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政策变迁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含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作用:一、导向功能: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二、管制功能:通过制约、禁止政策对象行为来实现。
表现为:1、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不能、不愿、不敢超出规范—积极性管制功能2、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发生违规的行为时,受到相应的惩罚—消极性管制功能三、调控功能: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
为了平衡各种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公共政策,需要调控社会利益关系。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也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就其作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四、分配功能:政府需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用政策来调整现实的利益关系。
表现形式:西方国家是三权分立中国是议行合一在中国的表现形式1、党的政策2、人民代表大会立法3、国家行政机关的决策分类:一、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二、分配性政策、管制型政策、自我管制型政策和再分配政策三、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四、元政策、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政策主体:直接或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策客体: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及影响范围,即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决策者一、官方决策者:具有合法权威去制定公共政策的人们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政务官)、行政执行机关(文官)、司法机关二、非官方参与者:政治党派、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公民目标群体含义:受到政策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成员,又被称为政策对象态度:目标群体理解、接受、遵从政策的程度是衡量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性要素目标群体的态度有两种:、1、接受(完全或部分接受;积极或消极接受)2、不接受(完全或部分不接受;积极或消极不接受)目标群体接受服从政策的原因:1、政治社会化的影响2、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3、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4、对成本收益的权威5、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6、避免受到惩罚7、环境条件的变化政策环境含义: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构成因素:1、地理环境2、经济环境3、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4、社会变迁5、国际环境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1、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作用2、政策改善和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3、公共政策是应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4、公共政策必须适应环境,环境决定政策5、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会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6、公共政策对环境有一定的能动作用政策模型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一、理性主义模型:追求最优又称为全面理性或纯粹理性模型,泛指决策者能够依据完整而全面的资料做出合理决策。
从怒江水电站开发看中国公共政策模式变化
从怒江水电站开发看中国公共政策模式变化转型期中国公共政策的模式,一直都是学界热议的问题。
国外学者总结了中国公共政策的三种经典模式:精英决策模型、派系决策模型和官僚组织决策模式,其中又以官僚组织模式影响最大。
官僚组织决策模式认为高层精英与官僚部门通过频繁互动共同决定了政策的出台。
高层精英由副总理以上的权威人物组成,包括核心领导、革命前辈、全局领导(总理)和部门领导(主管某方面工作的副总理)四个层次25-35人,其决策机构有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等。
此外,高层领导有能力组建专门机构以满足特定政策的需求,例如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或“办公室”,从而强化高层领导的政策影响和偏好。
由于高层精英没有充足的时间、兴趣和知识来管理和负责所有具体政策,所以多数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关键环节是在国家层次上的各官僚部门做出的。
这些部委负责对政策进行可行性研究、协调共识、进行资金分配和资源调控、解释和澄清政策内容并负责进一步的实施。
从中国政治运作的实际来看,中国公共政策的决策核心圈主要包括中共、人大和政府,这三者构成了中国制度内的“决策核心圈”,其中又以党和政府最为重要。
因而,各级政府及其官僚成为主要的决策者,他们的政策目标、政策偏好和决策能力往往决定了政策方案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到政策过程中,中国公共政策模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怒江水电站开发决策就是一个典型的观察案例。
一、怒江水电站开发之争:政策缘起与进展发源于唐古拉山的怒江,是我国西南的一条国际河流,流经西藏、云南后进入缅甸,最后汇入印度洋,它在中国境内全长2018公里。
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全长742千米,天然落差1578米,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之一。
历经3年规划,2003年8月14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通过了《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同意怒江中下游松塔、丙中洛、马吉、鹿马登、福贡、碧江、亚碧罗、泸水、六库、石头寨、赛格、岩桑树和光坡“两库十三级”的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2132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029.6亿千瓦时,比三峡大坝的装机容量还要多300万千瓦。
公共政策分析政策模型
❖
