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气象学近年试题

合集下载

气象学模拟试题

气象学模拟试题

气象学模拟试题气象学是研究大气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大气现象及规律的一门学科。

通过气象学模拟试题,可以考察学生对气象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下面是一套针对气象学相关知识的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气象学现象描述错误?A. 暴雨是短时强降水过程。

B. 暴雨与降雨时间长短无关。

C. 暴雨对生活和农业有一定影响。

D. 暴雨是主要由一种云的降水过程。

2. 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是:A. 陆地变化。

B. 大气层。

C. 海洋。

D. 反射现象。

3. 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火山爆发。

B. 大气压力异常。

C. 工业废气排放。

D. 暴雨。

4. 气象学中,气象要素包括:A. 光照、风速、海洋潮汐。

B. 温度、降水、气压。

C. 地质、重力、生物。

D. 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经济指标。

5. 以下哪个气象学现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及的?A. 氧气循环。

B. 月相变化。

C. 日食。

D. 气象预报。

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2. 什么是气象要素?列举3个气象要素并简要描述其作用。

3. 请简要解释气压指数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4. 什么是气象灾害?请列举3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5. 你认为气象学对于人类社会有何重要性?通过以上气象学模拟试题,可以检验学生对气象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气象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每一道试题,认真思考,做到心中有数,增进对气象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愿大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气象学考试试题

气象学考试试题

气象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是气象学中常用的观测仪器?
A. 水银体温计
B. 电子积雪计
C. 石英降水计
D. 玻璃风向计
2. 雷暴多发生在哪种天气系统中?
A. 高气压系统
B. 低气压系统
C. 温带气旋
D. 高空急流
3. 什么气压系统会导致强风天气?
A. 增温的高压系统
B. 下沉的高压系统
C. 上升的低压系统
D. 转向的锋区
4. 气温的变化受哪些因素影响?
A. 高空辐射
B. 地表风力
C. 地形地貌
D. 束缚力
5. 以下哪个因素是影响降水类型的主要因素?
A. 湿度
B. 热力
C. 风力
D. 雾度
二、大题题
1. 解释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其对气象学的重要性。

2. 请简要描述台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应对台风的预防措施。

3. 气象观测站是气象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请说明其在气象学研究和实践中的作用,并列举其常见的仪器和设备。

4. 阐述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根据气象条件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计划,以确保农作物的最佳生长状态。

5. 解释暖锋和冷锋的区别与作用,并说明锋区通常伴随的天气现象及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结束语
以上就是关于气象学考试的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了解气象学知识,提高气象学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气象学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气象学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气象学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哪种雾依赖于风而形成并存在?A、辐射雾和冰雾B、平流雾和上坡雾C、蒸汽雾和地面雾正确答案:B2.关于风切变对飞行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垂直风切变会使飞机的空速减小,升力下降B、逆风切变会使飞机的空速增加C、顺风切变会使飞机的升力增加正确答案:B3.为了预防在航线飞行中遇到飞机积冰,飞行前应该A、打开防冰装置B、研究航线天气及可能积冰的情况,确定避开积冰区的方案C、减小载重量正确答案:B4.下列哪些属于影响飞机颠簸强度的因素①乱流强度②飞行速度③飞机的翼载荷A、①②B、②③C、①②③正确答案:C5.能产生飞机强颠簸的云是A、积雨云(Cb)、浓积云(TCU)B、浓积云(TCU)、层积云(Sc)C、积雨云(Cb)、层积云(Sc)正确答案:A6.在温度低于-40℃时,温度越低,过冷水滴的变化情况为A、过冷水滴变少B、过冷水滴变多C、过冷水滴没有变化正确答案:A7.以下哪种因素对飞机的颠簸强度无影响?A、飞行速度B、大气温度C、飞机的翼载荷正确答案:B8.在日常航空天气报告中,电码“SHRA”表示的意思是A、强雷暴B、阵雨C、积雨云正确答案:B9.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水滴或冰晶,使地面能见度在1~5km之间的是A、轻雾B、雾C、浅雾正确答案:A10.造成我国长江流域初夏的连绵梅雨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是A、西南涡B、江淮气旋C、东海气旋正确答案:B11.雷暴在积云阶段所具有的特征是A、升降气流并存B、云中充满上升气流C、频繁的闪电正确答案:B12.在低空逆温层下,当相对湿度较高时,常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A、波动气流,有层积云和间歇性小雨B、平稳的气流和因雾、霾或低云而造成的低能见度C、弱风切变和因下雨而造成的低能见度正确答案:B13.过冷水滴的形成条件是A、气温在-10℃-40℃,相对湿度大于80%B、气温低于-10℃C、气温低于0℃,相对湿度大于100%正确答案:C14.在北半球6000米高度由高压区飞向低压区,航线上应吹A、顺风B、右侧风C、左侧风正确答案:C15.生成积雨云的必要条件除了气体升力作用外,还有A、稳定或不稳定大气B、含过多凝结核的不稳定大气C、不稳定的潮湿大气正确答案:C16.积状云包括()A、积雨云、层积云、高积云、淡积云B、浓积云、碎积云、卷积云、层积云C、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碎积云正确答案:C17.下列哪个仪表是判断飞机遇到风切变时最灵敏的仪表A、转速表B、姿态表C、空速表正确答案:C18.卫星云图上的高空急流云系中出现了横向波动云线,说明A、高空急流中风速很强,会有严重颠簸B、高空急流经过的地区出现了波动C、高空急流中的卷云将演变成卷积云,对流将发展正确答案:A19.根据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大气分为A、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散逸层B、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C、对流层、平流层、暖层、散逸层正确答案:B20.在对流运动的初期形成的云是A、淡积云B、碎层云C、浓积云正确答案:A21.何种情况下最可能形成平流雾A、从海洋上吹来的微风中有冷空气B、迎风坡温暖,潮湿气团C、冬天气团从海洋飘向陆地正确答案:C22.某次飞行的高度是9000米,飞行前,飞行员要了解航线高度上的气压和风的分布情况,他应参考A、500百帕等压面图B、200百帕等压面图C、300百帕等压面图正确答案:C23.关于准静止锋,下述说法哪个正确?A、准静止锋常在一个地区造成持续的阴雨天气B、准静止锋中冷锋云系和暖锋云系连在一起C、准静止锋常造成梅雨天气正确答案:A24.白天有平流雾移到沿海机场,什么原因使平流雾消散或抬升而形成的低云A、地面辐射冷却B、气温露点差减小C、地面风速≧8米/秒正确答案:C25.卫星云图上,下面何种天气系统呈现出螺旋状云系A、高空槽B、活跃的冷锋C、成熟的气旋正确答案:C26.METAR ZSSS 120500Z 32006MPS CAVOK 30/26 Q1008= 依据上述METAR 报,ZSSS站报告的地面能见度是A、大于等于10公里B、大于5公里C、小于10公里正确答案:A27.在飞机快要穿过下击暴流时,将受到何种气流的影响?A、下沉气流,飞机升力减小B、强顺风,空速减小C、上升气流,飞机抬升正确答案:B28.机组在起飞时获悉,他们的目的地机场正处在一条静止锋的锋面之下,他们可以想象目的地机场此时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层状云,小雨,有低云或雾造成的低能见度B、有积状云,阵雨和雷暴,能见度好C、有卷云,辐射雾和强的乱流正确答案:A29.卷云在可见光云图和红外云图上的颜色分别是A、白色、灰色B、灰色、白色C、黑色、白色正确答案:B30.飞机颠簸易出现在A、层状云中B、高空急流C、逆温层正确答案:B31.寒冷的冬季在我国北方地区飞行,真高()表高。

