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湛仁:吴门名医吴怀棠先生及其学术思想

合集下载

吴佩衡学术思想在脾胃病方面的临症经验介绍

吴佩衡学术思想在脾胃病方面的临症经验介绍

世界中医药2015年11月第10卷·680·结节红斑面积减小。

舌红苔中根腻,脉浮。

腹诊:脐右稍有压痛。

处方:上方加牡丹皮10g。

7付。

后以上方为基础方加减,服药一个月,结节红斑痊愈,其他症状也有所减轻。

刘保和教授腹诊理论,与相应经方应用小结: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刘教授擅长抓住疾病的本质,和腹诊的特点,以及经方运用的规律,将理、法、方、药统一起来,刘教授腹诊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方结合运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腹诊是四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腹诊理论与经方结合起来,能够使临床辨证更加准确,从而早期发现疾病变化,提高疗效。

腹诊方法和脉诊、舌诊相比,相对来说更容易学习,更容易掌握,也更加客观,有必要进一步推广。

腹诊起源于中国,作为中国中医工作者就更有责任和义务将其继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1]曹丽静,刘保和.刘保和依据《难经》腹诊理论活用经方经验[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 (2).[2]宋金岭.伤寒杂病论,腹诊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D].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 DOI:10.7666/d.y1992123[3]庄昭龙.中国腹诊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MLA[4]岩崎.GB/T 7714. 日本汉方伤寒派腹诊方法与理论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5]张朝玉,崔向南.黄帝内经》腹诊理论初探.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5(3):12-14.[6]候美英,余晓清.《金匮要略》腹诊运用浅析.江西中医药,2006 1(37):15.[7]周埼,刘敏.从“腹诊”看日本汉方医学的没落.辽宁中医学大学报,2010.12(6):152-153.[8]宋金岭.愈根初对腹诊的发挥与贡献.中医研究,2014.11(27): 62-64[9]李夏平,腹诊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7):75—77.[10]陈锦团.腹诊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应用.江西中医药,2011,10(42): 7-8[11]王琦.中医腹诊研究与临床.中国中医药,2012-8-1.作者简介:刘丽,女,出生于1968年9月份,本科学历,天津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职称:副主任医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吴门名医录》之曹鸣高学术思想简介

吴门名医录》之曹鸣高学术思想简介

吴门名医录》之曹鸣高学术思想简介曹鸣高(1907-1985),江苏苏州吴县人,生前为南京中医学院教授。

其祖父沧洲,系清光绪帝御医。

曹氏世传六代业医,擅治内外诸疾。

曹老幼承家学,自幼随祖父曹沧州,父亲曹黼侯学医,17岁即悬壶行医。

1954年为了振兴江苏中医事业,曹老应聘前来南京,参加江苏省中医院筹建工作。

嗣后,主持门诊部和内科工作。

曹老家学渊源,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对肺系病和调理脾胃尤有专长。

诊治杂病,于温阳、活血通脉方药之运用尤有独到经验,屡起沉病,声誉卓著,曹老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热心教学工作,1964年还被特邀参加全国中医学院二版教材的审编工作。

在繁忙工作之余,曹老还经常记录读书心得,亲手整理典型医案,撰写学术论著,晚年虽已多病体衰,但还亲自审订《吴门曹氏三代中医学术经验选集》,为继承发扬吴门曹氏学术成就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将给后学以有益的启迪。

曹老从医六十年,以内科杂病为长。

他临床辨证精确,用药严谨,对疑难杂症往往用变法而获效。

今择其鳞爪,以供同好。

哮喘之治重在培本曹老治哮喘,宗丹溪“未发扶正,已发攻邪”之旨。

根据哮喘的发作特点和兼证,分为重寒、寒包热、痰火及湿痰四证。

按常法治疗,并注意患者每一细小变化进行加减,对控制哮喘每获速效。

如有一哮喘患者,持续发作五月,日夜频发二三次,发时胸闷,胁痛,鼻煽,烦躁不得平卧,痰黄粘稠,口苦而腻,舌苔白、质红,脉左细弦、右弦大。

经用射干麻黄、温胆、泻心等法治疗,势缓而未能控制。

详察发病原因与缓解过程,多与饮食与大便有关,倘多食则发作势剧,大便通畅则缓减。

曹老从阳明痰火上逆,肺失肃降辨治,用承气汤合射干麻黄汤加减,并嘱控制晚餐。

服药五剂,哮喘控制。

对小儿及青少年哮喘,曹老多从辛温苦寒,散邪清里并进,以小儿、青少年不知调其寒温,外邪易侵,兼之食物偏嗜,痰热内盛之故,每投射干麻黄汤合泻白散加减以平哮喘,后予养肺阴,固卫气,健脾运,清痰热以治本。

《吴门名医录》之名医陆观虎学术思想简介

《吴门名医录》之名医陆观虎学术思想简介

《吴门名医录》之名医陆观虎学术思想简介陆观虎,江苏吴县人,(1889~1963),系清代名医陆九芝后裔,家学渊源,早年从师苏州名医李彤伯先生门下,造诣颇深,时曾叔祖陆晋笙公业于京,颇负盛名,遂为其叔所赏,授自著《(鱼孚)溪医论》十余种。

先生乘承祖训,颖而好学,锲而不舍,遂得其所长,且能融铸古今,贯穿各家,而自成一家。

先生对温病、妇科研究颇深,并有独到之处。

自1930年初悬壶于津门,因医理深邃,疗效显著,求诊者门庭若市,络绎不绝,先生每起沉珂,名噪当时,在国内称为上手,为全国名医之一。

陆先生,素以辨证精细,立法严谨,处方轻灵,方药简练而著称。

用药只廖廖几味,看似平淡无奇,但效果非凡,深得国内外病家信仰,此皆得力于天士、士雄之学也。

先生虽诊务繁忙,然平易近人,在救民疾苦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陆老医德高尚,不仰权贵,不鄙低贫,诊费低廉,有求必应,常为贫苦者施诊施药,深受群众爱戴,号称“壹毛先生”,每开一方必经细审,用中指点药核对,药味份量,炮制禁忌,逐一斟酌,然而医界流传,化符念咒实属诽谤,这正是陆先生精细之处,为医务界树立了一生分毫无差错的一面旗帜。

陆老不但是临床实践家,而且积极从事祖国医学的教育事业,培养后学,举办传染病防治学习班,创办中医进修学校、中医医院、中医学院等,贡献殊多,曾获得很高的荣誉,先后任中医医院院长,中医学院院长,中医学会会长,并任天津市政协委员、人民代表、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曾多次为灾区捐款,购买飞机大炮为抗美援朝献金。

在晚年,自愿将一生所珍藏的图书,捐献归公,为后世中医造福。

真可谓“爱国医民两大纲,承先启后重医林”。

祛邪宜早达邪务尽一般治外感时邪,阳症以祛邪为主,阴证以扶正为主,此为常法,先师对外感热病的论治主张祛邪宜早,达邪务尽。

对于这一论点,既不要脱离理论,具体情况要灵活运用,既要了解《内经》所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一方面,又要了解“虚处受邪,其病则实”的一方面,所以《内经》所说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吴瑭重阴救阴学术思想探讨

