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理论

合集下载

张三丰太极太极拳及内功理论

张三丰太极太极拳及内功理论

张三丰太极拳及内功理论一、大道论(一)上篇夫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理,统无极,生太极。

无极为无名,无名者,天地之始。

太极为有名,有名者,万物之母。

因无名而有名,则天生、地生、人生、物生矣。

今专以人生言之。

父母未生以前,一片太虚,托诸于穆,此无极是也。

无极为阴静,阴静阳亦静也。

父母施生之始,一片灵气投入胞中,此太极是也。

太极为阳动,阳动阴亦动也。

自是而阴阳相推,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则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矣。

故男女交媾之初,男精女血,混成一物,此即是人身之本也。

嗣后而父精藏于肾,母血藏于心,心肾脉连,随母呼吸,十月形全,脱离母腹。

斯时也,性浑于无识,又以无极伏其神,命资于有生,复以太极育其气。

气脉静而内蕴元神,则曰真性。

神思静而中长元气,则曰真命。

浑浑沦沦,孩子之体,正所谓天性天命也。

人能率此天性,以复其天命,此即可谓之道,又何修道之不可成道哉!奈何灵明日著,知觉日深,血气滋养,岁渐长成,则七情六欲,万绪千端,昼夜无休息矣。

心久动而神渐疲,精多耗而气益惫,生老迫而病死之患成,并且无所滋补,则疾病频生。

而欲长有其身,难矣。

观此生死之道,人以为常,诚为可惜。

然其疾病临身,亦有求医调治,望起沉疴,图延岁月者,此时即有求生之心,又何益乎?予观恶死之常情,即觅长生之妙术,辛苦数年,得闻仙道。

仙道者,长生之道也,而世人多以异端目之。

夫黄老所传,亦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理也,而何诧为异端哉?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圣经曰:“安而后能虑”,富哉言乎!吾尝论之矣,有如子房公之安居下邳,而后能用汉报韩;诸葛君之安卧南阳,而后能辅蜀伐魏;李邺侯之安养衡山,而后能兴唐灭虏。

他若葛稚川之令勾漏,赵清源之刺嘉州,许真君之治旌阳,是皆道成住世,出仕安民者。

彼其心,不皆有君父仁义之心哉?予也不才,窃尝学览百家,理综三教,并知三教之同此一道也。

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

太极拳基础理论课件

太极拳基础理论课件

练拳对人体各部位的姿式要求:
头、颈、肩、肘、腕、胸、背、 腰、脊、胯、臀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 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
基本手型、步型
第二阶段:熟练阶段
掌握太极拳的动作 规格,体现太极拳的运 动特点,仔细用身体体 会练拳的要领,熟练掌 握身体各部位姿式。
第三阶段:风格形成阶段
太极拳起源
• • • •
陈家沟起源说 张三丰创拳说 王宗岳创拳说 武当山创拳说
2007年8月21日,国家武 术管理中心在河南省温县陈家 沟,举行了“中国武术太极拳 发源地”的挂牌仪式。挂牌仪 式肯定了陈家沟起源说,肯定 了最早太极拳是由陈王庭所创 的陈式太极拳,为太极拳源流 问题的争论画上了一个大大的 句号。
太极拳基础理论
1.太极拳的定义 2.太极拳的起源、流派与开展 3.太极拳的作用 4.如何练好太极拳
什么是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太极拳是中国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棉拳”“软手”“十 三势”,它属于套路武术中拳术的内家拳。
在国外的开展
太极拳在国外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都有太极拳活动。《纽约新闻日报》呼吁人们参加太极拳运动,说 “太极拳是一项身心合一的运动”。
中国武术代表团将于5月8日 集结,5月13日出发,17日正式开始 在美国的表演之旅
如何练好太极拳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
打好基础,心平气和。 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 直背、垂间,平心静气, 有飘然腾云之意境
创始人:孙禄堂
特点:进步必跟、退步必撤、进退相随、动作舒展灵 活、敏捷自然。每转身“开”“合”相连。所以又称“开 合活步太极拳”

太极拳理论教学课件

太极拳理论教学课件

太极拳理论教学课件教学内容:一、太极拳的基本概念和历史1. 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2. 太极拳的哲学思想和原则3. 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术语二、太极拳的基本套路1. 太极拳的起式和收式2. 太极拳的缓慢动作和连绵呼吸3. 太极拳的攻防动作和内功修炼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对太极拳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 学生能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套路,进行太极拳的练习和表演。

3. 学生能够通过太极拳的学习,培养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太极拳的缓慢动作和连绵呼吸的掌握,太极拳的攻防动作和内功修炼的理解。

重点:太极拳的基本概念和历史的教育,太极拳的基本套路的教授和练习。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极拳教学课件,太极拳套路演示视频,太极拳音乐。

学具:太极拳套路图解,太极拳练习扇。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太极拳的基本概念和历史,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太极拳的套路和动作。

2. 引导学生对太极拳产生兴趣和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讲解和演示(10分钟)1. 讲解太极拳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解释太极拳的哲学思想和原则。

