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全国年01月自学考试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

合集下载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和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和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心理发展与教育实践B.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发展C.心理发展与教育规律D.教育实践中的个体发展答案:C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A.理论学科B.应用学科C.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D.基础学科答案:C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A.揭示心理发展与教育的规律B.揭示心理发展规律C.揭示教育规律D.揭示心理发展与教育的规律答案:D4.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B.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C.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测验法D.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测验法、相关研究法答案:D5.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设计包括()A.横断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序列研究设计B.横断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序列研究设计、微观发生研究设计C.横断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序列研究设计、微观发生研究设计、群体序列研究设计D.横断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序列研究设计、微观发生研究设计、群体序列研究设计、交叉滞后研究设计答案:D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包括()A.心理发展取向、教育实践取向、心理发展与教育实践取向B.心理发展取向、教育实践取向C.心理发展取向、教育实践取向、心理发展与教育实践取向D.心理发展取向、教育实践取向、心理发展与教育实践取向、跨文化研究取向答案:D7.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发展心理学研究B.教育心理学研究C.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D.心理咨询研究答案:D8.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包括()A.揭示心理发展与教育的规律B.指导教育实践C.促进个体发展D.促进社会进步答案:D9.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不包括()A.理论意义B.实践意义C.社会意义D.经济意义答案:D10.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不包括()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答案:C1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案例分析法答案:D1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设计不包括()A.横断研究设计B.纵向研究设计C.序列研究设计D.交叉滞后研究设计答案:D1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不包括()A.心理发展取向B.教育实践取向C.心理发展与教育实践取向D.跨文化研究取向答案:D14.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发展心理学研究B.教育心理学研究C.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D.心理咨询研究答案:D15.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包括()A.揭示心理发展与教育的规律B.指导教育实践C.促进个体发展D.促进社会进步答案:D1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不包括()A.理论意义B.实践意义C.社会意义D.经济意义答案:D17.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不包括()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答案:C18.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案例分析法答案:D19.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设计不包括()A.横断研究设计B.纵向研究设计C.序列研究设计D.交叉滞后研究设计答案:D20.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不包括()A.心理发展取向B.教育实践取向C.心理发展与教育实践取向D.跨文化研究取向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月全国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月全国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466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原则有客观性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性原则等。

2.皮亚杰认为,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方式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衡。

3.元记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元记忆体验和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4.超常儿童的智商一般应在____________以上,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商是在____________以下。

5.生成学习模式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和先前的知识经验。

6.动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认知阶段,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影响学习结果的认知结构变量主要有____________、可辨别性和____________。

8.斯陶布认为,亲社会行为主要发生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9.班图拉将强化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自我强化。

10.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划分,可以把学生的教学监控能力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班级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出品德差学习也不好,缺乏合作等,教师的领导方式最可能是( )。

A.强硬专断型B.仁慈专断型C.放任自流型D.民主型2.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对学习失败最不利的归因是( )。

A.内部的、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B.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C.外部的、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D.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3.一般来说,对比较难的学习任务比较有利的学习动机应该维持在( )。

最新1月全国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月全国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4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概括作用,二是()A.归纳作用B.调节作用C.分化作用D.推理作用2.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狭义的环境主要指()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教育D.心理发展3.认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的心理学家是()A.霍尔B.华生C.伍德沃斯D.高尔顿4.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是()A.需要B.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C.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D.个体的实践活动5.洛伦兹提出印刻与学习有四点不同,以下说法与其观点不符..的是()A.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而学习则依赖于强化B.印刻是可逆的,而学习则是不可逆的C.印刻可能形成得非常快,有时只要一次尝试就形成了,而大多数学习则需要多次尝试D.印刻只会在发展早期的“关键期”内发生,而大多数学习可以在任何时期内发生6.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属于()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登记D.长时记忆7.斯金纳认为,影响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重要因素是()1A.强化B.教学C.学习D.同化8.主张把“S-R”改为“S-O-R”的心理学家是()A.巴甫洛夫B.托尔曼C.布鲁纳D.威特罗克9.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强化D.观察学习10.在以下观点中,不属于...布鲁纳关于发现法作用的观点是()A.发现法有助于提高智慧的潜力B.发现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C.发现法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D.发现法有利于记忆11.在下列四种内驱力中,属于稳定的内部动机的是()A.继起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12.在下列强化时程表中,强化效果最好的是()A.连续强化B.定比间隔强化C.定时间隔强化D.不定时间隔强化13.在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时学生们列出了下列原因,其中属于积极的归因模式的是()A.考试太难了B.我的能力太差C.我最近太贪玩了D.我正好没有复习到这部分考试内容14.1岁~1岁半的婴儿能够对熟悉的物体作出词的反应,表明这个时期婴儿两种信号系统的发展所处的阶段是()A.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C.具体刺激—词的反应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15.婴幼儿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需要与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不足之间的矛盾。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和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和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的科学。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3. 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春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 获得自主感B. 获得亲密感C. 获得勤奋感D. 获得自我同一性答案:D4.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以下哪个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A. 生物因素B. 社会文化环境C. 家庭环境D. 个体差异答案:B5. 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A. 设定明确的目标B. 提供及时的反馈C. 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的目标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A. 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B. 知识、应用、理解、分析、综合、评价C. 知识、理解、分析、应用、综合、评价D. 知识、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理解答案:A7. 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 计划、监控、调节B. 组织、复述、精加工C. 计划、组织、调节D. 组织、复述、调节答案:A8.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以下哪一项不是智能的一种?A. 语言智能B. 逻辑数学智能C. 音乐智能D. 情绪智能答案:D9. 教育心理学中,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生能够自主地?A. 设定学习目标B. 监控学习过程C. 调节学习策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哪些能力?A. 社交技能B. 团队合作能力C. 问题解决能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哪些?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教育因素D. 个体差异答案:ABCD2.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下哪些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A.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B. 普遍伦理原则取向阶段C. 好孩子取向阶段D. 维护权威或秩序取向阶段答案:AB3. 在教育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A. 教师的鼓励和支持B. 同伴的合作和帮助C. 学习环境的适宜性D. 学习任务的挑战性答案:ABCD4. 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些是有效的教学策略?A. 明确教学目标B. 创设情境教学C.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D. 及时反馈和评价答案:ABCD5.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包括哪些?A.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B. 学习任务的难度C. 外部奖励和惩罚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中提到的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历年真题,试卷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历年真题,试卷

