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第六章脊柱区
局部解剖学学第9版配套PPT-第六章 脊柱区
![局部解剖学学第9版配套PPT-第六章 脊柱区](https://img.taocdn.com/s3/m/a4a21b24dd88d0d233d46afc.png)
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7. 椎内静脉丛的组成与交通。
了解 1. 脊柱区的境界和分区;深筋膜解剖特点;
2. 椎骨与颅骨、肋的连结;
3. 脊髓的血供。
第一节
概述
局部解剖学(第9版)
一、境界与分区
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
局部解剖学(第9版)
腰上三角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 上界:第12肋 底: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 表面:背阔肌
是腹后壁薄弱区之一,腹腔脏器可 经此三角向后方突出,形成腰疝。
局部解剖学(第9版)
腰下三角
前界:腹外斜肌后缘 后界:背阔肌前下缘 下界:髂嵴 底:腹内斜肌 表面:仅覆以皮肤和浅筋膜
第二节
层次结构
局部解剖学(第9版)
一、浅层结构
(一)皮肤
厚而致密,移动性小,有较丰富的毛囊和皮脂腺。
(二)浅筋膜
致密而厚实,含有较多脂肪,并有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项区上部的浅筋膜 含纤维较多,故特别坚韧,腰区的浅筋膜含脂肪较多。
局部解剖学(第9版)
(三)皮神经
一、浅层结构
1. 项区 颈神经后支较为粗大的皮支,包括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枕大神经(greater occipital nerve)是第2颈神经后支的分支,在上项线下方、斜方肌的起点处浅出,伴 枕动脉的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肤。枕大神经与枕小神经在名称上看似相关,但枕小 神经是颈神经前支所构成的颈丛的分支。第3枕神经(third occipital nerve)是第3颈 神经后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浅出,分布于项区上部的皮肤。
局部解剖学(第9版)
脊柱区解剖-精选文档
![脊柱区解剖-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3eaa2266c85ec3a86c2c503.png)
腰区和骶尾区
二、表面解剖 Surface Anatomy
1.Spinous process 棘突 第7颈椎棘突是辨认椎骨序数 的标志 2.Sacral hiatus and cornu 骶管裂孔和骶角 骶麻进针定位标志 3.髂嵴和髂后上棘 分别平L4棘突、S2棘突 4.肩胛冈平T3棘突 5.肩胛骨下角平T7棘突
第一节 概述
Palpate the osteal signs:
1. 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 2. mastoid process 3. spinous process of the seventh cervical vertebra 4. spine of scapula 5. acromion 6. inferior angels of the scapulae 7. iliac crest 8. pos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一)项筋膜 斜方肌深面,包裹夹 肌和半棘肌。 (二)胸腰筋膜 形成两肌鞘 (Thoracolumbar fascia)
腰肋韧带:
胸腰筋膜中层上部张于第 12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 部分增厚形成 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 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显 露肾。保护好胸膜。 腰部的胸腰筋膜扭伤多见, 是腰腿痛的原因之一。
局部解剖学 Regional anatomy
晋光荣 教授 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 Southeast University
第六章 脊柱区 Vertebral Region
【目的和要求】 掌握听诊三角、腰上三角、腰下三角的 位置和意义了解脊柱区的层次。了解脊 柱区的血管和神经
局部解剖学背部
![局部解剖学背部](https://img.taocdn.com/s3/m/a96aa1ee90c69ec3d4bb75c7.png)
精选课件
14
腰下三角 Inferior Lumbar
Triangle
位置:位于腰区下部,腰 上三角的外下方。
境界:其内上界为背阔肌的前下缘,外侧界为腹外斜肌 后缘,下界为髂嵴,底为腹内斜肌,顶为皮肤和浅筋膜。
临床意义:为腹后壁的薄弱区之一,可形成腰疝;盲肠 后位阑尾炎时,右侧腰下三角有明显压痛。
精选课件
第四层
枕下肌 横突棘肌 横突间肌
精选课件
10
四、 深部血管神经
动脉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
静脉 神经
脊神经后支:分为内、外侧 支
副神经 胸背神经 肩胛背神经
精选课件
11
重要的局部 结构
听诊三角 腰上三角 腰下三角
精选课件
12
听诊三角
➢定义:在斜方肌的外下方, 肩胛骨下角的内侧有一肌间 隙,临床称听诊三角或肩胛 旁三角。 ➢境界:斜方肌的外下缘、肩 胛骨脊柱缘;底为薄层脂肪 组织、深筋膜和第6肋间隙, 表面覆以皮肤和浅筋膜。 ➢意义:
精选课件
21
15
精选课件
16
直接连结 骨 连 结
间接连结
