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举例说明微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举例说明微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64f88a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e.png)
举例说明微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种关系:
1. 分解和循环营养物质:微生物是分解和循环有机物质的关键生物。
比如,它们可以将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等有机物质分解成更小的分子,释放出碳、氮、磷等营养物质,使它们回到生态系统中,支持其他生物的生长和发展。
2. 形成土壤结构:微生物可以分泌粘性物质,将土壤粘结在一起,形成更好的土壤结构。
这有助于提高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和抗侵蚀性。
3. 控制病原体:微生物可以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病原体的数量。
例如,某些细菌可以产生抗生素,杀死或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4. 影响气候:微生物可以通过代谢过程产生大量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氧气等。
这些气体可以影响大气的化学成分和温度,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5. 污染清理:一些微生物可以降解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如石油和其他化学污染物。
它们将这些化学物质分解成无毒的分子,从而清理污染的土壤和水。
综上所述,微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举例说明微生物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举例说明微生物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b2618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9.png)
举例说明微生物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微生物间的关系:
1. 共生关系:例如叶绿体共生在植物细胞中,维持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2. 竞争关系: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会争夺有限的资源,例如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会竞争水分和营养物质。
3. 防御关系:某些微生物会产生化学物质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1. 共生关系:例如人体肠道中的益生菌与人体共生,帮助消化和抵抗病原体。
2. 病原关系:某些微生物可以引起疾病,例如病毒、细菌和真菌会感染人类和其他动植物。
3. 协同关系: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也可以形成协同合作,例如蜜蜂与花朵之间的传粉关系,彼此都受益。
4. 互惠关系:例如氮固定细菌与豆科植物之间的互惠关系,细菌提供植物所需的固定氮,而植物则提供细菌所需的营养和生存环境。
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名词解释
![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9add08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5.png)
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名词解释
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名词解释
1. 共生 (symbiosis): 是指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形成的密切关系,当其中一种从另一种获取养分,而对方亦受益。
2. 共生系统 (symbiotic system): 共生系统是指一种特定的
共生关系,参与者可以是多种微生物,被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结构,可以为寄主提供服务。
3. 喀斯特共生 (facultative symbiosis): 是指细菌获取养分
是以合作方式而非侵略性方式参与其中。
4. 义务共生 (obligatory symbiosis): 是指一种宿主必须与
某种微生物形成共生关系,以维持其生存的情况。
5. 协同共生 (mutualistic symbiosis): 是指两种生物彼此都
有好处,可以共同分享资源和努力,以确保它们的生存和发展。
6. 互惠共生 (commensalism): 是指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一方可以从另一方获取营养和其他资源,但是这种关系对另一方毫无伤害。
7. 寄生共生 (parasitism): 是指一种特定的共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一种物种以寄生方式从另一种物种中获取营养,但会对另一种物种造成损害。
简述自然界中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简述自然界中微生物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5e656b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c.png)
简述自然界中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微生物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虽然微生物的体积很小,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微生物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自然界中的资源有限,微生物需要争夺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空间。
例如,细菌之间就会通过分泌抑制物质来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以争夺更多的营养资源。
此外,微生物之间还存在着空间竞争。
当一个微生物占据了一个生态位时,其他微生物就很难进入并生存下去。
微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共生关系。
共生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在一起生活并从中获益的关系。