气象应用考研试题及答案

气象应用考研试题及答案

气象应用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是气象学中“锋面”的概念?A. 冷暖空气的交界面B. 风向的转变C. 气压的急剧变化D. 湿度的突变答案:A2. 气象学中“气旋”通常指的是什么?A. 低压区B. 高压区C. 风速的增加D. 风向的转变答案:A3. 气象学中“对流”是指什么?A. 空气的垂直运动B. 空气的水平运动C. 空气的旋转运动D. 空气的扩散运动答案:A4. “副热带高压”通常出现在哪个纬度带?A. 极地B. 副极地C. 副热带D. 赤道答案:C5.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导致哪些地区的气候异常?A. 北极地区B. 热带地区C. 温带地区D. 南极地区答案:B6. “季风”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A. 地形B. 海陆分布C. 纬度D. 洋流答案:B7. “台风”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A. 地形B. 纬度C. 海温D. 洋流答案:C8. “寒潮”通常在哪个季节发生?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D9. “梅雨”通常发生在我国的哪个地区?A. 西北地区B. 东北地区C. 华北地区D. 长江中下游地区答案:D10. “干旱”的定义是什么?A. 降水量低于蒸发量B. 降水量高于蒸发量C. 降水量等于蒸发量D. 降水量急剧增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____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的过程。

答案:凝结2. 气象学中,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状态的测量。

答案:气象观测3. 在气象学中,____是指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度量。

答案:湿度4. 气象学中,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状态随时间的变化。

答案:气象变化5. 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状态在空间上的分布。

答案:气象分布6. ____是指大气中的风向和风速。

答案:风7. 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状态的预报。

气象学习题库(附答案)

气象学习题库(附答案)

气象学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飞行员想要了解航线高度的风场形势和气压系统的分布情况,他应参考A、卫星云图B、高空风及温度预报图C、相应高度的等压面图正确答案:C2.空中等压面图的黑色线和红色实线所表示的分别是A、等压线和槽线B、等高线和等温线C、等压线和等温线正确答案:B3.哪种云会导致最强烈的颠簸A、塔状云B、雨层云C、积雨云正确答案:C4.若飞机进入雷暴云下的下冲气流中,将会碰上A、飞机乱流B、逆风切变C、垂直风切变正确答案:C5.下述何种情况说明飞机从一种气团进入了另一种气团?A、在短时间内温度和风向都有明显变化B、穿过了高空急流C、飞过山区时碰上了扰动气流正确答案:A6.容易生成辐射雾的地区是A、湖面上B、陆上潮湿的谷地C、山岗上正确答案:B7.地转偏向力在风的形成中的作用是A、使风速减小B、对风向和风速都没有影响C、使风向偏转正确答案:C8.在下面何种条件下能形成霜A、聚集层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露点,且露点温度低于冰点B、聚积层有露水,且温度低于冰点C、聚集层的温度在冰点或低于冰点,并有小水滴落下正确答案:A9.低层重要天气预报的高度规定是A、从FL100至FL210B、从地面至10000mC、从地面至FL100正确答案:C10.与逆温层相联系的大气特征是A、不稳定的空气层B、高度升高温度降低C、稳定的空气层正确答案:C11.METAR ZGGG 120800Z 05004MPS 280V100 7000-TSRA FEW(cb)BKN030 31/24 Q1013 TEMPO 2000 TSRA SCT026CB BKN030 在以上的METAR报中,FEW(cb)BKN030的含义是A、少云(积雨云),多云,云底高900米B、少云(积雨云),多云,云底高3000米C、少云(积厢云),阴天,能见度900米正确答案:A12.地球表面热力性质差异大的地区容易产生的垂直运动是A、系统性垂直运动和波动B、乱流和对流C、波动和乱流正确答案:B13.卷云在可见光云图和红外云图上的颜色分别是A、黑色、白色B、灰色、白色C、白色、灰色正确答案:B14.在北半球与低压区有关的空气环流是A、向内、向上和沿反时针方向B、向外、向下和沿顺时针方向C、向外、向上和沿顺时针方向正确答案:A15.根据地面天气图上分析的等压线,我们能决定出A、降水区域B、气压梯度C、槽线位置正确答案:B16.若在海平面1000英尺高度上地面空气湿度为70℉,露点为48℉,那么积雨云云底端大概在什么高度A、海平面以上4000英尺的高度B、海平面以上5000英尺的高度C、海平面以上6000英尺的高度正确答案:C17.哪种雾依赖于风而形成并存在?A、蒸汽雾和地面雾B、辐射雾和冰雾C、平流雾和上坡雾正确答案:C18.在各个天气报告点之间,()导致高度表设定的变化A、地形高度变化B、科氏力(即地球自转偏向力)C、地表不等温度的变化正确答案:C19.以下哪种因素对飞机的颠簸强度无影响?A、飞行速度B、飞机的翼载荷C、大气温度正确答案:C20.与锋面活动有关的低空风切变,其特征是A、由于暖锋移速较慢,故不会出现低空风切变B、锋面两侧温差越大、移速越快,则风切变越强C、在冷锋移近机场时,低空风切变已经过去正确答案:B21.飞机表面出现的冰珠说明A、在较高高度有逆温现象,伴随冻雨出现B、本地有雷暴C、冷锋过境正确答案:A22.在夏季暖气团不稳定时,在静止锋的层状云系中可产生()。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气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气候B. 天气C. 大气D. 地球答案:C. 大气2.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气象学的研究范围?A. 雨水的形成B. 气温的变化C. 极光的出现D. 海浪的涌动答案:C. 极光的出现3. 大气层中对地球表面起主要保温作用的气体是什么?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氢气答案:A. 二氧化碳4. 大气环流是由什么力量驱动的?A. 地球自转B. 恒星引力C. 风力D. 水蒸气答案:A. 地球自转5. 天气预报中常用的“气象雷达”是用来测量什么的?A. 降水B. 温度C. 气压D. 风速答案:A. 降水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答案。