❖ 第二个大题目涉及到集体行动的严重程度,联盟内 的协调问题以及他们能够克服不协调困扰的条件, 等等。
❖ 第三个领域涉及到一段时间的子系统的发展变化以 及影响因素。其中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从新生转 换到成熟的子系统过程中分界线事件的作用。
❖ (一)“政策网络”理论的简要脉络
❖ “政策网络”一词最早出现在《权力与财富 之间》(1977) 一书中。作者卡赞斯坦( P. Katzenstein) 在比较有关外国经济政策制定 过程时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并不会将强制力 强加给非国家行动者,反之会寻求其合作并建 立一个相互依赖关系。”
❖ 在西方政治学和政府研究中, 有两个主要方法:
❖ 简而言之:政策网络理论的主要目的是研究 介于个体行动和宏观结构之间的个人、组织 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 (二)“政策网络”的涵义与特征
❖ 几个有代表性的概念的概念:
❖ 休·米勒( Hugh ler) 指出,政策网络是反复出现 的社会关系,但这种关系比照制度化的社会关系而言 是非正式化的、有限制的。
❖ 4 、支持联盟的概念作为一种工具能被用来 把来自于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的大量行动者 聚合成许多可管理的单元
❖ 5 、把信仰系统和公共政策概括为一系列的 目标,对问题及其原因的觉察和被组合成为 多层政策的偏好
❖ 6 、在努力实现联盟信仰系统的过程中,联 盟寻找控制政府部门和其他类型的组织,以 改变人们的行为和问题的环境
❖ 理论基点:
❖ (1)在政策领域的政策共同体中,利益集团 是有组织的。在支持联盟框架的典型模型指 有2-4个有共同价值和信仰的支持联盟形成了 一个特有的政策领域。因此支持联盟一般是 比较稳定的,因为各个集团走到一起,不仅 是共同利益的趋使,也是共同知识和信仰使 然。这些集团以他们的共同价值和信仰为基 础加入政策辩论,对解决方案进行竞争和妥 协。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公共政策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公共政策变迁陈潭(中南大学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代的30年,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制度成长的30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众所周知,这种社会主义变革和转型主要体现为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宏大转轨,展示了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治理逻辑,凸显了体制转轨与政策变迁中的中国模式和独特经验。
一、中国改革30年来公共政策变迁的基本阶段考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制度演变历程,中国改革30年来的公共政策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共政策动员化阶段(1978-1992)。
这一阶段开始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宏观政策,一直到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个阶段是一个政策动员、政策试错和政策学习的阶段,是传统的公共政策体制遭遇困境和走向突破的阶段,也是中国公共政策宏观环境下的内在要求与外在刺激形成的模仿和借鉴过程,更是公共政策获取经验和新知的演变历程。
中国改革是从农村率先突破的,中国公共政策变迁毫无疑问离不开农村政策的突破和创造。
1978年,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创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由此引发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目标的体制改革和创新。
1982年元旦,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91年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公共政策学简答题全解
公共政策学简答题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与基本功能:(1)基本特征:阶级性、目标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①阶级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一定的公共政策总是要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超阶级的公共政策是不存在的。
②目标性:在公共政策中,目标集中体现了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追求。
③强制性: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公共权威所选择或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有其合法性基础并且具有权威性,因而它对于社会成员特别是目标团体具有约束力和强制力。
④相对稳定性:只有保持政策一定的稳定性,才能有利于特定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和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
但是其稳定性又是相对的,需要根据具体事实进行调整。
(2)本质属性:公共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判一切公共政策的基准性价值,成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精神。
①阶级性和社会性:这两方面是紧密相联的,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②超前性③系统性:即公共政策往往不是孤立的,它们应是一个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是一个整体④合法性:这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要求。
(3)基本功能:指公共政策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功效与作用。
从其对社会所起到的基本积极作用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配社会资源;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2、公共政策学产生的背景:公共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而出现,既是当代世界中社会、经济和政治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与战后美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虽然导致公共政策学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更直接的原因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问题的压力;政府管理的需要;政治科学的发展;其他学科的发展。
4、经验决策模型的基本观点: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非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