比如,土壤中的细菌与植物根系之间就存在着共生关系。
细菌通过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释放出植物所需的养分,同时植物的根系也为细菌提供了所需的营养物质。
这种共生关系使得植物能够更好地生长,而细菌也能获得所需的营养,实现互利共赢。
微生物之间还存在着捕食关系。
有些微生物以其他微生物为食物,通过捕食来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
例如,原生动物是以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为食物的,它们通过吞噬和摄取其他微生物来获取所需的营养。
这种捕食关系在微生物之间起到了控制种群数量的作用,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微生物之间还存在着共存关系。
共存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在同一生态位上共同生活的关系。
在共存关系中,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互不干扰。
例如,某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在同一块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共同生长,彼此之间不会产生竞争。
这种共存关系有助于维持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微生物之间还存在着协作关系。
协作是指不同微生物之间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的利益的关系。
例如,细菌和真菌可以形成共生体,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生长和繁殖。
另外,一些细菌和真菌还可以合作分解复杂的有机物质,使其变为可被其他微生物利用的简单物质。
这种协作关系使得微生物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实现共同的生存和繁衍。
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
它们既存在竞争关系,争夺有限的资源和空间,又存在共生关系,通过互相提供营养和保护来实现互利共赢。
食品中微生物的相互关系
![食品中微生物的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daaff8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2.png)
食品中微生物的相互关系
首先,食品中微生物包含了许多种不同的微生物,其中有些是益生菌,有些是致病菌,而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以下是关于食
品中微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些重要信息:
1. 劣质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
通过不正当的保存和加工,食品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有害微生物,比如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引发食品中毒和食源性疾病
等问题。
常见的有害微生物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等。
这些微生物之间通常不存在任何协同作用,而是竞争和互相排斥的关系。
2. 益生菌的作用
益生菌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生物,通过维护肠道环境、调节肠道菌
群平衡、增强身体免疫力等方面发挥作用。
和有害微生物不同,益生
菌之间存在正向的相互关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生长、协同作用,对
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更大。
3. “细菌菌种”理论
在食品微生物研究中,常常提到“菌种与菌种之间”的相互关系,这
是因为不同菌种之间的作用非常复杂,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而“细菌
菌种”的概念就是指同一菌种中不同的亚种,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小,
甚至可以相互转化。
因此,在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
过混合不同的细菌菌种来增加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提高食品的口感和
营养价值。
食品中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相互的协作和竞争来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因此,在加工和保存食品时,需要注意微生物的发生和生长条件,合理利用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举例说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举例说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72529d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6.png)
举例说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5种:互生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拮抗关系、捕食关系
互生关系: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当他们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相互关系,称为互生。
例:好氧性自生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后者分解纤维素的产物有机酸为前者提供固氮时的营养,而前者则向后者提供氮素营养物。
共生关系: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形成独特结构、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称为共生。
例:地衣:真菌与绿藻的共生。
绿藻进行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养料,真菌以产生的有机酸分解岩石,为绿藻提供矿质元素。
寄生关系: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
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称为寄生。
例:蛭弧菌的寄生,把宿主的原生质作为自己的营养,待新个体长出鞭毛,破壁而出重新寄生新的宿主细胞。
拮抗关系: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称为拮抗。