1. 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气压越高,天气越好。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霾是由大气污染物引起的。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 气象台是负责发布天气预报的机构。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5. 气象学只研究地球上的气象现象,不包括其他行星。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气象学中的“露点温度”是什么意思,并说明它对天气预报有什么意义。

答案:露点温度是指当空气在一定压力下冷却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开始凝结的温度。

它是衡量空气中含有多少水分的重要指标。

露点温度越低,空气中的水分越少。

在天气预报中,露点温度可以帮助预测降雨的可能性,当空气中的露点温度接近当前气温时,会有较大的降雨可能。

2. 请简述气象学中的“风暴”是怎么形成的,并提供一个实例说明。

答案:风暴是指大气中产生的强风、降水和天气现象。

风暴通常是由气压差引起的,当低气压区与高气压区之间的压力差异较大时,风暴就会形成。

例如,热带气旋是一种强大的风暴,它是在海洋上形成的,当海洋表面温度较高时,水蒸气上升形成云团和暴雨,同时伴随着强风,形成了飓风、台风等热带气旋。

3. 简述气象学中的“云”是由什么组成的,并说明不同类型的云有哪些特点。

气象考试题及答案

气象考试题及答案

气象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大气压力是指()。

A. 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施加的压力B. 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体积施加的压力C. 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质量施加的压力D. 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长度施加的压力答案:A2. 气象学中,温度是指()。

A. 空气的热能B. 空气的动能C. 空气的势能D. 空气的内能答案:D3. 风速的单位是()。

A. 米/秒B. 千米/小时C. 节D. 以上都是答案:D4. 气象学中,相对湿度是指()。

A. 空气中水汽的实际含量与最大可能含量之比B. 空气中水汽的实际含量与最小可能含量之比C. 空气中水汽的最大可能含量与实际含量之比D. 空气中水汽的最小可能含量与实际含量之比答案:A5. 气象学中,露点是指()。

A. 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B. 空气达到过饱和时的温度C. 空气达到不饱和时的温度D. 空气达到稳定时的温度答案:A6. 气象学中,云的分类依据是()。

A. 云的高度B. 云的形状C. 云的颜色D. 云的密度答案:A7. 气象学中,降水量是指()。

A. 一定时间内降水的深度B. 一定时间内降水的重量C. 一定时间内降水的体积D. 一定时间内降水的面积答案:A8. 气象学中,热带气旋的强度等级划分依据是()。

A. 风速B. 气压C. 温度D. 湿度答案:A9. 气象学中,季风是指()。

A. 季节性风向变化的风B. 季节性风速变化的风C. 季节性风向和风速变化的风D. 季节性风向和风速不变的风答案:A10. 气象学中,气候是指()。

A. 某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B. 某个地方多年的极端天气状况C.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变化D.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和气候状况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压力?()A. 海拔高度B. 温度C. 湿度D. 地球自转答案:ABCD12. 气象学中,哪些现象属于降水?()A. 雨B. 雪C. 冰雹D. 雾答案:ABC13. 气象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气温?()A. 纬度B. 海拔C. 地形D. 季节答案:ABCD14. 气象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风速?()A. 高压和低压系统B. 地形C. 温度梯度D. 湿度答案:ABC15. 气象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相对湿度?()A. 温度B. 气压C. 空气中水汽含量D. 风速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气象学中,气压带和风带是固定不变的。

气象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下列哪个术语表示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A. 气压B. 湿度C. 温度D. 风速2.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气象学研究的范畴?A. 地震B. 台风C. 暴雨D. 干旱3. 气象学中的“锋面”是指什么?A. 两个不同温度的气团相遇的边界B. 云层的厚度C. 风的方向D. 降水的强度4.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是由气旋引起的?A. 雷暴B. 龙卷风C. 沙尘暴D. 寒潮5. 气象学中,什么叫做“对流”?A. 空气的垂直运动B. 空气的水平运动C. 空气的旋转运动D. 空气的扩散运动6. 气象学中,下列哪个术语表示大气的垂直分层?A. 气候B. 季风C. 气候带D. 层结7. 以下哪个现象是全球变暖的直接结果?A. 冰川融化B. 地震C. 火山爆发D. 潮汐现象8. 气象学中,下列哪个术语表示大气的垂直稳定度?A. 气压B. 温度C. 湿度D. 位温9.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是由冷锋引起的?A. 暖锋B. 冷锋C. 静止锋D. 飑线10. 气象学中,什么叫做“气旋”?A. 一种大气环流系统B. 一种天气现象C. 一种气候类型D. 一种气象仪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12.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包括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13.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分布和变化。

14.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变化。

15.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16.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17.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年平均值。

18.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月平均值。

大学应用气象学试题

大学应用气象学试题

应用气象学试题集锦1、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包括()和(),分别与光合作用强度和()有关。

