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举例

合集下载

AVR单片机定时器TC0定时操作过程

AVR单片机定时器TC0定时操作过程

定时器T/C0定时功能实现过程一、中断总使能:SREG=0X80;二、使能定时器溢出中断,TIMSK的TOIE0置1三、选择定时器时钟分频系数,由TCCR0的CS01,CS01,CS00决定。

四、定时器计数器付初始值,TCNT0=61,TCNT0位8位寄存器,计数范围为0-255,付初始值61后,从61开始计数到255时产生溢出中断付初值后定时就开始工作。

定时时间计算:每个计数时钟脉冲的时间T=1/f,f=晶振频率/分频系数,如晶振为8MHZ ,分频系数为1024,则定时器器时钟频率为f=8000000HZ/1024 =7812.5HZ,单个时钟脉冲时间:T=1/f=1/7812.5=0.128ms (毫秒),T/C0最大的计数值为256,最大计时时间为256*0.128ms=32.768ms 。

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定时器初值=256- 定时时间/单个时钟脉冲时间:如定时25ms,初值=256- 25ms/0.128ms=256-195=61注:1MHZ=1000KHZ=1000000HZ,1s(秒)=1000ms(毫秒)/***************************************************************************************函数功能:定时器T/C0实现1秒钟定时,控制发光二极管周期性亮灭,晶振8MHZ***************************************************************************************/#include <iom16v.h>char Counter = 0; // 1S计数变量清零,变量声明/********端口初始化********/void port_init() //端口初始化子函数{PORTA=0xFF; //PA口配置为输出DDRA=0xFF; //PA口初始值为"1"}/********定时器0初始化********/void timer0_init() //因为定时时间太短,看不到灯的变化{SREG = 0x80; //使能全局中断TIMSK|=(1<<TOIE0); //使能T0溢出中断TCCR0|=(1<<CS02)|(0<<CS01)|(1<<CS00); // T/C0工作于普通模式,1024分频,//定时器频率= 8M/1024 =7812.5HzTCNT0 = 61; //定时初值设置,定时时间=(256-61)/7812.5=25ms}/********主函数********/void main(){port_init();timer0_init();while(1);}/********定时器0中断服务函数********/#pragma interrupt_handler timer0_ovf:10void timer0_ovf(void){TCNT0 =61; //重装计数初值if(++Counter >= 40) //定时时间到1S吗?定时中断溢出40次为1S,25ms*40=1000ms=1s(秒) {PORTA^=BIT(0); //,将PA口的第0位取反操作。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51单片机和AVR单片机的初值计算三种方法)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51单片机和AVR单片机的初值计算三种方法)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51单片机和A VR单片机的初值计算三种方法)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
一、51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1、方法一
void main(void)
{
s1=1;
TMOD=0x01; //使用定时器T0的模式1
TH0=(65536-46083)/256; //定时器T0的高8位设置初值
TL0=(65536-46083)%256; //定时器T0的低8位设置初值
函数功能:定时器T0的中断服务函数
********************************************************/
void TIme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定时器T0的中断编号为1,使用第1组工作寄存器
{
count++; //每产生1次中断,中断累计次数加1
if(count==20)//如果中断次数计满20次
count=0; //中断累计次数清0
s++; //秒加1
网络上阅读一段程序,定时器初值46083 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一般我们如用AT892051的话定时50MS 就是TH0=(65536-50000)/256;
猜想应该是使用的12M晶体,20次为1S.
2、方法二
10MS定时器初值的计算:
1)晶振12M
12MHz除12为1MHz,也就是说一秒=1000000次机器周期。

10ms=10000次机器周期。

65536-10000=55536(d8f0)。

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定时器初值计算的两种方法

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定时器初值计算的两种方法

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定时器初值计算的两种方法在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定时器的初值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定时器的初值是一个整数值,用于设置定时器的计数范围和计数周期。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硬件平台,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定时器的初值。