纤维连结: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棘上韧带 “三长”
黄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
“三短”
软骨连结:纤维软骨联合---椎间盘 “一软骨连结”
骨性结合:骶椎骶骨 尾椎尾骨 “二骨性结合”
-----关节突关节、寰枕与寰枢关节
“三关节”
精选课件
17
总结
———————————————————————
精选课件
13
腰上三角
Superior Lumbar Triangle
位置:位于背阔肌深面, 第12肋的下方。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背区)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背区)](https://img.taocdn.com/s3/m/ee9c5c87941ea76e58fa04e1.png)
• A median vertical incision • Two transverse incision • A curve incision • 3 transverse incision and a median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分4段
颈椎病
(二)静脉(了解)
2020/3/5
(三)神经
1.脊神经后支
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 上外界:横突间韧带 下界:下位椎骨横突 内侧界:上关节突
通过的结构:腰神经后支 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
前壁: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乳突 下壁:副突 通过202的0/3/结5 构:腰神经后内侧支
4. Muscles
Suboccipital triangle Triangle of auscultation Superior lumbar triangle Inferior lumbar triangle
2020/3/5
5. Deep blood vessels and nerves
(1) arteries
vertical incision on the back of upper limb
2020/3/5
Chapter 8 The back and vertebral region
I. Boundaries and divisions
II. Suface anatomy
Spinous process Sacral hiatus, Sacral cornu Coccyx Iliac crest and posterior iliac spine Apine of scapula Inferior angle of scapula The twelfth rib Erector spinae
局部解剖学 脊柱区 医学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 脊柱区 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408ebbcc17552706220878.png)
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 在剧前烈层活:动位中于,腰可方被肌扭前伤面,—是—腰腰腿方痛肌的筋原膜因之一。
三、肌层:由浅入深大致分为四层。
第一层:斜方肌、背阔肌 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 下后锯肌和腹内斜肌后部
第三层: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
※当肩胛骨向前外移位时,
范围会扩大。
3.腰上三角
⑴位置:
位于背阔肌深面,
第12肋下方。
⑵境界: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第12肋 底:腹横肌腱膜
※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第12肋的附着处与腹 内斜肌后缘接近,则下后锯肌也参与构成一 个边,共同围成一个四边形的间隙。
※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第12肋的附着处与腹 内斜肌后缘接近,则下后锯肌也参与构成一 个边,共同围成一个四边形的间隙。
第六章 脊柱区
vertebral region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与分区 1.境界:也称背区,是指脊柱及其后方和两侧的
软组织所共同配布的区域。 上:枕外隆凸和上项线。 下:尾骨尖
两侧: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襞
→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棘→尾骨尖
2.分区:
———枕外隆凸、上项线 项区 ——— 第7颈椎棘突、肩峰连线 胸背区 ———第12胸椎棘突、第12肋下
第二第层一:层下第夹:后三肌斜锯层、方肌:肩肌和竖胛、腹脊提背内肌肌阔斜和、肌肌腹菱和后横形腹部肌肌外后、斜部上肌后后锯部肌、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
肌间三角
枕下三角、听诊三角 腰上三角、腰下三角
1.枕下三角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a8a4e0b9d528ea80c77942.png)
平对T3棘突 外侧端为肩峰,为肩部的
最高点
CHENHUA
-
10
7.肩胛骨下角 inferior angle of
scapula
肩胛骨下角连线平对T7棘突 上肢下垂时容易触及
CHENHUA
-
11
8.第12肋
在竖脊肌外侧可触及 有时很短,易将第11肋棘与L5棘突和