例:制作泡菜和青贮饲料过程中,乳酸细菌等厌氧菌产生的乳酸对其他腐败细菌的拮抗作用。
捕食关系:一般指一种大型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
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
例:捕食性真菌捕食土壤线虫。
微生物学-第四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微生物学-第四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b0b5585ad51f01dc281f1cf.png)
菌种保藏机构
1979年7月,我国成立了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 管理委员会(CCCCM),委托中国科学院负责全国菌 种保藏管理业务,并确定了与普通、农业、工业、医 学、抗生素和兽医等微生物学有关的六个菌种保藏 管理中心。各保藏管理中心从事应用微生物各学科 的微生物菌种的收集、保藏、管理、供应和交流。 以便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科 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服务
▪ 例:四膜虫与克氏杆菌共培养时的消长关 系
7
六、寄生关系 (Parasitism)
▪ 一种微生物需要在另一种微生物体内生活, 从中摄取营养才能得以生长繁殖
▪ 结果——引起寄主的损伤或死亡 ▪ 从寄生菌是否进入寄主体内来分,可以分
为:
➢ 外寄生 (ectoparastism):寄生菌并不进入寄 主体内的寄生方式。
➢ 广义:广义的复壮是一项积极的措施,即在菌 种的生产性能尚未衰退前就经常有意识地进行 纯种分离和生产性能的测定工作,以期菌种的 生产性能逐步有所提高。
15
菌种的退化与复壮
▪ 复壮方法主要有:
➢ 纯种分离
➢ 通过寄主进行复壮
➢ 联合复壮
纯 种
菌落纯(“菌种 纯”)
分
离
法 细胞纯(“菌株
纯”)
平板表面途布法 平板划线分离法 琼脂培养基浇注法
用“分离小室”进行单细胞分离 用显微操纵器进行单细胞分离 用菌丝尖端切割法进行单细胞分离
16
菌种保藏
▪ 菌种保藏:对选育出来的优良性状菌株妥 善保藏,不使其污染、退化、死亡
▪ 原理:根据微生物食、住、行特点,创造 人工条件使微生物处于代谢极微弱、缓慢, 生长繁殖受抑制的休眠状态。
基本方法
生活态 休眠态
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0f06a2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2.png)
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食物链、共生关系和生态平衡三个方面,探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一、食物链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最基本关系就是食物链关系。
食物链是指生物间通过食物相互联系起来的一种传递能量和物质的关系。
在食物链中,植物是最基础的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质,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动物则以植物为食,形成了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的食物链。
微生物在食物链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分解有机物质,将死亡的动植物体分解为无机物质,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
二、共生关系除了食物链关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还存在着多种共生关系。
共生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其中最常见的共生关系是植物与微生物的根瘤共生。
植物根瘤中寄生着一种叫做根瘤菌的微生物,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将其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源。
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质和生长环境,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
此外,还有许多昆虫与植物的共生关系,例如蚂蚁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蚂蚁为植物提供保护,同时蚂蚁也从植物体表上获取营养物质。
三、生态平衡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制约,使生物群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和健康的状态。
例如,当某一种植物过度繁殖时,会导致其它植物资源减少,进而影响到与之依存的动物种群。
另外,微生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保持土壤的肥力,促进植物的生长。
微生物还能够分解有害物质,净化环境。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密切的。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食物链关系、共生关系和生态平衡是它们之间的重要联系。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这些关系,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我们的生态环境。
简述自然界中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简述自然界中微生物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4b6382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0.png)
简述自然界中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环境中,如土壤、水体、空气中等。
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样的,包括竞争、共生、共存等不同类型的关系。
微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由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数量庞大,它们需要争夺有限的资源,如营养物质和空间等。
在这种竞争中,只有适应环境并能够有效获取资源的微生物能够生存下来,而不适应环境或竞争力较弱的微生物则会被淘汰。
这种竞争关系促使微生物不断进化和适应环境,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微生物之间存在共生关系。
共生是指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一起生活并互相受益的关系。
