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200X年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1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题库

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题库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三皇是指上古的伏羲、燧人、神农。

“五帝”指的是黄帝和他以后的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五个部落联盟领袖,他们被古代的历史学家尊称为“五帝”。

3、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4、诗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的合称。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5、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四家诗。

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

《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6、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文学试题1.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中。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山海经)2.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______ [填空题]空1答案:书经3.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孔颖达)4.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结构。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轮辐式)5.5.“屈原”的“原”是他的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字)6.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______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填空题]空1答案:班固7.7.《孔雀东南飞》原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古诗为焦仲卿妻作)8.8.《过秦论》的作者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贾谊)9.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的《国语注》。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韦昭)10.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选)11.11.在古代神话中, ______ 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

[填空题]空1答案:仓颉12.12.三家诗是指______、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填空题]空1答案:鲁人申培13.13.《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谷梁传》。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公羊传)14.14.______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先秦两汉文学复习资料(1)

先秦两汉文学复习资料(1)

先秦两汉文学总复习参考资料一、选择题1.原始诗歌在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 B )A. 与神话传说同时出现B. 与原始音乐、舞蹈同时出现C. 与原始戏剧同时出现D.单独出现2.“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出自(A)A.《尚书》B.《春秋》C.《易经》D.《吕氏春秋》93.“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出自( D )A.《尚书·尧典》 B.《诗大序·关雎序》 C.《淮南子·道应训》 D.《吕氏春秋·古乐》4.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C)A.《春秋》 B.《庄子》 C.《山海经》 D.《淮南子》5.《诗经》在先秦典籍中一般称为“诗”或“诗三百”,官方奉为经典、正式称作《诗经》是在( B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6.关于删诗说的论述是( C )A.“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汉书·食货志》)B.“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