2. 演示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术语,让学生初步感受太极拳的魅力。

三、练习和指导(1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的练习,给予个别指导和纠正。

2. 强调太极拳的缓慢动作和连绵呼吸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进行呼吸的调整和配合。

四、讨论和交流(5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练习太极拳的体会和感受,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学生对太极拳的理解和疑惑。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太极拳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和坚持练习。

板书设计:太极拳基本概念和历史哲学思想和原则基本动作和术语太极拳基本套路起式和收式缓慢动作和连绵呼吸攻防动作和内功修炼作业设计:1. 太极拳基本概念和历史的学习资料阅读,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太极拳 介绍

太极拳 介绍

太极拳介绍
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拳术,其核心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

它结合了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了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拳术。

太极拳具有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其目的在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传统太极拳有很多流派,包括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和和氏等派别。

这些流派虽然有各自的特色,但都遵循太极的核心原则。

太极拳的练习要求以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达到一种全身协调、以柔克刚的境界。

太极拳在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主要用于强身健体、表演和体育比赛。

改革开放后,太极拳的部分原始特性得到恢复,出现了用于比武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等不同形式。

2020年12月,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太极拳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总体而言,太极拳是一种融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身健体效果的武术运动,它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太极拳理论课件

太极拳理论课件

第一节 太极拳概述
一. 太极拳起源与演进 太极拳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
极”理论来解释拳理并命名的传统拳术。太极 拳动作柔和缓慢,势势相连,绵绵不断。关于 太极拳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附会和传说。据中 国武术史学家唐豪考证,最早习练太极拳的是 明末清初时期,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
创编太极拳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躯干部
胸背部:含胸拔背 腰脊部:松腰正背 臀部: 缩髋敛臀
肩臂部
沉肩、坠肘、坐腕ຫໍສະໝຸດ 腿部屈腿落胯、活膝扣足
心静用意、身正体松、 由松入柔、柔中欲刚 弧形螺旋、中正圆转、 源动腰脊、劲贯四稍 三尖六合、上下一线、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含胸拔背、落胯正腰、 沉肩垂肘、坐腕舒指 屈膝圆裆、骶骨有力、 眼随手转、步随身换 速度均匀、轻沉兼备、 内动外发、呼吸协调 意动形随、势定意连
武禹襄像
武式第二代传人 李亦畬
孙禄堂
孙式太极拳
民国初年,为形意、八卦拳名师孙 禄堂在武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 动作小巧,步法灵活,进退相随。 又称活步太极拳。
第二节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
一、虚灵顶劲
二、气沉丹田
三、含胸拔背
四、松腰敛臀
五、圆裆松胯
六、沉肩坠肘
七、舒指坐腕
八、尾闾中正
九、内宜鼓荡,外示安逸
1. 综合吸收戚继光的长拳三十二势和当时著 名的各种拳法;
2. 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 3. 运用了中国古代的中医经络学说和阴阳学
说。
通过近400年的发展演变,后人又将陈 氏太极拳发展成杨、武、吴、孙等式。各 式太极拳虽然各有其具体特征,但拳理相 同。
二. 太极拳的分类与内容 1.太极拳在长期演变中形成众多流派,
荡是精神振奋的意思。内宜鼓荡是要求 练习时内在的精神要振奋,然而这种振 奋是沉着的,要“神宜内敛”的,并不流 于形色,表现是安逸的。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内家拳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是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拳术套路,注解如下:太极拳九诀:1. 粘连诀,指在搏斗中保持与对手的黏附和连接,以便随时利用对方的力量进行反击。

2. 拉劲诀,指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不断地感受和运用身体的拉力,使身体的各个部分都能协调运动。

3. 开合诀,指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要注重身体的开合和收放,以达到动作的自然流畅和连贯。

4. 沉着诀,指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保持身体的沉着和稳定,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5. 松柔诀,指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要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和松散性,以便更好地应对对手的攻击。

6. 启动诀,指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通过自身的内力和呼吸来启动身体的各个部分,使动作更加灵活和有力。

7. 沉腰诀,指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要注重腰部的发力和运动,以便更好地发挥身体的力量。

8. 松身诀,指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保持全身的放松和舒展,以便更好地感受和运用内力。

9. 静中含动诀,指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保持身体的静定和动态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掌握拳术的精髓。

太极拳八十一式是太极拳的套路,包括起势、单鞭、云手、高探马、玉女穿梭、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单鞭、云手、白鹤亮翅、斜飞势、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单鞭、云手、高探马、玉女穿梭、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单鞭、云手等。

这些套路包含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要领,通过练习这些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力,同时也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总的来说,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是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拳术套路,通过深入理解和反复练习,可以帮助练习者掌握太极拳的精髓,提高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

太极拳的拳理是什么?

太极拳的拳理是什么?