1.基于精确的时间计算方法:基于精确的时间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需要定时的时间长度来计算定时器的初值。

首先,需要确定定时器的频率,即每秒钟产生的中断次数。

然后,需要计算出所需的计数周期,即需要定时的时间长度乘以定时器的频率。

最后,通过计算周期与定时器的初始值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定时器的初值。

基于精确的时间计算方法能够保证定时器的精度,在需要精确控制时间的应用中比较常见。

2.基于试验和估算的方法:基于试验和估算的方法适用于一些不需要非常精确的定时器应用。

这种方法一般通过实验来确定合适的定时器初值。

首先,设置一个初值,然后通过实际运行代码并观察计时结果,不断调整初值,直到达到所需的定时效果。

例如,在一个LED闪烁的应用中,假设希望每个LED的亮灭时间为1秒。

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初值,然后不断调整初值,直到每个LED的亮灭时间接近1秒。

在调整初值时,可以通过观察LED亮灭的频率来判断初值是否合适。

基于试验和估算的方法相对简单,适用于一些对定时器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定时器初值的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定时器的工作模式、预分频系数等因素,以确保定时器的计时周期和频率能够满足要求。

在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定时器的初值计算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任务。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硬件平台,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

基于精确的时间计算方法适用于那些对定时器精度有较高要求的应用,而基于试验和估算的方法适用于一些对定时器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

无论选用哪种方法,在计算定时器初值时,需要充分考虑定时器的工作模式、频率和计时周期等因素,以确保定时器的计时与实际需求相符。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定时器初值也可能需要通过实验和调试进行调整,以保证定时器的工作效果。

c51单片机串口初值计算

c51单片机串口初值计算

c51单片机串口初值计算
单片机串口的初值计算是为了设置串口通信的波特率(Baud Rate),波特率是指串口每秒传输的位数。

在51单片机中,串口模块由SBUF(串口数据寄存器)、SCON(串口
控制寄存器)和PCON(功耗控制寄存器)组成。

串口通信的波特率设置
是通过控制SCON和PCON寄存器的相关位实现的。

以下是一种计算波特率初值的方法:
1.确定所需的波特率,例如1200。

2.计算定时器T1的初值:
其中,CPU时钟频率是指单片机的工作频率,如12MHz。

3.将T1的高8位和低8位分别存储到TH1寄存器和TL1寄存器中:
TH1=T1高8位
TL1=T1低8位
4.设置串口模式和波特率控制位:
SCON=SCON,0x50;//设置串口工作在模式1(8位数据,可变波特率)PCON=PCON,0x80;//设置波特率控制位,使能T1控制波特率
5.启动定时器T1:
TR1=1;//启动定时器T1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计算并设置51单片机串口的波特率初值。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计算初值时取整会导致一定的误差,因此实际波特率可能会略有偏差。

51单片机定时器初值的计算

51单片机定时器初值的计算

51单片机定时器初值的计算单片机中的定时器是实时计时器,一般用于测量时间或控制系统的时间间隔。

在51系列单片机中,定时器实际上是一个16位的计数器,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工作,如定时器模式、计数器模式、定时/计数器模式等。

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晶振频率产生一个时钟信号,通过计数器进行计数,当计数值达到设定值时触发中断或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

因此,在使用定时器之前,首先需要计算定时器的初值。

定时器的初值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1.确定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定时器可以有多种工作模式,如定时模式、计数器模式等。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相应的工作模式,并将定时器寄存器设置为相应的模式。

2.确定定时器的时钟源:定时器的时钟源可以是外部晶振或内部时钟信号,由于外部晶振的频率一般比较稳定,因此通常将晶振作为定时器的时钟源。

3.确定定时器的分频系数:定时器的分频系数决定了定时器的工作频率,可以通过设置定时器的分频寄存器来实现。

分频系数越大,定时器的工作频率越低。

4. 确定所需的定时时间: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确定需要的定时时间,例如10ms、100ms等。