2001年10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466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问卷法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布伦塔诺B.弗洛伊德C.亚里斯多得D.冯特3.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B.瓦龙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4.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的第一个科学家是( )A.霍尔B.孟德尔C.高尔顿D.彪勒5.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 )A.领会B.实践C.知识经验D.技能6.成人用"如果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来了"的话教育孩子。

这是利用儿童的恐惧。

( )A.本能B.怕生C.预测D.经验7.婴儿说出的句子像发电报式的电报句的年龄阶段处于( )A. 1.5-2岁B.1-1.5岁C.2.5-3岁D.2-2.5岁8.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是( )A.家庭教育方式B.家庭收入情况C.家庭居住环境D.家庭文化背景9.在下列时间单位中,小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 )A.一小时B.一周C.一天D.一个月10.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 )A.三年级B.四年级C.五年级D.六年级11.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A.二元论阶段B.多元论阶段C.相对论阶段D.约定论阶段12.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 )A.理解B.机械C.内隐D.无意1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14.在历史上规模较大,时间最长的一项关于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是由( )率领的研究小组完成的。

最新全国01月自学考试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

最新全国01月自学考试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

全国 2010 年 01 月自学考试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课程代码: 004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概括作用,二是( B ) 3-64A .归纳作用B .调节作用C .分化作用D .推理作用2.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狭义的环境主要指( C ) 3-65A .自然环境B .社会环境 D .心理发展3.认为 “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的心理学家是( A ) 3-69A .霍尔C.伍德沃斯4.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是(B .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C .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D .个体的实践活动5.洛伦兹提出印刻与学习有四点不同,以下说法与其观点不符 ..的是( B ) 3-79A .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而学习则依赖于强化B .印刻是可逆的,而学习则是不可逆的C .印刻可能形成得非常快,有时只要一次尝试就形成了,而大多数学习则需要多次尝试D .印刻只会在发展早期的 “关键期 ”内发生,而大多数学习可以在任何时期内发生 6.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属于(D ) 4-97 A .瞬时记忆B .短时记忆C .感觉登记D .长时记忆 7.斯金纳认为,影响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重要因素是( A )9-279A .强化B .教学A C .教育B .华生 D .高尔顿C.学习 D .同化8.主张把“S- R”改为“S- O- R”的心理学家是(B ) 9-294 A.巴甫洛夫 B .托尔曼C.布鲁纳 D .威特罗克9.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D ) 9-296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强化 D .观察学习10.在以下观点中,不属.于..布鲁纳关于发现法作用的观点是( B ) 9-286A.发现法有助于提高智慧的潜力B.发现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 C.发现法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D.发现法有利于记忆 11.在下列四种内驱力中,属于稳定的内部动机的是( B )13-430A.继起内驱力 B .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12.在下列强化时程表中,强化效果最好的是(D ) 13-437A.连续强化B.定比间隔强化C.定时间隔强化D.不定时间隔强化13.在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时学生们列出了下列原因,其中属于积极的归因模式的是( C ) 13-450 A.考试太难了B.我的能力太差C.我最近太贪玩了D.我正好没有复习到这部分考试内容14. 1岁~ 1岁半的婴儿能够对熟悉的物体作出词的反应,表明这个时期婴儿两种信号系统的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C ) 4-87A.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C.具体刺激—词的反应 D .词的刺激—词的反应15.婴幼儿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需要与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不足之间的矛盾。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网络助学真题及答案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网络助学真题及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一单元1、教师将以往教学监控的过程和方式恰当地运用到与其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

这表明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迁移性逐渐提高2、在实际测量中,信度值一般用描述两次测量结果一致性的来估计。

相关系数3、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实验法)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柯尔伯格5、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协商者)6、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品德7、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道德情感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需要9、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行为表现的有效程度叫做效标关联效度10、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努力程度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单元1、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产生式2、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级目标是评价3、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4、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5、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相同要素说6、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高中阶段7、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理解8、在历史上规模较大,时间最长的一项关于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是由(特曼)率领的研究小组完成的9、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言语信息10、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有意义接受学习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三单元1、婴儿说出的句子像发电报式的电报句的年龄阶段处于1.5—2岁2、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四年级3、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的第一个科学家是高尔顿4、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多元论阶段5、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6、在下列时间单位中,小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一小时7、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埃里克森8、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领会9、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是家庭教育方式10、成人用“如果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来了”的话教育孩子。