太极拳的拳理是什么?太极拳的拳理是什么?36个回答牧马人19387846508-01 09:54 关注一、太极源起自然育化天、地、人之后,天命伏羲立世,述自然至极真理,宣自然至上之德。

伏羲第一位拿起笔来,绘制自然育化天地人万类万物的演化规律:一画开天显无极○。

无极是不生不灭,无形无相,无始无终,无大无小的大自然真空,是不易之气。

○化一气生太极。

太极是无极真空纯至静化生先天混元一气,是分阴阳、判天地、一元周而复始的变易之气。

太极一动分两仪,即混元一气静到极点清浊阴阳分,重浊者属阴、成尘凝聚为大地;轻清者属阳、成气上升为青天。

阴阳分天地成,天地交泰育皇极。

天之阴气下降,地之阳气上升,即是天地交泰,阴阳五行之气颠倒化人伦、生动物、育万物,它有形象、有质变,属交易之气。

如日、月、星、火、水、风、山川海河、人类、动植物等等统属暂存体、幻化身。

总之,大自然真空育化万物万类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无极生太极,太极化两仪,两仪立叁才,叁才定四相,四相分五行,五行通六弥,六弥分七宿,七宿分八卦,八卦定九宫,九宫满十又归圆。

一本散于万殊,万殊仍归于一本。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伏羲对大自然一元复始的演化规律了然贯通,着《易经》用高度概括的符号(、、、)和名称(无极、太极、两仪、皇极)来教化后人明白大自然的演化规律,遵从规律办事,奠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根基。

承伏羲之后,炎帝黄帝发明叁分吃药、七分养神的养生之道,《黄帝内经》即是教导我们养天赋精神,通自然万化的法典。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有道明君引导万民正心修身养神安天下。

老子、孔子、释迦、叁教圣人继往开来续心传。

道感應,儒忠恕,佛慈悲,六字都不离心。

道叁清五行,儒叁纲五常,佛叁皈五戒,说法虽不同,归宗同是一个养神功,即是人人自身本有之叁宝精、气、神、五官、五脏、五气都在心性中。

"性"、"命"两字都依此叁、五之理数定八笔。

和氏太极拳理论大全

和氏太极拳理论大全

和氏太极拳理论大全太极拳经典论著大全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

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张三丰太极之先,本为无极。

鸿蒙一气,混然不分,故无极为太极之母,即万物先天之机也。

二气分,天地判,始成太极。

二气为阴阳,阴静阳动,阴息阳生。

天地分清浊,清浮浊沉,清高浊卑。

阴阳相交,清浊相媾,氤氲化生,始育万物。

人之生世,本有一无极,先天之机是也。

迨入后天,即成太极。

故万物莫不有无极,亦莫不有太极也。

人之作用,有动必有静,静极必动,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

人之生机,全恃神气。

气清上浮,无异上天。

神凝内敛,无异下地。

神气相交,亦宛然一太极也。

故传我太极拳法,即须先明太极妙道。

若不明此,非吾徒也。

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

动静循环,相连不断,则二气既交,而太极之象成。

内敛其神,外聚其气。

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

意者,神之使也。

神气既媾,而太极之位定。

其象既成,其位既定,氤氲化生,而谓为七二之数。

太极拳总势十有三;棚、捋、挤、按、采、捩、肘、靠、进步、退步、右顾、左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克也。

其虚灵,含拔、松腰、定虚实、沉坠、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此太极拳之十要,学者之不二法门也。

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入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

故习此拳,亦须如此。

若心不能安,性即扰之。

气不外聚,神必乱之。

心性不相接,神气不相交,则全身之四体百脉,莫不尽死。

虽依势作用,法无效也。

欲求安心定性,敛神聚气,则打坐之举不可缺,而行功之法不可废矣。

学者须于动静之中寻太极之益,于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克之理,然后混七二之数,浑然成无极。

心性神气,相随作用,则心安性定,神敛气聚,一身中之太极成,阴阳交,动静合,全身之四体百脉周流通畅,不粘不滞,斯可以传吾法矣。

太极拳论张三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力,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毋使有凸凹处,毋使有断续处。

太极拳的五大基本理念是什么

太极拳的五大基本理念是什么

太极拳的五大基本理念是什么太极拳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习练太极拳要熟悉太极拳理论。

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有助于提升太极境界。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的五大基本理念。

欢迎阅读!太极拳的五大基本理念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习练太极拳要熟悉拳理拳法,这样才能练好太极拳,不会走向太极拳的误区。

第一要树立太极拳是“武术”的基本理念要学练太极拳,首先必须认识太极拳,了解太极拳的基本属性。

太极拳是“拳”,“拳”就是武术,武术就讲技击,通俗说法就是“打”,打就有攻有防。

练拳的基本目的是防身御敌,打败甚至消灭敌人,它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从搏击中总结出来,而最后又是为了搏击的。

虽然太极拳与其他体育及艺术形式有相通之处,但我们不能把太极拳打成体操、舞蹈,而是要充分体现出武术的特色,打出攻防意识,打出武术的气势与精神。

这一点长拳体现得最明显。

太极拳属于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太极拳与其它武术不同之处就是内劲,太极拳练的是内功,用的是内劲。

