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蒸煮时化学反应
碱主要是消耗在中和有机酸,少量耗在脱木素和碳水化合物。
3、蒸煮的反应历程:
(1)木材碱法蒸煮反应历程 A、脱木素历程:分三个阶段 阶段 1、初始脱木素阶段 100-150℃ 2、大量脱木素阶段 150-175 ℃ 3、残余木素脱除阶 段,保温100min 脱木素状况 易溶木素,脱22.6%,为α、和酚型β芳 基醚。 脱63.5%。非酚型和酚型β醚键的断裂。 木片已基本成浆。 难溶木素。脱8%,为碳-碳键木素及L.C.C 木素
4、硫酸盐法制浆术语 (1)总碱:指的是NaOH+Na2S+ Na2CO3 + Na2SO4 + Na2SO3 ,均以Na2O(或NaOH )表示。 (2)总可滴定碱:指的是NaOH+Na2S+ Na2CO3 + Na2SO3 (均以Na2O或NaOH表示)。 (3)活性碱:指的是NaOH+Na2S,均以Na2O(或 NaOH )表示。 活性度:碱液中活性碱占总可滴定碱的百分比。 活性度=(活性碱÷总可滴定碱)×100% (4)有效碱:指的是NaOH+1/2Na2S,意思是Na2S水 解后生成1/2的NaOH和1/2的NaHS,均以Na2O(或 NaOH )表示。
例如:某厂蒸煮锅为110m3蒸煮锅,装锅量18T(绝干),装锅原料水分20%,用碱量(活性碱) 12%(Na2O计 ),硫化度14%,液比1:4,药液温度80℃,补加硫化碱液浓度80 g/l (以Na2S计)。求:需用白液量?应补加硫化碱液量?应加污热水量?(回收白液中活性碱浓度 70 g/l Na2O计,硫化度10%) 计算: (1)装锅密度 = (18×1000)/110 = 163.6 kg/m3 (2)用碱量 (以Na2O表示): 每锅活性碱量 = 18×1000×12% = 2160 kg(Na2O) 每锅Na2S需用量 = 2160×14% = 302 kg(Na2O) 每锅NaOH 需用量 = 2160-302 = 1858 kg(Na2O) (3)白液用量 每锅需用白液量 =1858/【70 ×(1-10%) 】= 29.5 m3 白液中Na2S含量 = (29.5×70)×10% = 206.5 kg(Na2O) 每锅Na2S补加量 = 302-206.5 = 95.5 kg(Na2O) (4)应补加硫化碱的体积 硫化碱浓度换算: 80(g/l Na2S)×(62/78)= 63.6g/l(Na2O)
制 浆 基本理 论
一、硫酸盐法制浆的分类与基本概念
1、硫酸盐法制浆的概述 2、硫酸盐法制浆蒸煮工艺流程 3、蒸煮液的组成和性质 4、硫酸盐法制浆术语
二、蒸煮原理
1、蒸煮药液对木片的扩散作用 2、蒸煮药液对木片的渗透作用 3、木素与NaOH的反应 4、木素与Na2S的反应 5、脱木素的三个阶段 6、脱木素反映历程
1、蒸煮液对木片的扩散作用 扩散作用主要是靠浓度差通过导管、管胞(或 纤维)胞腔和细胞壁进行,是蒸煮液中的离子扩散到 存在于木片的水分中。作用动力是液体中离子的浓度 差,扩散速度主要决定于离子的浓度梯度和液体的温 度,因此,水分含量和蒸煮液组成对扩散作用影响较 大。扩散作用的特点: A)有水存在就能发生 B)适宜于水分饱和的木片 C)仅在较短距离内有效 D)能沿横纹方向扩散 E)不同材种差别不大 F)木材相对密度有影响 G)药液成分影响很大。
3、蒸煮液的组成和性质
(1)黑液:原料经硫酸盐法蒸煮以后,从纸浆中分 离出来的残液叫黑液。 (2)绿液:黑液经蒸发浓缩后经碱回收炉燃烧,所得溶 融物从炉中流出后溶解于水中所得的溶液叫绿液。主 要成分为:Na2CO3+Na2S,另外还有Na2SO4 , Na2SO3 ,Na2S2O3, NaOH等。 (3)白液:绿液经苛化后的溶液叫白液。 (4)蒸煮液组成:主要组成为NaOH+Na2S,此外,还 有Na2CO3, Na2SO4 , Na2SO3 ,Na2S2O3,甚至 可能有少量的Na2Sn 。