”(《国语·周语上》)C.“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史记·孔子世家》)D.“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春秋公羊传》)7.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风、雅、颂划分的依据是( D )A.内容的不同 B.地域的不同 C.作者的不同 D.音乐的不同8.今天看到的《诗三百》传本是( D )A.齐诗 B.鲁诗 C.韩诗 D.毛诗9.“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不侮矜寡,不畏强御”见于( D )A.《秦风·无衣》 B.《卫风·氓》 C.《周南·汉广》 D.《大雅·烝民》10.“邂逅相遇”见于( C)A.《周南·汉广》 B.《卫风·硕人》 C.《郑风·野有蔓草》 D.《小雅·采薇》1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出自( D )A.《魏风·伐檀》 B.《魏风·硕鼠》 C.《小雅·采薇》 D.《大雅·荡》1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出自( B)A.《豳风·七月》 B.《小雅·小旻(mín)》 C.《小雅·鹤鸣》 D.《大雅·绵》13.《诗经》中描写周始祖后稷出生的诗篇是( A )A.《大雅·生民》 B.《大雅·公刘》 C.《大雅·皇矣》 D.《大雅·大明》14.《诗经》中叙述周人远祖带领周民从从邰迁居到豳,修筑城郭、创业定居事迹的诗篇是( C )A.《大雅·生民》 B.《大雅·绵》 C.《大雅·公刘》 D.《大雅·大明》15.《诗经》中叙述公亶父(周文王祖父)率领周部族从豳迁至岐之周原,开拓疆土,设置宗庙,建立职官制度,创业立国等,并叙及文王事迹的诗篇是( C )A.《大雅·生民》 B.《大雅·公刘》 C.《大雅·绵》 D.《大雅·大明》16.《诗经》中着重叙述文王伐密、伐崇事迹的诗篇是( C )A.《大雅·生民》 B.《大雅·绵》 C.《大雅·皇矣》 D.《大雅·大明》17.《诗经》中叙述武王灭商,建立强大周王朝的诗篇是( D )A.《大雅·生民》 B.《大雅·绵》 C.《大雅·皇矣》 D.《大雅·大明》18.下列对《尚书》的阐释有误的是(B)A.《尚书》即“上古之书” B.记事的古史 C.中国第一部历史文集 D.《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19.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提纲是( B )A.《尚书》 B.《春秋》 C.《左传》 D.《国语》20.不属于《春秋》“三传”的是( D )A.《左传》 B.《春秋公羊传》、 C.《春秋谷梁传》 D.《吴越春秋》21.刘知几《史通》称为“叙事之最”的著作是( B)A.《春秋》 B.《左氏春秋》 C.《国语》 D.《战国策》22.《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B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恣肆丽 D.质朴平实23.“辟君三舍”出自( A)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吕氏春秋》24.“鹬蚌相持,渔者得利”出自( B)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论语》25.“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南辕北辙”、“惊弓之鸟”出自( B )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吕氏春秋》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 D )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论语》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D)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论语》2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出自(D)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论语》2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出自(D)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论语》30.“敏于事而慎于言”、“言而有信”出自(D)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论语》31.“一以贯之”出自(D)A.《左传》 B.《战国策》 C.《庄子》 D.《论语》32.“见笑于大方之家”出自( B)A.《孟子》 B.《庄子》 C.《庄子》 D.《论语》33.以记载纵横家言论、事迹为主的著作是( B )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吕氏春秋》34.《四书》是指( C)A.《诗经》、《尚书》、《周易》、《春秋》 B.《论语》、《孟子》、《荀子》、《战国策》 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D.《诗经》、《礼记》、《论语》、《孟子》35.标志说理散文体制定型的是(D)A.《论语》、《墨子》 B.《墨子》、《孟子》 C.《孟子》、《荀子》 D.《荀子》、《韩非子》3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A)A.《论语》 B.《孟子》、 C.《荀子》 D.《庄子》37.主张“兼爱”、“非攻”的是(C)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38.统治中国2000余年的古代标准书面语——文言成熟于( B)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屈原》39.不属于《庄子》主要特征的是(C)A.寓言,重言,卮言 B.内篇、外篇、杂篇 C.现实主义、唯物主义 D.行云流水,汪洋姿肆40.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评论的是( C )A.孟子散文 B.荀子散文 C.庄子散文 D.韩非子散文41.刘熙载《艺概·文概》“意出尘外,怪生笔端”评价的是( C)A.《战国策》 B.《逸周书》 C.《庄子》 D.《韩非子》42.先秦诸子散文中运用寓言最多的是( C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荀子》43.“守株待兔”、“买椟还珠”、“楚人有鬻矛与盾者”、“滥竽充数”、“画鬼最易”、“郢书燕说”出自( D )A.《庄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44.《楚辞》编辑者是( D)A.屈原 B.宋玉 C.贾谊 D.刘向45.不属于《楚辞》特征的是(B)A.大量使用“兮”字 B.质朴简练 C.独特的地方色彩 D.参差错落46.下列作品中不出自《九歌》的是( A )A.《橘颂》 B.《云中君》 C.《湘夫人》 D.《少司命》47.《九歌》有诗( C )A.9篇 B.10篇 C.11篇 D.12篇48.“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凭心而言,不遵矩度”评价的是( C )A.《庄子》 B.《战国策》 C.《离骚》 D.《九辩》49.“寓言”一词最早见于(C)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50.最早以“赋”作为文题的是( B )A.韩非子 B.荀子 C.屈原 D.宋玉51.标志汉大赋体制正式形成的作品是( C )A.《赋篇》 B.《神女赋》 C.《七发》 D.《大人赋》52.不属于汉大赋特征的是( D )A.铺张扬厉 B.主客问答 C.韵散结合 D.朴实自然53.汉代四大赋家是( C )A.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 B.东方朔、司马相如、王褒、扬雄 C.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D.司马相如、扬雄、蔡邕、祢衡54.不属于司马相如作品的是( C )A.《子虚赋》 B.《上林赋》 C.《登徒子好色赋》 D.《长门赋》55.京都大赋“长篇之极轨”是( B )A.《两都赋》 B.《二京赋》 C.《三都赋》 D.《河东赋》56.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是( C )A.《羽猎赋》 B.《高唐赋》 C.《遂初赋》 D.《述行赋》57.开创全文写音乐先河的是( C )A.《甘泉赋》 B.《风赋》 C.《洞箫赋》 D.《鹦鹉赋》58.开创抒情小赋先河的是( D )A.《李夫人赋》 B.《士不遇赋》 C.《悲士不遇赋》 D.《归田赋》59.不属贾谊作品的是( D )A.《过秦论》 B.《陈政事疏》 C.《论积贮疏》 D.《论贵粟疏》60.“叶公好龙”见于( C )A.《吕氏春秋》 B.《淮南子》 C.《新序》 D.《楚辞》61.王充的作品是( C )A.《盐铁论》 B.《新论》 C.《论衡》 D.《昌言》62.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游记是(A )A.《封禅仪记》 B.《封禅文》 C.《说苑》 D.《东方朔传》63.不是评价《史记》的是( C )A.“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B.“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C.“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中国古代文学1(先秦两汉)】期末总复习(张琴版)

【中国古代文学1(先秦两汉)】期末总复习(张琴版)