讲究的是不丢不顶,引进落空,粘黏连随,以柔克刚,动作走圆画孤,柔和缓慢,后发制人,重在引化,不多主动进攻。

这就容易使人产生错觉,认为太极拳“不能打”、“不为打”,忽略甚至忘记太极拳的攻防本意。

所以习练太极拳更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把太极拳与其他体育及艺术形式区别开,一定要把太级拳打成“拳”,打出武术的味道与劲道来。

最后通过推手对练,掌握一定的攻防技术,必要时起到防身御敌的作用。

第二,树立练拳主要为健身的基本理念太极拳的本质属性是武术,但任何武术都离不开肢体动作,因此,客观上起到健身作用。

可以说健身是武术的副产品。

武术的健身作用很早就被认识,所以历史上也有许多人是把习武做为健身手段来习练的。

太极拳理论能教会我们为人处事之道,树立正确的观念,可以引领我们正确的练习太极拳,正确的练习太极拳能强身健体。

张三丰祖师就讲,“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把健身作为练拳的终极目标,反把技击看作“末技”。

特别是到了热兵器时代,武术的搏击作用逐渐降低,为健身而练拳更成为主流,这也是当前绝大多数练拳人的共识。

太极拳的阴阳理论和虚实原理是什么

太极拳的阴阳理论和虚实原理是什么

太极拳的阴阳理论和虚实原理是什么太极拳的所有运行动作,全部是有无数个、千变万化的虚实转换组成的,所以讲,太极拳就是人体虚实转换、演变的修炼过程,虚实就是太极拳的灵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的阴阳理论和虚实原理。

欢迎阅读!太极拳的阴阳理论和虚实原理太极拳的虚实,恰恰是久久困扰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难以解决的疑惑,不得其解!导致这个困惑的根源,正是“太极”大师与洋洋万言的文人墨客。

他们用周易、易经中“太极”理念的、阴阳学说,囫囵吞枣、是是,非是、含糊不清的、之乎者也的演绎、剖解太极拳的虚实。

结果,说不清、道不明地、忽悠了多多少少的太极拳爱好者,使得太极拳爱好者,自始至终无法理解什么才是太极拳的虚实,更谈不上要领会、演绎、掌握太极拳的虚实了。

其实,周易、易经中“太极”理念的、阴阳学说,仅仅是天地万物的一个自然法则,所谓的阴阳学说,就是把天地万物中,任何一个事物归纳为:一个事物都是有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相依相敷、互为互补的两个方面组成。

所以,“太极”大师与文人墨客。

唐而皇至地认为太极拳的虚实转换,就是阴阳转换,也就是:阴(虚)盛、阳(实)衰;上阴(虚)下阳(实);左阳(实)右阴(虚)。

还颇有行家风度地、用这种公式来传授太极拳的教学;公开地发表权威性的理论性太极拳书籍;广泛地公开讲座,来传播他们这种太极拳经典成果。

讲到底,他们还没有搞清楚“太极”中的阴阳,是一个整体,它包含着同一体的阴、阳两个方面。

相互影响、共同存在、不离不弃,它是一种概念、一个范畴。

而太极拳的虚实,是实实在在的、两个完全分割的实体,虚就是虚,实就是实,根本不存在相互依赖、彼此影响的同一体的概念。

况且,太极拳的虚与实,不仅仅是一种形态,而是,有多种物体、形式、组合而成的综合体。

由此看来,“太极”就是一种哲理,根本无法一目了然地、阐明太极拳运行中虚实转换的来龙去脉,也就无法去演绎、指导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运行的教学工作,也就不可能来替代太极拳,更谈不上取而代之了!所以,从今往后就再也不要讲太极功夫就是太极拳功夫,把打太极拳时髦地称为打太极,这是对传统太极拳的玷污,是是非不分的、一派胡言,是中国武术界的歪风邪气!太极拳虚实的介绍举几个简单的例子:1.人伸懒腰,打个哈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人体整体的“虚”(松)。

太极拳基础理论课课件

太极拳基础理论课课件
太极拳体育俱乐部理论课
公共基础教研部 杜岩
一、武术的起源
• 1、武术的起源 • 中国武术最早起源于 原始社会,当时的人 类用棍棒等工具与野 兽搏斗。在古代战争 中,士兵们在战争中 掌握的一些搏击竞技 技巧经过慢慢的发展 与演化就形成了后来 的中国武术。
二、武术的分类
武术
套路武术 拳术 器械 散手 对抗类项目 太极推手
六、如何练好太极拳
• 第一阶段 基础阶段 重点和要求: 打好基础,心平气和
六、如何练好太极拳
• 第二阶段 熟练阶段
重点和要求:
掌握太极拳的动作规格, 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六、如何练好太极拳
• 第三阶段 风格形成阶段
重点和要求:
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动作的自然 结合,从而逐渐形成自我的风格
六、太极拳的开展
太极拳的图徽
• 太极图体现了中国 古代人民的哲学思 想,是中国古代人 民智慧的结晶。任 何事业都是从低级 的胚胎到双鱼形的 新生命,从阴阳对 称到八封推演,实 质是一幅宇宙发生 图——太极图。
四、太极拳的分类
• 1、陈式太极拳 • 2、杨式太极拳 • 3、孙式太极拳 • 4、吴式太极拳 • 5、武式太极拳
(1)陈式太极拳
• 创始人:陈王廷
• 运动特点:为各派中传
播历史最悠久的太极拳, 仍保留有古老的发力、跳 跃、震脚动作,运动量较 大,速度快慢相间,动作 多做螺旋缠绕,柔中寓刚、 刚中寓柔、刚柔并济、缠 丝旋转。
(2)杨式太极拳
• 创始人:杨禄禅 杨禄禅幼年从师陈家沟的 陈长兴,成年后返京传习 太极,经其杨澄甫修改定 型。成为流传最为普遍的 大架杨式太极拳。 • 运动特点:拳势中正舒展, 动作均匀柔和,架势幅度 大,走弧形。 杨 禄 禅