5.计算初值:根据定时器的时钟源、分频系数和所需的定时时间,可以计算出定时器的初值。

计算公式为:初值=(2^16-1)-定时时间*定时器工作频率其中,2^16-1是定时器的最大计数值。

6.将初值写入定时器寄存器:最后,将计算得到的初值写入定时器的寄存器中,使得定时器按照设定的时间开始计数。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出来的初值是一个16位的值,需要将其拆分为高8位和低8位,并分别写入定时器的高字节和低字节寄存器中。

总结起来,计算定时器初值的步骤包括确定定时器的工作模式、时钟源和分频系数,确定所需的定时时间,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初值,将初值写入定时器寄存器中。

这样,定时器就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开始计数了。

51单片机 定时器 c语言

51单片机 定时器 c语言

51单片机定时器 c语言51单片机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单片机芯片,定时器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可以用于实现各种定时任务,而c语言则是51单片机常用的编程语言之一。

下面将结合实例,阐述51单片机定时器在c语言中的使用方法。

一、引入头文件及定义定时器首先需要引入头文件“reg51.h”,然后需要定义一个定时器变量和一个计数变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定时器0,所以定义如下:```c#include<reg52.h>sbit led = P2^0; //定义led信号端口P2.0unsigned char count = 0; //计数变量unsigned char timerVal = 56; //定时器初值```需要注意的是,定时器初值的计算方法如下:$$定时器初值 = 256 - \frac{所需延时时间× 晶振频率}{12}$$在本例中,晶振频率为11.0592MHz,所需延时时间为0.001秒,则计算得到定时器初值为56。