填空题(15×1)汉乐府爱与恨庄子三言三皇五帝巫觋名词解释题(5×5)神话赋比兴离骚谏逐客书史记互现法乐府古诗十九首简答题(2×10)作品赏析与翻译题(20分)静女关雎离骚论述题(20×1)先秦文学的发展脉络远古文学夏商文学西周春秋文学战国文学远古文化巫史文化礼乐文化百家争鸣诗乐舞三位一体尊神事鬼追念先祖敬礼重德理性人生着眼现实个性激情原始先民巫觋、史官贵族士神话传说原始歌谣宗教颂赞祷祝政治叙事诗言志抒情诗《弹歌》《蜡辞》甲骨卜辞易卦爻辞钟鼎铭文《诗经》《论语》《老子》《离骚》《谏逐客书》教材第36-37页第一节神话传说的概念、产生和功能①神话以故事或形象的方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宇宙自然、人类自身及诸种文化现象的起源以及当时世间秩序的理解。

②主人公包括神祗、始祖、文化英雄、神圣动物等。

③只有在原始思维的背景下,并且当人类可以凭借语言来表达自身对自然和社会的领悟的时候,神话才有可能产生。

三皇之称,初见于《周礼·春官·外史》。

三皇是指上古的伏羲、燧人、神农。

“五帝”指的是黄帝和他以后的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五个部落联盟领袖,他们被古代的历史学家尊称为 "五帝"。

一、《诗经》的性质《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另外六篇有目无辞。

原名《诗》,或称“诗三百”。

战国时,被列为儒家“六经”之一,汉代始有《诗经》之名。

《诗经》的教化功能教材第55页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是说《诗经》有诚意正心之功;“无邪”就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可见,在人的道德人格成就方面,诗、乐的作用不可小觑。

那《诗经》的作用安在?《礼记》云:“温柔敦厚,诗教也。

”《毛诗大序》认为,“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先秦)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先秦)

咸阳师范学院200 -200学年第学期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古代文学(先秦文学)试题班级 ----------姓名一、填空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0分)1、神话是我国()的源头。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自然主义d散文写作2、《诗经•采薇》一诗的内容是()a表现男女爱情b揭露阶级压迫C描写戍卒哀怨d反映贵族生活3、《哀郢》是屈原《》中的一首诗。

a《九章》b《九歌》C《九辩》d《招魂》4、“锥刺股”的典故出自于()。

a《勾践灭吴》b《秦晋殽之战》C《苏秦始将连横》d 《冯谖客孟尝君》5、《庄子•逍遥游》的主旨是()oa说明要树立大鹏那样志在万里的宏愿b讽刺蓬间雀的见识短浅C反对追求功名利禄d论述无所待而游于无穷的绝对自由二.名词解释(25分)1、神话2、关雎3、风雅4、风骚5、诸子散文、1、“路漫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于《K3、“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出自于《K4、“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出自于《九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K四、判断题(下面每题的答案中有五个是正确的)(10分)1、下面属于屈原的作品有()oa《离骚》b《九辩》C《九歌》d《九章》e《天问》 f《湘君》g《风赋》2、《左传》的文学价值表现在()oa善于叙事b善于描写战争C常用寓言说理d外交辞令优美e善于因事写人f富于故事性、戏剧性g说理透彻五、简答题(20分)a)何为赋比兴?b)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哪儿个阶段?六、论述题(二选一,30分)a)试述《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b)《庄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咸阳师范学院200 -200学年第学期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古代文学(先秦文学)试题 班级 ---------- 姓名总分 —• 二 三四 五 六评卷人 复审人一、填空题(10分)1、屈原之后,楚辞的代表作家是2、 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 。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夸父逐日”神话最早见于__________一书。

2、“昔我往矣,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

”3、“至人__________,神人__________,圣人__________。

”4、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家是__________。

5、“吾令羲和弭节兮,__________;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

”6、《史记》包括十二_________、十表、八书、三十_________、七十________,共130篇7、《盐铁论》的作者是__________。

8、《吴越春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

9、标志着汉赋体制正式确立的第一篇赋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

10、《两都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二京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

11、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编的__________一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1、赋比兴2、《春秋》“三传”3、《庄子》“逍遥游”4、《史记》“三家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

2、试述乐府的涵义及其演变。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写出《离骚》的前十句,并阐释其“内美”的蕴涵。

2、请各以一首诗为例,比较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不同艺术特色。

答案:一、1.《山海经》2.杨柳依依雨雪霏霏3.无己无功无名4.荀子(荀况)5.望崦嵫而勿迫吾将上下而求索6.本纪世家列传7.桓宽8.赵晔9.枚乘《七发》10.班固张衡11.《玉台新咏》12.越鸟巢南枝二、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2.一般认为是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即《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春秋榖梁传》(简称《榖梁传》)。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先秦)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先秦)