太极拳段位理论考试大全

太极拳段位理论考试大全

一、什么叫太极拳?何人创编了太极拳?太极拳是根据古代太极阴阳学说的理论、结合古典经络学说和养生导引吐纳术而创造的一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内功拳。

太极拳是由明末战将、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创编的。

二、太极拳有几大流派?具体都是哪些流派?太极拳共有五大流派,即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

在诸多太极拳流派中,陈式太极拳是最古老的一种,其它都是根据陈式太极拳逐渐演化而来。

三、西安陈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于哪一年?陈式太极拳36式普及架是由谁创编的?有什么特点?西安陈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于1995年。

陈式太极拳36式普及架是有当代著名国际太极拳大师、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西安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陈全忠老师创编,它是在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基础上,删除其重复及难度较大的动作组合而成,36式更讲求缠丝劲路的锻炼和体验,更加注重陈式太极拳核心内容的修炼,它可以作为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套路。

太极拳中段位(四、五、六级)理论复习题:一.练习太极拳都有哪些好处?太极拳在技击上有何作用?练习太极拳能强身健体。

文可以调气养心、陶冶性情、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武可以防身御侮、克敌制胜。

太极拳是一种拳术,因此可以用于技击。

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动作讲究以腰为轴、节节贯串、连绵不断,使用棚(音)、捋、挤、按、采、趔(音)、肘、靠八门劲别,运用沾、粘、连、随的技巧,变化万千、出奇制胜。

二.用什么方法才能练好太极拳?试举例说明。

首先,“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

其次,练太极拳要掌握正确的姿式。

立身中正、周身放松、“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其三,练太极拳要长期苦练,“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如“金刚捣碓”的身法、走劲、技击的含义(略)。

三.太极拳与长拳有哪些区别?试说明其优点。

长拳属外家拳,太极拳属内家拳;长拳与太极拳的修炼方法正好相反:长拳是由外而内修炼、太极拳是由内而外修炼;长拳是运用人体的本能,讲究刚烈迅猛、力大胜力小、手慢让手快;太极拳不是比力而是比技巧,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陈中华太极拳理论

陈中华太极拳理论

陈中华太极拳理论问题1:正手圈沉前胯再沉后胯必须按顺序吗可不可以先沉后胯再沉前胯, 陈中华老师:不可以。

但是有时可以略过。

就是说前胯碰巧已经到位了,就可以不管它。

步骤对了,就能自动和对方合住。

将来交手很快,那是因为动作自然合了准绳。

你问的这个问题关系到了一个步骤问题,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太极拳讲究“虽变化万千,理唯一贯”,落实到这个具体的问题上,就是“你怎么变化都行,就是不能改变步骤。