吴瑭重阴救阴学术思想探讨

吴瑭重阴救阴学术思想探讨标签:温病学;重阴救阴;吴瑭;中医各家学说清代吴瑭《温病条辨》是温病学说的标志性专著,“重阴救阴”学术思想贯穿其中,在酸苦辛甘咸淡中审度,由寒热虚实中辨证立法,创立了理法方药较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

其学术思想对中医立法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的革新和理论的完善都具有重大意义。

现探讨如下。

1 理论渊源《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在阴阳基本关系中,阳气是主导,具有主动性,阳以阴为用,在消耗阴精以维持生命活动的同时又对阴精有顾护和滋长的作用;但阴阳互根互用,如阴精耗尽,阳气则无所依从。

故《伤寒论》在扶阳气基础上,注重存津液的重要性,并强调津复以“小便利”为指征来判断疾病由重转轻向愈方面转化。

之后,朱丹溪“治伤阴者,重在脾肾,以精血为要”,其“阴”泛指供“阳”为用的各种储备,如气、血、精、津、液等有形或无形的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救阴”实质是保全精气、正气[1]。

吴瑭“救阴”思想遥承《内经》、《伤寒论》、朱丹溪等。

《温病条辨·原病篇》说:“盖谓冬伤寒则春病温,惟藏精者足以避之……盖能藏精者,一切病患皆可却,岂独温病为然哉。

”指出人体阴精充足,机体抗病能力强,外邪无隙可乘。

若阴精耗损,机体抗病能力弱,邪气乘虚而入,易发温病,故“病温者,精气先虚”,强调“伤阴”是温病发展变化的病机关键,阴精的盛衰是关系温病传变预后的关键,阴精“耗之未尽则生,尽则阳无留恋必脱而死也”。

温病中的死证以阴精消亡为主要原因,治法上“泻阳之有余,即所以补阴之不足”。

故临证应重视“救阴”,治宜“救阴为主”。

2 救阴法则因温病不同时期其病理机制各异,故救阴之法又有坚阴护阴、育阴养阴两大法门。

坚阴护阴重在消除热邪,坚固、保护阴津;育阴养阴即重在培育滋养阴津。

此二法分别着重于祛邪与扶正两方面来达到救阴之目的。

2.1 坚阴护阴本法主要通过清热、泄热等祛邪手段达到保护阴津目的。

吴门名医心诚善 手到病除为良医

吴门名医心诚善 手到病除为良医

吴门名医心诚善手到病除为良医作者:李福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9年第11期李福谭福泉,字志清,号谭院。

男,1956年生,籍贯苏州吴县人。

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从事医学教育,临床工作四十余年。

在国内外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有较高的医学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后又经浙江大学EMBA 经典总裁班深造,已经成为复合型专业人才。

谭福泉主任,擅长中医,贯通西医。

研究吴门医学精髓,传承吴门医学精神,夯实中医内科功底,也精于骨伤科领域,耕耘出许多成果。

率先进军“治未病”范畴,触类旁通基因检测,细胞抗衰老,干细胞和中药抗肿瘤。

在中医整体观念,辩证施治,二十四节气养生保健,调理康复等方面精益求精,均有很好的建树。

吴地多儒医谭福泉与中医结缘,是顺其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提及吴门医派延传数百年的辉煌历史,谭福泉的眼神中就充满了自豪感。

出身于吴地的谭福泉,从小就氤氲在吴门医派浓郁的医学氛围里,吴门中医医理精微深奥,名医辈出,常年的耳濡目染,让他对于中医的喜爱日愈加深。

而让他坚定做一名中医的想法是因为一次意外,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谭医生在一次意外中不小心关节脱位,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让他的病情耽误了两三天,那种深入骨髓的疼痛,让谭医生意识到中医的重要,也让他下决心当一位可以治病救人的中医。

经过刻苦的努力,他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进修深造,从此走上从医之路。

大学毕业后谭福泉医生跟随吴地名医研习中医之道,在苏州中医院兢兢业业工作10年间,他精研吴门医派精髓,将中医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医学知识与临床经验相结合,不断积累自身的知识和经验。

在工作之余虚心向苏州知名老中医请教,跟随他们为病人诊脉、开方,在传承中医的道路上,充分发挥所学,为他在内科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由于他高超的医术与高尚的医德,慕名前来找谭医生看病的患者始终络绎不绝,他的诊室每天都人满为患。

在看诊过程中,无论多忙,他始终保持亲和的态度去对待病人,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淡定从容与医者正气。

吴门医派温病学术思想及其创新

吴门医派温病学术思想及其创新

用于温病的独特诊 法, 丰富 了诊 断内容。治疗上注重病程 , 分段论治 , 变通诸 法与 下法治疗急症 , 用药 因时制 宜, 以轻 灵见长 ,
同时, 强调“ 先安 未受邪之地” 防治思想。吴门医派还 出版 了中医第一部 医学刊物《 的 吴医汇讲》 它不仅 强调科 学性、 , 专业性、 学术性 , 而且 一再强调创新性 , 营造 出清新、 活跃的学术氛疗观对温病学说 的发 萌具有启迪作用。明代 吴又可创立 了温邪感染途径为 口鼻之说 , 其 较之
伤寒 自皮毛体表感邪的发病 学说 有 了实质性的突破 和创新 , 起到 了先导作 用。清代叶天士明确提 出“ 温邪” 是导致温病的主 因, 摆脱 了“ 热病者 皆伤寒” 的束缚 , 从根本上划清 了温病 与伤寒的界限。叶天士在《 温热论》 中首先把 温病分 为温热和湿热两 大类 , 三时伏气外感》 在《 中又具体分为春温、 风温 、 春温暴感、 暑温 、 暑湿、 暑厥 、 疟疾、 痢疾 、 燥, 临证指 南医案》 秋 《 又列冬温、 伏温、 暑风、 秽疾、 疫病 、 温、 痧等 。叶 氏在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体 系的 同时, 风 发 还创立 了“ 察舌” “ 、验齿” “ 、辨斑疹” 等一 系列适
是说, 调和 、 平衡是 防病治病所 要达 到的 目的。
治 未乱与治 未病
段《 黄帝内经》 中有关“ 治未病” 的具体论述。 《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中提及 :是故圣人不治 “ 已病 治 未 病 , 治 已 乱治 未 乱 , 之谓 也 。夫 病 已 不 此
成 而后 药之 , 已成 而后 治之 , 乱 譬犹 渴 而穿井 , 而 斗
2 1 年第 4 00 期
撞 交合后 产生 调和 之气 , 中才 产生万 物 。可 见调 从 和 之气 之重 要 , 万物 从 本 质上 来说 , 应具 备 调 和 是

