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所想到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所想到的

库尔勒市五中陈艳玲《金色花》是一篇非常富有趣味性的课文,全诗以一个孩子的想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起步,通过变成金色花的孩子一天中与母亲的三次嬉戏,来表达浓浓的亲情之爱。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所开的花,全篇还隐约闪耀着一种宗教的圣洁之光。

上课前,我要求同学们熟读并背诵。课堂中一个同学举手说:“我发现了课文的一个错误!

希望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到那个节点。原文如下: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同学们在背诵的时候,总是背成了: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我同你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课文是“你同我”说话,同学们背的是“我同你”说话。监督背诵的同学提醒大家错了,可是为什么大家都在这里错呢?同学们仔细一看,有了一个大发现:课文出错了!可不是嘛,从对话的角度看,的确应该是“我同你”说话啊。想象一下,第一句话是妈妈问孩子到哪里去了,第二句就是孩子的回答,就应该是“我同你”说话嘛。可是,课文居然是“你同我”说话!这不成了“妈妈”对“我”说话了吗?那岂不是“妈妈”自问自答?

上课的时候,我按照既定设计,一步步地推进着教学程序。终于到了语言赏析的环节,课后练习首先要求品味这个对话,我们就从这里入手:首先从母亲的角度体会情感。为什么“妈妈”见了孩子的面,会说“你这坏孩子”?这里,我们重点品味了“坏”字所蕴含的情感。没有哪个母亲愿意说自己的孩子坏,文中的孩子做了什么“坏”事了吗?没有,他只是在“妈妈”的视线里消失了一天而已,“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孩子,又惊又喜,嗔怪孩子不说一声就走了,叫“妈妈”着急了。之后,我还要求同学们通过颠倒语序体悟“妈妈”的情感,你看,她不是先叱骂一声“你这坏孩子”,再问“你到哪里去了”,而是首先关心他上哪里去了,再佯喝一声“你这坏孩子”。这里,品析出的是母亲对孩子的担忧和喜爱。

然后从孩子的角度体会情感。“我”为什么不想让“妈妈”知道?根据前文,可知孩子变成金色花以后,为“妈妈”悄悄散发香气,为“妈妈”遮挡书页上的强光,但是,他不想让“妈妈”知道,而是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事情而得意着,让她莫名其妙才好呢。这里,品析出同学的调皮天真以及对母亲的依恋,更重要的是品出了小小的他回报母亲的那份心意。

接着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情感。我扮演“妈妈”,找了个男同学扮演孩子,我用焦急和关爱的语气读,男同学则读得特别调皮和得意。又找了个女同学读,语气真甜,还带着点儿撒娇的意思。

到这里,品析似乎可以结束了。但我故意说,还是请同学来完整地读一遍吧。分配角色时,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了不起的看法。我首先表扬他们读书仔细,肯定他们敢于怀疑的学习态度。同学们开始有些飘飘然了,我提醒他们看看作品的译者是谁。通过看注释,同学们很快找到了:郑振铎。我说,他可是著

名的翻译家,也是诗人,和冰心一样,以诗人的情怀去碰触诗人的心灵。他翻译过泰戈尔的好几部代表作,给我们诠释出了一个最美最真的泰戈尔。同学们一下子安静了许多,我便顺势告诉他们,泰戈尔的创作是用他的母语孟加拉文写的,可以说,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的神韵,是他的诗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最终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句话竟然是两个人一起说的!原来郑振铎的确没有译错,他完全忠实地翻译了这句话。

既然这样,新的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是母子两人一起说出那句话?

我提示同学们:“你们平常有没有和妈妈异口同声说出同一句话的时候啊?”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同学们都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是啊,只要稍微联系一下实际的生活就可以明白了。一个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母亲,一定是非常了解自己孩子的。她当然知道她的孩子喜欢跟妈妈玩捉迷藏之类的小把戏,喜欢背着妈妈做一些自以为没有人知道的小“坏”事,同时,她也知道她的孩子不会跑得太远让她真的着急,知道他不会真的闯出什么大祸。她太了解他了,尽管她并不清楚孩子今天为她做的一切——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诗中的孩子“消失”了一整天,当妈妈的居然没有到处去找过他,而是照样地工作、沐浴、阅读、照管牛棚,做她本来就安排好了要做的一桩桩事情。她也早猜到了孩子不会告诉她这一整天去了哪里,所以,才会在嗔怪地问出了“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之后,母子二人同时说出了同样的一句话。孩子是必然那么说,母亲是猜到了他会那样说。这种默契源于母亲平日对孩子的充分了解,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母亲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还捏着嗓子用童音模仿着孩子那种得意洋洋的语气:“我不告诉你,妈妈。”就这样,我们在一处读着别扭、看着有错的译文中,通过追踪原文反复咬嚼文字,不仅准确还原了泰戈尔原诗的真实场景,还更丰富地理解了那种母子之间的情感所包含的趣味。虽然发现课文没错多少让孩子们有些失望,但是,他们读出了别人都没有读出来的趣味。

我常会想起这堂课,它对教师的重要启迪:对文本的精细咀嚼,无论在怎样的语文理念之下,永远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本色。即使是翻译作品,只要我们多留一份心,多做一点事,一样可以由解读文字本身而获得一种别样的快乐。

语文课堂上,一些教师往往不等学生认真读完课文,就开始组织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所谓人文讨论,一堂课下来,学生常常连最基本的字词都没有理解,更谈不上对文本的全面掌握。学生除了听到一些充满空洞说教的道德灌输和华丽煽情的语言,学会了生硬牵强的造句、华而不实的作文之外,所获甚少。“语言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语言的人文性恰恰蕴含在这种工具性中。没有对语言的深入学习和恰当运用,就谈不上具有人文性的美的文学。语文,首先是“语”,然后才是“文”。

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独立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多实施阅读教学,从中总结阅读规律,再巧妙地传递给学生。特别要善于在别人忽略的地方发现不为人知的妙处,哪怕只是一个词语,一个标点,在严肃的作家那里,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承载着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这就是我所想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