咸阳师范学院200 —200 学年第学期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一、填空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0分)1、神话是我国()的源头。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自然主义d散文写作2、《诗经·采薇》一诗的内容是()a表现男女爱情b揭露阶级压迫c描写戍卒哀怨d 反映贵族生活3、《哀郢》是屈原《》中的一首诗。

a《九章》b《九歌》c《九辩》d《招魂》4、“锥刺股”的典故出自于()。

a《勾践灭吴》b《秦晋殽之战》c《苏秦始将连横》d 《冯谖客孟尝君》5、《庄子·逍遥游》的主旨是()。

a说明要树立大鹏那样志在万里的宏愿b讽刺蓬间雀的见识短浅c反对追求功名利禄d论述无所待而游于无穷的绝对自由二、名词解释(25分)1、神话2、关雎3、风雅4、风骚5、诸子散文三、名作名句出处(5分)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于《》。

3、“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出自于《》。

4、“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出自于《》。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

四、判断题(下面每题的答案中有五个是正确的)(10分)1、下面属于屈原的作品有()。

a《离骚》b《九辩》c《九歌》d《九章》e《天问》f 《湘君》g《风赋》2、《左传》的文学价值表现在()。

a善于叙事b善于描写战争c常用寓言说理d外交辞令优美e善于因事写人f富于故事性、戏剧性g说理透彻五、简答题(20分)a)何为赋比兴?b)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六、论述题(二选一,30分)a)试述《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b)《庄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咸阳师范学院200 —200 学年第学期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一、填空题(10分)1、屈原之后,楚辞的代表作家是。

2、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

3、《战国策》的整理者是西汉时期的。

4、鲁迅所谓“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的诸子散文是指《》。

先秦两汉答案

先秦两汉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样题参考答案一、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10分):参考答案:秦,大国也。

韩,小国也。

韩甚疏秦,然而见亲秦。

韩计之,非金,无以也,故卖美人。

美人之贾贵,诸侯不能买,故秦买之三千金。

韩因以其金事秦,秦反得其金与韩之美人。

韩之美人因言于秦曰:“韩甚疏秦!”从是观之,韩亡美人与金,其疏秦乃始益明。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后面的题目(共15分):1、解释文中画线的字或词(7×1分):参考答案:良人:指丈夫。

餍:吃饱。

反:通“返”。

瞷:窥视,偷看。

之:动词,往,到……去。

蚤:通“早”。

施:斜行。

2、简要分析这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

(8分)参考答案:这段文字,是孟子的著名寓言,包括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

能指即前面齐人及其妻妾的故事,所指即最后的一句话。

能指部分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有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更有出神入化的细节描写;齐人的妻妾看着齐人表演,读者则一方面通过她们来观看齐人表演,一方面又观看着她们自身的表演,其中的戏剧意味太强了。

不过,孟子讲述齐人不知廉耻地在坟场乞讨并不是为了讥刺齐人,而是为了抨击那些不择手段追逐富贵利达的人。

他采用用寓言来说理的形式,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戏剧化的显示。

三、从下列诗歌中选择一首加以鉴赏(25分):1.有所思参考答案:这首诗把女主人公遭受感情挫折时的反应,表现得异常强烈、逼真和具体,富于变化和层次感。

诗的开头写主人公要赠礼物问候远在大海之南的情人。

她赠给情人的礼物是“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簪子用玳瑁作成,饰以双珠,且缠绕以美玉,足见她对情人爱之深。

这是诗歌的第一层。

“闻君有他心”一句,使诗歌转入了第二层。

主人公遭受此情感的挫折,先是将“双珠玳瑁簪”等赠品折断、烧毁;不仅烧毁,而且“扬其灰”;不仅“扬其灰”,而且“当风扬其灰”;不仅“当风扬其灰”,而且反反复复地发誓说:“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这一层足见主人公对情人变心之恨之切。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这个答案的号码前边打“√”)1.“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属于:①《易经》中的卦、爻辞;②《诗经》;③甲骨卜辞;④商代的彝器铭文2.被鲁迅称为“古之巫书”的是①《尚书》②《山海经》③《列子》④《淮南子》3.《诗经》中的诗①主要是各地的民歌,部分为公卿列士所作②主要是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所作③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为乐师所作④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采自民间4.《战国策》①分国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②经刘向整理汇编,按十二国顺序,分列为三十三篇③分国记载鲁、齐、晋、郑、秦、楚、吴、越八国的史事④按鲁国十二公顺序分年记事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①《荀子·劝学》②《孟子·滕文公上》③《庄子·养生主》④《庄子·逍遥游》6、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作家有①贾谊②王符③仲长统④崔寔。