2、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要素是()、()、()和()。

3、PAR是()的英文缩写,其光谱范围通常在()nm之间。

4、作物生长模式中的控制(或驱动)变量有如()等;在作物生长模式的关系框图中,用字母()表示控制变量。

作物生长模式中的强制变量包括()、()等等。

5、田间持水量与凋萎湿度之差通常称为(),是植物能够利用的土壤水分上限。

6、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包括()和()。

7、空气动力学阻力主要与()因子有关,而与植物气孔阻力主要与()有关,植物叶边界阻力与()和()有关。

8、在植物生长模拟中,deWit将植物生长分为()个等级水平。

9、农田蒸散包括()和()两部分。

10、SPAS是()的缩写。

11、描述植物冠层内太阳辐射垂直分布的方程称为()12、通常用公式()描述植物冠层内太阳辐射分布。

13、A=gc(Ca-Ci)是描述植物叶片()的传导模型。

14、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传导模型为()。

15、“SPAC”是()的缩写。

16、土壤水势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土壤有效水是()与()之差,是植物能够利用的土壤水分()。

17、当植物叶片水分蒸腾并扩散到其上方空气中时,需要克服三个阻力:()、()和()。

18、Beer定律是用来描述植物冠层内()的垂直分布的方程。

19、物体在某一光谱波段的发射率等于对该光谱波段的()。

20、作物需水量包括()和()两部分。

21、积分时段通常是()的1/4~1/5,作物生长模拟使用的积分时段通常是()天。

22、植物冠层辐射平衡(净辐射)主要用于()、()和土壤热通量。

23、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主题包括()、()、()、()。

二、叙述题1、简述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水的作用。

2、谈谈影响交通的主要气象要素及其作用。

3、什么叫潜在蒸散?在评价一地水分条件时有何作用?4、试写出植物单叶光合作用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分析讨论。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球的物理特性B. 大气中的物理过程C. 海洋中的物理过程D. 地球的化学成分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气象学中常用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B. 华氏度C. 开尔文D. 牛顿答案:D3. 气象学中的风速是如何测量的?A. 使用温度计B. 使用风速计C. 使用气压计D. 使用湿度计答案:B4.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气象学的研究范畴?A. 雷暴B. 洪水C. 地震D. 龙卷风答案:C5. 气象学中,气压是指什么?A. 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垂直压力B. 大气对地球表面的水平压力C. 大气对地面的压力D. 大气对海洋的压力答案:A6. 以下哪个是气象学中常用的降水量测量工具?A. 雨量计B. 风速计C. 气压计D. 温度计答案:A7. 气象学中,湿度是指什么?A.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B.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气象学中常用的风向测量工具?A. 风速计B. 风向标C. 气压计D. 温度计答案:B9. 气象学中,云层的分类主要依据是什么?A. 云层的高度B. 云层的形状C. 云层的颜色D. 云层的厚度答案:A10. 以下哪个现象是气象学中常见的天气现象?A. 潮汐B. 极光C. 彩虹D. 日食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________是用来表示大气压力的单位。

答案:帕斯卡(Pa)2. 当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低于________时,水会结冰。

答案:0摄氏度3. 气象学中,________是用来测量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仪器。

答案:湿度计4.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的现象。

答案:降水5.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从云层中落下的现象。

答案:降雨6.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蒸气直接凝结成冰晶并从云层中落下的现象。

(完整word版)应用气象学复习参考题目

(完整word版)应用气象学复习参考题目

知识点准备名词解释: 应用气象学 利用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气象问题的一门实用性科学。

农业气象学 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运用气象科学技术,以便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战胜不利气象因素,促进农业生产高产稳产的学科。

土壤—植物—大气系统 从农业气象学科考虑,作物及其生产过程是一个作用系统,即“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或可称之为“农业气象系统”。

光周期现象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里,一天之中的昼夜长短,即光明与黑暗的长度是有规律地变化的,这种白天光照和夜间黑暗的交替与它们的持续时间对植物的开花有很大影响的现象 蒸腾通过植物体表蒸发水分的过程 蒸散农田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的总耗水量 农业气象灾害 作物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气象条件,当其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气象条件不能满足时,就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成熟。

由不利的气象条件所造成的作物减产歉收 冷害是指在作物生长季节内,由于温度下降到低于作物当时所处生长发育阶段的下限温度时(不一定低于零度),使作物生理活动受到障碍,严重时可使作物某些组织受到危害而最终导致严重减产。

干热风是指引起作物大量蒸腾的综合气象现象(高温、低湿、较大风速的旱风),这种综合现象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严重的破坏了作物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平衡,在短时间内给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带来很大损失。

标准有效温度该指标定义在某一标准环境中的温度。

标准环境是指室内均匀的环境条件,空气温度等于平均辐射温度(一般为黑体辐射源的温度,是辐射量的一种温度当量),相对湿度为50%,静风状态(因人体温度可产生的气流速度约0.125m/s )。

在此标准环境中穿着标准热阻服装(0.6Clo )的人员,其活动量对应于新陈代谢率为58W/m 2(相对于伏案工作),此时人体的皮肤温度、皮肤湿润度和热损失均与标准环境相同,该标准环境温度即为标准有效温度。

最小风频原则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按当地最小频率的风向,位于居住区的上风侧 污染系数 田间持水量是指土壤中毛管水到达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它包括全部束缚水和毛管水,它是不 受地下水影响的自然条件下,土壤中所能较稳定保持的水分的最大数量。

