而不 明确,从而导致分情况讨论产生多解. • 【解题策略】解决此类问题时,利用数形结合方法,采取“动中求静, 静中求解”的策略,以相对静止的瞬间,发现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在图 形的变化中不重不漏地进行分类讨论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0
例2
(2018· 高安三模)已知 tan∠MON=3,点 P 在∠MON 内,PC⊥ON,
PC=1,OC=3,直线 l 绕点 P 旋转,交射线 OM 于点 A,交射线 ON 于点 B,当△ 3 10 AOB 为直角三角形时,线段 OA 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5 或 3 10
第二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专题一 多解填空题
• 【专题分析】满足条件的多解型试题是江西省2013年中考试题开始创设 的一类独创性题型,一直放在填空题的最后一题,考查宗旨主要是进一 步强调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考查类型:①点运动型多 解题(2018.12;2015.14;2014.14);②图形变换不确定型多解题 (2017.12);③实践操作型多解题(2016.12).
2
常考题 型 · 精讲
• 在数学中,当问题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的对象进 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给出每一类的结果,最终综合各类结 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这种数学思想叫分类讨论思想.几何图形中引 起分类的因素很多, 初中阶段用到分类讨论思想的所有知识点(三角 形、四边形、圆等)及对应的情况大致可归纳为如下4种: • (1)与几何基本概念有关的分类讨论,如点A,点B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 有两种情况:A,B两点在直线l的同侧或异侧.
9
类型二
图形变换不确定型多解题
• 【类型特征】图形变换不确定型多解题,常见的图形变换有:平移、旋 转及轴对称(翻折)等,在图形的变换中产生不明确的因素,需要进行 分类讨论,从而产生多解. • 【解题策略】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弄清变换前后哪些量发生变化,哪些 没有变化,找出变化后的数量关系,明确分类讨论的对象,全面考虑, 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
11
解题思路
• 当△AOB为直角三角形时,要分类讨论,因为tan∠MON=3,故 ∠AOB≠90°.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 ①当∠OAB=90°时,可得∠MON=∠BPC,由tan∠MON=3,可得BC=3, 即OB=6,由锐角三角函数可得OA的值. • ②当∠OBA=90°时,由锐角三角函数可得OA的值.
12
【解答】∵tan∠MON=3, 3 10 10 ∴sin∠MON= 10 ,cos∠MON= 10 . ①当∠OAB=90° 时, ∵∠ABO+∠AOB=90° ,∠ABO+∠BPC=90° , ∴∠AOB=∠BPC. BC ∴tan∠BPC=tan∠MON=3= PC,且 PC=1. ∴BC=3.∴OB=6. 10 OA 3 10 ∵cos∠MON= 10 =OB,∴OA= 5 .
5
例1
(2018· 南昌一模)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8,0)和点 B
(0,6) ,点 C 是 AB 的中点,点 P 在折线 AOB 上,直线 CP 截△AOB,所得的三 7 0,3) , (4,0) , (4,0) 角形与△AOB 相似,那么点 P 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②当∠OBA=90° 时,即 AB⊥CO, 10 OC ∵cos∠MON= 10 =OA,且 OC=3,∴OA=3 10. 3 10 综上所述:当△AOB 为直角三角形时,线段 OA 的长度为 5 或 3 10.
14
类型三
实践操作型多解题
• 【类型特征】近年来江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加强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 考查,实践操作型多解题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 思维能力. • 【解题策略】解决这类问题经常按要求真实进行折(剪)纸活动,经历 观察、操作、猜想、分析等实践活动和思维过程,然后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生活经验和分类讨论思想,从而解决问题.
18
②当 AE=EF=4 cm 时,如答图 2 所示,易得 BE=5-4=1(cm) , 1 1 BF= EF -BE = 4 -1 = 15(cm) ,所以 S△AEF=2AE×BF=2×4× 15=
2 2 2 2
2 15(cm2) ;
19
③当 AE=EF=4 cm 时,如答图 3 所示,易得 DE=7-4=3, 1 1 DF= EF -DE = 4 -3 = 7(cm) ,所以 S△AEF=2AE×DF=2×4× 7=
16
解题思路
• 因为等腰三角形腰的位置不明确,所以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 ①△A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利用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 ②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边上的高BF,再代入面积公式求解; • ③先求出AE边上的高DF,再代入面积公式求解.
17
【解答】由题意可知,需分三种情况讨论: 1 1 ①当 AE=AF=4 cm 时,如答图 1 所示,易得 S△AEF=2AE×AF=2×4×4=8 (cm2) ;
3
• (2)与三角形有关的分类讨论,如与等腰三角形有关分类讨论涉及角 (底角与顶角不明确)、边(底或腰不明确)、高(腰上的高在三角形 内还是外不明确);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分类讨论涉及直角边、斜边不 明确、直角不明确;与相似三角形有关的分类讨论涉及对应边不明确、 对应角不明确、图形的位置不明确. • (3)与四边形有关的分类讨论,如由特殊四边形的形状不确定性引起 的讨论,特殊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边与对角 线未明确. • (4)与圆有关的分类讨论,如由于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不确定而分类 讨论;由于点在圆周上位置关系的不确定而分类讨论;由于弦所对弧的 优劣情况的不确定而分类讨论;由于两弦与直径位置关系的不确定而分 类讨论;由于直线与圆的位置的不确定而分类讨论.
7
【解答】①当 PC∥OA 时,易得△BPC∽△BOA,由点 C 是 AB 的中点,可得 P 为 OB 的中点,此时 P 点坐标为(0,3) ;
②当 PC∥OB 时,易得△ACP∽△ABO,由点 C 是 AB 的中点,可得 P 为 OA 的中点,此时 P 点坐标为(4,0) ;
8
③当 PC⊥AB 时,如答图. ∵∠CAP=∠OAB, AC AP ∴Rt△ APC∽Rt△ ABO,∴OA=AB, ∵点 A(8,0)和点 B(0,6) , ∴AB= 62+82=10. ∵点 C 是 AB 的中点, 5 AP 25 ∴AC=5,∴8= 10 ,∴AP= 4 , 25 7 7 ∴OP=OA-AP=8- 4 =4,此时 P 点坐标为(4,0) , 7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 P 点坐标为(0,3) , (4,0) , (4,0) .
6
解题思路
• 第一步:要求点P变化后的三角形与△AOB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方法,找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 第二步:分三种情况讨论: • ①当PC∥OA时,△BPC∽△BOA,易得P点坐标为(0,3); • ②当PC∥OB时,△ACP∽△ABO,易得P点坐标为(4,0); • ③当PC⊥AB时,如答图,由于∠CAP=∠OAB,则Rt△APC∽Rt△ABO,计 算出AB,AC,则可利用比例式计算出AP,于是可得到OP的长,从而得到 P点坐标.
15
例3
(2018· 章贡区模拟)如图,在一张长为 7 cm,宽为 5 cm 的矩形纸片上,
现要剪下一个腰长为 4 cm 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矩形的一 个顶点重合,其余的两个顶点在矩形的边上 ) ,则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 8 cm2,2 15 cm2 或 2 7 cm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2 2
2 7(cm2) .
综上,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 8 cm2,2 15 cm2 或 2 7 cm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