二、设置定时器参数设置定时器参数前,需要先关闭定时器0。

设置完成后,再通过TR0位将定时器0启动。

```cvoid initTimer(){TMOD &= 0xF0; //定时器0, 方式1TMOD |= 0x01;TH0 = timerVal; //定时器初值高位TL0 = timerVal; //定时器初值低位ET0 = 1; //打开定时器0中断EA = 1; //打开总中断}void main(){initTimer(); //初始化定时器0while(1){if(count >= 100){led = !led; //LED翻转count = 0; //计数器清零}}}void timerHandler() interrupt 1{TH0 = timerVal;TL0 = timerVal;count++; //计数器+1}```在上述代码中,通过设置TMOD寄存器,将定时器工作在方式1。

c 51单片机串口初值计算

c 51单片机串口初值计算

c 51单片机串口初值计算【最新版】目录1.51 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2.波特率与定时器初值的关系3.计算定时器初值的方法4.编写串口通信程序的注意事项5.实例:51 单片机与电脑串口通信的程序设计正文51 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微控制器,其串口通信功能可以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

在 51 单片机中,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定时器控制数据传输的速率,也就是波特率。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 51 单片机串口的初值以及编写串口通信程序的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波特率与定时器初值之间的关系。

波特率是指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而定时器初值则是指定时器计数器在接收或发送一个字节数据时的初值。

在 51 单片机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定时器初值来控制串口通信的波特率。

那么,如何计算定时器初值呢?我们可以使用如下公式:初值 = 65536 - (波特率× 12)其中,65536 是定时器计数器的最大值,12 是定时器计数器的位数(即 12 位),波特率则是我们需要设置的串口通信速率。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设置波特率为 115200,那么初值可以计算为:初值 = 65536 - (115200 × 12) = 55292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如何编写 51 单片机的串口通信程序。

在编写程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设置定时器初值:根据上面计算出的初值,设置定时器初值。

2.配置串口:根据需要设置串口的工作模式、波特率等参数。

3.开启中断:为了实现异步通信,我们需要开启串口中断。

4.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在中断服务程序中,我们可以处理接收到的数据以及发送数据。

最后,我们将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编写 51 单片机与电脑串口通信的程序。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假设 51 单片机的晶振频率为 11.0592MHz,需要设置的串口通信速率为 115200bps。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定时器初值:初值 = 65536 - (115200 × 12) = 55292接下来,我们可以编写串口通信程序如下:```c#include <reg52.h>#include <intrins.h>#define BAUD_RATE 115200 // 波特率#define BUFFER_SIZE 64 // 接收缓冲区大小unsigned char buffer[BUFFER_SIZE];unsigned char flag = 0; // 标记接收到的数据void init_uart() {// 初始化串口PCON |= 0x40; // 使能串口 1TMOD = 0x20; // 定时器 1 工作在方式 2TH1 = 0x3C; // 设置定时器初值TL1 = 0xB0;TR1 = 1; // 启动定时器SCON = 0x40; // 使能串口接收}void uart_int() interrupt 1 {// 串口中断服务程序if (RI) { // 接收缓冲区有数据flag = 1; // 标记接收到数据 RI = 0; // 清空接收中断标志 }if (TI) { // 发送缓冲区为空TI = 0; // 清空发送中断标志 }}void main() {init_uart(); // 初始化串口while (1) {if (flag) { // 接收到数据 // 处理接收到的数据flag = 0; // 清空标记 }}}```通过以上程序,我们可以实现 51 单片机与电脑的串口通信。

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

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

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
