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建议5篇】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建议5篇】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心得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的我为您带来的5篇《读论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论语》心得体会篇一今天,爸爸买了一本《论语》。

刚开始,我觉得没意思,就没在意。

下午,闲着没事,我随手翻了翻,觉得有点趣,就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了几篇。

我是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其中第一篇给我的印象最深,文章这样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以后,能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这正是我学习上应该做到的。

在学校,老师每天都会给我们讲授很多知识。

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时间一长,就会忘记许多。

如果经常翻开书温习一遍,就能牢牢地记住。

记得有一次听《超强记忆学习法》电视讲座,那位老师这样教我们:一堂课下来,下课时用三十秒回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一天下来,花三分钟回顾这一天学习的重点;一周下来,花十分钟回忆本周学习的重点;一个月下来利用一小时回忆本月学习的重点。

他所说的正是"学而时习之"的道理,学习的乐趣正是因为记住很多知识而得到快乐,也就"不亦乐乎?"了。

我爱读书,更爱读《论语》这样的好书。

论语心得体会篇二一个故事之所以人尽皆知,是因为它包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一段历史之所以千古流传,是因为其蕴含着不朽的精神传奇;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享誉中外,是因为它时时奏响着真与美的旋律。

当它们汇集到一起,就搭建起世间最神圣的文学殿堂。

畅游其间我们将跟全世界的人们的一起,欣赏美丽,感悟真谛,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论语》就是一部享誉中外的文学作品,其间经典名句,含义深刻,值得咀嚼,耐人寻味。

如: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说:温习旧知识,从中悟出新的体会和见解,这样的人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从中我体会到及时复习的重要性,我今后学习时,一定要认真复习。

论语心得体会总结(优秀8篇)

论语心得体会总结(优秀8篇)

论语心得体会总结(优秀8篇)论语心得体会总结篇1《论语》这本书虽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和对话,语录,但却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丰富.《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名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鲜矣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比较熟悉,但文言文件精炼的语言中却已经蕴藏着很多的道理在里面,这本书中每句话后面都配上了译文,每篇后面都附上评点,让读者更容易接近孔子从中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为人处世.《学而》一篇中孔子谈到孝悌忠信等行为规范和做人的原则.比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个人如果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君将不君;国将不国……孝,悌,忠,信,是孔子经常涉及到的命题,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标准衡量,这些虽然并不是全都适合,但基本是合理的.必竟跟封建社会不一样了,现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规范,例如我们反对古人的"愚忠""愚孝".几千年过去了,孔子在做人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所强调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现在依然受到肯定.《为政》一篇也谈到了人生的修养.孔子把孝的问题,礼节的问题,忠信的问题,义勇的问题看得很重.认为一个人不具备这些品格,就谈不上有道德,也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更无法治理国家.另为孔子对许多日常言行举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止,是知也."孔子像我们强调了做人要实事求是,别不懂装懂."先引其炎而后从之."则交到了我们要有重视实际的求实精神."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轻言重行的倾向.我们可以从这些言论中学到孔子的思想,而对于我们当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论语》所带给我们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时说不尽的,有空休闲时真该拿出来读一读.论语心得体会总结篇2通过学习于丹《论语》心得讲座和董事长《致全体党委委员的一封信》,我感触颇深,受益非浅。

学习论语心得体会7篇

学习论语心得体会7篇

学习论语心得体会7篇学习论语心得体会篇1孔子是特别重视友谊的,伴侣在他心目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

他关于“友谊”、“伴侣”的言论,在我们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假如不是志同道合,根本就不会在一起策划,就更谈不上交友了。

因此,有着相同的追求,共同的爱好、志趣,才有可能成为伴侣。

曾子是孔子的同学,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他曾经说过,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他认为,伴侣之间交往,还应当有利于培育提高彼此的道德素养。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静下心来思考的机会越来越少,从而带来心情上的浮躁,情感上的冷淡。

真正的友谊、伴侣,才显得如此宝贵。

我特别欣赏刘心武先生的说法:友不过三。

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真正的伴侣不会超过三位。

检视自己,在芸芸众生中走过了几十年,其实真正能够称得上“伴侣”二字的尚缺乏三位,人来人往,常不过是泛泛之交,过眼烟云。

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学会珍惜,好好把握。

在生活中一旦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实属不易,肯定要仔细交往,专心呵护这份友谊。