”问题2:最近有点体会,请指正,力绕过对方,上面是爬过去,和对方对好劲后,沉后面,是不是就是力从下面过去,陈中华老师:是的。

还有窍门。

力对好了(点对点就是合住),可以通过换点将自己的力传递到对方的后面(过去)。

这样,你的力是通过两个步骤过去的,对方用一个步骤顶你。

他是顶不住你的,因为两个步骤出来的力永远大于一个步骤出来的力。

具体就是你用一根棍子去杠个东西,底下用块石头当支点。

杠的没劲的时候,重新来,这就是一个步骤,重复多少遍也是一个步骤。

现在呢,你第一个步骤杠杠杠的没劲的时候,顶住棍,把石头往里推推(塞紧),再杠。

这就由一个步骤加深成两个步骤了。

其实,改变不大。

但是性质不一样了。

上面说的这个“顶住棍”,就是我们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里经常说的“不要动”。

总的来说,拳法最基本的步骤总是三,不能再少了,三个步骤:接手(上肢)、合好(塌劲)、发放(上肢拨)。

五个步骤就是立体的,三个是一个面上的。

问题3:用双手掌和对方腹部合好,把合力点换到手指尖,是不是就是通过换点过去,也可以说是爬过去, 陈中华老师:对。

用手掌根合住,不动,然后用手指拨。

问题4:用前手小臂和对方手合住,合住点不动,收肘,转动前小臂,我感觉好像把合点转到了手臂的下面,这样力就从上面过去了,对不对,陈中华老师:也对。

能否做到,还看不动点(支点)是否可靠。

问题5:是不是支点跟对方合住,不顶,不丢,但要和自己后脚连到地下,陈中华老师:记住,支点不动,其它都能动。

太极拳理论考试题

太极拳理论考试题

太极拳理论考试题太极拳(Tai Chi Quan)是中国传统的武术和身体锻炼方法,它融合了哲学、医学和武术的理念。

太极拳注重身心的和谐,通过练习来达到身体健康、内外调和和自我修养的目的。

下面是一些太极拳相关的理论考试题,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太极拳的原理和实践方法。

一、太极拳的哲学原理1.请简述太极拳的哲学起源和重要思想。

2.太极拳与道家哲学的关系是什么?请详细解释。

二、太极拳的基本原则1.太极拳的中心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实现身心的和谐?2.请列举太极拳的五个基本要点,并解释其含义。

3.太极拳的松柔和圆滑的动作特点是如何实现的?它们对身体有什么益处?三、太极拳的套路练习1.何为太极拳的套路?为什么要练习套路?2.请列举并解释太极拳24式套路中的几个关键动作。

3.太极拳套路的练习如何能够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四、太极拳的内功修炼1.太极拳的内功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2.请解释太极拳中的“意向”和“气”对内功修炼的重要性。

3.通过太极拳的内功修炼,能够带给身体和思维方面的哪些改变?五、太极拳实际应用1.太极拳是否适用于自我防身?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解释原因。

2.太极拳在身体健康和疾病康复方面有何作用?请举例说明。

3.结合太极拳的原理和实践经验,指导一位初学者如何正确练习太极拳。

六、太极拳与生活1.太极拳的哲学思想如何可以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2.通过练习太极拳,你对自己有何体验和改变?3.请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感受,给出一些建议,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太极拳的练习。

请根据以上考试题,自行判断出适合文章写作的格式和段落分布。

不同段落可以按照题目分成小节,但请不要使用“小节一”、“小标题”等词语,以保证整篇文章的流畅性和美观性。

武术理论太极拳-2022年学习资料

武术理论太极拳-2022年学习资料

8-馨-器-杨式太极拳自然,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 。正如杨澄甫所说:“太-极拳是柔中寓刚,棉里藏针的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 刚柔内含,轻松艺术”。架势有高、中、-低之分。
忍-星-器-@武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 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 小架,-出装-学而化之,自成一派。
太极善的流派-8-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由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所创老架路五套,陈式世代传习、演 -又增新架路二套。经过精心编排,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也有所不同。第一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棚捋 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採例肘时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柔中-寓刚,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 为辅。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侧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
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太极拳的哲学-基础,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首先表现在太 拳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动作衔接紧密,劲断意-不断,势断意相连,拳势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同时,太极-拳运动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在太极-拳中存在着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曲伸等诸多既对 统一,又可相互转-化的矛盾。
太极拳的特点-太极拳以“棚、捋、挤、按、採、冽、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在运动中,要求 -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作与呼吸紧密配合,呼-吸要平稳,深匀自然,动作要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身-体保持 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绵绵不断,轻柔自然-动作弧形,园活不滞,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作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动作之间衔-光-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动作不浮不僵 外柔内刚,发劲完整。在推-手中,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 己侧滞。尤其讲究-“听劲”,通过身体触觉,来判断对方力量的大小-方向、部位,并及时做出反应,如对方刚力来打 我-则侧以柔化之,“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随人而动-随机应变。