在51单片机中,定时器的计数初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定时器计数初值=(计数器溢出值-所需延时)/(晶振频率/分频系数)举例来说,假设我们希望定时器延时1毫秒,CPU使用的晶振频率为11.0592MHz,分频系数为12、根据上述公式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定时器工作过程中,当计数器达到计数初值时,定
时器将自动触发中断,并重新从计数初值开始计数,直到计数器溢出。


过中断服务程序,可以在定时器溢出时执行特定的任务。

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定时器初值计算的两种方法

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定时器初值计算的两种方法

time 就是假设要延时的 100ms(要取 100000us) FOSC 是晶振频率 注意:定时器一定要考虑晶振的频率,因为单片机最小的中断时间和频率 有关系。 例如: 6MHz 晶振对应的时间范围是:512us --- 16.384ms --- 131.072ms 因此,在设置时间前,一定要考虑晶振和定时器的关系。
单片机 C 语言编程中定时器初值计算的两种方法
单片机 C 语言编程中,定时器的初值对于初学者真的是比较不好计算, 因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第 1 种方法: #define FOSC 11059200L //晶振的频率 #define TIMS (65536-FOSC/12/1000) //12T mode 对于 8051 系列单片机通 用 //#define TIMS (65536-FOSC/1000) //1T mode STC 单片机可以用这个 unsigned int timer0_tick; int timer0_count;
} } 初值的赋值采用的是移位运算: TL0=TIMS; TH0=TIMS>>8; 第 2 种方法: #define FOSC 11059200L //晶振的频率 TH=(65536-time*FOSC /12)/256 TL=(65536-time*FOSC /12)%256
void Timer0(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定时器 0 中断外理 { TL0=TIMS; TH0=TIMS>>8; if(timer0_tick--==0) //加到 1000 次即 1 秒 { timer0_tick=1000; LED_Timer=~LED_Timer;

详细说明定时器的初值计算过程

详细说明定时器的初值计算过程

定时器是计算机中常用的一种功能模块,它可以用来精确地计时、触发某些操作或者产生精确的时标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定时器的初值计算是很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定时器的工作精度。

本文将详细说明定时器的初值计算过程。

二、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定时器是一种内部计时功能模块,主要由一个计数器和一组控制寄存器组成。

计数器以某种特定的时钟信号为基准进行计数,当计数器的值达到设定的初值时,定时器将触发相应的中断或者产生特定的输出信号。

三、初值计算公式定时器的初值计算通常使用以下公式:初值 = 计时器时钟周期 / 设定的时间 - 1其中,计时器时钟周期是指计时器工作时钟的周期,通常是计时器所使用的计时模块提供的时钟信号。

设定的时间是用户期望的定时时间,单位可以是毫秒、微秒或者其他时间单位。

四、初值计算过程1. 确定计时器时钟周期首先需要确定计时器所使用的计时模块提供的时钟信号的周期。

这通常可以在计时器的手册或者相关的资料中找到。

假设计时器的时钟周2. 设定定时时间用户需要确定需要定时的时间,例如需要定时500毫秒。

3. 计算初值根据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初值:初值 = T / 500 - 1五、初值计算实例假设计时器的时钟周期为10微秒,需要定时500毫秒。

则初值 = 10微秒 / 500毫秒 - 1 = 50000 - 1 = 49999六、注意事项在进行初值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计时器时钟周期的准确性,计时器的手册或者相关资料中通常会提供时钟周期的信息。

2. 设定的时间需要与实际需求相符,否则计算出的初值可能不准确。

七、结语定时器的初值计算是定时器应用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初值计算能够保证定时器的工作精度。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对定时器的初值计算过程有所了解,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地进行初值计算。

八、初值计算的精度影响初值的计算精度对定时器的工作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初值计算不准确,定时器可能无法准确地达到所期望的定时时间,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定时器初值计算

定时器初值计算
= 1111000001100B 其中高8位为TH1的初值,即F0H,低5位为 TL1的初值, 注意,这里TL1的初值应为00001100B即0CH,而不是 60H,因为在方式0时,TL1的高3位是不用的,应都 设为0。
-
方式1:最大计数值为M=216,因此定时器的 初值应为 X = 216-(1×10-3)/(2×10-6) = 650时/计数器的核心部件是二进制加1计数器 (TH0、TL0或TH1、TL1) 。 1. 定时功能----计数输入信号是内部时钟脉 冲,每个机器周期使技数器的值加1。
2. 计数功能----计数脉冲来自相应的外部输入 引脚,T0为P3.4,T1为P3.5。