常见的共生关系有互利共生和互惠共生两种形式。
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相互受益,比如细菌在人体内帮助消化食物,而人体提供营养和生存环境给细菌。
互惠共生是指两个物种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互相合作获得利益,比如蚂蚁和蚜虫之间的关系,蚜虫分泌蜜露供蚂蚁食用,而蚂蚁则保护蚜虫免受天敌的袭击。
微生物之间还存在共存关系。
共存是指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共同存在而不发生竞争或互相受益的关系。
共存关系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期的。
暂时的共存关系可能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某些微生物在一段时间内适应环境而共存,而长期的共存关系则可能是由于各种微生物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状态。
共存关系的存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物种的多样性。
自然界中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竞争、共生和共存是微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类型。
这些关系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既是竞争的结果,也是合作的结果,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微生物能够在自然界中生存和繁衍,继续发挥其重要的生态功能。
肠道微生物共存关系
![肠道微生物共存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61c06c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61.png)
肠道微生物共存关系
肠道微生物共存关系指的是肠道内不同种类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肠道内,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共生、竞争、共存、互惠等不同方式。
具体来说:
1.共生关系:两种不同微生物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互相促进生长和生存,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之间就存在着共生关系,它们可以互相利用肠道内的营养物质,共同维护肠道健康。
2.竞争关系:当不同种类微生物在肠道内争夺同一种资源时,它们之间就形成了竞争关系。
如肠道厌氧菌和乳酸菌之间的竞争关系,它们争夺的营养物质是相同的,因此在肠道内竞争激烈。
3.共存关系:不同种类微生物之间可以和平共存,互不干扰。
如在肠道内,益生菌和众多细菌可以和平共存,不会互相干扰。
4.互惠关系:两种微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可以提供相互所需要的元素。
如氢气生成菌和甲烷生成菌之间的互惠关系,它们可以相互提供所需要的产物,使彼此共生共存。
肠道微生物之间的这些关系是非常复杂而又微妙的,这些关系会对肠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肠道内的微生物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引起肠道疾病的发生。
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和共生关系的探究
![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和共生关系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b21e0c2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0.png)
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和共生关系的探究微生物是生命界中最基础、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之中,成为了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生物之间之间,不仅具有竞争关系,同时也存在协同作用和共生关系,从而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转换和生物循环。
本文将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和共生关系的角度,探究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一、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一般是指微生物之间通过代谢产生的物质,为其他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生态位和生态功能。
协同作用取代了因为微生物之间的竞争而导致的生态负面影响,从而更好的促进了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传播和生态位。
举个例子,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洋细菌的群落和微藻具备一定的协同作用。
微藻通过光合作用为海洋中许多生物提供了有机碳,而海洋细菌则通过分解微藻提供的逐渐降解的有机质,维持了海洋生态系统中生态机能的稳定性。
海洋细菌还会产生一些特定酶类,如蛋白酶、淀粉酶等,能够使微藻的有机物质得到结构和功能上的分解和解构,这些酶类可以在细菌中合成和反应,促进了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共生关系。
另一个例子,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存在协同作用。
霉菌和其他微生物通过分泌一些特定的代谢产物,为周围的微生物提供特定的生态功能。
其中,霉菌可以产生极丰富的酶类和化合物,这些酶类和化合物能够降解和分解土壤中复杂的有机物,从而促进了微生物作用和生态循环。
二、微生物的共生关系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通俗来说,就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生态关系,即微生物之间通过共同的代谢方式,创造了更多的生态空间。
共生作用基本上就是一部主要的细胞生物活性中的各种代谢反应过程,通过合作和生存,完成了细胞增殖、环境适应、环境净化、有害微生物防治等一系列过程。
举个例子,植物和土壤中的根际微生物之间的共生作用。