气象类考试题目及答案

气象类考试题目及答案

气象类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气象学中,风速的测量单位通常是:A. 米/秒B. 千米/小时C. 米/小时D. 千米/秒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气象要素?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土壤质量答案:D3. 气象学中,降水量通常以什么单位表示?A. 毫米B. 厘米C. 米D. 千米答案:A4. 气象站通常多久记录一次温度数据?A. 每小时B. 每两小时C. 每四小时D. 每天5. 云的分类中,积雨云属于哪一类?A. 高层云B. 中层云C. 低层云D. 卷云答案:C6. 气象学中,露点温度是指:A. 空气温度B. 地表温度C. 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D. 空气冷却到形成露水的温度答案:D7. 热带气旋的强度等级中,最强的是:A. 热带低压B. 热带风暴C. 强热带风暴D. 台风答案:D8. 气象学中,气压的测量单位通常是:A. 帕斯卡B. 毫米汞柱C. 千帕D. 以上都是答案:D9.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由对流引起的?B. 龙卷风C. 雾D. 极光答案:D10. 气象学中,能见度是指:A. 从地面向上看,能清晰看到的距离B. 从地面向下看,能清晰看到的距离C. 从空中向下看,能清晰看到的距离D. 从空中向上看,能清晰看到的距离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气温的测量?A. 太阳辐射B. 地表温度C. 风速D. 湿度答案:A, B, C2. 气象学中,哪些现象属于天气现象?A. 暴雨B. 干旱C. 地震D. 洪水答案:A, B, D3. 以下哪些云属于中层云?A. 高积云B. 层积云D. 卷积云答案:A, D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降水量的测量?A. 降雨强度B. 降雨时间C. 风速D. 地形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现象属于气候现象?A. 季节变化B. 年降水量C. 月平均温度D. 台风答案:A, 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气象学中,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气象学考试题(含答案)教学内容

气象学考试题(含答案)教学内容

气象学考试题(含答案)第三篇《气象学》一、填空题1、气象学就是研究地球外围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这些现象的演变规律的科学。

2、大气以下面四种形式储存能量显热能、位能、潜热能和动能。

3、湿度可用多种方式来表征,常用的有水汽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比湿、饱和差、露点温度等六种。

4、实验证明,蒸发速率决定于蒸发面的性质、大小,蒸发面上空气的相对湿度,风速、气压、蒸发体的温度及水中所含杂质的多少等因素。

5、玻璃液体温度表球部的容积越大,毛细管横截面越小,视膨胀系数越大,则灵敏度越高,读数越精确。

6、在同温同压下,湿空气的密度比干空气的密度小。

7、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现象有云、雾、露、霜、雾凇、雨凇等。

8、影响太阳直接辐射的因子是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地理纬度。

9、影响气温日变化的因子是纬度和季节、地形、下垫面性质、天气状况、海拔高度。

10、凝结高度是指未饱和湿空气在其绝热上升到变为饱和状态开始发生凝结的高度。

11、动力引起的垂直运动,根据其形成条件,主要有地形引起的、辐合辐散引起的和波动引起的三种。

12、云的形成和消散的公式形式为上升运动+水汽→云形成、下沉运动→云消散。

13、云的分类方法基本上有二种,一种是形态学分类,另一种是发生学分类。

按照形成云的上升运动的不同形式,将云分成对流形成的云、大范围的规则上升运动形成的云、波动形成的云、乱流形成的云四大类。

14、气象学上把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的一大团空气称为气团。

15、用玻璃液体温度表测温时,被测物体的热容量越大、温度表的热容量越小,则测出的温度越接近被测物体原有的温度。

16、在北半球,反气旋区的梯度风应按顺时针方向沿等压线吹,气旋区的梯度风应按逆时针方向沿等压线吹。

17、在其他条件相同,水滴冰晶共存时,其大小变化是:冰晶增大,水滴减小;冷、暖水滴共存时,暖水滴减小,冷水滴增大;大小水滴共存时,大水滴增大,小水滴减小。

《气象学》相关试题库带答案

《气象学》相关试题库带答案

《气象学》相关试题库带答案下列哪一种天气现象是由空气上升冷却形成的?以下哪一种气候类型是受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影响而形成的?请简述大气圈的结构,并说明其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答案:大气圈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层。

对流层受地面影响最大,形成复杂的气候现象,如风、雨、雪等;平流层中臭氧层反射紫外线,保护地球表面生物;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外层是大气圈的最外层,对地球气候影响不大。

请简述台风的形成过程,并说明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答案:台风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低气压区,在周围环境影响下,空气旋转上升,形成云层和强风。

台风带来大量降雨和风暴潮,可能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同时,台风也可能带来缓解旱情和降温的好处。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哲学之一。

它包含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论和行事,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料。

因此,了解《论语》的内容和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本文将介绍一些《论语》试题库,并附上参考答案,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论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解释: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即爱人。

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仁爱之心,但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扬光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哪一项重要思想?解释:这句话是孔子忠恕之道的体现,意思是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给别人,而是要按照自己的心愿去做事。

解释: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行,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提高人的素质和品德,达到人格的完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哪一项思想?解释: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中庸之道思想,即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遵循“和”的原则,不要偏激,要包容不同意见,达到和谐的局面。

答案:孔子的“礼治”思想主张以礼乐制度来规范社会秩序,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他认为,“礼”不仅是礼仪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可以促进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气象学基础知识与应用模拟测试

气象学基础知识与应用模拟测试

气象学基础知识与应用模拟测试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气象学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象信息,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意识。

下面是一本气象学基础知识与应用模拟测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测试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气象学研究的对象?A. 海洋B. 土地C. 大气D. 岩石2. 下列哪项不属于大气的组成部分?A. 臭氧层B. 水气C. 土壤D. 氮气3. 大气是地球表面重要的气候系统之一,其气象要素包括:A. 温度、湿度、风B. 潮汐、日照、云量C. 降水、蒸发、空气质量D. 地震、火山、洪水4. 下列哪项是气象学中常用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B. 华氏度C. 开尔文D. 雷诺5.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哪项气象现象的产生?A. 飓风B. 季风C. 雨D. 霜冻二、填空题1. 大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氮气的体积比例约为______,氧气的体积比例约为______。

2. 大气的________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递减。

3. 没有氧气,地球上的生命将无法进行________作用。

4. 气温是指气体中分子运动的________。

5. 湿度是指空气中______的含量。

第二部分:应用模拟测试一、案例分析某城市正在进行气象预警,并发布了以下气象信息:地点:某城市时间:2022年10月15日天气情况:多云转晴气温:最低温度10℃,最高温度20℃风力:2级,风向东北偏东请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根据天气情况,预测该城市的气温变化趋势。