在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中,有一个控制位(C/T), 分别用于控制定时/计数器工作在定时器方式还是 计数器方式。
2.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TF1 TR1 TF0 TR0 IE1 IT1 IE0 IT0
中断请求标志 启动定时/计数器 触发方式选择
0 停止 1 启动
0 低电平 1 下降沿
-
三、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定时器/计数器共有四种工作方式
1. 方式0—13位方式
-
四、定时/计数器常数的计算
1.计数器初值的计算 设计数器的最大计数值为M(根据不同工作方 式,M可以是213、216或28),则计算初值X的 公式如下: X=M-要求的计数值
-
2.定时器初值的计算 在定时器模式下,计数器由单片机主脉冲
fosc经12分频后计数。因此,定时器定时初 值计算公式:
X=M-(要求的定时值)/(12/fosc) 式中,M为定时器模值(根据不同工作方式, M可以是213、216或28)

定时器初值计算范文

定时器初值计算范文

定时器初值计算范文定时器初值计算是指在设计和实现定时器功能时,根据所需的定时时间计算定时器的初始值(或计数值)的过程。

定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和计数设备,在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广泛应用。

在这些应用中,通过计算定时器的初始值,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实时操作,如延时、任务调度、周期性工作等。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定时器类型和定时器初值计算的方法,以及一些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

一、定时器的类型在嵌入式系统中,常见的定时器有两种类型:基于硬件的定时器和基于软件的定时器。

基于硬件的定时器是通过计数器、时钟和相关的电路实现的,可以提供高精度的计时和计数功能。

基于软件的定时器则是通过编程实现的,依赖于系统的时钟和计时函数,实现相对较低精度的定时功能。

1.基于硬件的定时器基于硬件的定时器通常由计数器、时钟和预设值等组成。

计数器用于存储当前的计数值,时钟提供计时的时间基准,预设值是计数器的初始值,用于设定定时器的计时周期。

当计数器的值达到预设值时,就会触发定时器中断或产生其中一种特定的动作。

基于硬件的定时器通常使用的是定时器寄存器(Timer Register),通过写入和读取寄存器中的值,可以设置和获取定时器的状态和计时值。

2.基于软件的定时器二、定时器初值的计算方法在设计和实现定时功能时,根据所需的定时时间计算定时器的初始值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定时器的初值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计算:1.硬编码2.公式计算公式计算是通过一定的公式或计算方法,将所需的定时时间转换为定时器的初始值。

例如,如果需要计时t秒,且定时器的时钟频率为f,则定时器的初始值为t*f。

这种方法适用于周期性的定时任务和动态变化的定时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提高灵活性和适应性。

3.近似计算近似计算是通过对所需的定时时间进行近似和调整,得到较为接近的定时器初始值。

例如,如果需要计时t秒,且定时器的时钟频率为f,则可以先计算出定时器的初值为t*f,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单片机定时器方式0初值高位计算

单片机定时器方式0初值高位计算

单片机定时器方式0初值高位计算单片机的定时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模块,它可以用来实现一些精确的计时和控制操作。

在定时器的使用中,有一种方式叫做方式0,这种方式是定时器最基础的计数模式,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本文将介绍以单片机定时器方式0初值高位计算为主题的相关内容。

一、定时器方式0的基本原理定时器方式0是单片机中最基础的计数模式,它是通过定时器的计数器来实现计时的。

在方式0中,计数器是一个8位的寄存器,它的值从0开始计数,每次计数加1,当计数器的值达到255时,会自动重新计数从0开始。

在使用方式0时,需要设置定时器的初值和时钟源。

初值是计数器最开始的值,时钟源是计数器的时钟输入源,可以是内部时钟或外部时钟。

当计数器计数到初值时,就会触发定时器中断。

二、初值高位计算的原理在计算初值时,可以使用初值高位计算的方法。

初值高位指的是计数器的高8位,因为定时器计数器是一个8位的寄存器,因此初值也是一个8位的值。

当需要设置一个比255大的初值时,就需要使用初值高位计算的方法。

初值高位计算的原理是,将需要设置的初值拆分成高8位和低8位两部分,将高8位存入定时器的高8位寄存器中,将低8位存入定时器的低8位寄存器中。

这样就可以实现设置任意值的初值。

例如,需要设置一个1000ms的定时器,计数器的时钟源为内部时钟,定时器的工作模式为方式0,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初值的计算:初值 = (65536-1000*Fosc/12)/256其中,Fosc是单片机的主频,单位为Hz。

计算出来的初值需要拆分成高8位和低8位,分别存入定时器的高8位寄存器和低8位寄存器中。

三、初值高位计算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初值高位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计算初值时需要考虑计数器的溢出情况,否则会导致定时器计时不准确。