(5)硫化碱:指的是Na2S。 (6)硫化度:指的是Na2S含量占活性碱NaOH+Na2S含 量的百分比,均以Na2O(或NaOH )表示。 硫化度= Na2S/( NaOH + Na2S )×100% 如:某硫酸盐法蒸煮药液中NaOH含量为40g/l(以 NaOH 计), Na2S含量为10g/l(以NaOH 计),则 该蒸煮药液的硫化度为: 硫化度= 10/( 40 +10 )×100% =20%(以NaOH 计) 若Na2S含量为10g/l(以Na2S 计),则硫化度为: 硫化度= 10×80/78/( 40 +10×80/78)×100% =20.4%(以NaOH 计)
C)为什么新苇的用碱量比陈苇的高? 答:* 新苇由于贮存时间短,原料中的淀粉、果胶、脂肪 酸等低分子化合物含量较陈苇高,这些物质在蒸煮过 程中要消耗部分碱; * 新苇中所含的叶、穗、梢、藤等杂质较陈苇高,在 备料过程中除尘效率低,导致苇片含渣率高,增加蒸 煮碱液的消耗; * 陈苇原料纤维细胞水分含量高,细胞中的填充物较 多,增加了蒸煮药液的浸透阻力,因此需要提高药液 浓度,加强药液的浸透作用,有利于纤维细胞的分离。
硫酸盐法的速率比烧碱法的快。
B、碳水化合物的溶出情况
阶段 碳水化合物的溶出情况
1、初始脱木素阶段 100-150℃
2、大量脱木素阶段150-175 ℃ 3、残余木素脱除阶段,保温100min
17.5 %,此时浆得率74%。
12.56 %,此时浆得率47% 10%,此时浆得率37%。
(2)草类原料反应历程
2、硫酸盐法制浆蒸煮工艺流程
(1)蒸煮流程
料片
蒸煮
喷放锅
洗筛
高压汽
蒸煮药液
(2)配碱流程
烧碱 硫化碱 苛化碱 水
配碱槽
送蒸煮
(3)两浆车间蒸煮流程 A、化木车间:
料片
蒸煮锅
喷放锅
洗筛
高压汽
蒸煮药液
B、化苇车间:
湿法备料流程: 经干法备料来苇片 → 鼓式洗苇机 → 水力洗苇机→ 苇片泵 → 斜螺旋脱水机 → 回料螺旋 → 连续蒸煮
一、硫Hale Waihona Puke Baidu盐法制浆的分类与基本概念
1、硫酸盐法制浆的概述 (1)碱法制浆的定义:用碱性化学药剂的水溶液处理植 物纤维原料,将其中的木素溶出,使原料中的纤维彼 此分离成纸浆。 (2)碱法制浆的分类:硫酸盐法、烧碱法、石灰法及多 硫化钠法等等。 (3)硫酸盐法与烧碱法制浆的区别:硫酸盐法蒸煮液的 主要组成是NaOH+Na2S,而烧碱法蒸煮液的主要组 成是NaOH。
阶段 1、主要脱木素阶段~100℃ 2、补充脱木素阶段~160℃ 脱木素 60% 25-30% 脱碳水化合物 45% 10% 5%
3、残余脱木素阶段,保温 5-10% 脱木素情形: 草类:次生壁和胞间层木素几乎同时脱 木材:先次生壁后胞间层。
4、反应结论 (1)草料比木材易蒸煮 原因:疏松、木素少、木素类型决定。 (2)草料可低温快速蒸煮。
(7)用碱量:蒸煮时,活性碱用量(重量)对绝干原料重量 的百分比。 例如: A)某制浆厂蒸煮木片时,每锅活性碱用量为2500kg(以 NaOH 计),装锅量为12t(风干),则蒸煮该木片时用 碱量: 用碱量 = 2.5÷(12×0.9)×100% =23.1%(以NaOH 计) B)蒸煮某种松木用碱量为20%,药液硫化度为25%(均以 Na2O 计),则NaOH 和Na2S的用量分别为: 设NaOH 为x%,Na2S 为y%,则 x+y=20% x=15% y/(x+y)=25% y=5% (均以Na2O 计)
应补加硫化碱的体积量 = 95.5/ 63.6 = 1.5 m3 (5)需用污热水量
每锅需用总液量 = 装锅量(绝干)× 液比 = 18 × 4 = 72 m3 原料带入的水量 = 18×20/80 = 4.5 m3 应补加污热水量 = 72 - (29.5 + 1.5 + 4.5) = 36.5 m3
(5)蒸煮液中各组分的性质:主要组成为NaOH+Na2S。 还有Na2CO3,Na2SO4 , Na2SO3 ,Na2S2O3等。
A)强碱性质
B)受PH值影响,Na2S会产生电离或水解,如:
PH=14时:Na2S的水溶液中以S2-为主; PH=13时: Na2S的水溶液中S2-和HS-并存。 PH=12时: Na2S的水溶液中以HS-为主。 PH=10时: Na2S的水溶液中几乎全部是HS-。