7.关于《离骚》的题义①司马迁释为“别愁”,班固释为“离忧”,王逸解为“遭忧”;②司马迁释为“离忧”,班固释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③司马迁释为“劳商”,班固释为“别愁”,王逸解为“遭忧”;④司马迁释为“遭忧”,班固释为“劳商”,王逸解为“离忧”。

8.秦统一后的文学主要是①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②歌功颂德的刻石之文和诏令奏议等应用性文字;③临潼兵马俑等造型艺术和阿房宫等建筑艺术;④李斯的《谏逐客书》和贾谊的《陈政事疏》。

9.汉赋四大家是指①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②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③东方朔、司马相如、扬雄、张衡;④贾谊、枚乘、东方朔、司马相如。

10、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①班固的《咏史》②张衡的《同声歌》③蔡邕的《翠鸟》④辛延年的《羽林郎》。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诗歌起源于人类的_______。

先秦两汉一试卷B

先秦两汉一试卷B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B卷年级——姓名——学号——一、填空(每空 0.5分,共10分):1 、文字产生前,上古的口头文学创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经》按曲调分为风、雅、颂,其音乐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先秦诸子中使用寓言较多的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提倡“兼爱”思想的是先秦家学派;韩非整合商鞅的________、申不害的__________、慎到的__________—,建立起一套集权统治理论。

—5 、屈原的楚辞作品包括《离骚》、《九歌》、《九章》、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部分诗篇。

6 、《史记》有本纪、世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体例。

7 、汉赋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

二、指出下列语句所自篇目或作者(每小题 1分,共10分):1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3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4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5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6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雩,咏而归。

7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8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9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

10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每小题 1分,共11分):1、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2、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3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4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5 、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6 、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7 、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两汉文学)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两汉文学)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xx文学)第二编一、填空题:1、▁▁▁▁▁被后世誉为汉代“一代之文学”。

汉代初期的辞赋多为▁▁▁▁▁赋。

贾谊传世的辞赋有▁▁▁▁▁和▁▁▁▁▁。

(汉赋,骚体,《吊屈原赋》,《鵩鸟赋》)2、▁▁▁▁▁的▁▁▁▁▁堪称的散体大赋的奠基之作。

《子虚上林赋》的作者是▁▁▁▁。

枚乘《七发》xx3、西汉后期的赋家首推▁▁▁▁▁。

班固辞赋以▁▁▁▁▁最负盛名。

(杨雄,《两都赋》)4、《二京赋》是▁▁▁▁▁最著名的赋作。

(张衡)5、汉代散文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和▁▁▁▁▁。

(哲学政治文化批6、▁▁▁▁▁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评散文,历史散文,书信书奏)7、《史记》是史传散文的典范之作,采用的是▁▁▁▁▁的体例,全书由十二▁▁▁▁▁、▁▁▁▁▁表、▁▁▁▁▁书、三十▁▁▁▁▁,七十▁▁▁▁▁五种体例构成,其中▁▁▁▁▁、▁▁▁▁▁和▁▁▁▁▁最具有文学价值。

(纪传体,本纪,十,八,世家,列传,世家,列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8、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最大宏愿和伟大目标是▁▁▁▁▁、▁▁▁▁▁、▁▁▁▁▁。

9、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实质是▁▁▁▁▁、▁▁▁▁▁。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10、▁▁▁▁▁是文人五言诗的最早的代表作。

(《古诗十九首》)11、《古诗十九首》中纷繁复杂的情感可分为三种类型。

即▁▁▁▁▁▁▁▁、▁▁▁▁▁▁、▁▁▁▁▁▁▁▁。

(“宦游失意的士子悲哀,困守家园的思妇伤别念远,对年命短暂的悲哀”)二、名词解释:1、骚体赋:骚体赋是从汉代产生的,追步楚辞的传统,采用骚体的形式来抒写个人遭际和感伤的赋体作品。

骚体赋的创作自汉初一直绵延不绝,几乎所有的汉代赋家都有骚体作两汉文学品。

2、xx:乐府本是汉代的一种音乐机关,这里的“乐”即是音乐,“府”即是官府。

乐府在汉初就已经出现,汉武帝把乐府扩充为大规模的官署。

乐府由官署名称演变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始于六朝。

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及答案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填空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

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

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结构。

5.“屈原”的“原”是他的。

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7.《孔雀东南飞》原名《》。

8.《过秦论》的作者是。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的《国语注》。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

11.在古代神话中,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

12.三家诗是指,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13.《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谷梁传》。

14.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5.“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

16.《庄子》的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即寓言、、卮言。

1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发端。

18.路曼曼其修远兮,。

19.枚乘的赋体代表作是《》。

20.司马迁,字。

21.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

22.《诗》到了______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3.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4.《公羊传》的作者是。