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
决策者要依据现有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较,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对以往政策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逐渐把一项旧的政策转变成一项新的政策。
公共政策知识点
1.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2.公共政策的内涵:1)是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种特殊形态2)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3)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4)三大要素: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公共利益5)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6)有消极和积极之分3.公共政策产生的条件:公共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4.现代的公共政策的表现:1)在公共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公民参与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2)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3)现代国家和政府越来越注重执行社会管理职能,其目的不仅在维护和巩固政治统治,而且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自身的发展4)传统的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统治者个人,而现代的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5。
政策类型:从内容特征上分:1)元政策(总政策、总方针)、基本政策(基本国策、方针性政策、纲领性政策、根本政策)、部门政策(具体政策、方面政策)2)战略(宏观决策、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策略(中观决策)、战术(微观决策)6。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管制,引导,调控,引导7.现代公共政策的规定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8.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权威性、强制性2)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3)应然与实然的统一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9。
政策工具的类型:1)一至八至更多2)三分法:政策工具光谱依强制的有无、强弱划分为:自愿性(非强制性)、混合性、强制性10.公共政策主体:1)直接主体:国家的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某些政治体制内的政党和军队领导人2)间接主体:①次国家政策行为者(地方政府、政党、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会政治运动、公共舆论)②跨国政策行为者(跨国公司、联盟)③全球性政策行为者(全球性政府间组织、全球性非政府组织)11。
论公共政策的变迁
论公共政策的变迁内容提要:公共政策变迁,意味着原有公共政策的不足,由于公共政策变迁的不可逆性,势必会有心新旧公共政策之间的对比。
其变迁也反映了公共政策的过程存在的缺陷,公共政策过程包括政策制定阶段、执行阶段以及评估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中,为了确保公共政策的科学民主,要深化政策制定中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机制。
关键词:公共政策变迁不可逆时滞政府公民互动机制公共政策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公共政策能够在执行过程中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
这种社会公平当然是基于公共政策是可以体现政府守法和尊重民意的。
如果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不协调,政府与公民地位不对等,公共政策必定要发生变迁,这种变迁是不可逆的,但同时又是滞后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与公民之间良性的互动,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出科学、民主的公共政策。
一、公共政策变迁的不可逆性公共政策变迁是从“旧”的政策向“新”的政策转变的过程,也是从“坏”的政策向“好”的政策转变的过程,因而变迁的方向具有当然的不可逆性。
辩证唯物主义表明,事物是发展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也表明,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共政策也不例外。
从宏观的发展过程来看,公共政策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旧到新、从恶到善的安排过程。
时间是流动的,政策是不可逆的,犹如铁棒上的电流很难重新回流到已抽离的电线一样,亦如一个人不可能“越活越年轻”。
“新旧”“好坏”到底如何界定,就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来看,新旧法两相比较,不难看出,进步还是显而易见的。
1、新法强调了立法目的仅仅是救助,旧法目的除救助外,强调是为了“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
2、新法以相当多条文强调了救助机关的义务,旧法则主要规定了被收容人员的义务。
3、从主管机关上比较,新法明确规定由民政部门负责,设立救助站,同时规定了相关部门的配合义务;旧法则笼统规定由民政和公安负责,事权不分。
第九章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学》ppt 课件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内容与体系
9.2.4公共决策模型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内容与体系
9.2.4公共决策模型
1.理性决策模型与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一个理想的理性决策模型包含一个“理性的个体”,这一 理性的个体承担以下一系列活动:首先,设立一个解决问 题的目标;其次,考察并列出所有达到这个目标的可供选 择的策略;第三,预测每个可供选择策略的所有重要结果 ,并评估这些结果发生的概率;最后,选择出最能解决问 题的策略或解决问题花费最少的策略。
政治评估与行政评估和司法评估不同,它通常来说既不系统也不必然在技术 上精致。政治评估的目标很少是为了改进政府的决策,而更多地是为了表示 支持或挑战政府的决策。政治评估试图给政府的政策贴上成功或失败的标签 然后要求继续或改变这项政策。政治评估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选举,选民用选 票表达了对政府及其计划和政策的效率和效果的评估。