最新1月全国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月全国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4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我国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人是( )A.廖世承B.陈鹤琴C.潘菽D.朱智贤2.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这种研究设计属于( )A.横断研究设计B.纵向研究设计C.聚合式交叉设计D.因果研究设计3.狭义的发展心理学是指( )A.种学发展心理学B.种族发展心理学C.社会发展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4.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叫( )A.图式B.同化C.顺应D.平衡5.弗洛伊德所指的潜伏期是在( )A.1—3岁B.3—6岁C.6—11、12岁D.11、12岁6.斯丹福—比纳量表常用于鉴别儿童的( )A.智力水平B.人格类型C.人格特质D.智力结构7.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这个过程叫1( )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8.提出著名的成熟决定论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B.霍尔C.埃里克森D.格塞尔9.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心理发展的动力是( )A.遗传的作用B.环境的影响C.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D.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10.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为( )A.直觉行动性B.辩证性C.具体形象性D.抽象逻辑性11.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标志是( )A.区分主体与动作B.知道自己的名字C.掌握代词“我”D.知道自己的性别12.按照赫洛克的性意识发展阶段理论,初中学生处于( )A.性反感期B.向往长者的“牛犊恋”期C.接近异性的狂热期D.浪漫的恋爱期13.小学生身体发育的基本特点是( )A.男生身高高于女生,体重重于女生B.男生身高矮于女生,体重轻于女生C.男生身高矮于女生,体重重于女生D.男生身高、体重与女生无明显差异14.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水平的阶段是( )A.幼儿B.小学C.初中D.高中15.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开始过渡的年级是( )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16.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所完成的时间是( )2A.初三年级B.高一年级C.高二年级D.高三年级17.将人格特质分为一般特质和特有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B.卡特尔C.荣格D.弗洛伊德18.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将人格类型划分为内倾性人格和外倾性人格的心理学家是( )A.斯普兰格B.威特金C.阿德勒D.荣格19.通过一系列动物实验提出学习的尝试错误学说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B.桑代克C.斯金纳D.布鲁纳20.学生学习区分“晴”、“睛”,、“腈”等汉字,属于加涅累积学习模式中的( )A.信号学习B.语言联合学习C.多重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21.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威特罗克提出的学习模式是( )A.发现学习模式B.接受学习模式C.试误学习模式D.生成学习模式22.强调训练各种心理官能,以产生普遍迁移的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转换说23.皮亚杰把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A.三B.四C.五D.六24.下面关于品德的论述正确的是( )A.品德与道德品质不同B.品德是一种社会现象C.品德具有稳定性D.品德无需通过行为表现出来25.所形成的反应最易消退的强化程序是( )3A.定时间隔强化B.不定时间隔强化C.定比间隔强化D.连续强化26.下面有关动机的论述错误的是( )A.动机决定行为的方向B.动机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C.动机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结合D.动机是行为的启动机制27.下列属于内部可控的归因是( )A.持久努力B.生病C.任务难度D.能力高低28.教师将以往教学监控的过程和方式恰当地运用到与其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汇总(2004——2015全)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汇总(2004——2015全)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 00466)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淘宝自考赢家1.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德国心理学家是A.普莱尔 B.彪勒 C.冯特 D.斯特恩2.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是A.观察法 B.实验法 C.问卷法 D.测验法3.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12—20岁)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A.主动性对内疚感 B.勤奋感对自卑感C.自主性对羞怯、怀疑 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4.在维果斯基的工具论中,精神工具指的是A.符号和语词 B.动作和运动 C.表象和概念 D.绘画与想象5.由于染色体异常导致小刚患有唐氏综合症,这体现了A.成熟的作用 B.遗传的作用 C.教育的作用 D.模仿的作用6.在关于心理发展动力的各种观点中,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是A.联想主义心理学 B.精神分析理论 C.格式塔学派 D.生态系统理论7.婴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A.游戏 B.学习 C.劳动 D.体育8.幼儿在识记过程中,使用识记方式较多的是A.意义识记 B.机械识记 C.语词识记 D.有意识记9.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会出现话在嘴边但一时说不出来的现象,这属于A.元记忆知识 B.元记忆监控 C.记忆策略 D. 元记忆体验10.下列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自我评价由“自律性”向“他律性”发展B.从依据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向应用道德原则进行评价发展C.从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向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发展D.从正确评价别人的行为向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发展11.初中生最先认知的表情是A.轻蔑 B.恐惧 C.高兴 D.惊讶12.对初中生心理发展影响最大的是A.老师 B.知心朋友 C.父母 D.邻里朋友13.青少年把与自己年龄接近的异性作为向往的对象,在集体活动中热衷于在异性面前表现,此时他们的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处于A.性反感期 B.牛犊恋期C.接近异性的狂热期 D.浪漫的恋爱期14.研究发现,高中生注意品质中明显优于初中生的是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集中性 D.注意的转移15.高中生的阅读兴趣主要是故事类书籍、文学类书籍以及A.图画类书籍 B.童话类书籍C.民间传说类书籍 D.思想类书籍16.关于人们的个别差异,心理学家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坚持场独立一场依存类型说的是A.卡特尔 B. 奥尔波特 C.威特金 D.吉尔福特17. 苛勒根据猩猩学习实验结果提出了顿悟说,下列不属于识别顿悟指标的是A.具备达到目的的途径B.在一定的停顿后由错误行动突然过渡到正确行动C.正确的反应有一个良好的保持D.正确的反应可以迁移18.个体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被称为技能,其形成的基础是A.尝试 B.练习 C.发现 D.领会19.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一组论据和一个关系组成了词语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并将其命名为A.规则 B.概念 C.原理 D.命题20.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下列属于导致练习成绩出现起伏的内部原因是A.学习环境 B.练习工具 C.教师指导的改变 D.学生动机的变化21.通过很多有关动作技能保持的实验研究,总的结论正确的是A.越是复杂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越长B.动作技能的保持不如知识的保持牢固C.越是简单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越长D.简单动作技能在保持时间上具有优越性22.一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称为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23. 学生出于对自然现象的好奇而产生强烈的学习物理的兴趣,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 认知内驱力B. 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成就内驱力24.道德认识形成的关键是A.道德观念的形成 B.道德信念的确立C.道德情感的形成 D.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25.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或可引起远景性内在学习动机的是A. 物质奖励 B.兴趣 C.老师表扬 D.志向26.教师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这一现象称为A.皮格马利翁效应 B.霍桑效应 C.奥苏伯尔效应 D.阿特金森效应27.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可以把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分为自我指向型和A.任务指向型 B.他人指向型 C.动机指向型 D.学生指向型28.在心理与教育研究领域中,测量必不可少的要素不包括A.客观事物或事件 B.量表 C.数字或符号 D.法则29.信度是考察某一测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目前比较流行而且效果较好的信度评定方法是A.复本信度 B.重测信度 C.折半信度 D.内部一致信度30.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发展情况作出的价值判断。