【免费下载】 吴湛仁:吴门名医吴怀棠先生及其学术思想

【免费下载】 吴湛仁:吴门名医吴怀棠先生及其学术思想

吴湛仁:吴门名医吴怀棠先生及其学术思想一、吴先生传略家父吴怀棠,江苏省名老中医。

名文棨,1917年7月出生于姑苏阊门石塔头,殁于2011年3月,享年95岁。

幼时曾就读于周王庙弄培养小学,继至上海民立中学读书,高中毕业后,1934年师从苏州名医经绶章先生,1939年学成在金门香肠弄开业行医,精研岐黄之学,常怀割股之心,视病不分贫富,遣药重在效用,专攻伤寒温病,以至获效甚众,三五年后,已誉满阊胥,在当时“五洋帮”、“眼镜帮”、“苏北帮”中名气甚响,还和麺馆业建立了特约就诊关系。

与同门师弟兄朱襄君、沈养吾、沙星垣、奚凤霖、吕一平等共同创立“经氏学社”,一起探讨中医学术,交流临证经验,在苏州中医界有一定影响。

解放前几年,西医在苏州发展甚快,由于“盘尼西林”、“雷米封”等西药较多使用,中医业务大受影响,父亲因在上海教会学校读了六年中学,英文基础扎实,在徐维达等有名西医的帮助下,自学了解剖学、生理学、近世内科学等西医知识,还学会了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但坚持西学中用,救人为先。

解放初期,曾到邮电局筹建职工医务所,由于这一经历,为日后投入中西结合教学工作打好了功底。

由于热爱中医,二年后又自行开业,并收金士璋、徐文华、许祖浩、曹福英、吴定娟五位门人,家中一时书声朗朗。

当时正在开展合作化运动,为响应号召,与同道金绍文(儿科名家)、施和生(推拿科名家)、朱筱良(外科名家)等在西中市创办中市联合诊所,业务非常兴旺。

1956年12月奉调参加中医教学工作,曾任苏州中西医结合讲师团讲师,后又任苏州市卫生局教学办公室主任、苏州中医专科学校教务科长、苏州市中医医院科教研办公室主任,期间还兼任苏州市中药固有成方配本整理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中药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学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协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从事中医教学工作的十年,兢兢业业、埋头苦干。

由于当时缺少中医教材,有的都为刻写的油印本,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大都从临床医师中抽调而来。

吴瑭及其《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研究

吴瑭及其《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研究

吴瑭及其《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研究关键词吴瑭温病条辨温病三焦辨证中医学术发掘文献研究《温病条辨》由清代著名医家吴瑭著于嘉庆三年(1798)。

该书创立三焦辨证纲领,由上及下、由浅入深,旨在“认证无差”。

后世认为,此书创立的三焦辨证体系与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理论、叶桂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互为羽翼,成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

1吴瑭其人其书吴瑭(1758—1836)。

字配珩,号鞠通,江苏淮阴人,清代著名医家,其学术思想对后世温病学理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吴瑭少时习儒,19岁时其父亲病重年余,终至不起。

吴瑭悲痛欲绝,心中愧恨难言。

觉得身为人子,却因不懂医学,而在父病之时无能为力。

于是,他在习儒之余,兼以自学医理。

后来,看到了张仲景《伤寒论》中“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

慨然决定,放弃举子业,专心攻读医书。

至学医4年,其侄巧官患温病喉痹。

先请外科医师,用冰硼散吹喉,病情加重。

此后,又延请了多位医生,所用之药大多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之类,依然无效,其侄发黄而死。

当时,吴瑭医学造诣还不高,不仅未能对此进行评价,还不知道应当选用何方。

这更坚定了吴氏研究医学、专攻温病的决心。

又3年之后,吴塘去京师参加检校《四库全书》,得到了接触大量医学著作的好机会。

他广泛阅读。

用心体会,逐渐有了较深刻的感悟,学识大有长进。

但是,吴氏生性谨慎,未敢轻易为人治病。

一直到了乾隆五十八年(1794),吴瑭已经36岁,北京温疫大流行,在朋友们大力劝说下,吴瑭才一展身手,救治了重病患者十数人。

在医疗实践中,吴瑭深切地体会到当时的医生治病缺少正确的理论和治法,十分感慨“晋唐以来,诸贤议论,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其何以传信于来兹?”长期的阅读积累,又经过成功的临床实践,吴瑭开始著书立说,希望能完成一部真正切合温病临床实用的医学著作。

他广泛采辑自《内经》以降历代名贤著作,去其驳杂,取其精华,并附以本人的学术见解与临床经验,合成一书,名日《温病条辨》。

吴门医家治疗心衰的学术思想、用药规律的传承部分

吴门医家治疗心衰的学术思想、用药规律的传承部分
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面考量。
借鉴仲景学说
吴门医家善于借鉴张仲景的学说, 重视温阳利水、泻肺逐饮等治疗方 法,对心衰的治疗具有独特见解。
融合温病学派
吴门医家在传承经典的同时,பைடு நூலகம்融 合了温病学派的思想,注重调理气 血、清热解毒等方法,为心衰的治 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学术特点
01
02
03
重视脾肾
吴门医家认为,心衰与脾 肾关系密切,治疗时注重 温补脾肾,以恢复机体元 气。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剂量和用法。
04
吴门医家治疗心衰的临床 案例
病案一:慢性心衰
要点一
总结词
吴门医家在面对慢性心衰患者时,强调温阳利水、活 血化瘀与补益气血的联合应用,注重整体调治,针对 不同患者的病因、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慢性心衰患者通常具有心悸、气短、咳嗽、水肿等症 状,吴门医家在诊疗过程中注重温阳利水,使用桂枝 、茯苓等中药以温阳化气、利水消肿。同时,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活血化瘀药物,如丹参、桃 仁等,改善心脏微循环,缓解心肌缺血。在补益气血 方面,注重调补脾胃,使用党参、黄芪等中药以益气 养血、健脾补肾。
善用草药
吴门医家认为草药具有独特的疗效,常在处方中加入 一些草药,如葶苈子、车前子等,以增强疗效。
03
吴门医家治疗心衰的经典 方剂
方剂组成
• 人参9g • 附子6g • 桂枝9g • 丹参15g • 茯苓15g • 白术15g • 甘草6g
功效主治
• 该方剂具有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心衰患者的 心悸、气短、水肿等症状。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温病学说可以说是吴门医派的精髓中的精髓,正因为温病学说的创立,吴门医派一脉传承的灵与魂才得以完美统一。

温病学说明确提出温病不同于伤寒,从理论到治法上都拓出了一条新路,温病学说的创立是对中国医学发展的一项巨大贡献,是整个中国医学发展里程碑式的事件,是继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后中医又一大发展创新。

而今,运用温病学理论,雷允上药业的六神丸、香菊感冒颗粒等中成药,在对抗非典和预防禽流感等方面都起到独到疗效,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医传统医学在明清时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温病学的兴起与发展是清代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最耀眼的亮点。