2. 你认为该城市是否适合进行户外运动?请说明理由。

3. 假设你是该城市的气象台工作人员,请简要介绍你的工作内容。

二、实践操作请根据以下问题,自行观察和记录现场气象情况,并填写相应答案:1. 当前的天气情况是什么?2. 当前的气温是多少?3. 观察周围树木,风的强度有多大?4. 你是否能观察到云层?如果有,请简要描述云的形状和高度。

气象知识考试题和答案

气象知识考试题和答案

气象知识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而风速是指风的()。

A. 速度B. 强度C. 方向D. 变化答案:A2. 气象学中,降水量是指一定时间内,雨水(或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所积聚的()。

A. 深度B. 体积C. 质量D. 密度答案:C3. 云的分类中,积雨云属于()。

A. 高层云B. 低层云C. 中层云D. 高积云答案:B4. 气象学中,相对湿度是指()。

A. 空气中水汽的实际含量B. 空气中水汽的饱和含量C. 空气中水汽的实际含量与饱和含量的比值D. 空气中水汽的饱和含量与实际含量的比值答案:C5. 气象学中,气温是指()。

A. 空气的绝对温度B. 空气的相对温度C. 空气的露点温度D. 空气的湿球温度答案:A6. 气象学中,气压是指()。

A. 大气柱的重量B. 大气柱的压力C. 大气柱的密度D. 大气柱的体积答案:B7. 气象学中,能见度是指()。

A. 人眼能清晰看到物体的最远距离B. 人眼能模糊看到物体的最远距离C. 人眼能感知物体的最远距离D. 人眼能识别物体的最远距离答案:A8. 气象学中,露点温度是指()。

A. 空气中水汽凝结成露的温度B. 空气中水汽凝结成霜的温度C. 空气中水汽凝结成雾的温度D. 空气中水汽凝结成冰的温度答案:A9. 气象学中,热带气旋的强度等级是根据()来划分的。

A. 风速B. 气压C. 降水量D. 温度答案:A10. 气象学中,季风是指()。

A. 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B. 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C. 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的风D. 由低压区吹向高压区的风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气温的变化?()A. 纬度B. 海拔C. 地形D. 季节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现象属于气象灾害?()A. 台风B. 干旱C. 洪水D. 地震答案:ABC1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降水的形成?()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地形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现象属于云的类型?()A. 卷云B. 积云C. 高层云D. 雨层云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压的变化?()A. 温度B. 湿度C. 地形D. 季节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气象学中,风速越大,风的强度就越大。

高中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气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气象学中,大气压力的单位通常是什么?A. 帕斯卡(Pa)B. 毫米汞柱(mmHg)C. 千帕(kPa)D. 标准大气压(atm)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B. 海陆位置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D3. 气象学中,风速的测量单位是什么?A. 米每秒(m/s)B. 千米每小时(km/h)C. 节(knots)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种云通常预示着即将下雨?A. 卷云B. 高积云C. 积雨云D. 层云答案:C5. 气象学中,露点温度是指什么?A. 空气温度B. 空气湿度C. 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D. 空气温度与露水温度的差值答案:C6. 以下哪种气象现象与热带气旋无关?A. 飓风B. 台风C. 龙卷风D. 旋风答案:C7. 气象学中,降水量是如何测量的?A. 通过雨量计B. 通过风速计C. 通过温度计D. 通过湿度计答案:A8.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不是由冷锋引起的?A. 雷暴B. 雪C. 冰雹D. 雾答案:D9. 气象学中,能见度是指什么?A. 人眼能看到的最远距离B. 空气中的水分含量C. 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D.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答案:A10. 以下哪种气象仪器用于测量大气压力?A. 风速计B. 雨量计C. 气压计D. 湿度计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气象学中,______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使地面物体变湿的现象。

答案:降水12. 气象学中,______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答案:降雨13. 气象学中,______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冰晶,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答案:降雪14. 气象学中,______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水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答案:降雨15. 气象学中,______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冰晶,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2005年应用气象学试题

2005年应用气象学试题

2005年应用气象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农业气象学2、光能利用率3、凋萎湿度4、蒸散5、冷害6、光饱和点7、三基点温度8、光周期现象9、生理辐射10、作物水分临界期二、问答题(仅回答要点):1、造成积温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有哪几种土壤水分类型?植物可利用的程度如何?3、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哪些?4、写出比尔(Beer)定律(或门司左伯)公式,并解释公式中的各个因子。

P505、植物的需水量包括哪几个部分?影响植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6、简述二氧化碳增加对植物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7、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有些什么特征?答案:1、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是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应用农学和气象科学技术来不断揭示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农业气象问题,以谋求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战胜不利气象因素,促进农业发展的实用性科学。

2、光能利用率:投射到作物表层的光和有效辐射能被植物转化为化学能的比率3、凋萎湿度: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全部的吸湿水和部分膜状水4、蒸散:植物生长期内叶面散发量(蒸腾)和棵间土壤蒸发量之和5、冷害:指在农作物生长季节,温度在0℃以上,有时甚至在20℃左右的条件下对农作物产生的危害。

6、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强度之后,光合作用不再相应增强,而是趋近于一条渐近线,这个现象称为光饱和点。

7、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8、光周期现象:白天光照和夜晚黑暗的交替及其持续时间就植物的开花有很大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9、生理辐射:决定着最重要的植物生理过程的光谱区称之为辐射的生理有效区,或称为生理辐射。

10、水分临界期: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由于水分缺乏或过多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

1、积温不稳定的主要原因:a.积温学说的假定(其他条件均得到满足的假定在自然条件下难以满足;发育速度—温度的线性关系是在其他条件适宜且在适宜温度范围才成立,否则为非线性关系;)b.作物本身的影响(作物对光温影响的反应即感光性和感温性的问题;作物的个性差异;作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的适应能力)c.人为造成的误差(作物发育期的观测误差;温度资料的来源不同及作物发育期观测的代表性问题,离温度测站远近问题;计算积温时选取的上下限温度与作物实际的上下限温度的差异;采用日平均气温计算,而不考虑气温日变化带来的误差)2、土壤水分类型:吸湿水:指烘干的土壤从含有饱和水蒸气的空气中由吸附力吸附于土粒表面的水分。