最后,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并非同时对所有决策方案进行比较选择,而是 按照顺序对决策方案进行排序,然后两两比较。在两个决策方案进行比 较过程中,所有其他方面相同的情况之下,比较两个方案的不同之处, 这样可以减少对决策者的知识要求和理性要求。与此同时,由于有限理 性决策模型采取满意标准,即只要决策方案符合期望标准就停止选择和 比较,这样方案之间的选择和排序会影响最后决策的结果。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内容与体系
9.2.1理解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定义 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是指国家、政府或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 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规定的行 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公共政策复习题--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题-—-—-——名词解释部分名词解释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基于一定的社会目标而对诸种社会要素和社会状态的共同需要所体现的利益形态。
社会利益是广泛个体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具体的、独立的利益形态.利益选择: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
利益整合:政府必须综合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可简称为“利益整合”。
利益分配:由于政策实施后一部分人的利益得到满足,这意味着政策起到了向社会有关成员分配利益的功能。
利益落实:政府的政策主体地位,需要它们主动地把政策内容贯彻到实践中去,产生应有的政策效果,即从本质上讲,使得分配的利益到位.公共政策主体: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增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在社会中提出特定要求,具有共同态度的集团.大众传媒: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电影、国际互联网等传播工具。
思想库: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是政策主体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
政策主体能力: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改变环境的有效程度,表征着政府在适应和改变环境方面的程度。
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社会问题: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境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境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同情与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形。
公共政策复习题--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题-------名词解释部分名词解释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基于一定的社会目标而对诸种社会要素和社会状态的共同需要所体现的利益形态。
社会利益是广泛个体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具体的、独立的利益形态。
利益选择: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
利益整合:政府必须综合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可简称为“利益整合”。
利益分配:由于政策实施后一部分人的利益得到满足,这意味着政策起到了向社会有关成员分配利益的功能。
利益落实:政府的政策主体地位,需要它们主动地把政策内容贯彻到实践中去,产生应有的政策效果,即从本质上讲,使得分配的利益到位。
公共政策主体: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增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在社会中提出特定要求,具有共同态度的集团。
大众传媒: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电影、国际互联网等传播工具。
思想库: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是政策主体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
政策主体能力: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改变环境的有效程度,表征着政府在适应和改变环境方面的程度。
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
社会问题: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境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境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同情与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形。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公共政策:由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公共政策”的内涵:1)公共政策有特定的主体,即由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体现了主体的意志。
2)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
3)公共政策表现为由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动过程,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过程。
4)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公共政策的本质: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2)公共政策就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
3)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分配的基础是不断的促进公共利益的增长。
利益的选择——利益的整合——利益的分配——利益的落实——利益的增进公共政策的本质就是在更好的维护好、落实好国家意志,而对社会利益进行权威性的分配,并不断采取各种措施、手段、方法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阶级性;整体性;前瞻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公共政策的功能:常态社会下的公共政策的功能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分配功能4)象征性功能转型社会中公共政策的特殊功能1)公共政策的稳定功能2)公共政策的公平正义功能3)公共政策促进社会革新功能2、政策系统: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政策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