二、蒸煮原理 蒸煮的主要目的,就是从植物纤维原料中 除去木素,因此,蒸煮过程是利用化学药品的作
用脱除木素(从而使纤维分离成浆),而尽量多
地保留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一般认为,蒸煮分三阶段: 1.药液渗透;2.化学反应;3.反应物溶出。 在此过程碳水化合物不可避免的受到降解作用。 1、渗透作用 (1)方式与原理:靠压力差的毛细管作用和靠离子浓度差 的扩散作用。 (2)途径:纵向的胞腔、横向的纹孔,显然,纵向速度大。 (3)影响渗透的因素 a、草与木 b、针与阔:前者纹孔膜为多孔性 c、压力与浓度 d、pH值的影响 e、料片状况:如水分、毛细管的空气
PH<10时: HS-离子浓度降低,而H2S浓度增加。
从Na2CO3的水溶液看: PH>12时: 以CO32-为主。 PH=10.5时:以CO32-和HCO3-并存。 PH<9时: HCO3-浓度下降, H2CO3浓度增加。 另外, Na2SO3也会受PH值影响而发生水解或电离。 C)受温度的影响,各组分的溶解度也不同。如:NaOH和 Na2S都是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不断增加。
(8)液比:蒸煮绝干原料重量(kg或t)与蒸煮总液量体 积(L或m3)之比。
例如: A)某制浆厂蒸煮锅为110m3,装锅量为18T(绝 干),装锅原料水份为20%,用碱量为12%,蒸煮药 液浓度为44g/l ( 均以Na2O 计),则蒸煮液比为多少? 解:原料带水:18 ×20%/(1-20%)=4.5m3 碱液量:18 ×12%/44=49.1m3 则液比为:18/(4.5+49.1)=1:3
B)试述液比大小对蒸煮的影响? 答:当蒸煮用碱量一定时,合理控制液比的大小,可以保证适当的蒸煮 药液浓度,有利于药液与原料的浸透,有利于锅内药液的循环。 液比小,则药液浓度大,可以提高药液的浸透能力,蒸煮反应速率快, 升温时间短,汽耗少,但液比过小,将会影响到药液与原料混合均 匀性,使成浆匀度低,另外较小的药液循环量和较低的升温负荷, 会使升温速度难以控制,造成局部过煮,生片多,喷放时还容易堵 塞放锅管线。 液比大,液量多,可以改善药液的循环效果,有利于蒸煮后期升温的 均匀性,放锅易于操作,但液比过大时,会造成药液浓度偏低,蒸 煮反应速率小,成浆硬度高,前期升温锅内压力上升快,进汽量偏 小,排汽带汽严重,导致升温困难,蒸煮成浆质量难以保证。
(9)得率:原料经蒸煮后所得的绝干(或风干)粗浆重 量对未蒸煮前绝干(或风干)原料重量的百分比。得 率分:粗浆得率、细浆得率及成浆得率等。 例如:某制浆厂蒸煮时每锅装原料12T(风干),蒸煮 后每锅产粗浆5T(绝干),筛选损失为3% ,则粗浆 得率及细浆得率分别为多少? 解:粗浆得率为:5/(12 ×90%)×100%=46.3% 细浆得率为:5 ×97%/(12 ×90%)×100%=44.9% (10)硬度:是表示原料经蒸煮后残留在纸浆中的木素和 其他还原性物质的相对量,它相对的表示原料蒸煮过 程中除去木素的程度。常用的表示方法有高锰酸钾值 (K值)和卡伯值。 卡伯值=0.837+0.0323 ×高锰酸钾值(适用于木浆)
连蒸流程: 经回料螺旋来苇片 → 销鼓计量器 → 预蒸螺旋 →螺 旋喂料器 → T型管 → 蒸煮管(三根串联) →立式 卸料器 → 喷放锅
(4)连续蒸煮与间歇蒸煮相比有何优缺点? 优点:(1)连续生产,生产人员少,劳动强度低。 (2)电和蒸汽的供应均衡,无高峰负荷。 (3)没有突然的放汽,大气污染小。 (4)设备腐蚀小。 (5)单位耗汽量和化学药品的耗用量低。 (6)纸浆得率较高,质量均匀稳定。 (7)占地面积小。 缺点:(1)动力消耗高,维修费用大。 (2)设备加工精度要求高。 (3)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浆料的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