全国年01月自学考试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

全国年01月自学考试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

全国年01月自学考试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全国2012年01月自学考试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课程代码:004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与心理发展不具有密切关系的是(C)2-63A.大脑皮层机能成熟B.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发展C.第一信号系统发展D.第二信号系统发展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布卢纳对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做了系统分析,并构建出了社会环境系统模式图,其中的核心子系统是(A)2-66A.家庭与父母B.托儿机构与伙伴C.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D.历史文化3.华生用来解释个体学习的核心概念是(B)2-31A.模仿B.条件反射C.习惯D.无条件反射4.根据皮亚杰的理论,逻辑思维开始出现的阶段是(C)2-48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这种方法称为(B)3-58A.高尔顿法B.孟德尔法C.消除法D.基因突变法6.在发展心理学历史上,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皮亚杰认为“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代表学派是(D)3-73A.构造主义学派B.新行为主义学派C.格式塔学派D.联想主义心理学7.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心理发展的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上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C)1-3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C.性相近也,习相远也D.有教无类8.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个体发展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和(B)1-1A.比较心理学B.民族心理学C.文化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9.婴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需要与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不足之间的矛盾。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吐血整理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吐血整理版)

一、单项选择题1.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C.相对论阶段2.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是A.家庭教育方式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C.高中阶段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D.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得分5.根据个体认知发展水平作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B.皮亚杰6.在弗洛依德的人格动力结构中,受快乐原则支配的部分是 A.原我7.可以为“教育万能论”提供支持的心理学理论是 B. 行为主义理论8.在小学阶段,小学儿童的识记 A.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9.下列人际关系属于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是 B. 同学关系10.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给他十几个健康的婴儿,他可以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训练成医生、律师或是乞丐,无论他们的出身及种族是什么。

他完全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可以造就一切。

这位心理学家是属于下列哪一个心理学流派的? B. 行为主义1.最早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D.荣格2.对研究的问题了解有限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实验,称为 B.探索性实验3.将内部图式加以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的过程叫 C.顺应4.埃里克森认为,幼儿阶段(3~6岁)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C.主动性对内疚感5.以下称为先天愚型的是 A.唐氏综合症6.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

这种方法称为 C.家谱分析法7.婴儿(2岁左右开始)表现出怕黑、怕狼、怕坏人,属于 B.预测性恐惧8.幼儿获得知识经验,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言语能力,以及培养良好个性的最佳途径是 B.教学游戏9.婴幼儿动作发展是从身体中部开始的,越是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越是远离身体中轴的部位,动作发展越迟。

这体现了婴幼儿身体发展遵循 B.由近及远原则10.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的反映属于 A.时间知觉11.初中生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的活动,要求独立,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属于 D.成人感12.情绪情感表现可以用“疾风暴雨”来形容的是 B.初中生13.有的高中生对“现实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低,对“理想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他们属于 B.自我否定型14.在心理学领域,衡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般使用的概念是 C.智商15.以下不属于元认知成分的是 D.元认知结构16.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是 A.桑代克17.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D.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18.区分多种刺激的不同之处,如区分戌、戍、戊、戎四个字属于 B.多重辨别学习19.陈述性知识的核心成分是 C.概念和命题20.对具体加工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调整指的是 B.精加工策略21.学习之间发生迁移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没有发生变化,即抽象的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经验的组成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466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466