尾骨尖的连线,构成一菱 形区
当腰椎或骶、尾椎骨折或 骨盆畸形时,菱形区会变 形
菱形区上下角连线的深部 为骶正中嵴,其外侧的隆 嵴为骶外侧嵴(经骶后孔 骶神经阻滞麻醉的标志)
CHENHUA
-
9
6.肩胛冈(spine of scapula)
26
背肌简表(1)
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支配
斜方肌 背阔肌
上项线、枕外隆 突、项韧带、全 部胸椎棘突
锁骨外1/3、 肩峰、肩胛冈
内收肩胛骨
下6个胸椎棘突、 全部腰椎棘突骶 肱骨小结节嵴 正中嵴、髂嵴
上臂后伸、内收 及旋内
副神经
肩胛提肌 上4个颈椎横突 肩胛骨上角
上提肩胛骨
胸背神经
小菱形肌 大菱形肌
下2个颈椎棘突 肩胛骨内侧缘 上提内收肩胛骨
②第3枕神经 third occiptal
nerve
C3N后支→,穿斜方肌浅出
, →项区以上皮肤
CHENHUA
-
18
⑵胸背区与腰区
各支在棘突两侧浅出 上部分支几乎呈水平位向外侧
走行 下部分支斜向外下 分布至胸背区和腰背区皮肤 第12胸神经后支分支可分布到
臀区
CHENHUA
(局部解剖学) 脊柱区思维导图大纲
![(局部解剖学) 脊柱区思维导图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b4428b7102de2bd960588c9.png)
脊柱区•脊柱区由脊柱及其背部和两侧的软组织组成,自上而下分为项区、胸背区、腰区和骶尾区o软组织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肌层,肌间形成重要的三角有枕下三角、听诊三角、腰上三角和腰下三角o各区浅层有许多皮神经分布和浅血管供给;深层有重要的动脉和枕动脉、肩胛背动脉、椎动脉和胸背动脉及伴行的静脉;神经主要来自31对脊神经后支、副神经、胸背神经和肩胛背神经o脊柱的连结特别强调钩椎关节、椎间盘、黄韧带及椎间孔,椎管的毗邻及形态特点o椎管内有脊髓及其表面的三层被膜、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根、脊髓的血管和脊神经膜支、椎静脉丛及结缔组织•概述o脊柱区o境界▪上达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下至尾骨尖▪两侧自上而下为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棘和尾骨尖的连线o分区▪项区▪胸背区▪腰区▪骶尾区•表面解剖o肩胛骨o棘突o骶骨o尾骨o髂嵴o第十二肋o脊肋角•层次结构o脊柱区由浅入深有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和脊柱、椎管及其内容物等结构o浅层结构▪皮肤▪浅筋膜▪皮神经•项区•胸背区和腰区•骶尾区▪浅血管o深筋膜▪项区和胸背区的深筋膜较薄弱,骶尾区的深筋膜与骶骨背面的骨膜相愈着。
第12肋的深筋膜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被称为熊腰筋膜o肌层▪浅层肌▪中层肌▪深层肌•夹肌•竖脊肌•横突棘肌•枕下三角•听诊三角•腰上三角•腰下三角o深部血管和神经▪动脉•项区主要由枕动脉、肩胛背动脉和椎动脉等供血;胸背区主要由肋间后动脉、胸背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等供血;腰区由腰动脉和肋下动脉等供血;骶尾区由臀上、下动脉等供血。
•枕动脉•肩胛背动脉•椎动脉•胸背动脉▪静脉•脊柱区深部静脉与动脉伴行。
•项区静脉汇入椎静脉、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胸背区静脉经肋间后静脉汇入奇静脉,部分汇入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腰区静脉经腰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骶尾区静脉经臀区静脉汇入髂内静脉。
▪神经•脊柱区神经主要来自31对脊神经后支、副神经、胸背神经和肩胛背神经。
局部解剖学课件之-脊柱区
![局部解剖学课件之-脊柱区](https://img.taocdn.com/s3/m/2b167c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b.png)
04
CATALOGUE
脊柱区的神经结构
脊柱区的神经组成和功能
脊柱区的神经主要由脊神经组成,每 对脊神经由脊髓发出,分为前支和后 支,分别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肌肉和皮 肤。
脊柱区的神经还包含了一些重要的神 经节和神经束,如交感神经节和脊神 经节,它们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和 调节躯体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脊柱区疾病的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X线检查
通过X线平片和CT检查,观察 脊柱形态、结构及骨组织病变
,如骨折、骨质增生等。
MRI检查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脊 柱软组织的病变,如椎间盘突
出、脊髓受压等。
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神经传导和肌电图检查, 评估神经功能状态,辅助诊断
神经根和脊髓病变。
实验室检查
THANKS
感谢观看
曲和骶曲。
脊柱的横切面呈圆形,表面有椎脊柱的生理弯曲有助于缓冲外 力对身体的冲击,保护脊髓和 内脏器官。
颈椎生理弯曲向前凸,维持头 部平衡,腰椎生理弯曲向后凸 ,维持身体平衡。
脊柱的生理弯曲还有助于维持 身体姿势,保持身体平衡和稳 定性。
脊柱的生长发育和退行性改变
肋间后动脉
为脊柱区提供营养,并与胸廓内 动脉相吻合。
髂内动脉
为骨盆和下肢提供血液。