政策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体制或制度条件、政治文化、国际环境政策系统的划分:信息子系统、咨询子系统、决断子系统、执行子系统、监控子系统3、政策过程:阶段途径决策过程划分为情报、建议、规定、行使、应用、终结、评价七个阶段(拉斯韦尔)创议、估计、选择、执行、评估、终结(布鲁尔)4、公共政策学的兴起1)公共政策学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政策科学运动”拉斯韦尔—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传统2)公共政策学的新进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1)政策评估方面(2)政策执行方面(3)政策终结方面3)最近二三十年:(1)与公共行政学和管理学不断融合-公共管理学(2)经济学研究途径地位越来越重要(3)新的分支比如比较公共政策、政策伦理学等(4)从纯技术和经济理性,转向价值分析公共政策学兴起的背景(1)公共政策学的兴起与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各国所面临的特殊问题有关。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公共政策学》复习材料名词解释部分1、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采⽤匿名和反复函询的调查⽅式,拟定调查问卷并提供背景材料,经过⼏轮的征询与反馈后使各种不同的意见渐趋⼀致,最后把这些意见汇总后⽤数理统计⽅法得出⼀个统⼀的分析结果,供决策参考。
通过有控制的反馈使得收集专家的意见更为可靠的分析⽅法。
2、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 Method)⼜称智⼒激励法、BS法、⾃由思考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种激发性思维的⽅法。
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的,现在转⽽为⽆限制的⾃由联想和讨论,其⽬的在于产⽣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3、结构适中(优良)问题:是指那些包含⼀个或⼏个决策者和相对有限数量备选⽅案的问题4、政策僵化:指的是⼀项长期存在,没有及时予以终结的政策,在发展变化了的环境下,继续执⾏该政策,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成为解决问题的阻⼒与阻碍,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5、政策⽬标:公共政策⽬标指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采取的⾏动所要达到的⽬的、指标和效果。
6、政策合法化:指法定主体为使选定的政策⽅案获得合法地位⽽依据法定的权限与程序对政策进⾏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的过程7、定性分析⽅法:在缺乏历史数据的条件下,利⽤专家的经验和专业技能进⾏分析的⽅法。
它主要应⽤于宏观的、战略的、长期的、总体的和综合的分析,往往是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发展⽅向的分析。
8、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
显著特征之⼀是,数学、统计学知识的⼤量运⽤。
9、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是指⼀种对公共政策过程的主要环节进⾏审查、研究并对相关机构提出政策前景预测和⾏动建议的活动。
或者更具体地说,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就问题构建、未来预测、⾏动建议、实施监控、执⾏评价展开分析,并创造相关的知识成果。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简答题全解
公共政策学简答题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与基本功能:(1)基本特征:阶级性、目标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①阶级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一定的公共政策总是要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超阶级的公共政策是不存在的。
②目标性:在公共政策中,目标集中体现了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追求。
③强制性: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公共权威所选择或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有其合法性基础并且具有权威性,因而它对于社会成员特别是目标团体具有约束力和强制力。
④相对稳定性:只有保持政策一定的稳定性,才能有利于特定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和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
但是其稳定性又是相对的,需要根据具体事实进行调整。
(2)本质属性:公共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判一切公共政策的基准性价值,成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精神。
①阶级性和社会性:这两方面是紧密相联的,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②超前性③系统性:即公共政策往往不是孤立的,它们应是一个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是一个整体④合法性:这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要求。
(3)基本功能:指公共政策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功效与作用。
从其对社会所起到的基本积极作用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配社会资源;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2、公共政策学产生的背景:公共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而出现,既是当代世界中社会、经济和政治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与战后美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虽然导致公共政策学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更直接的原因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问题的压力;政府管理的需要;政治科学的发展;其他学科的发展。
4、经验决策模型的基本观点: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非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