假如缺少机缘,无缘相逢,也不必过于急躁,拥有一份安静的心情不被打搅,也是一件秀丽的事情。

世间事大多是不能够强求的。

其实,只要我们专心感悟,专心寻找,真正的友谊肯定在不远处微笑着等待我们。

学习论语心得体会篇2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宏大的教育家,在肯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宏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

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看法,直到今日仍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下面是我的几点感悟:《论语》中的“仁”指的是关爱别人;而了解别人就叫做“智”。

我想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更应当提倡“仁”与“智”,就是老师要懂得了解同学、关爱同学。

老师要了解、关爱同学就应当站到同学中间来,擅长从同学的角度思索问题,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孩子之所想,看到自己之缺乏。

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提倡老师应当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要让同学主动主动的参加,充分表达民主与公平,专心的去了解、爱惜同学。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精选5篇)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精选5篇)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精选5篇)论语读后心得体会(精选篇1)最近一段时间,通过阅读《论语》这本著作,使我懂得了许多人生哲理。

而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虽不是孔子的言论,却也是《论语》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它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作为一种反省自己的指标,它给我们的启迪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它教导我们要常反省自己,明白自己行为中的缺陷,以避免自己再次犯错。

其次,他又提到了生活中每天应当注意的三个细节:办事、交友与学习。

只有做到了这些细节,生活才变得完整。

作为捣蛋大王,我做的调皮事实在太多了,也的确应该好好反省了。

譬如那一次,妈妈要下地干活,临走时让我把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收一下。

我嘴上答应着,心里却在想:算了,把这章看完了再去。

可妈妈一走,我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去了,只顾着看书,好不容易把这本书看完了,妈妈却回来了。

这时我才想到妈妈交代我的事我没做,不由的低下了头,免不了有被妈妈批评了一顿。

而在学习方面,我也好不到哪去。

那天我们班学习《虎口藏宝》,下课后,我突然想到: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是纳塔莉,那为什么提到其他人物的细节会更多些呢?那这种叙事特点又要归纳进那种写作特点中呢?我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可直到放学,我还是没有丝毫头绪。

本想第二天去请教老师,可一起床,这个问题却又被我遗忘了。

唉!对待朋友,我的心眼又小得可怜。

若是朋友伤害了我,就算创伤不大,我也会好几天不理他,弄得我俩很是尴尬,关系也越闹越僵。

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在哪里摔倒就应该在哪里爬起来。

反省自己,就是防止自己重复犯错的最好措施。

多想想自己犯了什么错,以后怎么办,才可以避免自己重复的犯错。

人都会犯错,这是肯定的。

但一个错决不能犯两次。

多反省自己,就能少走些弯路。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精选篇2)窗外的风正呼啸着打在窗户上,透过玻璃,我可以看到猛烈的北风把奄奄一息的枯叶拉扯到了远方。

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

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

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我觉得读书就犹如一个科学家去读当代文学作品,一个诗人去读某个考古学家的记录一样,读是由于喜爱,读是源于爱好,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盼望能够帮到你哟!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篇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您能告知我一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假如有这么个字,那就是“恕”字吧。

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

人一辈子做到这点就够了。

在现实生活中,假如由于别人哄骗了你,你也就用同样的方法去骗取别人,这种处世方法实在是不行取的。

我曾经与财务经理说过,不能由于有客户不讲信誉,不按合同支付车款,一拖再拖,心中产生怨气,就对我们的供应商也实行同样的付款方法,也不讲信誉,将来公司如何生存呢?无论何时,都要诚信为本,这样企业才能做得长期啊!所谓“恕”字,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损害。

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损害,你也应尽量宽容。

现实生活中的我,到目前为止,我的人生中曾被两个所谓的小人损害过,尽管他们两个人目前的境况不是太好,只是不知他们是否还象以前一样每天算计别人,曾经我在内心暗暗宣誓,将来有一天我要报复,但随着锐意进取的学习和工作,心境不断地调整,时至今日,心境变迁,以往那种过激的想法已忘却,甚至想不起来,但内心深处当时的痛楚还模糊记忆。

现如今拥有一份宽容,奉献一份真诚,执着一份情节,把持一份矜持,回头再想想过去的思潮是非常的不成熟,但当时的境况所崩发出来的想法却是成长过程的真实写照。

所以现在想想,毛泽东主席的讲话是很有哲理的:“人是在不断总结阅历基础上日渐成长成熟起来的,”假如一个人不擅长总结得失而一意孤行,必将走回头路,弄不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的!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从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