可能正是因此,范行准说:“传染病在各历史时期,一向占重要地位,因它占各病中十之九……。

清代三百年来医家的聪明才智,几乎都尽于此。

所以清代医学上最重视传染病,也是中国医学历史上最突出的一个现象。

”而且,温病学是在江南或其周边区域发展起来,温病学的中心在江南。

温病学说作为吴门医派的精髓,是在吴地中医理论研究者与临床医学专家的思考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温病学派的诞生,促进了中国中医药史的巅峰。

自古以来,旱涝、风蝗、地震、海啸各种灾害往往都会增加疫病暴发或流行的机会,历史上继发于灾荒之后的疫病屡见不鲜,所谓“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大荒之后,必有大疫”。

据文献记载,汉唐以来,尤其是明清之际,苏州及邻近地区先后发生过数百次的疫病流行。

明代二百七十六年中有六十四次疫病流行,清代二百九十五年中大小疫病流行不下三百多次。

由于干旱、水涝、海啸等灾害摧毁了城镇村落,生活环境恶化,饮水被污染,淹溺、受伤、冻馁及病死的人畜众多,尸体浅埋处理或暴尸荒野道旁,形成污染源,造成了疫病流行的条件。

因此,对瘟病的关注和研究,向来是医家们关注的焦点。

相传先秦时的《黄帝内经》,曾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可见华夏先民们已注意到这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疫病。

东汉时河南张仲景亦曾痛感建安以来疫病的流行,他的家族原有二百多人,然而未满十年,却死去了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病的就有七十人。

吴鞠通与山阳医学流派(摘要)+江苏主要中医流派分类与特点

吴鞠通与山阳医学流派(摘要)+江苏主要中医流派分类与特点

吴鞠通与山阳医学流派(摘要)+江苏主要中医流派分类与特点淮安市河下国医馆殷大彰吴鞠通(1758--1836),江苏淮安人,是清代著名的中医温病学家,著有《温病条辨》等书,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

在国外如日本中医博士奈良贤太郎著有《内科温病条辩研究》一书,在他的故乡江苏淮安地区后世医家继承余绪,逐渐形成以吴鞠通先生为宗师,以温病学为研究中心的“山阳医学流派”。

所谓“山阳”,即今指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原名山阳县),因淮安在明清时代设府治,故其中还包括现在的江苏省淮安,宿迁,盐城,涟云港和部分的扬州,徐州等市的苏北一带,所以山阳医派又称:淮医学派,苏北医学流派。

据考证山阳医学流派的形成时间约距今二百余年,有史可考的医家有500余名,其著作有百余部。

她和安徽的新安医学,广东的岭南医学,江西的旰江医学,江苏苏南的吴门医学,孟河医学一样,在祖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祖国医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吴鞠通生平与著作,吴鞠通与山阳医派的形成关系,山阳医派的概况和山阳医派近来研究概况。

注:笔者是个体开业中医,江苏省中医学会医史研究会委员,淮安吴鞠通学术研究会委员。

吴鞠通与山阳医学流派江苏省淮安市河下国医馆殷大彰吴鞠通是清代著名的中医温病学家,著有《温病条辨》等书,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如日本中医博士柰良贤太郎著有《内科温病条辨研究》一书。

在他的敌乡江苏淮安地区逐渐形成以吴鞠通先生为宗师,以温热病学为研究中心的“山阳医学流派”。

本文就吴鞠通与山阳医学流派的关系作一介绍,如有欠妥之处,敬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一吴鞠通生平与著作吴鞠通.名瑭.字配珩,以号行。

清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河下镇中街人。

吴氏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六月某日出生于淮安河下镇中街一书香门弟家庭,父吴守让,字逊夫。

据《淮安山雅录》中记载:他乾隆十四年(1749)考取秀才,后为“淮安府学生员”。

吴鞠通所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末一个“盛世”,清王朝在政治上取得了较长时间的稳定统一,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获得长足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增长,呈现出“国富物阜”的景象,封建文化也出现了一欣欣向荣的局面。

吴湛仁:吴门名医吴怀棠先生及其学术思想

吴湛仁:吴门名医吴怀棠先生及其学术思想

吴湛仁:吴门名医吴怀棠先生及其学术思想一、吴先生传略家父吴怀棠,江苏省名老中医。

名文棨,1917年7月出生于姑苏阊门石塔头,殁于2011年3月,享年95岁。

幼时曾就读于周王庙弄培养小学,继至上海民立中学读书,高中毕业后,1934年师从苏州名医经绶章先生,1939年学成在金门香肠弄开业行医,精研岐黄之学,常怀割股之心,视病不分贫富,遣药重在效用,专攻伤寒温病,以至获效甚众,三五年后,已誉满阊胥,在当时“五洋帮”、“眼镜帮”、“苏北帮”中名气甚响,还和麺馆业建立了特约就诊关系。

与同门师弟兄朱襄君、沈养吾、沙星垣、奚凤霖、吕一平等共同创立“经氏学社”,一起探讨中医学术,交流临证经验,在苏州中医界有一定影响。

解放前几年,西医在苏州发展甚快,由于“盘尼西林”、“雷米封”等西药较多使用,中医业务大受影响,父亲因在上海教会学校读了六年中学,英文基础扎实,在徐维达等有名西医的帮助下,自学了解剖学、生理学、近世内科学等西医知识,还学会了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但坚持西学中用,救人为先。

解放初期,曾到邮电局筹建职工医务所,由于这一经历,为日后投入中西结合教学工作打好了功底。

由于热爱中医,二年后又自行开业,并收金士璋、徐文华、许祖浩、曹福英、吴定娟五位门人,家中一时书声朗朗。

当时正在开展合作化运动,为响应号召,与同道金绍文(儿科名家)、施和生(推拿科名家)、朱筱良(外科名家)等在西中市创办中市联合诊所,业务非常兴旺。

1956年12月奉调参加中医教学工作,曾任苏州中西医结合讲师团讲师,后又任苏州市卫生局教学办公室主任、苏州中医专科学校教务科长、苏州市中医医院科教研办公室主任,期间还兼任苏州市中药固有成方配本整理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中药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学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协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从事中医教学工作的十年,兢兢业业、埋头苦干。

由于当时缺少中医教材,有的都为刻写的油印本,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大都从临床医师中抽调而来。

华润龄:吴门医派溯源与发展概说

华润龄:吴门医派溯源与发展概说

华润龄:吴门医派溯源与发展概说一、吴文化与吴医苏州具有古老的历史。

据史籍所载,大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商朝末年,相传周太王(周文王之父)之子泰伯、仲雍逊位避争由中原来到俗称“荆蛮之地”的长江下游江南一带。

泰伯“断发文身”与当地土著部族一起生活,尔后成为部族首领,自号“勾吴”,由此开始了吴国的历史。

武王伐纣取得胜利以后册封泰伯、仲雍后裔。

公元前585年,寿梦继位后,曾多次与中原诸侯会盟,促进了吴国与中原的交流。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夺取王位以后,实行了治国安邦的一系列措施,同时委派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筑起了阖闾大城(即苏州城的前身)。