全国年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地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地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地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地位置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地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列出地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地,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地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科学儿童心理学地奠基人是.普莱尔.达尔文.霍尔.蒙台梭利.第一位根据自己地研究成果写成发展心理学著作地中国心理学家是.廖世承.肖孝嵘.黄翼.陈鹤琴.华生认为人格是以下哪种系统地总和?.认知系统.习惯系统.意志系统.情绪系统.在岁期间,儿童地心理社会性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信任对不信任.主动性对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卑感.最初提出印刻现象地研究者是.洛伦兹.斯波丁.皮亚杰.桑代克.心理发展有一个指标即发展参数.下列不属于克雷奇所提出地个体心理发展参数地是.发展地时间.发展地速度1 / 6.发展地分化和阶段.发展中地量变与质变.幼儿只能对事物进行零散地、孤立地观察,还不能发现事物之间地关系,这表明幼儿地观察.计划性差.目地性不强.持续时间短.系统性差.婴幼儿怕黑、怕狼、怕坏人等情绪表现,属于.预测性恐惧.本能地恐惧.怕生.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地恐惧.以下不属于学校学习特点地是.学习要越过直接经验.动机是学习地动力源泉.学习可以通过自学进行.学习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为主.初中生地表情认知能力中发展最晚地是对.愤怒地认知.厌恶地认知.高兴地认知.轻蔑地认知.从可能性出发、向现实性方向发展地思维属于.前运算思维.具体运算思维.形式运算思维.辩证逻辑思维.在各种逻辑法则中,高中生理解和运用得最差地是.二元律.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在心理学领域,衡量一个人地智力水平时一般使用地概念是.智力.智商.智龄.智慧.经过多年研究,卡特尔发现人格地根源特质有.种.种.种.种.以下不属于桑代克提出地学习律地是.准备律.效果律2 / 6.练习律.迁移律年..克劳德提出地程序教学形式是.分支式程序.循环式程序.直线式程序.开放式程序.班杜拉认为,父母、教师、同伴和其他人(如模范英雄人物)都具有榜样地作用.一般来说,最易被模仿地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地位高地榜样.影视名星地行为.受奖行为.敌对地、攻击性行为.以下属于影响学习地外部条件地是.学生地原有知识.学生地原有技能.学生地主动加工活动.教师地教学技巧是一种.智慧技能.阅读策略.元认知能力.图式.以下不属于动作技能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地典型特征地是.准确性提高.动作速度加快.多余动作增加.灵活性增强.以下属于不连续地动作技能地是.射箭.滑冰.开汽车.骑自行车.影响教学工作最早地迁移理论是.相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形式训练说.学习定势说.道德认识形成地关键是.道德观念地形成.道德信念地确定.道德评价能力地发展.道德行为模式地形成.道德情感地发展一般经历三种水平,其发展顺序是.直觉地道德情感想象地道德情感伦理地道德情感.想象地道德情感直觉地道德情感伦理地道德情感.直觉地道德情感伦理地道德情感想象地道德情感3 / 6.伦理地道德情感想象地道德情感直觉地道德情感.根据阿特金森地成就动机理论,避免失败地倾向高地人在下列成功期望概率地任务中,倾向于选择哪种成功期望概率地任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下列现象中,属于替代性强化地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梅花香自苦寒来.杀一儆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某一类型地教师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专断独行地人,表扬学生并关心学生,以自己为班级一切工作地标准.李皮特(.)等人将这类教师归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下列属于教师人格特征地是.正确地动机.了解学生地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处理教材地能力.在计算测验项目地区分度时,值为多大时表示该项目地区分度较好.≤.≤≤.≤≤.≥.将某个测验地分数与另一个独立而且可靠地行为测验地分数求相关,由此得到地是前一测验地.效标关联效度.重测信度.构想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地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提出“一生心理发展”观点地心理学家是..皮亚杰认为,主体对客体地适应有三种方式:同化、和平衡.. 是指婴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开地一种情感..元记忆指个体对自己记忆过程地理解和认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元记忆体验和4 / 6三个方面..初中生地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经验型,而高中生地抽象逻辑思维属于..世界各国对于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地目标有不同地提法.其中美国地柯克提出了“三个适应”地培养目标,即职业地适应、社会地适应和个人地适应,而是自立于社会地基础,是终极地目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布鲁纳提出了一种课堂教学中重要地学习与教学方法,称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网络或进行表征地..教师对学生活动地敏感性及能根据新地、意外地情况快速地作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教育教学措施地一种独特地心理品质,这种品质称为教师地..测量地三要素是客观事物或事件、、数字或符号.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成熟决定论.自我意识.性别角色.对偶故事法.动作技能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关于心理发展规律地问题主要有哪些?.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有何特点?.超常儿童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简要说明学习测验中地常模参照测验和准则参照测验地特点与区别.五、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分).试论述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是稳定性与可变性地统一.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小题分).钱学森()是世界知名地物理力学家,中国航天事业之父.钱学森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在他很小地时候,母亲就开始对他进行系统地教育,每日让他锻炼身体,学习唐诗宋词,绘画书法,识数计算,等等,因此从小养成了他良好地学习习惯,父亲也非常注重对钱学森才智和志向地培养.在这种宁静地家庭文化氛围之中,钱学森养成了好学不倦地习惯.年至年钱学森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认为这六年时间是他人生道路上地两个高潮之一.钱老回忆,当时师大附中“不死抠课本,提倡多看课外书,附中地选修课很多,学生地知识面5 / 6很广.每天午饭后,在教室里交谈感兴趣地各种科学知识.学生地求知欲强,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困难.”正是这样一种宽松而富于智力刺激地学习环境让钱老打下了扎实地数理基础,养成了他毕生刻苦钻研地品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问题:请结合奥苏伯尔地成就动机理论,说明钱学森先生地成就动机地类型和特点,并分析钱学森先生地成长环境中促进其成就动机发展地一些因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6 / 6。

全国《发展及教育心理学》试题集

全国《发展及教育心理学》试题集

2001年10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466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问卷法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布伦塔诺B.弗洛伊德C.亚里斯多得D.冯特3.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B.瓦龙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4.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的第一个科学家是( )A.霍尔B.孟德尔C.高尔顿D.彪勒5.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 )A.领会B.实践C.知识经验D.技能6.成人用"如果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来了"的话教育孩子。

这是利用儿童的恐惧。

( )A.本能B.怕生C.预测D.经验7.婴儿说出的句子像发电报式的电报句的年龄阶段处于( )A. 1.5-2岁B.1-1.5岁C.2.5-3岁D.2-2.5岁8.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是( )A.家庭教育方式B.家庭收入情况C.家庭居住环境D.家庭文化背景9.在下列时间单位中,小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 )A.一小时B.一周C.一天D.一个月10.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 )A.三年级B.四年级C.五年级D.六年级11.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A.二元论阶段B.多元论阶段C.相对论阶段D.约定论阶段12.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 )A.理解B.机械C.内隐D.无意1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14.在历史上规模较大,时间最长的一项关于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是由( )率领的研究小组完成的。