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
决策者要依据现有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较,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对以往政策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逐渐把一项旧的政策转变成一项新的政策。
00318公共政策-考前资料(23版)
2024年4月《00318公共政策》考前资料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和发展考点1 公共政策的含义(选择题、简答题)★★公共政策是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出于公共利益,为实现公共目标所做出的一种选择行为,其表现形式是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
考点2 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选择题)★史官制度、谏议制度、策士制度、科举制度考点3 现代政策科学产生的标志(选择题)★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近发展》考点4 中国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特点(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政策实践相结合(2)学科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学科发展与中国的政策实践相结合考点5 马克思主义与公共政策学中国化(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公共政策学科的方法论指导。
①实事求是的方法。
为了在政策实践中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矛盾分析的方法。
政策实践中,要注重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还要注重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2)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公共政策学科的价值引领。
公平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本保证。
除了作为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之外,公平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高目标。
考点6 公共政策的功能(选择题)★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考点7 公共政策的本质(简答题、论述题)★★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就是为了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1)公共政策的目标。
从整体上看,公共政策目标是三类目标的集合体,即公共利益目标、阶级目标和政府自利性目标。
(2)社会资源配置。
所谓社会资源的配置,指的是政策主体为实现政策目标而进行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
(3)社会价值分配。
政策收益在不同的利益群体间的分配行为称为社会价值的分配。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要素考点8 公共政策学分析的完全理性模型(分析题)完全理性模型是由经济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衍生出来的。
政府偏好与公共政策
判断政府偏好的困难性
• 各政治行为体的政策偏好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结 构才能聚合为国家的政策偏好
– 最终形成的国家政策并不是所有这些行为体不同政策 偏好的简单汇总 – 无论是公民个人的偏好、不同团体的政策主张,还是 决策者的价值倾向,都要经过政治系统的内部转化, 才能体现为政策偏好,或者说,利益和偏好只有通过 政治制度才能影响政策输出 – 从根本上讲,政治制度是连接个人偏好和国家政策选 择的机制。制度在这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聚合 (Aggregation)和授权(Delegation) – 有了这样的制度,各种行为体的政策偏好就被转化为 国家的政策偏好
• 在理想状态下,独裁制和由传统维系的社 会,其社会选择方法都不涉及个人意志的 冲突问题
– 一个人代表着全体社会成员意志 – 全社会的习俗来决定 – 从逻辑上来说,从尊重个人选择意志的角度看, 理想状态下的独裁和传统的方法始终是合乎理 性的 – 这种合理性对于涉及许多不同个人意志的集体 选择过程也能同样有效么?答案当然是否定, 因为理论上的这种合乎理性从来没有在经验世 界里出现过
• 每个人都会对他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物持有一份 美好感情,这是一种“爱好” • 爱好不是偏好,因为它较少涉及到有关价值的排 序 • 偏好则是一个与排斥相关的概念,在不能兼得的 情况下,不同强度的偏好相互竞争排斥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或几个 在任何理性或非理性的指引下都较难转换或舍弃 的“嗜好”,但偏好则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因为偏好可以在更多信息或社会规范等因素的影 响下实现某种转换
• 观察政府偏好的另一个可行方法,是考察决策权 力的分布状况
– 现代国家一般都从制度上对国家权力进行了一定程度 的分割设计,这种权力分享的制度安排实际上还是对 政府的政策选择权力的限制 – 其中,立法和司法制度对政府的决策权形成了很大的 制约 – 我们可以从国家内部的政治运作制度与政策选择之间 的关系,来观察政府偏好 – 米尔纳:国内政治制度决定了决策权力是如何在不同 行为体间分布的,“权力如何分享影响了谁的偏好更 能主导政策制定” – 如果权力集中在行政机构,那么行政机构的政策偏好 将更容易成为国家政策偏好
公共政策环境: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及其环境
材料:公共政策环境: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及其环境动因分析生育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1949-1953年:鼓励生育政策。
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1954年12月,刘少奇同志主持召开了关于节制生育问题座谈会。
1955年3月中央在卫生部党组关于节制生育问题报告上指示:“节制生育是关系广大人民生活的一项重大政策性的问题。
1957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说:“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