经过三年的励精图治,吴国经济与军事实力大增。

从此开始争霸,战争不断。

先伐齐国,后击楚师,最后败给了越国。

公元前496年,阖闾在檇李(今浙江嘉兴)之战负伤而死,夫差接位后继续厉兵秣马到处征战。

先战胜越国,又北伐陈蔡,并屡次与齐争战。

公元前473年,吴国最终为越国所灭,吴王夫差由诸侯霸主变成了亡国之君。

泰伯、仲雍奔吴所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吴地土著文化交融,这是吴文化的嚆矢。

寿梦以后,加强了吴地与中原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吴文化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全面影响。

吴王阖闾修建都城以后,使之迅速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促进了吴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以后吴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异逐渐消失,吴文化成为华夏文明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吴文化在不断吸融中原文化的同时,也扩散辐射到中原地区及华夏其他部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划苏州为会稽郡,始设吴县。

到了隋文帝开皇九年,废吴郡,因城西南有姑苏山,改称苏州,苏州的名称盖源于此。

自隋至唐的三百年间,江南一带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和手工业均有很大发展,商业尤为繁荣。

宋室南迁,偏安一隅,人文渗透,农业与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市面愈趋繁荣,诚然已是“江东一都会”。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当时石湖老人范成大在《吴郡志》中对苏州的写照。

苏州之繁华富庶,从流传至今的碑刻《平江图》中还能见其大概。

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在痹证治疗中的经验总结

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在痹证治疗中的经验总结

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在痹证治疗中的经验总结总结吴佩衡及其传承人治疗痹证的经验。

体现在重视辨证基础上的分期分型施治,更加重视对扶阳学术思想的运用,尤其对附子在治疗痹证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标签:吴佩衡;扶阳思想;痹证吴佩衡(1888~1971)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其临床精辨寒热,推重阳气,擅用附子,崇尚经方,善用峻药,为扶阳学术思想的应用留下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吴佩衡先生运用扶阳的学术思想治疗外感、内伤杂病诸疾,具有其特色优势,尤其是在风湿痹证的治疗上,流派后人在吴氏基础上也多有创新发展。

1 吴佩衡治疗痹证经验在《吴佩衡医案》中记载吴佩衡治疗“风湿关节痹痛”验案一则[1]89-90,一位三十余岁的女性患者,患风湿痹证,右手关节疼痛发麻,自觉骨间灼热,但见寒生畏,病已十余日,曾服四逆汤加当归、白术等无效,疼痛忽轻忽重,固着肩肘,痛甚不休。

其用方:附片60g,干姜15g,桂枝24g,细辛5g,茯苓24g,甘草10g,一剂显效,二剂霍然。

吴氏认为本病乃风寒湿邪杂合而致经脉阻遏,阳气不足以运行通利关节,不通则痛。

之前虽用四逆汤之干姜、附子来化散寒湿,但掺杂了当归、白术等壅补滋腻,犹如闭门留寇,使邪气难化。

其后用药中去掉了当归、白术,加桂枝、细辛以散寒通经,茯苓以淡渗利湿,获效明显。

吴氏对阳虚阴寒证的治疗经验较为丰富,其推崇“温扶阳气”的治疗大法,认为扶阳驱寒,宜温而不宜补,温则气血流通,补则寒湿易滞,所以在临床用药上采用四逆汤、白通汤等扶阳散寒之剂时,很少加用滋补药品。

该验案中附子用量较大,这是吴氏运用附子治病的一个特色。

其在辨证准确,确属阳虚阴盛的前提下,敢于大剂量应用附子,且注意配伍及煎煮,以避免附子毒性。

关于附子与干姜的配伍,吴氏认为干姜温气,则上焦之阴寒散而外阳回矣,附子温水,则下焦之阴寒散而内阳回矣。

得甘草之和中,则姜附之力合,上下连成一气,而旭日当空,表里之阴霾自散[1]117。

清代医案《吴门治验录》学术价值浅析

清代医案《吴门治验录》学术价值浅析

清代医案《吴门治验录》学术价值浅析(一)作者:杨继兵,夏晨,董月,刘娟,周姝含【摘要】目的分析清代江苏如皋医家顾晓澜所著《吴门治验录》医案从而总结其学术成就与思想。

方法从顾晓澜修学成长、医技医德、口碑声望在当时的流传,更通过其集数十载医疗临证心得之《吴门治验录》所载医案,探索其临证思路;分析其理、法、方、药之运用经验。

结果顾晓澜医技医德双馨,从顾晓澜其诸多医案中可看出其融会贯通歧黄经典,专内科而旁通诸科;察病脉证互参,审证求因;治法求圆机活法,随证灵变;验案灵巧别致分析深入浅出。

结论顾晓澜所著《吴门治验录》体现了清代中叶苏南社会医疗实践水平的一个缩影。

其治学态度上辨证论治思想严格贯穿始终,学术上尊古而更重创新,善于推陈出新;重视诊断上脉证互参,审证求因;治法上讲求机圆法活,随证灵变;学术价值的深远意义还在于可作为当代中医现代化进程中后人发扬继承古人中医学术精髓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清代医家;顾金寿;学术思想;吴门治验录;医案顾金寿,字晓澜,清代道光年间医家,江苏如皋白蒲人,《吴门治验录》系其重要医案,因清末及民国战乱至该书几尽失传,仅寥寥数本(上海千顷堂书局刊印本)保存在数所知名大学图书馆,好在家乡有志者几度寻访终得以摄影全本,故余得以饱览,深为其医技医德所感动,更叹其重要学术价值因多种原因未得以发掘研究,今仅以个人粗浅认识写出体会一二如下,一方面以此表达对家乡先贤孜孜不倦追求歧黄医术,成就高尚医德医技之敬仰之情;一方面权作抛砖引玉,供有志于为歧黄事业发扬光大,为家乡父老卫生健康造福之同道参考。

1 由儒而医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德术俱丰晓澜先生自幼聪颖,其读书少暇即好,旁览技艺诸集,而与岐黄家玄尤为笃嗜。

初业儒,屡秋试不中,年四十卒以明经秉铎而归,遂乃绝意功名,潜心医学,凡灵素越人以下诸书,无不精心熟玩,得其深意。

每遇宿学名师,不惜虚怀就正,求其脉理之精微。

十余年中,孜孜不倦,每遇一证,必留意精思,寝食俱废,方定卒起沉疴,临证多验,颇负医名。

吴医之光——纪念奚凤霖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吴医之光——纪念奚凤霖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吴医之光——纪念奚凤霖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华润龄奚凤霖先生神清气定地端坐在脉台前,心身交泰,才思敏捷。