骶正中动脉
为骶骨提供血液。
腰动脉
为腰部肌肉和脊髓提供血液。
脊柱区的淋巴管组成和功能
脊柱前、外侧的淋巴管
收集脊柱区浅层组织的淋巴液,回流至腹股 沟淋巴结。
骶骨的淋巴管
收集骶骨区域的淋巴液,回流至腹股沟淋巴 结。
脊柱后侧的淋巴管
脊柱区的神经根和脊髓
脊柱区的神经根是指从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束,它们在脊髓 的各个节段汇聚成神经根,穿过椎间孔,支配相应的躯干和 四肢肌肉。
《局部解剖学》第六章脊柱区复习题及答案
![《局部解剖学》第六章脊柱区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5dba1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f.png)
《局部解剖学》第六章脊柱区复习题及答案A1型题1.关于脊柱区表面解剖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骶管裂孔是椎管的下口B.骶角在体表不容易触及C.肩胛冈内侧端为肩峰,是肩部的最高点D.两肩胛骨下角的连线平第9胸椎棘突E.以上都不对答案:A2.枕大神经A.第1颈神经后支的皮支B.第2颈神经后支的皮支C.第3颈神经后支的皮支D.第4颈神经后支的皮支E.以上都不对答案:B3.臀上皮神经A.第1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B.第1~2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C.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D.第1~4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E.第1~5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答案:C4.臀中皮神经A.第1骶神经后支的皮支B.第1~2骶神经后支的皮支C.第1~3骶神经后支的皮支D.第1~4骶神经后支的皮支E.第1~5骶神经后支的皮支答案:C5.关于胸腰筋膜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浅层位于背阔肌的浅面B.中层位于竖脊肌的浅面C.深层位于竖脊肌的深面D.浅层与中层形成竖脊肌鞘E.中层与深层形成竖脊肌鞘答案:D6.腰肋韧带是指A.胸腰筋膜浅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B.胸腰筋膜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C.胸腰筋膜深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D.胸腰筋膜浅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2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E.胸腰筋膜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2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答案:B7.关于竖脊肌表面解剖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竖脊肌也称骶棘肌,是背肌中最大最长的肌B.中间列为髂肋肌,向上依次止于各肋角和4~6颈椎横突C.内侧列为最长肌,肌纤维向上依次止于腰、胸、颈椎的横突D.外侧列为棘肌,止于各椎骨棘突E.以上都不对答案:A8.关于听诊三角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外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B.内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C.下界下后锯肌上缘D.当肩胛骨向前外移位时,该三角的范围会扩大E.三角的底为斜方肌答案:D9.关于枕下三角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内上界为头后小直肌B.外上界为夹肌C.外下界寰推后弓D.三角的底为半棘肌E.三角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经过答案:A10.关于腰上三角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B.外下界为腹外斜肌后缘C.上界为下后锯肌D.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E.三角的顶为腹外斜肌答案:A11.关于腰下三角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内上界为下后锯肌下缘B.外侧界为腹内斜肌后缘C.下界为髂嵴D.顶为背阔肌E.底为腹横肌答案:C12.关于椎动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起自腋动脉第1段B.穿第7~1颈椎横突孔C.经枕下三角入颅D.按其行程可分为颅内段和颅外段E.椎动脉周围只有静脉丛,而不汇合成椎静脉答案:C13.关于脊神经后支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第1~3颈神经后支参与构成枕大神经B.第1~3颈神经后支参与构成枕下神经C.第1~3腰神经后支参与构成臀上皮神经D.第1~3腰神经后支参与构成臀中皮神经E.第1~3骶神经后支参与构成臀下皮神经答案:C14.关于椎管壁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前壁为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B.