” 1957年下半年开始的反右派斗争和1958年发端的大跃进运动,对节制生育工作思想有所冲击,但大跃进的干扰很快过去,中国客观存在的人口问题已经显现出来。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62年12月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名义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批示,认为“提倡节制生育和计划生育,不仅符合广大群众的要求,而且符合有计划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1963年10月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设立计划生育机构,要求“中央和地方,都要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具体领导这方面的工作”。
1964年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务院秘书长任主任的计划生育委员会,接着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节制生育的实际工作在一定范围内就开始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
1973年明确了“晚、稀、少”的方针, 1978年10月,中央批转《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晚、稀、少”的内涵,具体提出晚婚为女23周岁、男25周岁,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生育间隔3年以上。
这样,以“晚、稀、少”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的限制人口增殖的生育政策基本形成。
1980-1984年: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公共政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政法学院
第一章测试1.政策科学的主要创立者是()。
A:托马斯•戴伊B:戴维•伊斯顿C:拉斯韦尔与卡普兰D:威廉•詹金斯答案:C2.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的观察称为()。
A:无结构访谈法B:参与观察法C:实地观察法D:非参与观察法答案:B3.公共政策科学是以()作为研究对象。
A:公共政策目标及其方案B:公共政策实施及其评价C:公共政策属性及其规律D: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答案:D4.通过公共政策手段对社会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包括以下环节()。
A:利益选择B:利益落实C:利益整合D:利益分配答案:ABCD5.政策科学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
A:明确的问题导向性B:对特定情境的设定,C: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融合性D:跨学科的知识运用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
A:问题设定B:议程设置C:目标确定D:方案提出答案:B2.()也称为后评估,它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对政策执行的实际结果进行客观评价。
A:方案选择B:执行评估C:政策调整D:方案评估答案:B3.()既包括对投入和产出进行估值,也包括对投入和效果进行分析。
A:强制型工具B:自愿型工具C:成本收益分析工具D:混合型工具答案:C4.政策系统的组成要素有()。
A:政策客体B:政策环境C:政策过程D:政策主体答案:ABCD5.政策工具可分为()三种类型。
A:自愿型工具B:强制型工具C:混合型工具D:非强制型工具答案:ABC第三章测试1.建立理论模型的关键在于要分析对象的运行机理,最大限度地摸清()。
A:互动关系B:前后关系C:因果关系D:渐进关系答案:C2.有限理论模型中,决策者追求的是()。
A:经济收益最大化B:满意原则C:政治效益最大化D:收益成本最大化答案:B3.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察的指南B:模型被比喻为探照灯或者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C:模型的特征是只反映客观现实世界中某一局部问题D:模型与原型没有相似性答案:D4.根据表达的形式,理论模型可分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 政策终结
一、政策终结的概念和作用
1.政策终结研究的兴起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政策终结的研究在政策科学的 发源地美国都是很少的。 随着美国1994年国会大选使民主党凭借一篇关于精简政 府的竞选纲领获得了两院的控制权以及其后美国再造政 府运动的开展,需要终结的机构和过时的政策法规的增 多,美国的研究者和政府官员都认识到了政策终结在美 国政策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14
我国的政策终结工作存在的问题,主 要有: 一是政策终结的程序不合法。 二是对终结的重视不够。 三是政策终结的力度不够。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政策调整的原因
客观原因:指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变化,即政策环境及政策问题本身的发展变 化。 主观原因:人们对政策问题、政策环境以及政 策方案等认识的深化,决定了人们总是要不 断地重新认识、界定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和 政策方案,以使政策真正达到解决社会问题 的目的。
7
四、政策调整的作用
10
2.政策终结的概念 政策终结是政策决策者通过对政策或项目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 取必要的措施,以中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 政策或项目的一种政治(或政策)行为。 政策终结有三个特征: (1)强制性
一项政策的终结总是会损害一些相关的人、团体和机构的利益,遇到强烈的 反抗,因此,往往靠强制力来进行。
3
【案例】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2010年11月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教育部、国家民委、公 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文件,规范 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主要涉及中学生学科奥赛(以下简称 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以及体育特长生加分两个项 目。新政策将于2014年高校招生时执行。 本次奥赛保送及加分调整,大幅减少了高中毕业生保送大学 资格。全国奥赛一、二、三等奖,最多加20分向高校投档,不 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获得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既无保 送资格,也不加分。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赛决赛一等奖 并被中国科协遴选为参加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才有资 格保送上大学。其余种类的各种竞赛获奖者不再具备保送生资 格。全国奥赛获奖者以及体育特长生最高加分不得超过20分。 今后所有拟享受高考加分的考生,均须经过本人申报、有 关部门审核、省地校三级公示等3个环节后方能予以认可,加大 资格考生加分信息公示力度和社会监督效度。 思考题:教育部为何要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调整?