2016年-2017年全国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汇编(课程代码:00466)

2016年-2017年全国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汇编(课程代码:00466)

目录
2017年10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课程代码:00466) (2)
2017年04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课程代码:00466) (12)
2016年10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课程代码:00466) (22)
2016年04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课程代码:00466) (32)
2017年10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课程代码:004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作者是()
A.华生
B.孟德尔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2.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是()
A.焦虑
B.情绪的发展
C.性格
D.性的发展
3.为心理发展提供生物前提的是()
A.遗传
B.基因
C.性格
D.父母
4.对心理发展动力的看法,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是()
A.桑代克
B.联想主义心理学
C.皮亚杰
D.格式塔学派。

0046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6

0046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6

0046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被称为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是( )。

A.达尔文B.普莱尔C.杜威D.皮亚杰2、进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讨论需要遵循肯定的原则,其中必需和教育实际亲密结合,以充分保证其实际效用,这指的是( )。

A.客观性原则B.进展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行为主义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性论文是( )。

A.《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B.《行为主义》C.《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D.《学习的自由》4、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进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其中心理进展的打算性因素是( )。

A.成熟B.练习和习得阅历C.平衡D.社会阅历5、最初提出印刻现象的是( )。

A.洛伦兹B.斯波丁C.克雷奇D.布朗芬布伦纳6、学问阅历的内化要经受肯定的过程,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这个过程包括有5个阶段,其中主要是借助于实物、模型来进行心理活动的是( )。

A.动作定向阶段B.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C.物质化活动阶段D.内部言语活动阶段7、幼儿初期的主要记忆特点是( )。

A.以无意识记为主B.以有意识记为主C.以意义识记为主D.以语词记忆为主8、婴儿说话的关键期是( )。

A.单词句阶段B.多词句阶段C.简洁句阶段D.复合句阶段9、以下四种学习动机类型中,属于近景动机的是( )。

A.为得到好分数,不想落人后,或者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为了得到嘉奖而努力学习B.为履行集体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者为集体和组织争光而学习C.为个人前途、抱负,为升学,甚至为自己的出路和将来幸福而学习D.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勤奋学习10、以下对学校生自我意识进展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自我评价由查看答案【二、多项选择题】1ABD2ABCDE3ABCD4BCD5BE。

2013年1月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真题及答案

2013年1月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真题及答案

2013年1月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466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普莱尔B.达尔文C.霍尔D.蒙台梭利正确答案:A2、第一位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发展心理学著作的中国心理学家是()。

A.廖世承B.肖孝嵘C.黄翼D.陈鹤琴正确答案:D3、华生认为人格是以下哪种系统的总和?()。

A.认知系统B.习惯系统C.意志系统D.情绪系统正确答案:B4、在3-6岁期间,儿童的心理社会性矛盾是()。

A.自主性对羞怯、怀疑B.信任对不信任C.主动性对内疚感D.勤奋感对自卑感正确答案:C5、最初提出印刻现象的研究者是()。

A.洛伦兹B.斯波丁C.皮亚杰D.桑代克正确答案:B6、心理发展有一个指标即发展参数。

下列不属于克雷奇所提出的个体心理发展参数的是()。

A.发展的时间B.发展的速度C.发展的分化和阶段D.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答案:C7、幼儿只能对事物进行零散的、孤立的观察,还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这表明幼儿的观察()。

A.计划性差B.目的性不强C.持续时间短D.系统性差正确答案:D8、婴幼儿怕黑、怕狼、怕坏人等情绪表现,属于()。

A.预测性恐惧B.本能的恐惧C.怕生D.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正确答案:A9、以下不属于学校学习特点的是()。

A.学习要越过直接经验B.动机是学习的动力源泉C.学习可以通过自学进行D.学习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为主正确答案:C10、初中生的表情认知能力中发展最晚的是对()。

A.愤怒的认知B.厌恶的认知C.高兴的认知D.轻蔑的认知正确答案:B11、从可能性出发、向现实性方向发展的思维属于()。

A.前运算思维B.具体运算思维C.形式运算思维D.辩证逻辑思维正确答案:C12、在各种逻辑法则中,高中生理解和运用得最差的是()。

A.二元律B.矛盾律C.同一律D.排中律正确答案:D13、在心理学领域,衡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时一般使用的概念是()。

全国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解析

全国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解析

全国 2021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睁开与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 004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1 分,共 3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吻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开创人是〔〕A.冯特 B.弗洛伊德C.马斯洛 D.华生2.亲代的某种特点经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称为〔〕A.成熟 B.遗传C.发育 D.睁开3.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称为〔〕A.聚合交织设计 B.单因素实验设计C.多因素实验设计 D.跨文化研究设计4.华生认为,人格是人的什么系统的产物 ? 〔〕A.动机 B.内驱力C.习惯 D.情绪5.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受快乐原那么支配最原始、最难以凑近的局部是〔〕A.超我 B.原我C.自我 D.良心6.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心理社会性睁开的主要矛盾是〔〕A.自主对羞怯、思疑的矛盾 B.勤奋对自卑的矛盾C.主动对内疚的矛盾 D.同一性对角色凌乱的矛盾7.皮亚杰认为,心理睁开的决定因素是〔〕A.成熟 B.练习和习得经验C.社会经验 D.平衡8.在某个睁开阶段,少儿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睁开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仍然认为它可能存在。