植物根际微生物中有许多是可以固定氮气的细菌,这种细菌可以通过极其微小的细菌根结和细菌固氮作用,为植物提供稳定的有机氮素物质,从而提高植物的营养状态。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的5种典型关系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的5种典型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8cdbb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2.png)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的5种典型关系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多种典型关系,这些关系可以对宿主生物和微生物本身产生不同的影响。
以下是五种典型的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1.共生关系:互惠共生(互利共生):在互惠共生中,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存在相互获益的关系。
宿主提供了生存条件,而微生物为宿主提供有益的服务,例如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或保护宿主免受病原体侵害。
例如,人类的肠道内存在大量的共生微生物,有助于食物消化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偏向共生:在这种情况下,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是倾向于有益的,但不是绝对必需的。
它们可以互相受益,但宿主可以在没有微生物的情况下生存。
这是一种相对较松散的共生关系。
2.寄生关系:寄生关系中,微生物(寄生体)从宿主身上获益,而宿主通常受到伤害。
这种关系可能会导致宿主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例如,疟疾寄生虫通过感染人类的红血球来完成其生命周期,导致高热和其他严重症状。
3.中性关系:在中性关系中,微生物与宿主之间没有明显的有益或有害关系。
它们可能只是存在于宿主的环境中,不对宿主产生显著影响,也不从宿主获益。
4.预测性关系(予测性关系):预测性关系是一种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微生物的存在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对宿主产生影响。
这种关系可以是有益的,有害的,或者中性的。
例如,某些微生物可能在宿主免疫系统受到挑战时提供额外的保护,但在其他时候可能没有明显的作用。
5.拮抗关系:拮抗关系中,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或宿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通常是为了有限的资源,如食物或生存空间。
这种竞争可能导致某些微生物的生存优势,而其他微生物可能被排除出生态系统。
这种关系可以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
这些典型的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宿主生物的生存和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微生物室实习总结:揭秘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微生物室实习总结:揭秘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81d0f5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6.png)
微生物室实习总结:揭秘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揭秘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引言:微生物是地球上最为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存在于丰富的生态系统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2023年的微生物室实习中,我有幸深入研究了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通过实践和研究,我揭开了微生物的神秘面纱,对它们的生存策略和互动行为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下面我将针对实习期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并分享我对微生物竞争与合作的认识。
一、竞争与合作的微生物世界微生物是一大类生物的统称,包含了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种类型。
在实习中,我对微生物的竞争和合作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
微生物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
在共享有限资源的环境中,微生物为了生存和繁殖,不断与其他微生物进行竞争。
例如,在土壤中,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会争夺水分、养分和空间等资源,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
这种竞争关系极大地驱动了微生物的进化和适应能力。
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微生物之间的合作行为。
例如,在某些环境中,细菌和真菌之间可以形成共生关系,彼此互惠互利。
细菌通过代谢产物为真菌提供营养物质,而真菌则为细菌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
这种合作关系不仅增加了微生物的生存能力,还提供了新的用于农业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二、微生物的竞争机制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资源争夺、生长速度和代谢产物的竞争等方面。
在实习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微生物的生长和行为,深入研究了微生物的竞争机制。
微生物通过分泌特殊酶类来获得有机物质和养分。
这些酶能够降解复杂的有机物,将其分解为微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
竞争强度越大,微生物分泌的酶类也越多,以获取更多的养分。
另外,微生物之间还通过生长速度的竞争来获得竞争优势。
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与其细胞分裂速度相关,而生长速度较快的微生物能够更快地占领生存空间,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
在实习期间,我对不同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行了实验比较,并发现在不同环境下,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生长速度存在差异。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629b3e5f242336c1eb95e9d.png)