气象考试题及答案

气象考试题及答案

气象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地球大气层中,最外层的大气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外逸层答案:D2. 气象学中,风速是指?A. 风的平均速度B. 风的最大速度C. 风的瞬时速度D. 风的最小速度答案:C3. 以下哪种云属于高积云?A. 卷云B. 高积云C. 层积云D. 积雨云答案:B4. 气象学中,降水量是如何定义的?A. 降水的体积B. 降水的重量C. 降水的深度D. 降水的密度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天气现象?A. 降雨B. 降雪C. 地震D. 风暴答案:C6. 气象学中,气压是指?A. 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B. 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C. 大气对容器壁的压力D. 大气对流体表面的压力答案:A7. 以下哪种气象仪器用于测量风速?A. 温度计B. 湿度计C. 风速计D. 雨量计答案:C8. 气象学中,露点是指?A. 空气中水蒸气开始凝结的温度B. 空气中水蒸气完全凝结的温度C. 空气中水蒸气达到饱和的温度D. 空气中水蒸气完全蒸发的温度答案:A9. 以下哪种气象现象与台风无关?B. 暴雨C. 干旱D. 海浪答案:C10. 气象学中,能见度是指?A. 人眼能清晰看到的距离B. 人眼能模糊看到的距离C. 人眼能看到的最远距离D. 人眼能看到的最近距离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气温的变化?A. 季节B. 海拔C. 湿度D. 纬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气象灾害?A. 洪水B. 干旱C. 雪崩D. 地震答案:ABC3. 以下哪些属于气象观测的基本要素?A. 温度B. 湿度D. 风向答案:ABCD4. 以下哪些现象与对流层有关?A. 天气变化B. 云的形成C. 雷电现象D. 臭氧层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气象预报中常用的术语?A. 晴B. 阴C. 雨D. 雪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热带气旋在北半球是逆时针旋转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能利用率光周期现象农业气象学凋萎系数(凋萎含水量或凋萎湿度)蒸散冷害光饱和点三基点温度生理辐射作物水分临界期有效积温农业气象模式二氧化碳补偿点长日植物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光和有效辐射1、短日植物2、冻害5、二氧化碳饱和点6、水分临界点7、光补偿点8、蒸腾系数9、比尔定律10、潜在蒸腾2004年应用气象学试题一、何谓光能利用率?影响光能利用率的因素有哪些?二、试说明积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何谓光周期现象?光长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哪些?四、土壤水分有哪几种类型?试说明各种土壤水分常数的概念和意义。

五、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六、描述影响公路交通的几种天气及其效应,并说明相应的防治措施。

答案:1、光能利用率是投射到作物表层的太阳光能或光合有效辐射能被植物转化为化学能的比率。

影响因素: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能力光合面积主要指叶面积。

要提高植物群体的光能利用率,首先要有足够的叶面积以截获更多的日光能,才能使单位面积土地上植物吸收的光能总量增加。

如果群体的总叶面积小,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比御闭的群体低。

所以在农业生产中,在一般单作的情况下,群体常采用合理密植的方式来提高光能利用率。

要使群体有最大的光能利用率,就应求出最适叶面积系数值。

作物群体内,最适叶面积系数还须与适合的叶片开张角和叶片配置方式相结合,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作物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当植物的环境因素处于最佳状态时,植物的最大净光合作用速率称为光合能力……此外,光合作用也依赖于温度、水分等其他外界因子,所以设法改善这些生境条件,也能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光合时间是指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或在全年中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

适当延长植物的光合时间,可以增加体内有机物质的积累而提高产量。

为了延长光合时间,可以延长叶片的寿命和适当延长植物的生长期。

我国的间作套种是增加光合面积、延长光合时间、从而提高光合效率的有效措施。

2、a.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积温模式(1,叶龄的积温模式2,分积温模式3,干物质增长的积温模式)b.农业气候热量资源分析、评价与区划评价地区热量资源优劣;作物热量条件鉴定;评价作物产量和品质;作物引种热量条件分析;规划种植制度等。

c.农业气象预报作物发育期预报;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预报等。

3、光周期现象:白天光照和夜晚黑暗的交替及其持续时间就植物的开花有很大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光长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a.对营养生长的影响光周期对植物营养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先抑制生长而促进叶扩大。

光周期对于种子的萌发、温带林木的叶片脱落、树梢休眠也起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条件下,广长影响也伴随着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同样的太阳辐射强度下,光合速度随着光照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b.对开花的影响光周期最明显的作用是对花的诱导效应。

临界期不仅在植物种间不同,在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种间也不相同。

c.植物感光性每种作物的不同品种虽属同一类型,但对光照长短的要求仍然有差别,有的甚至对光长的反应已不明显。

4、土壤水分:吸湿水,毛管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土壤水分常数:1,吸湿系数(最大吸湿量):土壤吸湿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含水量。

这种水分被土粒牢固吸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2,凋萎系数(凋萎含水量或凋萎湿度)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全部吸湿水和部分膜状水。

此时的土壤含水量处于土壤水分不能补偿植物好水量的水分状况,通常把它作为植物可利用水量的下限。

3,最大分子持水量:膜状水的水膜达到最大厚度时土壤所含的水量、包括全部吸湿水和膜状水。

4,田间持水量(又叫土壤最小持水量):土壤中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量是的土壤含水量。

包括全部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

田间出水量是在不受地下水影响的自然条件下所能保存的土壤水分的最大数量指标。

党灌水量超出田间持水量时,只能加深土壤的湿润程度,而不能增加土层中含水量的百分数。

因此,它是土壤中对植物有效水分的上限和计算灌水定额的依据。

5,毛管断裂含水量:指土壤中的毛管悬着水由于植物的吸收利用和土表的蒸发作用,其数量不断减少,当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其连续状态断裂,从而停止了毛管悬着水的运动,这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毛管断裂含水量,植物虽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但因补给不足,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生长受阻滞,因而又把毛管断裂含水量称为生长阻滞含水量。