太极拳部分理论知识

太极拳部分理论知识

太极拳部分理论知识一、陈式太极拳基本功(一)步型:1.弓步两脚前后站立。

前腿屈膝,膝尖不得超过脚尖;后腿微屈,两脚尖斜向前方,重心偏于前腿。

右势同左势,但方向相反。

注意事项:练习时可跟随口令左、右势交替练习。

也可结合手法动作配合左、右弓步练习,如左、右斜行拗步练习。

2.马步两脚平行开立,相距约三脚宽;两腿屈膝下蹲,大腿稍高于水平;沉胯敛臀;上体正直;重心偏右为右偏马步,重心偏左为左偏马步。

见图11。

注意事项:练习时可跟随口令左、右势交替练习。

也可结合手法动作配合左偏马步、右偏马步练习,如左、右揽扎衣练习。

3.虚步(1)两腿均屈膝,两脚跟之间的纵向、横向距离均为5厘米左右。

前脚踏实支撑体重;后脚前脚掌虚着地面,后脚跟离地。

见图1 2。

注意事项:练习时可跟随口令左、右虚步交替练习。

也可’结合手法动作配合左、右虚步练习,如左、右白鹤亮翅练习。

(2)右虚步:左腿支撑弓膝塌劲;右脚向前,脚尖着地,脚跟抬起,成右前虚步。

左虚步同右虚步,但方向相反。

见图1 3。

注意事项:练习时可随口令左、右虚步交替练习,也可结合手法动作配合左、右虚步练习,如左、右虚步撩掌练习。

4.仆步右仆步:左腿弓膝塌劲,身体重心在左腿;右腿伸直下仆,右脚全脚掌着地,成右仆步。

见图1 4。

左仆步同右仆步.但方向相反。

注意事项:练习时可随口令左、右仆步交替练习,也可结合手法动作配合左、‘右仆步练习,如雀地龙练习。

5.歇步(盘步) 右歇步:提起右脚向前上步,落于左脚的左前侧,脚尖外摆;左脚跟抬起,随之两腿屈膝下蹲成右歇步(右盘步)。

左歇步同右歇步,但方向相反。

见图1 5。

见图1 5。

注意事项:练习时可随口令左、右歇步交替6.横开步、前进步、倒退步(二)采气:1、捧气通身;2、拉气进身;3、合气沉丹田;4、提气上丹田(三)站桩、转丹田、静坐(四)基本缠丝功法:基本缠丝功指的是太极拳的单式练习,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

基本缠丝功法歌:练拳不练功,到老一身空。

太极拳理论大全

太极拳理论大全

太极拳理论大全.txt∞-一人行,必会发情二人行,必会激情三人行,必有奸情就不会被珍惜。

真实的女孩不完美,完美的女孩不真实。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

太极拳经典论著大全太极拳之练法说明郑悟清著述 1太极拳练法说明郑? 钧 1学习赵堡太极拳的基本认识 ?郭冬宝 2太极拳原理作者杨鑫荣 5太极拳入门须知李秒丰(花非花) 6太极拳序郑悟清著述 7太极拳的“内三合、外三合”李秒丰(花非花) 8太极拳架子三步审查法沈家祯先生著 10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张三丰著述 11太极拳精义述真李秒丰(花非花) 12推手八法 15太极推手五字秘决刘瑞著述 17太极拳论张三丰著述 17太极拳论王宗岳著述 18太极拳论解陈清萍著述 18太极拳论臆解洪均生 19太极拳歌张三丰著述 23太极拳经王宗岳 23太极拳势王宗岳著述 24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张三丰著述 24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蒋发著 24太极拳功蒋发 25太极拳道邢喜怀著 25太极拳说邢喜怀著 25太?极?拳?秘?传张楚臣著述 26习拳大歌和庆喜著述 27高手武技论和敬芝著述 27太极拳之炼气金幸祥 27赵堡太极拳体用歌诀 29太极丹功义诠王柏青著述 30太极拳之内功修炼林泉宝 31太极拳之练法说明郑悟清著述夫初练者,宜端正方向,以立根基。