《论语》读书心得(15篇)_1

《论语》读书心得(15篇)_1

《论语》读书心得(15篇)《论语》读书心得1寒假里老师让我们读一些国学经典,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论语》。

《论语》源于周朝,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

《论语》就像一位老师,里面的许多句子都给予了我们启示,如“巧言令色,鲜矣仁”告诉了我们看人的方法,正如黎巴嫩的纪伯伦所说的,看一个人,不要听他说出的话,而要听他没说出的话。

所以真正的好人都不会努力地表现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比《圣经》十戒中的“己所欲,施于人。

”更先进了一步。

比如说,在大冷天,你刚刚运动完毕,身体很热,便拿了块冰棍吃,你能硬让冻得发抖的父母吃吗?不能!所以它所说的是一种保守的品格,自己不想的别强施于别人。

这条法则很有用,譬如做生意:你想买质量差的商品吗?肯定不想!那你就别生产质量差的商品,也好让别人收益。

看了这本书以后,很惭愧,我觉的现在虽然科技发达了许多,但人们的品质却一天不如一天,以前我们虽然物质文化不丰富,可精神文化却发展到了顶峰。

人人安居乐业,家家夜不闭户。

而如今有这种现状吗?现在人的品格问题寻根究底起源于教育问题,现在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很少注意学生的内心思想,品质也很少关注。

我曾经做过计算,现在我们一学期共有近四十次考试。

平均不到三天就有一次考试,人人都关注孩子的分数,极少注重孩子的品格。

分数是什么?分数成了家长们的面子,是用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和精力换来的!这样的填鸭式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不是高科技的人才,而是考试人才。

这些人墨守成规,整天纸上谈兵,根本不会实际操作,除了考试一无所长。

再说了,就算能培养出高科技人才,品质不行造成的结果只能是祸国殃民!让我们扪心自问,为什么北大、清华这些高等学府里的优秀学生还会有个别自寻短见?我诚心的希望,这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能够早点醒来,学学两千五百年前老祖宗的文化。

《论语》读书心得2我喜欢经常翻阅家里的《论语》,其中有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话对我的感触非常深——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习论语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学习论语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学习论语心得体会〔精选20篇〕学习论语心得体会〔精选20篇〕学习论语心得体会篇1作为一名老师已不是第一次与《论语》打交道了,《论语》在我看来像是一位变幻莫测的朋友,每次接触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想,更有新的发现。

这个假期在校领导的建议下,我再次走进《论语》,与它进展心与心的交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交给了我们很多处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讲原那么,更应该把握原那么里的分寸。

我们今天总是在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是好什么事是坏,其实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断不单单是好坏之分,只是看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只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就不会出现问题的。

孔子的一个学生曾经问过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

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并不生疏,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无论别人怎样对不起他,他还是对别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那里是得到赞赏的,可没想到,孔子反问他了一句,“何以报德?”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抱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人家的恩德呢?读到这,我犹豫了。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以德报怨是大度是豁达的表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里孔子又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就是说一个人,假如他有负于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他,去处理这件事,但是你要留着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馈那些真正有恩于你的人!孔子说:“天人合一”。

于丹老师解释说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身为一名老师,那么我的和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应该是老师与学生的和谐,老师和学生在我看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

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

我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每天面对的是一张张稚嫩渴望知识的小脸,他们年龄还小,思想尚未成熟,承受知识的才能比拟慢,这就要求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可以心态平和,而且要对他们有信心,可以发自内心的肯定他们。

在我的职业道路上,我也会抱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与同事和平相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读《论语》心得感悟精选9篇

读《论语》心得感悟精选9篇

读《论语》心得感悟精选9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见、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化原则等。

下面是白话文的我为您带来的读《论语》心得感悟精选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共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挚友。

篇一:读论语的心得感悟篇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每当我朗诵起《论语》时,都会感叹古人的才智。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她经验过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书法、皮影、戏剧等,数不胜数。