后壁为椎弓根C.两侧壁为椎弓板D.骶管为骨纤维性管道E.以上都不对答案:A15.关于椎管腔横断面形态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颈段上部近枕骨大孔处近似圆形B.胸段大致呈椭圆形C.腰段中部为三角形D.骶管呈扁三角形E.以上都对答案:E16.关于脊髓被膜和脊膜腔隙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脊髓的表面包有三层被膜B.各层膜间及硬脊膜与椎管骨膜间均存在腔隙C.脊膜腔隙由外向内依次有硬膜外隙、硬膜下隙和蛛网膜下隙D.椎内静脉丛位于硬膜外隙E.以上都对答案:E17.关于脊髓被膜和脊膜腔隙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硬膜外隙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B.硬膜下隙位于硬脊膜与脊髓蛛网膜之间C.蛛网膜下隙位于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D.硬膜外隙与颅内不相通E.以上都对答案:E18.硬膜外麻醉进行穿刺时,由浅入深依次为A.皮肤、浅筋膜、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达硬膜外隙B.皮肤、浅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达硬膜外隙C.皮肤、浅筋膜、棘上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达硬膜外隙D.皮肤、浅筋膜、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达硬膜外隙E.以上都不对答案:B19.关于椎静脉丛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椎内静脉丛位于硬膜下隙B.椎外静脉丛位于硬膜外隙C.椎内、外静脉丛互不相通D.椎外静脉丛不与颅内静脉相交通E.是沟通上、下腔静脉系和颅内、外静脉的重要通道答案:E20.椎间盘突出与脊柱侧凸的关系A.当突出的椎间盘从内侧压迫脊神经根时,上身向健侧弯曲,脊柱凸向患侧B.当突出的椎间盘从外侧压迫脊神经根时,上身向患侧弯曲,脊柱凸向健侧C.当突出的椎间盘从内侧压迫脊神经根时,上身向患侧弯曲,脊柱凸向患侧D.当突出的椎间盘从外侧压迫脊神经根时,上身向健侧弯曲,脊柱凸向健侧E.当突出的椎间盘从内侧压迫脊神经根时,上身向患侧弯曲,脊柱凸向健侧答案:E复习测试题A2型题1.关于胸腰筋膜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浅层位于竖脊肌的表面B.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C.深层位于腰方肌的前面D.浅层与中层形成竖脊肌鞘E.中层与深层形成竖脊肌鞘答案:E2.关于椎动脉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段B.穿第7~1颈椎横突孔C.经过枕下三角D.按其行程可分为四段E.椎动脉周围有静脉丛,向下汇成椎静脉答案:B3.关于椎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前壁由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B.后壁为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C.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D.椎管腔的形态近似圆形E.椎管骶段为骨性管道,称为骶管答案:D4.关于脊髓被膜和脊膜腔隙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各层膜间及硬脊膜与椎管骨膜间均存在腔隙B.硬膜外隙是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间隙C.硬膜下隙是在硬脊膜与脊髓蛛网膜之间的潜在间隙D.蛛网膜下隙是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间隙E.硬膜下隙内有椎内静脉丛答案:E5.关于椎静脉丛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按部位可分为椎内静脉丛和椎外静脉丛B.椎内静脉丛位于硬膜下隙内C.椎内静脉丛上自枕骨大孔,下达骶骨尖端,贯穿于椎管的全长D.椎外静脉丛位于椎体的前方、椎弓及其突起的后方E.在寰椎与枕骨之间椎外静脉丛较为发达,称枕下静脉丛答案:B。
局部解剖 脊柱区试题
![局部解剖 脊柱区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1d231a31b765ce05081475.png)
第六章脊柱区一、重点内容胸腰筋膜分层及各层位置;听诊三角及腰上、下三角的位置、境界及临床意义;脊肋角的位置与临床意义;脊髓被膜及各脊膜腔的特点。
二、难点内容胸腰筋膜分层及各层位置;脊髓被膜及各脊膜腔的特点。
三、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那一结构不是背区的重要骨性标志:A 枕外隆凸B 第2颈椎棘突C 第7颈椎棘突D 肩胛冈E 肩胛下角[考核要点] 表面上考背区骨性标志,实际上考背区的境界及颈椎形态[常见错误] A[错误解析] 为最易错选的答案,因其未分清背区的境界,背区上界起自枕外隆凸和上项线,枕外隆凸极易触及,但在课本表面解剖中并未提及。
第2颈椎棘突短且分叉,项韧带厚,表面无法摸到。
[临床要点] 以上提及的背区的重要骨性标志均为计数椎体序数的标志,便于临床穿刺及封闭定位。