该阶段为〔〕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详尽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9.皮亚杰研究心理睁开的主要方法是〔〕A.实验法 B.测试法C.临床法 D.问卷法10.常有的由染色体异常以致的疾病为〔〕A.唐氏综合症 B.苯丙酮尿症C.杭亭顿舞蹈症 D.红绿色盲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对人的心理睁开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遗传 B.成熟C.社会环境 D.个体心理特点12.婴儿期的思想主若是〔〕A.详尽形象思想B.抽象逻辑思想C.直觉行动思想D.辩证思想13.婴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A.生活活动B.游戏活动C.学习活动D.劳动活动14.婴儿有选择的社会性笑一般出现在〔〕A.初生时B.5 周时C.3 个月时D.5、 6 个月时15.语言睁开的单词句阶段是在〔〕A.9~12 个月 B.1~1.5 岁C.1.5~2岁D.2~3 岁16.托马斯、切斯在对婴幼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将婴幼儿的气质种类划分为〔〕A.三类B.四类C.五类D.六类17.幼儿理解性别不会因一个人的服饰、形象或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年龄阶段是〔〕A.2~3岁B.4~5 岁C.5~6岁D.6~7 岁18.依照 Selman 的角色采择理论,到必然年龄时少儿逐渐认识到即使获取了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见解仍可能会有矛盾。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附答案)(吐血整理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附答案)(吐血整理版)

一、单项选择题1.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C.相对论阶段2.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是 A.家庭教育方式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C.高中阶段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D.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得分5.根据个体认知发展水平作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B.皮亚杰6.在弗洛依德的人格动力结构中,受快乐原则支配的部分是 A.原我7.可以为“教育万能论”提供支持的心理学理论是 B. 行为主义理论8.在小学阶段,小学儿童的识记 A.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9.下列人际关系属于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是 B. 同学关系10.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给他十几个健康的婴儿,他可以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训练成医生、律师或是乞丐,无论他们的出身及种族是什么。

他完全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可以造就一切。

这位心理学家是属于下列哪一个心理学流派的? B. 行为主义1.最早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D.荣格2.对研究的问题了解有限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实验,称为 B.探索性实验3.将内部图式加以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的过程叫 C.顺应4.埃里克森认为,幼儿阶段(3~6岁)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C.主动性对内疚感5.以下称为先天愚型的是 A.唐氏综合症6.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

这种方法称为 C.家谱分析法7.婴儿(2岁左右开始)表现出怕黑、怕狼、怕坏人,属于 B.预测性恐惧8.幼儿获得知识经验,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言语能力,以及培养良好个性的最佳途径是 B.教学游戏9.婴幼儿动作发展是从身体中部开始的,越是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越是远离身体中轴的部位,动作发展越迟。

这体现了婴幼儿身体发展遵循 B.由近及远原则10.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的反映属于 A.时间知觉11.初中生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的活动,要求独立,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属于 D.成人感12.情绪情感表现可以用“疾风暴雨”来形容的是 B.初中生13.有的高中生对“现实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低,对“理想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他们属于 B.自我否定型14.在心理学领域,衡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般使用的概念是 C.智商15.以下不属于元认知成分的是 D.元认知结构16.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是 A.桑代克17.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D.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18.区分多种刺激的不同之处,如区分戌、戍、戊、戎四个字属于 B.多重辨别学习19.陈述性知识的核心成分是 C.概念和命题20.对具体加工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调整指的是 B.精加工策略21.学习之间发生迁移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没有发生变化,即抽象的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经验的组成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2年01月自学考试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课程代码:004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与心理发展不具有...密切关系的是(C)2-63A.大脑皮层机能成熟B.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发展C.第一信号系统发展D.第二信号系统发展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布卢纳对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做了系统分析,并构建出了社会环境系统模式图,其中的核心子系统是(A)2-66A.家庭与父母B.托儿机构与伙伴C.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D.历史文化3.华生用来解释个体学习的核心概念是(B)2-31A.模仿B.条件反射C.习惯D.无条件反射4.根据皮亚杰的理论,逻辑思维开始出现的阶段是(C)2-48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这种方法称为(B)3-58A.高尔顿法B.孟德尔法C.消除法D.基因突变法6.在发展心理学历史上,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皮亚杰认为“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代表学派是(D)3-73A.构造主义学派B.新行为主义学派C.格式塔学派D.联想主义心理学7.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心理发展的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上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C)1-3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C.性相近也,习相远也D.有教无类8.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个体发展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和(B)1-1A.比较心理学B.民族心理学C.文化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9.婴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需要与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不足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是(C)4-89A.家庭教育B.幼儿教育C.游戏D.学习10.当儿童懂得了一个人的性别不会因其服饰、形象或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时,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就达到了(C)4-121A.性别认同阶段B.性别稳定性阶段C.性别一致性阶段D.性别迁移阶段11.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过程?(A)5-136A.认识“个别对象→空间联系→因果联系→对象总体”B.认识“个别对象→因果联系→空间联系→对象总体”C.认识“空间联系→因果联系→对象总体→个别对象”D.认识“因果联系→个别对象→对象总体→空间联系”12.在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中,当儿童认识到即使得到了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他们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反应,但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这时儿童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处于(D)5-157A.社会-信息角色采择阶段B.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阶段C.相互性角色采择阶段D.自我反省角色采择阶段13.人的身体发育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是在(C)6-158A.幼儿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14.最早对个别差异进行研究的是(D)8-224A.皮亚杰B.洛克C.华生D.高尔顿15.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特质可分为(A)8-234A.一般特质和特有特质B.首要特质和次要特质C.中心特质和边缘特质D.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16.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B)12-396A.对偶故事法B.道德两难故事法C.临床法D.心理测验法17.以下哪一项是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A)12-414A.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持B.家庭成员本身的恶习或家庭结构的剧变C.父母的溺爱、迁就D.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18.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学生面前充当了家长的角色,这体现了教师的(C) 14-462A.教书的角色B.育人的角色C.代理的角色D.管理的角色19.以下关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发展趋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14-477A.由他控到自控B.从自觉经不自觉达到自动化C.敏感性逐渐增强D.迁移性逐渐提高20.在学习测验中,常模参照测验的目的在于(D)15-497A.确定学生的学习潜能B.了解学生达到了何种程度的教学目标C.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D.确定学生的个体差异21.奥苏伯尔将代表性(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统称为(A)9-268A.意义学习B.发现学习C.接受学习D.机械学习22.主张把“S-R”改为“S-O-R”的心理学家是(B)9-294A.班杜拉B.托尔曼C.华生D.桑代克23.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 D.)10-322A.脚本B.图式C.命题网络D.认知策略24.对自己认知状况的认知和监控叫做(B)10-334A.程序性知识B.元认知C.认知策略D.图式25.下列不属于...学习策略的是(D) 10-337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同化策略26.根据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倾向高的人在下列成功期望概率的任务中,倾向于选择哪种成功期望概率的任务?(B)13-427A.30%B.50%C.70%D.90%27.在下列强化中属于内部强化的是(D)9-297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性强化D.自我强化28.研究发现,最适宜用惩罚的方式来提高其学习动机的儿童是(A)13-448A.外向的男生B.外向的女生C.内向的男生D.内向的女生29.用来表示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的指标是(A)15-501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30.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A)15-508A.形成性学习评价B.诊断性学习评价C.终结性学习评价D.预测性学习评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31.关于成熟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了著名的__成熟决定论____。