2. 计算出来的初值需要拆分成高8位和低8位,分别存入定时器的高8位寄存器和低8位寄存器中,否则会导致定时器无法正常工作。

3. 在使用外部时钟源时,需要设置计数器的时钟分频系数,否则会导致定时器计时不准确。

51单片机12M和11.0592M晶振定时器初值TL0和TH0的计算

51单片机12M和11.0592M晶振定时器初值TL0和TH0的计算

51单片机12M和11.0592M晶振定时器初值TL0和TH0的计算#include<stdio.h>#include<reg51.h>void timer0_init(){TMOD=0x01;//方式1TL0=0xb0;TH0=0x3c;TR0=1;ET0=1;}void timer0_ISR(void) interrupt 1{TL0=0xb0;TH0=0x3c;//50ms中断一次single++;if(single==20){ kk++;single=0;}}void main(){int kk=0;//计数器int single=0;timer0_init();}TL0=0xb0;TH0=0x3c;这两个是怎么算出来得,如果晶振不是12Mhz ,是11.0592 MHz 怎么算12M的晶振每秒可产生1M个机器周期,50ms就需要50000个机器周期,定时器在方式1工作,是16位计数器,最大值为65536,所以需设置初值15536,即3CB0H(10进制15536转换成16进制数3CB0),所以TH0=0x3c,TL0=0xb0。

(65536-50000周期=初值15536)高位就是TH0的值,低位为TL0的值11.0592M的晶振每秒可产生0.9216M个机器周期,50ms就需要46080个机器周期,定时器在方式1工作,是16位计数器,最大值为65536,所以需设置初值19456,即4C00H,所以TH0=0x4c,TL0=0x00。

其实很简单,不管你使用多大的晶振,使用51单片机,一般都是12分频出来,也就可以得出一个机器周期机器周期=12/n(n指晶振频率),假设你要定时的时间为M那么定时的初值为:M/机器周期=初值;TH0=(65536-初值)%256;TL0=(65536-初值)/256;将(65536-初值)所得的值化成16进制,其高位就是TH0的值,低位为TL0的值例如用12M晶振做1ms定时计算如下:机器周期=12/12*10^6=1us(微秒)定时初值=(1*10^-3)/(1*10^-6)=1000;所以:TH0=(65536-1000)%256;TL0=(65536-1000)/256;将65536-1000=64536化为16进制为:0xFC18 TH0=0xFC;TL0=0X18;。

PIC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方法及几种周期小结

PIC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方法及几种周期小结

PIC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方法及几种周期小结
PIC 定时器也用是蛮多的,据说网上还有计算初值的强力软件,不过我还
是手动算下吧。

总结了下2013.8.27PIC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方法
PIC 的指令周期是4 个震荡周期,在没有使用分频器的情况下,TMR0 会在
每个指令周期信号(等于晶体振荡器产生的主时钟周期的 4 倍)到来时自动
加1。

在配置了分频器的情况下,TMR0 会在每次收到由分频器将指令周期信
号分频一个固定倍数后产生的信号时自动加1。

如果TMR0 在累加计数的过程中,CPU 执行一条往TMR0 中写入数据的指令,则累加计数器的加 1 操作
将被推迟两个指令周期,重新开始计数。

这两个指令周期的偏差在用户编写时
间精度要求较高的程序时应引起注意,可以通过在每次写入TMR0 时给一个
调整值的方法来解决。

假设的是时钟频率为4MHz。

因此,一个指令周期就是一个微秒(&mu;s)
的时间。

,也就是计数一次时间是1us。

没有分频比定时器的初值计算公式:T0=256-Tc+2
其中TC 是想得到的次数。

加2 的原因是写值的时候要消耗两个指令周期。

如果分频器给了定时器,最好不要再读写TMR0 了,不然会照成误差。

假设分频器是16,晶振是4Mhz,一次由00 到FF 的时间是
16*256=4096us。

假设50ms 的时间
在中断每次加上4096,
主程序检查是不是超过5000,超过了就减掉5000,这样算是50ms 就得到了。

1:8。

单片机定时器的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

单片机定时器的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

单片机定时器的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1. 前言单片机定时器在嵌入式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用来实现定时、延时、脉冲计数等功能。

而在使用定时器时,计数初值的计算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定时器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单片机定时器的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关键知识。

2. 单片机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单片机定时器是通过内部的计数器来实现计时的功能。

当计数器的值达到设定的初值时,定时器会产生相应的中断或触发标志,从而实现定时功能。

在典型的定时器工作模式下,定时器的计数初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初值 = 65535 - (预置值× 系数)其中预置值是我们需要设定的定时时间,系数是定时器的时钟周期。