望闻问切,丝丝入扣;理法方药,步步为营。

先生诵病唱方时朗朗上口,出方用药时出奇制胜,新意迭出。

当病者起身离开后,先生会向侍诊的学生指点一二,学生感到的是学与问的享受。

晚年的先生,面部潮红,但难掩口唇的绀紫,步履稍快,则气喘吁吁。

他在多种慢性疾病的纠缠下,仍然热情地工作着。

奚先生的言谈举止时时萦绕在脑际。

时光不再,先生在人们的视野里渐行渐远,然而他对苏州中医学界里程碑式的贡献,已载入史册。

奚先生师从吴门温病学家侯子然、经授章先生,同窗师兄弟如沙星垣、吴怀棠、沈养吾、吕一平等,都是中医界的翘楚。

先生出道较早,挂牌行医不久,就有“苏州小郎中”的美誉流传。

1949年后,筹建中医诊所及以后的苏州市中医院,先生都是积极的参与者,是中医界颇有建树的带头人。

“文革”后,先生劫后余生,感念时光紧迫,他加倍努力,投身到光复中医的工作中去。

苏州市中医学会复会,学术活动大张旗鼓地展开,先生精神勃发,热情高涨。

在奚先生的竭力推动下,苏州市的中医学术年会与各种学术活动纷纷恢复开展起来。

1981年冬,学会为了展示吴门医派的学术成就,总结老中医们的具有特色的实践经验,对苏州籍的一代中医开展论文征集和录音记录。

奚先生事必躬亲,广泛交流,经过两年多,收集到本地的与外埠的62位老中医的文稿,编印成《苏州市老中医学术经验论文汇编》一书问世。

其中有的是抢救性文稿,保存了一份宝贵的中医药遗产。

奚先生兼职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和农工民主党的工作。

先生和农工民主党的同仁联袂办起了“中医业余进修学校”,并自任校长,组织教学,为基层的中医学人传道解惑。

1983年8月,苏州地市行政区划调整后,中医学会又以新的姿态、新的起点开展工作。

奚先生以理事长的身份和秘书长凌国春先生密切合作,成效尤大。

他们想方设法与省内外的中医学界交流合作,邀请到学有专长、久负盛名的专家学者来苏讲学,如北京钱伯煊,南京沙星垣、孙宁铨、陈亦人、徐景藩、吴考槃,重庆黄星垣,江西张海峰,南通朱良春等等。

吴门医派郑氏妇科学术思想探析

吴门医派郑氏妇科学术思想探析

吴门医派郑氏妇科学术思想探析陆爱芳【摘要】吴门医派昆山郑氏妇科自宋末起迄今已有近800年历史,医著有《女科万金方》、《郑氏女科秘方》、《薛氏济阴万金书》、《女科集义》、《产宝百问》等.郑氏妇科根据女性生理特点提出血常不足,气常有余,认为心脾为经血之源,用生血活血的四物汤加减组方;注重脏腑辨证,重视本脏与他脏关系,按妇科诸病指下脉形,察舌验苔观气血盛衰畅瘀;证病结合,古方今用,用家传验方治疗现代妇科疾病.郑氏妇科学术思想对妇科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7(049)002【总页数】2页(P67-68)【关键词】学术思想;郑氏妇科;血常不足;气常有余;吴门医派【作者】陆爱芳【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昆山中医院,江苏昆山21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1吴门医派昆山郑氏妇科起源于南宋,始祖薛将仕因无子嗣,传医于女婿钱氏,钱氏复传于婿郑公显,郑氏遂世业于医。

根据史书记载,其家族谱系中先后出现多位御医、名医,尤以妇科见长,其学术精华以抄本形式绵延流传,迄今已达二十九世,在家族世医中独树一帜。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所载,分藏于全国各地图书馆的郑氏妇科医著有宋·薛蒋仕撰《女科万金方》,明·郑敷政编撰《薛氏济阴万金书》,以及郑氏后人编撰的《产宝百问》、《薛医产女科真传要旨》、《坤元是保》等17种、41部。

笔者伺诊郑氏妇科二十九世传人吴纪祖10余年,根据郑氏历代医著及临床诊疗对其妇科学术思想作一归纳浅析。

女性属阴,以血为本。

女性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方面,这些特点都与冲任二脉息息相关,“冲为血海,任为胞胎”,都要依赖血的充养。

在心理上女性情志多变,恼怒忧郁,气常有余,郑氏认为“气有余便是火”,易耗伤阴血,因此临床辨证施治中以调气养血、顾护阴血为先。

郑氏妇科代表著《济阴万金方》共136方,其中以四物汤组方的约占三分之二,当归能活血生血,使气血各有所归,其力能升能降,润脏腑外达肌表,能润肺之燥,能缓肝木之急,治妇人腹中诸痛。

吴氏中医世家

吴氏中医世家

吴氏中医世家吴氏中医世家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吴氏医宗起自晚清医学家吴瑭,吴瑭的儿子没有从医,吴瑭的孙子略通医术,吴瑭的医术传给了曾孙(吴念祖之子)吴乔生,吴乔生继承祖业成为吴氏中医世家第二代名医,第三代吴延栩,第四代吴俊义,第五代吴庸,第六代吴有民,第七代吴月成。

《吴氏医方》是吴氏中医世家的祖传医籍。

中文名吴氏中医世家起始时间晚清创始人吴瑭祖传吴瑭《吴氏医方》贡献《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第六代传人吴有民目录1概述2渊源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3贡献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医医病方吴氏医方4经方银翘散桑菊饮花蛇天地汤金贝泻肺汤护肝清利汤和胃白石汤肠毒清汤1概述编辑第五代吴庸不但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独有专长,同时,对肝癌、肺癌、胃癌、肠癌、脑癌、骨癌等癌症和肾病有颇深的研究,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名老中医之一。

2渊源编辑第一代吴氏中医世家第一代:医圣吴瑭,字配珩,号鞠通。

吴氏鞠通是江苏淮阴人氏,生于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卒于道光16年(公元1836年)。

是晚清著名中医学家,当时与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齐名,吴瑭为中医学的温病四大家之首,著《温病条辨》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齐名,故后世称之为医圣。

吴瑭所著《温病条辨》是现在中医必读之书,历庙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都有《温病条辨》的内容作为试题。

所创药方有很多,其中银翘散被制成中成药“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等药,桑菊饮已被制成“桑菊饮”、“桑菊感冒片”等,现在的很多中成药都是出自于吴瑭(鞠通)的经典,为吴瑭所创。

所以有的中医学术把《温病条辨》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合称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本草纲目》属于药物研究的药学著作,不在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列)。

吴氏医宗后裔称:医祖吴瑭曾治愈皇太后“肠覃”(即现在所称的直肠癌、结肠癌等肠癌病症),得御赐黄马褂一件。

江南中医学家的成就及其盛衰之探索

江南中医学家的成就及其盛衰之探索

江南中医学家的成就及其盛衰之探索
何任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3(017)001
【摘要】本文对江南著名中医学家及其主要成就作了较详细的统计与探索。

通过相当的史料和医籍分析研究,提出了江南中医学家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充实丰富、学术思想的创新、诊治经验的提高、学术争鸣、域外交流等各方面的杰出贡献,同时对江南中医学家之学术盛衰、医家成才之因等进行了讨论分析,并针对当前中医人才的现状,提出了如何造就大批中医人才的积极对策。