[正确答案] B2、常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为:A 第3颈椎B 第7颈椎C 第4胸椎D 第7胸椎E 第4腰椎[考核要点] 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常见错误] E[错误解析] 错选该答案是对腰椎穿刺印象太深,但第4腰椎棘突是以两侧髂棘最高点的连线来确定的,因此作为单选题的最佳答案应为B。
[临床要点] 常用于硬膜外麻醉穿刺的定位。
[正确答案] B3、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对A 第1腰椎棘突B 第2腰椎棘突C 第3腰椎棘突D 第4腰椎棘突E 第5腰椎棘突[考核要点] 脊柱区的体表标志及椎体定位[常见错误] E[错误解析] 低位硬膜外麻醉时常选第4、5腰椎间隙进针,因此D、E答案易混淆。
[临床要点] 低位硬膜外穿刺时定位标志[正确答案] D4、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平对A 第3腰椎棘突B 第4腰椎棘突C 第5腰椎棘突D 第1骶椎棘突E 第2骶椎棘突[考核要点] 椎体的记数[常见错误] B[错误解析] 易与上题正确答案混淆[临床要点] 两侧髂后上棘与第5腰椎棘突和尾骨尖的连线,构成一菱形区,该菱形区上、下角的连线深部为骶正中嵴,其外侧的隆嵴为骶外侧嵴,后者是经骶后孔作骶神经阻滞麻醉的标志。
局部解剖学课件:第六章 脊柱区
![局部解剖学课件:第六章 脊柱区](https://img.taocdn.com/s3/m/35c716b0102de2bd9705884b.png)
(三)神经
1. 脊神经后支:呈节段性分布
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 上外界:横突间韧带 下界 :下位椎骨横突, 内侧界 : 上关节突
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 前壁 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 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 乳突 下壁 副突
(三)神经
2. 副神经 3. 胸背神经 4. 肩胛背神经
胸背N
腰下三角 Inferior lumbar triangle
阔肌前下缘
意义:
①腹后壁的薄弱区——腰疝 ②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有明显压痛。 ③腰区深部脓肿可经此出现于皮下。
四、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一)动脉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 (颈椎病)
(二)静脉(了解)
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 黄韧带 硬脊膜 脊髓蛛网膜 ——终池
(三)脊神经根(自学) (四)脊髓的血管和窦椎神经(自学)
【思考题】
1.在腰上三角处做肾脏手术时由浅入深需通过那 些结构。
2.试述听诊三角、枕下三角、腰上三角、腰下 三角的位置、境界及临床意义。
3.产生腰腿痛的解剖学因素有那些? 4.何谓Luschka关节?颈椎病为何有不同表现? 5.腰穿时穿刺针需穿行那些结构?
Section 1 Introduction
一、境界与分区
Boundaries and divisions
二、表面解剖 Surface Anatomy
1.棘突 Spinous process 2.骶管裂孔和骶角
Sacral hiatus and cornu
3.尾骨 Coccyx
4.髂嵴和髂后上棘 5.肩胛冈 6.肩胛骨下角
二、表面解剖 Surface Anatomy
7.第12肋 8.竖脊肌
第6章脊柱区5-病例分析
![第6章脊柱区5-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fe378ab9d528ea81c779c1.png)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小学二年级男孩,因发烧、咳嗽、呕吐入院。医生询 问得知,患儿数日前开始轻度发烧、咳嗽、喉咙痛。因症 状加重,并出现剧烈头痛,急送就医。 检查见:患儿精神萎靡,时常喷泻状呕吐;体温 39.5℃;皮肤见点状出血点,颈僵直。化验白细胞总数与 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确诊,抽 取脑脊液做化验检查。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4.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
男性建筑民工,40岁,失脚从高处坠落,臀部着地摔伤。 急送医院就诊。 CT检查见第11胸椎压缩骨折,脊髓受压。局部明显压 痛,双下肢瘫痪,感觉丧失。诊断: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对此患者实施的硬膜外麻醉的穿刺部位,将主要麻醉 支配下肢的神经根,所以下肢大隐静脉手术区得以麻醉。 穿刺时,针头同样依次需经过:皮肤、皮下脂肪、深 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但不穿过硬脊膜和 蛛网膜。穿刺针穿过黄韧带时,因硬膜外隙为负压,针穿 入硬膜外隙后,会有真空感。这与穿入蛛网膜下隙时脑脊 液流出的情况不同。 硬膜外麻醉穿刺与脑脊液穿刺明显的不同是前者不穿 过硬脊膜和蛛网膜。因此在技术上,要求更高些。
分析:
椎间盘位于相邻椎骨之间,由纤维环、髓核和软骨板 构成。椎间盘具有连结椎骨、吸收压力、提供弹性、减小 震荡等功能。 椎间盘可因变性出现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至椎管或 椎间孔,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形 成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颈区和腰区的椎间盘相对较厚,颈部和腰部的活 动范围较大,因此椎间盘突出常发生在颈部或腰部。颈部 尤以颈5~6和颈6~7椎骨间的椎间盘突出为多见。腰部 椎间盘突出则多见于第4~5腰椎和第5腰椎与骶骨之间的 椎间盘。