《论语》是众多父母要求孩子阅读的书籍,可见《论语》多么受重视。

当然,我的妈妈也不例外。

三年级时,妈妈不辞辛苦地把我送到椒江去读《论语》,每天读,一天读六小时。

那段时间虽然很枯燥,但我却慢慢喜爱上了《论语》,因为它能使我感觉到古人的才智。

一句句论语,是孔子一生做人的道理,他告知我们“要像君子一样,不能和小人一样”;一句句论语,是孔子总结出来的学习道理,他告知我们“学了的学问要巩固复习,这样也可以当老师了”;一句句论语,是孔子让我们明白做人要有礼貌的道理,“礼仪要能够斟酌损益最珍贵”……《论语》可以读得抑扬顿挫,也可以读得绘声绘色,总之,读《论语》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

其中,我最喜爱“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心胸宽敞坦然,而小人,也就是没有品德的人,却每日苦恼缠身。

它告知我,要做君子不做小人,莫非有人想做每日苦恼缠身的人吗?不会有的。

这也使我想起曾经验过的一件事。

一个中午,我们班邱同学当心翼翼地拿着水杯,放在我的桌子上,拧开杯盖。

只见他将水倒进杯盖里,不知怎么就洒在了我的练习本上,湿了一大片。

我一下子怒了,对他喊道:“你怎么这么不当心,毛手毛脚的。

”等会儿练字时,墨水写到上面就会染开,根本看不清字迹,老师评等级时就会差一等。

学习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学习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学习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7篇)学习论语篇1《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xx年。

《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xx年的宝座。

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

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

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

《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

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

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

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

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

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

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

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

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

《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

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27篇)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27篇)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27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论语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1大家都知道《论语》这本千古名书是孔圣人孔老夫子所写的。

但是不要以为,《论语》是千古名书,就高不可攀了。

其实,《论语》就是要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就像《论语》的最前几句话,“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它正适合我们。

第一句是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吗?”这正告诉我们,学习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困难,只要你用心了,复习了,自己的心里是很高兴的。

后面一句是在讲“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我们的心里是很快乐的。

”在生活中,我们要用慧眼找出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这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就会有一个能和自己说说心里话的伙伴陪伴自己,人生才会快乐。

最后一句也就是讲“人家不理解我,我却不怨恨,就是君子。

”在自己的生活中,要不断结交新的朋友。

新朋友有时可能因不太了解你而误会你。

你没有生气,也没有怨恨,这就是一个君子的作风。

在人们眼里如圣书一般的《论语》,其实在教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

记住,《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2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论语》,个人收获良多,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许多处事的智慧,更加坚定了学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也感谢各位老师,是你们的学习精神,激励我一直奋力前进。

人生一世,或志于仕,或志于士,或志于市,或无大志,快乐自在,平凡而真实,了过一生。

如何为人,为君,为官,为师,为父,为子?无论在人生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立身于世?生活中有了疑惑,如何应对解决?通过学习,从《论语》中找到了答案。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大全5篇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大全5篇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大全5篇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1百家讲坛,于丹讲“论语心得”我没看,学校每人发了一本书“于丹论语心得”看过后感触颇深,对于丹的某些论点我不敢句同,但看完心得,很是受益。

于丹“论语心得”使我受益的原因是她以平和的心态,质扑的语言,浅显的哲理,通俗的讲解了中华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道德观,解读了交友理念,人格修养,人的良知与意志,宽怀与仁爱,正直与气节等。

读来平易,丝毫无那种造作,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的感觉,也没教师爷的嘴脸,让我感觉离孔子很近,更觉此书真的“道不远人”并引导我辈走近传统文化的源地,在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今天,能读到这样一本书,令我耳目一新,心旷神宜,也受到很大的启发。

有人认为因为国人普遍缺少精神信仰,而论语节目的推出,于丹的大胆演绎,在国人贫瘠的精神世界里,依稀看到了精神的归宿,所以《论语》走红,于丹成名,都是水道渠成的美事。

而我自己的感觉,是我自己的判断,先前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疑惑,在听于丹说论语后,居然也找到了一些答案,原来论语可以这样来解读。

于丹果然有其独到之处,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是真实的感觉,而不是无病的呻吟。

谈到论语,必谈孔子。

孔子是儒家的灵魂人物,古今褒贬不一,反差极大。

在封建王朝里是不可争议的圣人,是万世师表。

而在今天的世界里,他一度被打倒,我也是在听着打倒孔老二的口号声中长大的一代。

所以在我开始主动接触论语的时候,我对孔子仍心存那么一丝芥蒂,我早期愤恨中庸之道,以为那是中国衰弱的原因,它掩饰了纯真的人性,使人渐渐失去血性和创造力,使人习惯于被规则约束,所谓天朝上国不就是因为这样而沉沦的吗然而在今天,我却希望自己在论语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时间积累下来的问题需要一个很好的解释,论语恰能给我这样的答案。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诚不欺我也。