最忌粗心浮气,精神不属,眼不顾手,手不顾脚,此谓之盲练也。

尤忌身形不活,手脚不随,即用猛力,处处夺力,而仅能显力者,此痴练耳。

倘能平心静气,注目凝神,轻摇之以松其肩,柔随之活其身,徐行之以稳其步,待至肩松身活步稳,然后镇头领气,以卫其力,力顺则气自通,气通则力自重。

所学之法如是,练而习之,以期纯熟,则手眼步一致,心神气相同,自能臻自然而然之妙境矣。

太极初学要决:初学而内要静空,周身而外要轻松。

内空静气行於外,外松而内有神精。

工夫不可须臾断,临用之时有奇能。

太极拳练法说明十一代传人郑??钧愚自幼随父(郑公悟清)习练太极拳,经数十年的修炼,浅得太极拳的体会,学练太极拳,好似数学的0、1、2.......9十个数字和各种运算符号;学生在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的各阶段都学习其组合及变化,并逐步得到提高和升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的特点
(一)轻松柔和 太极拳的架势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 (二)连贯均匀 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并且一般说来,没有
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 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所以,练 (三)圆活自然 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 衔接、 习一两遍之后,虽然感到身上身微 微出汗,但很少 连贯一气的,看不出有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演练 太极拳的动作不同于其他拳术,它要求上肢动 发生气喘的现象,给人以练拳之后有轻松愉快之感。 (四)协调完整 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贯串,好象行云流水,绵绵 作处处带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往,这是符合 人体各 由于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 在太极拳运动中,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 不断。 关节自然弯曲状态的。通过弧形活动进行锻炼,有 的人,都可以从事锻炼,尤其是对体弱和患有某些 作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 利于动作的圆活自然,体现出柔 和的特点,也能使 慢性病的 人,更是一种较好的体疗手段。 (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 身体各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 。 配合。打太极拳,必须以腰为轴,手脚的许多动作 都是由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不要上下脱节 或此动彼不动,显得呆滞脱节和支离破碎。
④与②解同, 只是左右相 反
⑤与③解同, 只是左右相反。
二十四式太极拳解析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⑤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⑥与②解同。
要点: 歉收推出势,身体不可前仰后俯,要松腰松胯。推掌时要沉肩垂肘,坐腕舒掌, 同时松腰、弓腿上下协调一致。搂膝拗步成弓步时,两脚跟的横向距离保持30厘米左右。
二十四式太极拳解析
武术的作用
——武术具有建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等多方面 的作用,是人们增强体质,振奋精神的一种好手段
1改善和增强体质,武术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它不仅是形体上的锻炼,而且使人体身心得到更全面 2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 的锻炼。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 武术具有技击的特点,通过习武,不仅可以掌握各种 3磨练意志,培养道德情操 通经脉、调精神 。 踢打摔拿击刺等技术方法,还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反 武术的学艺和练功,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还需要 应能力。 4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武术的内容和分类
套路运动:
集体表演: 是以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可变 换队型与图案和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型整齐,动作 协调一致。
太极拳的流派
• • • • • (一)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 (二)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 (三)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 (四)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 (五)吴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 )
南拳 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动作灵 : 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棚、挤、按、
武术的内容和分类
套路运动:
对练: 是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 件下进行的功防的假设性实战练习。其中包括徒手对 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徒手对练: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
二十四式太极拳解析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 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 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 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 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 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 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 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 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 手。
套路运动:
是武术动作以功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 盾运动的变化 规律编成的整套运动形式。主要内容包括 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拳术: 是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它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长拳、 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象形拳等。
武术的内容和分类
套路运动:
拳术: 长拳: 它以拳、掌、勾为其主要手型和弓步、马步、仆步、 太极拳: 虚步、歇步为其基本步型,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
二十四式太极拳解析
第1式:起势
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 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 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 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 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 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 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 前平举,两手 高与肩平,与 肩同宽,手心 向下。
太极拳理论教学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概念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 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 1910年在上海成立了“精武体育会”,1918年成立 武术的一些技术方法开始包含在军事训练之中,明 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社 起源 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武士会”1926年成立“致柔拳社”“武当太 清时代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各种流派林立,拳种纷 会条件下,为了生存的需要,必须依靠群体力自然界 极拳社”“汇川太极拳社”等 呈。明代的拳术,记载中有三十二式长拳、六步拳、 搏斗,在狩猎的生产 活动中,与野兽抗争,逐渐积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成为社会主义 文化 猴拳、少林拳、内家拳等几十家之多,棍术出现了: 发展 了劈、砍、刺的技能。为武术技术的 形成垫定了基础。 和人民体育事业的一个组 成部分,得到了蓬勃发展。 俞大遒棍、少林棍、紫薇山棍、张家棍、青田棍等, 1958年国家体委制定(武术竞赛规则)为武术的普 枪术有杨家枪、马家枪、李家短枪。沙家杆子、六 及和提高,起了重大作用。 合枪、少林枪等。刀术中有单刀、双刀等,剑术中 有茅元仪(武备志)所二十四剑势等。
武术的特点
1 寓技于体育之中 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 2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连,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服对方,它常常以最 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 3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这些技击至今 广泛的适应性
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 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打、 仍在军事、公安中被采用。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 动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 推手、短兵,有适应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 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博斗运动与套路运 外、形与神是相互统一的整体。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 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 动之中。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 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体现。“内练精气 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从体育的观念出发, 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如太极拳主张 它受到竞赛规则所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 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 ”,形意拳讲究 “内三合,外三合”少林拳也要求精、力、气、骨、神内 外兼修。
第五式:手挥琵琶
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转至右腿上,上体半面向右转,左脚略提 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微屈;同时左手由左下 向上挑举,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肘里侧,掌心向 左;眼看左手食指。 要点:身体要平稳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左手上起时不要直向上挑,要 由左向上、向前,微带弧形。右脚跟进时,脚掌先着地,再全脚踏实。身体重 心后移和左手上起、右手收要协调一致。
二十四式太极拳解析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①右手从体前下落,右下向后上访划至右肩外, 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左手由左下向上、向 右划弧至右胸前,手心斜向下;同时上体先微向 左再向右转;左脚收至右脚内侧, 脚尖着地,眼 看右手。
②上体左转,左脚向前(偏左) 迈出成弓步;同时右手屈回由耳 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左手 向下由左膝前搂过落于左胯旁, 指尖向前;眼看右手手指。
二十四式太极拳后左,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 脚尖翘起微向外撇,随后脚掌慢慢踏实, 右脚前弓, 身体左转,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到左脚内侧, 脚尖着地;同时左手向外翻掌由左后向上划弧至左肩 外侧,肘委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右手随转 体向上、向下划弧落于左胸前,手心斜向下;眼看左 手。
二十四式太极拳解析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 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 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 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 应该保持在10-30厘米。
常年不懈,坚持有恒。 武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赛场上两人斗智较勇的对 抗性搏斗,还是显现武术功力与技巧的套路演练,都会引 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可以成 为人们的文化生活,此外群众性的武术活动,可以成为人 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形式 。
武术的内容和分类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 套路运动和搏斗。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 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 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 手指自然微去。屈膝松腰,臀 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 腿中间。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 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二十四式太极拳解析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 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 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 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 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 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 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 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 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看左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