《脊柱区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脊柱区局部解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957cddee06eff9aff80738.png)
保护、支持和运动
颈 曲
胸 曲
腰 曲
骶 曲
33 34
椎骨数目:
颈椎(7块) 总
胸椎(12块) 数
幼 儿
腰椎(5块)
-
骶椎(5块)
尾椎(4-5块) 块
颈椎(7块)
成 人
胸椎(12块) 腰椎(5块) 总数26块
骶骨(1块)
尾骨(1块)
椎骨的一 般形态
椎体(前面) 椎弓(后面) 七个突起(椎弓上)
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是连于棘突尖的中长 纤维束。其纤维方向 为前上斜向后下。在 第7颈椎以上的部分 称为项韧带,在第7 颈椎以下是连结胸、 腰、骶椎各棘突尖的 纵行韧带为棘上韧带。
作用:限制脊柱过度 前屈
棘间韧带
棘 上 韧 带
项韧带
项韧带起于所有颈椎的棘突,止于枕外隆突和枕外嵴,其浅层纤维连 于枕外隆凸与第七颈椎棘突之间,深层附着于寰椎后结节及全部颈椎 棘突。项韧带两侧有头夹肌、颈夹肌等多块肌附着于其侧面,主要限制 颈部过度前屈。
后纵韧带
黄韧带(弓间韧带)
是连接相邻椎弓后部的弹性 结缔组织膜,由弹性纤维构 成,坚韧而富有弹性。参与 围成椎管的后外侧壁。厚 0.2-0.3cm,但其厚度和宽度 在脊柱的不同部位有所差异, 颈段薄而宽,胸段窄而稍厚, 腰段最厚,随着年龄的增长, 黄韧带可出现增生肥厚,以 腰段为多见,常导致腰椎管 狭窄,压迫马尾,引起腰腿 疼。
寰枕前膜
寰枕后膜
• 位于寰椎后 弓与枕骨大 孔后缘之间 ,位于枕下 三角深面, 其外侧部有 椎动脉和第 一颈神经穿 过,成人皮 肤至寰枕后 膜约4~ 5cm。
寰枕后膜
寰椎横韧带
位于齿突后方,较 坚韧,有限制齿突 向后方移动的作用。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https://img.taocdn.com/s3/m/bb1bd04e0066f5335b812121.png)
2.静脉脊髓 表面有6条纵行
静脉,行于前正中 裂、后正中沟和前、 后外侧沟。纵行静 脉有许多交通支互 相吻合,并有支穿 硬脊膜注入椎内静 脉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深筋膜
(一)项筋膜 (二)胸腰筋膜
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于竖脊肌表面,向上续 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 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
由于项、腰部活动度大,在剧烈活动中胸腰筋 膜可被扭伤,尤以腰部的损伤更为多见,是腰腿痛 原因之一。
三、肌 层
由背肌和部分腹肌组成。由浅至深 大致分为四层:
(一)动脉
1.枕动脉 2.肩胛背动脉 3.椎动脉
(二)静脉
脊柱区的深部静脉与动脉伴行。
(三)神经 1.脊神经后支 脊神经后支呈明显的节
段性分布,手术中横断背深肌时,不会引起 肌肉瘫痪。
骨纤维孔 骨纤维管
2.副神经 3.胸背神经 4.肩胛背神经
五、椎管及其内容物
(一)椎管 其内容有脊髓、
脊髓被膜、脊神经根、 血管及少量结缔组织 等。
的皮支有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 2.胸背区和腰区 来自胸、腰神经后支
的分支。当腰部急剧扭转时,上述部位神经 易被拉伤,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3.骶尾区 来自骶、尾神经后支的分支
(四)浅血管
项区的浅动脉主要来自枕动脉、颈浅动脉和肩 胛背动脉等的分支。胸背区来自肋间后动脉、肩胛 背动脉和胸背动脉等的分支。腰区来自腰动脉分支。 骶尾部来自臀上、下动脉 等的分支。各动脉均有伴 行静脉。
腰下三角:位于腰区下部,腰上三角的外下方。 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围成。三角 的底为腹内斜肌,表面仅覆以皮肤和浅筋膜。此三 角为腹后壁的又一 薄弱区,亦可形成腰疝。在右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解剖
1.棘突 2.骶管裂孔、骶角 3.尾骨 4.髂嵴、髂后上棘 5脊肌
第二节 脊柱区的局解
层次结构 椎管及其内容物
椎管减压术
脊柱区的层次结构
一、皮肤和浅筋膜 二、深筋膜 三、肌层 四、肌间三角区 五、血管和神经 六、脊柱
一、皮肤、浅筋膜
• 肾手术时,切断此韧 带可加大第12肋的 活动度,便于显露肾 。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三、肌 层
第一层 斜方肌、背阔 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 半棘肌、夹肌、 肩胛提肌、菱形肌、 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第三层 竖脊肌 第四层 枕下肌、横突
棘肌、横突间肌
肌间三角
枕下三角 听诊三角 腰上三角 腰下三角
Luschka关节
椎体钩作用: 可限制上一椎体向侧
方移位,增加稳定性 ,防止椎间盘脱出 椎体钩意义:
颈椎病: 椎动脉型 脊髓型 神经根型 混合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2、脊髓被膜和脊膜腔
脊髓 上端平枕骨大孔连于脑 下端终于第1腰椎下缘 ①被膜