我按照自己的规则行事,留下伤痕累累,才悟出中庸的大道之理,它至少能让我保持被世俗力量折磨后,心中能有那么一点坦然。

我明白了我是对的,但我却不可能成功的道理。

读论语有感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读论语有感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读论语有感心得体会(精选10篇)读论语有感心得体会篇1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

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

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

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

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

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1遍观《论语》最有名的,莫过一那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时隔数千年,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尤其是,其中重视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和重视修身律己的观念,不论对学术界还是普通国人更要重视和提倡的,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礼记学记》)记得,我是在初中学到这句话的,因为课本中那节《论语十则》。

而其中的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由教科书的安排中,可见这句话的地位之一斑。

论语不是一部由单独一人完成的著作,而是由孔子他的弟子们合力编撰而成的,所以,在《论语》中,不但有子曰,还有曾子曰,子夏曰,有子曰,等等。

当中,曾子曾经曰过,一句很著名的话,他说啊,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别人谋划操办却不尽心尽力吗?同朋友交往却不讲诚信吗?对老师所传授的学业没有好好温习吗?这就是著名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了。

《周易》说:君子以反身修德。

现在也常说,批判与自我批判。

自古以来,以省三,省吾,省身命名的人很多,由此可见曾子这句话的影响力之深远了。

是为金玉良言也。

上述两句,是我在《论语学而》中,最为喜爱的,故有感而发。

当然,这不是《论语学而》的精华的全部,也不是《论语》的全部精华,不可一概而论之。

已经读《论语》两三个星期了,仅仅读完《论语》中的第一篇《学而》。

也许有人要问我,你为什么读的那么慢?给我两三个星期,我都可以读几百万字了!对此,我也不想争辩什么,于《论语》而言,有人可以在一个星期里一口气读完,也有人宣称一辈子都读不完,哪怕他已经读《论语》读到可以背了。

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范文3篇

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范文3篇

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范文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范文精选3篇(一)《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伦理和人生智慧。

通过学习《论语》,我不仅对古代圣贤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学习心得。

首先,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重要性。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反复学习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这告诉我,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

因此,我已经养成了每天学习一定时间的习惯,无论是阅读书籍还是听取他人的经验,都能不断地充实自己。

其次,我也从《论语》中学到了做人的原则和道德准则。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仁义道德的论述,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他人,如何处世守礼。

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让我明白了待人处事要用心体谅他人,不要做出自己不愿接受的行为。

同时,《论语》中还有许多关于修身养性的观点,教导人们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些观点在我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此外,《论语》给了我很多对人生的启示。

孔子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教诲让我深思。

他通过对“仁”的探讨,告诉我们在人生中要注重关爱他人,追求精神的提升。

他的言行激发了我对于人生的热爱和追求,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学习《论语》,我不仅加深了对古代智慧的理解,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一定的启迪和指导。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运用《论语》中的智慧,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范文精选3篇(二)学习《论语》的过程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通过阅读和思考,我对这些古代智慧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论语》中的思想非常精辟而又实用。

孔子及其弟子们提出了很多关于人生、道德、政治和教育等方面的观点和教导。

这些观点非常贴近生活,并且具有长远的价值。

例如,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这是一种非常基本的道德观念,但是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忽视。

读论语的感受心得体会(优秀10篇)

读论语的感受心得体会(优秀10篇)

读论语的感受心得体会(优秀10篇)读论语的感受心得体会篇1孔子作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被他的弟子子贡称为“天纵之将圣”,一百多年后,孟子更是认为孔子身上凝聚了圣人的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

司马迁不仅将孔子以布衣之身放入了世家中,而且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评论中写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本次阅读的是杨伯峻《论语译注》。

纵观孔子一生,他的政治是失败的,然而他的教育是成功的,他的门下既有“不迁怒,不贰过”的颜渊,又有急公好义的子路,既有可以“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子贡,又有习于文学的子游。