3-6432.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___知识的领会___。

3-7233.奥苏伯尔认为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应该遵循___渐进分化___和综合贯通的原则。

10-31834.技能可以分为___动作技能___和智慧技能。

10-30535.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__避免失败____的动机组成。

13-42636.韦纳从内外源、__稳定性____和可控性三个维度来对归因方式进行分类。

13-43237.初中生的心理具有___过渡性___、__闭锁性____、社会性和动荡性的特点。

6-16338.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分布呈__正态____分布。

8-23139.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__道德评价____意义的核心部分。

12-387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40.家谱分析法3-62答:家谱分析法就是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如低能或某种特殊才能)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

41.智慧技能9-267答:智慧技能(即智力技能),指运用符号对外运作的能力。

42.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2-39答:虽然生物基础决定了这些阶段产生的时间,因为成熟过程决定了可能获得各种经验的时间。

但社会环境溴定了与每个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得到积极的解决。

由于这一原因,埃里克森提出把八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

43.耶克斯和道德生定律13-424答:其要旨是,学习效率先随学习动机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到达峰值后学习效率又随学习动机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说明适中的学习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最高。

44.观察学习9-296答: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5.请比较两个随机组后测设计和两个随机组前后测设计的特点。

1-20答:一、两个随机组后测设计的特点:由于控制组和实验组是随机选择的,所以这两组在统计学上可视为等组,其后测结果的差异,可以归因于有无实验处理。

二、两个随机组前后测设计的特点:1、如果用控制组的后测结果-前测结果和实验组的后测结果-前测结果,就可以考察出每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的发展情况。

2、如果用实验组的后测结果-控制组的后测结果,就可以考察出实验组的实验效果如何。

46.请根据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的观点,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4-115答:(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47.根据哈维斯特的观点,青年初期的社会化发展任务是哪些?6-183答:(1)谋求独立;(2)确定自我;(3)获得性别角色;(4)准备适应“性”的成熟;(5)学习适应成人的社会。

48.认知策略迁移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11-385答:(1)学习迁移除了指概忿、原理的迁移以外,学习方法或学习策略(一种认知策略)的迁移是迁移的重要方面。

(2)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让学生“学会迁移学习策略”就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得让学生对使用的学习策略有明确的认知。

其次学生要对认知策略的作用进行自我评价并形成习惯。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49.(本题10分)结合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举例说明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2-47答: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以下特点:(1)自我中心主义。

即儿童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考虑问题,并深信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是一致的。

例如,儿童与一个人面对面站着,他就会认为自己的左手对应的也是对方的左手,而不是对方的右手。

(2)直观形象住。

即儿童能凭借表象进行思维。

例如,问儿童1+1=?,他就会想象着一个苹果再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从而得出答案。

(3),不可逆性。

不可逆性指思维具有单向性。

例如,问一个有哥哥(名字是大明)的4岁孩子,你有没有哥哥?他回答“有”,并能说出哥哥的名字。

但是,如果问大明有弟弟吗?大多数此年龄的孩子会说“没有”。

(4)知觉的集中性。

即当儿童的注意集中于问题的某一个方面时,就不能同时把注意转移到另一方面。

例如,给一个5岁孩子10个不同颜色的玻璃球,其中3个为白色的,7个为红色的。

问他红色的玻璃球多还是玻璃球多,他会回答红色的多。

这时儿童只集中于玻璃球颜色,而没有顾及到整个玻璃球的数量。

50.(本题15分)试论述奥苏伯尔认知结构—同化理论对于学校教育的影响作用。

9-291答:奥苏伯尔对学校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他提出的认知结构一同化理论,对当今的学校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