硬脊膜 脊髓蛛网膜 软脊膜 齿状韧带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局部解剖第六章脊柱区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第六章 脊柱区
概述 脊柱区的局解
第一节 概 述
境界与分区 表面解剖
境界与分区
—— 枕外隆凸、上项线
项区
—— 第7颈椎棘突、肩峰连线
胸背区
—— 第12胸椎棘突、第12肋下 缘、第11肋前份的连线
腰区
—— 两髂嵴后份及两髂后上 棘的连线
骶尾区
—— 尾骨尖
腰下三角
下界----髂嵴 下外界--腹外斜肌后缘 上内界--背阔肌下缘
1.腹后壁的薄弱区— 腰疝 2.右侧—阑尾炎时— 三角区压 痛 3.腰区深部脓肿— 破溃至皮下
四、深层血管和神经
动脉: 椎动脉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臀上动脉 臀下动脉
静脉: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椎静脉等
神经
1. 脊神经后支
枕下三角
内上界:头后大直肌 外上界:头上斜肌 外下界:头下斜肌 底:寰枕后膜和环椎后弓 浅面:夹肌和半棘肌。
意义:内有枕大、下神经
、 椎动脉经过,各种疾病可 压迫之形成脑供血不足。
听诊三角(肩胛旁三角)
内上界:斜方肌的外下缘 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
下界:背阔肌上缘 底:脂肪组织、筋膜和 第6肋间隙
意义: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 楚.
腰上三角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第12肋 底: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 肋下神 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沟神经 前方有肾和腰方肌。
意义: 1.肾手术腹膜外入路须保护上述三神经 2.如需扩大术野,避免损伤胸膜—气胸 3.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 4.腹后壁薄弱区,腰疝
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
上外界:横突间韧带的内侧缘
下界:下位椎骨横突 内侧界:上关节突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
前壁: 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 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 乳突
下壁: 副突
神经
2. 副神经: 3. 胸背神经: 4. 肩胛背神经: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②脊膜腔
(1)硬膜外隙 (2)硬膜下隙 (3)蛛网膜下隙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腰椎穿刺部位:
第3、4或第4、5 腰椎棘突之间。
腰椎穿刺层次: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3、脊神经根 4、脊髓的血管和窦椎神经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思考题】
1.试述在腰上三角处做肾脏手术时由浅入深到肾脏的 层次结构有哪些? 2.试述听诊三角、枕下三角、腰上三角、腰下三角的 位置、境界及临床意义。 3.何谓胸腰筋膜?分几层?各层的位置怎样? 4.第1腰椎棘突旁2.5厘米处切口,由浅入深到肾脏的 层次有哪些? 5.何谓Luschka关节?其易引起什么病变? 6.脊髓表面的被膜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 皮肤厚而致密,皮脂腺发达, 毛囊丰富
• 浅筋膜厚而致密,含脂肪较多 ,与深筋膜有较多结缔组织束 相连。
• 皮神经来自脊神经后支。 • 浅动脉来自临近动脉分支。
• 枕大神经:是第二颈神经 后支的分支。
• 第三枕神经:是第三颈神 经后支的分支。
• 臀上皮神经:由第1-3腰 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组成。
• 臀中皮神经:由第1-3骶 神经后支的分支组成。
二、深筋膜
项区(封套筋膜) 浅层—覆盖斜方肌的表面 深层—斜方肌的深面(项筋膜) 胸背区和腰区: 浅层— 覆盖斜方肌和背阔肌的表面 深层— 胸腰筋膜(较厚)
胸腰筋膜
深筋膜覆盖竖脊肌表 面,向上续项筋膜,向下 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 中、后三层。
胸腰筋膜
胸腰筋膜
• 腰肋韧带:胸腰筋膜 中层上部张于第12 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 间的部分增厚,形成 腰肋韧带。
五、椎管及其内容物
1、椎管的组成、内容 2、脊髓的被膜及脊膜腔 3、脊神经根 4、脊髓的动、静脉
1.椎管壁的构成
前壁:椎体、椎间盘和后 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和 关节突关节
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意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 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可 使椎管腔变形或变狭窄 ,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 症状。(截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