【总页数】5页(P1-5)
【作者】何任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92
【相关文献】
1.文献研究结硕果成就不忘奠基人——缅怀著名中医学家潘澄濂研究员的业绩 [J], 陈勇毅;盛增秀;陈永灿
2.复社与明末清初江南地区衿绅势力的盛衰 [J], 王恩俊
3.三国鼎立和江南人才崛起及其盛衰之评析 [J], 叶哲明
4.花俏江南美丽假日 25载熠熠光华成就江南醉英的时尚盛会——2016第25届
中国(常熟)尚湖牡丹花会(3月25日—5月5日) [J],
5.江南中医学家学术成就及其盛衰渊源考 [J], 何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省名老中医——吴怀棠主任医师

江苏省名老中医——吴怀棠主任医师

江苏省名老中医——吴怀棠主任医师
湛仁
【期刊名称】《苏州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9(022)002
【摘要】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吴怀棠,是江苏省首批命名的名老中医之一。

昊怀棠主任医师出生于1917年,江苏苏州人,18岁从学于吴门名医经绶章先生门下,侍诊5年,深授经旨,悬壶姑苏金闾,擅长伤寒、温病、内科杂证。

【总页数】1页(PF002)
【作者】湛仁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全国名老中医治病经验谈系列——钟一棠治支气管炎方——沙参银菊汤 [J],
2.名老中医吴少怀生平及学术流派 [J], 张弘毅;张迎
3.大医精诚——记全国名老中医钟一棠先生 [J], 蔡航波
4.CT和磁共振各有千秋,莫以贵贱论英雄
——访江苏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教授吴飞云 [J], 李靖
5.钟一棠主任医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拾萃 [J], 徐立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湛仁:吴门名医吴怀棠先生及其学术思想一、吴先生传略家父吴怀棠,江苏省名老中医。

名文棨,1917年7月出生于姑苏阊门石塔头,殁于2011年3月,享年95岁。

幼时曾就读于周王庙弄培养小学,继至上海民立中学读书,高中毕业后,1934年师从苏州名医经绶章先生,1939年学成在金门香肠弄开业行医,精研岐黄之学,常怀割股之心,视病不分贫富,遣药重在效用,专攻伤寒温病,以至获效甚众,三五年后,已誉满阊胥,在当时“五洋帮”、“眼镜帮”、“苏北帮”中名气甚响,还和麺馆业建立了特约就诊关系。

与同门师弟兄朱襄君、沈养吾、沙星垣、奚凤霖、吕一平等共同创立“经氏学社”,一起探讨中医学术,交流临证经验,在苏州中医界有一定影响。

解放前几年,西医在苏州发展甚快,由于“盘尼西林”、“雷米封”等西药较多使用,中医业务大受影响,父亲因在上海教会学校读了六年中学,英文基础扎实,在徐维达等有名西医的帮助下,自学了解剖学、生理学、近世内科学等西医知识,还学会了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但坚持西学中用,救人为先。

解放初期,曾到邮电局筹建职工医务所,由于这一经历,为日后投入中西结合教学工作打好了功底。

由于热爱中医,二年后又自行开业,并收金士璋、徐文华、许祖浩、曹福英、吴定娟五位门人,家中一时书声朗朗。

当时正在开展合作化运动,为响应号召,与同道金绍文(儿科名家)、施和生(推拿科名家)、朱筱良(外科名家)等在西中市创办中市联合诊所,业务非常兴旺。

1956年12月奉调参加中医教学工作,曾任苏州中西医结合讲师团讲师,后又任苏州市卫生局教学办公室主任、苏州中医专科学校教务科长、苏州市中医医院科教研办公室主任,期间还兼任苏州市中药固有成方配本整理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中药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学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协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从事中医教学工作的十年,兢兢业业、埋头苦干。

由于当时缺少中医教材,有的都为刻写的油印本,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大都从临床医师中抽调而来。

教学任务十分繁重,他常为编写教学讲义至夤夜,常为教学进程而无眠。

为筹划中医专校图书馆,拓宽教师和学生的思路,抓好中医经典教学,体现苏州中医传统特色,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据说他用两万元一并购买全市各新旧书店所存的中医古籍近万册,其中不泛中医善本、孤本、抄本。

现仍藏于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价值连城,可谓镇院之宝。

国内中医医院拥有如此丰富的中医古籍,确属凤毛麟角,亦为当前筹建《吴门医派研究院》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1956年至1966年,全市连续开办三期中医学徒班,近百余人,学成后充实中医临床各科,使后继有人。

市中医医院、各区医院,乃至联合诊所、厂矿卫生所都分配到学徒班毕业的中医人员。

1958年苏州中医专校开办后,招收苏州专区各地学员近二百人,由于大跃进后连续遭遇自然灾害,该校在1960年“下马风”中被停办,学员亦均遣散,有的改行,但也有相当一个部分继续想方设法学习中医,成为中医临床医师。

这种中医培养方法为苏州独有,中医功底扎实,鲜有改行者,可谓杏林春晖,橘井秋硕,桃李遍于江南。

其中姣姣者,如金士璋、徐文华、费国瑾、何焕荣、龚正丰、杨大祥等一批均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有的还享受国务院特贴。

1966年夏,文革开始,苏州中医教学工作受到冲击,原拟开办的中医学徒第四班的计划被取消,父亲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而屡遭批斗。

1969年冬,被宣布解放。

他响应“六·二六”号召,同中医院一大批医务人员下放到苏州地区农村,为贫下中农服务,市中医医院也被改为“东风医院”。

父亲被安排到太仓陆渡公社卫生院中医科工作。

至1975年,一直在农村第一线从事中医临床服务,深受当地民众欢迎。

1976年,苏州地区人民医院复业,萧伯宣仍任院长,苏州地区卫生局将父亲与其一起下放的著名中医沈养吾、尤怀玉、王寿康、杨寿元以及金士璋、费国瑾、周平、唐爱梅、严莲芳等先后调入地区医院,使其中医科力量大增,仅次于市中医医院,业务十分兴旺,每天门诊量达三百余号,还设立了中西医结合病房。

父亲曾任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地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和苏州地区科技协会委员、江苏省中医内科学会委员等职,1979年被列为江苏省名老中医。

在此期间,他积极推动地区中医学术活动,开展县际学术交流,十分活跃,还组织编写了一批中医学术交流资料。

又和师兄江苏省名老中医、省军区总院中医科主任沙星垣等一起推进“仲景学说”学术研究工作,1982年底,还出席了在河南南阳召开的首届全国仲景学说研讨会。

他积极参加省中医学会开展的相关中医学术活动,又带教了一些中医学生。

被聘为《吴中医集》编委会顾问组顾问。

父亲1987年10月退休,直至2000年夏,每周五上午仍在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原地区人民医院,1983年地市合并后改称)上中医专家门诊,求诊者甚众。