对于常用的定时器工作模式,时钟周期通常为机器周期的倍数。

3. 如何选择预置值和系数在使用单片机定时器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定时时间,然后根据系统时钟频率和定时器的分频比来选择合适的系数。

一般来说,较小的系数可以获得更精确的定时时间,但也会消耗更多的系统资源。

在选择系数时需要权衡精度和资源的利用。

4. 实际应用中的计数初值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遇到需要实现较为精确的定时功能。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计数初值:a. 确定所需的定时时间,假设为T。

b. 根据系统时钟频率和定时器的分频比,确定合适的系数。

c. 根据公式初值 = 65535 - (T × 系数)来计算计数初值。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单片机定时器的计数初值计算是一个非常基础但又十分重要的知识点。

它直接关系到定时功能的准确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我们充分理解和掌握。

在选择预置值和系数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合理的取舍,以达到最佳的定时效果。

总结单片机定时器的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初值 = 65535 - (预置值× 系数)来确定,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定时需求和系统资源来选择合适的预置值和系数。

计数初值和定时初值的计算公式

计数初值和定时初值的计算公式

计数初值和定时初值的计算公式一、引言在各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应用中,计数初值(Co un tI ni ti alV a lu e)和定时初值(Ti me rI n it ia lV al ue)的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计数初值和定时初值的准确计算对于实现准确的计时、频率和定时器等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计数初值和定时初值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原理与应用。

二、计数初值和定时初值的定义计数初值通常是指一个计数器在启动或重新启动之前被预设的初始数值。

定时初值则是指一个定时器在启动或重新启动之前被预设的初始计时数值。

两者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紧密相连,因为定时器通常是由计数器实现的。

三、计数和定时初值的计算公式计数初值和定时初值的计算公式因不同硬件和应用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1.定时器计数单位和预分频因子:-计时单位:$$T_{un i t}=\fr ac{1}{{f_{cl oc k}}}$$-预分频因子:$$N=\f ra c{{f_{cl oc k}}}{{f_{t im er}}}$$这里,$$f_{cl oc k}$$表示时钟频率,$$f_{t im er}$$表示所需的定时频率。

2.计时周期和计数初值:-计时周期:$$T_{cy c le}=T_{u ni t}\ti m es N$$-计数初值:$$\t ext{Co un t}=\te xt{MA X}-T_{c yc le}$$这里,$$\te xt{M AX}$$是计数器的最大计数值。

3.定时初值:-定时初值:$$\t ext{Ti me r}=\te xt{MA X}-\t ex t{Co un t}$$这里,$$\te xt{T im e r}$$是定时器的初值。

四、计数初值和定时初值的应用举例1.脉冲宽度调制(PW M)技术中,计数初值和定时初值的计算公式用于控制占空比的精确输出。

2.实时操作系统中,计数初值和定时初值的计算公式用于实现任务调度和时间精确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地址: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举例作者:杨鹏健
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举例
一、10MS定时器初值的计算:
1.晶振12M
12MHz除12为1MHz,也就是说一秒=1000000次机器周期。

10ms=10000次机器周期。

65536-10000=55536(d8f0)
TH0=0xd8,TL0=0xf0
2.晶振11.0592M
11.0592MHz除12为921600Hz,就是一秒921600次机器周期,10ms=9216次机器周期。

65536-9216=56320(dc00)
TH0=0xdc,TL0=0x00
二、50MS定时器初值的计算:
1.晶振12M
12MHz除12为1MHz,也就是说一秒=1000000次机器周期。

50ms=50000次机器周期。

65536-50000=15536(3cb0)
TH0=0x3c,TL0=0xb0
2.晶振11.0592M
11.0592MHz除12为921600Hz,就是一秒921600次机器周期,50ms=46080次机器周期。

65536-46080=19456(4c00)
TH0=0x4c,TL0=0x00
三、使用说明
以12M晶振为例:每秒钟可以执行1000000次机器周期个机器周期。

而T 每次溢出
最多65536 个机器周期。

我们尽量应该让溢出中断的次数最少(如50ms),这样对主程序的干扰也就最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