25.有位伊人,。

26.“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2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的编纂体例是。

28.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

29.《乐府诗集》是由所编。

30.《史记正义》的作者是。

31.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

32.按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33.孔子生于年。

34.“舍生取义”成语出自《》。

35.《国语》的性质是史。

36.《庄子》三言分别是指:、重言、卮言。

37.《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的。

38.《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题材。

39.东汉时期代表性的楚辞注本主要是王逸的。

40.《史记集解》的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试题(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一)一、填空题:1、诗歌起源于人类的。

2、神话流为寓言,就是神话化的主要表现。

3、《诗》三百,精华在《国风》,《国风》中又以最为精彩。

4、《论语》是一部记述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

5、《荀子·劝学》说:“君子生非异也,。

6、在古代神话中,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的英雄是。

7、《诗经》依、、分类编排。

8、《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

9、《孟子》今存篇,每篇又各分上、下。

10、屈原《九歌》并非九篇,而是篇。

11、《论语》中载孔子之言“鸟兽不可与同群”,其意是说。

12、《战国策》载,触龙说服了赵太后,使长安君。

13、神话流为仙话,就是神话化的主要表现。

14、《诗经》中的国风,有不少“饥者歌其食,”的诗篇。

15、《逸周书》原名《周书》、《周史记》,又称《周书》。

16、《左传》大约成书于,与《国语》成书同时或稍后。

17、今存《老子》分上下篇,上篇称,下篇称。

18、《战国策》载,倚柱弹其剑,歌“长铗归来乎”的人名叫。

19、春秋以前,文学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

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

20、在古代神话中,衔木石而填东海的神鸟名曰。

21、《诗经》曾广泛用于社会生活,春秋时政治、外交场合公卿大夫颇为盛行。

22、《尚书》多载训诫之文,《春秋》多寓褒贬之言,《国语》则多记之语。

23、《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体断代简史。

24、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以为核心,并认为天道。

2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是所说。

26、李斯最著名的散文是他在秦统一前写的。

27、汉代的政论散文以初期最为发达,的《过秦论》是其中的杰作。

28、史传文学是由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开创的,他字。

29、是汉代最盛行的文体,其中最大的代表作家是。

30、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其“十志”是由《史记》的“”变来的。

31、现存秦刻石文,大部分都出自之手。

32、汉赋四大家中属于西汉的两位是和。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最早的散文是2、先秦历史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是3、“三表法”的提出者是4、两汉散文的主流是5、贾谊、晁错是汉初作家6、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早的一本书是7、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8、《孟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9、《春秋》三传包括《公羊传》,和《左传》10、“兼爱非攻”是的主张11、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12、《史记》就史学角度而言,是纪传体之祖;就文学而言,是之祖13、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它是由鲁国史官所记14、老子的著作被后人奉为经典,合称,又名《老子》15、标志两汉赋风转变的代表作是张衡的16、诸子散文的发展经理了语录体到再到成篇文章的漫长过程17、《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和三部分18、我国最早最早的理论散文总集是19、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20、《乐府诗集》是由所编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秦相李斯的散文名篇是A、《六国论》B、《谏逐客书》C、《论积贮疏》D、《非十二子》2、先秦诸子散文中以论证详密著称的是__________A、《孟子》B、《荀子》C、《庄子》3、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________ _和格言体。

A、碑铭体B、语录体C、对话体4、我国历史上,先秦文学以为载体A、散文、诗歌B、词、曲C、戏剧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一语出自A、孔子B、庄子C、老子6、“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 B 表达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A 、孟子B、庄子C、荀子7、重章叠句在中运用较多A、大雅和颂B、小雅和国风C、大雅和国风8、先秦说理文的主要形态是A、说理言近旨远词约义风B、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C、语言形象隽永9、的叙述语言长于铺张渲染。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10、寓言故事的数量具先秦散文之首的是A、《孟子》B、《庄子》C、《韩非子》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5分,共25分)1、《战国策》2、历史散文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0分)1、简述《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一题,15分)1.请论述先秦散文的特点。

完整word版中国文学史考试试卷

完整word版中国文学史考试试卷

完整word版中国文学史考试试卷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一套)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30分)1.盘古神话属于神话类型中的_ 创世神话__。