作为无党派社会知名人,自1957年起,父亲连任八届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提出关于振兴苏州中医和城市绿化树种多样化、环城河道驳岸清理整修的建议,均被政府采纳。

如中街路的冬清树、古市巷的杨柳树、虎丘路的银杏树等,多为那时先后栽种。

金门南新桥堍清理驳岸,竟挖出数千根木桩,虽然年代久远,但常没水中,并不腐烂,连日观看者甚众。

二、吴先生临证“三辨”和用药之道家父无论从师业医,作风严谨,重在务实,一生熟读内、难、伤寒玉涵经典,功底扎实,又不时吸纳时新,锐意进取。

家中藏书丰厚,广采博学,最喜《素灵类纂》、《伤寒贯珠集》、《金匮翼》、《临证指南》、《温病条辨》、《本草从新》、《验方新编》等中医书籍,时至九十高龄,尚能背诵诸多经典及《汤头歌诀》,百读不厌,温故而知新。

在临证中,他既坚持“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中医特点,又重视四诊合参、舌脉并重的诊察实践,力主辨证、辨病相结合,提出了“辨证(证候)——辨病(具体病种)——再辨证(证型)”的思路,在临床和中医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非常有用,因其通俗易懂,便于记忆。

如在其撰写的《金匮讲义》中,就分门别类的对各个病种之脉因证治,都详加论述,有些看法非常独特,很是实用。

他又专门写了《消渴》、《黄疸》、《痰饮》、《脾病》、《泄泻》、《小儿夏季热》、《脾胰考》等有益于中医辨病参考的文章。

在我随父亲学中医的几年中,要我同时整理历代中医所用的病证名称,从中发现,中医其实历来都非常重视辨病,如伤寒、痢疾、中风等急慢性病名一直沿用至今,包括食道癌(隔气)、胰腺癌(伏樑)、肠癌(肠蕈)、乳腺癌(乳癖)、消渴(糖尿病)、痨病(结核病)等,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医典籍中都有记载。

当时还立项(江苏省中医管理局指导性课题)开展中西病证名对照科研工作,在古旧书店以及旧书摊上还真的觅到了余云岫的《中医病证源流》和《病源辞典》、《简明中医病证名词典》等相关书籍,抄录了二千余份病证名词卡片,对中医临床很有帮助。

在当今,无论写录病史还是与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和沟通病情,只讲辨证不讲辨病是无论如何行不通的。

家父在中医教学和平时带教过程中,一直坚持这一观念,对他们都是非常有益、非常实用的。

至于用药之道,父亲常说用药贵在切病,千万勿执一,勿畏缩,勿焦躁,勿好奇,勿迟误。

虽风俗习惯有古今南北之不同,人体稟赋有强弱优劣之差别,但只须对症下药,务求切病,自然会有良效。

轻病不用重药,重病不用轻药,配伍要精当,用药要简廉,经常给我们讲述姑苏名医曹沧洲进京为太后诊病的故事,治病用药不看贵贱,用三钱罗卜子治愈了太后的食滞气郁的病证,就是直达病所。

不要谨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贯用补剂了事。

因此,当泻则泻,当寒则寒,当温则温,当补则补。

虽抵当、承气之类不嫌其猛,桂附、理中之属不嫌其温,参、芪厚味之品不嫌其补,知柏、龙胆之剂不嫌其寒,良医善用峻猛之药,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有病病当之矣。

回想随父临证多年中,有些病例记忆犹新。

如1981年春,我同场好友之妻沈某,因妇科疾患住院治疗,继而出现“DIC”证,龈血、尿血、宫血如注,用西药止血无效,发出病危通知。

后请我父亲会诊,认为属血脉瘀阻,气阴两亏所致,乃用犀角地黄法治之,其中用生地、太子参各125克,丹皮30克,赤芍30克,另用广角粉一支,连服二剂,竟力挽狂澜,血止而转危为安,继用益气补血之剂以善其后。

家父云,治血证用此法不为奇,而用此剂量则罕见也。

因其阴虚而血热,再因气虚而血瘀,故非投大剂凉血化瘀、补气摄血之品不可。

嘱我读唐容川《血证论》,自可理解中医治血证之妙法矣。

我满师临证后,亦曾用此方治多例血崩,神效如前,并不因所谓吴门中医一贯用药轻清而坐失良机。

经方味少而性专,使药力直达病所为其特点,施用“毒药”(峻猛之品)亦不在少数,其中十枣汤就是一例。

记得在1980年,有一年壮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住我院治疗,因久闻父亲善用十枣汤治此病证,故请会诊,详读病史,属悬饮无疑,即用此法逐水消饮。

用生芫花、生大戟、生甘遂各3克焙干研末混和,大枣二十枚备用。

翌晨空腹用十枚大枣煎汤送服药末3克,不得再进水进食,患者在此一上午,腹泻十余次,后都为稀水,午后令服温粥一碗,其泻立止。

虽然大泻十余次,病者反觉轻松,胸闷咳呛大减,五日后复摄胸片,示胸水吸收几净,免受抽液伤体(因大量蛋白流失)之苦,西医继用抗痨药治之而获全愈。

家父云,大病用重药如乱世用重典,生芫花等三味逐水之品虽为峻烈,但只要切病,又用枣汤护胃,不足虑也。

父亲早在1956年就在《上海中医杂志》发表过关于十枣汤治悬饮的多篇论文。

他还根据名医马友常先生经验,善用含巴豆制剂的三物备急丸治产后、手术后、老年人虚秘和寒秘,效如鼓桴。

惜乎!因上药碍疑有毒,在不做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已用千年之效方,近年却被简单地宣布禁用,中医治病之利器被夺也。

其实目前的西药,如化疗药、激素、乃至抗生素的毒副作用亦路人皆知,还有滥用之弊,却还在推波助澜。

又如德国人发明用中药砷剂(砒霜)治白血病,出口转内销而又被国内医药界认同,这个双重标准值得反思。

中医治常见病、多发病,贵在“简、便、廉、验”四字。

在下乡太仓期间,当时农村都为劳作辛苦之人,起早带黑,受风寒、饮冷水、染虫毒者甚多,故研用“赤石脂散”以治疗胃病、上消化道出血,研用“皱肺丸”以治疗慢支肺气肿,研用“硝石矾石散”以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研用“消风散”以治疗感染钩虫之急性咳嗽,价格低廉,效果明显,深受贫下中农欢迎。

三、吴先生三大学术成果述要父亲行医教学六十余载,著述颇丰,其影响较大者有三,一是由其主持编写的《固有中药成方配本》,一是《伤寒论提要》和《金匮讲义》,一是《脾胰考》。

固有成方是中医学的宝藏,但因年代久远,辗转传抄,往往失真,同一成方,各中药堂号配方不尽相同,以致影响疗效。

1955年,苏州市卫生局成立了苏州市中药固有成方整理工作委员会,父亲任副主任,组织有关中医中药人员,对本市有效的成方进行了整理,前后经三百五十二次会议,最后总结选定出成方三百六十三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