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讲义——大君主和均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大君主和均势

1643年,这位法国国王在五岁上就继承了王位;1661年他23岁时亲政,到1715年去世,在位长达72年。他位尊权重,在位时间之长,在近代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路易十四不是一个徒有虚名的一国之主,半个世纪以来,他在成年后的整个生涯中,是一个实实在在管理国事的法国政府首脑。他继承黎世留创下的业绩,是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他用法国金钱进行种种贿赂,却是在从英国到土耳其的每个国家里,都建立了亲法势力。它采用的策略和别人回敬他的对策,成为了处理公众时间的准绳;他躬亲政务、驾驭朝臣以及处理战争与外交的方法,也成了其他君主效法的榜样。在此期间,法语、法国思想与文学、法国建筑与庭园、法国服装样式、法国烹饪方法、以及法国礼节一概变成为欧洲公认的标准。法国似乎是个光明之国;对路易十四神魂颠倒的仰慕者称他为路易大帝、大君主和太阳网。有关法国国内的成就,我们随后再叙述。

西班牙的衰弱

国际上,西班牙王室仍拥有广袤的领地,前途未卜,成为17世纪末令人烦心的政治问题(至少在西欧是如此;至于东欧的问题,我们将在下一章阐述)。西班牙就如后来的土耳其,被称为“欧洲病夫”。他的社会和经济每况愈下,再加上统治者连续几代体质下降,一代不如一代。1665年,查理二世继承西班牙王位,这个不幸的人周身多病,阳萎,更要命的是,作为哈布斯堡王朝代代近亲联姻产物的他还是一个低能儿。他统治优柔寡断,人们从它即位之时起,人们就知道他没有子嗣,哈布斯堡家族在西班牙的宗脉将随他的去世而断绝。因此,人们议论纷纭的问题不仅涉及西班牙的整个前途,而且还涉及到西属尼德兰、西班牙在意大利的属地、以及所有西属美洲殖民地的整个前途。查理二世病痛缠身,度日如年,终于在1700年驾崩。他生前,是嫉妒的目标和赤裸裸的攻击对象;他死后,将会酿成一场新的欧洲战争。

路易十四的野心

路易十四年轻时与查理二世的一个姐姐结婚,看到这个当国王的内弟身体孱弱,他便想从中捞取好处。他的扩张政策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把法国的疆域向东扩展,直抵莱茵河,吞并西属尼德兰(即比利时),吞并位于勃艮第公国与瑞士之间的一个法语地区——费朗什孔泰,即勃艮第自由郡。这一政策会使得神圣罗马帝国进一步分崩离析。路易十四觊觎的另一个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昭然若揭:希望把西班牙的整个继承权攫为己有。若能把法国和西班牙的资源汇合一起,他将使法国称霸于欧洲、美洲和海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路易十四暗中串通欧洲的中小国家。他给许多德意志诸侯提供津贴,也曾一度资助过一个英国国王,使他们为己所用。他全然不管思想意识问题,在荷兰支持共和主义者反对他们的亲王,在英国则支持保皇派反对议会反对派。因为他知道,在荷兰最需要外援的是共和主义者,在英国却是拥护君主专制制度的斗士。

路易十四若果成功实现他的目标,将创建一个为各国外交人士闻之丧胆的“世界君主国”,也就是说,将产生一个一国颐指气使,其他国家都得俯首帖耳的政治局面的政治局面。用来对付世界君主国的策略是奉行均势。以前,奥地利-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差点没建成世界君主国,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法国领衔发起了一次均势运动,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就是这次均势的胜利果实。而此时,建立世界君主国的危险来自法国,因此均势的矛头所指也正是法国。

均势思想

均势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不是什么?对此作一番解释会有裨益的。当时开始广为使用的这个词,迄今已有各种不同而又相关的含义。有的意指一种均衡状况,即一种平衡,在这种状况下,许多独立国家都分享势力。一旦均衡遭受扰乱,便产生另一种含义。如果一国占有优势,其他各国为此联合兑付,拿、么这种联合本身就可称为“均势”,虽然这其实是用以恢复平衡或均衡的一种抗衡力量而已。还有第三层含义,意指“把持”或“控制”均势,这里的均势是指一国可能施加的带有决定性的力量或势力的增额。由此可见,如果有一国是实现联合的至关重要的成员国,他的同盟国对其的需要甚过它对其他成员国的需要的话,那就可以说他“把持”了均势。或者说,如果有一国,他根本不从属于任何一种联合,但力图使所有其他国家都处于一种均衡状态,以致他介入这一方或那一方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那么也可以说这一国“把持”了均势,尽管严格地说,他根本就没有参加均势。

联盟的主旨

17世纪和18世纪时期,各国国务活动家奉行均势政策的目的,一般旨在尽力维护各自国家独立行事的权力。因此,基本的准则是:联合起来,反对任何一个企图称霸的国家。若有一国看来颐指气使太过,其他国家,除非由于意气相投或其他原因甘愿成为它的仆从国之外,否则就会避开与它结盟,而与其他较为弱小的国家结盟。这样,他们便创立一种均势,即抗衡力量,或者“恢复均势”,以对抗这个拥有优势而使它们感到害怕的国家。宁愿与弱小国家结盟,不愿与强国结盟的另一条微妙得多的理由是:在这样的结盟中,每个成员国都能感到自己做出的贡献既必要又宝贵,从而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威望;而且,以撤销其支持来要挟,还可赢得其它国家的重视,使它们得考虑考虑它自己的政策。的确,可把均势解释为一种秩序,在这一秩序中,每个国家可在最需要的地方显示自己的力量,以期增强本国的重要性。

均势政策

推行均势政治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和平,而是为了维护欧洲各国的主权和独立,或是为了维护称之为反对潜在侵略者的“欧洲自治特权”。建立这一秩序在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联合形式,错综复杂,局势变幻不定,联盟便随之变化,或缔造,霍接替。这一秩序之所以有效,有一个原因,在与大多数国家能够风行一种独立的外交政策,这些国家不仅包括奥地利、西班牙、法国、英国、荷兰、瑞典和巴伐利亚等大中国家,而且还包括很多独立小国如丹麦、德意志各诸侯国、1640年后的葡萄牙,以及萨沃依、威尼斯、热那亚和托斯卡纳。各个国家,或与这个联盟,或与那个联盟,时而站在均势这边,时而站在均势那边,行动自如。它们的行动不受任何思想意识或任何恻隐之心的遏阻,尤其在宗教战争平息之后,更是如此;它们可以随意选择盟国或抛弃盟国,目的仅仅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或扩大自身的利益。而且,出与当时的军事技术水平,小国还可以指望成为联盟中的重要军事伙伴。它们或者像丹麦国王那样控制着战略要地,或者像荷兰共和国那样能提供船舶和金钱,这样就可以是一个联盟增添足够的力量来抗衡和压倒对立的大国及其盟国。

由于路易十四的野心益发膨胀,由于西班牙抵制他种种欲望的能力日渐衰竭,因此,只是法国建立世界君主国就越来越得依靠各国的联合一致,构成反对他的均势,这次反对路易十四的均势主要是由荷兰策划的。路易十四的众敌中,最孜孜不倦又最与他作对的,是荷兰人奥伦治亲王威廉三世。威廉在晚年还成了英国和苏格兰的国王。

让我们先来看看17世纪的荷兰人,然后再叙述不列颠群岛。在这群岛屿上,议会和国王之间发生过重大的冲突。继而,我们将探讨路易十四之下的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在本章结尾,我们将阐述路易十四发动的战争,特别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这次战争中,当时重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