2.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_尚书_》。

3.普通以为,《诗经》中的风、雅、颂是以___音乐类型___为划分标准的。

4.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个儿的志意,这叫做_ 赋诗言志__。

5.《_卫风·氓_》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

6.《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出自《_小雅·采薇》。

7.《诗集传》的作者是__朱熹____。

8.“《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穀梁传》和__《左传》___。

9.战国纵横家的言行集中载录在刘向所编的《_战国策_》一书中。

10.战国时代,儒家和_墨家_并称“显学”。

11.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__语录_体和格言体。

1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这句话出自《_论语_》。

13.“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一语出自《_孟子_》。

14.《庄子》所谓“三言”是指卮言、重言和__寓言__。

15.《__湘君__》和《_湘老婆_》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的作品。

16.《_橘颂_》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

17.《_九辩_》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悲秋”主题。

18.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是《_过秦论_》。

19.“疾虚妄”是王充名作《__论衡__》的基本精神。

20.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纳___主客咨询答___的形式。

21.张衡的《归田赋》属于东汉辞赋中的__抒情赋 _类型。

22.司马迁讲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究天人之际,_通古今之变_,_成一家之言_。

”23.《史记》的人物传记要紧载录在_本纪_、_世家_和列传中。

24.鲁迅赞扬《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无韵之离骚__。

”25.赵晔的《_吴越春秋_》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

26._乐府_是汉代浮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 先秦两汉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 先秦两汉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先秦两汉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先秦两汉1、举例说明远古歌谣的基本特色。

内容:劳动、战争、风俗、宗教。

功利性。

形式:二言为主。

诗乐舞一体。

2、举例说明远古神话的基本特色。

忧患意识。

厚生爱民意识。

悲剧精神。

3、关于《诗经》的采集和编订,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说法是哪些,主要内容如何?采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艺文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故曰王者不窥户牖而知天下。

――《汉书〃食货志》作诗故天子临朝,并使公卿至于列士作诗。

――《国语〃周语上》于是乎使工颂谏于朝,在列者献诗。

――《国语〃晋语》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

――《左传〃襄公十四》删诗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论语〃子罕》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史记〃孔子世家》3、《诗经》的分类都存有哪些,具体内容就是什么?以功用为分类标准《毛诗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以音乐曲调为分类标准宋〃郑樵《通志〃序》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4、名词解释:风、雅、颂风:乐曲《山海经〃大荒西经》:?太子长琴,始作乐风。

?注:?风,曲也。

?雅:产生于镐京地区并且专门用作朝廷礼仪的乐颂扬:在王室祭拜的场合为君王歌功颂德的乐歌5、《诗经》内容分类,并列出代表作品(1)周严重不足史诗《徐矣》、《大明》(2)农事诗《七月》(3)燕飨诗《鹿鸣》(4)恨刺及诗《株林》(5)战争徭役诗《无衣》、《东山》(6)婚姻爱情诗a.情诗《关雎》、《子衿》b.婚姻诗《桃夭》c.弃妇诗《氓》6、名词解释:赋、比、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大学200X年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1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史试题类型:本科期末一、填空题:二、选择题:1.“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属于:①《易经》中的卦、爻辞②《诗经》③甲骨卜辞④商代的彝器铭文2.被鲁迅称为“古之巫书”的是①《尚书》②《山海经》③《列子》④《淮南子》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①《荀子·劝学》②《孟子·滕文公上》③《庄子·养生主》④《庄子·逍遥游》4.先秦诸子中,《四库全书总目》称何书为“传记之祖”①《晏子春秋》②《论语》③《庄子》④《孟子》5.为齐国孟尝君“经营三窟”的是①邹忌②触龙③苏秦④冯谖6.“缘木求鱼”出自《孟子》哪一章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②《鱼我所欲也章》③《齐桓晋文之事章》④《民为贵章》7.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自1899年起陆续发现于:①河南商丘西北小屯村②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③河北殷墟④河南舞阳8.《鲧禹治水》的神话是属于①自然神话②创世神话③英雄神话④传奇神话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语出自①《诗经》②《论语》③《孟子》④《左传》10.《吕氏春秋》历来被视为①道家著作②法家著作③杂家著作④墨家著作11.诸子中,多用比喻而少用寓言故事的是①《荀子》之文②《庄子》之文③《孟子》之文④《韩非子》之文12.“一鼓作气”一语出自①《勾践灭吴》②《郑伯克段于鄢》③《曹刿论战》④《天时不如地利》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是何人所说:①孔子②孟子③荀子④老子14.先秦文学的主要样式是:①诗经和楚辞②史家之文和诸子之文③原始歌谣和神话④诗歌和散文15.“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诗句出自①《关雎》②《静女》③《氓》④《蒹葭》16.出色描写苏秦、张仪、陈轸、公孙衍等人物的是①《左传》②《国语》③《战国策》④《春秋》17.曾任“周守藏室之史”的是①孔子②老子③庄子④荀子18.“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出自《韩非子》的①《显学》②《定法》③《说难》④《五蠹》19.《长沮桀溺耦而耕章》中“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易”的意思是①交换②改变③容易④轻忽20.提倡清静无为,主张“小国寡民”的是①庄子②孟子③荀子④老子21.多以山川风雷、鸟兽草木为描述对象,反映初民敬畏和征服自然心态的神话是①自然神话②创世神话③英雄神话④传奇神话22.在先秦诸子中,首先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是①荀子②老子③庄子④孟子2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诗句出自《诗经》的①《氓》②《关雎》③《静女》④《卷耳》24.提倡“民贵君轻”,主张“保民而王”的是①孟子②孔子③荀子④老子25.下面属于李斯写的文章有①《谏逐客书》;②《泰山刻石文》;③《琅琊台刻石文》;④《吕览》26.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作家有①贾谊;②王符;③仲长统;④崔寔27.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①班固的《咏史》;②张衡的《同声歌》;③蔡邕的《翠鸟》;④辛延年的《羽林郎》28.汉赋四大家是指①枚乘;②司马相如;③扬雄;④班固;⑤张衡;⑥赵壹29.《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属于:①公卿;②中下层文人;③下层百姓;④王室宗亲。