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四科十哲”,作为万世师表,通过他长期的教学实践,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这也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读论语的感受心得体会篇2“半部《论语》平天下!”孔子那睿智闪光的语言光照古今!不必说一代伟人毛泽东,一代枭雄蒋介石,对它情有独钟,就连后世的文人墨客、平常百姓受其深远的影响也不胜枚举!“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道理是: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这不正是君子的品德吗?孔子说的这句深刻而又蕴含哲理的话,告诉(用词不准,建议改为:不外乎告诫)人们修养是如此的重要。

修养好像花儿在寂静中开放,成功的果子在光明里结实。

前苏联华西列夫斯基当了三十年的参谋长。

在别人眼里,他似乎没有什么特长,但为什么会当了三十年的参谋长而立于不败之地呢?因为司令部在集合开会时,他总会第一个到,然后走到地图前,用手指着敌人应在什么地方出现,我军现在在哪?如何挡住敌人的去路,而将他们一网打尽?他在那似乎总是在自言自语,到会的人都说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自言自语一定是发疯了。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5篇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5篇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5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论语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1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重视中华的传统经典。

《论语》作为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蕴含了先人丰富的智慧和经验。

现如今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很多学者也对《论语》进行了新的解读。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它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其核心思想是“仁”,作为一部涉及人类学习、生活、处事等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对我们当代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而》作为《论语》的第一篇,就有很多经典语录对于我们如今的学习有很多的启示:首先,关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学习还要知难而进。

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论语心得体会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地位不言而喻。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XX年。

《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XX年的宝座。

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

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

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

《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

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

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

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

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

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

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

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

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

《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

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

”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

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

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

“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

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

” 郭
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

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

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学习,做有智慧的人。

《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而学习之,不亦说乎”。

这告诉我们对学习的一种追求,一种态度和一种境界。

作为一名公务人员,需要时时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要把学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学习。

学习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一种对待学习的态度。

学习要注重修身,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去把握,通过学习来修身养性、培育清廉、塑造人格、增智立德,这是一种学习的境界。

学习要善于思考,不断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学习成果的转化,为我们的工作生活需要服务,这是学习一种方法和目的。

二是要追求,做有精神的人。

毛泽东同志有名名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其言简意赅,言约旨远。

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一种不甘平庸的品节。

从,感触很深就是一种精神追求、精神气概、精神品格和精神境界。

从他们身上,我感悟到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品格,感悟到持之以恒、治学严谨、兼容并
包、不拘一格、执着追求、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

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要有“坚持”的精神追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创新,这是我们做为本职工作的坚实基础;要有“包容”的精神境界,以兼容并蓄的心态对待工作,团结协作、和谐共处、共谋发展,这是我们做为本职工作的坚强保障;要有“律已”的精神品节,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清正廉洁,不谋私利,这是我们做为本职工作的价值所在;要有“厚德”的精神气概,以德服人,厚德载物,这是我们做为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

三是要敬畏,做有修养的人。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

有敬畏心的人,把自己放得相对较低,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敬畏不是道德标准,是人的自我修养。

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一名公务员,我们要敬畏法律,才能依法行政;要敬畏制度,才能约束自己;要敬畏历史,才能经得起检验;要敬畏百姓,才能服务人民;要敬畏腐败,才能廉洁自律。

只有懂得敬畏,才能摧生动力、规范言行、懂得取舍、融洽左右、构建和谐、产生活力、取得效益。

四是要敬业,做有责任的人。

敬业,体现了一种政治责任和党性要求我国自古就提倡敬业,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其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所谓“敬业’,就是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其一,要爱岗。

爱岗是敬业的前提,也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热爱本职,就是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岗位工作,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幸福感和荣誉感。

培养兴趣,热爱工作,这是个人工作觉悟
的体现,也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其二,要担责。

子日:“敬其事而后其食。

”“敬”就是“负责任”。

敬业是一种行为,不能只停留于口头上,应体现于日常、具体的工作当中。

对工作是否充满责任感,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劳动任务是衡量敬业与否的标准,也是个人事业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

一个人的贵任心越高,他的事业心就越强。

对那些“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事不敢抓、不敢管,出了问题却忙着推卸责任的干部,要及时予以调整,让更愿意承担责任的同志来担任职务。

其三,要勤勉。

勤勉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甘愿付出的努力,是无条件、不讲代价、不计报酬的,更多地体现在日复一日平凡的日常工作中。

有的同志没有“五天制”的概念,“5+2”、“白加黑”,也有的同志一听说加班就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这些反差,最终将体现在工作业绩上,也必将体现在个人事业发展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