当土壤水分高于这一数量时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显著提高,并能较迅速地满足植物的需要,因此,毛管断裂含水量一般可视为水分对植物有效性的一个转折点。

毛管断裂含水量因土壤质地、结构和孔隙状况不同而异同。

6,毛管蓄水量(又称最大毛管水量):土壤毛管孔隙都充满水分时的含水量,它包括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上升水。

7,全蓄水量(又称全持水量或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所以孔隙全部充满水分时的含水量。

当土壤水分近于或等于全蓄水量时,土壤通气性变差,对植物生长发育不利。

不同类型土壤的水分常数不同,主要决定于土壤质地和结构。

质地和结构相近的土壤,其水分常数大体相近,而不同质地和结构的土壤达到某一水分常数时,其含水量则不同(但被土壤所保持的力是相同的).5、、直接影响:1,提高植物光饱和点2,增加生长量和产量,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对绝大多数作物都有增加生长量和产量的效果3,对叶片的影响间接影响:1,对热量状况的影响“温室效应”2,对水分状况的影响,气候变暖导致内陆地区降水减少,蒸发加大6,2005年应用气象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农业气象学2、光能利用率3、凋萎湿度4、蒸散5、冷害6、光饱和点7、三基点温度8、光周期现象9、生理辐射10、作物水分临界期二、问答题(仅回答要点):1、造成积温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有哪几种土壤水分类型?植物可利用的程度如何?3、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哪些?4、写出比尔(Beer)定律(或门司左伯)公式,并解释公式中的各个因子。

P505、植物的需水量包括哪几个部分?影响植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6、简述二氧化碳增加对植物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7、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有些什么特征?答案:1、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是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应用农学和气象科学技术来不断揭示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农业气象问题,以谋求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战胜不利气象因素,促进农业发展的实用性科学。

2、光能利用率:投射到作物表层的光和有效辐射能被植物转化为化学能的比率3、凋萎湿度: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全部的吸湿水和部分膜状水4、蒸散:植物生长期内叶面散发量(蒸腾)和棵间土壤蒸发量之和5、冷害:指在农作物生长季节,温度在0℃以上,有时甚至在20℃左右的条件下对农作物产生的危害。

6、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强度之后,光合作用不再相应增强,而是趋近于一条渐近线,这个现象称为光饱和点。

7、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8、光周期现象:白天光照和夜晚黑暗的交替及其持续时间就植物的开花有很大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9、生理辐射:决定着最重要的植物生理过程的光谱区称之为辐射的生理有效区,或称为生理辐射。

10、水分临界期: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由于水分缺乏或过多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

1、积温不稳定的主要原因:a.积温学说的假定(其他条件均得到满足的假定在自然条件下难以满足;发育速度—温度的线性关系是在其他条件适宜且在适宜温度范围才成立,否则为非线性关系;)b.作物本身的影响(作物对光温影响的反应即感光性和感温性的问题;作物的个性差异;作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的适应能力)c.人为造成的误差(作物发育期的观测误差;温度资料的来源不同及作物发育期观测的代表性问题,离温度测站远近问题;计算积温时选取的上下限温度与作物实际的上下限温度的差异;采用日平均气温计算,而不考虑气温日变化带来的误差)2、土壤水分类型:吸湿水:指烘干的土壤从含有饱和水蒸气的空气中由吸附力吸附于土粒表面的水分。

对植物无效;大部分都保持在土壤胶体之中。

毛管水:是被表面张力以水膜形式吸附于土粒周围,由毛管水面凹曲产生的力所保持的水分。

分为薄膜水和毛管悬着水薄膜水为难有效水,毛管悬着水为最有效水。

植物需要这种水,大部分是有效水;对土壤养分起溶解作用,为植物提供矿物养分。

重力水:因重力而排出的水,不能保持在土壤中。

重力水具有一般液态水的性质,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但是,由于受重力作用,不易保存在土壤上层,绝大多数没有机会被植物吸收利用,因而重力水直接对植物的好处不大。

相反,对旱作物来说,重力水多,造成水、气矛盾,反而对作物生育不利。

对植物无益,过多时则产生缺氧条件,需排水;会淋溶掉土壤中的养分。

3、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a.增加植物对太阳能的吸收比例,减少投射、反射和漏射损失(增加群体中光合作用面积,即增加吸收太阳光能的叶面积;造成群体中多层立体配置;)b.增加农作物生长的日数,高效地利用全年太阳能进行光合生产c.改善水、肥、热、气等外界条件,增加光合能力f.减少呼吸消耗,增加净光合生产率e.提高经济系数5、作物需水量组成:a.光合作用所需水量和植物体内所含水分比例很小b.蒸腾耗水,占作物需水量的绝大部分c.棵间蒸发和田间渗漏影响因素:作物需水量同作物、品种、生育进程、气象条件、土壤条件、田块大小、产量高低以及农业技术措施的不同而波动6、直接影响:a.提高植物光饱和点b.增加生产量和产量,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对绝大多数作物都有增加生长量和产量的效果c.对叶片的影响,近二氧化碳施肥能够形成较厚、内含物较充实且叶面积较大的叶片,叶片上气孔的体积以及单位叶面积的气孔数也随之增多,单位叶面积的干物质增长率也有提高;此外,经二氧化碳施肥,对植物体内成分,如氮、磷、钾及叶绿素、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等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间接影响:a.对热量状况的影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引起“温室效应”,气温上升,使无霜期和作物生长季延长、农作物种植界限和耕作制度发生变化。

中纬度地区,温度往往是影响作物生育、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子,增温效应可减弱低温的胁迫作用,使产量和质量提高。

但随之而来的害处是可能使害虫数量大幅度增加,危害期延长。

同时高温有可能加速农药和肥料的分解,降低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效率;b.对水分状况的影响:气候变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冰雪消融,海平面上升,海陆面积发生变化,这对水分循环产生一定影响。

北冰洋由于温度升高,水面蒸发增加,高低纬间温差减小,经向环流和海洋向大陆的水汽输送强度减弱,使沿海地区的降水将有明显增加,而大陆中心降水减少。

这样一种温度高,蒸发大而降水少的后果对于欧亚大陆中心广大地区的农业生产力,将会带来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