30.《史记》的实录精神,最经典的表述是:①歌颂了抗秦英雄;②为社会下层人物立传。

③敢于批判当今帝王;④不虚美,不隐恶三、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四、翻译题: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特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郑伯克段于鄢》)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3、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侍坐章》)4、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5、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鲧禹治水》)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7.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女娲补天》)8.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齐桓晋文之事章》)五、解释名词:1、六义2、墨子“十诫”3、风、雅、颂4、神话5、《古诗十九首》6、《九歌》7、《易经》中的卦、爻辞8、楚辞9、“七”体10、《春秋》三传daxue期末试题六、简答题:1.神话是怎样产生的?2.简述《韩非子》文章的特色。

3.先秦文学有何传统特征?4、简述孟子的民本思想。

5、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所谓“百家”,主要指哪几家?其中哪几家最为活跃?6、简述《离骚》在表现手法上的开拓和形式、语言上的创新。

7、试述《尚书》的流传。

8、《庄子》一书,“寓言十九”,试列举三例(列出寓言题目,并简介其内容寓意)9、“文章西汉两司马”是指哪两位作家?各自的突出文学贡献是什么?10、简述乐府的发展演变。

12、简述汉赋发展情况。

11.简述汉大赋的特点。

1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汉赋发展的几个阶段。

13、谈谈《史记》塑造人物的手法和成就。

七、分析题1.《左传》的民本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2.试析《诗经》在语言艺术上的特色3.试析《庄子·养生主》的主题及其客观意义。

4.试析《诗经·卫风·君子于役》的中心思想及艺术表现特色。

5.分析《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性格形象。

6.分析《陌上桑》对罗敷美丽形象的刻化及作用7.简述《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一诗的抒情方式和语言特点。

八、论述题1.试析《离骚》的思想内容2.为什么说《左传》善于描写战争?3.试论《诗经》的艺术特色(适当举例说明)。

4.为什么说《左传》善于写人?5.试论《子虚赋》《上林赋》在汉赋发展史上的地位。

6.论述《史记》和《汉书》在写作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徽大学200X年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2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史试题类型:本科期末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国古代文献中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神话学价值最高的一部书是。

2、庄子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漫衍,以为真,以寓言为广”3、《诗经》中的二南指的是和。

4、《楚辞补注》的作者是。

5、“春秋三传”指的是《左传》、《》、《谷梁传》。

6、《国殇》是屈原所作组诗《__________》中的一篇。

7、朱熹研究《诗经》的重要著作是。

8、《史记》的编写体例可分为种,共篇。

二、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5分,共20分)1、四家诗2、九流十家3、楚辞4、乐府诗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神话的历史化2、简述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历史及演变特征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论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手法与《诗经》中的比兴有何异同2、刘熙载《艺概》以“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来概括《庄子》的基本特征,试举例论述之daxueqimo试题五、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默写《诗·秦风·蒹葭》并试析其主题和艺术特色2、阅读下文,结合《战国策》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试析作者塑造苏秦形象的基本手法《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羸滕履跷,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衽,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叹曰:“妻不以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

革车百乘,绵绣千纯,白壁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

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张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且夫苏秦特穷掘门桑户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本安徽大学200X年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3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史试题类型:本科期末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史记》的编写体例可分为种,共130篇。

大学期末shiti 二、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5分,共20分)3、四家诗4、九流十家5、古诗十九首6、乐府诗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简述神话的历史化4、述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历史及演变特征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试论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手法与《诗经》中的比兴有何异同4、刘熙载《艺概》以“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来概括《庄子》的基本特征,试举例论述之五、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阅读材料一: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