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一般都不是单独存在的。生物间、生 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既多样又复杂。
微生物与任何一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双方获益 单方获益,对方受害 单方获益,对方无害 互不相扰 一方受害,对方无益无损 双方受损
一、互生
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生活在一起时,通过 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
1、微生物间的互生关系
固氮菌
固氮 碳源
纤维素分解菌
2、微生物与高等植物之间的互生关系
高等植物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植物发达的根系 改善了土壤结构,水分和空气条件,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3、微生物与人及动物间的互生关系
人体的肠道正常菌群:
排阻、抑制外来致病菌; 提供若干种维生素:如VB1、B2、B6、B12、VK、烟酸、泛 酸、生物素、叶酸等。
蛭弧菌的生活史示意图 (蛭弧菌能寄生在大肠杆菌等许多G-菌体内。)
3、真菌—真菌;
真菌寄生于真菌菌丝
细菌寄生于真菌菌丝
寄生物先分泌毒素,引起寄主活力衰退,然后再 缠绕致死。
有些寄生真菌不分泌毒素,由菌丝将寄主的菌丝 紧紧地缠绕起来,再由接触部位侵入寄主菌丝内吸 收营养使之死亡。
还有些寄生真菌将菌丝或吸器伸到寄主真菌丝内或 寄生菌丝与寄主菌丝接触,溶解寄主细胞膜,吸取其 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
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养料;真菌以产生的有 机酸分解岩石为藻类提供无机盐、水分供藻类入线
根瘤菌
根瘤的形成过程
已侵入的 根瘤菌
根瘤
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共生
微生物和昆虫的共生: 在白蚁、蟑螂等昆虫的肠道中有大量的细菌
和原生动物与其共生。它们可在厌氧条件下分 解纤维素供白蚁营养,而微生物则可获得稳定 的营养和其他生活条件。
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9e1a7c64028915f804dc2da.png)
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种间共处:两种微生物相互无影响的生活在一起,不表现出明显的有利或有害关系。
如乳杆菌和链球菌。
互生:微生物间比较松散的联合,在联合中一方或双方都有利。
如氨化菌和硝化菌。
共生:两种微生物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共生体,在组织和形态上产生了新的结构,在生理上有一定的分工。
共生分为互惠共生和偏利共生。
如藻类与真菌共生形成的地衣。
拮抗:两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时,一种微生物产生某种特殊的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从而抑制甚至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
竞争:生活在一起的微生物,为了生长争夺有限的营养或空间,结果使两种微生物的生长均受到抑制。
竞争在自然界普遍存在,是推动微生物发展和进化的动力。
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表或体内,从后者的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取得营养,前者称为寄生物,后者称为寄主,寄生物一般对寄主是有害的。
如噬菌体与细菌。
捕食:一种微生物直接吞食另一种微生物。
如原生动物对细菌的捕食,捕食关系在控制种群密度,组成生态系食物链中,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
藻类
细菌+ 藻类
共生关系
§两种不能单独生活的微生物共同生活于 同一环境中,各自执行优势的生理功能, 在营养上互为有利而所组成的共生体,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叫做共生关系。
藻类+真菌
我共生 我快乐
偏害关系
共存于同一环境的两种微生物,A对B 有害,而B对A没有任何影响,一种微 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代谢产 物,其中有的产物对另外一种微生物 的生长不利,或者抑制或者杀死对方 。这两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叫做偏害 关系
噬菌体寄生于细菌、放线菌、真菌、 藻类;
细菌寄生于细菌;
真菌寄生于真菌
释放 组装
蛭弧菌侵害寄 主及繁殖过程
复制
附着 侵入
真菌捕食肠道中 的线虫
食线虫真菌捕食 线虫的实物照片
寄生关系
§一种生物需要在另一种生物体内生 活,从中摄取营养才得以生长繁殖, 这种关系叫做寄生关系。前者是寄 生菌,后者称为宿主。
转性寄生:寄生菌不能离开寄主生存; 兼性寄生:寄生菌离开寄主能进行腐生生活。
寄主的下场要么是损伤,要么是死亡!
微生物之间的竞争:
xxx
制作人:xx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指导老师:xx
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1、竞争关系 §2、原始合作关系 §3、共生关系 §4、偏害关系 §5、捕食关系 §6、竞争关系
1、竞争关系
➢什么是竞争关系? 不同的微生物种群在同一个环境中,对食 物等营养物、溶解氧、空间和其他要求的 物质相互竞争,相互受到不利影响。
分开后可各自单独生存!
例
氧化塘中的细菌与藻类之间表现为原始合 作关系,细菌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为CO2 、 NH3 、 H2O、PO43- 、 SO42- ,为藻类 提供碳源、氮源、磷源、和硫源等;藻类 得到上述营养,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组成 自身细胞,放出氧气供细菌用于分解有机 物。
大家好 才是真的好
➢种内微生物和钟间微生物都存在着竞争关 系
好氧微生物:菌胶团细菌VS丝状细菌 厌氧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VS产甲烷菌
竞争关系
如图
PK
菌胶团细菌
丝状细菌
我的! 我的!
这明明是哥 的!
原始合作关系
什么是原始合作关系?
两种单独生活的生物共存于同一 环境中,相互提供营养及其他生活 条件,双方互为有利,相互收益。
1、非特异性偏害: 乳酸菌产生乳酸使Ph 下降,抑制腐败细菌 的增长。
2、特异性偏害:某 种微生物产生抗菌性 物质,对另一种微生 物有着专一性抑制或 致死作用。
捕食关系
微生物捕食通过代谢产物对抗对方, 而是吞食对方,这种关系叫做捕食 关系。
例:原生动物吞食细菌、藻类、真菌 裂口虫捕食周毛虫属 节丛孢属捕食线虫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