4
第 1节
公共政策调整
一、 政策调整概念
政策调整,也就是在政策评估与监测所 获得的有关政策执行的效果的反馈信息的 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的关系 等进行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发展,以便达 成与其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
5
二、政策调整的内容
1、随政策过程由指定到监控等环节的推进,人 们可能发现对问题原有的认识并不全面,问题某 些重要方面或边界条件可能被忽视,环境的变化 可能改变问题的性质。 2、政策目标的校正、修订或再确立。 3、对政策方案加以修正、补充和完善,甚至重 新制定。 政策调整还包括对政策效力、政策主体和客体 的调整
公 共 政 策 学
第十章
本章要点
政策变迁
政策调整的内容、原因和作用 政策调整的功能活动 政策终结的含义与作用 政策终结的原因、类型与方式 政策终结的障碍 政策终结的策略 政策变化的两种基本模式 政策发展中的范式变化
2
【案例】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2010年11月,教育部、 国家民委、公安部、国 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 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 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 目。根据调整政策,高 中生在奥林匹克竞赛中 获得好成绩不再成为保 送上大学的“敲门砖”, 体育特长生在高考中的 加分则最高不超过20分。
13
3.政策终结的实际意义 从政策终结的结果上看,政策终结的基本作用表现在以下 四个方面: (1)节省资源 只有及时终结过时或失效的政策,才能减少人力、物力、财 力的无效消耗,从而降低政策成本,节省有限的政策资源。 (2)提高绩效 旧政策的终结实际上就意味着新政策的启动和新规划的诞生 以及相关机构和人员的更新与发展,这无疑有利于更好地解 决政策问题,降低公共政策运行成本,促进公共政策绩效的 提高。 (3)避免僵化 所谓公共政策僵化,就是指政策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应该终 结的政策或项目没有及时予以终结的政策现象。 (4)优化政策 公共政策人员的优化 公共政策组织的优化
政策调整有利于保障公共政策的科学化。 政策调整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 性 政策调整有利于保持公共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 性 但是,公共政策调整也会不同程度上浪费一部分 已经投入的政策资源;政策调整也会挫伤一部 分公众的积极性,并对公共机构的形象产生负 面影响。
8
五、政策调整的程序
1、获取反馈信息,即掌握由监控机构在政策 监督和控制中所获得的关于政策系统运行尤 其是政策执行结果方面的信息; 2、依据反馈信息,对政策问题、目标和方案 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以确立需要补充什 么、修正什么或完善哪些方面; 3、进行实际的修正、调整、补充和完善工作, 并将新的方案付之于实践。
(2)更替性
政策终结意味着新旧政策的更替,是政策连续性的特殊表现。
(3)灵活性
政策终结是一个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必须采取审慎而又灵活的态度,处理 好各种动因和关系。
11
【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颁布日期】1958年1月9日 【颁布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 【具体条款】第十五条公民在常住城市、 县范围以外的城市暂住3日以上的,一暂 住地的户主或者本人在3日以后向户口登 记机关申报暂住登记,离开前申报注销。
(无效)
12
《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和铁路路外人 员伤亡事故处理暂行规定》
【颁布日期】1979年7月16日 【颁布单位】国务院 【具体条款】第六条对伤者按下列规定处理: 因伤致残,经济确有困难的,由铁路部门酌情 给予一次性救济费50至150元; 死亡者,家庭 生活确有困难的,由铁路部门酌情给予80至 150元火葬费或埋葬费;还可酌情给予一次性 救济费100至150元。 (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